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一键装机好用吗用A卡还是N卡好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51|回复: 41
A卡在高清方面比N卡更完美一些
在线时间227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BD级, 积分 9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08 积分
BD级, 积分 9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08 积分
金币10 大洋
独立显卡方面,A卡和N卡各有所长,对于H.264两者都能提供完美支持,A卡的优势就是能支持VC-1完全硬解码,而N卡则能提供对MPEG2的完美硬解,鉴于VC-1比MPEG2更复杂,而且使用率更高,因此我们普遍认为A卡在高清方面比N卡更完美一些。
软解VS硬解!三大平台高清解码全攻略
不知现在还是不是
在线时间727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BD级, 积分 23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0 积分
BD级, 积分 23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0 积分
金币10 大洋
目前还是avc mpeg4看的更多一点,vc1有一年多没见过了
在线时间611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BD级, 积分 19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1 积分
BD级, 积分 19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1 积分
金币10 大洋
本帖最后由 zxx212 于
17:14 编辑
VC1的片子确实稀有。。。。。。。很长时间没看过了
在线时间275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BD级, 积分 11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41 积分
BD级, 积分 11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41 积分
金币67 大洋
个人觉得&&如果A卡没次时代源码输出这个卖点&&其他的画质之类就有点扯&&一般的没那么大区别
在线时间527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BD级, 积分 21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2 积分
BD级, 积分 21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2 积分
金币10 大洋
事实证明画质NV的卡已经相当好了&&没丝毫的优势可言
倒是A卡的次时代源码现在真的是卖点
在线时间354 小时
头像被屏蔽
主题帖子积分
金币12 大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2680 小时
阅读权限20
主题帖子积分
8K级, 积分 87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66 积分
8K级, 积分 87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66 积分
金币63 大洋
本帖最后由 ape6886 于
19:46 编辑
画质好环虽然帶点主观.但事实又如何呢.图是上月A.N卡在HQV Benchmark 2.0 HD影像测试处理方面得分.
N卡GT210输得:'(,480得分在HD55XX水平-_-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在线时间2982 小时
阅读权限20
主题帖子积分
8K级, 积分 94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16 积分
8K级, 积分 94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16 积分
金币15 大洋
A卡其实不错的,就是驱动烂得跟一坨屎似的。
在线时间4500 小时
阅读权限100
主题帖子积分
金币89 大洋
A卡其实不错的,就是驱动烂得跟一坨屎似的。
asdv 发表于
俺以前也这么认为,事实上并非如此
国内枪手太多,看看国外的评测和国内的一对比,明白了:lol
在线时间957 小时
阅读权限10
主题帖子积分
4K级, 积分 32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1 积分
4K级, 积分 32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1 积分
金币46 大洋
关于驱动,xp时代确实nvidia驱动好一点,兼容性更好,使用方面操作简单。
不过win7时代明显就是a卡驱动好。nvidia一开始直接拿vista驱动冒充win7驱动。
