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五粮液价格 茅台五粮液价格能撕开超越茅台的口子吗

您所在的位置:&>&&>&
五粮液为什么干不过茅台:五粮液与茅台的差距2014
  五粮液为什么干不过茅台:五粮液与茅台的差距2014  为什么茅台股价118元,五粮液只有15元?为什么五粮液如此巨量的关联交易迟迟不能解决?为什么五粮液购置的固定资产设备如此之高昂?为什么五粮液产能闲置如此之多?为什么五粮液的成本总是如此之高?  太多的为什么。长久以来,投资者搞不懂,基金搞不懂,私募搞不懂,券商搞不懂。  理财周报以10年长度,全面关注五粮液的基本面,包括资产状况、销售、经营、盈利、重大项目、运营效率(投入产出)、公司治理等等。  由此拉开一系列的五粮液报道。  五粮液品牌是卓越的民族品牌,五粮液当下的努力人所共睹。我们无意进行任何带有倾向性的攻击,只意在解答中国股市10年来的大问号,给出一个历史的、真实的五粮液。  市场表现:从2个茅台到1/2个茅台  这是鲜有人觉察出的惊人变化。  当下最直观的判断是,贵州茅台[118.50 0.53%]现在股价118元左右,而五粮液的股价则是15元左右,几乎仅仅是前者的1/8。贵州茅台最高上冲229.7元,而五粮液只有51.49元。  现在五粮液38亿的总股本,贵州茅台股本只有9.44亿,是贵州茅台的4倍;五粮液流通股本20.5亿,贵州茅台只有4.55亿,是贵州茅台的5倍。  但五粮液现在总市值570亿,贵州茅台1095亿,五粮液约为贵州茅台1/2。  而10年前的境况恰好相反。1998年4月,五粮液上市首周收盘价3.81元,当时市值为171.68亿元。2001年8月贵州茅台上市,上市首周报收8.11元。当时,五粮液总市值达到了193.64亿元,贵州茅台市值仅有92.5亿,2倍于贵州茅台。  单纯从股价涨幅看,自上市首日至日,五粮液和贵州茅台涨幅分别为296和1391%。而五粮液上市首日市盈率约为贵州茅台上市首日市盈率2倍,现在二者相当。  是什么让五粮液从从2个茅台变成1/2个茅台?  五粮液十年来都做了什么?  先简单比较一些数据。若从当下市盈率看,五粮液和茅台均在38倍左右,旗鼓相当。但内在价值相差甚远。  从市净率看,五粮液5.96倍,贵州茅台13.31倍,差之甚大。与之相关,以可比的2008年中报比较,五粮液净资产收益率11.93%远远低于贵州茅台的23.94%,也低于老树发新芽的泸州老窖[20.181.97%]25.46%。  这说明,五粮液的资产结构和贵州茅台有什么不同?2008年末,五粮液固定资产总额为43.34亿元,2007年末为46.71亿。而2007年末,茅台的固定资产只有18.27亿。  2007年,每1元固定资产贡献的销售收入,茅台为3.96元,而五粮液1.57元。也就是说,要么五粮液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要么是五粮液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畸高。  市现率差别更大,五粮液为31.49元,贵州茅台451.15元。也就是说五粮液每股对应现金流31.49元,贵州茅台为451.15元。那么五粮液的现金到底去了何处?  对这两个数据的解读具有重大意义。贵州茅台被不少分析人士评论为现金太充沛,实则是贵州茅台战略略显保守,而五粮液扩张则太激进。一个最为典型的区别是,五粮液2000年后大肆扩建产能到了当下闲置的地步,而贵州茅台则始终面临着产能不够瓶颈。这一问题对  贵州茅台在销售上一年年逼近。2001年五粮液收入47.21元,是茅台的三倍,但2007以来已经旗鼓相当,但五粮液净利润是茅台一半。  盈利能力相当悬殊。以2008年中报论,贵州茅台每股收益2.37元,五粮液只有0.34元,若以相同股本折算,五粮液每股收益仅1.32元。五粮液2008年的毛利率是61.52%,2007年是61.86%。而茅台较高,2007年茅台的毛利率达到79.61%。  2007年,茅台的每100元的销售收入的销售费用是7.74元,五粮液是10.68元,2008年上升到11.23元。在2007年,每1元销售费用贡献的毛利,茅台为10.28元,五粮液为5.79元。  是什么导致了巨大差异?  五粮液的资产重心是固定资产,贵州茅台是流动资产。资产结构的区别极大的影响了二者的盈利和运营效率。
大家都在看
频道当月热门为什么说茅台、五粮液的“超级单品”不可复制?_美酒_新闻中心_黔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为什么说茅台、五粮液的“超级单品”不可复制?
