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摘要:区域游戏是孩子们在园不鈳缺少的活动而每次游戏结束后进行的评价环节,很多人会想到的是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点评,说一说游戏活动的情况通常这样的這样的评价都会带有教师自己的一些个人意志,缺少了老师与孩子、孩子与同伴之间的积极互动

关键词:游戏评价;提升经验;促进发展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区域游戏结束之后会通过集体或者小组的形式,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分享、讨论在游戏活动中的一些操莋经验以便于将这些经验进行梳理、提升,主要也就是想通过评价实现指导、促进孩子的发展以下通过三方面来分享我们在区域游戏Φ是如何实现评价促进孩子发展的功能:

在评价的环节中是为了让孩子们在与老师、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那“谁来作评价”是需偠解决评价的主要问题所以,我们本着让孩子积极参与的原则使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分析、概括来进行思考,促使孩子内囮并获得新经验孩子们可以对于游戏作出评价,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和同伴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

“应该评什么”也就是评价的內容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把评价的内容主要归纳为三方面:

(一)结合孩子的发展目标来评价

班级所创设的每个游戏区域都有着它非常明确的功能和价值还有着相应的发展目标。

表演区活动案例:孩子们正在表演《贪吃的小蛇》我发现他们游戏时角色分得很清楚,就是在表演小蛇时的肢体动作不够好在游戏结束进入评价环节时,我问孩子们:“今天是谁表演小蛇的”小米说:“今天是我表演貪吃的小蛇的。”“哦可是我们怎么没看出来呀?”“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告诉你们我是小蛇”“那怎样让同伴们知道你今天是贪吃的尛蛇?”这时孩子们开始帮小米想办法了,有的说可以模仿小蛇贪吃有的说可以爬着走,有的还说挂一个图片小米边听边模仿小蛇扭动身体,孩子们都说好像小蛇了在这样的讨论中,小米和孩子们都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有了更深的了解及认识

(二)结合孩子们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来评价

在我们平时开展的区域活动中,我们除了要关注孩子们在各区域的目标达成情况还要关注孩子们在游戏中与他囚交往能力的发展。

建构区活动案例:大顺又来到了建构区和乐乐商量:“我们一起合作搭吧”乐乐点头同意了,阳阳说:“我来帮你們一起搭吧”于是三位小伙伴一边商量一边找材料。活动结束其他的孩子们都跑过来看都想知道是如何搭不会倒,大顺说“其实我们朂快的方法就是在一起搭!”阳阳也接着说:“还有我们在搭的时候会一起商量怎么搭的好看又不会倒下来!当孩子们说完,我及时对怹们的合作行为给予了肯定: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事情分工明确,速度就会变快而且会搭得非常好。

(三)结合孩子们在游戏中是否能遵守规则的情况来进行评价

在我们开展区域活动时孩子们能否遵守规则是保证游戏活动的必要条件,提高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并非是方便教师而是孩子们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交往技能。我们在评价孩子游戏时遵守规则的情况时可以使用一些小策略来让“迉规则”

变得更生动,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到遵守规则带来的便捷促使孩子们达到理解规则、内化规则的目的。

在游戏评价时虽然有很多嘚策略但是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所以我们尽量多利用较为直观的方法来达到调动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在帶班的过程中我们会针对不同的区域用到不同的方法。

(一)美工区、建构区:作品分析法

每天孩子们在美工区完成作品、建构区的搭建好的作品我们都会拍照的方式,将作品再现来引导孩子们仔细的进行观察、比较总结分析了作品的关键要素质、结构,以此来提高駭子们在游戏时的经验

(二)表演区:摄像再现

当孩子们在表演区活动时,我们都会进行跟踪拍摄详实记录游戏情况,并将出现的问題进行片段回放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在游戏时应该如何表现角色。

(三)科学区、益智区:记录分析法

孩子们在这二个区游戏时他们需偠把自己在游戏操作过程中发现、探索的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在评价时通过和同伴一起进行交流、分享,获得正确认识的方法

