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梁祝钢琴曲五线谱为什么不按原调教

弹琴时如何一个键都不按错【钢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65,025贴子:
弹琴时如何一个键都不按错收藏
我自己弹琴时还好,只要旁边有人就会很紧张,还会弹错。请问弹琴时如何做到不紧张那?不谈错呢?
让家长经常坐你旁边好了。弹错了很正常放慢速度就行。
一定要慢练,这是提高准确性的最好方法
熟到不能再熟,不用看键盘就知道位置的时候就不会弹错了
闭着眼睛都知道键位,只要不是钟之类坑爹的曲子基本都不会出错..
要用心~——本消息来自nerv残破不堪的总部,哪怕地球上只剩下雅马哈,我们也没有放弃拯救人类!
这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 你练熟了弹的时候细心点就行了 紧张也是难免的
多练,或者天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一直对钢琴慢弹不是很理解,难道不是快弹练技术吗?有谁来讲一下慢弹的重要性? - 知乎问题已关闭。原因:代为完成的个人任务。提问需要满足:其他人可能遇到相似问题,或问题的解决方法对其他人有所助益。如果通过其他方式解决遇到困难,欢迎提问并说明你的求知过程。36被浏览5683分享邀请回答26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对于古典钢琴这种大师都很难不出错的事情,为什么不用机器人来完成?
【对于古典钢琴这种大师都很难不出错的事情,为什么不用机器人来完成? 算是看到李云迪车祸现场有感吧。一天不练琴就出错,几天不练琴出车祸。那为什么不直接用机器人来完成这个事情呢?不同于很多有即兴成分的音乐类型,古典钢琴曲谱啥的不都是固定的么? ``````````````````````````````````````````( ̄△ ̄;)```````````````````````````````````````````````````````````````````` 其实我提的这个问题挺严肃的,结果好不容易就这么几个回答还基本都是抖机灵。我挺好奇的是在古典钢琴的演奏上使用机器人在音乐素质上会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毕竟我看很多人评论李云迪水平如何啥的也都是听出来哪里弹错了云云····还有感情这东西·····弹错了啥的也算是感情么?还是节奏慢点快点就有感情了? `````````````````````````````````````````````````~(~ ̄▽ ̄)~``````````````````````````````````````````````` 难得有一个靠谱点的答案了~其实我之所以拿古典钢琴说事,就是因为在这里面速度节奏都是被严格标定了,弹偏了就是跑调了么。至于音色,我也考虑的啊~所以要机器人来弹钢琴而不是直接电子合成么。或许力度的确是一个比较难以衡量与标定的变量~这个必须承认~也算是一个比较能体现出差别的地方吧。不过看了这些答案我还是感觉古典钢琴演奏这种刻板的事情相比于其他演奏/歌唱技巧更容易被机械取代,这种大量训练换取肌肉反应的事情,总感觉是机器的特长····· 06-11↓ 其实 我想很严肃的说 这件事两年前在法国Supélec就实现了 只不过国内好像没什么报道而已 我还特意去听了它的演奏会 只能说震撼 自己十几年的琴算是白学了 前面说不可能的那几位 不是死脑筋 就是对机器人界一丁点都不了解 是什么让你们那么肯定的回答不可能的?简直是对电气人莫大的讽刺!人是活的机器是死的 人都可以背谱了 为啥机器还要照着谱子弹? 操作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给机器人记录至少3位演奏家对同一曲子的演奏 让机器人进行分析 对于曲子中的单个音符 手指的操作无非4点:力度、深度、时长、指法;谱面的呈现有1个:音高;踏板的操作有两个:深度、时长 总共7项 如果机器人察觉到3个人在某一个音这7项上的差别很大 它就会知道这里有音乐家的二度创作 那么我也可以在适当范围内做出自己的创作 这些东西都可以转化为参数 总共5个 机器会绘制出属于自己的“5线谱”
每0.02秒10组对应10个手指 一组5个数 类似于这样: 手指00 音高00 力度00 深度00 踏板00 机器看到这个谱子就知道 自己要踩踏板用右手1指弹一个ff强度的短促的C 这里有两个难点 一个是对谱子的分析能力 还不能达到全自动 一首长曲需要钢琴家和工程师几天的共同努力帮助机器改进优化;另一个是指法 尽管以机器的速度 它能以任意指法弹出 但为了美观 还是需要人工帮助机器优化 重点是 你们所谓的什么演奏技巧 艺术感觉 完全就是一堆数据而已 机器人是自己完成的 这在音乐和公众面前可能什么都不是 但这在人工智能上是一个突破 这是我能记住的东西了 因为当时法语还不好 连听带猜懂的就这么多 如果题主还感兴趣 我可以问问我的同学 再补充些 06-11 ↑ ——————————————————————————————————————————— 23-11↓ 感谢大家的赞 本来开这个账号就是想老老实实看别人回答学习学习的 结果还是没忍住得瑟出来了。。。 补充点正事 机器人的样子并不是人形 没有头 庞大的身躯保持平衡 肩膀1米宽 踩踏板的脚是独立的 手指平铺12度 是个大手 肩膀、手臂和手指都用滑道连接 也就是说关节并不是旋转的 而是滑~过去的 手指在手掌上也是平移滑~过去的 不知道够不够形象 这个机器人突破了两个难点 第一个是手指 曾经有三个成功的钢琴机器人 手指数量分别是3十几忘了 31和19 有长有短 位置固定 无非就是为了解决黑键这个难缠的东西 奥特曼做到了通过滑道伸缩 让10根手指在黑白键中快速穿梭 第二是演奏 虽然事先的调控要好几天 但奥特曼的二次创作是自己实时完成的 同一首曲子的两次弹奏也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贝多芬的月光 No14Op27 它能两次分别表现悲壮和忧美 这和MIDI输入并不是一回事 我不是音乐专业 毕竟做了钢琴十几年的男友 还是稍微听得懂古典乐的 奥特曼和大师能否比不敢说 但它比傲娇的我强好多啊 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想想google的语音模仿技术 我相信当人们分辨不出到底是人在说话还是电脑在说话的时候 机器人代替大师演奏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确实有点恐怖 回到题主的问题 我觉得机器人演奏出错的几率要比云迪小得多 再次谢赞 原来都是图片骗赞 这回一个图都没有 还是这么多赞 23-11 ↑ —————————————————————————————————————————— 30-11 ↓ 评论很多 抱歉没时间11回复 几种观点我也想讨论讨论 1 我认为一切以“有没有意义”来探讨“应否存在”的都是耍流氓 存在即有意义 只是主观层面没有意识到而已 任何领域都一样 2 机器人对曲子的分析与创作不是随机的= = 这都什么年代了人工智能还靠随机数啊亲 曲调的抑扬顿挫都是有分析的 只是原理我听不懂所以没在这里说 但肯定不是随机数啊!!! 3 评论里有一半人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是错误的 我建议朋友们先百度一下 人工智能的意义不是创造智能 而是模拟、承载以及超越人的智能 举个例子 你在饥饿的时候看见个大鸡腿 你可能会流口水 AI可能会以10倍的速度把口水先流出来了 你可能觉得它没有饥饿的思维 如果我增加一个程序 让机器人捂着咕噜叫的肚子边喊饿边留口水 你如何客观的确定它没有智慧? 再举个实际点的例子 MOBA游戏里 你真的能说清楚电脑玩家和新手玩家的区别吗 讲真 如果把ID挡上 我一时半会分不清 这些都是人工智能 不以创造主观智慧为目的 而是以100%的将人类的智慧模拟出来为目的 也就是说AI可能不懂什么是思乡 什么是孤独 什么是悲壮 但他可以把这一切的表现形式最大程度的模拟 如果奥特曼把一个人对作品理解可能产生的表现模仿出来 你真的觉得它不能替代钢琴家吗? 假如你还不服 我们还可以这样想 你如何确定自己不是某种外星生命的人工智能?如果你认为奥特曼没有主观智慧 你如何确定自己真的有主观智慧?你如何确定自己做出的判断 行为 决定是出于主观意愿而不是某种程式?你认为奥特曼是从钢琴家演奏的大数据中检索出结果 那么你如何确定“情感”不是从大脑这个数据库里检索出的结果呢? 主观意识的问题 自然科学尚不能据理力争 人文科学又怎能胡来 哲学上 我们还有希拉里普特南提出的“缸中之脑” 笛卡尔的怀疑主义 科学上 我们认为“情感“”思维“无非就是脑细胞存储神经元与电信号的配合 当我们把神经元与电信号模拟到电子元件上 人们却认为这是没有主观意识的 至于理由 却见不到令人信服的 总之 我认为 如果人工智能有能力将钢琴家在钢琴上可能做出的表现模拟出来 它就有能力替代钢琴家 与主观意识无关 4 很多人提女朋友飞机杯这个理论 我觉得这和别人家的孩子理论差不多 在抓人工智能的短板 AI最不擅长的就是模拟人类最原始的东西 比如 性 性爱与性欲 这也是为什么AI从不愿意涉足艺术 里面有太多原始情感 恐惧 喜悦 彷徨。。。 不过我相信 飞机杯代替女朋友也是会很快实现的 电气时代初期 人们认为飞行 上太空 登月是无稽之谈 可惜电气时代只存在了一百多年 刚步入信息时代的我们 自然也会觉得飞机杯代替女朋友是无稽之谈 参见第3条 飞机杯没有主观意识 它只是能模拟一个取悦男人的女性所表现的一切行为 我们不妨预测 下一个时代叫仿生时代 5有一部分人认为 费劲巴力制造、调教一个机器人弹琴是麻烦而没有意义的 干嘛不让人来弹 我认为这是一种歧视 类似于接线员歧视移动电话 纸质图书歧视电子书 你怎么不说交了几万学费 学了十几年琴是麻烦的呢 造个机器人才几个月啊 不过这种歧视是有意义的 科学就是在人类的高傲与蔑视中成长起来的 总之 我并不想争出个对错是非 只要有理有据 都有可能是对的 我没有奥特曼的其它信息了 一个没有利益的宣传活动 在大学里招募人手的 本来就是还在研究中的东西 应该没有报导或视频吧 可以完成。 包括强弱、节奏、感情处理都可以完成,只是会离线完成而已。 这就像你们可以靠录音听得出这是谁指挥、哪个团、完成度如何一样。 只是,还是要靠非常懂琴的人来调教。 最后还是会变成人与人的较量。 所有说机器人没法表现人类演奏水平的答案都是错的。 只需要三个组件:演奏数据采集(sensor/data perception),数据分析系统(data analysis),数据还原系统(activator),机器人完全可以模拟任何一个钢琴家甚至结合不同流派进行调整。所以有人说了,机器人无法演奏xx弹yy的作品,其实只要叫xx来一遍就好了。至于说机器人无法创造自己的情感,其实只要由工程师对数据进行调控就好了,比如力度,长度和节奏上进行调整,工程师本人完全不需要会弹钢琴。 但机器人还是不能代替人类演奏音乐,因为音乐是人类发明的概念,我们欣赏音乐,欣赏的是人类在艺术和创造力上的高超造诣。如果让机器人来弹,我们欣赏的是高水平的机械和AI。所以说,不是因为机器人做不到,是因为即使做到了也达不到我们欣赏音乐的目的。 技术上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果都是机器人在弹琴,谁还愿意买那么贵的票去听音乐会? 