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浒,老不看三国这话谁说的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的说法流传甚广,这句俗话分别说明了这两部名著的什么特点?对两类人分别由怎样的提醒?(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试题查看: 1090|回复: 7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想问问大家都是怎么看待,“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话的
“少不读水浒”说明了老百姓和普通读者的愿望无非是希望少年们不要去学那些好汉们的各种壮举,最后依然被招安屠杀不说,起码不至于混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老不读三国”当人老了的时候,按照中国人的说法,便是“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的时候了。人生苦短,世态炎凉,早已是过眼烟云,最好能一笑置之。 除了告诫人们在年老体衰以后要抱着平常心,要返朴归真,要活出真道行,不要劳神费力地为那些些事情你死我活地 ...
[]:静流江南 帮助蒋干盗书,获得赏钱 8 ¥ 友盟币.
“少不读水浒”说明了老百姓和普通读者的愿望无非是希望少年们不要去学那些好汉们的各种壮举,最后依然被招安屠杀不说,起码不至于混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老不读三国”当人老了的时候,按照中国人的说法,便是“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的时候了。人生苦短,世态炎凉,早已是过眼烟云,最好能一笑置之。 除了告诫人们在年老体衰以后要抱着平常心,要返朴归真,要活出真道行,不要劳神费力地为那些些事情你死我活地斗个不停以外,更重要的,或许是对白驹过隙般的匆匆人生之真谛有了淡泊却深刻的认识,按照我的理解,那或许就是;道通天地,顺其自然,自强不息,无欲则刚了。
与事实不符,鉴定完毕
[]:komishin 长坂坡围观赵云,不幸被波及。疗伤花费 2 ¥ 友盟币.
少年时,由于水浒传太深奥,所以不看。
少年人年轻处于懵懂状态,看了水浒这种东东指不定干出什么事来;老年人生活阅历神马的都很丰富,看了三国演义,有点会更加老谋深算,指不定也造反了。而且后者的影响力会大于前者。
鲜花鸡蛋&&在 19:55&&送朵鲜花&&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少年人年轻处于懵懂状态,看了水浒这种东东指不定干出什么事来;老年人生活阅历神马的都很丰富,看了三国演 ...
这个基本不尊重人的成长规律
[]:静流江南 在华容道被关羽堵住静流江南 被勒索 4 ¥ 友盟币.
少看水浒,可以了解侠义之道;
老看三国,可以总结人生经验。
[]:云竹 面壁思过 苦思冥想获得 1
不是 “少不看西厢&&老不看三国&吗
Powered by本人愚以为,少不看水浒,是因为少年时代看水浒往往只会看到水浒义。而老不看三国,是老年时代看三国,往往看不到三国情。  水浒一百单八将,身为男儿身(女将也包括),哪一个不想堂堂正正做人,执那三尺剑,斩尽不平事?哪怕差者,有谁真正想做尽恶事,为万人唾弃?  诏安,是梁山命运的转折,梁山也因此而亡。但是我认为,诏安后的梁山才是大丈夫所为,替天行道!宋江给梁山带来的不止是荣耀和灭亡,更是水浒英雄全体人的梦。为国杀敌,为国捐躯,哪怕这个国家再差,谁又能忘记自己的根,为了它,做什么都值。曾经,水浒人是罪人,被陷害,由是,他们反抗!直到梁山聚义,但是这不表他们的人生决定,一旦祖国需要,哪怕流尽热血,他们不会退缩。梁山人的不服,只是因为好男儿不该死于平凡,应该轰轰烈烈,为理想而斗。  如果祖国需要,我将倾尽所有。水浒,我读到是报国,为理想而斗的大义!或许年少多轻狂,读不到,读不透。是故,少不看水浒。  三国,三分天下,群雄涿鹿,更有阴谋阳谋无数,勾心斗角。事实呢?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关张大义无双,关羽千里走单骑,猛张飞为兄报仇不顾一切,刘备更是倾国一战。曹操一统北方,造福天下。周公谨赤壁一战,尽显儒帅风范,他的死,也是为国而急,不是气,明眼人一看变知。纵观演义人物,哪一个不是可歌可泣!  三国,更有太多的情。老不看三国,因为老看三国看的是所谓谋略。不会被情谊感动。是故,愚以为老不看三国。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少不读《水浒》     廖康         在美国,我教过的最有意思的课是小说欣赏。教材由我来定,需要选一本长篇和若干短篇,可以选任何国家的作品,只要已经翻译成英文就行,而且系主任还希望我带来异国色彩。长篇我选了《水浒传》,不仅因为我喜欢这部名著,还因为它有很好的英译,Outlaws of the Marsh by Sidney Shapiro. 我对自己的课程设计很得意,先做数项选一题,确保这帮毛孩子认真读原著:鲁智深是怎么把乌鸦窝弄下来的?1)爬上树拿下来,2)用竹竿捅下来,3)用手拔树,4)用斧子砍树。然后再讨论人物、主题和文化。前面这招还真灵,逼得他们硬是把这四卷本、100回、1650页的小说全读下来了。可是在讨论中,我大大地丢了脸。学生们提出一些我以前从未想到的问题,令我一时语塞。从学生的问题中,我学到的东西要远远多于我教给他们的,也让我明白那句俗话“少不读《水浒》”实在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部小说的硬伤。    即便是看过很多遍《水浒传》的读者,我想也没有几位记得一个叫王四的人。这名字起得极其随便,我相信不是施耐庵疏忽,而是有意的,因为小说里“好汉”的姓名都有讲究,而且还有绰号;那是给人物贴标签,一种简单的塑造人物,便于读者记住他们的手段。在第三回中,我们看到王四,他只是史进家一个庄客,小人物,就像今天我们说“张三李四”一样,是个普通人。他在为史进和朱武等土匪传递消息的路上喝醉了,李吉从他那里偷了书信报官领赏,官差来抓史进,才惹他造反。学生们的问题是,就算王四有错,丢了信还撒谎骗史进说朱武没有回信,这罪也不当诛啊!何况史进已经要造反了,为什么还杀王四?而且杀得那么随便。书中是这样写的:“史进下梯子,来到厅前,先叫王四,带进后园,把来一刀杀了。”一条人命啊,怎么写得像杀鸡那么简单?    我说,这是塑造史进的性格,他是个意气用事的小伙子嘛。学生们说那不难理解,但不解的是作者的态度。显然,施耐庵根本不拿王四当回事,不仅没有给他一个像样的名字,对他毫无同情或怜悯,甚至还表现出他死得活该的态度。我承认,以前从未注意过王四,这种忽视的深层原因,追究起来就是没拿他当人。为什么没拿他当人?就因为他太普通,没本事。但为什么我的学生会注意到王四呢?而且拿他当人,还为他鸣不平呢?我开始意识到我和学生之间的差距。虽然我也口口声声地说人人平等,但我远不如学生。“人人平等”是深植于他们心中的信念,于我,那还只是漂浮在嘴上的一句口号。至于作者,他根本就没有这概念。《水浒传》歌颂的就是能耐、能人;贬低的就是普通、凡人。只要有本事,品德多么败坏都没关系。而平民百姓根本不值一提,虽然作者也描写他们遭殃,但目的只是为了讲“好汉”的故事,而不是伸张正义。我这类读者,之所以缺乏对人生命的重视,缺乏对正义的敏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受了这种小说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水浒传》中,作者对待小人物和平民百姓是什么态度呢?孤例不成证,再看第三十一回武松报仇,闯入鸳鸯楼之前杀死那两个丫头,如果说是怕她们弄出声响,惊动敌人,倒也情有可原。但杀死张团练、张都监和蒋门神之后,大仇已报,作者还要让武松杀死张夫人、养娘玉兰和奶娘,还有儿女三口,“方才心满意足。”书中的描写,用的是同样轻松的笔调。然而,仅此滥杀无辜一事,就足以表明,武松是个丧尽天良的罪犯,不值得任何有正义感的人敬佩。从那一页开始,我的学生们都一致认为他是杀人狂,毫无可敬之处。但施耐庵却把武松描绘成小说中数一数二的英雄;几百年来,评书和戏曲都一再把他塑造为英雄。