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周浩纪录片厚街百度云导演周浩

周浩- 纪录片导演,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 | 到「在行」来约见我
如何拍出一部「真实」的纪录片?
拍纪录片需要一颗特别强大的心脏,也需要耐得住寂寞。拍纪录片不会让你一夜暴富,没有人因为做纪录片而发财。
如果你准备拍一部纪录片,并且已经想清楚了以上问题,欢迎你来找我聊聊关于纪录片的拍摄制作问题:
如何选题?中国这块土地上一直存在着一种不确定性和多样性,这些都是中国的节点,抓住这些节点,找出你感兴趣的方面,就是一个好的开头。
如何筹备?纪录片可以一个人完成吗?如何组建团队?如何明确分工?如何筹集资金?如何选择器材?
拍摄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让被拍摄者自然地呈现他们本来的状态?拍摄者是否可以介入到拍摄情景中?
如何剪辑?素材庞杂、空间跨越大、线索多,怎么剪?如何用好音乐和字幕?
还有关于纪录片与社会的关系等等,我也愿意与你聊聊。
任何人,只要愿意敞开自己的世界都会是非常精彩的故事。我们做纪录片就是对人特别有兴趣,对其他人的生活方式有兴趣,然后我们开始介入别人的生活,然后也把我们所经历的故事,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关于纪录片的选题、筹备、拍摄、剪辑等建议
职业纪录片导演,曾先后服务于在新华社、《南方周末》和《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
2001年开始制作纪录片,作品包括《高三》、《龙哥》、《书记》、《棉花》、《大同》等等。作品百余次入选国际电影节,并多次获奖。近期,2014获台湾金马奖,2015获美国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我在中国拍纪录片,也许是中国所有的纪录片导演里面涉及题材最广泛的人。这可能跟我从事记者有关系,我拍过工人,拍过农民,拍过毒贩、医院、派出所,甚至一些很高级别的官员。在我的片里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我希望人和人之间相互了解。我的终极目的不是揭黑,我的兴趣是了解中国当下的人,这些人怎么组成中国这个社会,为什么会以这种模式向前运行。
我每拍一个片子,都觉得,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会更多一个层次。我一直给自己有一个妄想,就是在我60岁的时候,能做20部这样的片子。而其中最大的乐趣,还是在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过程,同时也希望看我们片子的人,能够从片子里吸取它们所要的很多东西。
只需付几百元,就可以与行家
一对一线下面谈
为您答疑解惑、出谋划策。不满意还能“无忧退款”。
为您答疑解惑、出谋划策。
不满意还能“无忧退款”。再来听听另两位导演亲自讲述 「触动纪录片导演的事」-ZAKER新闻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当下这个时代,远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纪录片用真实的素材诉说,世界很复杂,人性很复杂。上次,我们听了,这次,来讲故事的是,顾桃和旦增色珍。先来听听导演亲自讲述「触动纪录片导演的事」▼旦增色珍1991 年生人,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媒体艺术系毕业,其短片《华天与马》曾获得英国普利茅斯学年最佳纪录片、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三等奖;短片《一夜厨房》曾获得皇家学生电视奖最佳纪录片和镇江国际纪录片节金山奖等奖项。《孜廓路》是她的首部纪录长片。 一部片子:《孜廓路》2016 年的国庆,旦增色珍刚在台湾参加了 CENX 的提案大会,正要从北京转机回去拉萨,她的故乡。色珍出生于 1991 年,她带到台湾参加提案大会的作品《孜廓路》,是她第一次把视角从国外转向国内,也是她在经过了学生习作的短片拍摄阶段之后,头一次跨入长片的拍摄和制作。▲《孜廓路》拉萨拍摄现场在纪录片创作氛围稀薄的拉萨待久了,参加提案大会成为色珍甩掉这种 " 稀薄 " 错觉的机会 : " 你会觉得有这么多人都在做纪录片,创作氛围是很浓厚的,大家很有激情。" 她也借助提案大会的导师询问," 反问自己 " 和 " 理清故事 "。" 当你把你的故事给别人看的时候,他们会给你各种拷问,问你这个故事的受众是谁。假如我说我要讲一个什么什么样的故事,他们就会问,除了这个以外,你又要什么 ?" 色珍说。这些问题的答案,兴许会在《孜廓路》的成片剪出来以后,才会清楚地浮现出来,但 " 为什么会拍摄《孜廓路》",答案却是从很早就明晰了的。如果说色珍的头两部纪录短片《华天与马》和《一夜厨房》是她以异乡者的身份去拍摄的——色珍 11 岁就离开拉萨到上海求学,大三那年去了英国留学—— 那么这一次,《孜廓路》体现的是色珍作为一名 " 返乡者 " 的心情。她拍了截然不同的三个人,他们唯一的交错点是共同生活在拉萨孜廓路上。