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日和90周年阅兵式武器装备,有哪些新鲜的武器装备

朱日和阅兵式上不能忘却的 - 简书
朱日和阅兵式上不能忘却的
《黄纬禄院士传记》这本书读完很久了,书很小众,不是鸡汤文不是小说,不能帮助加薪也不能协助理财,大多数人不会买也不会看,朱日和阅兵式上看到扬我国威的大家伙,相信,你我安享和平年代带来的岁月静好时,一定有老一辈人曾负重前行,黄纬禄院士就是这其中一位。7月30日上午,在朱日和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一场气势磅礴的沙场阅兵庆祝90岁生日, 分列式上,当众多杀手装备公开亮相时,举国沸腾,当火箭军东风21丁接受检阅时,解说词如是说,这种导弹的导引头可以智能识别地形,一边飞一边矫正路线,保证精准打击,东风导弹家族里,东风21丁专门用于攻击水面舰艇,被称为“航母杀手”。东风21丁是东风21的改进型,追本溯源,黄纬禄院士就是这东风21的总设计师,就让我们跟随《黄纬禄院士传记》,认识那些东风的兄弟,以及在一穷二白的国情中,航天人如何建造起属于中国自己的导弹。
黄纬禄院士简介黄纬禄,出生于安徽芜湖,父亲是前清的秀才,博学多才,为人平易憨厚,黄纬禄兄弟姐妹6人,他排行最小,性格安静寡言少语,但是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心,从小爱动脑筋,喜欢算术到了痴迷的程度。黄纬禄的初中在芜湖芜关中学度过的,高中考入江苏名校扬州中学,在那里他遇到了数学名师汪桂荣老师,汪老师,思路清晰,言简意赅,讲课深入浅出,这种把复杂问题简单论述的风格让黄纬禄一生受益匪浅。高考时,因为生病,他错过了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考试,最后选择了离家较近,交通相对方便的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大学毕业后,受电机系主任陈章老师推荐,选拔进入“庚款”留英学习,在英国,黄纬禄近距离见到了德国的V-2导弹,这种大家伙竟使他为之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东风兄弟书中,以黄老的事迹为线索,讲述了东风家族部分成员。下面两张图都是新手上路,附上我初学的思维导图和我小外甥的画作,简介东风家族的历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东风初现,步履维艰日,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国防部五院正式成立,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成为总院下属的一个分院,即二分院,黄纬禄被调入二分院,家也安在这里,即现在的永定路,现在的永定路房价飙升到七八万一平,在当时,那可是荒草遍地,荆棘丛生,有时还会看到骷髅骸骨,据说建礼堂挖地基是还发现了带有陪葬品的棺木。东风导弹从最初仿制苏联的P-2地地导弹开始,因为计划在日为祖国献礼,故仿制导弹更名为“1059”(即后来的“东风一号”),导弹武器系统是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主要包括弹体、推进、控制、战斗部和电气等系统,黄纬禄作为控制系统的第一负责人,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去开创中国的导弹事业,在 “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这种精神现在依然鼓励着航天人)的精神鼓舞下,刻苦钻研,勤于动手,善于交流,精于组织,不仅自己掌握理解透“1059”控制系统及部件的工作原理、飞行力学等,还经常组织不拘形式的学术交流,“1059”仿制的同时,其改进设计型“东风二号”中近程程导弹立项上马, 1960年,苏联中断协议,撤走专家,成功仿制“1059”,改型研制“东风二号”就成了中国的“争气弹”,日,一列由18节客、货车厢和特种车厢组成的专列载着两枚“1059弹”到达试验基地,11月5日,聂荣臻元帅亲自指挥,“1059弹”似一把身披朝霞的利剑,直指长空,随着指挥中心不断传来各跟踪台站发出的“发现目标”“飞行正常”和“跟踪良好”等报告,弹着区传来报告,导弹准确击中目标!这一天是苏联政府全部撤走专家的第85天。至今,一枚“1059‘’导弹,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地铁军博站)展出,后“1059‘’导弹更名为“东风一号”为了提高“东风二号”导的命中精度,黄纬禄提出了双补偿方案,这种方案大大减小了由于制导方案引起的方法误差,在研制过程中,专门成立了技术尖子培养小组,黄纬禄任组长,1962年,“东风二号”导弹第一次发射失败,黄纬禄忍受着十二指肠溃疡发作的剧痛,排故归零,白天他靠服用胃舒平来缓解胃酸加剧的溃疡疼痛,夜间,他常常需要持续按揉或用力顶住疼痛的部位才能勉强入睡。