我以前阅读时,虽然也注意到他那次杀人过多,但想到他大概是杀红眼了,觉得很真实。因受传统文化和众人看法的影响,我连想都没有想过,这样塑造一位英雄有什么不妥,也没有因为施耐庵这样描写武松就对他丧失了敬意。作者的笔触继续引导读者仰慕这样一位“好汉”。为什么呢?就因为武松有能耐,赤手空拳打死过老虎;而他屠杀的张都监家属和佣人,都是无能鼠辈。作者让人觉得他们死不足惜,而且致他们于死地的还是一位曾经为民除害的“好汉”。仔细看看,武松打虎,并非有意为民除害,他只不过在自我保护时,打死了那个大虫而已。打虎一事,与其说和为民除害有关,不如说和武松怕酒家图财害命,不敢在那里住店有关。说到底,作者和读者佩服武松,还是因为他有能耐,不是因为他见义勇为。但一个人再有能耐,也没有滥杀无辜的权力。毫无疑问,人命不可以用金钱计价,也不可以用其他人的性命来等值交换。当医生的,不能说因为救过一百条人命,屠杀一两个就没关系,还有九十多条人命的功德呢,谁也不会接受这个道理。    然而《水浒传》宣扬的恰恰是能人比凡人的命值钱。在第三十四回,宋江为了吸收秦明入伙,竟然派人穿着秦明的盔甲,骑着他的马,拿着他的军器,带着土匪把数百人家都“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致使知府一怒之下,把秦明的妻子杀了。宋江还大言不惭地以实相告秦明,气得他怒火中烧,但被人软禁着,便只说了句:“你们弟兄虽然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个,断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宋江说没关系,没了夫人,续上一个就得了,遂将花荣的妹妹许配给秦明。这秦明,刚才还恨得咬牙切齿,转眼间就全心全意地归顺了。他们这叫什么好汉?没心没肺,没有脊梁,还算人吗?    再看第三十八回所谓的神行太保戴宗出场,他分明是个贪官酷吏,明目张胆地欺榨犯人的银两。他不知道这犯人就是宋江,吼道:“你这矮黑杀才!依仗谁的势要,不送常例钱来与我?……你这贼配军是我手里的行货,轻咳嗽便是罪过!……我要结果你也不难,只似打杀一只苍蝇。”这样一个恶棍,只因他有法术,一日能走八百里,宋江也与他结交,成为好友。跟着便是李逵,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夸他忠勇,是非分明。他明明是个无赖,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一出场,他就在撒泼,强行向人家“借”十两银子。宋江惯会收买人心,李逵则有奶便是娘,收了人家的钱就去赌,赌输了就打人。这样一个泼皮,如果碰到杨志,多半会像牛二那样被人一刀杀了。他运气好,碰到张顺,只被灌了个水饱。可是宋朝的百姓运气不好,李逵碰到宋江,受到赏识,死心塌地卖命,劫法场时,抡起两把板斧“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到了仇敌黄文炳家,“众好汉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把黄文炳一门内外大小四五十口尽皆杀了,不留一人。” 抓住黄文炳后,李逵还用尖刀“先从腿上割起,拣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灸来下酒。割一块,灸一块,无片时,割了黄文炳。李逵方才把刀割开胸膛,取出心肝,把来与众头领做醒酒汤。”正是由于《水浒传》中有这些残酷的描写,赛珍珠1933年要出版她的七十回英译本时,哥伦比亚大学的爱国留学生才要求她别出,或删掉那些段落。但这家丑在国内似乎从未受到过审查,好像只要不在外面丢脸,怎么伤害本国青年人的心灵都没关系。    李逵吃人肉、杀平民绝非仅此一次为宋江报仇雪恨的行为。后来,他还吃了李鬼的肉,那可不是因为没饭吃,肚子饿,而是就饭吃,解馋。而且李逵一动起武来,就不管是官兵还是百姓,只顾排头砍去。最可恨的是在第五十一回,为了逼朱仝上梁山,他竟然执行宋江的命令,把沧州知府的四岁小儿子的“头劈做两半个”。这些“好汉”们每次打到仇家,总是无论男女老少,把一家几十口人全部杀光,以绝后患。他们口口
  李逵吃人肉、杀平民绝非仅此一次为宋江报仇雪恨的行为。后来,他还吃了李鬼的肉,那可不是因为没饭吃,肚子饿,而是就饭吃,解馋。而且李逵一动起武来,就不管是官兵还是百姓,只顾排头砍去。最可恨的是在第五十一回,为了逼朱仝上梁山,他竟然执行宋江的命令,把沧州知府的四岁小儿子的“头劈做两半个”。这些“好汉”们每次打到仇家,总是无论男女老少,把一家几十口人全部杀光,以绝后患。他们口口声声“替天行道”,可究竟为老百姓做过什么好事?他们打家劫舍,通常是把财宝带回梁山,有时也会开仓赈民,也曾因报私仇而顺便诛杀贪官污吏。但总地来说,他们在受招安之前,没有做过多少利国利民的事情。就算做过一点好事,帮助过几个受苦、受压迫的人家,他们的善行也不能成为杀人放火的理由。    表面上看,《水浒传》痛斥高俅一类小人。实际上,施耐庵描绘的许多“好汉”与高俅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只是坏的程度不同而已,有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宋江为了发展壮大梁山的势力,滥杀无辜,不惜一切残酷的手段,竟然连孩子也不放过。高俅嫉贤妒能,陷害忠良,高衙内欺男霸女;他们固然可恨。但所谓的梁山好汉,动不动就侵犯别人的庄园,杀害平民百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任意采用一切残酷手段,他们难道不比高俅之流更可恨,为害更大吗?如果让这些有能耐,无道德的人当了大官,还不定有多少人会家破人亡,百姓还不定要多受多少罪呢!可我们为什么只恨高俅,却不恨那些“好汉”呢?甚至还崇拜他们?    这主要是由于作者的态度和写作手法。施耐庵看不起高俅,首先是因为他没本事却得到了重用。怀才不遇可能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但更可能是一个普遍的心理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所谓的才子,无非就是会念点书,有些文采。他们并没有经过实践证明自己确实有济世经国之才,也没有写出可以传阅千秋之作,但他们总是抱怨时运不济,上苍无眼。他们看到那些得到重用的人,总觉得不公,觉得自己的本事更大,而别人一定是走了旁门左道。他们特别痛恨高俅这类没有本事却得到高升的小人,并在《水浒传》中,在高俅身上得到发泄怨气的机会,得到比附他人的对象和斥责无能的靶子。除了高俅以外,施耐庵还写了杨戬、童贯、蔡京等有名字无性格的废物,用来陪衬那一百单八位多才多艺、形形色色的“好汉”。因此,《水浒传》尤其会引起怀才不遇的读者的极大共鸣。写这种小说,可以涤荡腹中积郁;读这种小说,可以抒发胸中块垒。而老百姓喜欢听《水浒传》,只是把它当作娱乐而已,但老百姓的俗话“少不读《水浒》”清晰地表明了人们对此书的价值判断。大人不想让是非观念还没有稳定的孩子读这部小说,怕他们以“好汉”为坏榜样,随意破坏秩序,拉帮结伙,对抗社会。大家都很清楚,不能因为社会上有怀才不遇的现象,就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胡作非为。    有些人说,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待这部名著,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和思想觉悟来要求古人,我当然同意这观点。批判《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就是用今人的认识水平来要求古人,当然没道理。更不必说,文革中那场评《水浒》的闹剧压根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然而,我们不要以为对人命的尊重只是现代人的觉悟,或西方人的专利。且不说孟子有“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述,老百姓的俗话“人命关天”也表明我们对人的生命,哪怕是普通人的生命,看得无比重要。但我们从来没有“能耐关天”之类尊崇技能的说法。我们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和各种文学作品对人,对仁爱,对正义和公理自古以来的都是相当重视的。