其实看看两家驱动发布的release notes,对比一下,一目了然,一家把精力放在日常bug修正和视频播放,2d加速,等日常使用功能,另一家就成天炒作噱头,搞一些平时用不到的花哨功能,日常bug修正却懒洋洋的,n久的问题都不修正。
在线时间227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BD级, 积分 9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08 积分
BD级, 积分 9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08 积分
金币10 大洋
我的A卡HD4350Y高清没问题,但打CS遇烟幕弹就卡得要命,哈哈,想换都没得换是刀卡,小机箱的,没风扇的独显
在线时间153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DVD级, 积分 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1 积分
DVD级, 积分 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1 积分
金币16 大洋
其实还得看你买的花了多少钱呀
在线时间1020 小时
阅读权限10
主题帖子积分
4K级, 积分 35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6 积分
4K级, 积分 35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6 积分
金币30 大洋
A卡还是很不错的啊,N卡也有所长,没必要非决一高下啊。
在线时间21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VHS级, 积分 2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 积分
VHS级, 积分 2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 积分
金币10 大洋
N卡也支持VC1 VLD。A和N功能是一样。不过A卡的画面质量确实是比N卡强。HQV的测试,A卡基本都能过。不过N的兼容性好,驱动也稳定些,不容易蓝屏。
在线时间21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VHS级, 积分 2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 积分
VHS级, 积分 2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 积分
金币10 大洋
N卡也支持VC1 VLD。A和N功能是一样。不过A卡的画面质量确实是比N卡强。HQV的测试,A卡基本都能过。不过N的兼容性好,驱动也稳定些,不容易蓝屏。
在线时间20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BD级, 积分 6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2 积分
BD级, 积分 6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2 积分
金币10 大洋
要是玩游戏我推荐大家上N卡,毕竟兼容性要好得多。如果是看高清还是A卡的好一点。至少在画质上要好一些。
在线时间4480 小时
阅读权限100
主题帖子积分
金币185 大洋
对于一版驱动就能改变得分幅度40%的测试只能当玩笑了。
在线时间3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VHS级, 积分 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0 积分
VHS级, 积分 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0 积分
金币10 大洋
感觉其实差别没那么大,为了游戏,就坚定的选择n卡了
在线时间3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VHS级, 积分 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VHS级, 积分 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金币10 大洋
一款好的显示器更关键
在线时间215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DVD级, 积分 8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 积分
DVD级, 积分 8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 积分
金币10 大洋
都是将领,小的学习了。
〓辛勤工作〓
〓辛勤工作〓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字幕高手〓
〓字幕高手〓
〓水师上尉连长〓
〓水师上尉连长〓
〓技术专家〓
〓技术专家〓
〓硬件专家〓
〓硬件专家〓
〓专家评委〓
〓专家评委〓
〓水师少校营长〓
〓水师少校营长〓
〓版  主〓
〓版  主〓
Powered by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8370|回复: 8
