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列宁 豆瓣电影读后感

关于《再见列宁》
《再见列宁》(德,2003年)。
近来闲暇,想写一篇关于武汉"7.20"事件的文章,于是着手将过去收集的资料整理整理,准备再充实一下,使其更贴近历史原貌。偶然一瞥,今天上午的中央电视台正介绍一部德国影片《再见列宁》。不知为什么,这影片让我对“7.20”事件的是是非非生发出一些感慨,两者相隔甚远,不知这感慨由何而生,也许“7.20”事件发生时,我们对列宁以及对世界对历史的认识与今天显然不同,这认识,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让历史评说吧。
首先是“列宁”引起感慨,多少年不见列宁这个名字进入视野了,虽然,常常能看到“马列主义”这字眼,但是,作为脑海里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可能还要去追寻记忆里的《列宁在十月》或者《列宁在1918》这些老影片。真是难得“再见列宁”。
其二,是东德作为曾经的国家引起感慨,如果不去查对,自己已没有把握能挥笔写就这个国家的准确名称,才过去多少年啊,当年仿佛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轰然一声柏林墙塌了,东德随之不复存在。
再是什么呢,想起我们自己的国家,这里当然不存在柏林墙,有个海峡,但是两岸都同意只有一个中国,不能类比。中国也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曾经是同一阵营里的友邦,虽然由于道不同不相与谋多年,但是难免有点兔死狐悲的感受,人说这词有贬义,原想用“唇亡齿寒”,又觉得两国两党彼时已没有那么近乎。
另外,看这部影片,难免会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做一点联想,我们的社会会不会步其后尘,我们就一定会永远伟大光荣正确吗,唯愿不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也想到父亲母亲,不想做联想,不想做类比,愿他们在九天之上安息!
尚没有看过这影片,说实话,也不想特意去看了,这些不着边际的感慨,已经压的我颇感沉重。
摘录几篇写的工整的影评(略作删减),权放案头,可以常常观读回味。
------------
第一篇:再见列宁,再见理想
豆瓣电影:徐晋()
生于70年代的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老去就已经开始怀旧了。
《再见列宁》中,我更多看到的是东西德合并之后对旧有一切的怀念,毕竟,一个存在了41年的国家不会因为一堵围墙的倒塌而消失在我们记忆之中。
“8周后母亲回家了,虽然恢复正常,但象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随之而来的是母亲清理了一切有关父亲存在过的痕迹。从此,父亲便不再被提及。父权体系被打破了,阿历克斯从此激烈反抗母亲的新情人。在阿历克斯身上,我看见了似曾相识的70年代精神特征。
表面上看我们与6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人并没有太大区别。但实际我们总处于这样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我们既不象前者感受过历史的凝重也不象后者干脆可以逃脱得一干二净。从内心来说我们是趋于保守的人,我们既不新鲜也不陈旧。过去的一些恍然隔世已凝结成固体。可外面的世界又足以让我们眼花缭乱,这使得我们无所适从。
我们远不象人们眼中那样活得那么轻松。
当我们刚张开眼睛看看世界时,整个世界动荡了。处于硕果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我们不免有一种无法描述的复杂心态。我们的年幼使得我们没有机会跟随60年代的那群真诚或虚伪的年轻自由主义者们喋血街头。因为该看见的和不该看见的都不幸地被我们亲见了,所以在90年代成为民族主义者或机会主义者之前,我们充满了迷惑和怀疑。我们无法感受出生于60年代的人们反复吟唱的80年代的理想主义气息,并坚定地认为骠悍与温柔同在、美丽和哀愁并肩实际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思维定势。
他们怀念的如冰雪般纯洁如烈焰般火热的八十年代同样让人怀疑。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那是建立在又一次反传统上的虚假文化繁荣和山头林立。人们每一次都试图推翻否定些什么。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而我们的感觉倒和《红旗下的蛋》相似:突然的开放,实际并不突然。
超越乐队在《再见理想》里苍凉吟唱:就在这刻想起往事,心中一股冲劲勇闯,抛开那现实没有顾虑,彷佛身边拥有一切……
我们在成年后埋葬了年少轻狂时的梦想,只有在一闪念之间才会恍然想起当年的雄心,泪流满面追忆我们的曾经。就象我们的父辈不会忘却当年的豪情一样:还记得吗?
