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什么是“有为法”,什么是“无为法”。最简单的比喻就是水和波浪。当水面平静如镜,这个时候的水是“无为法”。当起了风,水面有了波浪,这个时候的水是“有为法”。  一真法界,佛法里也叫“真如”、“涅磐”、“法身”、“本来面目”,就是那平静的水面,就是“无为法”,这个时候没了任何的波动现象。没有了光波,没有了声波,没有“色受想行识”一切波动,整个世界就像老子在《道德经》里描述的一片空寂,但这片空寂里却能生出万物,“道 之 为 物 , 惟 恍 惟 惚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  当“无明”的“风”吹过来,水面出现了波,也就出现了形状,这就是“有为法”,你所有能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一真法界产生的波动,所以凡是有相的,皆是有为法,我们娑婆世界是有为法,极乐世界也是有为法。  只要是“有为法”,就是不稳定的,因为不可能让水面的波稳定下来,水面最终要归于平静,平静是永恒的,波动是暂时的。  所以《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所比喻的东西,“梦”、“水泡”、“电”、“露”都是不稳定的代名词。需要细心品位。
楼主发言:10次 发图:0张 | 更多
  多讲讲  
  @flyandcry  如何从有为到无为?
  正是……  
  @youzisama 3楼
18:31  @flyandcry  如何从有为到无为?  ------------------------------  从我的理解,真正的无为法,就是“无余涅磐”,只有圆满成就的佛陀才能进入“无余涅磐”的境界了。  我们也是佛,不过是因地佛。还需要积累智慧和福报,成为真正的果地佛,就能体会“无余涅磐”。
  有为无为,何物在为?从何而有,从何而无?关键之处,不可思,不可想,求之不得。
  ……  
  佛陀在《金刚经》里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佛陀所引用的东西——“梦”、“水泡”、“电”、“露”都是不稳定、稍纵即逝的东西。佛陀这句想说的是“任何有相的东西也都是一样的——不稳定、稍纵即逝。”  为什么佛陀要这样说?需要慢慢分析。  前面提到凡有相之物,皆是“有为法”,“有为法”都存在着“成、住、坏、空”四个阶段。而人的肉身有“生、老、病、死”,就是因为人的肉身有相,属于“有为法”。  但人的法身(也叫佛性、自性、真如、本来面目、本地风光)是无相的,属于“无为法”,亘古长存,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垢不净。所以禅宗六祖慧能在开悟的时候,发出感叹“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  所以我们天天关注的肉身,其意义几乎为0。比如你活80岁,80年的时间段,放在从负无穷到正无穷的我们的法身时间轴上,用数学极限的观点,就是无限趋近于0。  不光是我们的肉身,所有有相的东西,比如说整个太阳系的寿命,尽管很长,但只要他是个常量,他跟我们法身时间轴一比,他也是无限趋近于0。  讲到这,我们才真正明白佛陀为什么说“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一切有相的东西,放在我们佛性面前,皆短暂如闪电。  所以到底是成天为这个肉身忙活,还是为自己法身修行,人人都应该早做判断,早做抉择。因为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谁不知道下一口气能否接上,“无常迅速”,早点觉悟。  
  @flyandcry  为何因戒而生定呢?
  为了色身,去吃生命,作为药石,可行不,杀分九等,宁杀千头蚁不杀一头蝇,可不可以吃鱼虾不吃其他陆地动物,一直素食,要禁欲,减少工作量才能只能维持色身,现在没有那种条件环境了,是不是要偶尔吃小动物啊,
  南无阿弥陀佛
  醉酒乘客飞机上当众脱裤方便 谩骂劝告者  综合新闻       奇葩醉酒乘客在飞机上当众脱裤方便  25日,芒果航空公司从伊丽莎白港到约翰内斯堡的航班上发生一件不雅之事。一位醉酒乘客在飞机起飞之时要求上卫生间,但是众所周知,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是不能使用卫生间的,乘务人员告诉这位乘客需要等待一会,要求其回到座位上系好安全带。醉酒乘客不仅不停劝告,反而谩骂乘务人员,当众脱下裤子到飞机的厨房方便。  事后乘务人员和机长强行将醉酒乘客带回座位,飞机在坦博国际机场着陆后被要求收拾他方便后的烂摊子,事后这位乘客被警方强行拘留。  乘客萨曼莎 Meyer 告诉《先驱报》,这位醉酒乘客的不雅行为和所造成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另一位乘客梅尔女士说:“我的男朋友也急着上卫生间,但是他还是耐心等待,在正确的时间去方便。”航空公司发言人凯瑟表示,航空公司是绝对不会容忍这种行为,这不仅仅是不雅行为,而且在起飞时在机舱四处走动对自身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也将会危害到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
  什么是“有为法”,什么是“无为法”。最简单的比喻就是水和波浪。当水面平静如镜,这个时候的水是“无为法”。当起了风,水面有了波浪,这个时候的水是“有为法”。  说的好,通俗易懂
  嗯  
  实乃大道也!谢谢楼主!在释迦摩尼佛的时代,他没法和人们解释清楚,只好用有为法和无为法来指代,而放在现代就好理解多了,世界的产生和变幻就是光波和声波的波动!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如何理解《金刚经》的这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知乎402被浏览158923分享邀请回答52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6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3 个回答被折叠()2014年6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14年11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4年10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4年2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14年3月 Linux/Unix社区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4年1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14年6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4年5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4年5月 Linux/Unix社区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7年7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7年6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7年5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7年3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7年1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12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11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10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4年2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4年1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
2017年9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7年2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本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字面意思以及感悟?
纪桑夏4664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出自《金刚经》是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意思大概是: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因缘构成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因为、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事物,都是暂时的,如同梦幻泡影一样不真实.因为事物是由条件构成的,所以一旦事物存在的条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一切由条件构成的现象,都是虚幻的,好象梦幻泡影,好象露水闪电一样.最后这句“应作如是观”的意思是:一切有的东西,都如梦幻泡影一样,你可以说它像露珠,也可以说是闪电,世间事物都应该这样看待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这话是佛对执着修行法门的弟子说的。法门是对症下药的药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 ,所以药方也是不同的,而且修行过程中相应自己的实际情况还要做调整,也就是换药方换法门。所以本质上法门是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但修行中的人很容易当局者迷,落在法中打滚,所以这时当把法当梦幻泡影看,不可执着才有机会跳出来更上一层楼。个人浅见,当以经论为准,多读经论才是正道。...
这句话对深信的有意义……即使不明事理也能受用……对有障碍的众生他不明事理就不愿意相信……因为他只能看到表面……事理我仅举一例……不了解说再多也没用……如果真想了解就多看佛经……譬如眼前有座山……你转个身山就在你的背后……不管有没有悟目标都是不受境界所转……一者是坚信佛言发大誓愿(看似迷信但没善根绝不可能……)二者就是了悟自性……一者发真心……二者觉真心……这...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切如梦幻泡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