这是我在念研究生时候做的一个项目。在这个视频里面我们让马林巴机器人Shimon弹奏一首非常简单的古典乐曲《致爱丽丝》。 马林巴机器人的古典梦想—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v_show/id_XNjQwMDM0OTE2.html?from=y1.7-1.2 即使是如此基本的曲子,即使Shimon有八只手。在做path planning的时候我们也碰到了很多头疼的问题,比如要预测下一个音符的位置不要出现手之间的collision,要计算全局的距离消耗量来做到最优化的使用手臂等等。在当初硬件设计的时候我们(事实上硬件是media lab的人帮忙设计的)没有考虑到或者要求让它弹奏多么困难的曲子,所以让机器人照本宣科的演奏有一点本末倒置的意思。 事实上,照谱演奏只是从弱AI的角度出发让机器人来学习和掌握演奏技巧,像很多回答里提到过的一样,这个其实并不难做到。只要midi输入的信号足够完备,硬件设计的足够合理,响度,音高,节奏都不是问题。只是, 真正的演奏是要有情感填充和即兴发挥的,这些机器人是否能做到呢? 而这其实才是我们当初设计这个机器人的真正目的:如何让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创作,即兴,并且与人交互演奏。这些年来我们先后尝试了让Shimon和交响乐团合作,和即兴爵士乐手合作,甚至是和实验室的其他机器人合作,每一次的尝试都曾让我们兴奋不已。但是至少在我看来,所有的尝试还完全达不到一个真正艺术家的水平,再玄乎的算法,到最后还是要通过input来输出,无法在非监督的情况下天马行空的自由发挥、 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探讨了。回到楼主的问题,其实我想说的是,比起造个机器人在那儿一板一眼的演奏,用一套现有的软件音源恐怕成本更低吧。但是这事情,又是本末倒置了。 音乐一共有三次创作。作曲是第一次创作。演奏是第二次创作,也就是说,哪怕是同一个乐谱,演奏者也有创作空间。欣赏是第三次创作,也就是说,哪怕是听同一个录音,欣赏者仍有创作空间。这一切都涉及灵感,机器不能完成。 当然,如果你根本没有后两次创作的能力和境界,对你来说确实找个机器来代替更好。但世上有很多人境界比你高。 其实说演奏要听现场的同学,我很想问一句:如果拿个屏风遮住,分别由钢琴家和机器演奏,万一你们听不出来呢? 二度创作由机器模拟并不难。 我在这里想要单纯的就我反对的那些陈述所作出一个总体的点评……这里总算有一个答案把我反对的那些陈述都列举在内了……于是我就在这里 @央夏 好了…… 在机器已经可以模拟弹钢琴的今天,钢琴家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 - 知乎用户的回答 我反对的东西终于在这样的一个答案里都出现了…… 纯粹在科学的知识范围内看,这个答案所说的内容或许都没有问题……但是这个答案的哲学部分却幼稚得可以……不懂哲学是可以的,但是把哲学教材上写出来的全都当成“正确的哲学”然后出来乱说就不行了…… 该答案不欢迎转载,所以我只能采用这种方式…… 首先,单纯就在心理学上,手段和目的的区别就不是那么清晰的……你做神经科学的总不会不知道吧……其次,首先我们只有默认了一个“情感世界”的存在,才能说“对音乐所呈现的情感世界的关照”,但问题在于,任何东西都不是“本身就存在”的,而只是在某种理论上才存在的(参考迪昂-蒯因论题),因此,并没有任何“超越性的存在”,在这里,听众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本能地基于某些假设建立了一个理论,至于那个所谓的“情感世界”显然也只是这个理论所得出的结论,仅此而已,显然这完全不能证明“艺术不只是单纯的作品本身”…… 首先,单纯就在心理学上,手段和目的的区别就不是那么清晰的……你做神经科学的总不会不知道吧……其次,首先我们只有默认了一个“情感世界”的存在,才能说“对音乐所呈现的情感世界的关照”,但问题在于,任何东西都不是“本身就存在”的,而只是在某种理论上才存在的(参考迪昂-蒯因论题),因此,并没有任何“超越性的存在”,在这里,听众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本能地基于某些假设建立了一个理论,至于那个所谓的“情感世界”显然也只是这个理论所得出的结论,仅此而已,显然这完全不能证明“艺术不只是单纯的作品本身”…… “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享受”,这显然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根据前面从迪昂-蒯因论题出发得到的结论,既然“情感世界”本身仅仅是一个理论所得出的结论,那么显然有没有获得这种观照只取决于听者是如何建立理论的……在这种意义上,如果说在艺术中本身有任何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乃至于这并非形式主义的演奏可以产生的,这显然都是一个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因为这只会使得任何演奏者的任何演奏都不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享受”…… “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享受”,这显然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根据前面从迪昂-蒯因论题出发得到的结论,既然“情感世界”本身仅仅是一个理论所得出的结论,那么显然有没有获得这种观照只取决于听者是如何建立理论的……在这种意义上,如果说在艺术中本身有任何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乃至于这并非形式主义的演奏可以产生的,这显然都是一个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因为这只会使得任何演奏者的任何演奏都不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享受”…… 但其实并非如此,不只是音乐,文学和画作也同样不具备任何客观内容,文学和美术本身并未承载任何故事,一千个读者也同样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里并没有任何超出音乐的地方……如果任何东西是“语言和想象力所不能触及的,漫无边际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意识的”,那么我们应该直接说——这东西不存在……因为无论我们是否假设这种东西存在,这都不会对我们的预测产生任何影响……但显然,音乐是存在的,我们都听到过音乐……因此,音乐显然不是这样的东西……不能因为一个蠢货对于明显我们都接触到了的音乐做出了如此愚蠢的定义,我们就为此修改基本的科学方法……(正如一个诗人也可以用类似的语句来描述女人,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存在的女人的属性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而我们显然不会说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 但其实并非如此,不只是音乐,文学和画作也同样不具备任何客观内容,文学和美术本身并未承载任何故事,一千个读者也同样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里并没有任何超出音乐的地方……如果任何东西是“语言和想象力所不能触及的,漫无边际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意识的”,那么我们应该直接说——这东西不存在……因为无论我们是否假设这种东西存在,这都不会对我们的预测产生任何影响……但显然,音乐是存在的,我们都听到过音乐……因此,音乐显然不是这样的东西……不能因为一个蠢货对于明显我们都接触到了的音乐做出了如此愚蠢的定义,我们就为此修改基本的科学方法……(正如一个诗人也可以用类似的语句来描述女人,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存在的女人的属性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而我们显然不会说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 不同种族的人能从同样的旋律中感受到相似的感情,这是否就意味着要么音乐作品本身具有情感,要么就总有不同种族和文化所体会到的感情的区别呢?(换句话说,在这个论证中,我们很清楚的可以发现,论证者把前面的“形而上学可能性”偷换成了“现实可能性”,这才引发了这样的荒谬)……并非如此……当我们用刀划到手的时候,超越个体差异的,超越种族的,我们都能感受到疼痛,显然“用刀划到手”这个动作本身并没有所谓的痛觉,痛觉完全是我们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基于种族文化的差异,就有人痛有人不痛了…… 不同种族的人能从同样的旋律中感受到相似的感情,这是否就意味着要么音乐作品本身具有情感,要么就总有不同种族和文化所体会到的感情的区别呢?(换句话说,在这个论证中,我们很清楚的可以发现,论证者把前面的“形而上学可能性”偷换成了“现实可能性”,这才引发了这样的荒谬)……并非如此……当我们用刀划到手的时候,超越个体差异的,超越种族的,我们都能感受到疼痛,显然“用刀划到手”这个动作本身并没有所谓的痛觉,痛觉完全是我们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基于种族文化的差异,就有人痛有人不痛了…… 因此,音乐尽管有其客观成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真的指向了一个“超越性的存在”……乐曲基于听者的只是特定声音信号的刺激,听者本身本就有身为听者的本能(相信没人认为人出生下来真的是一块白板,一切都是文化所塑造的),这样的本能,在基于这样的刺激的情况下,本就会基于这样本能的假设而产生出一系列理论,这与用刀划到手会感到痛一样,并没有什么稀奇的,而用刀划到手显然不指向任何超越性的存在,用刀划到手显然是纯粹的物理形式,而没有任何这样的内容,同样的,音乐显然只是纯粹的声音形式,并没有任何这样的内容……任何艺术本身都没有这样的内容,产生了内容的只是观众基于自己的本能所建立的理论…… 显然,我们并没有必要因为这种愚蠢的甚至自己都不能解释自己的语义的陈词滥调而修改什么东西……请注意,显然这句话里面的“机械”是无语义的……至少,该“机械”并不是图灵的“机械计算”所指的那一种“机械”……至于“机器做不到”,这很显然需要证明,而不是只需要陈述…… 显然,我们并没有必要因为这种愚蠢的甚至自己都不能解释自己的语义的陈词滥调而修改什么东西……请注意,显然这句话里面的“机械”是无语义的……至少,该“机械”并不是图灵的“机械计算”所指的那一种“机械”……至于“机器做不到”,这很显然需要证明,而不是只需要陈述…… 在这里论证者引入了另一个奇怪的概念“智性”,但从未有任何一个人讨论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人类本身是否具有这样的东西?