《水浒传》堪称是个怪胎、异数。一方面,这部小说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讲述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另一方面,作者对普通人的生命表现了极大的轻蔑,对“好汉”的能耐表现了极大的尊崇,对仁爱和正义表现了极大的麻木。长期以来,《水浒传》一直上不了士大夫的台面,被斥为“诲淫诲盗”,恐怕还不仅仅是因为它鼓吹造反,毕竟这本书的主流思想是鼓吹忠君,有的版本题目就是《忠义水浒传》。从明朝初年这部书问世,直到近三百年后清朝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批改之后,他才把《水浒传》和《离骚》、《庄子》、《史记》、《杜诗》和《西厢》相提并论,提拔为“六才子书”,才进入中国的文学殿堂。到了四九年后,这部小说更获得空前的崇高地位,盖因当权者造反起家,很容易同那些“好汉”们画等号。然而,对宋江受招安还是不满,所以要批判。这种批判才真正是缺乏历史观念,而批判《水浒传》轻视普通人并非缺乏历史观念。    还有些人说,读《水浒传》,就是享受美,欣赏那些虎虎有生气,形形色色的人物就是了,讲那么多道德干什么?小说只有写得好坏之分,没有正义和邪恶之分。这种论点的错误如此显而易见,似乎不值一驳。然而,由于著名爱尔兰作家王尔德也说过类似的话,其影响还是很大的。这种论点把美简单化了。美,尤其是文学美,绝非肤浅的感官享受。“美”这个汉字是向神明呈上大羊,这概念本身就和“善”紧密相连。美学研究的主要部分就是讨论美和善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问题,怎么能把美与善分开来欣赏呢?在美国首都的美术馆里有一尊华盛顿的裸体雕像,伟若天神。但若有人把希特勒雕塑得像天神一样,你会欣赏吗?如果有人写书歌颂汪精卫的文才和刺杀摄政王的胆略,还把他为日本人做事写成忍辱负重,曲线救国,无论写得多么惟妙惟肖,你会欣赏吗?《水浒传》里的人物多数为平板式的,靠绰号区别性格,不是依靠描写和对话来塑造性格,而且他们始终没有变化。这部小说的迷人之处主要还是那些有趣的故事。虽然书中的人物确实比其他许多古典名著如《镜花园》之类写得生动,但《水浒传》的硬伤——对普通人生命的轻视态度以及仁爱和是非观念的缺失——引起许多有正义感的读者反胃,令老百姓说出“少不读《水浒》”这话来,说明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把美和善连在一起考虑了。    施耐庵并没有书写人民的疾苦、国家的灾难,也没有用艺术的真实来反映宋朝那场起义的原因是“官逼民反”,他写得更多的反而是“贼逼民反”。他主要抱怨的无非是有本事的人未能获得重任,他宣扬的“替天行道”无非是任人唯能。他没有讴歌仁爱,呼唤正义。他歌颂的仅仅是各种各样的“好汉”和才能,无论什么才能,只要一个人在本行业做到了家,作者就以欣赏的笔调来描绘,还冠以星宿的头衔,也就是说他不是常人,而是天神下凡。宋江之所以能够成事做大,就因为他善于收揽人才,那怕是鸡鸣狗盗之徒,狼心狗肺的恶棍,只要有用,他都一概拜留。宋江之流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道德。他收揽的很多人也不懂是非,只要别人欣赏自己的才能,就感激不尽,虽有杀妻毁家之仇,也甘愿为主子卖命。很多读者大概都和我小时候一样,读《水浒传》读得津津有味,完全被那些故事、人物和他们的本事迷住了。尤其是男孩子,在一起谈论的就是谁武艺高,谁本事大。曾几何时,我佩服的就是强者,不会同情弱者。与我的学生相比,我痛切地感到,我们在那个斗争年代,不仅缺乏应有的智育,而且还接受了许多扭曲的德育,难怪我们被称为吃狼奶长大的一代。我们在心智上不仅是斗争哲学的牺牲品,也深受固有文化糟粕的遗害。而清除这些毒害,恐怕并不容易。  
  人就是一种动物,有理性的想去做理性的事,奈何本没有理性的事,所以,做着做着就失去了理性。  我喜欢辉煌,不是因为它真美善,是因为那些是奇迹。  可惜,这些辉煌独属于我,你,他。
  二楼剖析地挺好
  尘埃落定评《水浒》     廖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说“《水浒传》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不要以为这种介绍是当年文革的认识水平,如今百度百科在谈到此书的思想内容时,第一句仍然是,“《水浒传》以它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 《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本文旨在说明这种介绍和评定是多么荒谬。同时,我还希望通过反驳这种评介和回顾历代对《水浒》的评价,在意识形态的尘埃落定后的今天,仔细看看《水浒传》究竟是部什么样的小说,并讨论其价值。    不是农民起义,亦非官逼民反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人,有武将如林冲、关胜,有文人如萧让、蒋敬,有官吏如戴宗、蔡庆,有工匠如孟康、汤隆,有财主如柴进、卢俊义,有强盗如杜迁、宋万,有毛贼如张青、孙二娘,有小偷如时迁、段景住,有医生如安道全、皇甫端,还有道人公孙胜,唯独没有一个农民。整部书描写各路好汉如何上梁山、受招安、破辽国、平方腊,唯独没有讲农民与地主官僚有什么矛盾,没有讲统治阶级如何残暴和腐朽。说这部小说描写农民战争,描述农民起义,真是瞪着眼睛说瞎话。看过《水浒传》的人都很清楚,这种观点不值一驳。但这种观点能够产生,而且能够流行六十来年,却是值得研究的,但那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说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也非常牵强,仔细查看《水浒传》一百单八人的身世,只有林冲一人是被高俅逼上梁山的;当然,鲁智深是为救林冲才落草的,可以说是间接地官逼民反。其他人有的是以济贫为名,行劫富之实,犯法后逃到梁山,如晁盖等七人;有的是因失职无奈而当强盗,如杨志;有的本来就是强盗,后来与梁山结了盟,如少华山的朱武、二龙山的曹正、揭阳镇的穆弘、饮马川的裴宣、黄门山的欧鹏、清风山的燕顺、砀山的樊瑞、白虎山的孔明、还有桃花山的李忠;有的是为了义气而造反,如史进、花荣;有的是为哥们,为小集团的利益争斗以致杀人,不得已而落草,如宋江、武松;有的是遭权贵欺压而流落江湖,如柴进;有的是打了败仗,无别处可去,如董平、张清、呼延灼;还有两个是首领的心腹:李逵和燕青。    贼逼人反    如果说起义的部分原因是贼逼人反还比较恰当。在第三十四回,秦明大战花荣,被花荣用陷马坑捉住,宋江为了吸收秦明入伙,让众人将秦明灌醉了,竟然派一小卒连夜假扮秦明,穿着他的盔甲,骑着他的马,拿着他的军器,带着土匪一边攻打青州府,一边把数百人家都“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致使知府一怒之下,把秦明的妻子杀了。宋江还大言不惭地以实相告秦明,气得他怒火中烧,但被人软禁着,便只说了句:“你们弟兄虽然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个,断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宋江说没关系,没了夫人,可以续上一个,遂将花荣的妹妹许配给秦明。于是,秦明入伙,开始为宋江卖命。    再看朱仝是怎样上梁山的。朱仝讲义气,晁盖等人劫生辰纲之事暴露后,他放晁盖逃走。宋江杀死阎婆惜后,他放了宋江一马。后来同事雷横打死白秀英,他又私放雷横;为此,朱仝被刺配沧州。由于朱仝面善心慈,又长了一部美髯,沧州知府的宝贝儿子喜欢他,朱仝便经常陪着这位四岁的小衙内玩耍。梁山众头领对朱仝“皆感激不浅”,因此派吴用、雷横、李逵到沧州赚朱仝上山。但朱仝并不想落草,只想在沧州服刑,“一年半截挣扎还乡,复为良民。”为了逼朱仝入伙,李逵竟然把那四岁小孩的“头劈做两半”。朱仝誓杀李逵,才肯上山。李逵振振有词道:“教你咬我鸟!晁、宋二位哥哥将令,干我屁事!”与此同时,宋江已派人把朱仝的家小接上梁山,朱仝没办法,只好上梁山(见51回)。    大财主卢俊义上梁山更是宋江一手策划的。