最后登录QQ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精华0积分355帖子
后起之秀, 积分 3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5 积分
曾经有不少网友问过小编“A卡好还是N卡好”这个问题,不过随着近年来,显卡性能大幅提升,中高端显卡对于多数用户来说已经处于过剩阶段,因此问a卡好还是n卡好的网友也越来越少了。今天又有一朋友问到,有点无语了,下面我们还是来看看2012年最新的关于A卡与N卡区别对比吧。看完大家就知道A卡好还是N卡好了。&.怎么看电脑显卡 如何看显卡性能如何
N卡和A卡两家架构问题要深究就得写一本书了。在DX9以前的时代,两家的架构主要由像素单元、顶点单元、纹理单元、光栅单元组成,一个渲染流程的所有单元绑在一起组成一条渲染管线,管线越多,性能就越强。而游戏中的指令以4D指令居多(像素有RGBA,顶点有XYZW),这些单元就被设计成了一次能处理4D指令的处理器,对于当时的游戏环境来说这种架构效率很高。但到了DX9后期甚至DX10时代,游戏中的1D、2D、3D、4D指令开始频繁混合出现,像素与顶点的渲染量比例也有了改变,原先的架构就变得效率低下了,比如一个处理单元一次能处理4D运算,当碰到1D运算时就只用到4/1的资源,剩下3/4的资源就闲置掉了,相当于效率降低了4倍。而有些游戏的像素渲染量明显多于顶点,那么这些绑在一起数量比例固定的单元就效率低下了,比如像素吃力的时候,顶点可能比较空闲,非常浪费资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NV和ATI都对架构进行了改进,但都治标不治本。这时候重新设计架构成为了必然,所以,从DX10时代起,两家的架构就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当两家DX10产品面市后,人们惊奇的发现,竟然是两种不同的架构。N卡的架构思路很简单,用强大的前端处理器把所有指令拆分成一个个1D指令,而下面所有处理单元都变成了1D单元(流处理器),这些流处理器都能当做像素和顶点单元来使用,每个单元都能独立收发指令,这样不管碰到什么类型的指令都能“一拥而上”,效率几乎达到100%的理想程度,是标准的线程级并行架构,也是追求高效率的理想架构。
N卡的架构看上去很完美,但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每个流处理器都对应独立的指令发射端和控制单元这类东西,体积庞大,控制单元在晶体管的消耗上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相同晶体管数量的情况下,N卡能做的运算单元就相对少很多。在流处理器数量相对少的情况下,处理4D指令时又会显得性能不足(因为要耗费四个流处理器去处理一个指令),所以N卡的流处理器频率会比核心频率高出一倍以上,以弥补数量上的缺陷。由以上缺点又造成了另一个缺点,就是功耗巨大。总结,N卡架构执行效率极高,灵活性强,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发挥应有性能。但功耗较难控制,较少的处理单元也限制了其理论运算能力。A卡方面,虽然也是采用了通用的1D流处理器做为执行单元,但采用的是指令级并行架构,每5个流处理器为一组,每组一次最大可接收一条5D指令(而N卡接收的是1D指令),在前端上就把所有指令打包成一个个5D指令发下去(而N卡是拆分成一个个1D发下去),所以A卡的架构又被称为5D架构。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高指令吞吐,能在较少的控制单元下做出庞大的运算单元,晶体管消耗也较少,所以A卡的流处理器一般都是N卡的4-5倍,理论运算能力也远强于N卡,功耗也相对要低一些,同性能的芯片面积也都比较小。
最后登录QQ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精华0积分355帖子
后起之秀, 积分 3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5 积分
但是,A卡架构的缺点也很明显,虽然理论上总运算性能强大,但一旦碰到混合指令或条件指令的时候,前端就很难实现完整的5D打包,往往变成3D、2D、1D的发下去了,造成每组流处理器只有3、2甚至1个在工作,几乎一半的单元浪费掉了。软件要想针对这种架构优化,必需减少混合、条件指令的出现(需要耗费程序员的大量精力),或杜绝(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软件优化度上A卡是处于劣势的,常常无法发挥应有性能。
总结,A卡架构优势在于理论运算能力,但执行效率不高,对于复杂多变的任务种类适应性不强,如果没有软件上的支持,常常无法发挥应有性能。所以A卡除了需要游戏厂商的支持外,自己也要常常发布针对某款游戏优化的驱动补丁(造成A卡发布半年后,还可通过驱动提升性能的现象)。
在物理加速技术方面,全球主流的是Havok技术,目前为INTEL所有,平台支持度高,各厂商(包括AMD)也都默认对其支持,在游戏支持度上占了60%以上市场份额。但该技术偏重CPU处理(少部分可由A卡协处理),性能比较有限,可展现的效果规模较小。