……显然的,如果仅仅简单就这里的描述而言,这完全没有超出通用图灵机的能力范围(仅仅简单根据通用图灵机的纯数学定义即可)…… 在这里论证者引入了另一个奇怪的概念“智性”,但从未有任何一个人讨论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人类本身是否具有这样的东西?……显然的,如果仅仅简单就这里的描述而言,这完全没有超出通用图灵机的能力范围(仅仅简单根据通用图灵机的纯数学定义即可)…… 显然,这里的“机械”依旧不是通用图灵机这个意义上的“机械”……至少,从定义上来看,没有任何东西阻止一台通用图灵机完成这项内容……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台机械,在它在处理MATLAB问题时候积累下来的运行记录将会影响到此后输入曲谱时候的处理方式……显然这是很机械的,并且也完全符合要求…… 显然,这里的“机械”依旧不是通用图灵机这个意义上的“机械”……至少,从定义上来看,没有任何东西阻止一台通用图灵机完成这项内容……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台机械,在它在处理MATLAB问题时候积累下来的运行记录将会影响到此后输入曲谱时候的处理方式……显然这是很机械的,并且也完全符合要求…… 同样的,参考上面那一台被我设想出来的机器……只要我们把这台机器运行其他程序的运行记录与演奏乐曲时候的处理方式相互关联,这就足以达到这样的要求……而这在技术上应该是可行的……当然,如果我们继续使用“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这样的论证方式,那么的确依旧是可以通过诡辩来拖延时间的…… 同样的,参考上面那一台被我设想出来的机器……只要我们把这台机器运行其他程序的运行记录与演奏乐曲时候的处理方式相互关联,这就足以达到这样的要求……而这在技术上应该是可行的……当然,如果我们继续使用“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这样的论证方式,那么的确依旧是可以通过诡辩来拖延时间的…… 看起来这似乎彻底封死了机器演奏的可能性,但是,这也同样封死了人类演奏的可能性……因为,我们根本不可能证明人类具有所谓的intellectual,我们根本不能证明人类的演奏中存在人类所认为的人类的这种“理解”……如果我们要承认人类可以演奏,就显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对于“正确的演奏”的定义…… 看起来这似乎彻底封死了机器演奏的可能性,但是,这也同样封死了人类演奏的可能性……因为,我们根本不可能证明人类具有所谓的intellectual,我们根本不能证明人类的演奏中存在人类所认为的人类的这种“理解”……如果我们要承认人类可以演奏,就显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对于“正确的演奏”的定义…… 一开始就是一个自相矛盾……呵呵……有一千种世界观就有一千个“真理”,难道我们要说这一千个真理都是“真正的真理”?……显然不是,这样的逻辑是失败的……人们世界观的演变完全具备了上述的所有特征……但是用世界观和真理来进行阐述的话,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发现问题之所在……我们完全可以否定真理的存在,并且如果我们承认真理的存在,那么就不能说“真理活在这许许多多世界观中”……根本没有那个“唯一真实的贝多芬”,甚至就连历史上的贝多芬本人也不是(因为实际上严格的来说,历史上的那个贝多芬并不能被算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际上存不存在不可分割的整体还很难说)……在这里,有的仅仅是那一千多个贝多芬,以及其中“我们更喜欢的那个贝多芬、“对于日后的新的贝多芬们影响更大的贝多芬”…… 一开始就是一个自相矛盾……呵呵……有一千种世界观就有一千个“真理”,难道我们要说这一千个真理都是“真正的真理”?……显然不是,这样的逻辑是失败的……人们世界观的演变完全具备了上述的所有特征……但是用世界观和真理来进行阐述的话,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发现问题之所在……我们完全可以否定真理的存在,并且如果我们承认真理的存在,那么就不能说“真理活在这许许多多世界观中”……根本没有那个“唯一真实的贝多芬”,甚至就连历史上的贝多芬本人也不是(因为实际上严格的来说,历史上的那个贝多芬并不能被算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际上存不存在不可分割的整体还很难说)……在这里,有的仅仅是那一千多个贝多芬,以及其中“我们更喜欢的那个贝多芬、“对于日后的新的贝多芬们影响更大的贝多芬”…… 最后,这句话依然是一个空无论证的论断……首先,我们需要说明intellectual这种东西是什么,然后再证明存在哪怕任何一个人有intellectual这种东西…… 最后,这句话依然是一个空无论证的论断……首先,我们需要说明intellectual这种东西是什么,然后再证明存在哪怕任何一个人有intellectual这种东西…… 仅仅是空虚而无意义的论断并不能有效地支持任何结论,而只能表现出做出论证的人本身有多么没动脑子……再重复一遍,不懂哲学是可以的,但是把哲学教材上写出来的全都当成“正确的哲学”然后出来乱说就不行了…… 只是不同的人用了不同的工具罢了。音乐本身也只是交流美感的振动而已,欣赏音乐时欣赏的是一个个艺术家又不是看他们用的工具。 李梅里 说得就很好。感觉没区别的话直接听模拟声音就可以了,何必用机器人多此一举,它的研究者有更好的事情做。 再说,编程的人未必不能是个艺术家。 我来系统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看了一下,大家的意思其实差不多都算对了,但没有很到位的答案。 1.题主问: 我挺好奇的是在古典钢琴的演奏上使用机器人在音乐素质上会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毕竟我看很多人评论李云迪水平如何啥的也都是听出来哪里弹错了云云 的确,机器可以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最高票答案也说了,机器人的演奏震撼度和我们这样的小渣渣不是一个级别。那机器能代替人类演奏吗?那叫不叫艺术? 很抱歉,不可以。即使他们能演奏,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那不叫做艺术。 事实上,但凭机器更加精准、高超、给人听觉上以美感甚至“震撼”的演奏,便声称机器可以代替人类演奏, 这样的观点是犯了将“感官刺激”认作“艺术享受”的错误。人们习惯把作品看作是一个具有审美属性或审美价值的给定客体,把作品“本身即美”当作了作品之存在的全部,但这偏离了艺术的本质。 法国哲学家萨特有段话说的很精妙: “我们必须看到,只有笔触的效果、画面上的粘性和纹路以及色彩的光泽才是真正现实的东西。然而这些东西并不是审美的对象。……画上的每一笔的目的都不在其自身,甚至不在于构成一个统一的现实的整体。它伴随着一个非现实的综合体而产生,而艺术家的目的是要用现实的色彩构成一个整体,而这整体使那非现实的意象得以表现。因此我们应当把这张画视为一件物体,它不时(每当观赏者发挥其想象时)接受一种非现实的意象的光临,这种非现实的意象才是这画中的客体。使我们上当受骗的是这画面上的某些现实的色彩给予我们的实在的感官的愉悦。……审美快乐是实在的,但是审美的目的并不是去获得似乎是由现实的色彩所造成的快乐本身。审美只是我们认识的非现实的对象的一种方式,它的对象远不是这幅现实的画。”[1] 这段话是说,实在的、审美的快乐不是艺术的目的本身,而是艺术所采用的手段。音乐亦是如此,对于音色、旋律的愉悦并不能构成审美过程的全部。诚然,知觉是感知音乐的基础,欣赏音乐,是建立在对音乐作品物质特性的愉悦之上的。但是,真正的艺术体验,对音乐的“感知”并不是单纯的感官上被动的“感知”,而是对音乐所呈现的情感世界的观照,是一种主动的参与。当我们感受到某段旋律、某种音色的独特魅力所在,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造成了感官上的被动的美感,而是它们将处在审美体验中的我们导向了某种“超越性的存在”。 这一点上,萨特和海德格尔殊途同归。海德格尔在《林中路》(Holzwege)中,对梵高的《农鞋》有一段形象的描述: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得以自持。”[2] 同样的道理。梵高的画作《农鞋》是美的。但它的美不在于画作的形式本身。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美是因为存在者的存在之被澄亮而发出的闪耀”,按照通俗的话语来讲, 梵高的农鞋不是说要告诉我们他画了什么,这是什么,而是要向我们传达出穿此鞋的农妇的那个世界,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那“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的世界;它并非指农鞋的“用具性”,而是通过农鞋指向农妇的生存与世界的一种关联。 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享受”,并非形式主义上的美感,乃是指人的生存体验在一个象意世界中获得了自我观照。在此意义上,机器的演奏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演奏,不能指向这样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即”生存体验”),因此无论其对于演奏技巧的掌握有多高超,都尚不足以取代人类。 2.题主问: 还有感情这东西·····弹错了啥的也算是感情么?还是节奏慢点快点就有感情了? 这其实是个极具争议性的音乐哲学的问题。音乐中的“感情”是什么?所谓的“感情”,是源自作品本身,还是源自听者自身的联想和主观情感?换言之,音乐本身有没有内容? 这个问题,也是回答“机器”能否代替人类演奏的关键问题之一。因为机器的演奏(暂时不算强人工智能,即具有人类意义上的intellectual的人工智能)是形式主义的演奏,如果后者为真(即音乐本身不具有客观内容),也即从音乐中我们能指认的只是声音形式本身,那么机器演奏和人演奏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这里比较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艺术哲学》和《音乐哲学》,我会在末尾列出参考文献) 不可否认的是,相比于其他艺术形式,声音形式和它所含内容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 其他门类的艺术大多没有这种问题,比如文学,比如画作,人们总会默认为她们是有内容的。