触发色珍拍《孜廓路》的场景,发生于她刚回国的的时候。色珍在这里见到了一个同样叩拜着的老人,但对于路人不断塞过去的一毛钱,他 " 不会转过头来跟你说谢谢,一直目标很明确地在那边叩拜 "。色珍看到这个场景非常感动,同时希望通过拍摄这部纪录片,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的故乡。一段关系:她路上的第四个角色《孜廓路》的三个拍摄对象,就在这条转经道上生活着。 50 多岁的普布次仁靠卖西藏的传统零食维生 ; 藏族女孩尼玛离开自己位于农牧区的故乡,到孜廓路的山洞茶馆里打工 ; 男孩拉海从兰州去拉萨创业,在孜廓路上开了一家杂货店。曾指导她拍摄《一夜厨房》的英国导师对她说,导演把从上一部纪录片中学到的东西融入到下一部纪录片中,呈现出来的即是导演的风格。《孜廓路》就是色珍走出厨房,把叙事空间扩大到了整座城市的尝试,她的个人视角也作为这部片的第四视角,作为摄影,导演以及录音师,加上一个拍档,带进了纪录片的拍摄。片子拍摄到第二年," 三个人的命运轨迹却完全不一样了 " : 拉海关掉了在孜廓路上的杂货店,到拉萨市中心开了家火锅店 ; 尼玛工作的山洞茶馆拆了,她离开了茶馆 ; 只有幽默、善良的普布次仁的生活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通过他们的生活,色珍也在追问着正在经历转型期的拉萨。差别同样大的,还有色珍镜头里的主人公的精神状态 :
最大的惊喜来源于那个最清贫的人。50 多岁普布次仁卖着不大挣钱的豌豆,精神生活却非常饱满," 靠信仰在生活着 "。偶尔他去转经,有时还会去转湖和转山。" 他们的生活不是毫无目的地想赚钱,而是想要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很珍惜当下。他们虽然很穷,但是还会拿出自己的钱去供奉给穷人。"
▲主人公之一普布次仁,卖豌豆为生,靠信仰活着。三人中经济基础最稳固的拉海,内心却可能是最孤独的。色珍遇见拉海那晚,他和朋友在夜晚安静的转经道上放着《江南 style》,三个人很 high,跟这个路的基调完全不同。色珍提出拍摄他们的想法,他们也很快答应了。可是色珍在对拉海的一次跟拍中发现了他的孤独。" 有一天晚上他喝醉了,我在车子里跟着拍。他一直在喊、唱歌,周围虽然非常喧嚣,但是我觉得他的内心很孤独。"
▲主人公之一尼玛,离开牧区到孜廓路茶馆工作的女孩。尼玛则在传统与现代之中尴尬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色珍说,尼玛是 " 跳到我镜头前面 " 的。当时吸引她的原本是孜廓路上一个山洞里冬暖夏凉的茶馆,但 " 拍着拍着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女孩子 "。农牧区的经验顽固地停留在尼玛身上,她的汉语能力匮乏,去医院看病,会 " 表情很扭曲,很不自在 "。而最打动色珍的一个镜头是,她拍普布次仁转山,途中他坐在一块石头上看着山下的城市,唱起了自己从前在监狱坐牢时创作的歌," 好像在跟这个时代对话。" 色珍说。她自己也仿佛和他一样,身在拉萨,带着多重地域的生活经历,以纪录片的眼睛观察着这个世界,与它对话。而她自己就是《孜廓路》的第四个角色。顾桃1970 年生人,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院绘画系,2004 年开始纪录片创作。他在 8 年间用摄像机记录下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鄂温克族——在失去猎枪后的生活,先后创作 " 鄂温克三部曲 ":《敖鲁古雅 · 敖鲁古雅》 ( 2006 年 ) 《雨果的假期》 ( 2010 年 ) 《犴达罕》 ( 2013 年 ) 。其中《犴达罕》获得第 38 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纪录片竞赛单元评审团奖,《雨果的假期》获亚洲电视最佳纪录奖 ( 新加坡 ) ,《敖鲁古雅 · 敖鲁古雅》获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自然类金奖。一部片子:《犴达罕》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中国最后的猎人部落 : 鄂温克族。他们狩猎、驯鹿,因而又称 " 使鹿鄂温克 "。鄂温克人信奉萨满,崇拜大自然,敬火如神 ; 他们狩猎有时,不打母兽 ; 任谁打到猎物,都会与别家分享。在偷猎猖狂的岁月里,他们放养驯鹿的天地逐渐缩小,然而仍未抛弃这种传统的生活。2003 年," 生态移民政策 " 则彻底改变了这个族群延续数百年的生存方式,他们不得不上交猎枪,离开森林,牵着驯鹿下山定居。驯鹿以森林中的地衣 " 昂可 " 为食,逐食而居,无法适应山下的圈养。下山一星期后,许多鄂温克人又回到了森林中。鄂温克人的生存状况引来社会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来拍摄、采访,他们的日子却没有丝毫改变。驯鹿保住了命,然而失去猎枪的猎人只有酗酒。在迟子建的笔下,他们是 " 守着一片碱厂的猎手 "。在顾桃充满个人情绪的镜头里,他们是他的亲人和朋友 : 玛利亚 · 索和她的儿子何协一家,安道和儿子毛谢一家,芭拉杰依和她的女儿柳霞、儿子维佳一家。