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黄纬禄从控制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东风二号”飞行失败的原因。经过钱学森、屠守锷、任新民、黄纬禄、梁守槃等专家在各个领域的会诊和改进方案,期间做地面试验17项,发动机试验105项两年后,“东风二号”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没有人知道,“从零开始”的事业是何等艰难;没有人了解,“孤军奋战”的滋味是何等苦涩,只有黄纬禄他们自己清楚,曾度过了多少个不分昼夜的日子,曾经历了多少一筹莫展的低谷。“东风三号”是我国第一型完全独立研制的液体中程地地弹道导弹,射程2000千米,黄纬禄任控制系统总设计师,随之,“东风四号”、“东风五号”方案论证开始,“东风四号”是中远程导弹,“东风五号”为洲际导弹,这三型导弹,是在文革最艰难的日子研制的,当时,黄纬禄任控制专业研究所所长,既要应付文革中的 “阶级斗争”,还要夜以继日的负责导弹研发,最终这三型导弹都定型并装备部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
东风扬威,一弹两用20世纪60年代,美、苏等强国已形成地地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战略防御体系,其中潜地导弹是从潜艇发射,它和导弹核潜艇构成了潜地弹道导弹武器系统,潜地导弹机动性大、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是各国国防竞争力的主要武器之一,在此世界局势下,1967年,我国国防科委经与军方和七机部共同研究,决定集中力量开展固体潜地导弹“巨浪一号”,这需要跨越单级固体导弹和陆基导弹阶段,难度很大。黄纬禄受命于危难之时,开始了从液体到固体、从路上到水下、从固体发射到移动发射、从控制总体到总体技术的角色转变和开拓创业的新征程。潜地导弹主要技术难点是水下发射,经过综合分析,将美国最先研制的发射台发射、舰船运动模拟器发射、舰艇水面发射、水下固定发射和潜艇水下发射五个步骤,简化为陆上发射台发射、陆上发射筒发射、水池水下发射和潜艇水下发射四个步骤,“台、筒、艇”的方案大大简化试验设施,缩短研制周期,并能节省上亿元的研制经费。黄纬禄亲自带领试验队在南京长江大桥附近进行了全尺寸模型弹入水冲击试验。为了给试验提供良好环境,许世友下令对南京长江大桥实施三天宵禁,为了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半夜到凌晨,黄纬禄带领试验队成员来到大桥边上,参加试验。经过3次入水冲击试验,测得了不同投放姿态下弹体载荷、入水深度等数十种参数,为“巨浪一号”的成功研制打下基础。“东风二十一” 是“巨浪一号”的上岸型号,为陆基机动导弹,“一弹两用”周期短、投资少,可取得两种型号的效果,是解决我国陆基机动发射固体战略导弹有无问题的“快与省”的方案。潜地导弹尾罩分离后落入海中,在海水的阻力下不会伤及潜艇,“上岸”后,尾罩分离,很容易极速下落砸到地面的发射车辆,黄纬禄提出了侧推小火箭方案,尾罩分离后,主发动机点火前,侧推小火箭点火,将尾罩沿预定方向推离危险区,黄纬禄带领他的团队,突破了陆基机动导弹的许多瓶颈,诸如导弹配套车辆的研制、如何将导弹水平的装入或退出发射筒等。“巨浪一号” 和“东风二十一”均为战略导弹,对于保家卫国、捍卫疆土就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巨浪一号”经过两次的失败,经过了常规潜艇、核潜艇的发射试验,最终如蛟龙出水,长剑出鞘,精准命中目标,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的新局面,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技术,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而“东风二十一”开创了“一弹两用”的空白,是战略导弹研制史上的又一壮举,其改进型直到现在都列装部队,成为阅兵式上的一枚耀眼星星。尽管利剑出鞘,所向披靡,我们依然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们不敢忘却,不敢忘却曾经落后被挨打的历史,不敢忘却举国勒紧裤带造导弹的场景,拜读《黄纬禄院士传记》,更深知,我们不敢忘也不能忘的,还有老一辈航天专家,他们顽强拼搏、无怨无悔,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了一生。和平年代,歌舞升平已是时代的主旋律,所以航天事业,无论对于门外人还是当局者,更多的解析是一份工作,常自嘲为“航天屌丝”的工作,几近忘记了这份工作所带给我们该有的荣誉,曾经听一位航天人说:当你在靶场,看到飞行试验圆满成功,导弹精准目标的瞬间,那种荣誉感和自豪感发自肺腑,每一个航天人乃至每一个中国人有机会,见到那种场面,都是人生之幸事!