宋江听大圆和尚说起卢俊义“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时,便欲赚他入伙。宋江派吴用和李逵假扮道士和哑道童去大名府为卢俊义算卦,说他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灾,顺便留下一首“卢俊义反”的藏头诗。卢俊义上当,到东南方巽地去避祸,路经梁山时被引诱上山。更为歹毒的是,吴用还告诉卢俊义的管家李固,卢俊义要坐梁山的第二把交椅,早就题了反诗。李固又与卢俊义的夫人通奸,便告发了卢俊义。卢俊义不肯落草,但他一回家,就被捕入狱,九死一生之后,他只得归顺梁山(见61-66回)。    且不说梁山匪徒打家劫舍,仅此三件贼逼人反的大罪就远远超过高俅所犯的一切罪行。宋江与高俅的差别,只是一个失势,另一个得势。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一个杀害无辜,一个陷害忠良,本质上并无二致。相比之下,宋江的残酷和恶毒比高俅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水浒传》反映的不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那么这部书所反映的主要矛盾又是什么?透过强盗和贪官的斗争这个表面现象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施耐庵描写的是有才能的匪徒和没本事的奸臣之间的矛盾。这两种人形成的集团之间的冲突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矛盾,很难说哪个集团代表或维护了老百姓的利益,前者也并不比后者善良,因为这两个集团为了自身利益都会毫不犹豫地牺牲老百姓的利益;而且匪徒们烧杀抢掠,对百姓的危害更直接,因而他们的危害显得更大。所不同的只是,匪徒中有值得我们同情的人,如林冲;有见义勇为的人,如鲁智深;而奸臣中没有一个好人。然而,一旦这两种人形成集团以后,就没有什么善恶之争了。集团的利益为上,好人也得受气,强忍自己的冤屈。且看如下关于主要矛盾、受害群体和个人、以及所谓忠义之士的详论。    魔星与奸臣的矛盾    《水浒传》的开篇通常不大为人注意,读者大都认为那无非是作者的迷信说法。单从讲故事的角度来看,第一回的确可有可无。那无非就是说水泊梁山的强盗来自江西信州龙虎山的上清宫锁魔殿;是洪太尉好奇,更是天意,放出了那一百单八个魔星。四十年后,这些魔星来到人世间大闹一番。这种宿命论,或不如说天命、劫数之类的说法并没有什么好讨论的。有意思的是,从开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立意,他本来是要描绘这些天罡地煞在人间的凶相和祸害,还有诗为证:“自来无事多生事,本为禳灾却惹灾……高俅奸佞虽堪恨,洪信从今酿祸胎。”然而,正如弥尔顿本来打算在《失乐园》中描述上帝有关人类之道,却在不知不觉中把撒旦写得生龙活虎,使之成为豪勇斗士一样,施耐庵写着写着也走到自己倾注笔墨塑造出来的梁山好汉一边,要把他们写成忠义之士。    施耐庵的这一企图是否成功了,稍后再谈,我现在要请读者注意,与这些非同一般的下凡星宿对立的是没有本事,就会踢球、逢迎、投机、拍马的破落户子弟高二,他后来发迹了,才改名高俅。施耐庵花了极大功夫,才凑齐了那一百零八个魔星。他们人人有外号,个个有才能,哪怕是鸡鸣狗盗的能耐。他们的对立面:高俅、杨戬、童贯、蔡京,全都是废物,没有什么才学。然而,有才能的人倒霉,没才能的人得意;有才能的人失势,没才能的人得势;有才能的人死难,没才能的人高寿。施耐庵写的就是这不平之事,就是这两种人之间的矛盾和不幸的结局。但由于没有任何一方具
  但由于没有任何一方具有高尚的品质和伟大的人格,没有任何一方代表百姓和社稷的利益,那不幸的结局并不构成悲剧,而仅仅是一个故事。有个别评论家把《水浒传》说成是宋江等忠义好汉的悲剧,那完全是出于他们对悲剧与众不同的理解。    魔头的策略、受害的群体    王伦和晁盖占山为王时,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大志或计划,就是“大秤分金,大碗吃肉”,在山上图个痛快而已。土匪们不从事生产,没有钱粮了,就下山抢劫旅客,所得自然有限。尤其有了臭名之后,行人躲着走,他们的财源更加紧缩,以前劫来的钱,包括生辰纲那类大买卖,也早晚要花光。虽然施耐庵没有交待山寨的具体财政情况,但是读者从头领们的话中不难想见土匪们捉襟见肘的窘况。第二十回书写道,梁山好汉刚刚打败了黄安率领的官军,抢到金银马匹后,一听说有十几个客商路过山下,晁盖便说:“正没金帛使用。谁领人去走一遭?”并立即安排阮氏兄弟下山去劫财。    宋江本想当良民,走仕途,不得已上山后,他便开始实施“要当官,受招安”的策略。他深知,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必须大干。闹得越凶,受招安的筹码才越重。稍做人事调整后,宋江就开始筹措钱财。与晁盖谋财的路线不同,宋江不再劫掠过往客商,而是寻找正当借口攻打富有的村庄和城市。这样做,一方面梁山不劫抢的名声在江湖上传播开来,在一定意义上会逐渐改变他们匪盗的形象。另一方面,新策略使他们钱财抢得多,人才来的多,受损的只是少数财主和国家,还可以分给老百姓一点小恩小惠,在民间的声誉也可能改善。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引起朝廷的重视,才会有征讨不成,不得已而招安的结果。    自从宋江采取自己的策略,实施招安大计后,梁山蒸蒸日上,遭殃的是百姓。首先遭难的是人口上万的祝家庄;三打获胜后,仅从祝家庄就“得粮五千万石”,够梁山“三五年粮食。”何况还有与祝家联盟的扈家和李家的财富。然后,宋江为救柴进,打下高唐州,把知府“家私并府库财帛、仓廒粮米,尽数装载上山。这果然引起朝廷重视,让高太尉大兴三路兵,以呼延灼为将讨伐梁山。宋江破了呼延灼的连环马,名声大震,这才有了“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的强盗大联盟。随后,为救卢俊义,又打下大名府,将大名府和卢俊义家的财富全部纳入梁山的金库。此时,梁山才强大到可以远道出征,打下曾头市,洗劫东平府和东昌府。于是,梁山富可敌国,可以进一步挑战大宋王朝的正规部队。在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后,宋江有了接受朝庭招安的资本。无疑,宋江是非常能干,非常有心计的帅才。他在一步步实施自己的计划过程中,收拢了大批人才和志同道合的军官,并给他们安排了最重要的位置。读者不难看到,并非所有梁山好汉都愿意接受招安,但不大容易看到的是,受害者远远不止是那些喜欢自由自在的兄弟,最大的受害群体是那些因内乱而遭殃的普通百姓。    诚然,《水浒传》也反映了一些恶霸、劣绅、赃官欺压百姓的情况,如郑屠霸占金翠莲,西门庆害死武大郎,毛太公勾结官府构陷猎户解珍、解宝等。然而,那些事件只是小说的枝节,相关章节连十页都不到。大量篇幅所描写的都是以宋江为首的能干者的利益集团和以高俅为首的无能者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他们的差别与其说和善恶有关,不如说和才能有关。他们没有任何一方是在为百姓、为社稷谋利。恰恰相反,百姓和社稷是这两大利益集团争斗的牺牲品。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些受害者,因为小说没有描写他们。但他们曾经存在,只因梁山的强盗杀来,他们死于非命。这些人包括李逵多次抡板斧排头砍杀的无数百姓,黄文炳的一家老小,祝家庄的男女老少,扈家庄的男女老少,被烧成白地的李家庄,高廉的一家老小,大名府梁中书、李成、闻达、王太守各家老小,曾头市曾家老小,东平府程太守一家人。这些人并不都是赃官或恶霸。以程太守为例,他一家人遇害,仅仅是由于未允董平求婚。双枪将行凶后,把老上司的女儿抢走作了压寨夫人,而梁山那些弃恶如仇的所谓好汉对此恶行连屁也没放一个。再读《水浒传》,我不禁要问,痛恨抢男霸女的鲁达哪里去了?李逵哪里去了?如果读者们像我年轻时一样,对这些无辜人们的死毫无义愤,甚至毫无感觉,那只能说明小说崇拜有能耐的好汉,蔑视普通人的生命,这种强权非人的道德观,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已经产生了多么大的负面影响。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感到至少有三个人因团体利益受到天大的伤害,无法容忍的伤害。因为受害人有名有姓,不像那些普通百姓似乎无足轻重的死那样,让读者难以释怀、难以忘记、难以理解。    