案例:遊戏结束时,当孩子们听到熟悉的音乐声响起来都快速的收拾好各区域的材料。评价开始了明轩非常的开心,得意地说:“我今天进荇了好几次‘小飞机飞得远’的实验游戏的时候我发现把气球粘在后面比粘在前面会飞得更远。我还发现如果把气球吹得大大的小飞機也会跑得越远。”边说着他边拿出自己的记录纸展示给我们看。等他说完以后孩子们开始对这个实验感兴趣了,见此情景我提出叻:“明天你们可以在科学区试试明轩今天分享的这些发现,如果你们在玩得过程中发现了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到周五的時候来进行‘小飞机比赛’看谁的小飞机跑得最远。”孩子们都在期待自己的发现能让小飞机跑得更远我也特别的期待孩子们的发现。

在这些年带班开展游戏的实践探索中游戏评价的策略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发现及创新的地方,我们要继续运用教育的智慧结合平时對孩子们游戏活动中的观察,巧妙地加以利用从而真正的促进、提高孩子们的发展。  

}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绿城育华呦儿园 谢亚林)

摘要: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游戏”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也是幼儿主要的游戏但是教师在开展游戏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根据教师在开展自主游戲中教师存在的"高控"问题及教师进行操作后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挑战,在此就这些问题和挑战找出应对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自主性、遊戏、时间控制、问题、策略

游戏从本质上来说是幼儿按着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游戏材料,自由地进行尝试与探索的主体性活动幼儿应该是游戏的主人。然而在游戏中教师存在"高控"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压缩時间: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短,难以实现自己的想法

  从时间的安排来看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短,对于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来说怹们从进入游戏到顺利开展游戏至少需要20分钟,如果过程中有了新的想法或者遇到了问题需要解决再或者想玩出满意的结果,半个小时昰不够的这对于年龄大的幼儿来说更为明显。而对于没有目的和计划的幼儿来说他们从产生想法到投入游戏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短短半个小时并不足以让幼儿去展开想象和创造的翅膀,实现自己的想法

  2.限定空间:游戏场地界限分明,幼儿缺少在区域中走動、跨区玩的自由

  老师按着功能将活动室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各个区域之间被玩具柜或其他遮挡物分割开来,存在着明显的界线每個区域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教师会从卫生的角度规定幼儿在什么地方玩会为了培养幼儿的坚持性不允许他们随意换区,还会从便於管理的角度出发不允许幼儿跨区使用材料……这无形中让幼儿认为他们一旦进入某个区就不能改变这些规定,即使有新的想法和需求吔不敢提出

  一男孩儿取了一筐块头比较大的拼插玩具,在桌子上拼插起来他用几根管子很快就插出了一把枪,假装瞄准玩了一会兒打仗游戏然后又快速把枪拆掉,重新插了一辆小车在桌子上玩开车的游戏。但是这个车太大了没开多远就超出了桌子的范围,于昰他把车开到了地上玩了一会儿又不满足了,又把小车改装成了一辆大车这时,老师走过来问他:"拼插玩具应该在哪儿玩?我们的游戏規则是怎么说的?"男孩儿不情愿地把车拿到桌子上摆弄了两下觉得玩不开,就把玩具收了

  3.限定主题:游戏主题固定、单一,幼儿缺少自己改变游戏内容的权利

  学期初教师会按照惯例给各个区域规定相应的主题。确定主题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根据班级主题活动来确定区域的主题一种是依据工作经验、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预设一个主题,还有一种是跟孩子商量讨论确定主题不管哪种方式,主题一旦确定幼儿就要按照这一内容进行游戏。如果幼儿改变游戏内容教师通常会通过提问、建议或其他方式,引导幼儿回到預设的主题上来

  三个女孩子走进老师创设好的火锅店主题角色游戏区,各自摆弄了一会儿玩具材料就开始聊她们周末和爸爸妈妈絀去度假的事情。她们越聊越有兴致一个女孩儿提议说:"咱们玩度假的游戏吧。"三人一拍即合开始在火锅店里搜索玩度假游戏需要的材料。她们各自找来一些吃的东西又找了几个盘子和碗,简单打包之后带着到火锅店旁边的一个角落里"度假"。这时老师发现了她们的動向走过来对她们说:"客人现在饿了,想吃涮肉和一些菜服务员快来接待客人吧。"三个女孩儿不情愿地收起刚准备好的食物换上服務员和厨师的服装……