我知道,写作,一直是我内心未了的情怀!核心提示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为建军节举行的阅兵。
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为建军节举行的阅兵。本次阅兵共有1万多名官兵、571台兵器装备、129架飞行器参加,其中40%新型装备是首次公开亮相。而在这些新型装备中,格外惊艳的是空军歼20、歼10C、歼16战斗机和火箭军的东风31AG洲际弹道导弹、东风16改常规弹道导弹。歼20虽然是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对外公开,但是参加阅兵式的确还是首次。3架歼20以楔形队进行飞行,这是一种典型的战斗队形;而且3机低可视涂装也是为战斗采用的,能够大大降低被对方目视发现的概率,由此可见歼20在隐身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最让人大饱眼福的是歼20座舱视角画面,这还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歼20的座舱内部。虽然时间只有短短一瞬,但还是能够有力地反映出歼20座舱的先进性之高。一是座舱盖的透光性极好,从观众的角度讲可以清晰地看到拍摄视角内的各种细节,对于飞行员来说则可以通过这种高透光性的座舱盖更好地观看机外情况。以此来看,歼20的座舱盖材料是和欧美先进战机相同的聚碳酸酯;二是座舱盖涂层不再是早期的黄金涂层,说明歼20采用了更先进的吸波涂层材料,能够更好地吸收对方的雷达波;三是歼20座舱盖内上方弯弯曲曲的微爆索异常显眼,说明歼20采用的是穿盖式弹射救生设计,也就是无延时弹射救生设计,能够缩短从启动弹射到座椅开始运动的时间,大大提高弹射救生成功率;四是歼20飞行员佩戴了新型头盔,这种先进的头盔显示能力要比目前三代机的头盔强得多,能够大大提高歼20战斗机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和近距格斗能力;五是从歼20飞行员头盔上映照的阴影形状可以推测歼20还采用了先进的无框衍射平显,显示效果、人机功效更好。所以,从歼20座舱内视角画面,即可判断歼20战斗机的技术水平十分先进,是当之无愧的第四代隐身战斗机。歼10C是在歼10B多用途战斗机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而成,雷达、航电系统更先进,其中雷达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具有更远的探测能力、多目标跟踪和打击能力。从该机挂载全新的霹雳15中远程空空导弹和霹雳10近距格斗空空导弹(注:这两款空空导弹也是首次公开亮相)来看,其火控系统有较大升级,空战能力更强。此外,该机能够挂载国产各类新型对地武器,包括空地导弹、空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以及战术瞄准吊舱等,具有很强的对地攻击能力。歼16是以歼11B系列战斗机为基础研制的新型双座重型多用途战斗机,突出特点是强化了对地攻击能力。该机在机体结构强度上进行了加强,为此前起落架也从歼11B/BS的单轮改为双轮。歼16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直径更大,探测和跟踪距离比歼10C的雷达更远。挂载能力上,歼16可以达到歼10C的一倍以上。在航程和作战半径上,歼16也比歼10C大得多,这就使其具备远程攻击能力。在本次阅兵式上,歼16像歼10C一样挂载霹雳15和霹雳10空空导弹,这既表明歼16空战能力的强大,也表明这两款空空导弹正在成为中国空军新一代改进型战斗机和歼20隐身战斗机的标准空战配置。值得一提的是,歼10C、歼16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空军“攻防兼备”的作战能力将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以往,中国空军装备的国产战斗机是以制空作战为主,对地/海打击能力较弱。虽然中国空军从俄罗斯引进了一些苏-30MKK战斗机,在一定程度上了加强了对地/海打击能力,但是外购战机容易受制于人,而且苏-30MKK也不能挂载国产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而现在有了歼10C和歼16,中国空军的对地/海打击能力就不再受到平台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东风31AG是首次公开的一种新型公路机动洲际导弹。几天前,该导弹的模型已在军博亮相,这次阅兵则是其实物公开亮相。朱日和阅兵式,有哪些新鲜的武器装备?最详尽解析在这里从外观上看,东风31AG与东风31A最明显的区别是机动载具不再是重型拖车,而是越野能力更强的8轴运输-起竖-发射一体车(TEL),这表明该导弹的机动发射能力、生存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而随着机动发射能力增强,东风31AG的发射筒也做了相应改进,能够更好地适应野外机动发射要求。