酋长玛利亚 · 索,80 多岁,不说汉语,平静地做日常的事,依旧打列巴、找驯鹿,顾桃形容她 " 平静到有些冷漠 " ; 玛利亚 · 索的儿子何协,部落领袖,好猎手,坚毅地带领着人们继续生活 ; 安道,一位老人,打猎刀的好手,然而现在猎刀也用得少了 ; 芭拉杰依,一位老妈妈,已经失去了两个孩子,很担心柳霞和维佳的酒,被维佳称作伟大的母亲 ; 柳霞,丈夫出车祸去世,姐姐醉酒溺亡,用劣质白酒麻痹自己,以至于无法抚养儿子雨果,酒怎么藏都瞒不住她,小伙去找挂在树上的酒,树却早被柳霞用锯放倒。而《犴达罕》的主人公维佳,每日酗酒,却画得一手好画。顾桃说他看似每天迷迷糊糊,满脑子都和艺术有关,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时过境迁无比敏感,用写诗和画画来发泄。犴达罕,学名驼鹿,是大兴安岭中最庞大的动物,威武而敏感,雄鹿的角生成板状,如双翼张开。犴是不喜群居的,高傲而孤独,因偷猎猖狂,已经濒临绝种。维佳在片中去寻找犴的踪迹,顾桃以此为片名,将维佳的孤独与之作比。像极了这个充满比喻的片名,顾桃的拍摄方式是带有强烈个人印记的。他独自进山,和鄂温克族人朝夕相处,共同劳动、生活、喝酒、谈天。他带着一台设备,包揽摄影、录音工作 ...... 他坦然承认自己的片面,并认为 " 你的片面,我的片面,他的片面,加在一起才有可能构成客观 "。他不认为所谓真实或者所谓真诚,就形成了最好的纪录片,因为 " 片子不是拍出来的,是剪出来的 ",纪录片作者并没有执导这部片子,只是记录下,然后从自己出发,去做了一次视角和素材的选择。▲有鹿纹的放大机,提醒大家顾桃最早是一位图片摄影师。在顾桃看来,做片子不依靠知识体系,依靠的是 " 本能 "," 你就是你自己 ",没有个人情绪的纪录片在他看来和电视栏目剧没有差别,仅仅是在制作,而非创作。在他心目中,维佳无比天然、纯真,是真正的大智者和大艺术家。" 喝完酒就会把画烧掉,把诗撕掉 ; 下雨了、打雷了,大家要找雨伞,他还在雨里 ; 他不受自然变化影响,因为他已经不会改变他自己了 ",顾桃说,纪录片如果成功,一定是因为对方什么样子,对你有所触及,正是因为最敬仰他,才去拍他。在《犴达罕》的开头,维佳对着镜头倾诉,说自己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去过巴黎,无从辨认真假。我后来和顾桃求证,维佳的画和科班关系不大。曾经他姐觉得他有绘画天分,拉着他到中央民族大学旁听半年,在民大和其他民族同学喝酒打架,后来又回到森林里。就像很久之后,海南姑娘夏老师爱慕维佳的才华,嫁给了他。在海南,维佳不适应城市的生活,爱情也不能让他停止酗酒,最终被老婆送进医院强制戒酒,几年后,他还是回到了森林。他说 :" 现在社会进步了,狩猎文明消失了,适合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带来一个悲惨的世界,如果有高度文明世界的警察向我开枪,那就开枪吧。"维佳像一种不明确的我自己顾桃一开始没把纪录片当工作。2002 年春节,32 岁的顾桃北漂四年后首次回家,他发现父母突然老了一头。在家里,顾桃第一次看全了父亲顾德清的摄影手记,里头详述了大兴安岭狩猎民族的生活。父亲从顾桃记事起,曾在鄂伦春文化馆工作,经常会和猎民进山,甚至带回家喝酒到深夜热泪盈眶。这一路父亲在原始森林跋涉,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字手稿和图像记录。长大后,顾桃逐渐明白父亲当年自发做的事情有多大的价值,想替腿脚不便的父亲再去看看敖鲁古雅。大年初二,他揣着父亲写的介绍信,到猎民家里去了。卧室里全是人,客厅却空空荡荡,两条即将退役的猎狗在寒冬里发情,霸占了客厅正在交配。" 那种生态特别震撼我,我想拍张照片还拍不下来 ",大猎犬的生命力,和人们谈论着即将到来的生态移民政策时的悲情交织着,触动了学画多年的顾桃,然而他发现静态图片难以记录此刻的感受。" 人还是要自己变化,自己触动,才能有一个真正的变化 ",顾桃不久后回归单身,感觉自己没有牵挂了,才决定去做纪录片。他那时还不知道独立电影是怎么一回事,借了一个小机器自己学着拍,在中央戏剧学院旁边的小碟片店里,把能买到的纪录片都翻出来,吴文光、杨荔娜、杜海滨 ......
▲悬挂的风干的羊肉,来自草原的印记。因为有父亲的这层渊源,顾桃很快就融入了猎民们的生活。他每年都到敖乡去,同他们一起找驯鹿、一起采蓝莓,同维佳一道喝醉,也和维佳打过架。顾桃在 07 年的日记里写,玛利亚 · 索说不想让他走了,想留他当干儿子在山上放鹿。他写下 " 额尼 " 这个词,是鄂温克语里母亲的意思。《犴达罕》是 " 鄂温克三部曲 " 的终篇,顾桃对这个民族的凝视也至此告一段落。这是顾桃纪录片生涯的开端,十年的拍摄和剪辑,让顾桃的本能苏醒,从过去那种虚浮的、" 喝了酒也聊不出什么 " 的生活中挣脱出来,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并坦然、安静地去做事。▲《犴达罕》剧照,失去猎枪仍然生活在森林的维佳。十年间,维佳已去了天上,顾桃还在人间继续拍着。最新的一部片,他走到了新疆,把镜头放在了哈萨克族的面前,依旧是一个 " 悲情 " 的民族。" 你有什么情绪,你就在你的领域里,做你的表达 "。顾桃运用自己的视觉做纪录片,做事儿、交朋友也如此。他谈到傅园慧,这个因为举止言谈天然可爱而走红网络的游泳女将," 很自然地说了她自己的话,就变成奢侈了,反过来想,我们假到什么程度了 ?"