然而音乐并不总是这样。 音乐是种极其特殊的艺术形式,它“表达无以言表的东西”,“它是语言和想象力所不能及的,它是漫无边际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意识的状态”(夏尔明希语)。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所作的曲子,作曲家是否就真的把这个事件置放于音乐中了?并不是。不同的人,对同一首曲子的理解可以千差万别。音乐很难找到其特定的内容,也无法像文学和美术那样去承载一个故事。 那么,如果音乐是没有内容的,从音乐中我们能够指认的只是声音形式本身。如果某个曲子听起来是悲恸的,那么这悲哀之情并不是声音自身所具有的,而是听者产生的。 但这显然不合乎逻辑。如果不承认音乐有客观内容,那么一部分人把某支曲子听成悲剧,完全有可能另一部分人把它听成喜剧。这太荒谬。拿拉赫马尼诺夫的悲歌Elegy举例好了。旋律中汹涌起伏的悲恸往往是超越了个体差异的,不同种族的人也往往会感受到相似的感情。我们从一开始,必须承认, 音乐有客观内容的。 那么,这种客观内容是什么?是不是我们所谓的“感情”?听音乐的时候,所谓的“感情”到底来自哪里? 事实上,一首音乐的客观内容,是这首曲子的听者所能进入的情感形象和精神世界。任何一首乐曲所给予听者的东西,既不是引起了乐曲创作的特定的客观现实,也不是作品的特定的声音形式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内容。音乐作品本身是不具有情感的。情感来自于听者的内心生活。音乐作品提供的,是与情感相关联的声音形象,它们引起了听者的静观默想,指向了一个超越性的存在。这种超越性存在,即作品指向的生存体验的境界,才是音乐的客观内容。 音乐唤起我们的某种情感,在于它表现了与那种情感相关联的形象。 因此,音乐作品是由内容的,它不只是纯粹的声音形式。 在这里借用查尔斯·明希Charles Munch的一段话: “……一些业余画家画同样的景物的时候,画布上出现的是没有灵魂的陈规旧套,景色的内涵一点也没有揭示出来。同样的道理,一个拙劣的指挥会把音乐弄的索然无味,大为逊色,而另外的指挥则能发现其中的高尚精神和它所表达的人类的欢乐、悲伤和爱情。”[3] 这段话表明,一个伟大的指挥家,要向听众澄明保存在乐谱中的精神境界。如果一个指挥只是像机器一样把乐谱机械地指挥出来,这实际上否认了音乐具有客观内容,把音乐理解为纯粹的乐音存在。说到这里我的论点应该很清楚了, 即真正伟大的演奏,要实现音乐中的那个“超越性存在”,充任听者的情感媒介,引起他们的静观默想。 这是机器做不到的。 说到这里,大概会有人问我,机器怎么就不能指向那个“超越性存在”了?怎么就不能引起听者的静观默想了?如果把机器演奏录下来给你听,你能不能听出来? 我确实很有可能听不出来。我也认真看了最高票的答案,连二度创作都有了(这个概念后面会详细讲),确实很可怕。机器可以比人演奏的好。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类也完全可以被机器带入音乐呈现的情感世界中去。 这里的问题在于,机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演奏,但是不可能取代人类的地位。 因为演奏是智性intellectual的 。音乐是有生命力的。在不同的时代,可以有新的理解,被演奏家们注入新的精神内涵,生生不息。而机器演奏纵然是精湛的、精准的、近乎无懈可击、可以一时超越人类, 但不足以延续音乐文本的生命。 我很喜欢一句话: “任何作品都带有奔腾流逝的时间,它既沉浸在亘古洪荒之内,又蕴含于最为遥远的未来之中。” 机器可以替代人类演奏,甚至可以代替不够优秀的演奏者(尤其是我这样的渣渣:-D),但永远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音乐文本中,保留的作曲家的生存情感,那种鲜活的、可以引起共鸣的力量,在亘古洪荒的年代如此,在最为遥远的未来依旧如此。每个时代,都要靠那个时代的演奏家,将那缓缓流淌的暗流或滚滚奔腾的激流呈现出来,给予人们新的、无尽的想象。 好的问题的焦点来了。 为什么机器不能延续音乐文本的生命? 因为演奏是一种二度创作。一种智性intellectual的二度创作。这和最高票答案的机器人的“二度创作”是有本质的区别。机器不可以替代人类,因为音乐文本在不同的时代,是被不断诠释不断更新的,在世界各国的大厅里回响,启发着每一代人。机器的演奏不存在这种诠释和更新。“音乐展示给我们的,是在表面的死亡之下生命的延续,是在世界的废墟之中一种永恒精神的绽放。”(罗曼罗兰语)。机器无从在表面的死亡(指最初的文本)之下生命的延续(不断诠释不断更新的文本)。 音乐的复活,并非简单的复制文本,也并非要再现作者原来的意图,不是亦步亦趋的机械照搬,而是人对于文本极具个性精神的演绎。 那么接下来,什么是二度创作?为什么机器的二度创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是演奏家,独具精神个性的,对作品的解读。并非是按照谱面的注解去还原作者原本的意图。这无疑是荒谬的。二度创作,实则是人对于文本极具个性的精神的演绎。 举两个例子。 如果贝多芬亲自演奏或者指挥他自己的作品,他将如何演奏,如何指挥?即他通过这乐谱的符号回想起自己当初写下这乐谱时的内心世界吗?并不是。贝多芬面对自己的乐谱,他面对的是在他之外的,不依赖于他的客观的东西。至于这个作品原是他本人写的,还是别人写的,已不再有原则性的差别。 因此,作品一旦完成,就已经是离开作者。 根本不存在完全忠实于作者意图的演奏。比如,贝多芬的作品实际表现出来的东西,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他所想要表达的东西,甚至出乎了他本人的意料 。这就是音乐创作的真相。 正确的演奏不是机械的解读,而一定是多元的。这建立在演奏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之上。他要把自己个性的对作品的领会、感受充当演奏的器官,去表现作品的生命。在机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intellectual的今天,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二度创作”。 那原作者意图在哪?消亡了吗?如果消亡了,演奏者还如何去理解领会作品,去表现作品的生命? 并没有。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有一千个演奏家,就有一千个贝多芬。那么最初那个唯一真实的贝多芬去哪了?它是否已经消亡了?问题的焦点在于,这“一千个贝多芬”,和“唯一真实的贝多芬”并不是两样东西。唯一真实的贝多芬,就活在这一千个贝多芬里。唯一真实的贝多芬始终存在。它就活在这一千种解读里,感动、启发着处于不同时代的演奏者,成为一切时代的同龄人。[4] 而这一切,只有具有intellectual的人可以做到。机械的,形式主义的演奏,不能复活这唯一真实的贝多芬,不能延续一千个贝多芬生生不息的生命。 最后以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作结吧。 "We must never respect masterpieces but love them, because one only respects dead things while a masterpiece lives forever." “我们永远不需要尊敬一部杰作而是要热爱它,因为人们只会尊敬那些死去的东西,然而杰作是永存的。” 出自Lipatti最后的讲稿(转引自Alfredo Casella)。译文来自应明耀。关于Lipatti最后的讲稿,感兴趣的请戳 DINU LIPATTI (你们造不造这是我花了多大力气找到的!最先读到的是译文。感动的热泪盈眶,后来决定去找原文真的找到了。希望每个热爱音乐的人都认真读读Lipatti最后的讲稿。) Reference [1]李普曼, 当代美学[M].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6. [2]转引自《艺术哲学》,原文出自海德格尔《林中路》 [3]明希, 董丽娟. 致未来的指挥家们[J]. 爱乐, 2000 (2): 25-29. [4]王德峰. 艺术哲学[M]. 復旦大學出版社, 9. 我在今天的 《無次元》会员通讯 里回答了这个问题,节选如下: 弹错了啥的也算是感情吗?嘿,绝对算啊。事实上,由于感情会影响妳的心率、情绪、以及对肌肉的控制,要让自己尽量不弹错靠的就是在演奏时抑制感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日复一日血汗工厂般的练习做到的。当妳听自己弹同一首曲子听到吐时,任什么感情都会被中和掉。 …… 第一乐章开头的那个碰错的和弦(视频中 2’07” 和 2’08” 之间)是一个典型的精彩错音。为什么?看过谱子的人知道,那个碰错的和弦和它之前的和弦之间在键盘上的空间距离很大,但在音乐上的时间距离很小。这意味着钢琴家要用最快的速度把两只手一起从钢琴的高音区移到低音区,并准确地弹出后一个和弦。(更别提后一个和弦的右手小指落在了宽度较小、因此更难按准的黑键上。) …… 潘帅答案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他一方面以一种貌似激进的姿态站在了「机器人」的一边(「你们所谓的什么演奏技巧、艺术感觉,完全就是一堆数据而已。机器人是自己完成的」),但与此同时又提到了「指法」。无论是潘先生提到的这家法国公司还是潘先生本人,如果要超越人肉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为什么要造一个只有十根手指、且手掌跨度只有十二度的的机器人?很显然,潘先生难以忘怀自己过去十几年里在克服肉体障碍上投入的努力。他明白作为艺术的体育是怎么回事。他喜欢看人类克服极限的姿态。 欲读全文,请点这里入会: 《無次元》会员计划 只发视频: TED演讲集:音乐革命 TED演讲集:音乐革命 /v_show/id_XODAxNDk5MzI4.html 每当我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脑海里总会出现一个人的身影,告诉我一些做人的道理 说到底,听众听音乐会不是听“音乐的内容”,而是“看一个个活人在台上演奏几百年来的最优秀的作品并且沉醉其中为之感动”的过程。 我们听的音乐是和演奏家的性格密切相关的。我们听的不只是肖邦、贝多芬,我们听的是阿格里奇的肖邦、鲁宾斯坦的肖邦,是李赫特的贝多芬、肯普夫的贝多芬、阿劳的贝多芬。 如果说让机器取代钢琴家的话,那么自动演奏钢琴早就做到了,甚至CD诞生的目的也在于此吧 。 其实……我们现在大部分古典音乐的演奏,都是通过一种机器人来完成的。它叫播放器。 