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关一体化试点”周年啦,下一步有什么推进计划

“全国通关一体化”周年了!“全国是一关”是什么样的?
全国通关一体化
日,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在上海启动试点。到今天正好满一周年,全国通关一体化试点效果如何?下一步将有什么推进计划?关于全国通关一体化,你们关心的问题都在这儿。
从日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试点启动至日,海关总署先后发布了2016年第62号、73号和2017年第12号公告,将试点范围逐步扩大至全国,覆盖了在全国口岸以海运、空运、陆运方式进口的《税则》15个章节商品。
截至目前,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模式受理报关单约占同期全国进口报关单总量50%,通关速度和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的亮点是“两中心三制度”。即:
全国海关设立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统一风险分析防控,集中统一实施税收征管,实现全国海关风险防控、税收征管等关键业务集中、统一、智能处置。
对企业而言,同一企业在不同海关将面对统一的海关监管政策和要求,享受统一的通关便利待遇,无论在哪里通关,海关都是同一个执法口径和标准,全国是一关。
实施“一次申报、分步处置”的通关管理模式。主要是对进出口货物完成合法进出口等要素甄别后,先放行货物,其他手续通关后完成。
企业在货物通关时一次申报,海关分步处置。货物放行前,在口岸海关处置安全准入风险;货物放行后,在属地海关开展税收后续管理。
改革税收征管方式。把过去的企业申报、海关审核,尤其是价格、归类、原产地等税收申报要素在口岸上的逐一审核,变为企业自己向海关申报、自主缴税,海关抽查审核,重点放在后续的审查和处理上,做到压缩货物在口岸的滞留时间,节省通关时间,降低通关成本。
对企业来说,这次改革,可以使企业能够享受几项红利:
★ 可以选择任意地点进行报关,消除了申报的关区限制;
★ 海关执法更统一,在两个中心的处置下,全国通关的政策和规定在执行标准上更加一致;
★ 效率大大提高,简化了口岸通关环节的手续,压缩了口岸通关的时间。
下一步,海关总署将加大改革推进力度,明确“两中心”布局和分工,今年上半年将建成并全面启用3个风险防控中心(分别负责空运、水运、陆运)和3个税收征管中心(分别负责机电、化工和其他商品),实现全部运输方式和税则各章节的全覆盖,同步启动隶属海关功能化改造,年底前基本实现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
“全国是一关”对企业来说,就是可以在任意一个海关,完成申报、缴税等所有相关海关手续的办理(实货查验、企业注册等必须在口岸、属地海关办理的手续除外)。未来最终会实现,海关所有业务现场,可以像银行网点一样,“一窗通办”所有海关业务。
以后,企业的申报更自由(“互联网+”网上申报、向任一海关申报)、手续更简便(无需在不同海关多次办理繁杂的转关运输手续)、通关更顺畅(货物在口岸的放行速度大幅提高,企业通关费用大幅下降)。
同时,通过设立“两中心”,海关执法将更加统一、高效和协同,相同货物在不同口岸产生归类、估价不一致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同一企业在不同海关面对统一的海关监管规范,享受统一的通关便利待遇。也就是说,企业办理海关业务时,面对的不再是某一个海关,而是全国海关这个整体,充分享受稳定、透明、可预期的通关便利。
改革前,海关的税收征管方式是在货物放行前,由海关对企业申报的归类、价格等税收要素逐票审定后,开具税款缴款书,企业缴纳税款。这种征管方式在货物放行前耗时较长,作业时空集中在现场通关环节,行政成本高、作业效率低,快速通关与有效监管的矛盾突出,且关企之间的责任边界不明晰,容易产生执法争议。
改革后,税收征管方式改为由企业自报、自缴税款,自行打印税单,海关对税收要素的审查由集中在现场通关环节向全过程转变,由逐票审定向抽查审核转变,绝大多数审核在放行后进行。
新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通关速度,实现税收征管作业的前推后移。同时,明晰关企双方的责任边界,强化企业如实、准确申报的责任,以“诚信守法便利、失信违法惩戒”为原则,引导越来越多的企业自觉守法,提高合规管理水平,为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
以上内容转自 海关发布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全国一体化通关改革即将启动试点
新闻爆料:finance@ 电话:(010)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财经app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中国新三板APP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
记者从海关总署了解到,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6月1日在上海启动试点。据了解,“两个中心”由海关总署直接管理,有关风险布控参数由海关总署统一实施,指令直达业务现场一线,实现统一执法。
今年4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水肥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谢建华说,目前水肥一体化设备设施已经从每亩约2500元大幅降低到每亩约800元,高效水溶肥从每吨2万多元降低到1万多元,开始从高端贵族技术向平民应用发展,从设施农业走向大田应用。 会上,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充分肯定了“政企联合”对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落地田间的重要意义。
黄颂平介绍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包括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海关高效来概括。双随机改革已在全国海关全面实施,力争7月前将随机布控查验占比提高到90%。 二是全面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
黄埔海关隶属东莞海关作为主管地海关,主动作为,力争将海关的利好政策和创新举措更多地转变为产业经济发展的切实动力。 从服务内销为主向支持内外贸一体化转变 “今年东莞海关会一如既往地选派关员全天候驻会,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时还将进一步服务外贸新兴业态、支持。
会上,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地自贸试验区海关建立协作机制,将通过多方面合作,实现四地自贸试验区海关改革“一体化”发展,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的“试验田”作用。 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已近3年,广东、天津和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也满1年。以上海为首的4个自贸试验区已经有25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在全国复制推广,在促进贸易便利、降低企业成本方面得到各方肯定。