他怀念最真实的维佳。顾桃说,喝醉了以后,感觉自己有点儿像维佳。" 他特别纯粹,特别沉重,因为他真的特别悲情。可能是有一种民族历史在他的身上吧。"
可是年纪大了也喝不醉了,因为知道克制。家庭教育让他能够克制自己的野性。顾桃渐渐有了自己的团队,甚至有家长把孩子从新疆送到北京跟着他学,看着这帮孩子,顾桃做事要考虑的就更多了。这是他与维佳不同的地方。" 现在觉得,还是维佳有劲儿。" 顾桃说。
节选自「纪录中国 · 切片实验」《城市画报》11 月刊我们一共选择了 10 位具有代表性的华语纪录片导演顾桃、吴文光、范俭、赵亮、张经纬、杨力州、金华青、蒋能杰、旦增色珍、周浩更多故事,更多精彩请点击下图买回家慢慢翻阅!专题制作《顾桃:喝完酒,我感觉自己有点儿像维佳了》文 朱伽亿图 林舒《旦增色珍:返乡者》文 李敏编辑 席郁兰设计 梁海平加载中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情感频道9小时前
二更食堂5小时前
二更食堂5小时前
咪蒙2小时前
咪蒙2小时前
二更食堂5小时前
城市画报3小时前
我又宅了一天3小时前
她生活4小时前
青杏熟了25分钟前
婚姻与家庭3小时前
一颗青杏3小时前
婚姻与家庭3小时前
一勺言7小时前135 人赞了 “好摄影师会发现普通人发现不了的场景” | 专访纪录片导演周浩 - 摄影书房 - 知乎专栏135 人赞了 “好摄影师会发现普通人发现不了的场景” | 专访纪录片导演周浩{&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好摄影师会发现普通人发现不了的场景” | 专访纪录片导演周浩&,&author&:&seatory&,&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采写丨杜扬\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棉花》《大同》蝉联两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周浩,已经拍了十几年纪录片。而在此之前,他曾经在新华社、《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担任摄影记者。谈到这段从事图片摄影的经历,他说:“在新华社,我学会了用图片说故事;在《南方周末》呆了三年,我懂得了如何选题。”“我做纪录片,与当年几十个图片故事的历练有必然的关联。”\u003C\u002Fp\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260ab5f8f0df_b.jp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7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260ab5f8f0df_r.jpg\&\u003E\u003C\u002F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data:image\u002Fsvg+utf8,&svg%20xmlns='http:\u002F\u002Fwww.w3.org\u002FFsvg'%20width='529'%20height='749'&&\u002Fsv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7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529\&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260ab5f8f0df_r.jpg\& data-actualsrc=\&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260ab5f8f0df_b.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纪实摄影相对于新闻摄影最大的不同,是它并非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而是更为深入地去记录一个故事,体现一种社会状况。对于初入行的纪实摄影师来说,可能会迷茫于拍摄题材的选择,在这方面您有哪些建议呢?\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自己有一种看法:任何人只要开放他的世界,都可以成为一个“黄金八点档”的节目。我的意思大概是说,没有什么题材是不能拍的,关键是发现事件本身的能力,这是最关键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我早期做摄影的时候,我会发现某些摄影师的题材是蛮趋同的:比如说拍精神病院、麻风村这些地方,好像会成为令摄影师在选择题材时感到兴奋的一个点。但是这么多年过来以后我发现,这些问题好像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摄影师经常会被某些表面现象所“障眼”。\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您曾经从事了10年新闻摄影工作,是国内非常优秀的摄影师。后来转向纪录片创作。图片和影像是讲述故事的不同方式:纪录片是用流动的视听语言来呈现客观的事实,图片报道则似乎更适合呈现或放大一个个“瞬间”。而在叙事方面,图片通常还需要文字来辅助。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多媒体传播趋势下,有人会认为图片报道已经趋于“过时”了,在您看来,图片语言有没有它所不能被取代的独特优势?\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当初离开图片去做影像,在某种程度上是觉得图片不过瘾,在表现形式上有它的局限性。另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觉得自己在摄影上天赋不够吧。我不做图片了,这并不意味着我认为图片已经“过时”。我想“过时”还言之过早吧,谁也不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图片还是有着它非常独特的特质的。它会比影像显得直接,呈现的方式也相对简单,我觉得这是图片的优势,是影像所无法达到的。图片会在一个瞬间,在你看到的第一眼就打动你,而影像则需要一段时间之流,这决定了这两种媒介不同的表现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论是影像还是图片,我都认为它们是一种媒介。媒介的目的就是让人和人之间能有一种跟平时不一样的交流、沟通的方式。我觉得沟通的意义是大于拍摄本身的意义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您说过“真实的东西不一定会给别人快感”,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访问日本街拍大师森山大道的时候,他说到“我不会去拍摄和人的死亡有关的照片”。你们都在拍摄着普通人平时看不到或者易于忽略的事物,但你们也都会有自己的禁区,会有不愿意去表现的地方。您如何把握“记录真实”和“猎奇”之间的平衡?\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谓的“揭露”“揭黑”,这样的东西可能会给拍摄者,甚至给某些观者带来快感,但是从整体评估而言,它不是我的菜。也有人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在这个问题上其实也没有谁对或谁错,只是我们这些影像工作者不同的工作方式。只是我自己更喜欢那种不是特别直接的,能带来意味的,能够促进人和人之间互相了解的方式。可能有另外一些摄影师会喜欢用一种更加直接的方式去和世界发生关系,那是另一类人。我也不能说我比他高或者他比我高,只是工作方式不一样。我的工作方式就是为了让自己不要那么不舒服,我也不希望观众看了以后会不舒服。不过有些人的方式是“我就是要让人不舒服,这就是我的目的”,这也无可厚非。\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对于一组图片故事的评判,您最看重的是什么部分?一个优秀的纪实摄影师,除了善于发现好照片的视觉素养之外,还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应该最看重的是故事的完整性,就是摄影师要把故事说圆了:不是由文字说出来,而是由影像说出来。我也很看重摄影师的观察能力,和世界发生关联的能力,也就是他们的敏感程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记得大概二十多年前,我和美联社的香港分社记者朋友的一次谈话。那次谈话的主题是: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到底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照片?我们说起有一次,我们几个摄影师到了同一个地方,只有一个摄影师按了快门,其他人都没有拍。回去以后我们才发现,他怎么拍了这么好的一张照片。所以我的理解是,好的摄影师会发现普通人发现不了的场景。这体现在他感知事物的方式上,他的敏锐度会比一般人更强。这就是我认为好摄影师的标准吧。其实我自己有时候都做不到这一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能够在最普通的场景里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吧,是每个摄影师都需要去努力的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无论是固始书记、大同市长,还是厚街民工、毒贩龙哥,你总能与被摄者建立起可贵的信任。您曾说这是因为你有一种“庸俗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是来自于天生的性格优势,还是长期和人打交道锻炼出来的能力?\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说有亲和力的话,我想是和自己的性格有关系,同时也需要后天不断的磨砺。它不是简单的去锻炼,而是你要把它这个事情当成你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这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那你就要用心地去对待它。