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实验中用到的医用酒精浓度脱色浓度是多少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然
练习题及答案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遮光部分的叶片无颜色变化,而照光部分的叶片显示深蓝色(原理:淀粉遇碘呈现蓝色).对这一实验解释错误的是(  )A.实验可以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B.实验可以证明光照是绿色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C.在萨克斯的实验中变量不是单一的,所以没有形成对照D.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有机物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偏易
答案(找答案上)
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部分遮光、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实验现象表明,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所以,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因此选项C的是解释错误的.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一年级生物试题“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然”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科学研究方法、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生物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实验目的: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探究实验:用具: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盆栽天竺葵。步骤:(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几个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结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实际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考点名称:
科学探究的定义: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究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①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既便于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又能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②列照原则:通常一个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照组。从理论上说,由于无关变量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影响是相等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的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按对照实验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可分为: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和条件对照。 探究实验设计的思路:操纵实验变量,控制实验变量,捕获反应变量①实验变量(自变量):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例如:温度(60℃、沸水、冰块)等。 ②反应变量(因变量):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例如:淀粉遇碘后的变蓝现象。 ③无关变量: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例如:试管的洁净程度、实验的时间长短等。 ③额外变量: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 特别提醒:①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②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要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又不能被原有的知识所束缚。当科学探完的结论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①观察法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科学的很多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源于细致的观察。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a. 观察的类型b.科学观察的特点: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第二.要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即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第三.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第四.  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②调查法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在的目的和调查对象一制订合理有序的调查方案→实施实验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生物调查活动的注意事项: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于所看到的生物,你不管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其生活环境;注意安全,集体行动。 ③实验法生物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④测量法(略)规律总结:①科学探究是认知的主要途径、方法和过程,适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②认知生物的形态、行为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 ④认知生物的结构、生理的方法主要是实验法。④认知未知且周围不存在的生物的方法主要是文献法。
细胞结构不等于严整结构:     严整结构是指生物结构的完整性和严格有序性。有的同学认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严整的结构,这是不对的.因为:①病毒也是生物,生物都具有严整的结构;(②病毒几乎都是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DNA和RNA)构成的。在病毒中蛋白质总是构成外壳,核酸位于外壳包围围的核心,因而核酸受到蛋白质的保护。研究表明,将病毒的两大成分分离开,用单纯的核酸去感染寄主,感染的能力下降,这说明病毒的结构也是完整有序的。总之,严整的结构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特征。
辨析生物各种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是生物进行新陈代谢前基本场所。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应激性、生长和繁殖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生物通过应激性来适应周围环境,生长发育和繁殖使生物物种得以延续。应激性,反射和适应性的区别:     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稃中,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它是牛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是需要定的结构来完成的,单细胞动物通过原生质来完成。而多细胞动物则主要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对后者而言,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称为反射。可见,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表现,但它所包含的范围较窄,只有高等动物和人类才具有。植物虽然没有反射活动,但仍具有应激性,如茎的向光件、根的向地性等。    适应性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例如,肉食动物有锐利的牙齿、尖锐的爪、盲肠退化等适应性特征。适应性的形成是生物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并通过遗传逐代定向积累而来的。牛物体所表现出的适应特征,如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都是通过遗传传递给子代,并非是生物体接受某种刺激后才产生的,这点与应激性是不同的。对生物进行归类是生物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归类有以下几种不同依据:(1)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类,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2)根据生物的生活环境,可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根据生物的用途,可分为家禽、家畜、宠物、作物等。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然”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7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4 实验与设计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4 实验与设计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09次
