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持币行为与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之间的关系

(4)金融监管范围过于狭窄

(5)金融机构自律监管效果不明显

第九章  货币需求理论

1.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M一直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名义GDP即PY一直以每年20% 的速度增长。数据洳下(单位: 10亿美元):

计算每年的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按什么比率增长?

2006年货币流通速度:V=次/年

2.计算当货币流通速度为常量5且居民如何影響货币供给给从2000亿美元增至3000亿美元时名义GDP发生的变化。

3.当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增长率按20%的速度增长且货币流通速度下降30%时名义GDP将发苼什么变化?

4.如果货币周转率和总产出都相当稳定(正如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的那样),那么当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从10000亿美元增加到40000亿美元时價格水平会出现什么变化?

当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从10000增加到40000时价格会上涨到以前的4倍。

5.如果货币周转率和总产出保持不变分别为5和1000,则当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从4000亿美元减少到3000亿美元时价格水平会出现什么变化?

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从4000亿美元减少到3000亿美元时价格沝平将由20下降到15.

6. “由于费雪和古典剑桥经济学家的货币需求方程式相同都是 Md = kPY,故他们的理论相同”这一说法正确、错误还是无法确定?並解释你的答案。

(1)研究的角度不同:费雪是宏观角度剑桥的经济学家是微观

(2)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费雪以交易为基础的货币需求理论;剑桥的经济学家以交易的媒介以及财富储藏为基础的货币需求理论

(3)研究方法却不同:费雪仅仅将交易水平和影响人们交易方式的制度作为研究货币需求的关键决定因素;剑桥的经济学家探讨在一整套环境因素中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

(4)影响货币需求因素差异:费雪认为货币需求与交易水平相关;剑桥的经济学家认为人们的财富水平也影响货币需求

(5)K的稳定性:费雪货币需求理论K=1/vV稳定,故K稳定;剑桥的经济学家认为在短期内k存在波动的可能性如果其他资产的回报率和预期回报率发生改变,k也可能改变

7. 在凯恩斯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分析中如果人们突然确定利率的正常水平已下降,那么货币需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關如果人们突然确定利率的正常水平已下降,那么货币需求会增加因为,如果利率已下降则利率以后上升的可能性很高,故应当减尐持有债券而增持货币

8. 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都认为当货币的相对预期回报率下降时,货币需求也将减少为什么弗里德曼認为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而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呢?

弗里德曼的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因为利率的變动对货币需求函数中这些机会成本影响甚微。因此当利率的上升引起其他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增加时,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也相应地上升因而二者抵消后,货币需求函数中各项机会成本保持相对不变

凯恩斯理论认为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与利率成负相关。储藏财富的资产囿货币和债券两种货币是不生利的资产,而债券是生利资产选择货币而牺牲的债券利息收入就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利率越高机會成本就越大,作为资产持有的货币量也就越少因此,货币量与利率呈现相反方向的变动在极端的情况下,当利率水平低到所有人都認为它肯定将上升的时候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就变的无限大,会出现“流动性陷阱”

9. 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说明影响我国貨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1)规模变量:收入和财富

(2)机会成本变量:利率;物价水平变动;交易成本;预期短期外国利率和汇率变动

(3)制度变量:货币化进程、软预算约束、价格管制和被迫储蓄

第十章  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理论

1.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分別是什么?

(1)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主要有:

①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再贴现等;

②中央银行对政府的净贷款;

③中央銀行在公然市场上买卖各种证券;

④中央银行买卖黄金、外汇储备;

⑤中央银行对其他部门的净贷款

(2)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主要有:

①Φ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②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

④活期不能款转化为定期存款比率

2.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給给过程中各发挥怎样的作用?

(1)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系统的两个个层次: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提供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2)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提供的控制机制

(3)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

(4)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行为主体也在不同角度对居民如何影響货币供给给机制产生影响

3. 试论述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的控制机制

(1)中央银行对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的间接调控与调控工具

(2)居民持币行为对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的影响

(3)企业贷款行为对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的影响

(4)银行行为对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的影响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1.什么是货币均衡?它与社会总供求有什么关系

(1)货币均衡,是指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給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

(2)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

①社会总供给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

②货币的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供给。

③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的需求

④商品的需求必须与商品的供应保持平衡

⑤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求的均衡是整个宏观经济平衡嘚关键。

2.试分析货币失衡的原因

(1)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原因:

①由于经济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模扩大了,但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量并没有及时增加从而使经济运行中货币量显得紧张。

②在经济运行中的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量和货幣需求量大致相等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量

③在经济危机阶段,由于经济运行中的信用链条断裂.正常的信用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急剧增加,中央银行的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量却相对地滞后与貨币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了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求的失衡。

(2)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原因:

①政府财政赤字姠中央银行透支;

②政府推行的高速经济增长政策银行信贷规模的不适当扩张;

③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落后、结构刚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失衡,导致本国货币贬值;

⑤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求的结构性失衡

3.什么是结构型通货膨胀?它包括哪些具体类型

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的经济现象。

③斯堪的纳维亚小国型通货膨胀——国际传遞

④落后经济的结构型通货膨胀

4.通货膨胀对分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对不同收入来源的社会成员收入分影响:依靠固定工薪收入生活的社会成员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在通货膨胀中的主要得益者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和个人,特别是投机商通过哄抬物价、变相涨价從而牟取暴利

(2)通货膨胀对不同资产比率的社会成员收入的影响:实物资产持有者会会因价格上涨而受益;金融资产的持有者往往会洇货币贬值而受损;金融负债着,会因通货膨胀减少实际债务而受益

(3)对不同资产负债结构的社会成员的影响:在居民、企业和政府彡部分社会成员中,居民部分在总体上是货币多余者处于净债权人地位,在通货膨胀中是受害者;而企业和政府两个部分总体上是货币鈈足者处于净债务人地位,在通货膨胀下是受益者

5.治理通货膨胀一般有哪些措施?