比如说拍照片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你和这个世界发生关联的手段,那你就要用心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在您的纪录片作品当中,结构感和节奏感都处理得很巧妙。对于图片故事,同样也需要一定的编辑能力,才能让作品得到更好的组织和呈现。一个好的报道摄影师应当如何提高自己的编辑表达能力,使其更有分寸感和准确性,以便最大化地将自己意图表达的内容传达给受众?在这方面您是否可以提供一些经验和建议?\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也没有那么会讲故事,每做一个新片子的时候我都得研究说故事的方式,有时也需要从别的行业去借取经验。举个例子,我在美国的时候采访过一个很有名的纪录片导演,叫怀斯曼。这篇访谈当时发在《南方周末》,标题是《我努力使我的电影看起来很美》。其中谈到一些经验,我觉得可以推荐给大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文首发于图虫网 \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link.zhihu.com\u002F?target=http%3A\u002F\u002Ftuchong.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003E\u003Cspan class=\&invisible\&\u003Ehttp:\u002F\u002F\u003C\u002Fspan\u003E\u003Cspan class=\&visible\&\u003Etuchong.com\u003C\u002Fspan\u003E\u003Cspan class=\&invisible\&\u003E\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3:04:2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collapsedCount&:0,&likeCount&:13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lastestTipjarors&:[],&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519e1b42e965e28ab18b503e0acf0c7a_r.jpg&,&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reviewers&:[],&topics&:[{&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topic\u002F&,&id&:&&,&name&:&摄影&},{&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topic\u002F&,&id&:&&,&name&:&纪录片&},{&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topic\u002F&,&id&:&&,&name&:&人物采访&}],&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630,&height&:350},&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excerptTitle&:&&,&column&:{&slug&:&seatory&,&name&:&摄影书房&},&tipjarState&:&activated&,&tipjarTagLine&:&真诚赞赏,手留余香&,&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5,&tipjarorCount&:0,&annotationAction&:[],&hasPublishingDraft&:false,&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21:04:28+08:00&,&url&:&\u002Fp\u002F&,&lastestLikers&:[{&bio&:&我爱电影!我爱人类!我爱美!我爱中国!&,&isFollowing&:false,&hash&:&8d38e29ec0b2c800a84dea&,&uid&:384300,&isOrg&:false,&slug&:&mdjie-shuo&,&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MD解说&,&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mdjie-shuo&,&avatar&:{&id&:&471aff0ba45dfd43ed2a8&,&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isFollowing&:false,&hash&:&e8fd82cb0a4a84ad00fa41&,&uid&:88,&isOrg&:false,&slug&:&mmm12&,&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Jeffery&,&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mmm12&,&avatar&:{&id&:&v2-0904ffaf70d9bce6ab78f998dbe0de5b&,&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isFollowing&:false,&hash&:&4fbed7c17fedc&,&uid&:877100,&isOrg&:false,&slug&:&ya-song-43-14-72&,&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雅颂&,&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ya-song-43-14-72&,&avatar&:{&id&:&v2-423eb15b1f8addb7a68ffefd401e859f&,&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身似浮木,心有沉香!&,&isFollowing&:false,&hash&:&83daffd9ecb611c63eab3073a8bdc39e&,&uid&:92,&isOrg&:false,&slug&:&ye-yan-ren&,&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想学摄影的小菜鸟&,&name&:&南廣崖木&,&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ye-yan-ren&,&avatar&:{&id&:&8d3ba34cc06fc99b61ef8&,&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要穿透一切让人畏惧的虚妄之色。&,&isFollowing&:false,&hash&:&757a03eddbddd3b&,&uid&:544600,&isOrg&:false,&slug&:&su-yun-jin-55-51&,&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半吊子的传媒人|纪录片最下饭|音乐是氧气|古诗词和软笔书法|半只足球狗|知乎只看不答 只关注感兴趣的人不停学习变成better me|仅此而已。&,&name&:&Jennifer&,&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su-yun-jin-55-51&,&avatar&:{&id&:&c0dbd6b96c010e3ab24d1de&,&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summary&:&\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260ab5f8f0df_200x112.jp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749\& class=\&origin_image inline-img zh-lightbox-thumb\&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260ab5f8f0df_r.jpg\&\u003E\u003Cb\u003E采写丨杜扬\u003C\u002Fb\u003E 以《棉花》《大同》蝉联两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周浩,已经拍了十几年纪录片。而在此之前,他曾经在新华社、《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担任摄影记者。谈到这段从事图片摄影的经历,他说:“在新华社,我学会了用图片说故事;在《南方周末…&,&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50\u002F325feb195ee5_xl.jpg&,&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topics&:[{&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topic\u002F&,&id&:&&,&name&:&摄影&},{&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topic\u002F&,&id&:&&,&name&:&采访&},{&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topic\u002F&,&id&:&&,&name&:&艺术&}],&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excerptTitle&:&&,&author&:{&bio&:&摄影师,写作者。知乎live有人像摄影小课~&,&isFollowing&:false,&hash&:&e5f77f230a75598cbb807de968b3b6d8&,&uid&:52,&isOrg&:false,&slug&:&seatory&,&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http:\u002F\u002Fduyangfoto.com