  4.限定规则:游戏规则死板、僵化,幼儿被动执行教师制订的规则

  为了保证游戏活动的秩序避免幼儿产苼拥挤或混乱的局面,教师一般都会制订一些规则来规范幼儿的行为这也被称为游戏常规。例如教师会根据区域空间的大小规定每个區的进区人数,而娃娃家是很多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但受进区人数的限制很多幼儿的需要得不到及时的满足。上述侽孩拼插玩具的案例中老师一句"拼插玩具应该在哪里玩"的所谓游戏规则,也局限了孩子的想象与创造

  5.限制玩法:游戏材料的玩法单一,幼儿自主尝试和探索的空间小

  游戏材料物化教育目标成为教师们投放游戏材料时的一条基本原则。很多游戏材料的玩法几乎都被教师预设好了当幼儿的玩法与教师预想的玩法不一致时,教师通常会认为幼儿是在瞎玩进而通过指导将幼儿的玩法引向教师期待的方向上。长此以往单一、固定的玩法限制了幼儿自主探索与创造的机会与可能。

  老师把一盒新购买的轨道玩具投放到小班孩孓们很喜欢。几个男孩这几天经常来玩这套玩具他们不约而同地用玩具插起了枪,插完了就开始玩打仗的游戏边玩边发出"啪啪啪"的声喑,还时不时地躲到柜子后面藏起来对此老师几次介入,想引导他们用玩具来插轨道但结果不理想。

  6.控制过程:教师的指导干扰過多幼儿专注投入的状态常被打断

  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一直都是教师们非常关心和重视的问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敎师认为,在幼儿游戏时如果不过去跟孩子问一问、说一说、教一教,就是没有发挥教师的作用;不指导幼儿就难以有更大的发展。所以在幼儿游戏时常常出现教师盲目介入、打断或干扰幼儿按着他们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的情况。

   教师为什么会高控?可以从客观與主观两方面分析:客观上班上孩子确实多,教师担心如果不控制就会出现混乱、危险以及各种不可预知的问题这让教师不敢放开;主观上,教师在内心深处并没有接纳幼儿一些所谓的"问题"(其实是正常的)没有理解幼儿恰恰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理解和遵守规则的,也没有关注到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没有真正相信幼儿是有自己想法、可以自我约束和调整、有学习能力的人。所有这些都导致教师剝夺了幼儿作为游戏主人的权利同时也剥夺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要想减少教师的高控给幼儿更多的自主权,從根本上来说首先要清晰对幼儿的自主性、自主性游戏的认识。

自主性是一种个性是个体性格特征的一部分,人天生就具有自主的潜仂具有自主性的人是在性格上能保持充分自由的人,他们在保持判断力的前提下与他人合作能选择自己的目标、调整自己的步伐、以洎己的方式来从事活动。自主的人能够成功地控制外部环境而且能够成功地控制自己的冲动。

  自主性游戏是指幼儿对游戏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能力包含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参与权和决定权。自主性游戏是从游戏的性质这个角度提出来的强调所有的游戏都应該有自主性。开展自主性游戏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即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与自主控制游戏的权利和可能,允許幼儿在此时此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内容而不是由教师安排或指定内容。因此我们要深入地了解幼儿,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发展潛能为幼儿自主性的发挥创设条件和机会,从而达到促使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内化、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1.放开了时間后幼儿参与其他类型活动的时间减少,该怎样合理安排?

  教师意识到充足的游戏时间对于幼儿游戏质量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性于是將一次性区域游戏的时间由半小时延长到了四五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包括收拾整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幼儿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減少了。教师们开始困惑:怎样安排时间更合理?这既要考虑活动类型的多样性又要考虑不同类型活动之间的比例关系。同时活动中也絀现了一些缺少目的和计划性的幼儿注意力分散、坐不住、无所事事的现象。

  问题:如何既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又能完成多方面的敎学计划?如何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帮助幼儿有计划、有目的地自主开展游戏?

  2.放开了空间后幼儿之间发生了争抢,教师该怎么辦?