这次申报进境维修的是捷特亚洲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67飞机,由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境内维修,7月10日由巴基斯坦飞抵广州。随着全球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广州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的进境维修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本次申请进境维修的飞机是该公司今年进境维修的第34架飞机整机,几乎与去年全年的38架数字持平。 除了国内飞机维修企业的实力增强、声誉传播更广之外,在海关的大力推动下,飞机维修进境流程的简化和通关。
他们头顶烈日,在和着臭味、酸腐味、霉味等刺鼻气味的废纸监管场地忙碌着,认真查验、记录着一批批进出口的集装箱。正是这些普通的海关查验关员,坚守岗位,用汗水保障着富阳口岸——这一浙江省最大的内陆进口口岸的通关秩序。 与台风“抢时间” 近日强台风“妮妲”正面袭击广东,不仅给广东沿海带来狂风暴雨,更给口岸通关“添了乱”。
黄埔海关党组书记、关长陈小颖与国际商报社党委书记管延斌共同见证签字仪式。黄埔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欧阳晨与国际商报社代表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 陈小颖介绍了黄埔海关的基本情况和重点工作,对《国际商报》长期以来给予的关注和宣传报道表示感谢,希望双方以签署合作备忘录为新起点,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强宣传合作,在跨境电商、加工贸易、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放管服改革、关通天下等方面加大采访报道力度。
点击查看更多
雄安新区不能仅仅吸引北京、河北的高端资源,还需发挥带动河北经济发展的作用。
职业培训是有效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根本措施,应充分把握技术进步给劳动者技能提升带来的机遇。
为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需突出“两个重点”,守住“四条底线”。
随着制度红利落后于预期,企业开始犹豫是否继续留在创新层。
分层使得创新层企业的投资价值有了监管背书,估值得到了相应提升,出现被A股收购的情况。
监管机构希望通过制度进一步优化,让尤其是创新层企业可以融到更多的资金,不仅是股权融资。
应尽快推动并强化创新层企业的信披规范要求,同时给予超出其他挂牌企业的待遇。
24小时点击排行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81166
传真:81900
邮箱:finance@  从海关总署了解到,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6月1日在上海启动试点。
  试点工作包括在上海建立海关总署风险防控中心(上海)和海关总署税收征管中心(上海)。前者对试点范围内进出口货物统一实施安全准入(准出)风险分析、监控和处置;后者按商品和行业分类对货物归类、价格、原产地等涉税要素,实行专业化、集约化、智能化的批量审核。
  据了解,&两个中心&由海关总署直接管理,有关风险布控参数由海关总署统一实施,指令直达业务现场一线,实现统一执法。
  此次与&两个中心&建设同步推出的还有&三项制度&改革试点。
  一是实施&一次申报、分步处置&通关管理模式。新模式下,企业可一次性办理货物申报纳税手续,海关第一步在口岸确定是否查验,排除安全准入风险后,货物可先予放行,海关第二步开展涉税申报要素批量审核,通过稽查等手段监督税收入库。
  二是改革税收征管方式。进一步明确企业如实、规范申报责任,企业自报自缴税款,海关受理企业申报,不再在货物放行前逐票审定,而是对税收风险实施前置风险分析、放行前验估、放行后批量审核、稽查等全过程管理。
  三是建立协同监管机制。通过功能化改造,口岸海关将主要实施通关现场监管,属地海关主要实施企业稽查和信用管理。
  据介绍,海关总署下一步将加快筹建其他风险防控中心、税收征管中心。
  业内人士表示,全国通关一体化全面实现后,企业申报将更自由、手续更简便,无需再办理转关运输。同时海关管理效能有望提高,执法将更加统一,有效解决相同货物在不同口岸出现海关归类、审价不一致等情形。
  (来源:新华社)
【】&&&【】&&&【】
关注度最高信息
| &&|&&&&|&&&&|&&&&|&&&&|&& 您是第位访客
Copyright &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宁波市信息中心开发维护 浙ICP备号2017年在全国推广通关一体化改革-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7年在全国推广通关一体化改革
日 10:12 来源:国新网
内容摘要:
作者简介:
  日,国新办举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吹风会。海关总署副署长李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海关在扩大开放、利用外资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因应企业和进出境人员的需求,海关近年来围绕打造通关一体化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逐步推动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的建立。去年海关总署率先在上海启动了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即“两个中心、三项制度”。  “两个中心”,一是税收征管中心,二是风险防控中心。  “三项制度”,一是“一次申报、分步处置”,企业进行一次申报,海关首先进行安全准入风险排查,对于涉税的其他事项分步进行后续的处置,缩短企业的通关时间;二是征管方式改革,推动企业报关纳税自报自缴,海关全过程抽查审核,重点进行后续的审查和处理;三是协同监管,对于隶属海关进行功能化的改造,让不同的海关承担不同的任务,分别进行相关业务的处理,形成协同。  李国表示,通过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使企业能够享受几项红利:一是可以在任意地点选择进行报关,消除了申报的关区限制;二是海关执法更统一,全国通关的政策和规定执行标准更加一致;三是效率大大提高,简化了口岸通关环节的手续,压缩了口岸通关的时间。2016年,海关总署已经启动了上海、广州和北京的试点工作,2017年将把这项改革在全国进行全面的推广实施,达到全覆盖的效果,使得全国企业都能够享受到此项改革的红利。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文齐)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