  三个受害人    一是本文前面提到的秦明。明明是宋江的毒计造成秦明一家人之死,还有那一村百姓,数百人家被烧毁。就算你秦明没有良心,不在乎老百姓家败人亡,难道你对自己“妻小一家人口”之死也不在乎吗?难道宋江把花荣的妹妹嫁给你了,你就甘愿为宋江卖命?这样禽兽不如的人又算什么好汉?    二是在攻打祝家庄时,虽然扈成已经投降梁山了,李逵还是“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虽有这种血海深仇,扈三娘竟然还嫁给了梁山好汉中人品、武艺、相貌都与自己相差甚远的矮脚虎王英,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令读者义愤填膺。扈三娘同意下嫁王英,只是因为见“宋江义气深重,推却不得”。这还罢了,但她那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总不是“义气”二字可以抵消的吧?那可是人世间最大的不孝。但对于杀人凶手李逵,宋江只是夺了功劳,未作任何处罚。扈三娘这位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怎么能够忍得下这口冤气?    第三,最无法理解,最无法容忍的,是高俅在梁山得到的礼遇。张顺活捉了这老匹夫,“宋江见了,慌忙下堂扶住,便取过罗段新鲜衣服,与高太尉从新换了,扶上堂来,请在正面而坐。宋江纳头便拜,口称死罪。”随后,宋江还大摆宴席,为太尉压惊,而且“会集大小头领,都来与高太尉相见”,请“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当年我看到此处,就气得写下眉批,“林冲的大仇呢!”如今字迹犹在,气愤犹在。我仍旧认为这是《水浒传》最有悖情理之处,最有悖林冲性格之处,最有悖梁山好汉意愿之处,最有悖读者期待之处。当然,作者往往比读者高明,看得深、看得远,完全不必媚俗,取悦读者。但那是一般而论,具体到此处,我实在看不出作者有任何理由这样安排情节。不想杀高俅,要留在后面有用,就别写活捉这一段嘛。与《水浒传》打文字仗的小说《荡寇志》在文学上比前者大为逊色;千不如、万不如,但至少有一点胜过《水浒传》,那就是让林冲痛痛快快地杀了高俅,出了众人胸中的恶气。    梁山好汉是忠义之士吗?    施耐庵站在沦为强盗,有才能的人一边,称他们为忠义之士。但从古至今,对所谓梁山好汉一直都有不同评价。以明朝李贽为主要代表的评论家接受作者的观点,认为《水浒传》成功地表现了忠义的主题。宋江等人虽然造反,但他们反的是贪官、奸臣,他们还是忠于皇帝的。除了李逵叫嚷两句以外,他们并没有企图推翻大宋王朝,篡权僭位。而且,他们一旦受招安,就北伐辽国,南征方腊,为国立下不世之功。然而,另一位明朝的批评家左懋第则认为这部小说诲淫诲盗,教百姓做强盗、学宋江,以忠义之名,行动乱之实,祸国殃民,背义求官。这种书若不禁毁,贻害无穷。明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不仅禁了书,还收缴了已经发行的《水浒传》。清朝的金圣叹一方面肯定了《水浒传》的文学价值,把它与《离骚》、《庄子》、 《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另一方面,金圣叹认为大多数所谓的梁山好汉都是强盗,给人民和社稷带来极大灾害,其罪当诛。他不赞成施耐庵把他们说成是忠君爱国的义士,所以他腰斩《水浒》,让“排座次”成为最后一章,再加上卢俊义“惊恶梦”,暗示一百单八将应得的下场。这就为改写或续写《水浒》提供了契机和自由。两百年后,清朝后期,俞万春写出《荡寇志》,衔接《水浒》,把梁山的强盗斩尽杀绝。无论《荡寇志》这部小说在文学上如何令人失望,从中国统治者和大多数士大夫的观点来看,这样的结局在政治上显然更正确一些。且不说他们的观点如何,金圣叹的腰斩和俞万春的续貂,实际上起到了挽救《水浒传》的作用,使其不至于完全被禁毁。    只是到了毛泽东时代,造反起家的革命者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和梁山好汉们等同起来,《水浒传》才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并登上革命文学的顶峰。在那二十年里,梁山好汉成为造反英雄的榜样。各种教科书、小说史和文学史的主流看法都一致认为《水浒传》是描写农民起义的古典杰作,而《荡寇志》因其污蔑农民起义的反动立场而成为禁书。当文革将近尾声时,毛泽东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也是出于他对小说描写造反不彻底的反感,对《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做出批评,说宋江“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泽东的评论在中国掀起一场评《水浒》的运动,矛头直指邓小平和周恩来。    平心而论,毛泽东评《水浒》虽然有其政治目的,但他的评论并非全无道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绝非农民与地主的斗争,也不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主要矛盾,而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不过,毛泽东的观点并非独创,鲁迅早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中就曾指出梁山好汉的旗帜“替天行道”有多么虚伪,“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金圣叹也早就指出宋江架空晁盖,独揽大权的伎俩。    看来,无论是保皇派,还是造反派,无论是革命者,还是人道主义者,谁都不喜欢宋江。难怪容与堂刻本书前四篇评论之一说宋江“是假道学、真强盗也”。他祸害百姓和社稷,但造反又不彻底;他既背叛朝廷,又背叛兄弟。作者对这样一个双料叛徒却寄予了那么多同情,但无论施耐庵在小说结尾怎样渲染,都难以使多数读者因宋江之死而与作者同洒一滴英雄泪。    
  《水浒传》的成就    毫无疑问,在实现小说的忠义主题和刻画忠义之士这方面,施耐庵失败了。他的成功在于他开创了用白话文写小说这一崭新的文学体裁。而且他的作品令人信服地向国人展示,小说家可以比史家更生动地刻画人物,可以超越司马迁,小说可以超越传记,白话文的表现力和文学性不输古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在文体上对后世的影响怎么估价都不会过高。    在《水浒传》问世以前,中国文学以诗词歌赋和戏曲说唱为主。前者公认为阳春白雪,是拿得上台面的严肃正经的作品。后者则被看作是下里巴人,供贩夫走卒、村妇村夫娱乐。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戏曲中掺杂了许多白话,而白话是老百姓的文字,地位远在古文之下。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个罕见的现象。中国人说话和写字严重脱节,甚至可以说是应用两种语言。用于书写的古文,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运用和提炼,形成一种独特的文体:音韵铿锵、极度简洁、用词古雅、富于典故。文人们用古文记事、论政、作诗、填词,用起来得心应手。然而,也正是由于古文如此简约、如此精致,如此典雅,它不易于用来讲述故事,表达情感,尤其不易于用来塑造人物,更无法用来再现大多数人日常的语言交流。由于大多数文人都不屑于用白话来进行文学创作,白话一直停留在话的水平上,没有提高为文。即使在戏曲里,也只是用来插科打诨。而说唱艺术更是代代口传,也可能有些粗糙的话本,但未能登堂入室。    《水浒传》的出现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分水岭。从此以后,白话成文,可以骄傲地抬起头来了。阅读《水浒传》,人们发现,白话文在安排情节、描写细节、塑造人物、表现对话等方面比古文更具表现力。