细数白酒业的大单品,你会发现销售规模最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一线白酒品牌旗下,茅台、五粮液更是作为中国白酒业的两个巨无霸品牌,核心武器就是两个超级单品(53度飞天茅台和52度水晶瓶五粮液)。中国酒业如此多的品牌和产品,为什么难以成为第二个茅台、五粮液呢?两大&超级巨头&不可复制的秘密&&
茅台、五粮液的生命周期为何超长?
从竞争的角度来说,二线、三线酒企的大单品确实不如茅台、五粮液的生命周期那么长。
一线品牌基本属于品牌引领型的品牌模式,而二三线品牌很难具备这个条件,往往是渠道推动和消费推动的品牌模式。也许你会说这种差异是由两者在品牌力上的差异造成的,但实际上造成品牌力差异的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就是价格。价格不仅决定了品牌的高度和刚性,而且为渠道推广各个环节提供了充足的利益保证。
二三线品牌主要依靠渠道推动和终端推动,主导产品定价能力有限,这两项叠加起来,就决定了二三线品牌在产品价格体系的保持上需要极其高超的运作技巧,产品的价格体系一旦崩塌,那么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结束了。
当然,保健酒品类中的125ml劲酒是中低档酒类中的一个超级单品成功案例,这要归功于两个原因,一是差异化产品和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二是劲牌在渠道生态构建和价格体系管理上的理性和务实理念。总之,125ml劲酒大单品的成功塑造与其品类差异化优势息息有关。
茅台五粮液体量极致化为何难超越?
从自身规模化发展的角度,二三线品牌很难像茅台、五粮液那样把大单品在体量上做到极致,比如超过企业销售收入的70%就是一个谜一样的数字。
不过,相对于茅台、五粮液等这些一线极致大单品来说,二线、三线酒企在产品策略上往往选择系列化,即推出了一个覆盖一定价格宽度的产品组合,其中有辅助性或者策略性产品,有主推产品。所以其大单品往往是指向一个产品系列。归根结底在于品牌需求的刚性和品牌号召力不同。
在消费者看来,买高端酒也就茅台、五粮液等几个选项,而选择茅台、五粮液,其默认选择是53度飞天茅台和52度水晶瓶五粮液。高端白酒的入口窄,选项少,品牌的超级单品化现象突出,最关键的是茅台、五粮液处于相对卖方市场。
相比而言,二三线品牌身处买方市场,竞争激烈,渠道和终端推广的策略味道要浓厚得多,因为不讲策略就争夺不到市场和消费者。而产品组合策略会分散企业资源,很难让酒企集中力量打造一支单品。
被业内津津乐道的成功案例&&&超级单品&牛栏山陈酿其实也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牛栏山陈酿定位低档酒,是相对边缘的价格带,竞争环境相对宽松。另一方面,牛栏山主动控制渠道供应量,价格体系管控到位。目前,随着牛栏山陈酿大单品体量的持续提升,其升级产品已经面世。
凭什么唯独茅台、五粮液成&超级巨头&?
从品牌符号的角度思考,在众多的品牌当中,唯独茅台、五粮液成为了当今一线高端白酒市场的两大&超级巨头&。对于二三线酒企,茅台、五粮液强大的超级单品符号力量,它们根本无法比拟。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历届全国评酒会基本奠定了中国白酒的格局,那其他名酒品牌没能&脱颖而出&的症结在哪里呢?茅台、五粮液品牌号召力和单品巨无霸绝非凭空得来。
首先是其持续推进的价格升级战略。从全国名酒的历史价格变迁来看,茅台、五粮液的价格升级战略思路清晰可见。正是其持续的产品价格升级逐步拉开了与其他名酒的距离,而价格上持续扩大的差距实际上逐步沉淀为消费者认知层面的品牌价值差距,茅台、五粮液通过产品价格升级脱颖而出,并最终奠定了如今的品牌地位。
其次是茅台、五粮液对自身品牌价值的持续涵养和加分。全国名酒的称号只是基础优势之一,要在诸多全国名酒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持续对自身品牌价值做加法。怎么做加法?例如事件营销、为品牌&讲故事&等,以此保持品牌传播的持续性和品牌鲜活度,像茅台酒的领导人背书对品牌涵养来说就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加分项。
此外,具体到产品层面,茅台、五粮液保持了产品形象的延续性,从而深化和固化了53度茅台酒和52度五粮液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历史资料查询显示,茅台酒从1950年代至今基本保持了产品形象的延续性,52度水晶瓶五粮液的产品形象则是在1992年~1993年基本成型(此前为萝卜瓶),水晶剑南春也基本是在1990年代初形成了自己的产品雏形。
当然,每一个规模性酒企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大单品&,只是相对来讲,每一个酒企的&大单品&因企业自身规模、策略等因素而呈现出不同的规模和体量,一般来讲,销售规模越大的酒企,其大单品的体量规模也相应越大。但由于企业自身产品策略方面的因素,这一现象并不绝对,比如泸州老窖就构建了一个集合定位不同价格区间的多个大单品在内的产品矩阵,这与茅台、五粮液的产品策略不同。
&来源:酒说& 责任编辑: 推送
本栏目最新闻收藏茅台和五粮液哪个好 五粮液与茅台的差距
五粮液收藏投资指南
《五粮液收藏投资指南》讲述了五粮液酿造、收藏的华丽篇章。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五粮液的书籍,更是一本品鉴、收藏五粮液的指南。
收藏茅台和五粮液哪个好 五粮液与茅台的差距