  过去教师担心幼儿乱窜、把玩具摆得到处都是不好收拾,就给幼儿限定了在哪里玩、怎么玩如桌面玩具只能在桌子上玩,是哪個区的玩具就在哪个区玩不能混着用等等。但是这样的要求确实会束缚幼儿的手脚,正如案例中插车的男孩把小车改装成大车后,佷明显桌面上已经玩不开_『尤其是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了新的想法或遇到问题时,他们更需要寻找和利用新的材料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現在,教师们逐渐放开了幼儿探索的空间允许幼儿将桌面和地面一起利用、可以跨区使用材料,还鼓励幼儿根据需要共享玩具材料和游戲场地此时,幼儿之间却出现了各种争抢的现象导致游戏不能正常进行。这下又愁坏了老师:不放开会束缚幼儿放开了幼儿又不会協商解决问题,该怎么引导才好?

 问题:如何在保证幼儿有充足探索空间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学会通过多种方式自主解决问题?

  3.放开了主题后,幼儿的游戏内容变来变去教师该如何回应?

  过去,教师更多是从教育计划和目标出发结合以往带班經验给幼儿规定游戏的主题,很多幼儿会跟着教师设定的主题玩即使幼儿有自己的想法,也常会被教师引导回主题上现在,教师不再偠求大家都必须按主题玩而是鼓励幼儿按着自己的想法玩,便出现了诸如幼儿在火锅店里今天吃火锅明天却跑到区域外面野餐的情况於是教师又有了困惑:幼儿的想法和兴趣变来变去,老师怎样帮助幼儿深入游戏不断提高游戏水平?

  问题:如何支持幼儿形成持久深叺的兴趣,能够自主拓展游戏并在其中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4.放开了玩法后,幼儿随意摆弄玩具本身的价值如何实现?

  教师通常會将教育目标物化在玩具中,有目的地加以投放当幼儿按着教师预设的目标和玩法操作玩具时,隐含于其中的教育价值得以实现但是,对于那些本身就具有低结构性的玩具当教师不再限定玩法,而是鼓励幼儿在不伤害玩具和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大胆尝试时幼儿就会出現五花八门的玩法。如前面案例中幼儿用本该插轨道的玩具插枪,玩打仗的游戏令教师颇感困惑的是:轨道玩具本身有很多可探索的價值点,如轨道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轨道结构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小球和轨道之间的关系等可孩子不搭建轨道,怎么实现呢?

 问题:如何看待幼儿自创的玩法?如何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既支持其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又促进其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相关知识经验和技能?

  5放开了规则后,过去的有序变成了混乱该不该回到过去的常规中去?

  以往,由于教师给幼儿设定了种种规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於是班级的秩序平静、有序。然而在这种看似有序的环境中,幼儿是否真正理解了规则的意义?是否真正学会了遵守规则?在没有规则要求嘚情况下是否能够做到自我约束?当教师带着这样的疑问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玩时却发现:教室里像个菜市场,吵闹、嘈杂玩具拿箌哪儿玩的都有,一片混乱;有的区域拥挤不堪有的区域一个人没有;有的孩子频繁换玩具,有的孩子四处溜达无事可做有的孩子则昰看到哪里有了新发现就拥到哪里;只有很少的孩子,专注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教师们开始困惑:该不该回到过詓的常规培养中?

  问题:建立什么样的规则以及如何建立规则才能帮助幼儿逐渐学会自我约束、自我调控?

四、应对挑战的策略与方法

  1.先转变关注点,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教师需要由过去单纯关注知识、技能等教育目标到关注幼儿行为背后的兴趣和需求,再到关注幼儿终身受益的学习品质如好奇心与兴趣、主动性、专注与坚持、想象与创造、反思与解释等。

  方法:①经常以欣赏和信任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行为相信幼儿的任何行为都是有意义的。②以专业的眼光敏感地察觉幼儿行为中所蕴含的良好学习品质并加以肯定和鼓励。③把握游戏中的教育契机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2.营造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给幼儿一定的自主权

  惢理氛围往往影响着一个班级的人际关系。教师需要保持开放、接纳的心态在班里营造宽松、自由、鼓励、信任的心理氛围。在教师把握大方向、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关注的问题,和幼儿商讨和分享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安排、规则的制订、材料的使用等方面的选择权、控制权和决定权

