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与王兆囯什么好听女孩

帖子不存在或被隐藏.
您可以试试:8岁女孩母亲失联父亲去世 民警当爹当妈照顾五年
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东北网6月16日讯 “马叔叔,我听别的小朋友说过几天就是父亲节了,我想你,就给你打个电话,你还那么忙吗?别累坏了。”14日晚上,哈市公安局香坊分局王兆街派出所民警马卓接到了微微打来的电话后,心里难以抑制对孩子的牵挂。8岁的微微在襁褓时母亲就离开了,父亲不久前也去世了,家里只有80多岁身体多病的爷爷和奶奶。5年来,马卓一直照顾着他们这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8岁的微微母亲失联父亲去世15日上午,记者随民警马卓来到位于王兆新村5栋2单元402微微的家,一见到马叔叔,微微兴奋地扑倒在马卓怀里:“马叔叔我就知道你会来看我的,学校昨天放假了,你说过我考得好就带我和妹妹去玩儿。”微微的奶奶李秀英说,微微的妈妈在她还没满月的时候走了,至今已经8年没回来过。自从微微妈妈走了以后,微微的爸爸自暴自弃,长期酗酒变得喜怒无常,有时不顺心就会打骂微微,他们也拦不住,只能报警,民警马卓就会立即来到他们家。今年4月,微微的父亲因为长期酗酒导致肝腹水去世了。5年前见到时就想照顾她李秀英说,家里的闹心事时间长了马卓也清楚了,不放心就来看看,“五六年了,他领着孩子出去玩儿,给孩子找学校上学,给孩子买衣服、玩具、书包,有时还给孩子拿钱。我们老两口岁数大了,耳朵背,眼睛也不好,孩子有不顺心的事儿就跟马叔叔说,这些年,在微微心里已经把马卓当父亲看待了。”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智慧女人必修的心理学
我的图书馆
智慧女人必修的心理学
智慧女人必修的心理学
客观认识你自己
客观认识你自己  “他是一个自私又小气的人!”“这个人还不错,很善良!”“她最擅长交际了!”  或许,你很轻易地就会给他人一个评价,而你是否试着对自己有一些看法?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这个评价是客观、真实的吗?  “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也是值得每个人都思考的一个哲学命题。而关于这句名言,我国古代的老子在《道德经》里也曾有过类似的说法——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是否了解自己?”“我对自己了解多少?”“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常这样问自己,并努力去寻找最接近真实的答案。只有客观、全面地了解了自己,才能找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方向,才能清除无谓的自卑对心灵的损害,才能避免盲目的自满对生命的束缚,才能生活得更加的自由。记得以前我看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大致是:  有个小女孩叫莉莉,在她的班上,有个看起来比她优秀的女同学总是与她作对。这个女同学叫亚亚,她总爱挑莉莉的缺点。日久天长,她把莉莉的缺点“总结”了一大串,并在同学中宣扬:莉莉长得像一只胖猫,不是好学生,讲话声音太大,而且不爱听老师的话,其实是个胆小鬼……莉莉听到这些后,尽量克制着自己。最后她再也忍不住了,含着眼泪和愤怒去找父亲,父亲平静地听完莉莉的申诉后,温和地问莉莉:“亚亚说的这些都是正确的吗?”  “正确?我现在只想知道怎样回击她,让她也尝尝背后被人说的滋味!这与‘正确’有什么关系?”莉莉有些着急了,她想的只是如何回击亚亚,以消除自己的心头之恨。  父亲平静地对她说:“莉莉,难道知道自己实际上是怎么样的,不好吗?现在,你已经知道了同学对你的意见,去把她所讲的都写出来,在正确的地方标上记号,你觉得她说的不对的地方就不必理会。”  莉莉遵照父亲的话,将亚亚的意见列了出来,并对比自己的言行。她奇怪地发现,亚亚所“总结”的缺点,有一半是正确的。有一些缺点是她不能改变的,例如自己真的很胖,所以也并不在乎别人这样说自己;另外一些缺点她都能改并愿意立即改掉它们,比如她说话声音真的很大,有时候吵到了午休的同学;有些“缺点”是她并不认可的,她并不认为自己胆小,不听话。当莉莉发现自己真的存在这些缺点的时候,她感觉有些沮丧。  后来,在父亲的引导下,莉莉又写出了自己认为优秀的地方,比如她的算术成绩总是在班上得第一,她尊重老师,等等。  在莉莉的生平中,她第一次对自己有了一个公正清晰的认识。  我们每个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一些女性容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干扰与蒙蔽,从而导致对自我认识的偏差和误解。如果我们不正确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评价自己,很容易陷入别人的评价当中,为别人而生活,那样会活得很累。  比如,在你小的时候,由于体形不够漂亮,别人取笑你,给你取绰号,就会让你以为你真的很差劲,从而陷入一种自卑的情绪中;在大学的时候,你成绩本来很优秀,但走入社会时却没有及时找到工作,每每面试碰壁,从而认为自己很没用,越来越不自信;恋爱的时候,周围追捧你的白马王子们络绎不绝,这种境况让你变得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很可能因为自己的骄傲而失去一段爱情,等等。这些都源于自己没有真正地认识和判断自己。  只有当你认识自己之后,你才能客观地评价和正确地对待你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当你知道自己行为上的不足之处以及情感上的缺陷后,你才能有方法来克服这些不足——取人之长,避己之短。  努力认识自己,实际上是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但怎样才能认识自己,是一件非常令人“伤透脑筋”的事。不光要认清自己的内在素质,还要了解外在因素。比如时常问问自己:我是谁,我有怎么样的性格,我有什么天赋,我需要什么,我能做什么,等等。  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发展潜力。如果你能认识自己的长处,并善用它,则可以为你的人生增值;倘若认识不到自己的短处,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竞争,那么你的人生则会贬值。  认识自己还需要我们经常仔细地反省自己,不受外界环境的左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讲的就是依靠经常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来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变化。别人的意见不是不能听,但他人的意见往往带有其他的动机,所以我们在听取他人的意见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对自我的分析。  高智商的人不一定有高自尊。
自我概念与自尊
自我概念与自尊  你能简单地说说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你是否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就是对自己的人格、信念、思想以及自我认同的总体概念,是了解自己很好的途径,是我们脑子中对自己的整体画像。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行为是基于自我概念而定的。  “自我概念”与“自我”不同。“自我”是指一个真正的、本身的你,而“自我概念”则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比如身高1.6米的你,体重只有40公斤,你的“自我”可谓很瘦,但你的“自我概念”可能是“肥姐”。因此,你会对自己的体重不满意,还经常嚷着要减肥。这就是自我概念的偏差。  小欣就是一个自我概念不准确的女孩。漂亮可爱的她虽然只是专科毕业,但是她待人热情,而且工作也十分勤恳、努力,同事领导都很喜欢她。刚工作一年,公司鉴于她的出色表现,打算将她由话务员提升为部门主管。  在大家都为她感到高兴的时候,她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反而有些担忧自己的能力。她怕胜任不了工作,反而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结果,她主动找领导辞掉了这个机会,并说自己还需要锻炼一段时间才行。但是,公司的安排已经决定了。领导对她不断地鼓励,在她看来就是领导不停地给她施压。她因此焦虑不安,总是怕自己这里出错,那里没做好。  自我概念对我们的行为和观念具有重大的影响。假若—个人的自我概念是消极的,那么他的思想和行为也是消极的。相反,假若—个人的自我概念是积极的,他就能够对自己产生良好的感觉,也就能够产生积极的行为和观念。  小欣的问题不仅出在她不正确的自我概念上,还由于她的自尊水平过低。心理学上所说的自尊并不是指我们生活中常说的“某人自尊心很强”的自尊心,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当我们体验成功或者受到表扬时,自尊水平就会上升。而自尊水平高的人总是很自信、自豪和自重。他们的行为动机主要来自对自己的高度关注,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欣赏和尊重;而自尊水平低的人则常常感到不安,缺乏自信以及不停地自我批评,因此感到焦虑和不快乐。他们的行为动机主要来自对“自我保护”的关注,他们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而丢脸,常常使自己变得孤立。  有高智商、高能力的人不一定有高自尊。比如下面这个女孩:  静从小到大的一切生活都是由家长料理。她的成绩好,她有较高的智商,却没有高的自尊。在学习上她有很多的想法,但回到生活中,很多事她都拿不定主意,总觉得离开了父母的安排,自己什么都办不好。  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她到一个大企业应聘笔译工作。别说她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而且英语过了八级水平,仅凭着她的相貌就能让招聘者眼前一亮。  事实也确实如此,考官们都对她表示满意,但是企业的人事部临时有个小小的改动,他们更需要一位能同声翻译的总经理助理。大部分考官们都一致认为她能胜任此职位,并说:“如果你认为自己能胜任的话,明天你就可以来上班了。”  这个职位要比笔译的工作更好,更有助于她的成长,但也有很大的挑战性。她觉得还是笔译工作对她来说难度小一点。于是,便对考官们说,先回家与父母商量一下再答复他们。  静把自己的求职经历告诉了家人。家人都觉得她太傻了,这么好的机会应该马上就答应对方。父母不断地鼓励女孩,以她的敏捷和目前的会话能力,如果工作后加强专业词汇的训练,这份工作对她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经过父母的这番鼓励,女孩顿时有了信心,感觉自己仿佛又能胜任这份工作了。第三天她高兴地给这个大企业打电话打算去工作,结果这份工作已经被别人抢了先,或许最终拥有这个职位的人职业能力并不如这个女孩。  这个女孩因为自尊水平过低而失去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低自尊的人其实是很傻的,他们常常会因为低估自己而错失很多机会,体验一些不必要的焦虑。他们对自己了解不够,所以他们的自我概念是不稳定、令人困惑的。他们因为太在乎外界的评价,对别人的反应非常敏感,而且容易受到他人的暗示,所以常常忽视个人的能力和优势。在被批评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感觉非常糟糕;而一旦得到积极的认可时,他们又能感觉到自我的优秀,重拾信心。  就像上面这个女孩静一样,某些条件的变化、某人一个质疑的话语、某人一个鄙夷的眼神等,都可以引起她对自己的怀疑;而某人一些鼓励的话、某一次好的成绩等,又都可能让她感到骄傲和喜欢自己。自尊稳定性差的人更容易感受消极情绪,比如生气和抑郁。  从这方面看,我们一定不要做低自尊的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对自己做出积极的评价。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外部环境来确定适宜的理想,有助于我们高自尊的形?。  那么,高自尊的人就一定好吗?也不见得。如果你认为自己很优秀,但实际上你不是,那又会怎么样呢?真实的自尊基于对自己优缺点的正确评估。过分乐观的自我评价未必是好事,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看起来显得很自信,他们也乐于让人知道他的自信,但他们的自信若变成自高自大,变成自负,很快就会让人感到厌烦。  有的人没有本事,却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这样的人比那些信心不够的人更让人厌恶。比如,那些常常标榜自己很幽默风趣的人,给机会让他们说笑话的时候,他们说的“笑话”往往能冷死人;那些自认为在工作上能以一抵十的人,一旦离开了群体就会输得惨不忍睹,徒留笑柄。  因此,无论是高自尊还是低自尊,都应该以真实客观的自我概念为基础,既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  相信自己能改变命运,而不要相信“命中注定”