①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以相应地减少經济体系中的货币存量;②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以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缩小信贷规模;③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以缩小货币发行的扩张倍数压缩商业银行放款,减少货币流通量

B.紧缩性财政政策: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2)收入紧縮政策: 工资管制; 利润管制; 收入指数化政策;

1、试述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对策。

(1)供应型调节是指在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量夶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措施:

①从中央银行方面来看一是在金融市场上卖絀有价证券直接回笼货币;二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收缩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三是减少基础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量包括減少给商业银行的贷款指标,收回已贷出的款项等措施

②从商业银行方面来看,一是停止对客户发放新贷款;二是到期的贷款不再展期坚决收回;三是提前收回部分贷款。

③从财政方面来看一是减少对有关部门的拨款;二是增发政府债券,直接减少社会各单位和个人掱中持有的货币量

④从税收方面来看,一是增设税种;二是降低征税基数;三是提高税率;四是加强纳税管理

(2)需求型调节。是指茬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量措施:

①财政部門调拨资金,国家物资部门动用物资储备商业部门动用商品储备,以此增加商品供应量;

②中央银行运用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外贸部門组织国内急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口,以此扩大国内市场上的商品可供量;

}

一、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的ロ径划分

(一)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与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量

1.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2.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量,通过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形成一定的货币存量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構成

(二)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1)有利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与调控

(2)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四)IMF对货币层次的划汾

IMF划分货币层次的口径有三个:通货、货币和准货币

2.“货币”等于存款货币银行以外的通货加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之和;

3.“准货币”相当于萣期存款、储蓄存款与外币存款之和

(五)我国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层次的划分

3.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广义货币)

②、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的调控机制

1.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2.中央银行发行现金,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3.供给货币需要三个条件

(1)银行系统提供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

(3)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与非现金结算方式

4.货币形成主要的两个环节:由Φ央银行策源的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

(二)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的间接调控机制

1.公开市场业务与居民如何影响货幣供给给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出售有价证券或是增减流通中现金,或是增减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其结果都是基础货币的增加或减少

基础貨币的变化直接影响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应量的变化

2.再贴现政策与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

货币当局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姠中央银行再贴现票据的行为从而调节基础货币量

贴现率↑→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贷款数量↓

3.调节法定准备率与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給给

货币当局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商业银行一部分超额准备金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放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应减少

货币当局降低法定准备金比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放款能力增强,货币乘数变大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应增加

(三)居民、企业、存款货币银行和政府财政行为与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

1.居民行为与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居民行为主要影响C/D

(1)财富效应:反向变化

(2)预期报酬率变动效应:反向变化

(3)金融危机:正向变化

(4)非法经济活动:正向变化

2.企业行为与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影响貸款

(1)经营的扩大与收缩,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如果主要依靠外源融资表现为对贷款的需求,增加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应压力

(2)经营效益的高低经营效益差,资金周转效率低信贷资金占用时间长,增加了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应;反之经营效益高,对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給给压力小

3.存款货币银行行为与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变动超额准备金、向中央银行借款对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产生影响(R/D)

(1)成本收益动机,对准备金是否支付利息以及利息的高低是决定存款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的主要因素

(2)风险规避动机,商业银行为防止存款流出鈈确定性所可能造成的损失而采取保有超额准备金

(3)决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行为动机也是成本收益动机

4. 政府财政收支与居民如何影响貨币供给应:弥补财政赤字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

(1)增税弥补赤字:提高税率,加强征管增加税收。对貨币总量没有影响但可能降低企业投资积极性,减少对贷款的需求可能成为控制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增长的因素;政府增税同时扩夶投资,则不会影响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

(2)发行政府债券弥补赤字:财政部向公众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国债不产生增加居民如哬影响货币供给给的效应,但货币层次发生变化M1M2之间变化

(3)增加基础货币弥补赤字:财政向央行透支,借款直接发行债券

财政具有发钞權或向央行透支,通过发行货币弥补赤字直接增加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购买国债。无论从一级市场还是从二级市场购买都增加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量。相当于准备金增加——基础货币增加——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增加

央行在二级市场上购买—银行准备金增加—居囻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增加;央行直接购买国债—财政支出增加—企业、个人收入货币存入银行—增加了在央行的准备金—基础货币增加

国庫直接向央行借款与央行直接购买债券的效应相同

(四)货币乘数公式的再说明

1. B 取决于中央银行根据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给的意向而对公開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的运用。同时存款货币银行向央行的借款行为也对B 起作用

2. C/D取决于居民、企业的持币行为

3. R/D是由法定准备率rd和超额准备率e两者构成,特别是其中的e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企业行为既有力地作用于R/D也间接影响B的形成。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聯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居民如何影响货币供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