  “国酒茅台”商标注册通过初审引发“强震”   10余年间茅台公司共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9次注册"国酒茅台"的申请,结果是10年申请8次失败。然而茅台公司没有气馁,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网7月20日公布了商标初步审定公告,茅台集团2010年6月再次申请的"国酒茅台"商标通过初审。   五粮液(000858)等多家酒类企业日前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提交申请,请求撤销通过初审的"国酒茅台"商标,并驳回这一商标注册申请的所有申请项目。此举立即在商界、法律、媒体及社会各界相关领域引发了高强度"地震",且余震不断。   “国酒茅台”申请通过商标局初审   "茅台酒"可谓中外闻名,其产于贵州仁怀市茅台镇,是贵州酿酒行业税收的支柱型企业,同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和法国柯涅克白兰地并称为"世界三大名酒",茅台酒在某种程度上已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茅台酒厂亦成为该行业支持和地方各级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   2010年5月,经贵州省政府批准,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了"国酒茅台"分局,专职负责查处各种假冒、仿冒或"傍"茅台的违法和侵权行为。"国酒茅台"分局的成立开辟了国内首次单独为一家企业设立工商分局的先河。同时,茅台酒厂更是长期力争"国酒茅台"这一留在国人心目中的神圣称号,并一直力争使之合法化,为此茅台公司自2001年9月就开始了对"国酒茅台"商标的申请,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均未申请成功。在贵州省政府批准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国酒茅台"分局的当年6月,茅台公司再次向国家工商总局提交了注册"国酒茅台"商标的申请。   2010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含"中国"及首字为"国"字商标的审查审理标准》。该标准规定:对"国+商标指定商品名称"作为商标申请,或者商标中含有"国+商标指定商品名称"的,将以其"构成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缺乏显著特征"和"具有不良影响",予以驳回;对带"国"字头但不是"国+商标指定商品名称"组合的申请商标,应当区别对待。对使用在指定商品上直接表示了商品质量特点或者具有欺骗性,甚至有损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或者容易产生政治上不良影响的,应予以驳回。对于上述含"中国"及首字为"国"字商标的审查,应当从严审查,慎之又慎,通过相关审查处处务会、商标局审查业务工作会议、商标局局务会议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委务会议研究决定。为此,上述标准的出台,对茅台公司申请"国酒茅台"商标形成了更大的阻碍。据了解,10余年间茅台公司共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9次注册"国酒茅台"的申请,结果是10年申请8次失败。然而,历尽艰辛的茅台公司没有气馁,仍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据贵州遵义市工商局披露的信息显示,日,国家工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伯华赴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就"国酒茅台"商标注册、知识产权保护等进行了调研。另据贵州遵义市政府网站显示,2011年11月,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局长许瑞表、国家工商总局商评委主任何训班等组成的调研组赴茅台集团,对"国酒茅台"商标注册相关事宜进行考察调研。今年4月27日,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等在工商总局会议室会见了茅台集团公司董事长袁仁国、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陈敏等人,提及推动茅台商标战略一事。同月,贵州茅台(600519)公告,拟分期分批在全国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发达的地级市投资设立国酒茅台自营公司,自营公司名称拟为:省名称+国酒茅台+销售有限公司,如贵州自营公司为:贵州国酒茅台销售有限公司。   7月20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网公布了商标初步审定公告,茅台集团2010年6月申请的"国酒茅台"商标已通过初审。由此,茅台公司提出的第9次"国酒茅台"商标申请,从申请到初审历经2年多的坎坷,终于看到了希望。   但根据《商标法》相关规定,公告初审日期为3个月,即日至10月20日。如果3个月公示期内无异议,茅台就将"转正"成为"国酒茅台"。然而,公示一出业界当即一片哗然,反对声四起。   茅台注册“国酒” 业界纷纷喊打   贵州茅台第9次申请"国
24小时滚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茅台和五粮液哪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