狡猾的魔术师巴纳姆
你相信算命先生对你命运的预测吗?别人对你的评价会影响到你的生活吗?你容易受到他人的暗示吗?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借助外界的信息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很多人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当别人说你行的时候,你感觉自己行;当别人说你不行的时候,你的信心顿时大减。  因此,很多人常常迷失在外界的环境中,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的参照,而忽视自己的真实情况。  如果你算过命,你会有这样的感受:当算命先生说你前途无量的时候,你心情愉悦,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期待,那一天做起事来也充满干劲,觉得日子会越过越好;而当算命先生说你将来无所作为,或是要经受大灾难的时候,你浑身就像泄了气一样,沮丧感油然而生,以后经受一点挫折就会不由自主地把挫折与算命先生之前所说的话联系起来。或许你不承认这一点,但事实上却是如此,你的情绪在不自觉中会表现出来。  又比如,常常有些爱做梦的女人很喜欢给自己“释梦”。当她某天做了个自己定义的好梦时,那一天的精神都会愉悦;而当某天做了个“不祥之兆”的梦后,便耿耿于怀,几天都心神不宁,总觉得自己要发生什么不幸的事似的。  苏红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预测。她相信命运,爱算命,也爱找人释梦。她的生活并不如意。在婚姻上,丈夫与她感情不和,分居多年;在工作上,她工作了十多年也没得到什么升迁。这一切的不如意,她把这些都归于自己的命运不好。  有一次她碰到了一个算命先生。待她报上了生辰八字后,算命先生看着她一副憔悴的面相,又是问婚姻之事,心中马上就有了几分底,但仍佯装掐指捏算,口中念念有词。之后,说她性格内向,没有大的理想;婚前对婚姻充满期待,但婚后常有口舌之争,婚姻不幸;在她32岁至35岁这几年间,夫妻常会因一些感情纠葛磕磕碰碰,甚至有离婚的可能;在事业上也犹如乌云遮月,总不见光明。最后,算命先生一再强调那几年间一定要当心婚姻变故,发生什么事都要忍让、宽容。  几句话说到她的心坎上去了,她觉得算命先生算得很精准,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且非常感谢算命先生对自己善意的提醒。  以前跟丈夫吵架很凶,现在她学着“忍让”了,夫妻的矛盾由热战变成了冷战,夫妻二人几乎成了不说话的陌生人。家庭纷争看似确实比原来少了一点,其实问题并没有解决,两人原来还吵架,现在基本上不沟通了。  从此以后,苏红变得越来越迷信,并买回各种“心理测试”和“周公解梦”来分析自己,了解自己,预测自己,有时候还帮助别人预测命运。  由于生活不如意,她常常失眠,好不容易睡着了却做一些“兆头不好”的梦。后来居然发展到因为梦不如意而生活不如意,一旦做了个“兆头不好”的梦就乱发脾气,失眠更加严重。  其实,苏红的不快乐很大程度上在于她太容易受到他人的暗示,而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和改变自己生活的能力。当你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你的内心,稍微能够理解你的感受,你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你深信不疑。其实,只要有点心理学常识的女人都知道算命根本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很多人早就发现了算命先生的秘密,算命先生总喜欢将一些模棱两可、笼统的、一般性的描述来套在你身上,让你感觉到他算得真的很“准”。  这种心理倾向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巴纳姆效应”。巴纳姆(P.T.Barnum)是个有名的杂技艺人,十分受人欢迎。而他受人欢迎的诀窍就是“永远要让每个观众都感到自己若有所获”。 & 如果你是个信“命”的女人,那么看了下面这段话后,你就会知道自己为什么对一些所谓的“半仙”和“心理测试”深信不疑了。  你非常需要别人喜欢你,你也非常需要别人佩服你。你对自己往往求全责备。你有大量潜能尚未开发利用,你还没有把它变成你的优势。你在人格方面有些弱点,但一般来说你有能力加以弥补。  你在某些适应方面有一些问题。表面上,你遵守纪律,服从管理,但在内心往往感到烦恼和没有安全感。你时常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充满疑惑,不知道自己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你喜欢变化和时常换换花样,对约束和限制感到不满。  你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自豪,并且不接受那些未经可信的证据证实的观点。你发现,过于坦率和让别人了解你的一切是不明智的。  有时你是外向的,你和蔼可亲,容易交往,善于交际,但有时你又是内向的,小心谨慎,沉默寡言。你渴望的一些东西可能是相当不现实的。  上面这段文字,摘自美国心理学家库恩等人著的《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是学习心理学必用的资料。一位心理学家把这段文字读给参加测试的79位大学生听,其中除了5人,其他大学生都觉得非常准确地抓住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现在,请你再读上面这段文字,你是否有种上当的感觉?我们经常在一些不严谨的、所谓的“心理测试”中看到这样的话。有的人觉得“太准”,有的人则一笑而过。这是因为每个人受暗示的程度不同。那些求助于算命的人本身有容易受暗示的特点,所以很容易上算命先生的当;而那些算命先生也常常用“心诚则灵”来给求助者打预防针。  易受暗示的人是巴纳姆效应的受害者。他们常常活在别人的言语里,被别人所困,使自己不能自拔。所以,我们要避免受骗于“巴纳姆”,而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就要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这需要我们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要盲目地轻信别人,而且要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判断一个人是否容易受暗示,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让其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你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你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其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受暗示性越强。  一个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  ——叔本华
性格木桶中的“短板”
倘若你有一个好的身体,很庆幸,因为它是你生活和工作的“本钱”;倘若你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值得自豪,因为它是你智慧的摇篮;倘若你有一个好的性格,你应该感到幸福,因为它是决定你一生成功和快乐最关键的因素!  有一个女孩,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她活泼开朗,却非常任性,遇事总是不冷静,不管不顾地发脾气。家人都习惯了她的脾气,仍对她娇宠有加。她长得不错,家庭条件也很好,可是到了30岁却没有一个男孩愿意娶她——以前谈过的几个朋友因为受不了她的脾气而离她远去。  她曾经也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有个男孩能够忍受她,不顾一切地爱着她,因为爱她,所以宠着她,对她百依百顺。在他们热恋中的一个晚上,女孩因为工作上受了批评,很想找个人安慰,所以“命令”男孩从另一个城市驾车来陪她,可男孩有公事要忙没有答应。于是,女孩大发雷霆,并不断地指责男孩心中并没有她,最后任性地要分手。  第二天晚上,女孩被告知男孩在半夜开车去她家的途中由于超速驾驶跟一辆货车相撞,失去了生命。自从男孩走后,再也没有人像那个男孩那样爱她。受过打击之后,她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她不仅伤害了周围的人,更是伤害了自己,她无时无刻不感到孤单。  倘若这个女孩能够不那么任性,注意自己的坏脾气,凡事不仅仅是为自己着想,为自己满足,更懂得体贴别人,相信她不会这样孤单。一个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性格。  性格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事物的态度上和采取的言行上,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它是一种与社会关系最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当你的性格受他人认可的时候,你才会在社会交往中得到快乐。每个人都希望与“好性格”的人相处。比如,和蔼的女人容易让人靠近,而霸道的女人让人退避三舍。  性格决定人的一生,很多人深知这一点,但也苦于生来的性格不好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交际,他们便认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一个人的脾气秉性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其个性却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受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因此,性格是稳定的,又有一定的可塑性。正如歌德所说:“人人都有惊人的潜力,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与青春,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万事全依赖自己。”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人的性格也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说到自身的性格缺陷,很多女人都有这样的自我认知,比如,我身边常常有些女朋友这样说自己:“我不喜欢跟人沟通,所以常被人误会。”“我不够耐心,常常办砸很多事。”“我太内向,所以朋友圈子很小。”“我心直口快,容易得罪人。”“我的性格很不好,没法改变了,就这样了!”她们嘴上这样说的时候,却很少想到要不断为自己塑造一个好的性格。  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性格,找出自己性格的长处和缺陷,长处要保持,缺陷应该克服。这就好比一只盛水的木桶。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木桶效应”。  你性格的完美程度,完全取决于你性格中最弱的环节,这就是性格系统的木桶效应。破译性格系统的“木桶效应”,就是要洞察复杂性格的成因,替换性格中最弱(最差)的“短板”。优化性格就需要随时注意我们性格上的“短板”,努力将其变成长板。  如果你发现了自己性格中的“短板”,不如从现在开始,试着将它变长一点。比如性格暴躁的你,可以从这一刻起,在要生气和愤怒的时候,闭上双眼,心中默念30个数,再看事情是否真的值得你发怒;性格忧郁的你,每次出门前,先对着镜子笑一笑,让微笑挂在脸上;胆怯、不善交际的你,大胆一点,鼓起勇气主动与人说话……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在慢慢地改变,变得自信又快乐。  当然,在不能立即改变的情况下,要学会暂时接受自己的性格缺陷。自责和自卑不会给自己带来丝毫益处。况且,性格缺陷不单是自己的错,它是遗传、教育、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要想完全接受自己,就必须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性格,尽可能扬长避短。  修正自己的性格缺陷,会让你更加快乐!  相信自己,暗示自己一定会成功,并对自己的成功充满期待,那么你就更容易成功。