例如其导弹发射筒上有条状线路和检修装置、类似俄罗斯“白杨”M洲际导弹的环控系统管线,底部有缓冲垫层,能够进行无依托发射,也就是指发射阵地不需要预先准备,发射车在机动过程中可随时停车发射,而这也说明火箭军在导弹系统的定位、定向和方位瞄准以及发射场坪承载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新的提升。无依托发射技术中,快速、准确地测定发射场地的地理坐标和目标射击方向是一个关键环节,尤其是纯惯性制导的弹道导弹对定位精度要求更高。俄罗斯是通过采用惯导和地面机动自适应技术相结合来解决无依托发射的定位定向问题,例如苏联时期研制的SS-21中程导弹就在发射车上装了数字式惯导系统,安装在稳定且有减震功能的平台上,在任何时候都可保持当前的位置信息。考虑到车轮转动计算的导航系统会因轮胎快速转动(如在林地和粗糙地形中穿行时)而引入较大误差,所以SS-21的TEL还装有多普勒导航系统(即使发射车通过铁路运输时也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有了这种系统,发射车不需任何相关的目标瞄准或指挥控制装置,可以全速行进,在停车后5分钟就可发射导弹。俄罗斯现在的“白杨”M、亚尔斯等公路机动洲际导弹在技术水平上比SS-21更高,能够在森林密布的国土上任意选择发射阵地进行快速发射。东风31AG在测地技术方面可能与俄罗斯采用的方式相似,应该同样具备随机发射能力。从军博展示的模型来看,东风31AG的发射筒长度略大于东风31A,说明其重量可能进一步增加,载荷能力、射程都会因此得到提高。考虑到反导系统的发展,东风31AG肯定还采用了多种突防技术(例如多弹头分导、末段机动、诱饵等),以对付反导系统的拦截。东风16改是一种中程弹道导弹,其外形由于有保护罩包覆,所以看不到与东风16相比有什么变化。但从保护罩外形及采用的5轴运输-起竖-发射一体车与东风16基本相同来推测,东风16改的外形可能变化不大,主要改进应该是集中在提高突防能力和精度上。因为现在反导系统的发展对弹道导弹的突防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所以东风16改必须加强突防能力才能在未来战场上有效作战。提高精度主要是为了打击敌方高价值目标,如机场设施、港口设施等。东风16改应该会继续配用多种类型战斗部,如高爆战斗部、钻地战斗部、集束战斗部等,以满足打击不同类型目标的要求。朱日和阅兵式上的其他新型武器装备虽然没有上述新型武器装备那么令人震撼,但是也很吸引眼球。首次亮相的反辐射无人机即是一例,这种无人机应该是在稍早前于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展出的ASN-301反辐射无人机的国产版本。据防务展现场上的宣传资料介绍,ASN-301反辐射无人机全长2.5米、翼展2.2米、最大飞行速度220公里/小时,续航时间4小时,航程288公里。在隐身性能上,ASN-301比以色列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机更出色,因为其对尾部的发动机也进行修形,雷达反射截面积比“哈比”更小。机头所装的被动接收天线有着极好的宽频探测能力,可探测2-16吉赫的雷达频段,对雷达信号的探测范围达25公里。机体内装的高爆战斗部爆炸后可产生7000块高速破片,杀伤半径达20米,引信为高精度激光近炸引信。ASN-031反辐射无人机采用6×6军卡作为机动发射载具,每辆军卡可携带6个储运/发射箱,每个箱内装1架ASN-301。这样一来,ASN-301就可以像蜂群一样对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实施高强度打击。朱日和阅兵式上的反辐射无人机基本技术参数、性能估计与ASN-301相差不大。我军在批量装备这种反辐射无人机之后,战时就能有效压制敌方雷达、通信设备,大大削弱敌方的信息获取能力。(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苏宁&编辑:施荔)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新闻关键字:
48小时热榜新闻视频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
举报邮箱: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关注我们:
官方网址:http://www./
广电器材商城:http://mall./
广电、通信官方订阅号:慧聪TMT
长按二维码,关注慧聪TMT
内容合作:010-朱日和阅兵式,有哪些新鲜的武器装备?最详尽解析在这里
朱日和阅兵式,有哪些新鲜的武器装备?最详尽解析在这里
海外爱涡生活