而且小说这种形式可以“因文生事”,也就是说,作者可以遵循创作规律,发挥想像力去虚构。小说可以“削高补低”,也就是说,作者可以依据情理构造情节,描写人物的动作和心理,编造出合情合理的故事。在小说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可以反观自省,探寻人物性格与作者性格相近和相通之处,充分利用作者本身的生活经验,模拟出可能发生的事件,而不必局限于曾经发生的事件。金圣叹将这种自我观照与设身处地的想像称为“因缘生法”。    这就是小说胜过历史和传记之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觉得读施耐庵的《水浒传》比读司马迁的《史记》更有意思的原因。如果说传记还是从有到有的艺术,只不过通过笔墨润色,人物更饱满了、更鲜明了、更突显了;那么小说就是从无到有的艺术,创作出来的人物可能更鲜活、更形象、更可信。作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出更贴近真实的性格。如果人物是真实的,传记是摹写人物,最多也就是接近真实;那么在写小说时,作者可以像女娲造人一样,直接创作出真实的人物;那可能是比传记所再现的更高一层的真实。    我不是说《水浒传》已经达到了这更高一层的真实,而是说这部小说让人们看到了这种可能性。事实上,《水浒传》刻画的多数人物还是平板式的,也就是说,他们是通过贴标签——即绰号——这种简单的手法来区别的。而且他们性格单一,没有 发展,一成不变。然而,《水浒传》里的几个主要人物:宋江、李逵、林冲、武松、鲁智深、花荣、张顺、石秀、燕青等等,的确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力,让读者看到小说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才智,塑造出如此鲜明的性格。关于《水浒传》,金圣叹最推崇的正是其生动的人物性格,并且,金圣叹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把“性格”作为一种概念引入小说创作和批评中:“别一部书,看过一篇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 因为小说刻画的人物各个不同,一百零八样,“只是写人粗鲁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鞠,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鲁是气质不好。”在金圣叹的评论中,他把塑造人物性格作为评判文学水平高低的一条主要标准暗示出来。    虽然后来的小说,如《红楼梦》,在人物刻画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水浒传》,更不用说遣词用字、状物写景、营造意境等其它方面,但我们应该承认《水浒传》这部开创先河的小说应有的功绩,应该承认它对《三国演义》、《金瓶梅》以及《红楼梦》等小说的巨大影响。毕竟,在此之前,中国文学里从未有过如此生龙活虎的人物和多彩多姿的性格。更重要的是,施耐庵让后人看到,小说这种下里巴人的文学形式有无穷的潜力,可以让文人们不再局限于史实,也不再以修辞、典故、意象和意境为最高文学目标,他们可以展开想像的翅膀,翱翔在更高一层的真实天地之间。施耐庵还让后人看到,白话文有无穷的活力,更易于在这层天地间飞翔,更适于刻画人物,再现他们的语言,也可以更生动地表述故事,状物写景。如果文史公司马迁比较如实地反映了一个世界,小说家施耐庵则创造了一个接近真实的世界,而且他向后人展示,我们怎样可以写出更真实、更有趣、更生动的世界。    结语    综上所述,《水浒传》绝非有关宋朝农民起义的小说,也没有反映多少统治阶级与劳苦大众的矛盾。梁山好汉虽然号称“替天行道”,可是他们的行为却颇有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事。众人上山,并非皆是“逼上梁山”,而且被贼逼上梁山的要远远多于被官逼上梁山的。维基百科的介绍比较恰当:“《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被后人归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其内容讲述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强盗集团,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在中国大陆一度被定性为农民起义小说……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人物的鲜明形象,也向读者展示了宋代的政治与社会状况。”我要再加上一句评语,《水浒传》所载之道无足轻重,但所用之器——白话文——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提供了最早的样板,而且《水浒传》所 开创的小说形式启迪了后来的无数文人。在此意义上,施耐庵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怎样评价都不会太高。  
  回复第9楼(作者:@liaokangCA 于
10:20:00)    《水浒传》的成就  ==========  呵呵,谢谢支持。  我一直都认为水浒作为名著,它的高潮应该是诏安后。而绝不是前期的那些。  不过,我们不应该去怀疑这些人物和作者施耐庵,因为他完全可以把主人公刻画的完美。关于这点,根本无需怀疑施耐庵的能力。  水浒传,绝不是什么官逼民反,而且,水浒人也不是什么英雄,反而在水浒开篇便已暗示了一百单八将是一百零八魔头。既然如此,哪来的民?而我们现在说的水浒传,也是老施给主角们的介绍,告诉我们这些魔头的人生。对于这个认识,我有一个佐证,那是晁盖和宋江的做的俩副匾额:聚义堂和忠义堂。不知道有没有说服力,因为我的推断是因为这部书本叫做忠义水浒传。  水浒英雄的人品,这点是很多人指责的借口,但如果你真的把他们看成魔头,你就发展他们多么可爱,李逵是凶残,但他至义至孝;宋江虽然无能,但他对于国家永远忠诚;还有其他人等等。晁盖是不在一百单八将中的,这点完全可以说明水浒传的真正目的不是他们梁山聚义,而是后来的杀敌报国!  朋友你说的是实情,但那些论据其实都是后人给评价的,不是施耐庵。金永叹是个人才,死的冤。但他对水浒的评价低是因为主角们是贼寇,而不是施耐庵的能力。关于宋江,很多人骂他,是因为诏安害死了水浒人,这点说明了一个问题,是读者喜欢那一百零八人,从而骂宋江。可是诏安还有什么呢,诏安给了水浒人一个新的身份,不再是贼寇,可以建工立业,为国杀敌!这是所有男儿的梦,魔头也一样。我想每一个有梦的人都理解吧。在此,我希望各位看水浒的朋友不要把水浒人看成志尽于贼寇的无能之士,他们都是热血男儿。他们有错,有罪,这些就可以否定他们不可以忠于祖国?  当然我不知道施耐庵本意如何,但有一首诗我非常喜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鄙人漏见
  我靠,怎么都是说水浒的,看来楼主老了啊
  回复第11楼(作者:@心有O琳夕 于
07:19:00)    我靠,怎么都是说水浒的,看来楼主老了啊      ==========  哈哈,小屁孩,这叫成熟
  水浒是罗贯中的老师写的,文学价值比三国高多了。三国是野史,文不文,史不史,徒然引起无数口水仗。
  @liaokangCA
13:32:00    水浒是罗贯中的老师写的,文学价值比三国高多了。三国是野史,文不文,史不史,徒然引起无数口水仗。  -----------------------------  楼上的,不要以为自己读了几天书就觉得了不起了,就评头论足了!尼玛不看看你自己是什么货色!水浒是罗贯中写的?你这个听谁说的?难道天下人都是SB?就你知道水浒是罗贯中写的,你丫多聪明啊,我操!什么叫口水仗,你懂个屁,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不也是口水仗,谁说没用了?况且,我问你,三国演义是什么?小说!!还野史,野尼玛!我操!连个东西都分不清,你丫眼睛瞎了还是怎么的!你觉得你修养很高是吧,说不好听的,你丫去了三国,连农民都做不好,我操,一个SB还说三道四,罗贯中没事写个小说得罪你了啊?啊?去死吧!