期望是最好的预言家
期望是最好的预言家,是说很多事情都会按照我们所期望的方向而发展。这在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关于这个效应,有一个传奇的古希腊神话故事。  传说中,希腊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一次,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没想到他却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少女”,并给她取名叫盖拉蒂。他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并且拥抱她、亲吻她,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盖拉蒂接受。但她依然是一尊不会说话、不会活动的雕像。  皮格马利翁感到很绝望,他不愿意再受这种单相思的煎熬,于是,他就带着丰盛的祭品来到掌管爱与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的神殿向她求助,他祈求女神能赐给他一位如盖拉蒂一样优雅、美丽的妻子。最终,他的真诚期望感动了女神,女神决定帮助他。  皮格马利翁回到家中后,径直走到雕像旁,凝视着她。这时,雕像发生了变化,她的脸颊慢慢地呈现出血色,她的眼睛开始释放光芒,她的嘴唇缓缓张开,露出了甜蜜的微笑。盖拉蒂向皮格马利翁走来,她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看着他,浑身散发出温柔的气息。不久,盖拉蒂开始说话了。  皮格马利翁惊呆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的雕塑居然真的成了他的妻子。  这虽然是一个神话故事,心理学家们却发现其与一种心理现象不谋而合——期望能产生奇迹。所以,后来心理学家们就把期望和赞美更容易让人达到目标的现象成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一年,考查某所学校时,他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并认真地告诉校长:“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  事过半年,罗森塔尔又来到这所学校,他发现这18名学生果然表现超常。  不要觉得奇怪,这种结果是能找出原因的。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会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会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了一些“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因为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而产生了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当一个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和期待,而是被埋没在人群中,那么他很可能就这样一直平庸下去;而当他被周围人寄予厚望并频频鼓励时,他却能宛若新生,仿佛突然间充了电一样,做出一番令人不可思议的“壮举”。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即,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因此,我想说的是:相信自己,暗示自己一定会成功,并对自己的成功充满期待,那么你就更容易成功。当你相信了自己是怎样的人,就很可能成为这样的人,因为我们内心的期待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认识一个叫张夏的女孩,她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已经3年了,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她在公司的业绩表现一直平平。原因是她以前的上司是个非常傲慢和刻薄的女人,她对张夏的所有工作都不加以赞赏,反而时常泼些冷水。  有一次,张夏主动搜集了一些国外对公司出口商品类别实行新的环保标准的信息,但是上司知道了,不但不赞赏她的主动工作,反而批评她不专心本职工作。后来张夏再也不敢关注自己的业务范围之外的工作了。她觉得,上司之所以不欣赏她,是因为她不会像其他同事一样奉承她,但是她自问自己不是能溜须拍马的人,所以不可能得到上司的青睐,她也就自然地在公司沉默寡言了。女上司对她的批评严重地打击了她的工作热情。  直到后来,公司调来了主管进出口工作的新上司。新上司性格开朗,对同事经常赞赏有加,特别提倡大家畅所欲言,不拘泥于部门和职责限制。在他的带动下,张夏也积极地发表了自己很多好的看法。  由于新上司的积极鼓励,张夏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她也不断学会了很多新东西,起草合同、参与谈判、跟外商周旋……张夏非常惊讶,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的潜能可以发掘,想不到以前那个沉默害羞的女孩,今天能够跟外国客商为报价争论得面红耳赤。  其实,张夏的变化,在于两个领导对她的期待和态度有所不同。在不被重视和激励、甚至充满负面评价的环境中,人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左右,对自己做出比较低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随着心态的改变,行动也越来越积极,最终做出更好的成绩。  一个人能否成功,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周围环境和他人的期待,以及他对自己的期待。因此,如果你希望自己早日达成理想的目标的话,就要不断地为自己打气,暗示自己“我能行”。当然,换个角度,如果你希望他人按你的期望发展的话,就要积极地鼓励他、相信他。要想让火烧得旺,千万不要泼冷水。  最后,皮格马利翁效应虽然会对你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为外界的鼓励或是批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总是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话,那就永远也不能做真正的自己,获得真正的快乐!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调整自己的角色,根据需要及时转变角色,上了舞台,就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不同的舞台,不同的角色
阿琴已经是一名3岁孩子的妈妈,但她仍然像个小孩子,老觉得自己没有长大。对于家里的事情,不愿意干,而且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干,像交水电费这些事情,她都觉得很累。  结婚几年了,她还是动不动就往娘家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向自己的爸爸妈妈倾诉。家里明天准备买什么菜、做什么饭,自己在单位参加了什么会,这些琐细的生活小事她都要向爸爸妈妈请示汇报,得到父母的详细指导后,她才安心地回到自己的家。  她经常懒得做饭,下班就带着孩子到爸妈家吃饭,丈夫有时候自己在外面吃点,有时候被她叫到她父母家去吃。对此,她的丈夫一直对她颇有微词。  丈夫希望自己有一个温馨的小家,希望有一个能为他分担的好妻子,能教育孩子的好母亲。他喜欢有一个属于他们三个人的小家,可现在他的家庭中,似乎是一个家长带两个孩子,而且这两个孩子淘气起来还动不动地往娘家跑。孩子也被阿琴教得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娇气,动不动就跟他顶嘴。  有一次,在她父母家吃饭的时候,丈夫开玩笑地说阿琴不懂事,阿琴便大发脾气,好几天都不回家,她巴不得在父母家受到父母的宠爱呢。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就像演员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一样,人处在不同的社会地位,从事不同的社会职业都要有相应的个人行为模式,即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社会角色就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通常一个人会经常变换自己的角色,比如说下班回家,就要从职业角色变换为家庭成员角色。这种经常性的由上级到下级、由领导到子女、由学生到老师、由主人到客人等杂乱无章的变换即为角色转换。  角色是随着客观以及条件的变化不断发生改变的,人的心理也应当随着这个改变而作必要的改变。而这种角色的转换有时是需要很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有时还必须要承受很大的痛苦。  并不是每个人每个时刻都清醒,并能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人们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会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败,这就是角色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角色不清、角色冲突、角色中断以及角色失败。  像阿琴这样,虽然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了,但还感觉自己处于被父母宠爱的少女时代,就是对自己的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都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反应,出现焦虑和不满足感。如,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到某一个单位,对自己角色上由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不清,不会为人处世,因而感到焦虑。  角色冲突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我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和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我们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角色冲突。比如一个老师,既要扮演权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学生做朋友,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  前几天,我在《心理月刊》上看到一个年轻女班主任老师的求助。这个女老师跟她的学生年龄相差并不大,一心想跟学生们处理好关系,班上有个女孩对她很信任,有什么事情都爱跟她说,即使是犯了错,也愿意告诉她,但要求老师对家长保密。  有一次,这个女孩怀孕了,找女老师借钱去医院做人流,并希望她不要告诉家长,否则以后有什么事都不会告诉她了。这时候女老师便处于两难之中了。在“老师”和“朋友”的角色实在无法统一的时候,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写信向心理医生求助。心理冲突引起了她的焦虑情绪。  由于种种原因,一个人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出现中途中断的现象叫做角色中断,比如从旧角色中退出来,却不知道如何来建立新角色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就会造成角色中断。角色中断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个体在承担后一角色前,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准备,如一个人到了自立的年龄,还不愿意去工作,仍想由父母抚养,依赖家庭,就是一种角色中断;二是由于前后两个角色之间有直接矛盾,所要求的行为不具一致性引起的,如一个人在人事变动时,坚信自己可以当上领导,但最终事与愿违,不能接受自己仍然是一个普通职员的现实。  角色失败又称“角色崩溃”,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以至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角色失败对一个人的心理会起到非常大的消极影响。比如,离婚后,妻子的角色被撤销;工作上被撤职,领导的角色被终止。这些都能给人很大的打击。  人的生活行动与相对环境的协调,对一个角色扮演成功与否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人们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人。没有一个人能始终扮演一个角色,任何一个角色都离不开社会的其他成员。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认清自己的角色,根据需要及时转变角色,登上了舞台,就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面具的作用不仅仅是伪装,有时候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自在。