我们曾饮马顿河岸,跨过乌克兰的草原,翻过乌拉尔的高峰,将克里姆林宫的红星再次点燃。
我们曾沿着公社的足迹,穿过巴黎公社的街垒,踏着国际歌的鼓点,驶骋在欧罗巴的每一个城镇、乡村、港湾。
瑞士的风光,比萨的塔尖,也门的晚霞,金边的佛殿,富士山的樱花,哈瓦那的烤烟,西班牙的红酒,黑非洲的清泉。
这一切啊:都不曾使我们留恋!
因为我们有钢枪在手,重任在肩。
我们只有无限淡化,却至死不会忘怀。
哪怕心如死灰,我们仍在努力。哪怕明知不可为或不好为,我们仍在奋斗。
所以阿历克斯不知所措地跟随着由60年代为主体构成的游行队伍,喊着连自己都不明白的口号,不知道坐标在何处。在一个本应该至少正经一点的场合却因吃苹果塞住气管,并由此认识了后来的女友。
母亲叙述她的恐惧是国家对子女监护权的剥夺以及长年的排队折磨。在我看来,她更在乎的是社会主义的井然有序和可靠配给保障,尽管这种秩序是建立在单调乏味之上。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主义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对于西方世界是充满诱惑的,无数西方朝圣者来到社会主义国家,他(她)们倾慕社会主义的宏大叙事和集体意志,倾慕人人都是诗人的社会,当然,也很希望交往一位传说中性开放的革命美女。相对照的,时至今日,我们不还是为朝鲜的团体操表演而喝彩吗!可以想象,生于战败时德国的母亲,废墟和匮乏是她一生难以挥去的阴影。为了满足心理的安慰,她放弃了一切努力,哪怕是父亲。所以在“可口可乐原始配方确系是东德实验室50年代的研发成果”明显属于恶搞的情节面前,母亲宁愿选择了相信。
阿历克斯和天才丹尼斯为母亲编织了一个值得尊敬的谎言,尽管没有人不认为这是疯狂的举动。其实这才是真实的谎言,设想一下,如果母亲没有昏睡8个月,而是亲历了那段历史会怎么样?母亲和冈斯基老先生们就那样被社会抛弃了,被一个为之工作了40年的国家所抛弃了。他不天天看电视还能做什么呢?在两德尚未统一的时候,母亲就因为她的理想而遭到了清洗被解雇。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国防部长凯斯勒、总参谋长施特雷列茨以及边防军各级指挥官被审理,国防委员会的所有成员都受到过审判,国防部的所有副部长都蹲过监狱,无数边防军官兵锒铛入狱……而在此之前,西德许诺受到法律制裁的只会是少数几个人。谁说西方不善于搞清洗运动?
母亲其实是这场善意骗局的合谋。并在一个伪造的美好结局之中安详离开。
自由飞翔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从父亲出走那天的希格姆·金进入太空,到阿历克斯和一群少先队员发射宇宙飞船,到阿历克斯寻找父亲坐上了希格姆·金的拉达,到希格姆·金“担任”新一代的领导人,最后到宇宙飞船搭载母亲骨灰飞翔空中。
一个真实的存在了41年的国家伴随着母亲的骨灰和绚丽的烟花一同消失。
一个时代就这么结束了。
毛主席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终结底还是你们的……”
而我们的未来又在哪里?