有了这种机器人,只要大师重试几次然后挑一个最好的版本,机器人就可以根据大家的需求反复重现大师的演奏效果啦~ 某些大师弹完还要修修音轨,把局部弹错的音重弹一遍什么的,所以机器人演奏出来的版本某种意义上比这个大师自己弹的还要好~ 相比之下,你非要开发一个实体机器人去弹现场,我觉得好像有点吃力不讨好,既不如真人弹有感觉,也不如那个叫“播放器”的机器人价廉物美…… 不知道这个旧答案为啥今天引来了好多评论,有人说一切都可以量化,力度速度啦,但也是人为提前设定的是不是?那人直接弹好不好?拜托一个机器媒介来贯彻他的演绎是要多费劲。好,又回到题主的问题了,因为他担心人在台上出错,首先,百分之九十八的演奏会都不会出现云总那种尴尬场面的。绝大部分碰错的都能圆回来。无伤大雅。再次,我是说,希望在现场听到和录音不同的,即兴的东西,包括错音,包括他怎样应变。录音棚里的CD无错,精美,为什么我们还要花几张CD的钱去听演唱会?音乐会?因为我喜欢这个人,也喜欢他带给我的未知感,还期待安可。。综上所述,虽然机器会表现出最精确的音乐,但是。。。好吧,也许是我navie固执文科生啥也不懂吧。 亲爱的题主,乐谱上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是音符,其余那些,把音符变成音乐的而是力度,节奏,音色,踏板,速度等等无法量化无法统一的东西。这些,不同演奏家对于音乐的不同理解导致他弹的曲子别人模仿不来,所谓二度创作就在此。听每个演奏家表现这种差异,是我们去音乐会的目的,听听与录音室有什么不同,抓住他/她转瞬即逝的新颖的细节处理。机器人去弹,只能表现精确,不会任何变化,因为那都是由人设定好的弹法,程序。 小时候看过个童话,叫“夜莺”,就是说的这个事。 这方面的实验是有的。如果严格按照谱子,以均匀的节拍用机器演奏的话,会听着很“无聊”,这个不用专家,普通人也能感觉出来。 如果像高票答案说的,把演奏家的数据量化,让机器来学习的话,额,这不就变成图灵测试了吗?等于是用机器来模仿人,虽然模仿不了百分之百,但有百分之六七十也够弹出让人觉得不错的曲子了。这是显而易见的。不能像题主想要的,证明“这种纯粹练肌肉反应的东西,机器更擅长”。古典钢琴相对于其他乐器更容易量化,这倒可能是真的。 音乐家的演奏和“按照固定程序的‘机械’的演奏”应该有很多差别,我就顺着上面说的提一点,人的演奏的一些特征,例如轻重缓急的变化,能成为其自身呼吸节奏、情绪的反映,听众对于这样的演奏会认为演奏者的属性更接近于“人”,更容易产生共情,被音乐作品打动。 题主可能还是觉得,“如果这样,那不是不练琴就好,都来随意的自我表达,越练琴反而越机械吗?” 不然。第一,练琴也不是要练的像机器人,是要练习控制身体的能力啊。第二,弹得不准,表达感情的特征会被混乱的失误掩盖,只有弹得准,才能体现有效的表达。 我觉得你可以试一下把一首乐曲的谱子放到最新版本Sibelius最好的乐器音色库里面然后播放一遍,再听一遍真实音乐家演奏的录音,看看自己能不能听出很大的区别来。如果听不出来很大区别的话说明对于你来说听机器人演奏的确没什么差别,如果还愿意听古典音乐,那么还能省下一大笔音乐会门票和买CD的钱。 详见: http://www. /question/ http://www. /question/ 等问题,我觉得解释清楚到不能再清楚了。 就像相机对绘画的进程的影响一样,我相信演奏家们也要迎来一次大的变革了。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听到超现实主义,解构主义,抽象派的音乐。或许,已经有了:)】
06-11↓ 其实 我想很严肃的说 这件事两年前在法国Supélec就实现了 只不过国内好像没什么报道而已 我还特意去听了它的演奏会 只能说震撼 自己十几年的琴算是白学了 前面说不可能的那几位 不是死脑筋 就是对机器人界一丁点都不了解 是什么让你们那么肯定的回答不可能的?简直是对电气人莫大的讽刺!人是活的机器是死的 人都可以背谱了 为啥机器还要照着谱子弹? 操作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给机器人记录至少3位演奏家对同一曲子的演奏 让机器人进行分析 对于曲子中的单个音符 手指的操作无非4点:力度、深度、时长、指法;谱面的呈现有1个:音高;踏板的操作有两个:深度、时长 总共7项 如果机器人察觉到3个人在某一个音这7项上的差别很大 它就会知道这里有音乐家的二度创作 那么我也可以在适当范围内做出自己的创作 这些东西都可以转化为参数 总共5个 机器会绘制出属于自己的“5线谱”
每0.02秒10组对应10个手指 一组5个数 类似于这样: 手指00 音高00 力度00 深度00 踏板00 机器看到这个谱子就知道 自己要踩踏板用右手1指弹一个ff强度的短促的C 这里有两个难点 一个是对谱子的分析能力 还不能达到全自动 一首长曲需要钢琴家和工程师几天的共同努力帮助机器改进优化;另一个是指法 尽管以机器的速度 它能以任意指法弹出 但为了美观 还是需要人工帮助机器优化 重点是 你们所谓的什么演奏技巧 艺术感觉 完全就是一堆数据而已 机器人是自己完成的 这在音乐和公众面前可能什么都不是 但这在人工智能上是一个突破 这是我能记住的东西了 因为当时法语还不好 连听带猜懂的就这么多 如果题主还感兴趣 我可以问问我的同学 再补充些 06-11 ↑ ——————————————————————————————————————————— 23-11↓ 感谢大家的赞 本来开这个账号就是想老老实实看别人回答学习学习的 结果还是没忍住得瑟出来了。。。 补充点正事 机器人的样子并不是人形 没有头 庞大的身躯保持平衡 肩膀1米宽 踩踏板的脚是独立的 手指平铺12度 是个大手 肩膀、手臂和手指都用滑道连接 也就是说关节并不是旋转的 而是滑~过去的 手指在手掌上也是平移滑~过去的 不知道够不够形象 这个机器人突破了两个难点 第一个是手指 曾经有三个成功的钢琴机器人 手指数量分别是3十几忘了 31和19 有长有短 位置固定 无非就是为了解决黑键这个难缠的东西 奥特曼做到了通过滑道伸缩 让10根手指在黑白键中快速穿梭 第二是演奏 虽然事先的调控要好几天 但奥特曼的二次创作是自己实时完成的 同一首曲子的两次弹奏也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贝多芬的月光 No14Op27 它能两次分别表现悲壮和忧美 这和MIDI输入并不是一回事 我不是音乐专业 毕竟做了钢琴十几年的男友 还是稍微听得懂古典乐的 奥特曼和大师能否比不敢说 但它比傲娇的我强好多啊 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想想google的语音模仿技术 我相信当人们分辨不出到底是人在说话还是电脑在说话的时候 机器人代替大师演奏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确实有点恐怖 回到题主的问题 我觉得机器人演奏出错的几率要比云迪小得多 再次谢赞 原来都是图片骗赞 这回一个图都没有 还是这么多赞 23-11 ↑ —————————————————————————————————————————— 30-11 ↓ 评论很多 抱歉没时间11回复 几种观点我也想讨论讨论 1 我认为一切以“有没有意义”来探讨“应否存在”的都是耍流氓 存在即有意义 只是主观层面没有意识到而已 任何领域都一样 2 机器人对曲子的分析与创作不是随机的= = 这都什么年代了人工智能还靠随机数啊亲 曲调的抑扬顿挫都是有分析的 只是原理我听不懂所以没在这里说 但肯定不是随机数啊!!! 3 评论里有一半人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是错误的 我建议朋友们先百度一下 人工智能的意义不是创造智能 而是模拟、承载以及超越人的智能 举个例子 你在饥饿的时候看见个大鸡腿 你可能会流口水 AI可能会以10倍的速度把口水先流出来了 你可能觉得它没有饥饿的思维 如果我增加一个程序 让机器人捂着咕噜叫的肚子边喊饿边留口水 你如何客观的确定它没有智慧? 再举个实际点的例子 MOBA游戏里 你真的能说清楚电脑玩家和新手玩家的区别吗 讲真 如果把ID挡上 我一时半会分不清 这些都是人工智能 不以创造主观智慧为目的 而是以100%的将人类的智慧模拟出来为目的 也就是说AI可能不懂什么是思乡 什么是孤独 什么是悲壮 但他可以把这一切的表现形式最大程度的模拟 如果奥特曼把一个人对作品理解可能产生的表现模仿出来 你真的觉得它不能替代钢琴家吗? 假如你还不服 我们还可以这样想 你如何确定自己不是某种外星生命的人工智能?如果你认为奥特曼没有主观智慧 你如何确定自己真的有主观智慧?你如何确定自己做出的判断 行为 决定是出于主观意愿而不是某种程式?你认为奥特曼是从钢琴家演奏的大数据中检索出结果 那么你如何确定“情感”不是从大脑这个数据库里检索出的结果呢? 主观意识的问题 自然科学尚不能据理力争 人文科学又怎能胡来 哲学上 我们还有希拉里普特南提出的“缸中之脑” 笛卡尔的怀疑主义 科学上 我们认为“情感“”思维“无非就是脑细胞存储神经元与电信号的配合 当我们把神经元与电信号模拟到电子元件上 人们却认为这是没有主观意识的 至于理由 却见不到令人信服的 总之 我认为 如果人工智能有能力将钢琴家在钢琴上可能做出的表现模拟出来 它就有能力替代钢琴家 与主观意识无关 4 很多人提女朋友飞机杯这个理论 我觉得这和别人家的孩子理论差不多 在抓人工智能的短板 AI最不擅长的就是模拟人类最原始的东西 比如 性 性爱与性欲 这也是为什么AI从不愿意涉足艺术 里面有太多原始情感 恐惧 喜悦 彷徨。。。 不过我相信 飞机杯代替女朋友也是会很快实现的 电气时代初期 人们认为飞行 上太空 登月是无稽之谈 可惜电气时代只存在了一百多年 刚步入信息时代的我们 自然也会觉得飞机杯代替女朋友是无稽之谈 参见第3条 飞机杯没有主观意识 它只是能模拟一个取悦男人的女性所表现的一切行为 我们不妨预测 下一个时代叫仿生时代 5有一部分人认为 费劲巴力制造、调教一个机器人弹琴是麻烦而没有意义的 干嘛不让人来弹 我认为这是一种歧视 类似于接线员歧视移动电话 纸质图书歧视电子书 你怎么不说交了几万学费 学了十几年琴是麻烦的呢 造个机器人才几个月啊 不过这种歧视是有意义的 科学就是在人类的高傲与蔑视中成长起来的 总之 我并不想争出个对错是非 只要有理有据 都有可能是对的 我没有奥特曼的其它信息了 一个没有利益的宣传活动 在大学里招募人手的 本来就是还在研究中的东西 应该没有报导或视频吧
可以完成。 包括强弱、节奏、感情处理都可以完成,只是会离线完成而已。 这就像你们可以靠录音听得出这是谁指挥、哪个团、完成度如何一样。 只是,还是要靠非常懂琴的人来调教。 最后还是会变成人与人的较量。
所有说机器人没法表现人类演奏水平的答案都是错的。 只需要三个组件:演奏数据采集(sensor/data perception),数据分析系统(data analysis),数据还原系统(activator),机器人完全可以模拟任何一个钢琴家甚至结合不同流派进行调整。所以有人说了,机器人无法演奏xx弹yy的作品,其实只要叫xx来一遍就好了。至于说机器人无法创造自己的情感,其实只要由工程师对数据进行调控就好了,比如力度,长度和节奏上进行调整,工程师本人完全不需要会弹钢琴。 但机器人还是不能代替人类演奏音乐,因为音乐是人类发明的概念,我们欣赏音乐,欣赏的是人类在艺术和创造力上的高超造诣。如果让机器人来弹,我们欣赏的是高水平的机械和AI。所以说,不是因为机器人做不到,是因为即使做到了也达不到我们欣赏音乐的目的。
技术上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果都是机器人在弹琴,谁还愿意买那么贵的票去听音乐会?