戴上你的“人格面具”
面具,是演员在剧中表演某一特殊角色时而戴在脸上的道具。跳面具舞的演员们只要戴上面具,便不再是生活中的自己,而是剧中的人物。他们所做出的种种事情都是按照剧中人物性格来做的,与现实中的自己相差甚远。面具是微微的笑脸,而演员的内心却满是酸楚;面具上面无表情,而演员的内心却是丰富多彩。  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戴着面具跳舞的演员呢?我们不管是自愿或是被逼戴上面具,总是在面具上画上各种颜色,标出各式各样的花纹,以此来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  很多人说到面具往往与“虚伪”、“丑恶”、“阴暗”等词联系起来,因为绚烂美丽的花纹往往掩饰着面具背后的丑恶和虚假。其实“面具”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每个人都有一个人格面具。“人格面具”这个概念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首次提出的。他认为面具是展示给他人看的公开的自我。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总是不愿意展现出自己人格中内隐的部分,而隐藏面具背后真实的自我。也可以说,人类拥有人格面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完全不受人格面具制约的人是很少见的。  生活在大都市,高压力下的我们,都有这样的行为:一方面抱怨戴上面具后太累,另一方面又情不自禁地频频戴上面具。  在现代社会,戴上人格面具不仅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更是十分有必要的。它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甚至是与那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人格面具为各种社会交际提供了多重可能性,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础。它的产生不仅仅是为了认识社会,更是为了寻求社会认同。若不戴面具,反而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质量。  从某个方面说,面具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工具。它教我们不断地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融入其中,并有效地自我保护。  因为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在父母面前,我们是孩子;在孩子面前,我们是父母;在领导面前,我们是下属;在下属面前,我们是领导……因此,我们的面具也可能不止一个。无论是何种花纹的面具,目的都是一个——适应特定的社会环境,保护自我。  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是复杂的,戴上面具后只会让人看到自己某一方面的特征,而隐藏其他特征。不要说你讨厌面具,即使你从来不戴面具,而实际生活中你却常戴着面具,只是你没有觉察到而已。  有一个女孩,在长辈和老师面前,她往往表现出自己文静的一面,与他们交谈的时候很有礼貌,虚心听取意见;而与同学相处的时候,她把自己好动的一面展现无余。  在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为了在领导和同事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争取工作上的成功,她非常勤奋,不仅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还帮助同事,任劳任怨,勤恳负责,积极向上。平时她也刻意地注意细节,穿戴整洁。领导无意中说的话她也记在心上,这让领导觉得她是个很细心又有耐心的人。连她最讨厌的那个同事受到领导表扬的时候,她也附和着他人一起微笑地祝贺他。她给同事和领导留下了认真可信的良好形象。  她在工作上游刃有余,与同事相处融洽,很快她就得到了提升的机会。  其实,这个女孩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品质不过是她人格特征的一部分,而正是这个面具让她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样看来,人格面具能够帮助我们展现出想要展现的一面,游刃有余地生活。然而,有时候,人格面具也会起到消极不良的作用。心理学家荣格把过分重视人格面具的情况称为“人格面具的通货膨胀”。比如说,如果一个人过分沉溺在自己所扮演的某个角色里,把自己的人格面具等同于自身,那么他的人格面具就会“膨胀”,并且与其他不发达的人格特征产生冲突。这种膨胀也许可以使自己成功地扮演一种角色,但也可能因为达不到某种要求而备受折磨。不管怎样,具有膨胀的人格面具的人会常常因为逐渐疏远自己的天性而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  赵娜就是一个受到人格面具伤害的女人。她是一个年轻的教师,由于工作关系,长期跟丈夫两地分居。后来,好不容易地调到了丈夫所在的城市中的一所小学工作。  为了在新单位不被淘汰掉,加上对环境都不太熟悉,领导对她的期望又很高,所以她感到身上压力很大。  在新的单位,由于与同事关系不熟,赵娜不得不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花在与同事沟通上。教学工作非常繁琐,而且新单位人事关系也很复杂,一旦哪个环节得不到其他老师及时的支持和配合,自己的工作就难以开展。  为此,赵娜对同事和领导总是一副笑脸,在同事眼中,她是个十分勤快的“老好人”,在工作上也任劳任怨。即使她受了委屈,也在内心强硬地变委屈为虚假的微笑,她感觉这种状态特别累,但是又被一种无形的压力强迫着,不得不这样做。  在单位,赵娜脸上微笑着,却总是不开心。以前回到家里准会抱起3岁的女儿亲热一番,讲个故事逗孩子开心。可现在一回到家,脸上的肌肉就僵硬了,家人很少能看到她的笑容。丈夫总是抱怨她:“是不是在单位里笑多了,回家笑不出来了?”  虽然脸上带着笑容,内心却从来没有真心地笑过,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人格面具虽然是必须存在的,但应该受到限制,在戴上面具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让自己的其他本性有足够的空间发展。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把它卸下来,在亲人和朋友面前,展示一个真实、放松的自我。
美貌是天生的通行证
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被认知到的特征就是一个人的外貌、形体。尽管我们口口声声说,这些都是表面的、肤浅的,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就是会对美貌的人做出积极的反应,对外貌缺乏魅力的人做出消极或者否定的反应。  两个能力、学历和家庭背景都差不多的女孩,同时到一家公司应聘同一个职位。很可能长相漂亮,或气质不错的女孩被选中,而长相平庸,或气质很差的女孩被淘汰掉。不要说这个招聘不公正或是不正规,实际上不仅这些用人单位会以貌取人,我们自己也常常以貌取人。对于那些长相漂亮、风姿绰约的人,我们会多看几眼;而对那些丑陋的人,我们常避之而不及。  外貌对人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无论在哪一种文化中,美貌都是一种财富,令人向往。所以有了很多为美痴狂的女人,甚至有人用美女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叫做美女经济。社会上各种选美活动彼伏此起,美丽的女人们频频出现在“形象代表”、“亲善大使”、“产品代言人”中。  美丽的女人更受人青睐,这一点在心理学上,也有实验证实过。实验以公认漂亮的和不漂亮的女性为助手,实验者让她们扮作临床心理学研究生,给男性被试(被试:被实验的对象)的个性特点做临床心理学评价。评价包括两个维度:漂亮或者不漂亮,肯定或者否定。  实验结果表明,在女性不漂亮的情况下,男性被试不太看重评价的结果,他们对评价者的喜欢水平都是中等。但在女性漂亮的情况下,被试非常看重评价的结果,并在得到肯定评价时,对评价者的喜爱水平最高;当他们得到否定性评价时,对评价者的喜欢水平最低。当实验者询问他们是否继续参与研究时,他们表现出非常愿意再与漂亮的女性评价者进行交往。可见,来自漂亮女性的否定对男性被试非常重要,以至于他们希望自己有机会改变漂亮女性对自己的评价。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时刻都可见到。漂亮的女人总是占尽了优势,她们能得到异性倾慕的眼光和同性羡慕的眼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美貌也是一种生存法则。两个学历、能力、家庭背景相同,但外表差异较大的女孩同时找工作,自然长相漂亮的女孩更容易找到工作;两个同样温柔、同样会爱的女孩,自然长相漂亮的女孩更容易被丘比特之箭射中。一些研究也表明,女性容貌与约会频率之间有很强的联系。  人们为什么爱看美人?  就像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回答的一样:“只要不是瞎子,谁都不会问这样的问题。”  人们之所以喜欢美貌的人,是因为美貌能唤起一个人愉悦的情感,给我们以精神上的享受;另外,人们常常以为,同漂亮的人在一起,会觉得荣耀和光彩,仿佛自己的身价也随着提高了。传统习惯也认为,漂亮的人还具有其他方面好的品质,并非常自然地把一些好的品质加到漂亮者身上。  漂亮的女人常常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每个女人都应该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每天都保持一种快乐舒适的精神面貌,不要让自己的形象被懒惰毁掉。这里所说的漂亮,不仅仅指天生的丽质,也包括个人的着装、打扮等是否符合大多数的审美需求。所谓“三分长相,七分打扮”,相貌是天生的,美丽却可以后天打扮出来。  如果你只有“三分长相”,只要懂得选择合体的服饰、适宜的化妆、适合的发型,用外在的“七分打扮”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倘若再加上腹中浓郁的书香、内心淳朴的善良、胸怀宽广的爱心等个人魅力,你同样也能成为“十全十美”的靓丽女子!  那些生来不漂亮的女人,也可以通过外部的修饰,让自己变得漂亮,比如每天化点淡妆,注意搭配合身的衣服等。做个“气质”美人也比做个普通的女人受人欢迎。对于自己而言,美丽带来了一份自信,一份好心情。  我们经常把漂亮和年轻联系在一起,我们不可能永远的年轻,但我们可以永远的漂亮。总之,女人一生都要美丽!有的女人对外在的形象并不在意,或是因为结婚后就不再注意形象,因此给人一种邋遢、不修边幅的感觉,这种自毁形象的做法是愚蠢的。  当然,外貌并非永远与喜欢成正比。在人际交往的早期,外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外貌的作用会逐渐减弱,其他内在的品质作用会增强。  也就是说,要想长期获得人们的好感,首先需要靠美貌抓住人,然后靠能力留住人!在人际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到积极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异性效应”。  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处理问题都会显得比较顺利。  一个人的外部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的自尊和自信,最终影响着他的幸福感。