自由摄影师,参加过一些国内外展览。&,&name&:&杜扬Seatory&,&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seatory&,&avatar&:{&id&:&v2-9c422a800bececf0cd260&,&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column&:{&slug&:&seatory&,&name&:&摄影书房&},&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采写 | 杜扬\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fdcadd24acf06a9d6783556_b.jpg\& data-rawwidth=\&1601\& data-rawheight=\&16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1\&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fdcadd24acf06a9d6783556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 细仓真弓(摄影:杜扬)\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我想要拍下消逝的青春”——细仓真弓总是这样直截了当地阐述她的创作动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9年出生的细仓,文学系毕业之后转而学习摄影,2011年以作品《KAZAN》入选荷兰的Foam Talent。\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身体和自然作为一贯的主题,她的作品总是以一种诗性而缓慢的方式展开:一系列隐晦暧昧的画面藉由某个模糊的线索串联起来,体现出一种敏感而精致的张力。联想、象征和相互比照的意象,变动不居的意识和想象力,让整个系列充盈着故事感和流动性,更接近于诗的形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藉由2015“集美·阿尔勒摄影季”的契机,我有幸见到了作为参展艺术家的细仓,并且花了些时间和她认真聊了聊,以书作为切入点,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她的创作脉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此还要感谢三影堂的翻译邹颖,以及这次策划“转变的东京与摄影”展的后藤繁雄先生。\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 杜扬 M=细仓真弓Mayuki Hosokura)\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你在正式学习摄影之前,在大学读的专业是文学。或许是因为我也有着相似的经历吧,所以在看你作品的时候,更能感受到一种情感上的亲近。尤其是摄影书的编排,我能够从中感受到类似文学的节奏感。\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我在立命馆大学学习文学专业的时候,就对摄影产生了兴趣,当时也加入了学校的摄影社团。在编辑摄影书的时候,我很看重“意识的跳跃”。这一点对于文学和摄影都很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从《KAZAN》到《Transparency is the new mystery》,再到《Floaters》《Trailer》《Crystal Love Starlight》,你这几年出版了好几本摄影书。从编辑方式来看,变化并不大,都是将裸体的人像和无生命的物体或场景并置在一起。\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每张作品是分别独立的,而将它们并置在一起的时候,彼此之间就会产生很多种可能性的共鸣。我觉得这就是“意象的循复”吧。通过对照片的编辑,可以令它们生成新的含义。我希望在观看整本书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触摸”的感觉:皮肤的肌理,树皮的纹路,矿石的表面……它们是平等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b7b7bcbdb197a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b7b7bcbdb197a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325feb195ee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325feb195ee5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6e6e1aa2c2a0da5fadcac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6e6e1aa2c2a0da5fadcaca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7abbbe671f1ff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7abbbe671f1ffe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dabba563bd4edd72243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dabba563bd4edd722435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bc9b347af7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bc9b347af7e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u003Cb\u003E△KAZAN-artbeat publisher(Tokyo)-C\u002Fb\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KAZAN》作为细仓的代表作,是在其累积了四年的创作之后,交出的一份精致答卷。“KAZAN”即日语中的“火山”,灵感来源于苏珊·桑塔格的小说《火山情人》。在细仓看来,火山这种包含了静止、爆发等状态的存在,本身即已包含了两种对立的性质:无常与永恒。在《KAZAN》中,这两大主题则经由少年和矿物的肖像来分别表现。\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这几本书的装帧和设计,也都很有意思,在这方面是如何与编辑沟通合作的?自己的想法会占多大比重?\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每次在做书之前,都会和出版社的人开会讨论如何设计。例如《KAZAN》大部分是由出版社那边来设计的。《Floaters》中我参与了一半的设计。《Crystal love starlight》这本,我的想法会占8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你似乎更多地通过直觉来创作,以表达感受性的内容为主,情感前置而不是观念前置。做书的时候,灵感来源都有哪些?有偏爱的音乐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一般会从电影、小说、漫画里汲取灵感。音乐的话喜欢Hip-hop!因为这是年轻人的音乐。\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c15ffd220d3af81ded7c5ee438e4731d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9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c15ffd220d3af81ded7c5ee438e4731d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4de025b7a141a5e21af078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9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4de025b7a141a5e21af078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u003Cb\u003E△Transparency is the new mystery - Self-Publishing-C\u002Fb\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延续了《KAZAN》中的元素,但使用黑白的形式来表现,试图使观者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被摄物的形象上。\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在《KAZAN》中,年轻人的肖像体现了“无常而易逝的美丽”,矿石则代表着“相对永恒的存在”。这两种元素的对比贯穿了《KAZAN》这组作品。而在《KAZAN》之前和之后的系列中,年轻人裸露的身体也一直是你重点拍摄的主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是的,我一直在拍摄“年轻人”这个主题。《KAZAN》封面上的那个男孩,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形象,我给他拍了很多照片。年轻人身上的那种美丽,是非常短暂的存在。下一次再见到他,就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样子了。也正是这种易逝的特性,让我更是为之着迷。矿石也是美丽的物质,然而是相对永恒的——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维持着固定的形象。无常和永恒——我试图用我的摄影在这两个看起来截然相反的状态之间,找到一条相互关联的通道。