这是我在念研究生时候做的一个项目。在这个视频里面我们让马林巴机器人Shimon弹奏一首非常简单的古典乐曲《致爱丽丝》。 马林巴机器人的古典梦想—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v_show/id_XNjQwMDM0OTE2.html?from=y1.7-1.2 即使是如此基本的曲子,即使Shimon有八只手。在做path planning的时候我们也碰到了很多头疼的问题,比如要预测下一个音符的位置不要出现手之间的collision,要计算全局的距离消耗量来做到最优化的使用手臂等等。在当初硬件设计的时候我们(事实上硬件是media lab的人帮忙设计的)没有考虑到或者要求让它弹奏多么困难的曲子,所以让机器人照本宣科的演奏有一点本末倒置的意思。 事实上,照谱演奏只是从弱AI的角度出发让机器人来学习和掌握演奏技巧,像很多回答里提到过的一样,这个其实并不难做到。只要midi输入的信号足够完备,硬件设计的足够合理,响度,音高,节奏都不是问题。只是, 真正的演奏是要有情感填充和即兴发挥的,这些机器人是否能做到呢? 而这其实才是我们当初设计这个机器人的真正目的:如何让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创作,即兴,并且与人交互演奏。这些年来我们先后尝试了让Shimon和交响乐团合作,和即兴爵士乐手合作,甚至是和实验室的其他机器人合作,每一次的尝试都曾让我们兴奋不已。但是至少在我看来,所有的尝试还完全达不到一个真正艺术家的水平,再玄乎的算法,到最后还是要通过input来输出,无法在非监督的情况下天马行空的自由发挥、 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探讨了。回到楼主的问题,其实我想说的是,比起造个机器人在那儿一板一眼的演奏,用一套现有的软件音源恐怕成本更低吧。但是这事情,又是本末倒置了。
音乐一共有三次创作。作曲是第一次创作。演奏是第二次创作,也就是说,哪怕是同一个乐谱,演奏者也有创作空间。欣赏是第三次创作,也就是说,哪怕是听同一个录音,欣赏者仍有创作空间。这一切都涉及灵感,机器不能完成。 当然,如果你根本没有后两次创作的能力和境界,对你来说确实找个机器来代替更好。但世上有很多人境界比你高。
其实说演奏要听现场的同学,我很想问一句:如果拿个屏风遮住,分别由钢琴家和机器演奏,万一你们听不出来呢? 二度创作由机器模拟并不难。
我在这里想要单纯的就我反对的那些陈述所作出一个总体的点评……这里总算有一个答案把我反对的那些陈述都列举在内了……于是我就在这里 @央夏 好了…… 在机器已经可以模拟弹钢琴的今天,钢琴家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 - 知乎用户的回答 我反对的东西终于在这样的一个答案里都出现了…… 纯粹在科学的知识范围内看,这个答案所说的内容或许都没有问题……但是这个答案的哲学部分却幼稚得可以……不懂哲学是可以的,但是把哲学教材上写出来的全都当成“正确的哲学”然后出来乱说就不行了…… 该答案不欢迎转载,所以我只能采用这种方式…… 首先,单纯就在心理学上,手段和目的的区别就不是那么清晰的……你做神经科学的总不会不知道吧……其次,首先我们只有默认了一个“情感世界”的存在,才能说“对音乐所呈现的情感世界的关照”,但问题在于,任何东西都不是“本身就存在”的,而只是在某种理论上才存在的(参考迪昂-蒯因论题),因此,并没有任何“超越性的存在”,在这里,听众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本能地基于某些假设建立了一个理论,至于那个所谓的“情感世界”显然也只是这个理论所得出的结论,仅此而已,显然这完全不能证明“艺术不只是单纯的作品本身”…… 首先,单纯就在心理学上,手段和目的的区别就不是那么清晰的……你做神经科学的总不会不知道吧……其次,首先我们只有默认了一个“情感世界”的存在,才能说“对音乐所呈现的情感世界的关照”,但问题在于,任何东西都不是“本身就存在”的,而只是在某种理论上才存在的(参考迪昂-蒯因论题),因此,并没有任何“超越性的存在”,在这里,听众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本能地基于某些假设建立了一个理论,至于那个所谓的“情感世界”显然也只是这个理论所得出的结论,仅此而已,显然这完全不能证明“艺术不只是单纯的作品本身”…… “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享受”,这显然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根据前面从迪昂-蒯因论题出发得到的结论,既然“情感世界”本身仅仅是一个理论所得出的结论,那么显然有没有获得这种观照只取决于听者是如何建立理论的……在这种意义上,如果说在艺术中本身有任何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乃至于这并非形式主义的演奏可以产生的,这显然都是一个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因为这只会使得任何演奏者的任何演奏都不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享受”…… “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享受”,这显然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根据前面从迪昂-蒯因论题出发得到的结论,既然“情感世界”本身仅仅是一个理论所得出的结论,那么显然有没有获得这种观照只取决于听者是如何建立理论的……在这种意义上,如果说在艺术中本身有任何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乃至于这并非形式主义的演奏可以产生的,这显然都是一个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因为这只会使得任何演奏者的任何演奏都不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享受”…… 但其实并非如此,不只是音乐,文学和画作也同样不具备任何客观内容,文学和美术本身并未承载任何故事,一千个读者也同样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里并没有任何超出音乐的地方……如果任何东西是“语言和想象力所不能触及的,漫无边际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意识的”,那么我们应该直接说——这东西不存在……因为无论我们是否假设这种东西存在,这都不会对我们的预测产生任何影响……但显然,音乐是存在的,我们都听到过音乐……因此,音乐显然不是这样的东西……不能因为一个蠢货对于明显我们都接触到了的音乐做出了如此愚蠢的定义,我们就为此修改基本的科学方法……(正如一个诗人也可以用类似的语句来描述女人,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存在的女人的属性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而我们显然不会说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 但其实并非如此,不只是音乐,文学和画作也同样不具备任何客观内容,文学和美术本身并未承载任何故事,一千个读者也同样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里并没有任何超出音乐的地方……如果任何东西是“语言和想象力所不能触及的,漫无边际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意识的”,那么我们应该直接说——这东西不存在……因为无论我们是否假设这种东西存在,这都不会对我们的预测产生任何影响……但显然,音乐是存在的,我们都听到过音乐……因此,音乐显然不是这样的东西……不能因为一个蠢货对于明显我们都接触到了的音乐做出了如此愚蠢的定义,我们就为此修改基本的科学方法……(正如一个诗人也可以用类似的语句来描述女人,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存在的女人的属性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而我们显然不会说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 不同种族的人能从同样的旋律中感受到相似的感情,这是否就意味着要么音乐作品本身具有情感,要么就总有不同种族和文化所体会到的感情的区别呢?(换句话说,在这个论证中,我们很清楚的可以发现,论证者把前面的“形而上学可能性”偷换成了“现实可能性”,这才引发了这样的荒谬)……并非如此……当我们用刀划到手的时候,超越个体差异的,超越种族的,我们都能感受到疼痛,显然“用刀划到手”这个动作本身并没有所谓的痛觉,痛觉完全是我们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基于种族文化的差异,就有人痛有人不痛了…… 不同种族的人能从同样的旋律中感受到相似的感情,这是否就意味着要么音乐作品本身具有情感,要么就总有不同种族和文化所体会到的感情的区别呢?(换句话说,在这个论证中,我们很清楚的可以发现,论证者把前面的“形而上学可能性”偷换成了“现实可能性”,这才引发了这样的荒谬)……并非如此……当我们用刀划到手的时候,超越个体差异的,超越种族的,我们都能感受到疼痛,显然“用刀划到手”这个动作本身并没有所谓的痛觉,痛觉完全是我们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基于种族文化的差异,就有人痛有人不痛了…… 因此,音乐尽管有其客观成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真的指向了一个“超越性的存在”……乐曲基于听者的只是特定声音信号的刺激,听者本身本就有身为听者的本能(相信没人认为人出生下来真的是一块白板,一切都是文化所塑造的),这样的本能,在基于这样的刺激的情况下,本就会基于这样本能的假设而产生出一系列理论,这与用刀划到手会感到痛一样,并没有什么稀奇的,而用刀划到手显然不指向任何超越性的存在,用刀划到手显然是纯粹的物理形式,而没有任何这样的内容,同样的,音乐显然只是纯粹的声音形式,并没有任何这样的内容……任何艺术本身都没有这样的内容,产生了内容的只是观众基于自己的本能所建立的理论…… 显然,我们并没有必要因为这种愚蠢的甚至自己都不能解释自己的语义的陈词滥调而修改什么东西……请注意,显然这句话里面的“机械”是无语义的……至少,该“机械”并不是图灵的“机械计算”所指的那一种“机械”……至于“机器做不到”,这很显然需要证明,而不是只需要陈述…… 显然,我们并没有必要因为这种愚蠢的甚至自己都不能解释自己的语义的陈词滥调而修改什么东西……请注意,显然这句话里面的“机械”是无语义的……至少,该“机械”并不是图灵的“机械计算”所指的那一种“机械”……至于“机器做不到”,这很显然需要证明,而不是只需要陈述…… 在这里论证者引入了另一个奇怪的概念“智性”,但从未有任何一个人讨论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人类本身是否具有这样的东西?