好好利用“首因效应”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别人心中能留一个美好的印象,好的印象便于我们与他人更好地相处,而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虽然我们常说“人不可貌相”,但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因为相貌对人的第一印象而产生重大的影响。  所以有时候,第一眼实际上就注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对于陌生人,一些穿着整洁、言行举止彬彬有礼的人,我们就很愿意跟他们交往;而那些衣冠不整、留着脏兮兮的长发,在公共场合满口脏话的人们,我们会自然地对他们产生厌恶情绪。不管这些人的品德、能力如何,他们留给人们的表面印象就已经注定了是否愿意与他们交往。  某公司招聘秘书,有个女大学毕业生去面试。乘车时不小心刮破了丝袜,左脚脚踝上出现了一个小洞,应聘单位的办公楼下正好有个商店可以买双新的丝袜,但是这个女孩觉得破洞在脚踝上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就没在意,径直走进了电梯。  结果,就是因为这个小洞,给面试官留下了一个很差的印象,女孩没被应聘上。面试官认为,秘书工作是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人,而一个对自己仪表不在乎的人,不可能会对工作细心和有耐心。女孩知道后后悔莫及。  第一印象无论好坏都很难抹去。因此,初次见面就不讨人喜欢的人通常不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而第一次就给人留下美好印象的人,更受人欢迎。我们把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称之为“第一印象效应”,也叫“首因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道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看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从第一印象所获得的最初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假如,你是一位教师,当你第一次给学生们讲课,你表现得谈吐不凡,讲得游刃有余,就会给学生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即你是个优秀的老师,因而下一节课会受到学生们的期待。即使下一堂课你讲得再糟糕,同学们仍然会认为你是个好老师,会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造成的。  倘若你第一次讲课就非常糟糕,甚至还衣冠不整,即使你下一堂课讲得再好,同学们也会认为你是个不合格的老师。学生们会认为,你第二堂课讲得精彩也不过是碰巧,甚至还会在实际生活中挑出你很多的不足来。  因此,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这就需要对自己进行印象管理。所谓印象管理,也就是印象控制,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指一个人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过程,使他人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我们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处境而随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要想为周围的人们所接纳,就必须按照社会的期望行事,即人要完成良好的社会适应,就必须在必要时进行有效的印象管理。也就是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包装自己,调整自己的形象到社会和他人满意的程度。  一个人的外部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的自尊和自信,最终影响着他的幸福感。塑造一个精神、美好的形象并不仅仅为了取悦别人的眼光,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有一份好的心情,一个好的生活状态。好的形象让别人更愿意接近你,当你获得别人认可和欣赏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添加了更多的机会;好的形象让你对自己更加满意,让你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一个人的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与涵养。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你至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面子”功夫很重要。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所以,要给人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首先要从外表上注意形象。特别要注意的是个人卫生,衣服不一定要新,但一定要干净整洁。  2.言行举止要得当。  言行举止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内部涵养。比如,不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涂脂抹粉,如果需要补妆,可以到洗手间或附近的化妆间去;不要在公共场所做一些不雅的举动;无论听到什么“惊天动地”的趣事,在社交场合也得要保持仪态,最多报以灿烂的笑容。  初次见面就讲述私人生活或个人问题、搬弄是非或批评他人、只谈论自己、过于活泼或好开玩笑、举止莽撞冒失、自己高谈阔论却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认为自己永远有理或目空一切,都会给人留下坏印象。  3.与人交往要真诚。  不要给人一种“靠不住”、“很假”、“很虚伪”的感觉。否则,人们即使表面上迎合你,在他人的内心也是不会在乎你的。  巴尔扎克说:“只有打算彼此开诚布公的人们,他们之?才能建立起心灵上的交流。”真诚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  最后,首因效应固然很重要,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人是深藏不露的、大智若愚的。我们在自己保持好印象的同时,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也不要上了“首因印象”的当,不要仅凭着第一印象的好坏去判断一个人。  心理学家丹尼斯说:“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展现真实的自己。当然,有一部分人让我们看到的是假象。”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  人们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做他人的“自己人”
有一个上高中的孩子早恋了,父母大骂不止。父母越是反对,越是坚定了她爱无止境的信心。  有一次,这个女孩和班主任的谈话,却改变了她的行为,让她决定暂时封存心中的爱恋,而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当班主任把她叫到办公室的时候,她已经做好了受批评的准备,头也懒得抬起来。然而,班主任并没有批评她,而是说起了自己曾经的经历:“记得我年轻时,班上有一个帅气的男孩吸引了我。不知怎么搞的,我老是会想到他,在上课时也会禁不住看他一眼……”  当班主任说到这里的时候,女孩抬起了头,因为她感觉到班主任是理解她的。  接着,这位班主任说这是青春期性萌动的正常反应,然后谈了自己对早恋的看法。倔强的女孩很快就被班主任说服了。其原因在于班主任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与女孩相对的立场一边,而是找出与女孩共同的语言来打开话题,让女孩觉得班主任与她是站在同一边的。  人们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心理学家发现,各种情况的相似,都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人际吸引。共同的态度、信仰、价值观、经历和兴趣;共同的语言、种族、国籍、出生地;共同的民族、文化、宗教背景;共同的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社会阶层;甚至共同的身体特征,如身高、体重等,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程度上增加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社会心理学家纽卡姆(T.W.Newcomb),于1961年用现场实验法,对态度相似程度与吸引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以17个不相识的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先测定他们对有关社会问题的态度、价值观以及个性特征;然后,将相似的大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寝室里。在16周的交往中,定期测定他们对上述有关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并让他们评定室内人员,喜欢谁,不喜欢谁。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初期,时空距离决定他们的吸引力;到了后期,则态度、价值观越相似的学生相互间的吸引越大,要求住在同一寝室。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往往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对于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对象,跟自己相似的人,我们更加乐于接近。  所以,我们要拉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与他人“打成一片”,首先就需要在心理上让他人感觉到你和他都是“自己人”。  所谓“自己人”,就是上面所说的与自己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的人。人们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条件下,所谓“自己人”之间的交往效果一般会更为明显,其相互之间的影响通常也会更大。  “自己人效应”一经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事件与心理冲突会大大减少,就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为了使自己的热情获得他人的正面评价,有必要在交往或服务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形成双方的共同点,从而使双方都处于“自己人”的情境中。  人们在交际中,往往会因为彼此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或近似之处,从而感到相互之间更加容易接近。而这种相互接近,通常又会使交往对象之间萌生亲切感,并且更加愿意相互接近,相互体谅。  关于这个交际技巧,很多推销员都懂得。当我们正在犹豫是否买对方产品的时候,他会对你说:“我自己用的也是这个产品,挺不错的!”这时候,我们会对他产生信任感。  有一次,我到商店买裤子。试穿了很多条,也没有觉得非常满意的。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一旁跟我身材差不多的导购女孩满脸微笑地跟我攀谈起来。  “您在买裤子的时候,是不是非常难买到合适的?”她问。  我看了这个苗条高挑的女孩一眼,说:“是啊!”  她继续说:“像我们这样身材太苗条的人,很难买到腰围合适的裤子,我就经常买不到。”她边说,边用双手做了个掐着自己细腰的动作,对着我微笑。  “是的,很多裤子我都喜欢,但有的没有小号,腰围有点大,就穿不了。”她这一说,还真说到了我的苦恼。  “对呀!以前我也在网上买过裤子,有适合的,但质量都不太好。我觉得咱们店里的裤子穿着挺舒服的,你看!”说着,她低头看自己的裤子。  我对这个与自己同样感同身受的导购女孩顿时有了好感,立即决定买一条裤子。  这个导购女孩非常聪明,她没有把她自己和我看成店主和顾客的关系,而是看成了面临同一问题的同类人。她抓住她自己和我身材相似的特点,巧妙地拉开话题,把是否买裤子的问题转移到身材太苗条的人比较难买到裤子的问题上。结果,我很自然地把她当成了“自己人”,而对她所说的话比较信任。  “自己人效应”告诉我们,要使自己很快地被对方接纳,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和态度,你就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即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在对方看来,你是在为他们说话,或你是为他们好的。这六,双方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对方就不会感到某种心理压力的存在,也无须有戒心了。  要避免自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就要看好自己的“门槛”。