在我看来,它们并不是对立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文学对你的影响应该还是很大的。可以列举几个最喜欢的作家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我出生在京都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我的父亲很喜欢文学和漫画,我也是从小在满是书的环绕中长大的。我很喜欢1890年以来的日本浪漫主义作家,比如Ogai Mori(森鸥外),Kyoka Izumi(泉镜花)等等。也很喜欢谷崎润一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说到谷崎润一郎,就会想到他写的那本《阴翳礼赞》。他所推崇的阴翳之美,和你作品中安静、神秘的调性也有共通之处。谈到漫画的话,喜欢的漫画家有谁呢?\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一本叫做《Garo》的地下漫画杂志给了我很大影响。其中有个作者叫柘植义春(Yoshiharu Tsuge),他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给了我很大震撼。和大多商业漫画家不一样的是,他的作品充满了个性,也很富有诗意和文学感。虽然不是那么有娱乐性的漫画,但是会让我感到兴奋。通过他的作品,感觉可以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我可以理解这种兴奋感。这种颠覆了既定的秩序和框架的作品,至少会令我重新去思考“何谓创作”。\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当然也很喜欢少女漫画。最近比较喜欢的有大岛弓子的《綿の国星》。\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19ac75a8bcb1bf1b82cc6_b.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19ac75a8bcb1bf1b82cc6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4bb93f8b5aea0ac96ea56614_b.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4bb93f8b5aea0ac96ea56614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36c9a4f328c9cc50969bc6_b.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36c9a4f328c9cc50969bc6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u003Cb\u003E△Crystal Love Starlight -Tycoon books(Tokyo)-C\u002Fb\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书的标题取自日本群马县一个餐馆的名字。1992年这里曾是一起重大卖淫案的中心区域。细仓在拍摄前查阅了当地的旧报纸,详细地了解了事件过程后,她决定将拍摄内容取材于群马的旅馆周边、年代久远的路边小店、在东京拍摄的裸体,以及从东京到群马的路上的霓虹灯管。这组作品蕴含着呼之欲出的故事,同时又模糊了现实与虚构的边界。\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昨天我把你的照片发到网上,结果很多朋友都惊讶地留言“你居然是女生”。尽管大家都看过你的作品,但似乎对你的性别还存在着极大的误解,甚至有些人误以为你是同志。我想大概是因为你作品的题材吧——年轻的身体,而且男性居多。\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我一直对“年轻人”以及“情欲”的主题很感兴趣,拍摄裸体也是一种练习。而且,一直以来都是男性艺术家描绘女性,女性总是作为被观看的对象。所以,我想要探讨女性如何观看男性,以及女性如何观看女性。一直以来,描绘男性的作品都比描绘女性的少太多了。所以,我们女性为什么不能去拍摄美丽的男性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没错,我很认同这个说法!\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我喜欢的很多摄影师也拍男性裸体。比如Woflgang Tillmans,Ryan Mcginley,还有中国的任航。不过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Jack Pierson。\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谈到拍摄男体的女摄影师,我还会想起野村佐纪子女士,她也是以此类题材而知名的。\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是的,我也很尊敬她。但受她作品的影响不是很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虽说都是裸体的照片,但并不会感受到太多情欲的气息。我想这大概是与画面的氛围有关。对于影调的把控,你非常精细和克制。\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我喜欢冲印照片的过程。在手工冲放的时候,我会反复调整以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在拍摄人物的时候,也并不想体现出某种亲密的感觉,可以说在拍摄时就是一种很疏离的状态。对于拍摄对象的选择,我也会希望他的辨识度不要那么明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你在《KAZAN》之后的几组作品,一直在延续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主题。你似乎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工艺方面的尝试和突破上。\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是,我会在做一个project的过程中得到一些灵感,然后决定接下来做什么项目。比如在做《KAZAN》的时候,我拍了很多矿物。于是我就突然想要在下一个project当中尝试锡板照相法(Tintype),因为我希望能让照片本身更加接近“矿物”这种存在。在开始做《Floaters》之前,我研究了一些古典工艺技法。比如银版照相法,锡板照相法,蓝晒法等等。后来我特意做了一些被腐蚀的照片——那些腐蚀的痕迹呈现出被摄体是“曾经存在”的同时,作为照片本身这个物质来说,又传达着“它存在与此”这样的信息。我觉得这是非常迷人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8d331d06118d8acdd8f36f8cf90ee175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8d331d06118d8acdd8f36f8cf90ee175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c6c91a73abc0dbfa3f60ba94e59cc0cc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c6c91a73abc0dbfa3f60ba94e59cc0cc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241bc5efa60ff715bfd8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241bc5efa60ff715bfd8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u003Cb\u003E△Floaters -Waterfall(Taipei)-C\u002Fb\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在台北驻地期间拍摄的作品。采用了实验性的工艺来完成——在金属板上涂抹感光乳剂作为感光板,使相片在手工相纸上显影,保留了手工过程中自然留下的气泡、划痕。\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除了矿物之外,你也拍了很多植物。大自然是你的灵感来源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我想要在作品中消解掉具体的时间空间等现实元素。我更着迷于大自然。日本人相信每一个小的物件——无论是一棵树还是一个石头——当中都存在灵魂。我可以体会这种感受。我认为大自然是一个隐喻,而呈现在摄影当中,就是我们内心的肖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你在台湾关渡美术馆驻地期间,完成了《Floaters》这本书。所以这是第一次拍摄台湾的男孩子。\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嗯,我关心台湾和日本之间的文化、历史之间的关系和差异,同时也想持续拍摄“年轻的亚洲身体”这个主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非常期待你来中国拍这个主题。在中国有特别感兴趣的城市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中国的城市我只去过上海,和这次的厦门。厦门给我的感觉很像二十年前的东京,很有活力。北京还没有去过,希望将来能有合适的驻地项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D:谢谢!希望我们以后能在北京相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9aadd4d9c3bb6_b.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9aadd4d9c3bb6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a36beeafd6f981d654f9ccf_b.