资料类型:班会课件
文档大小:2.42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实验基础 考点48
实验题解题规律 高考考法突破 考法1 教材中生物学经典实验的归纳 考点47
实验基础 考点47
高考中22个生物学基础实验的常考点归纳 高考考法突破 考法1 教材中生物学经典实验的归纳 考点47
内容 科学家 结论或观点 实验重要细节 细胞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膜功能上的联系 — 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用同位素标记亮氨酸的实验 — 生物的新陈代谢 酶的发现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 证明胃液具有消化作用 — 光合作用的发现 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 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 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 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①实验前叶片要进行饥饿处理,以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②处理后的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进行自身对照 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 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 ①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和无空气的环境中是为了排除环境中光线和O2的影响 ②设置细光线和好氧菌的原因:能够准确判断出水绵细胞中产生氧气的部位 ④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 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 应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CO2和H2O中的氧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高考考法突破 遗传和变异 遗传物质的探索 ①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设计思路均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而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遗传规律的发现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基因的分离定律 假说—演绎法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假说—演绎法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假说—演绎法 生命活动的调节 动物激素调节的发现 1902年,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 促胰液素的发现 将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完全排除了神经调节的影响,证明引起胰液的分泌是某种物质的作用 生长素的发现 ①19世纪末 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该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由于单侧光的作用,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 ②1910年,鲍森·詹森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 ③1914年,拜尔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端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 ④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 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是某种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生长素 使用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的作用 生物与环境 能量流动的特点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方法 内容 科学家 结论或观点 实验重要细节 考点47
返回考法 考点47
高考考法突破 角度1 有关实验材料的考查 实验材料获取的原则:①符合实验要求;②易获取;③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1.还原糖的鉴定:要选择含还原糖量较高、颜色较浅的材料,这样颜色反应才明显。通过实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2.脂肪的鉴定:要选择富含脂肪的材料,如花生、蓖麻等,提前浸泡3~4 h。如果是新花生种子,可以不必浸泡,否则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3.蛋白质的鉴定:最好的实验材料是鸡蛋清,其蛋白质含量相对高,配制的提取液透明,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颜色反应明显,但蛋清液需要稀释。 4.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观察DNA与RNA的分布的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材料的原因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色物质,会干扰实验的结果观察。 5.观察叶绿体:宜选用叶绿体大、数目少的材料。如阴生植物藓类的叶、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等。由于在不同的光照下,叶绿体可以运动并改变在细胞中的分布位置,所以,在不同光照下采集的材料,其叶内叶绿体的分布有所不同。 6.观察线粒体: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活细胞染色,需用生理盐水保持细胞活性。 考法2
高考中22个生物学基础实验的常考点归纳 考点47
高考考法突破 7.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要选择活的、成熟的(具有大液泡)、有颜色的(如紫色洋葱)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不明显。死的植物细胞中的细胞膜,由于失去了选择透过性,所以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8.有关酶的催化特点的探究实验:常选用动物新鲜肝脏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未被破坏,从而提高实验现象的对比程度。也可选用植物的组织(如马铃薯块茎、萝卜肉质根等)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过氧化氢酶广泛地存在于动植物组织细胞中。 考点47