一步步迈进他人心田
娜娜经常对一些老谋深算的推销员们无可奈何。本来对他们的产品毫无兴趣,但每次都不由自主地掏出钱包,买下了很多东西。化妆品啦、日用品啦、零食啦,禁不住面子问题,不买也不行。  开始,推销员们总是“善意”地告诉她:“不买也没关系,你先试试,看效果怎样。”然后会快速地拿出试用装递给她。  经不住推销员的再三要求,娜娜只好勉为其难地使用试用装。当然有时候娜娜也是出于好奇,真的想尝试一下。她试用时,推销员们便抓住机会向她介绍产品的各种功效,“你的皮肤就适合用我们的润肤露,多光滑啊!”“瞧瞧,这款粉底的颜色跟你的肤色多么接近啊,真漂亮!”  接下来,他们会告诉娜娜这个产品的质量是如何的好,价格是如何的便宜,开始要求娜娜购买一款。试用装也试用了,又说不出不买的理由来,于是,娜娜只好乖乖地掏出钱包。  这些狡猾的推销员们懂得如何一步一步地迈进娜娜的心田,所以让娜娜没有招架之功。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像娜娜一样,被别人一步一步地牵着鼻子走。而那些成功的销售人员,正是懂得如何一步一步地迈进我们的“家门”,干扰我们的思路,而推销成功的。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登门槛效应”。指的是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他人微不足道的一个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是想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极有可能接受其更大的要求。  弗里德曼和弗雷泽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他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两位大学生访问郊区的一些家庭主妇,其中一位首先请求家庭主妇将一个小标签贴在窗户上或在一个关于美化加州或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很小的、毫无坏处的要求。  两周后,另一位大学生再次访问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在今后两周的时间里在院内竖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该招牌很不美观,这是一个大要求。  结果答应了第一项请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了这项要求,而那些第一次没被访问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要求。  同样都是竖牌的要求,结果却截然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个比较一致的形象,在接受别人一个小要求之后,或是对别人提供了一个小的帮助之后,当面临更大的要求时,只要对自己不造成大的损失,就会产生一种“反正都已经帮过一次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因此而接受后面的要求。  推销员在推销商品时,并不是直接向你提出买他的商品,而是先提出试用、试穿他的产品,等这些要求实现之后,才提出购买要求;一个男孩在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孩时,总是先约女孩看电影、吃饭,才提出交往的要求;劝朋友喝酒的人,总是会先让朋友“浅尝一口”,等朋友喝下第一口后,继而把朋友灌得酩酊大醉。  “登门槛效应”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不是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发生。所以,要避免自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就要看好自己的“门槛”。  当然,我们在拒绝这种现象的时候,也要学会应用这个心理效应,即要让他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要求,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  登门槛效应其实就是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与此相应,在心理学上还有个“留面子效应”,是指人们拒绝了一个较大的要求后,对较小的要求接受性增加的现象。由于人际相互作用,当人们拒绝了别人一个要求后,会因为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良好愿望而感到内疚,所以愿意做出一点让步,给别人一个面子,使别人获得满足。同样是一个推销的实例,当试用装被你尝试后,推销员向你推销一个价格比较高的商品时,你拒绝后,待他再向你推销一个价格非常便宜的商品时,你往往很难拒绝,因为价格不贵,对自己没有多大的损失,并且还可以“帮助”他完成一点销售任务,让自己好下台。  可可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把这种留面子效应运用得炉火纯青。& 眼看就要到结婚三周年纪念日了,丈夫似乎没有任何要送礼物给她的迹象。最近她看中了一款周大福的钻石项链,如果直接拉着丈夫去买,丈夫肯定不会同意,说不定还会“教育”她,说她不懂得节约,不会过日子。  于是,她采用了迂回手段。  这天,她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跟丈夫边吃边拉家常:“老公,最近小潘的老公给她买了一件裘皮大衣,花了几万块呢!你也给我买一件吧?”  “啊?我哪有那么多钱,过日子要会节约!”果然,老公不同意。  可可一边撒娇,一边勉为其难地说:“那好吧,我们过日子要节省一点,眼看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就到了,那你就买条项链表示一下吧!”  丈夫想了想,项链和裘皮大衣比起来还是很便宜的。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可可转过脸去,偷着乐!  很多人正是利用了这种策略去影响他人,在向别人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之前,先向别人提出一个大要求,待别人拒绝之后,再提出自己真正的比较小的要求来。这时,别人答应自己要求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比如,当你想和恋人到国内旅游,你可以先试着提出到国外旅游的计划;当你想求助同事解决某一个问题时,你可试着先请求别人很多问题,等等。这样你的目的就更容易达到。  上面的这两种心理效应如果善加利用,可以使沟通、交流事半功倍,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技巧。当然,你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合理的,不要异想天开,不要强求他人,或让他人造成损失。否则你会给人一种狡诈、不真诚的感觉,从而遭到别人的反感和憎恶,就像我们讨厌某些死缠烂打的销售人员一样。  啰唆让人反感,无意义的重复让人厌倦,过度的刺激让人讨厌。
讨人厌的“超限刺激”
记得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曾经一度非常爱听一首旋律优美又带有一丝凄凉的歌曲《丹顶鹤的故事》。  突然某一天,学校的早间广播开始播放这首歌了,我十分高兴,每次总要忍不住跟着哼哼几句。连续好几天,我跟着广播学会了这首歌。  没想到后来整个学期的早间广播都播放这首歌,这倒让我开始厌恶甚至痛恨起这首歌来。之后很久没听到这首歌了。前几天,在电视上无意中听到这首歌,我也并不觉得它好听,还是有种听得“想吐”的感觉。  所以,任何事情都必须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在与人相处时,很多女人经常会好心办坏事。比如,作为母亲,你常常会因为对孩子的关心,而时刻提醒孩子要多看书,少玩乐;作为妻子,你常常会因为对丈夫的期待,而提醒丈夫,要注意身体,少吸烟、少喝酒。你给丈夫和孩子定下一个自己规定的规矩,见到他们违反一次,就唠叨一次,可结果如何呢?  结果往往不仅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反而造成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孩子就是不看书,丈夫甚至当着你的面肆无忌惮地抽烟、喝酒。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超限逆反,指的是肌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它是机体的自然保护反应。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表明:对于任何刺激,包括能够给机体带来巨大满足的刺激,机体的接受性都是有限的。当刺激量超过一个最适当的水平之后,刺激对于机体的意义就会由带来满足转向造成伤害,此时机体就必须逃避这种刺激。  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往往会引起别人厌倦、极不耐烦或逆反,这样会事与愿违。一种美食,再好吃,如果不间断地天天吃,吃多了也会感到讨厌;一首歌再好听,如果反复地听,听多了也会厌倦;一部电影再好看,看多了也就没有感觉了,甚至会反感。这时,开始的享受就变成了干扰性刺激。  当孩子做了错事后,面对母亲第一、二次的批评,孩子可能会感到很内疚,决定不再犯错了。而当母亲有事没事地就拿他的错误说教的时候,他的内疚就会变成不耐烦,产生一种反抗心理而改变开始改错的初衷,去故意犯错,“你不让我这样,我偏这样!”  当领导开会、演讲的时候,如果同一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甚至整个过程都用于说明、强调它的重要性。开始的时候,听讲者可能觉得这个问题真的重要,但单调重复的演讲很容易就让听讲者恹恹欲睡,甚至厌倦演讲者,轻视他所说的“重要”问题。  这种效果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对于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很多人认为多多益善,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邻居杨阿姨是一个待人很热情、很诚恳的人,家里收拾得也干净整洁,但是我却不愿意到她家串门,每次见到她,总感觉自己被她“揪住”了,不是让她拉到家品尝一下她做的美食,就是絮絮叨叨地问我的近况。  有一次,我去她家做客,她做了一锅鸡汤,坐在客厅就能闻到厨房中飘出来的鲜美香味。开始喝的时候,我觉得味道十分鲜美,不用她劝,主动就喝下了三碗汤。还没吃多少鸡肉,就感觉已经喝不下去了。可是她还在一个劲地劝,几乎不让我喘息。  结果是接下来的几天,我看到鸡肉就觉得恶心,再也不敢到她家做客了。  所以,热情很必要,但更要懂得掌握分寸和火候。千万不要给人一种“揪住不放”的感觉,否则别人会对你退避三舍。  很多恋爱中或婚姻中的女人常犯的一种错误,就是不停地用“爱”来刺激自己所在乎的人,对孩子的过度关心,对恋(爱)人的过度在乎,不仅没有得到他人的相应回报,反而让人觉得她们像个牛皮糖一样,粘在身上就甩不掉,让人失去自由,因此而反感。而有些聪明的女人爱得适度,她们对恋(爱)人恰到好处的爱,反倒让恋(爱)人牵挂,她们对孩子说一不二的教育,正好维护了自己的权威,这正如老子所说“知止不败”!  把敌人变为自己人有什么不好呢?我这样做的结果是:既可消灭一个敌人,而又会多得到一个朋友! ——林肯