  莫吵,平白一场气,不值。  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是小说,而且都不是纯粹的原创。  水浒传来源于民间传说,不过追根的话,也是存在的,具体记不清了,好像是一场比较轰动的占山为王,当然人数不出十指之数。施耐庵经过加工,使它脱离了原貌,成了自己的东西。金永叹夸施耐庵之才,却对书中人物颇为不喜,都是草寇,有罪之人。但总的来说,对水浒评价相当高。这从根本说明了施耐庵之才,让一个如此挑剔的人虽然对书中人物不喜,但又不得不赞。  三国演义,众所周知是同人小说(不过分吧?),他的框架人物基本上都是三国史。如此一来,读者难免联想到正史三国,把三国演义当做史来读,很少有人记得它是小说,与三国史无关。自然争议颇多。金永叹读三国演义后大呼奇书,评价相当之高超过水浒传。说明罗贯中不比老师差的,只是出书晚了。  另外,心有,你看错了,人家说的是罗贯中的老师施耐庵,不是罗贯中。这种错误以后不要犯了。
  眼瞎了,心也瞎了,只有臭嘴活着。
  @凌风聆天
19:11:00    莫吵,平白一场气,不值。  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是小说,而且都不是纯粹的原创。  水浒传来源于民间传说,不过追根的话,也是存在的,具体记不清了,好像是一场比较轰动的占山为王,当然人数不出十指之数。施耐庵经过加工,使它脱离了原貌,成了自己的东西。金永叹夸施耐庵之才,却对书中人物颇为不喜,都是草寇,有罪之人。但总的来说,对水浒评价相当高。这从根本说明了施耐庵之才,让一个如此挑剔的人虽然对书中人物不喜,...........  -----------------------------  我看错了,这个我承认错误,可是我就是看不惯他得瑟的样子,我一看后面那句话我就火大!什么叫徒然引起无数口水仗!我不知道人家写个小说碍着他什么事了,要是不喜欢就别看,跑到天涯得瑟,得瑟什么!
  @liaokangCA
10:28:00    眼瞎了,心也瞎了,只有臭嘴活着。  -----------------------------  我是眼瞎了,对你这种心比天高的人我看不了,我怕我看了受不了你那万丈光芒!我心也瞎了,我这心只为赤诚之人活着,对于得瑟的人,这颗心早就死透了!我嘴是臭,我只骂喜欢卖弄的人,只对得瑟的人臭!
  回复第16楼(作者:@liaokangCA 于
10:28:00)    眼瞎了,心也瞎了,只有臭嘴活着。      ==========  心没有瞎,三国演义是部小说,不是野史,更不是正史。至于别人的争论,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是作者的错,是读者自己搞混了。  用批判的眼光看小说,不如不看。人生不可能完美,何况小说是一个人创造的一个世界。
  知道什么叫演义吗?
  @liaokangCA
13:05:00    知道什么叫演义吗?  -----------------------------  @liaokangCA
13:05:00    知道什么叫演义吗?  -----------------------------  咱们没共同语言了,您的话我以后绝对不回复一个字了,您爱咋说就咋说去。反正有一点我是明白的,无论您老怎么诽谤三国,三国那段历史仍然被人津津乐道,演义那本书还是四大名著。而您老眼里瞎了的小子我呢,还好好的生活着。您老在另一个帖子里贬低诸葛为战争贩子,说感激诸葛的都是愚民,对此我笑而不语。总之呢,您老爱怎么得瑟就怎么得瑟,小子我玩不过您,您的觉悟太高了,我只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啊……
  回复第20楼(作者:@liaokangCA 于
13:05:00)    知道什么叫演义吗?      ==========  封神演义是正史?野史?
  什么叫演义  小说体裁之一。“演义”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周党传》:“党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据《辞海》解释:“谓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可见“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  演义的来源  “演义”一词始见于《后汉书.周党传》:“党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文选》卷十潘安仁《西征赋》:“晋演义以献说。”李善注:“《小雅》曰:‘演,广、远也。’”演义即指推演、详述道理。唐以后用于书名者有苏鹗的《苏氏演义》、梁寅的《诗演义》等。宋元时代普遍称盛行的“讲史”为“演史”。至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始用“演义”之名称历史小说。该书卷首蒋大器《序》曾作这样的解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若所谓里巷歌谣之义也。”后来者一般也是这样理解演义一词的,如雉衡山人(杨尔曾)《东西两晋演义序》说:“一代肇兴,必有一代之史,而有信史,有野史,好事者藂(cong)取而演之,以通俗谕人,名曰演义。盖自罗贯中《水浒传》、《三国传》始也。”但历史上也有人广义地理解“演义”一词,将它作为“小说”的代名词。如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说:“今世传街谈巷语,有所谓演义者,盖由在传奇杂剧下。”《古今小说》的天许斋题识道:“本斋购得古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中。”他们所说的“演义”即为广义的“小说”。
  三国演义开演义之先,随后所出之各种演义每况愈下,最烂的当属封神演义。演义徒具小说特点的皮毛,但重在讲史,又任意胡编,基本上都是野史,也没有什么文学价值。所以胡适先生称之为“废铜烂铁”。
  胡适,哼,那个共产党的叛徒,他算什么,哼……连个政治方向都预测不清的人,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别人废铜烂铁……我在和楼主说话,某某人不要自作多情……
  胡适,哼,那个共产党的叛徒,他算什么,哼……连个政治方向都预测不清的人,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别人废铜烂铁……我只知道一点,废铜烂铁却是四大名著,或许世人都瞎了吧,唯独某某一群人是大才,觉悟太高,我等愚民,望尘莫及啊……我是在和楼主说话,某某人不要自作多情,我没和某某人说话……
  噢,对了,世界上有一种人叫超人,估计某某人心里已经自诩为超人了,那敢情好,快点把内裤穿外面吧,世人都太愚笨了,人类快要灭亡了,快来拯救世界吧,快啊……
  回复第24楼(作者:@liaokangCA 于
22:10:00)    三国演义开演义之先,随后所出之各种演义每况愈下,最烂的当属封神演义。演义徒具小说特点的皮毛,但重……  ==========  演义是野史,所以罗贯中会把华雄的死写在了关羽头上,最后还显灵数次。演义是野史,隋炀帝变成了一只大老鼠,还蹦出了杨林。这野史也太野了吧?甚至野到罗贯中自古被称作文学家!细想一下,你的定义不禁让我叹一声,原来野史是小说的一种体裁。
  回复第15楼(作者:@凌风聆天 于
19:11:00)    莫吵,平白一场气,不值。    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是小说,而且都不是纯粹的原创。    水浒传来源……  ==========  写错字了,嘿嘿,是金圣叹,不是金永叹,晕死
  @心有O琳夕
2:20:00    胡适,哼,那个共产党的叛徒,他算什么,哼……连个政治方向都预测不清的人,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别人废铜烂铁……我只知道一点,废铜烂铁却是四大名著,或许世人都瞎了吧,唯独某某一群人是大才,觉悟太高,我等愚民,望尘莫及啊……我是在和楼主说话,某某人不要自作多情,我没和某某人说话……  -----------------------------    你是比胡适伟大得多的共产党员?四大名著确实不假,因为以前也没有更好的小说。
  抱歉,我不是共产党,我是无党派人士。胡适我其实并不反感,你不要拿胡适做挡箭牌。比胡适有名有才的人还有很多,但是我没有听过那个说演义题材是废铜烂铁的,今天长见识了啊!呵呵,你还知道没有比四大名著更好的小说啊,按你的想法,你如此轻蔑演义题材,看来你的文学修养不是一般的高啊,我顶礼膜拜!