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为建军节举行的阅兵。本次阅兵共有1万多名官兵、571台兵器装备、129架飞行器参加,其中40%新型装备是首次公开亮相。而在这些新型装备中,格外惊艳的是空军歼20、歼10C、歼16战斗机和火箭军的东风31AG洲际弹道导弹、东风16改常规弹道导弹。歼20虽然是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对外公开,但是参加阅兵式的确还是首次。3架歼20以楔形队进行飞行,这是一种典型的战斗队形;而且3机低可视涂装也是为战斗采用的,能够大大降低被对方目视发现的概率,由此可见歼20在隐身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最让人大饱眼福的是歼20座舱视角画面,这还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歼20的座舱内部。虽然时间只有短短一瞬,但还是能够有力地反映出歼20座舱的先进性之高。一是座舱盖的透光性极好,从观众的角度讲可以清晰地看到拍摄视角内的各种细节,对于飞行员来说则可以通过这种高透光性的座舱盖更好地观看机外情况。以此来看,歼20的座舱盖材料是和欧美先进战机相同的聚碳酸酯;二是座舱盖涂层不再是早期的黄金涂层,说明歼20采用了更先进的吸波涂层材料,能够更好地吸收对方的雷达波;三是歼20座舱盖内上方弯弯曲曲的微爆索异常显眼,说明歼20采用的是穿盖式弹射救生设计,也就是无延时弹射救生设计,能够缩短从启动弹射到座椅开始运动的时间,大大提高弹射救生成功率;四是歼20飞行员佩戴了新型头盔,这种先进的头盔显示能力要比目前三代机的头盔强得多,能够大大提高歼20战斗机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和近距格斗能力;五是从歼20飞行员头盔上映照的阴影形状可以推测歼20还采用了先进的无框衍射平显,显示效果、人机功效更好。所以,从歼20座舱内视角画面,即可判断歼20战斗机的技术水平十分先进,是当之无愧的第四代隐身战斗机。歼10C是在歼10B多用途战斗机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而成,雷达、航电系统更先进,其中雷达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具有更远的探测能力、多目标跟踪和打击能力。从该机挂载全新的霹雳15中远程空空导弹和霹雳10近距格斗空空导弹(注:这两款空空导弹也是首次公开亮相)来看,其火控系统有较大升级,空战能力更强。此外,该机能够挂载国产各类新型对地武器,包括空地导弹、空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以及战术瞄准吊舱等,具有很强的对地攻击能力。歼16是以歼11B系列战斗机为基础研制的新型双座重型多用途战斗机,突出特点是强化了对地攻击能力。该机在机体结构强度上进行了加强,为此前起落架也从歼11B/BS的单轮改为双轮。歼16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直径更大,探测和跟踪距离比歼10C的雷达更远。挂载能力上,歼16可以达到歼10C的一倍以上。在航程和作战半径上,歼16也比歼10C大得多,这就使其具备远程攻击能力。在本次阅兵式上,歼16像歼10C一样挂载霹雳15和霹雳10空空导弹,这既表明歼16空战能力的强大,也表明这两款空空导弹正在成为中国空军新一代改进型战斗机和歼20隐身战斗机的标准空战配置。值得一提的是,歼10C、歼16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空军“攻防兼备”的作战能力将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以往,中国空军装备的国产战斗机是以制空作战为主,对地/海打击能力较弱。虽然中国空军从俄罗斯引进了一些苏-30MKK战斗机,在一定程度上了加强了对地/海打击能力,但是外购战机容易受制于人,而且苏-30MKK也不能挂载国产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而现在有了歼10C和歼16,中国空军的对地/海打击能力就不再受到平台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东风31AG是首次公开的一种新型公路机动洲际导弹。几天前,该导弹的模型已在军博亮相,这次阅兵则是其实物公开亮相。从外观上看,东风31AG与东风31A最明显的区别是机动载具不再是重型拖车,而是越野能力更强的8轴运输-起竖-发射一体车(TEL),这表明该导弹的机动发射能力、生存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而随着机动发射能力增强,东风31AG的发射筒也做了相应改进,能够更好地适应野外机动发射要求。例如其导弹发射筒上有条状线路和检修装置、类似俄罗斯“白杨”M洲际导弹的环控系统管线,底部有缓冲垫层,能够进行无依托发射,也就是指发射阵地不需要预先准备,发射车在机动过程中可随时停车发射,而这也说明火箭军在导弹系统的定位、定向和方位瞄准以及发射场坪承载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新的提升。无依托发射技术中,快速、准确地测定发射场地的地理坐标和目标射击方向是一个关键环节,尤其是纯惯性制导的弹道导弹对定位精度要求更高。