……显然的,如果仅仅简单就这里的描述而言,这完全没有超出通用图灵机的能力范围(仅仅简单根据通用图灵机的纯数学定义即可)…… 在这里论证者引入了另一个奇怪的概念“智性”,但从未有任何一个人讨论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人类本身是否具有这样的东西?……显然的,如果仅仅简单就这里的描述而言,这完全没有超出通用图灵机的能力范围(仅仅简单根据通用图灵机的纯数学定义即可)…… 显然,这里的“机械”依旧不是通用图灵机这个意义上的“机械”……至少,从定义上来看,没有任何东西阻止一台通用图灵机完成这项内容……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台机械,在它在处理MATLAB问题时候积累下来的运行记录将会影响到此后输入曲谱时候的处理方式……显然这是很机械的,并且也完全符合要求…… 显然,这里的“机械”依旧不是通用图灵机这个意义上的“机械”……至少,从定义上来看,没有任何东西阻止一台通用图灵机完成这项内容……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台机械,在它在处理MATLAB问题时候积累下来的运行记录将会影响到此后输入曲谱时候的处理方式……显然这是很机械的,并且也完全符合要求…… 同样的,参考上面那一台被我设想出来的机器……只要我们把这台机器运行其他程序的运行记录与演奏乐曲时候的处理方式相互关联,这就足以达到这样的要求……而这在技术上应该是可行的……当然,如果我们继续使用“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这样的论证方式,那么的确依旧是可以通过诡辩来拖延时间的…… 同样的,参考上面那一台被我设想出来的机器……只要我们把这台机器运行其他程序的运行记录与演奏乐曲时候的处理方式相互关联,这就足以达到这样的要求……而这在技术上应该是可行的……当然,如果我们继续使用“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这样的论证方式,那么的确依旧是可以通过诡辩来拖延时间的…… 看起来这似乎彻底封死了机器演奏的可能性,但是,这也同样封死了人类演奏的可能性……因为,我们根本不可能证明人类具有所谓的intellectual,我们根本不能证明人类的演奏中存在人类所认为的人类的这种“理解”……如果我们要承认人类可以演奏,就显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对于“正确的演奏”的定义…… 看起来这似乎彻底封死了机器演奏的可能性,但是,这也同样封死了人类演奏的可能性……因为,我们根本不可能证明人类具有所谓的intellectual,我们根本不能证明人类的演奏中存在人类所认为的人类的这种“理解”……如果我们要承认人类可以演奏,就显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对于“正确的演奏”的定义…… 一开始就是一个自相矛盾……呵呵……有一千种世界观就有一千个“真理”,难道我们要说这一千个真理都是“真正的真理”?……显然不是,这样的逻辑是失败的……人们世界观的演变完全具备了上述的所有特征……但是用世界观和真理来进行阐述的话,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发现问题之所在……我们完全可以否定真理的存在,并且如果我们承认真理的存在,那么就不能说“真理活在这许许多多世界观中”……根本没有那个“唯一真实的贝多芬”,甚至就连历史上的贝多芬本人也不是(因为实际上严格的来说,历史上的那个贝多芬并不能被算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际上存不存在不可分割的整体还很难说)……在这里,有的仅仅是那一千多个贝多芬,以及其中“我们更喜欢的那个贝多芬、“对于日后的新的贝多芬们影响更大的贝多芬”…… 一开始就是一个自相矛盾……呵呵……有一千种世界观就有一千个“真理”,难道我们要说这一千个真理都是“真正的真理”?……显然不是,这样的逻辑是失败的……人们世界观的演变完全具备了上述的所有特征……但是用世界观和真理来进行阐述的话,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发现问题之所在……我们完全可以否定真理的存在,并且如果我们承认真理的存在,那么就不能说“真理活在这许许多多世界观中”……根本没有那个“唯一真实的贝多芬”,甚至就连历史上的贝多芬本人也不是(因为实际上严格的来说,历史上的那个贝多芬并不能被算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际上存不存在不可分割的整体还很难说)……在这里,有的仅仅是那一千多个贝多芬,以及其中“我们更喜欢的那个贝多芬、“对于日后的新的贝多芬们影响更大的贝多芬”…… 最后,这句话依然是一个空无论证的论断……首先,我们需要说明intellectual这种东西是什么,然后再证明存在哪怕任何一个人有intellectual这种东西…… 最后,这句话依然是一个空无论证的论断……首先,我们需要说明intellectual这种东西是什么,然后再证明存在哪怕任何一个人有intellectual这种东西…… 仅仅是空虚而无意义的论断并不能有效地支持任何结论,而只能表现出做出论证的人本身有多么没动脑子……再重复一遍,不懂哲学是可以的,但是把哲学教材上写出来的全都当成“正确的哲学”然后出来乱说就不行了……
只是不同的人用了不同的工具罢了。音乐本身也只是交流美感的振动而已,欣赏音乐时欣赏的是一个个艺术家又不是看他们用的工具。 李梅里 说得就很好。感觉没区别的话直接听模拟声音就可以了,何必用机器人多此一举,它的研究者有更好的事情做。 再说,编程的人未必不能是个艺术家。
我来系统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看了一下,大家的意思其实差不多都算对了,但没有很到位的答案。 1.题主问: 我挺好奇的是在古典钢琴的演奏上使用机器人在音乐素质上会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毕竟我看很多人评论李云迪水平如何啥的也都是听出来哪里弹错了云云 的确,机器可以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最高票答案也说了,机器人的演奏震撼度和我们这样的小渣渣不是一个级别。那机器能代替人类演奏吗?那叫不叫艺术? 很抱歉,不可以。即使他们能演奏,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那不叫做艺术。 事实上,但凭机器更加精准、高超、给人听觉上以美感甚至“震撼”的演奏,便声称机器可以代替人类演奏, 这样的观点是犯了将“感官刺激”认作“艺术享受”的错误。人们习惯把作品看作是一个具有审美属性或审美价值的给定客体,把作品“本身即美”当作了作品之存在的全部,但这偏离了艺术的本质。 法国哲学家萨特有段话说的很精妙: “我们必须看到,只有笔触的效果、画面上的粘性和纹路以及色彩的光泽才是真正现实的东西。然而这些东西并不是审美的对象。……画上的每一笔的目的都不在其自身,甚至不在于构成一个统一的现实的整体。它伴随着一个非现实的综合体而产生,而艺术家的目的是要用现实的色彩构成一个整体,而这整体使那非现实的意象得以表现。因此我们应当把这张画视为一件物体,它不时(每当观赏者发挥其想象时)接受一种非现实的意象的光临,这种非现实的意象才是这画中的客体。使我们上当受骗的是这画面上的某些现实的色彩给予我们的实在的感官的愉悦。……审美快乐是实在的,但是审美的目的并不是去获得似乎是由现实的色彩所造成的快乐本身。审美只是我们认识的非现实的对象的一种方式,它的对象远不是这幅现实的画。”[1] 这段话是说,实在的、审美的快乐不是艺术的目的本身,而是艺术所采用的手段。音乐亦是如此,对于音色、旋律的愉悦并不能构成审美过程的全部。诚然,知觉是感知音乐的基础,欣赏音乐,是建立在对音乐作品物质特性的愉悦之上的。但是,真正的艺术体验,对音乐的“感知”并不是单纯的感官上被动的“感知”,而是对音乐所呈现的情感世界的观照,是一种主动的参与。当我们感受到某段旋律、某种音色的独特魅力所在,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造成了感官上的被动的美感,而是它们将处在审美体验中的我们导向了某种“超越性的存在”。 这一点上,萨特和海德格尔殊途同归。海德格尔在《林中路》(Holzwege)中,对梵高的《农鞋》有一段形象的描述: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得以自持。”[2] 同样的道理。梵高的画作《农鞋》是美的。但它的美不在于画作的形式本身。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美是因为存在者的存在之被澄亮而发出的闪耀”,按照通俗的话语来讲, 梵高的农鞋不是说要告诉我们他画了什么,这是什么,而是要向我们传达出穿此鞋的农妇的那个世界,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那“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的世界;它并非指农鞋的“用具性”,而是通过农鞋指向农妇的生存与世界的一种关联。 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享受”,并非形式主义上的美感,乃是指人的生存体验在一个象意世界中获得了自我观照。在此意义上,机器的演奏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演奏,不能指向这样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即”生存体验”),因此无论其对于演奏技巧的掌握有多高超,都尚不足以取代人类。 2.题主问: 还有感情这东西·····弹错了啥的也算是感情么?还是节奏慢点快点就有感情了? 这其实是个极具争议性的音乐哲学的问题。音乐中的“感情”是什么?所谓的“感情”,是源自作品本身,还是源自听者自身的联想和主观情感?换言之,音乐本身有没有内容? 这个问题,也是回答“机器”能否代替人类演奏的关键问题之一。因为机器的演奏(暂时不算强人工智能,即具有人类意义上的intellectual的人工智能)是形式主义的演奏,如果后者为真(即音乐本身不具有客观内容),也即从音乐中我们能指认的只是声音形式本身,那么机器演奏和人演奏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这里比较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艺术哲学》和《音乐哲学》,我会在末尾列出参考文献) 不可否认的是,相比于其他艺术形式,声音形式和它所含内容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 其他门类的艺术大多没有这种问题,比如文学,比如画作,人们总会默认为她们是有内容的。然而音乐并不总是这样。 音乐是种极其特殊的艺术形式,它“表达无以言表的东西”,“它是语言和想象力所不能及的,它是漫无边际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意识的状态”(夏尔明希语)。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所作的曲子,作曲家是否就真的把这个事件置放于音乐中了?并不是。不同的人,对同一首曲子的理解可以千差万别。音乐很难找到其特定的内容,也无法像文学和美术那样去承载一个故事。 