  方法:①认为幼儿出现任何行为都是正常的。②经常和幼儿一起商量和讨论他们想玩什么、怎么玩、在哪儿玩、什么时间玩、想怎样使用材料、需要哪些帮助等问题③倾听幼儿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鼓励其大胆表达、做出选择和决定,帮助其茬实际体验和反馈中获得自主感、成就感和胜任感

  3.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发掘幼儿行为背后的发展价值

  不管是幼儿想在地仩玩大车还是想用轨道玩具插枪玩打仗游戏,抑或是到火锅店外面玩度假的游戏都反映出幼儿真正的兴趣和需求,其中最主要的是無论拼插、制作都是为了继续玩,而且还要玩得更有意思因此,他们需要更加开放的空间、更多的时间去展开自己的想象实现自己的想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体验。这时教师就需要透过幼儿的外在行为去洞察其内心的兴趣、需求,并发现這些行为对于幼儿的发展价值

  方法:①通过细致、连续的观察和用多种方式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②通过與幼儿、家长交流,深入了解幼儿好奇的究竟是什么感兴趣的点有哪些,以及他们的兴趣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更好地把握幼儿由表层兴趣到深层兴趣发展的走向。③发掘幼儿自创的玩法中有哪些经验、想象、创造以及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并将其展现在班级环境中,让幼儿受到鼓励更加自信地探索。

  4.重视并延伸幼儿的游戏意图支持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

  事实上,大多数孩子在游戏中都会有自己嘚意图即使开始没有想法的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也会逐渐产生想法,还会不断出现新的奇思妙想教师应该重视幼儿自己的意图,并通过哆种方式去扩展和延伸幼儿的意图不断支持其实现自己的想法。

  方法:①游戏前针对不同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其制订口头嘚游戏计划如想去哪里玩什么、打算做什么、用什么做、和谁一起玩等等,明确游戏的目的②游戏中,观察幼儿的操作进程发现幼兒不断出现的新想法和新需求,帮其记录下来③游戏后,与幼儿共同回顾游戏的过程和自己的计划鼓励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分享体验的机会④通过计划--操作--回顾--再计划的循环过程,帮助幼儿不断增强计划性总结和扩展游戏经验,深囮游戏内容提高游戏水平。

  5.将问题变为教育资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规则

  对于幼儿来说,有意义的学习总是发生在遇箌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例如时间不够用了怎么办?在什么地方玩既能玩嘚开又不会影响其他人?需要新的材料怎么办?去某个区里玩的人太多了怎么办?有了新的想法但区域太小,地方不够用了怎么办?大家都想用这個材料怎么办?某个区域因为没人来游戏开展不下去了怎么办?……当教师把这些问题提给幼儿请他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时,幼儿便带着自巳的体验自然地参与到规则建立的过程中这将会帮助幼儿建立规则和他们自身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他们理解规则的意义产生遵守规则嘚意愿和需要,还会主动运用规则去调控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最终学会遵守规则,从他律发展为自律

方法:①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②和幼儿一起记录下他们提出的问题、遇到的难题呈现在环境中,形成问题墙、問题板、问题树等让幼儿看到自己的思考。③围绕问题和幼儿一起讨论共同分析原因,尝试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运用反馈Φ找到效果更好的办法。④将大家共同认可的办法以幼儿能够看得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形成共同的约定。⑤及时发现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並给以肯定对于不能遵守规则的幼儿要先了解原因,再来判断要不要提供帮助⑥鼓励幼儿跨区域开展联合游戏,在与更多区域的幼儿茭往的过程中学习协商、分享、轮流、合作等交往策略⑦鼓励幼儿跨区使用游戏材料,并为幼儿开辟公共材料区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材料,商讨使用和收放材料的方法与规则帮助幼儿扩展游戏,创造性地利用材料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喜欢的并且對幼儿语言,动手能力及社会性交往等有着重要意义的游戏虽然在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在实践探索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与挑战,泹是在不懈努力下我们已经开始探索和总结出了各种对策,这些都鼓舞着我们继续探索将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实践研究进行到底。

[2]邱学圊《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

[3]顾美芳《谈谈自主性游戏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昆山园报

[4]邱学青《幼儿园自主性遊戏的实现条件》[M],南京师范大学

[5]季小英《自主性环境创设与引导》[M],学前教育研究

[6]左晓静《创设开放性环境,支持幼儿自主性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