我+我们=完整的我
我+我们=完整的我从前,有人养了一头驴和一匹马。每天驴子都驮着沉重的货物,而马则驮分量很少的东西。  有一次,驴子气喘吁吁地请求马帮自己分担一点活,它对马说:“请你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马不高兴地拒绝了它:“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它暗自为自己的活轻松而感到庆幸,还经常在心里骂蠢驴就应该多干活。  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这时,马懊悔不已。  动物界这样,人类也是如此。在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困境囚徒”实验:  两个囚犯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资讯的牢房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继续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样的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  关于这样的实验在心理研究中还有很多,结果都证明了人们在很多情况下宁愿选择竞争也不愿意合作。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利益的潜在冲突常常使人们选择竞争而不是合作。“鹬蚌相争”、“一个和尚有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经常在我们生活中上演。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竞争优势,特别是当相互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人们都希望自己超越别人,因此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打击别人,为自己赢取成功的机会。殊不知,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同时,自己也失去了很多。  有这样一对离异的夫妻,丈夫在离婚后不久就打算迎娶新太太,他的前妻心生妒忌,心想:“自己还没从之前的婚姻阴影中走出来,他倒好,就开始过好日子了。”心理十分不平衡。于是,她千方百计地破坏前夫和他女友的关系,在别人面前说他们的坏话,还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很多误会。前夫终于和他的未婚妻分手了。  这个女人十分得意:“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  事后,这个女人也遇到了心爱的人,在她的婚礼上,那个被她搅了好事的前夫决定报复她,也用同样的手段葬送了她的新生活。  他们本来都可以过上自己的新生活,但都因为不愿意让对方过好,而最终影响到了自己的未来生活。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有这样一个公式:I+We=Fully I(我+我们=完整的我)。绝对的我是不存在的,只有融入“我们”的“我”才是完整的我。一个人要想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精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共同发展。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实现“双赢”、“多赢”。  在乡下,有个很有经济头脑的农民。当别人只知道种粮食时,他已经悄悄地种植果树了。看着他种果树收入好,别人都来找他请教,也希望跟他一样种果树发家致富。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了别人。  他的妻子见他把发家本领都透露出去了,很不高兴,骂他傻。他却神秘一笑,说:“我这不是傻,是为了我们家更好地发展,既帮助了别人,又帮助了自己,怎么能说是傻呢?”  妻子不明白他?的话。他继续解释:“光凭咱自己这几棵果树引不来大客商,咱还得自己想办法去卖。如果大家都种果树了,形成了规模,搞技术服务的、订购的就会自己跑上门来,那咱不就省心了!再说了,大家都富起来了,有啥不好的,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  结果,真像这个农民预料的那样,当他们的果树大面积种植的时候,有很多客商找上门来,有推销肥料的,也有推销果树新品种的,还有来赏花品果的……家家户户都增加了收入,大家从心里感谢这个农民。不管谁家有了新品种树苗、得到了新技术,都会和他商量,非常敬重他。这个农民面对报纸、电台、电视台的采访时,说得最多的几句话就是:“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了才是真的富;一个人好了不算好,大家都好了才是真的好。”  这是一个拥有智慧的农民,朴实善良,他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富裕了,他才是真正的富裕。他的无私换来大家的敬重,也换来了更多实在的好处。  竞争与合作同时存在,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形成合作,才能让你的力量更加强大,争取到更大的成功。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如果你能够使别人乐意和你合作,不论做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无往而不胜。”  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支持他人才能赢得他人
如何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中,如何提高个人的人际魅力,如何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生活中,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那就是都希望别人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人际交往中,喜欢与厌恶是相互的,你会发现,那些喜欢你的人,你往往也喜欢他们,愿意接近他们;而对你冷淡和疏远的人,甚至厌恶你的人,你的反应也是相应的,你对这些人也会不由自主地疏远或者产生厌恶感。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人际交往的交互原则:决定一个人是否喜欢另一个人,最强有力的一个因果关系是,另一个人是否喜欢他。  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他们安排互不相识的被试分别参加一系列合作性活动。每次交往以后,有意安排一名被试(研究者的助手)对研究者评价其他被试(真被试),或夸奖,或抱怨,或先褒后贬,或先贬后褒,并让各组被试评价者听到。  最后,被试评价者自己选择下一阶段实验的合作者时,受到表扬的被试,都倾向于选择原来的伙伴(研究者的助手),而受到抱怨的被试,则倾向于拒绝选择原来的搭档(研究者的助手)。  心理学上对此的解释是,任何人都有保持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以及和别人的关系得到调整。这样,当别人对人们做出一个友好行为,对人们表示接纳和支持时,人们会感到“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友好应答。这种“应该”的意识,会使人们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迫使人们也表示相应的接纳行为。否则,人们的行为就是不合理、不适当的,就会妨碍自己以某种观念为基础的心理平衡。  生活中,当我们对别人做出了一个友好的行为,对别人表示接纳以后,我们也会产生一种要求别人做出相应的回答的期望。如果别人的行为偏离了我们的期望,我们会认为别人不友好,不值得我们友好对待,从而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对对方产生排斥的情绪。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有心理依据的,支持别人,是赢得别人的必经之路。  我以前的同事,最近失恋了,在网上抱怨她的男朋友根本就不是真正地喜欢她。她愤愤不平,“他竟然敢抢在我前面说分手,太过分了,还口口声声说爱我呢!”她是个自恋狂,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男朋友根本就配不上她。当男朋友追她的时候,她很不在乎,总是有点看不上这个男孩,而对他若即若离,冷冷淡淡。现在这个男孩终于对她的高傲忍无可忍了,提出了分手,她又觉得过分。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喜欢你,即使你能力再强,再有魅力,如果你对周围人总是表现出一副冷若冰霜、目中无人的样子,你的人际关系也会出现危机。  因此,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你要表现出对人的尊敬和喜爱。要赢得人们的接纳,除了要先接纳别人外,还要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1.主动与人交往。  小娟已超过适婚年龄,但一直孑然一人独处。其实,她非常喜欢某一位男士,而男士对她也有好感,但他们两人一直保持若即若离的平淡关系。  朋友曾告诉她:“你可以主动一点,约他吃饭、看电影、逛街啊,你总要为自己制造点机会啊!”可是,小娟却回答说:“这不是我的风格!”  “是的,这不是你的风格,但你知道吗,‘你的风格’也许会让你一直等,等到你变成老姑娘!”朋友说。  主动交往便是主动处理人际关系。生活中,很多内向的人不懂得主动跟人交往,主动接纳别人,总是被动地等待着别人与自己交往。原因主要是觉得不好意思,怕自己的主动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而让自己尴尬,进而自尊心受挫。然而我们的“不好意思”正是我们人际交往中最大的障碍。  2.肯定他人的价值和优势。  赞扬是对人的一种肯定,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莎士比亚说:“赞扬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不能生长。”  上面我们已经说到了“爱人者,人恒爱之”的心理依据,那么,我们就需要表现出对人的友善态度,不要轻易地说“不好听”的话,表现出对人的不满。心理学家认为,赞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人的积极性。有一位欧洲妇女出门旅行,她学会了用数国语言讲“谢谢你”、“你真好”、“你真是太棒了”等,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接待。真心真意,适时适度地表示你对别人的赞扬,赞扬既对人也对事,能够增进彼此的吸引力。  3.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心理学家们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为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确立,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雪中送炭”、患难之中见真情就说明了这一点。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当伸出援助之手。  站在他人的位置看问题,想人所想,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换位思考,有“同理心”