那么,如果音乐是没有内容的,从音乐中我们能够指认的只是声音形式本身。如果某个曲子听起来是悲恸的,那么这悲哀之情并不是声音自身所具有的,而是听者产生的。 但这显然不合乎逻辑。如果不承认音乐有客观内容,那么一部分人把某支曲子听成悲剧,完全有可能另一部分人把它听成喜剧。这太荒谬。拿拉赫马尼诺夫的悲歌Elegy举例好了。旋律中汹涌起伏的悲恸往往是超越了个体差异的,不同种族的人也往往会感受到相似的感情。我们从一开始,必须承认, 音乐有客观内容的。 那么,这种客观内容是什么?是不是我们所谓的“感情”?听音乐的时候,所谓的“感情”到底来自哪里? 事实上,一首音乐的客观内容,是这首曲子的听者所能进入的情感形象和精神世界。任何一首乐曲所给予听者的东西,既不是引起了乐曲创作的特定的客观现实,也不是作品的特定的声音形式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内容。音乐作品本身是不具有情感的。情感来自于听者的内心生活。音乐作品提供的,是与情感相关联的声音形象,它们引起了听者的静观默想,指向了一个超越性的存在。这种超越性存在,即作品指向的生存体验的境界,才是音乐的客观内容。 音乐唤起我们的某种情感,在于它表现了与那种情感相关联的形象。 因此,音乐作品是由内容的,它不只是纯粹的声音形式。 在这里借用查尔斯·明希Charles Munch的一段话: “……一些业余画家画同样的景物的时候,画布上出现的是没有灵魂的陈规旧套,景色的内涵一点也没有揭示出来。同样的道理,一个拙劣的指挥会把音乐弄的索然无味,大为逊色,而另外的指挥则能发现其中的高尚精神和它所表达的人类的欢乐、悲伤和爱情。”[3] 这段话表明,一个伟大的指挥家,要向听众澄明保存在乐谱中的精神境界。如果一个指挥只是像机器一样把乐谱机械地指挥出来,这实际上否认了音乐具有客观内容,把音乐理解为纯粹的乐音存在。说到这里我的论点应该很清楚了, 即真正伟大的演奏,要实现音乐中的那个“超越性存在”,充任听者的情感媒介,引起他们的静观默想。 这是机器做不到的。 说到这里,大概会有人问我,机器怎么就不能指向那个“超越性存在”了?怎么就不能引起听者的静观默想了?如果把机器演奏录下来给你听,你能不能听出来? 我确实很有可能听不出来。我也认真看了最高票的答案,连二度创作都有了(这个概念后面会详细讲),确实很可怕。机器可以比人演奏的好。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类也完全可以被机器带入音乐呈现的情感世界中去。 这里的问题在于,机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演奏,但是不可能取代人类的地位。 因为演奏是智性intellectual的 。音乐是有生命力的。在不同的时代,可以有新的理解,被演奏家们注入新的精神内涵,生生不息。而机器演奏纵然是精湛的、精准的、近乎无懈可击、可以一时超越人类, 但不足以延续音乐文本的生命。 我很喜欢一句话: “任何作品都带有奔腾流逝的时间,它既沉浸在亘古洪荒之内,又蕴含于最为遥远的未来之中。” 机器可以替代人类演奏,甚至可以代替不够优秀的演奏者(尤其是我这样的渣渣:-D),但永远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音乐文本中,保留的作曲家的生存情感,那种鲜活的、可以引起共鸣的力量,在亘古洪荒的年代如此,在最为遥远的未来依旧如此。每个时代,都要靠那个时代的演奏家,将那缓缓流淌的暗流或滚滚奔腾的激流呈现出来,给予人们新的、无尽的想象。 好的问题的焦点来了。 为什么机器不能延续音乐文本的生命? 因为演奏是一种二度创作。一种智性intellectual的二度创作。这和最高票答案的机器人的“二度创作”是有本质的区别。机器不可以替代人类,因为音乐文本在不同的时代,是被不断诠释不断更新的,在世界各国的大厅里回响,启发着每一代人。机器的演奏不存在这种诠释和更新。“音乐展示给我们的,是在表面的死亡之下生命的延续,是在世界的废墟之中一种永恒精神的绽放。”(罗曼罗兰语)。机器无从在表面的死亡(指最初的文本)之下生命的延续(不断诠释不断更新的文本)。 音乐的复活,并非简单的复制文本,也并非要再现作者原来的意图,不是亦步亦趋的机械照搬,而是人对于文本极具个性精神的演绎。 那么接下来,什么是二度创作?为什么机器的二度创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是演奏家,独具精神个性的,对作品的解读。并非是按照谱面的注解去还原作者原本的意图。这无疑是荒谬的。二度创作,实则是人对于文本极具个性的精神的演绎。 举两个例子。 如果贝多芬亲自演奏或者指挥他自己的作品,他将如何演奏,如何指挥?即他通过这乐谱的符号回想起自己当初写下这乐谱时的内心世界吗?并不是。贝多芬面对自己的乐谱,他面对的是在他之外的,不依赖于他的客观的东西。至于这个作品原是他本人写的,还是别人写的,已不再有原则性的差别。 因此,作品一旦完成,就已经是离开作者。 根本不存在完全忠实于作者意图的演奏。比如,贝多芬的作品实际表现出来的东西,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他所想要表达的东西,甚至出乎了他本人的意料 。这就是音乐创作的真相。 正确的演奏不是机械的解读,而一定是多元的。这建立在演奏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之上。他要把自己个性的对作品的领会、感受充当演奏的器官,去表现作品的生命。在机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intellectual的今天,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二度创作”。 那原作者意图在哪?消亡了吗?如果消亡了,演奏者还如何去理解领会作品,去表现作品的生命? 并没有。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有一千个演奏家,就有一千个贝多芬。那么最初那个唯一真实的贝多芬去哪了?它是否已经消亡了?问题的焦点在于,这“一千个贝多芬”,和“唯一真实的贝多芬”并不是两样东西。唯一真实的贝多芬,就活在这一千个贝多芬里。唯一真实的贝多芬始终存在。它就活在这一千种解读里,感动、启发着处于不同时代的演奏者,成为一切时代的同龄人。[4] 而这一切,只有具有intellectual的人可以做到。机械的,形式主义的演奏,不能复活这唯一真实的贝多芬,不能延续一千个贝多芬生生不息的生命。 最后以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作结吧。 "We must never respect masterpieces but love them, because one only respects dead things while a masterpiece lives forever." “我们永远不需要尊敬一部杰作而是要热爱它,因为人们只会尊敬那些死去的东西,然而杰作是永存的。” 出自Lipatti最后的讲稿(转引自Alfredo Casella)。译文来自应明耀。关于Lipatti最后的讲稿,感兴趣的请戳 DINU LIPATTI (你们造不造这是我花了多大力气找到的!最先读到的是译文。感动的热泪盈眶,后来决定去找原文真的找到了。希望每个热爱音乐的人都认真读读Lipatti最后的讲稿。) Reference [1]李普曼, 当代美学[M].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6. [2]转引自《艺术哲学》,原文出自海德格尔《林中路》 [3]明希, 董丽娟. 致未来的指挥家们[J]. 爱乐, 2000 (2): 25-29. [4]王德峰. 艺术哲学[M]. 復旦大學出版社, 9.
不鳥萬如一:
我在今天的 《無次元》会员通讯 里回答了这个问题,节选如下: 弹错了啥的也算是感情吗?嘿,绝对算啊。事实上,由于感情会影响妳的心率、情绪、以及对肌肉的控制,要让自己尽量不弹错靠的就是在演奏时抑制感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日复一日血汗工厂般的练习做到的。当妳听自己弹同一首曲子听到吐时,任什么感情都会被中和掉。 …… 第一乐章开头的那个碰错的和弦(视频中 2’07” 和 2’08” 之间)是一个典型的精彩错音。为什么?看过谱子的人知道,那个碰错的和弦和它之前的和弦之间在键盘上的空间距离很大,但在音乐上的时间距离很小。这意味着钢琴家要用最快的速度把两只手一起从钢琴的高音区移到低音区,并准确地弹出后一个和弦。(更别提后一个和弦的右手小指落在了宽度较小、因此更难按准的黑键上。) …… 潘帅答案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他一方面以一种貌似激进的姿态站在了「机器人」的一边(「你们所谓的什么演奏技巧、艺术感觉,完全就是一堆数据而已。机器人是自己完成的」),但与此同时又提到了「指法」。无论是潘先生提到的这家法国公司还是潘先生本人,如果要超越人肉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为什么要造一个只有十根手指、且手掌跨度只有十二度的的机器人?很显然,潘先生难以忘怀自己过去十几年里在克服肉体障碍上投入的努力。他明白作为艺术的体育是怎么回事。他喜欢看人类克服极限的姿态。 欲读全文,请点这里入会: 《無次元》会员计划
只发视频: TED演讲集:音乐革命 TED演讲集:音乐革命 /v_show/id_XODAxNDk5MzI4.html
Wang Zuckburgo:
每当我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脑海里总会出现一个人的身影,告诉我一些做人的道理
说到底,听众听音乐会不是听“音乐的内容”,而是“看一个个活人在台上演奏几百年来的最优秀的作品并且沉醉其中为之感动”的过程。 我们听的音乐是和演奏家的性格密切相关的。我们听的不只是肖邦、贝多芬,我们听的是阿格里奇的肖邦、鲁宾斯坦的肖邦,是李赫特的贝多芬、肯普夫的贝多芬、阿劳的贝多芬。 如果说让机器取代钢琴家的话,那么自动演奏钢琴早就做到了,甚至CD诞生的目的也在于此吧 。
其实……我们现在大部分古典音乐的演奏,都是通过一种机器人来完成的。它叫播放器。 有了这种机器人,只要大师重试几次然后挑一个最好的版本,机器人就可以根据大家的需求反复重现大师的演奏效果啦~ 某些大师弹完还要修修音轨,把局部弹错的音重弹一遍什么的,所以机器人演奏出来的版本某种意义上比这个大师自己弹的还要好~ 相比之下,你非要开发一个实体机器人去弹现场,我觉得好像有点吃力不讨好,既不如真人弹有感觉,也不如那个叫“播放器”的机器人价廉物美……
不知道这个旧答案为啥今天引来了好多评论,有人说一切都可以量化,力度速度啦,但也是人为提前设定的是不是?那人直接弹好不好?拜托一个机器媒介来贯彻他的演绎是要多费劲。好,又回到题主的问题了,因为他担心人在台上出错,首先,百分之九十八的演奏会都不会出现云总那种尴尬场面的。绝大部分碰错的都能圆回来。无伤大雅。再次,我是说,希望在现场听到和录音不同的,即兴的东西,包括错音,包括他怎样应变。录音棚里的CD无错,精美,为什么我们还要花几张CD的钱去听演唱会?音乐会?因为我喜欢这个人,也喜欢他带给我的未知感,还期待安可。。综上所述,虽然机器会表现出最精确的音乐,但是。。。好吧,也许是我navie固执文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卡农钢琴谱原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