角度2 有关实验试剂或仪器的考查 1.NaOH:用于吸收CO2或调节溶液的pH。 2.Ca(OH)2:鉴定CO2。 3.CaCl2:提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4.HCl:①配制解离液:体积分数为95%酒精+质量分数为15%HCl,解离液用于细胞有丝分裂的解离、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②改变溶液的pH:如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③质量分数为8%的HCl: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作用有两点: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色剂迅速进入细胞;二是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 5.NaHCO3:提供CO2、作为酸碱缓冲剂。 6.酸碱缓冲对(NaHCO3/Na2CO3,NaH2PO4/Na2HPO4):用于调节溶液pH。 高考考法突破 7.NaCl:①配制生理盐水(0.9%):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0.9%的NaCl与细胞内液渗透压基本相同,其可维持细胞内水的含量,从而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的形态。 ②用于提取DNA:在0.14 mol/L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低;在2 mol/L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高。 8.琼脂:作为激素或其他物质的载体,用于激素的转移;用于培养基的制作。 9.酒精:①75%酒精:用于消毒,酒精能渗入细菌体内,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失去活性。 ②50%酒精:脂肪染色时洗去浮色。 ③95%冷酒精:提纯DNA。 ④95%的酒精:叶片脱色、配制解离液或冲洗(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 ⑤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配制卡诺氏固定液:3份无水乙醇和1份冰醋酸混合均匀。 10.蔗糖:配制蔗糖溶液,测定植物细胞液浓度或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11.二苯胺:用于DNA的鉴定(沸水浴,蓝色)。 12.甲基绿:检测DNA,呈绿色。 13.吡罗红:检测RNA,呈红色。 14.斐林试剂(甲液0.1 g/mL NaOH、乙液0.05 g/mL CuSO4,需混合使用)/班氏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 15.双缩脲试剂(A液0.1 g/mL NaOH、B液0.01 g/mL CuSO4,需分别加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紫色)。 16.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和苏丹Ⅳ染液(红色):用于脂肪鉴定。 17.碘液:用于鉴定淀粉(蓝色)。
高考考法突破 18.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染色时,前者呈深蓝色,后者呈红色。 19.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检测染色体,红色。 20.健那绿:检测线粒体,专一性使线粒体染色,呈蓝绿色。 21.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呈灰绿色。 2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由蓝变绿再变黄。 23.吲哚酚试剂:用于维生素C的鉴定。 24.伊红美蓝:鉴定有无大肠杆菌的存在。 25.亚甲基蓝:用于活体染色或检测污水中的好氧性细菌(细菌的氧化可使之褪色)。 26.pH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 27.卡诺氏固定液:用于细胞有丝分裂根尖细胞的固定。 28.解离液(质量分数15%盐酸和体积分数95%酒精按1∶1的比例配成):有丝分裂中根尖细胞的分离。 29.层析液:用于叶绿素的分离,主要类型:①由20份石油醚(在60~90 ℃下分馏出来的)、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②93号汽油。层析液的作用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由于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30.20%新鲜肝脏研磨液:含有H2O2酶,可促进H2O2分解产生O2。 31.无土营养液:用于植物无土栽培。 32.柠檬酸钠:血液抗凝剂。 33.秋水仙素:用于单倍体育种,作用机理是可抑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可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1937年发现,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
高考考法突破 34.CaCO3的作用:在色素的提取实验中防止色素分子被破坏。 35.SiO2(石英砂):在色素的提取实验中使研磨更充分。 36.滤纸:过滤或纸层析。 37.纱布、尼龙布:过滤。 38.云母片:阻止生长素传递。 39.微电流计:测量神经元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内或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情况。 40.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观察脂肪的鉴定、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等。 41.血细胞计数板: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于对酵母菌的计数。 考点47
角度3 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总结 1.显微观察法:如“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等。 2.观色法: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等。 3.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如“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的O2全部来自水的实验”等。 4.补充法: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的作用等。 5.摘除法:如用阉割法、摘除法研究性激素、甲状腺激素或生长激素的作用等。 6.杂交法:如植物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等。 7.理论分析法:如植物向性运动的研究。 高考考法突破 8.模拟实验法:如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分离定律的模拟实验等。 9.假说—演绎法: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提出、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10.类比推理法: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11.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增加溶液中的O2: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2)除去溶液中的O2:容器密封,用煮沸后冷却的溶液并用油膜覆盖; (3)除去容器中的CO2:密闭实验装置中放入NaOH溶液或KOH溶液; (4)除去叶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饥饿处理); (5)除去叶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酒精脱色); (6)除去植物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或暗处理); (7)单色光的获得:棱镜色散或透明薄膜滤光; (8)血液抗疑:加入柠檬酸钠(去掉血液中的Ca2+); (9)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10)补充动物激素的方法:口服(饲喂)、注射; (11)阻断植物激素传递:插入云母片。 (12)消除植株本身的生长素:去掉生长旺盛的器官或组织(芽、生长点); (13)补充植物激素的方法:涂抹、喷洒、用含植物激素的羊毛脂膏或琼脂作载体; (14)消除叶片中脱落酸的影响:去除成熟的叶片。 考点47
高考考法突破 角度4 实验结果的的表示方法 1.光合作用: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生成量。例:水生植物可依气泡的产生量或产生速率;离体叶片若事先沉入水底可依单位时间内上浮的叶片数目;植物体上的叶片可依指示剂(如碘液)处理后叶片颜色深浅等。 2.呼吸作用: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有机物消耗量。 3.原子或分子转移途径:同位素标记法或元素示踪法。 4.细胞液浓度大小或植物细胞活性:质壁分离与复原。 5.溶液浓度的大小:U型管+半透膜。 6.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7.生长激素的作用:生长速度(如体重、体长变化)。 8.胰岛素的作用:动物活动状态(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昏迷)。 9.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尿糖的检测(在尿液中加班氏试剂进行沸水浴,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10.还原糖: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水浴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 11.淀粉:碘液(变蓝色)。 12.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13.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苏丹Ⅳ染液(红色)。 14.CO2: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15.DNA:二苯胺(沸水浴,蓝色)、甲基绿(染色后呈绿色)。 16.RNA:吡罗红(呈红色)。 考点47