------------
第二篇:《再见列宁》观后感
百度空间:隐者()
首先声明:并不是再见列宁这部电影打动了我而驱使我特意写一篇观后感的,而是我们的马哲老师要求我们这样做的。这也是本人深感愧疚之处。说实话,我挺喜欢看电影,特别是西方的动作大片,但是往往只是追求一下视觉效果,看后难有较深的感悟,更不用说会动指头敲字了。而那些比较有深度的影片我却往往静不下心来慢慢欣赏。好了,言归正传,谈谈我对再见列宁这部影片的一些感想吧。
《再见列宁》这部影片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一位母亲因为看到自己的儿子Alex掺杂在示威游行的队伍里被警察镇压,而昏迷不醒。当她在8个月之后醒过来时,两德已经统一,东德不复存在。Alex很清楚,以母亲的身体,她已经不可能接受信仰——共产主义破灭的事实。于是他与整个家庭联合在一起,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让母亲继续活在自己的信仰之中,直至她安详地离去……
正如马克思哲学所认为的,事务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着的,正确认识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部电影可以得到不同的收获。下面我也简单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撇开政治、阶级等因素,单从Alex不顾重重困难,力求使母亲免受过大的打击这一角度来看,我觉得Alex做得好!从他身上我看到我们中国传统的孝子的美好品德!Alex这样做的出发点无非是想让母亲开开心心地走完她人生最后的日子。如果把东西德统一、母亲一生无比信仰的社会主义已经覆灭这一事实告知母亲,她肯定接受不了。就算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若得知自己的信仰已经破灭,他该是多么的迷茫,多么的伤心!更何况是患有心脏病的母亲!一幅可口可乐的宣传海报都会让她如此激动,她若是得知社会主义德国已经不复存在,她会有怎么样的反应?说不定她的病情会再次发作,轻者再度进入无止境的昏迷状态,重者撒手人寰!Alex深深爱着他母亲,决不允许这种悲剧发生!于是,他克服重重困难,在统一后的德国为母亲“买”到东德酸黄瓜,每天为母亲播报逝去的东德新闻,还让母亲在西德人越过柏林墙投奔在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里久久回味……看到母亲在几平方米的东德国度里面开心地、平安地生活着,直到走完她一生,Alex虽然到处奔波劳累,但感到真心的满足,也从不后悔。
在看影片的时候,我一直在问自己,要是换成是我,我会不会像Alex那样做?我会不会费尽心思来编制一个又一个谎言,来让母亲平静开心地度过其余生?但是一直到影片结束,对这一问题我都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像Alex那种善意的欺骗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Alex可以试探性地、逐步地、隐约地把真相告知母亲,让她慢慢地接受事实。所以,我脑海里面一直想着是否可以通过这种理性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仅仅是理性上的假设,仅仅是十分理想的状态。在实际生活中,谁会愿意以自己母亲的健康乃至生命当筹码去放手一搏呢?我想,我是不会的。因此,即使说谎是不对的,即使编织一个弥天大谎是不容易的,我觉得我也会像Alex那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母亲开心、安详地度过余生。
-------------
第三篇:电影中的柏林墙:自由与信仰的两难
新浪博客:林方文()
“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来防止他们分开我们。”这段著名的演讲,出自1963年的约翰·肯尼迪。他的这篇《我是一个柏林人》,在30年后已经被引为冷战时期的经典记忆之一。
日,接替昂纳克出任民主德国最高领导人的克伦茨出人意料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凿开柏林墙,开放东西德分界线。当天,就有1%的东德公民涌入西柏林,和1961年关闭边境以来被迫分离的亲友们团聚。原本被两种意识形态分开的一个民族,一下子陷入不真实的通宵狂欢中,在尘土飞扬中高喊“我们是一个人”。
今天,两德统一的狂喜已经消退,柏林墙倒塌的后遗症正在显现。这个历史悠久、善于思考的城市,正承受着高失业率和高财政赤字的沉重负担,东西德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为统一之后的平衡政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已经有不少的东德人开始怀念过去的不愁吃穿,尽管要以思想自由为代价。
正是因为生活正脱去它温情的面纱,德国本土电影人开始反思制度和人性,但一直到2001年以后,才开始有真正刺痛伤疤的独立电影诞生。从开始的纯粹西方视角(《逃出柏林》),到宽容超脱地探讨柏林墙背后的疾病(《再见列宁》),德国电影人对柏林墙的反省和审视,同样呈现出一个成长的过程。
电影背后的故事