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a36beeafd6f981d654f9ccf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f34bcf543f728d2fd7c6fe_b.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f34bcf543f728d2fd7c6fe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figure\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be9af7d6ec1bc1c466f3bcbafc343f0a_b.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http:\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be9af7d6ec1bc1c466f3bcbafc343f0a_r.jpg\&\u003E\u003C\u002Ffigure\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u003Cb\u003E△Trailer -Tycoon books(Tokyo)-C\u002Fb\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和Tycoon books合作,限量10本的手工书。包括一本54P的zine,一个磁带和3张print。\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版权所有 转载需获得授权。\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文首发于图虫网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link.zhihu.com\u002F?target=http%3A\u002F\u002Ftuchong.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003E\u003Cspan class=\&invisible\&\u003Ehttp:\u002F\u002F\u003C\u002Fspan\u003E\u003Cspan class=\&visible\&\u003Etuchong.com\u003C\u002Fspan\u003E\u003Cspan class=\&invisible\&\u003E\u003C\u002Fspan\u003E\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15:13:50+08:00&,&url&:&\u002Fp\u002F&,&title&:&对话日本摄影师细仓真弓:年轻身体中的阴翳之美&,&summary&:&\u003Cb\u003E采写 | 杜扬\u003C\u002Fb\u003E \u003Cb\u003E△ 细仓真弓(摄影:杜扬)\u003C\u002Fb\u003E “我想要拍下消逝的青春”——细仓真弓总是这样直截了当地阐述她的创作动机。1979年出生的细仓,文学系毕业之后转而学习摄影,2011年以作品《KAZAN》入选荷兰的Foam Talent。以身体和自然作为一贯的主题,她的作品总…&,&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60,&likesCount&:928}},&annotationDetail&:null,&commentsCount&:5,&likesCount&:135,&FULLINFO&:true}},&User&:{&seatory&:{&isFollowed&:false,&name&:&杜扬Seatory&,&headline&:&http:\u002F\u002Fduyangfoto.com
自由摄影师,参加过一些国内外展览。&,&avatarUrl&:&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v2-9c422a800bececf0cd260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seatory&,&bio&:&摄影师,写作者。知乎live有人像摄影小课~&,&hash&:&e5f77f230a75598cbb807de968b3b6d8&,&uid&:52,&isOrg&:false,&description&:&http:\u002F\u002Fduyangfoto.com
自由摄影师,参加过一些国内外展览。&,&badge&:{&identity&:null,&bestAnswerer&:null},&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seatory&,&avatar&:{&id&:&v2-9c422a800bececf0cd260&,&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Comment&:{},&favlists&:{}},&me&:{},&global&:{&experimentFeatures&:{&ge3&:&ge3_9&,&ge2&:&ge2_1&,&growthSearch&:&s2&,&sEI&:&c&,&nwebQAGrowth&:&experiment&,&qawebRelatedReadingsContentControl&:&close&,&liveStore&:&ls_a2_b2_c1_f2&,&qawebThumbnailAbtest&:&new&,&nwebSearch&:&nweb_search_heifetz&,&rt&:&y&,&showVideoUploadAttention&:&true&,&isOffice&:&false&,&enableTtsPlay&:&post&,&editorVideomakerEntrance&:&e&,&newLiveFeedMediacard&:&new&,&newMobileAppHeader&:&true&,&androidPassThroughPush&:&all&,&hybridZhmoreVideo&:&yes&,&nwebGrowthPeople&:&default&,&nwebSearchSuggest&:&default&,&qrcodeLogin&:&qrcode&,&enableVoteDownReasonMenu&:&enable&,&isf8&:&1&,&isShowUnicomFreeEntry&:&unicom_free_entry_off&,&newMobileColumnAppheader&:&new_header&,&androidDbRecommendAction&:&open&,&zcmLighting&:&zcm&,&androidDbFeedHashTagStyle&:&button&,&appStoreRateDialog&:&close&,&default&:&None&,&isNewNotiPanel&:&no&,&wechatShareModal&:&wechat_share_modal_show&,&growthBanner&:&default&,&androidProfilePanel&:&panel_b&}},&columns&:{&next&:{}},&columnPosts&:{},&columnSettings&:{&colomnAuthor&:[],&uploadAvatarDetails&:&&,&contributeRequests&:[],&contributeRequestsTotalCount&:0,&inviteAuthor&:&&},&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favlistsByUser&:{},&favlistRelations&:{},&promotions&:{},&switches&:{&couldSetPoster&:false},&draft&:{&titleImage&:&&,&titleImageSiz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can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title&:&&,&titleImageUploading&:false,&error&:&&,&content&:&&,&draftLoading&:false,&globalLoading&:false,&pendingVideo&:{&resource&:null,&error&:null}},&drafts&:{&draftsList&:[],&next&:{}},&config&:{&userNotBindPhoneTipString&:{}},&recommendPosts&:{&articleRecommendations&:[],&columnRecommendations&:[]},&env&:{&edition&:{&baidu&:false,&yidianzixun&:false,&qqnews&:false},&isAppView&:false,&appViewConfig&:{&content_padding_top&:128,&content_padding_bottom&:56,&content_padding_left&:16,&content_padding_right&:16,&title_font_size&:22,&body_font_size&:16,&is_dark_theme&:false,&can_auto_load_image&:true,&app_info&:&OS=iOS&},&isApp&:false,&userAgent&:{&ua&:&Mozilla\u002F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u002F7.0; rv:11.0) like Gecko&,&browser&:{&name&:&IE&,&version&:&11&,&major&:&11&},&engine&:{&version&:&7.0&,&name&:&Trident&},&os&:{&name&:&Windows&,&version&:&8.1&},&device&:{},&cpu&:{}}},&message&:{&newCount&:0},&pushNotification&:{&newCount&: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浩纪录片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