  @凌风聆天
9:52:00    回复第15楼(作者:@凌风聆天 于
19:11:00)  莫吵,平白一场气,不值。  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是小说,而且都不是纯粹的原创。  水浒传来源……  ==========......  -----------------------------  呵呵,楼主好好玩哦
  回复第32楼(作者:@心有O琳夕 于
12:48:00)    @凌风聆天
9:52:00    回复第15楼(作者:@凌风聆天 于 2011-……  ==========  错了就得改啊,不可以人云亦云,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再则,我也怕啊,万一有人抓住我这个错,还不攻击死我。(虽然可能性不大,但防患于未然嘛)
  何必较真呢,看书无非就是乐趣,读到妙处,会心一笑,有所得足矣.
  @左手罪恶
19:48:00    何必较真呢,看书无非就是乐趣,读到妙处,会心一笑,有所得足矣.  -----------------------------这位仁兄境界高深啊,看来你初窥庄子的逍遥之道了。只是,天涯里大多都是俗人的。所谓一丝不苟,较真这也是一种学习态度,大家求同存异可以,但是,辩论还是要做的。
  闲来无事起争执罢了,一旦有需要,我们都是好兄弟!就像庄子与惠子。
  记个号
  @心有O琳夕
20:21:00    @左手罪恶
19:48:00      何必较真呢,看书无非就是乐趣,读到妙处,会心一笑,有所得足矣.    -----------------------------这位仁兄境界高深啊,看来你初窥庄子的逍遥之道了。只是,天涯里大多都是俗人的。所谓一丝不苟,较真这也是一种学习态度,大家求同存异可以,但是,辩论还是要做的。  -----------------------------  太抬举了。我就一俗人,虽是心向逍遥,但奈何杂念太多,脱离不了;古籍任由后人说,各持己见,辩不明,判不定,何苦来哉?就像你说的,求同存异。
  @心有O琳夕
20:21:00  @左手罪恶
19:48:00  何必较真呢,看书无非就是乐趣,读到妙处,会心一笑,有所得足矣.  -----------------------------这位仁兄境界高深啊,看来你初窥庄子的逍遥之道了。只是,天涯里大多都是俗人的。所谓一丝不苟,较真这也是一种学习态度,大家求同存异可以,但是,辩论还是要做的。  -----------------------------  @左手罪恶
11:58:00  太抬举了。我就一俗人,虽是心向逍遥,但奈何杂念太多,脱离不了;古籍任由后人说,各持己见,辩不明,判不定,何苦来哉?就像你说的,求同存异。  -----------------------------  求同存异是周总理提的,嗯,这求同存异不是说一味的存异,还有个求同,求同是要靠自己去解说自己的观点,然后和别人的观点碰撞,最后达到存异,而不是不争不论。只有百家争鸣,才会百花齐放。这下明白了么?就是逍遥的庄子,他也要和惠子吵个不停……
  记个号
  三国演义是基于1000多年前魏蜀吴这个历史平台而写的。水浒传它基于什么?民间传说?可以这么说不?一个历史平台 一个民间传说平台 很明显没有可比性。三国演义成就远远高出水浒传n多倍,这就是区别。
  二者都是纯粹的小说,丢人
  sb,三国演义根据什么而写的?是不是基于三国历史写的?小说分很多种,科幻小说,yy小说,言情小说等等。三国演义内容有30%以上来源于史书记载,它是一部半文学作品,水浒传可以说就是一部yy小说。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传你的教去吧,疯狗。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才懒得和你争。三国演义比水浒好是因为它开源于历史?那红楼梦呢?按你这套理论它算什么?更加的YY不堪吧?
这谁啊?中华数十年乃至百年的沉淀竟然不如人家一句话。大家快来看啊
  回复第46楼(作者:@xiaoxi 于
16:01:00)    楼主
唉---      ==========  ???  请教
  别沉下去了,自己顶顶
  但是仔细看了水浒之后,发现水浒隐藏的比三国深多了,三国的尔虞我诈都已经点了出来,而水浒的根本就在某些词语中间,隐晦而来。少年能读懂吗??
回复第49楼(作者:@KFX 于
23:35:00.0)      但是仔细看了水浒之后,发现水浒隐藏的比三国深多了,三国的尔虞我诈都已经点了出来,而水浒的根本就在……    ==========    我们已读不到原著,何不把目光放在眼下的故事里?  
  学习了
@宁可失身不失眠
0:56:00    三国演义是基于1000多年前魏蜀吴这个历史平台而写的。水浒传它基于什么?民间传说?可以这么说不?一个历史平台 一个民间传说平台 很明显没有可比性。三国演义成就远远高出水浒传n多倍,这就是区别。  -----------------------------    冲你这两句话,就知道你对文学一窍不通。
楼主说梁山好汉为祖国而战,方腊不是少数民族入侵和外国入侵啊!他们是反对腐败、昏乱的朝廷,小人当道,英雄蒙尘,梁山好好不是救民与水火,而是去和同是放下锄头拿起武器的英雄们火拼,并不是替天行道啊!  
我很喜欢武松,其实老外没法理解中国的人情状况,武松不是杀人狂魔,而是忍无可忍,是他那种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性格真实的塑造,不是说他无视他人的生命,他杀了西门庆并没逃跑而是去自首。  很同意楼主对三国的评价,刘关张真情真意、、、刘备绝非虚伪之人,因为诸葛、庞统均为一眼便可观忠奸,知善恶,刘备绝对骗不了他们的,他们能跟刘备足以说明刘备的仁德、、、
少不看西游,老不看三国吧???    说的是西游没有正经事,整天装神弄鬼的胡思乱想;    三国尽显一个人的雄心和事业,老了都没有机会和时间图发展搞事业了;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寻求正解...
水浒很少看,所以没什么看法。
@liaokangCA
13:58:00    少不读《水浒》        廖康        ......  -----------------------------  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水浒
  前面打错过一次,《水浒传》是施耐庵写的,罗贯中是他的学生,他写的《三国演义》文学水平低多了,这在文学界有定论。个人的好恶是另一回事。有人说什么水浒人物是模仿三国写的,完全弄反了。
  四大名著唯有水浒看不下去,一群杀人放火开黑店的鸡鸣狗盗之徒竟然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除了林冲武松这类官逼民反的,剩下的都是被自己欲望控制的"天生做贼的"!杀人放火抢劫之后梁山入伙,竟然自诩好汉,呸!
  @紫陌青霜
18:52:00  四大名著唯有水浒看不下去,一群杀人放火开黑店的鸡鸣狗盗之徒竟然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除了林冲武松这类官逼民反的,剩下的都是被自己欲望控制的"天生做贼的"!杀人放火抢劫之后梁山入伙,竟然自诩好汉,呸!  -----------------------------  林冲、武松、鲁智深是《水浒传》里三个灵魂人物,没有这三个人,那本书就真的没看头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不看水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