柏林弗雷德里希大街上,有一座柏林墙纪念馆,它的旁边就是游人如织的C点边检站(Checkpoint_Charlie)。
馆里记载了许许多多的逃亡故事,它们都属于正史上也许永远不会出现的小人物。德国人在纪念馆的主页上,把柏林墙叫做“中国长城第二”。
自1961年建成到1989年化为乌有,数十年间几乎只能见到东德人逃往西德。有的人直接开车撞破水泥墙,有的人挖了上百米长的地道,还有的人则跳楼、游泳,甚至藏在前往西柏林演出的交响乐团的手提箱里。5043人成功逃脱了共产主义,3221人被逮捕,239人悲惨地死去,看不到资本主义的曙光,还有260人受伤。
事实上,还有更多触目惊心的故事,都在安静的纪念馆里等着后人去瞻仰。有个手巧的人竟自制成功单人螺旋浆飞机,还有几个胆子足够大的,做出来一台高压线滑轮车,在暴风雨之夜滑行了六个多小时,从一个电线杆到下一个电线杆,最终到达象征自由的彼岸。但更多的十字架,矗立在纪念馆外的繁华大街两侧,等不到柏林墙倒塌的一天。
如今还残留的最完整的一段柏林墙,位于当年盖世太保的监狱总部上方。虽然监狱的地上部分早于上个世纪50年代被拆除,但地下刑室是在1986年才被发现的。当时附近正进行地产开发,无意中挖掘出盖世太保的地下秘密。西德人蜂拥来这里参观,久而久之,这里也成为公开纪念被纳粹屠杀的死者的场所,这段柏林墙也因此被保留。
当年,柏林墙只是那道分割的一部分,在没有人居住的空旷地带,还有很多瞭望塔和铁丝网,这些地方当时被称为“死亡地带”。统一以后,死亡地带一下子变成罕见的大地块,成为房地产开发的天堂。
成熟之后的高潮
因此,在德国电影人长吐一口气的短暂欢乐之后,他们也同样感觉到了,这种单一价值观是一厢情愿和想当然的。随之弥漫而来的,便是淡淡的怀旧的伤感,这种情绪在《再见列宁》一片中不可抑制地涌了出来,使其成为东德剧变以来的一次全景式扫描和回顾。
观念的成长给电影本身带来了更厚重的积淀,在《再见列宁》中,影射东德和西德、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符号随处可见,可以说,它的细节已经达到无法再丰富的程度。最基本也是最明显的,要从片中的一次影像资料说起。
在片头的开头,还在童年时期的主人公阿历克斯看到电视里的偶像,民主德国第一个航天员西格蒙·金在太空船里拿出了两个玩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个玩偶造型来自20世纪50年代末东德和西德都拍过的一部动画片Sandm&nnchen,而这部片子在此后阿历克斯见到失散多年的父亲时,也在屏幕上出现过。
这种怀念不仅是片中主人公的,必定有背后导演和其他主创人员的情感在内。当年东德为了强烈的意识形态宣传需要做出了这部动画,但在社会主义解体后,它在新一代儿童的眼中已经是彻底娱乐化的产品。
在《再见列宁》里,除了这样明显的符号之外,还有不少拿社会制度开玩笑的黑色幽默。比如,阿历克斯的妈妈在长期昏迷之后突然苏醒,突然想要吃前东德的“施普瑞”酱黄瓜,但当那个年轻人冲进超市,才发现一夜之间都已经换上了来自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那个熟悉的商标瞬间不复存在。
更悲哀的是,几乎所有东德市民都已经把自己的钱换成了西德的马克,可是阿历克斯妈妈工作几十年存下的几万块却因为没能及时赶上而变成一叠叠废纸,于是阿历克斯只能无奈又愤怒地在天台上把钱都抛向风中。东德落后的生产力和价值低廉的货币,以及统一后由西德推进的缺乏经验的私有化,让原本就失衡的经济每况愈下,不仅仅是钱变得没有意义,就连整个东德都发现,这20年来都没能适应自由市场经济。&
而《再见列宁》最独具匠心的设计,也是最体现主创人员观点的设计,就是阿历克斯的好朋友一次又一次炮制出来的假新闻。通过录像机,妈妈一再被骗,即便是在被告知真相之后,她依然宽容地对待儿子的闹剧——而那个善良而聪明的儿子,不断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夹缝间游走。
阿历克斯有句话感人至深: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这句话里寄托了幕后创作者对东德怀念和批判兼具的情感:过去的美好和残酷都已经无法改变,只能怀着这种宽容和乐观去回望。片中妈妈偶然上街,却遇到一架直升机吊着巨大的列宁半身像低空掠过,这个超现实主义的设计非常令人感慨……
很自然的,在观察德国电影的时候,中国观众会联想到自己国家的现状——我们是不是能有宽容超越的心态,是不是能将仇恨、利益纷争真正搁置在一边,是不是能在回望历史的时候做到毫不掩饰的坦然。这些目前都大有疑问,因为我们无所皈依,无论是这场争执的哪一边,都存在着历史的鸿沟和狭隘的心态。而怎么克服、怎么冲破、怎么去回望和书写,德国电影可以教给我们很多。
直升机吊着巨大的列宁半身像低空掠过
我的更多文章:
( 14:29:57)( 13:55:26)( 12:26:34)( 21:54:30)( 15:28:06)( 22:30:56)( 14:45:40)( 22:42:15)( 12:30:59)( 14:28:0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鐪嬩簡鍚ч噷鍚勪綅瀵硅繖閮ㄧ數褰辩殑鐞嗚В锛屽凡缁忔儴涓嶅繊鐫逛簡锛屾垜蹇嶄笉浣忚?璇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再见列宁在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