我看到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母亲在圣诞节带着5岁的孩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赞歌,橱窗里装饰着彩灯,可爱的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应有尽有。  “一个5岁的男孩将以多么兴奋的目光观赏这么绚丽的世界啊!”母亲毫不怀疑地想。然而她绝对没有想到,儿子却紧拽着她的大衣衣角,呜呜地哭出声来。  “怎么了,宝贝?要是总哭个没完,圣诞精灵可就不到咱们这儿来啦!”她很不理解,为什么孩子对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不感兴趣,而要不停地哭泣。  “我……我的鞋带开了……”  母亲不得不在人行道上蹲下身来,为儿子系好鞋带。母亲无意中抬起头来,啊,怎么什么都没有?——没有绚丽的彩灯,没有迷人的橱窗,没有圣诞礼物,也没有装饰丰富的餐桌……原来那些东西太高了,孩子什么也看不见。落在他眼里的只是一双双粗大的脚和妇人们低低的裙摆,在那里互相摩擦、碰撞,过来又往去……  真是好可怕的情景!这位母亲第一次从5岁儿子目光的高度眺望世界,她感到非常震惊,立即起身把儿子抱了起来。  在母亲的眼里,呈现出来的是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可是她的孩子却对这个世界不以为然,感到苦恼。因此,她对孩子的行为表示不理解。如果不是她弯下腰去为孩子系鞋带,她可能永远不知道孩子眼里所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事物对人的影响,总是会因为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体会。生活中的很多误解和隔膜实际上都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思维差异引起的。如果我们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问题,一切就会变得简单多了,这样也会使你变得沉稳、宽容,更容易与他人相处。  记得这样一则笑话。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与人相处时,我们都有被冒犯和误解的时候,我们都有受委屈而想要为自己伸张正义的时候,这时若我们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结,而若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你会发现,对方也有自己的难处,你若站在对方的位置可能也会这样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罗杰斯针对医患关系中的医生提出了“同理心”的概念。“同理心”是指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和心境保持敏感和理解,在与他人交流时体验到对方的内心世界和感受,并能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的反应。  生活中有时会发生这种情形:对方或许完全错了,但他仍不以为然,你企图说服他,却总也说服不了他。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指责他人,你更应该想想,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思想和行为,其中自有一定的原因。若探寻出其中隐藏的原因来,你便会得到了解他人行动或人格的钥匙,而要找到这把钥匙,就必须诚实地将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  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因为这样不仅能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思想轨迹,也能使你的说服力大大提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是有差别的。由于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所处环境以及当时的心境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是不尽相同的。当自己和他人在认识上出现分歧时,要真诚地尊重对方,并容忍这种差异。缺乏“同理心”的人,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常常不能接受他人的观点,却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人,人们自然就会敬而远之。  不要“宽于待己,严于待人”。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寓言说,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每个人的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这则寓言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人总是喜欢严于待人却宽于待己。任何一个人,不管从事哪种行业,都难免会出现失误。有的人对自己的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他人的错误揪住不放,如果换个角度,当你犯了错误,必定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原谅,而不是希望不停地被人追究吧。  给予他人所需要的。很多人对他人的关心,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单方面地以自己的感情、想法、理解去给予,甚至不管别人是否需要,不问青红皂白地就强加给别人!  另外,也要注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想要的,别人同样也想要;你不需要的,别人同六也不需要。当你晚上在家里练歌,必定会打扰到邻居休息,邻居找上门来抗议的时候,你不屑一顾,认为邻居不好交往。某天,当你想休息而受到他人噪音影响的时候,你就会体会到前面那个邻居的痛苦。在夜间,你想要获得安静,别人同样也需要。  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你就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你会赢得更多的朋友。
愈得到愈感到不足
人的贪念是被一步一步勾出来的。  对于那些什么都没有的人,他可能什么都不想;一旦给了他富有的希望,他内心的欲望便被激活。得到了一点,便希望得到更多,永无止境。  从前有个地主,因为给一个部落立了功,部落首领为了答谢他,便要奖励一些地给他。  首领说:“你从这里往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里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就都是你的了。”  地主欣喜若狂,免费的东西,谁不想多要一点。于是,他铆足了劲,走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跨过一条河流又一条河流。每往西一点,他所属的范围就大一点。范围大一点的时候,总想着还可以再大一点点。他想,再走几步吧,这样就能得到更多的土地。接着,他又往前走,一直走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他才想起该回家了,可是太阳已经悄悄藏在了山后。  太阳落山后,地主还没有回来,部落的首领便派人去找地主,结果发现他在远处的一座山上,累死了。  很多人都说那个地主太贪婪,但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没被外界的诱惑牵引着越走越远呢?  一天,我给朋友打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委靡不振的声音。我以为他大病了一场,他说没病,却比得病更严重。近来股市形势一片大好,他赚了个盆满钵满,尝到甜头的他,索性把所有的积蓄都投了进去,可是,昨天就开始往下跌,跌一下他的心就痛一下。本以为可以赚更多的钱回来,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但却打错了如意算盘。生活中,像这种尝到甜头,继续下去的人太多,最终大多都尝到了苦头。他们之所以太贪,是因为自身无法抵制外界的诱惑,一旦有了某种需求(可能谈不上是自身的需求,而是环境的需求),就及时地满足自己。如此一来,愈是满足了自己,愈是觉得还不够满足。  这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上的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实验者把几个孩子带到一个房间,给他们每人都发了一粒包装十分精美的糖果,并告诉他们:这粒糖果属于你,你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谁能坚持等我回来以后再吃,那就会得到两粒同样的糖果作为奖励。然后就离开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粒糖果对孩子们的诱惑也越来越大,几乎不可抗拒。有些孩子终于忍不住,剥开了精美的糖纸,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千方百计地控制着自己,一直等到实验者回来。当然,那些付出等待的孩子得到了应有的奖励。  后来,实验者多年跟踪这些孩子。他发现,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语文、数学的成绩要比那些熬不住的学生平均高出20分。参加工作后,他们从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总是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这个实验其实就是一个关于我们的耐力、抗诱惑力、意志力和自我约束力的综合实验。这个实验虽然是以孩子为对象,但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更应该引起思考。  我的好朋友鄢艳,总是吵着说自己太胖,要减肥,要节食,但她的体重总是下不来,因为平时她喜欢吃高热量的甜食,而且吃起来也随心所欲。每次见到我,总是抱怨自己的体重控制不下来。  有一次老同学聚会,她看着同学们个个体态玲珑,再看看自己发福的身材,她又开始抱怨开了,于是下决心不再吃那些高热量的食品了,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然而,聚会吃饭的时候,一见到有自己喜欢吃的炸鸡,口水都流出来了,我好心提醒她:“你不是要减肥吗?”她却嘿嘿一笑:“不让我吃,还不如杀了我!”于是不由自主地就去享用这些美味了。  生活中充满了诱惑,它无处不在,而且令人难以抗拒。在你意志不坚稍有动摇的时候,诱惑以它最迷人的姿态出现。当有些诱惑正好看似与你的“需求”相符时,你便很容易成为它的俘虏。然而,有很多“需求”并不一定是你真正的需求。比如我的朋友鄢艳,那些美味正好迎合了她的馋嘴,勾起了她的食欲,而她的真正需求却是“低热量、健康”的饮食。  贪婪并不会让你得到更多,甚至让你原本拥有的也会失去。不要让无穷的贪欲束缚了你的心。所以,当你有所“需求”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是否延迟自己的满足。有时候,过于及时地满足自己,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过分追求完美,是取得成功的拦路虎,是自拆台脚的坏习惯。  ——杰维伯恩斯
过分追求完美是一种心理障碍
曾经有一个圆,因为缺了一角,所以很不快乐,于是,他动身去找所缺的一角,他一路向前滚动,一路唱“我要去寻找失去的一角”。他忍受着日晒,经受着寒冷,被冰雪冻僵,又被太阳温暖。由于缺了一角,他没法滚得太快。他有时候会停下来和小虫说说话,或者闻闻花的芳香;有时候他超甲虫的车,有时候甲虫超他的车;最愉快的是他和蝴蝶一起嬉戏的时光。他渡过海洋和湖泊,穿过沼泽和丛林,翻越丘陵和高山。  终于有一天,他遇上了最合适的一角,总算找到了,他感觉真好。他把一角装上,成了一个完美的圆。他一路高兴地唱“我找到了我失落的一角”。因为不再缺少什么,他越滚越快,快得停不下来和小虫说说话,停不下来闻闻花香,停不下来和蝴蝶嬉戏,最后他再也不能歌唱了。他开始明白了点什么,停了下来,把那一角轻轻放下,从容地走开,又开始了一路的歌唱“我要去寻找失落的一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很多的东西,比如快乐。  几年前,在我开始学织毛衣的时候,下了很多功夫,也费了很多时间,但遗憾的是,最终我的处女毛衣却不了了之。原因在于我太过追求完美。  由于是自己学织的第一件衣服,又是打算送给心爱的恋人的,所以容不得衣服上有一丁点的瑕疵。每次不小心织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薄一波与王兆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