返回考法 本考点结束 考点47
高考考法突破 考法3
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变量分析 考法4 实验题的一般解题程序 考点48
实验题解题规律
实验题解题规律 高考考法突破 角度1 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比较
1.比较 考法3
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变量分析
实验题解题规律
高考考法突破 考点48
实验题解题规律
2.举例 角度2 实验的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在实验设计中,为排除无关条件的干扰,常常要设立对照实验。通过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以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除所控因素外,其他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常见对照方法主要有: 高考考法突破 考点48
实验题解题规律
高考考法突破 考点48
实验题解题规律
2.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只能改变反应的温度,其他如pH、酶浓度等因素就要完全相同且适宜。 对照实验设置得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他条件的完全相等”。具体来说有如下四个方面: ①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 ③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做同样的处理。 3.平行重复原则:对所做的实验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足够次数的重复,不能只进行1~2次便轻易得出结论。需要选择的实验材料的样本数(如植株的数目、种子的粒数、实验动物的个体数等)不能太少,否则实验的结果不足以反映出真实的生物学现象。任何一项生物学实验,要有科学性,都必须能够重复,都必须经得起重复。
此外,还应注意科学性原则(指在设计实验时,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也就是要以前人的实验为基础,而不是凭空设想,主观臆造)、简便经济原则(如装置简单、实验步骤较少、使用材料用具少、实验时间较短等)等。 高考考法突破 考点48
实验题解题规律
角度3 实验中变量的分析 1.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 因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指实验变量所引起产生的结果。 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实验目的就是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 ℃)、高温(沸水)就是实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实验变化结果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旨在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 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 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实验时应通过设置对照,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例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淀粉酶的新鲜程度、淀粉溶液的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如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在三组实验中不等同、不均衡,就会产生额外变量,影响实验的真实结果。 返回考法 考点48
实验题解题规律
高考考法突破 1.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类型及相关变量 解题第一步:确定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实验的核心,通过思考要明确“探究什么”,其中把握三个要素,即①探究的因素;②探究的对象;③观察的指标。 2.分析实验原理,明确实验设计思路 (1)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并理解实验原理对实验步骤的设计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个生物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装置的确定、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的安排都不是随意的、盲目的,而是有其实验原理作为依据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预期也是依据实验原理而作出的。 实验原理是完成实验所用到的理论依据,有的是已有的理论知识,有的在题目中作为条件出现。根据实验原理,对照实验目的,通过初步分析,在头脑中搜寻教材上或曾做过的实验模型,初步形成设计思路。 (2)实验设计的关键点大多与单一变量和对照实验有关。自变量与对照是实验设计的灵魂。 3.选择和使用实验材料用具 选取实验材料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 (1)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数量足够多(避免量少给实验带来偶然性误差)。 (3)各组实验材料应等量,包括两方面:材料等量(种类、数量、生理状况等)、处理方法等量(温度、光照、时间等)。 考法4 实验题的一般解题程序 考点48
实验题解题规律
高考考法突破 4.应用实验原则,规范性书写实验步骤 操作步骤模式:分组编号→变量操作→条件控制→观察记录。 (1)取材、分组、编号(包括非条件处理等) 如:取两套规格相同的器材(或取长势相同的某种生物材料随机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标记为A、B,并分别加入等量的…… (2)设置实验组(施加自变量)和对照组(不施加自变量或自然状态) 如:在A组中加入适量的……,在B组中加入等量的…… 在具体的实验设计中,可用具体的量,如“在A组中加入2 mL……,在B组中加入2 mL……”。 一组加入试剂时,如另一组不需加入试剂,则必须加等量的蒸馏水或相应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溶液。 如果用试管作为实验用具,实验中加入试管的各溶液的总量一般不超过10 mL。 (3)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培养的时间可根据具体的实验确定,也可以用“一段时间”描述。 (4)观察、记录、计算平均值 考点48
实验题解题规律
5.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1)分析观测指标 ①物理化学特性:颜色反应、有无气泡、沉淀等。 ②生物特性:生物形态结构、生理、生长发育等。 a.光合速率:单位时间氧气的释放量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或淀粉生成量; b.呼吸速率:单位时间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或氧气的吸收量或淀粉减少量; c.生长速率:植物株高、干重或动物身高、体重; d.动物代谢速率:一定时间内耗氧量或消耗一定氧气所需的时间; e.某物质对生物的毒性:种子的发芽率或植株染病情况,动物寿命、染病情况。
高考考法突破 (2)书写实验结果 ①文字描述:需注意提取题干中对解题有用的关键信息,并与题干信息保持一致。 ②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a.准确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反应条件等发生改变的量)和因变量(随着反应条件改变而改变的量); b.要看清数据的变化规律(上升、下降);注意特殊数据(最多、最少、平均、总和等)。 ③画坐标图 a.注意横、纵坐标的变量及单位; b.曲线的变化趋势(如升、降)及原因; c.特殊点的意义:交点、转折点、最高点、最低点等。 (3)得出实验结论 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对应假设,分类讨论。根据可能出现的结果,作出不同的推论。即结论是不唯一的。一般分为三种情况:①正相关——促进;②负相关——抑制;③不相关——无影响。但有时也会出现“预测最可能的结果”的问题,此种情况应根据已有知识推测最合理的结果。 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果是确定的,要与实验目的一致。对应实验目的作出肯定结论。 考点48
实验题解题规律
返回考法 本考点结束 考点48
实验题解题规律
* * * * * *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酒精脱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