俄罗斯是通过采用惯导和地面机动自适应技术相结合来解决无依托发射的定位定向问题,例如苏联时期研制的SS-21中程导弹就在发射车上装了数字式惯导系统,安装在稳定且有减震功能的平台上,在任何时候都可保持当前的位置信息。考虑到车轮转动计算的导航系统会因轮胎快速转动(如在林地和粗糙地形中穿行时)而引入较大误差,所以SS-21的TEL还装有多普勒导航系统(即使发射车通过铁路运输时也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有了这种系统,发射车不需任何相关的目标瞄准或指挥控制装置,可以全速行进,在停车后5分钟就可发射导弹。俄罗斯现在的“白杨”M、亚尔斯等公路机动洲际导弹在技术水平上比SS-21更高,能够在森林密布的国土上任意选择发射阵地进行快速发射。东风31AG在测地技术方面可能与俄罗斯采用的方式相似,应该同样具备随机发射能力。从军博展示的模型来看,东风31AG的发射筒长度略大于东风31A,说明其重量可能进一步增加,载荷能力、射程都会因此得到提高。考虑到反导系统的发展,东风31AG肯定还采用了多种突防技术(例如多弹头分导、末段机动、诱饵等),以对付反导系统的拦截。东风16改是一种中程弹道导弹,其外形由于有保护罩包覆,所以看不到与东风16相比有什么变化。但从保护罩外形及采用的5轴运输-起竖-发射一体车与东风16基本相同来推测,东风16改的外形可能变化不大,主要改进应该是集中在提高突防能力和精度上。因为现在反导系统的发展对弹道导弹的突防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所以东风16改必须加强突防能力才能在未来战场上有效作战。提高精度主要是为了打击敌方高价值目标,如机场设施、港口设施等。东风16改应该会继续配用多种类型战斗部,如高爆战斗部、钻地战斗部、集束战斗部等,以满足打击不同类型目标的要求。朱日和阅兵式上的其他新型武器装备虽然没有上述新型武器装备那么令人震撼,但是也很吸引眼球。首次亮相的反辐射无人机即是一例,这种无人机应该是在稍早前于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展出的ASN-301反辐射无人机的国产版本。据防务展现场上的宣传资料介绍,ASN-301反辐射无人机全长2.5米、翼展2.2米、最大飞行速度220公里/小时,续航时间4小时,航程288公里。在隐身性能上,ASN-301比以色列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机更出色,因为其对尾部的发动机也进行修形,雷达反射截面积比“哈比”更小。机头所装的被动接收天线有着极好的宽频探测能力,可探测2-16吉赫的雷达频段,对雷达信号的探测范围达25公里。机体内装的高爆战斗部爆炸后可产生7000块高速破片,杀伤半径达20米,引信为高精度激光近炸引信。ASN-031反辐射无人机采用6×6军卡作为机动发射载具,每辆军卡可携带6个储运/发射箱,每个箱内装1架ASN-301。这样一来,ASN-301就可以像蜂群一样对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实施高强度打击。朱日和阅兵式上的反辐射无人机基本技术参数、性能估计与ASN-301相差不大。我军在批量装备这种反辐射无人机之后,战时就能有效压制敌方雷达、通信设备,大大削弱敌方的信息获取能力。《联合防务》精彩呈现@主播李苏宁 监制出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海外爱涡生活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活在当下,乐享生活。爱涡生活
作者最新文章您好,欢迎来到
最全!一张图看遍朱日和阅兵式上所有装备
作者:央视 出处:
浏览(1475)
朱日和战地虎贲云集三军亮剑钢铁洪流卷起滚滚烽烟平沙茫茫黄入天 三军大呼阴山动三军阵列,铁甲生辉立体突袭,势如雷霆第一次!歼-20首次亮相沙场!7月30...
朱日和战地虎贲云集三军亮剑钢铁洪流卷起滚滚烽烟平沙茫茫黄入天 三军大呼阴山动三军阵列,铁甲生辉立体突袭,势如雷霆第一次!歼-20首次亮相沙场!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观看央视新闻新媒体独家直播的很多网友表示:沙场点兵,气势磅礴,看得热血沸腾。阅兵式上展示的我军各式装备更是令网友大呼过瘾。对于这些国之利器,除了看个热闹,你还要知道这些装备到底有多厉害。央视新闻梳理了今天接受检阅的36个方队、梯队。通过一张图,请您再来一次沙场点兵。注意!这是一张要把手机横过来看的图片向90年建军历史致敬!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联系作者,还望见谅,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了
最受欢迎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周年阅兵式武器装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