而物理技术的另一股新势力就是AGEIA公司的PhysX技术,硬件上以独立的加速卡形式存在,性能专一且强劲,能够展现更复杂的物理效果,但该技术并不开放,而且要购买加速卡才能实现,限制了其支持度。自08年NV收购AGEIA公司后,PhysX技术就变成N卡专属,在DX10架构以后的N卡中都集成了PhysX物理引擎,但封闭的策略还是没变,要想实现PhysX物理效果,用户必需拥有一块DX10以上级别的N卡,这对于游戏厂商来说比较冒险,如果“足够性能”的硬件用户量不足,那么软件厂商就亏大了,所以支持PhysX技术的游戏数量至今也没占到主流,很多厂商宁可对N卡优化,也不支持PhysX技术。不过NV通过强势的营销策略,甚至有些时候是“非常规”的营销,为人所知,市场前景也是被看好的。
总结:在物理加速技术上NV属于剑走偏锋型,企图利用封闭的技术搞垄断排挤(与索尼的储存卡(记忆棒)有点相似),但要排挤主流的AMD、INTEL阵营是难上加难,结局是否和索尼一样我们不得而知。
目前来看,支持PhysX技术的游戏只相当于Havok的三成左右,数量不占优势,而很多初学者把支持物理加速技术和游戏优化的概念搞混了,以为针对N卡优化的游戏就采用PhysX技术,其实这两者没有什么关系,针对N卡优化的游戏虽然较多,但采用PhysX物理技术的游戏是比较少的。这方面两家算是不分胜负,但在选购上N卡又多了个筹码。
高清解码方面,自蓝光战胜HD-DVD后,市场上高清片源开始增多,但高清影片播放时的解码任务对当时的双核CPU来说是非常吃力的,中端以下CPU全线投降,这时候NV和AMD适时的在DX10架构中加入了高清解码功能,分担几乎所有的CPU工作,让低端CPU也能流畅的播放高清电影。当时高清格式主要有三种,奇怪的是N卡只支持一种格式的完全解码,这就导致N卡玩家在播放别的格式高清影片时CPU还是非常吃力,甚至卡顿;而A卡则支持了双格式解码(剩下一种格式运算量不大,CPU能搞定),这样A卡用户即使在入门级的CPU下也可以流畅播放高清了,CPU还有大量余力干别的事。从此A卡适合看电影的说法就流传下来了。不过N卡到了DX11架构后也支持了双格式解码,解码能力终于可以向AMD看齐,不过这时候CPU已经发展了三四代,入门级CPU都可以应付高清播放,显卡的解码能力已经没那么亮眼了。
画质方面,两家理论上并没有区别,因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而只要信号源相同,那么运算结果也都是相同的。但最终输出效果取决于模拟信号的转换和特意的渲染,两家可能稍有差别,但只是效果上的细微变化,与画质(图像品质)没有关系。N卡效果似乎稍柔和,色彩稍淡,A卡则稍锐利,色彩稍浓。欧俄国家的人群比较喜欢饱和度低的画面,而亚太区的人群则比较喜欢高饱和的画面,在色彩**上不同国家人群的喜好也不同,所以这个只是偏好问题,没有高低之分。况且两家的效果差别也只是微小的,几乎可以不计,毕竟显卡的工作是真实还原色彩,而不是改变色彩。
在抗锯齿性能方面,N卡凭着高效能在前两代一直占着优势,到了第三代,AMD的HD4000系列就把抗锯齿运算从流处理器改到了光删单元,从而大副提升了抗锯齿性能,超越了N卡。到了第五代后,N卡的GF500系列也改到了光删单元,从此两家各有胜负。
多屏输出方面,是AMD的强项,后期A卡可以做到单卡六屏输出,双卡则支持到恐怖的12屏。加上架构和显存的特性,即使在多屏高分辨率下,性能衰减也比对手要小,是多屏发烧友及多屏游戏玩家的最爱
3D视觉技术方面,前期是N卡占优势,后期是A卡占优,由于A卡3D视觉技术是免费开放的,得到了大量周边厂商的支持,选择性也更高。就技术本身而言,两家都有无线与有线眼镜套装,原理相同,区别不大。
最后登录QQ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精华0积分355帖子
后起之秀, 积分 3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5 积分
通用计算方面,虽然通用计算概念是由ATI在X1900XT时代首个提出来的,但ATI一直都不够重视,加上后期A卡DX10架构的软件开发难的问题,导致支持的软件数量少,一直没有起色(虽然其运算性能是无敌的)。而N卡则从GF200系列开始,高度重视通用计算,以打通游戏以外的应用路线,通过架构的针对性改进,以及推出方便的开发套件,让程序员在不学习图形API的情况下都能开发出适用的软件,并且支持C++语言,使支持者越来越多。从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早期采用A卡核心做为计算单元,后期改用N卡核心就可见一斑。
专业图形领域,两家都有相应的专业卡系列,N卡占了大部分专业卡市场份额,导致A卡可选产品较少。但在性能上并没有分胜负,两家都有各种等级定位的产品。不过在游戏卡上,A卡曾暴出可以通过特定的驱动配合特定的型号,使几百元的游戏卡瞬间变成几千元的专业卡案例,当时在专业圈里可是大事件,各种改版驱动的求下载也一度火热,不过之后新版本驱动填补了漏洞及型号的换代,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A卡适合做图的说法就传了下来,其实在不改版的情况下,两家游戏卡在专业图形上都没有什么性能可言,其性能高低之分在专业卡眼里连零头都不如,所以在游戏卡上谈专业图形,本身没有太大意义。
在驱动程序方面
A卡在ATI时代驱动程序一直受人诟病,ATI常常在驱动没有充分测试的情况下抢先推出新硬件,然后再慢慢完善驱动程序,初期常出现各种兼容性问题,造成A卡发布半年后性能与兼容性才能通过驱动程序恢复正常的现象。而当时的NV却是过于严谨和保守(至今也是这样),虽然驱动完善度很高,但严重拖慢了新品推出的脚步,所谓有利必有弊。
自07年AMD收购ATI后,A卡的驱动程序才终于恢复正常,让人放心了,不过之前ATI搞坏的驱动口碑还需要时间慢慢解决。虽然AMD解决了驱动问题,但新问题又出现了:A卡架构优化难。AMD只能在新游戏发布后慢慢推出针对性优化的驱动,这样A卡通过驱动“提升”性能的现象还是没变,导致首发评测时A卡的成绩常常低于预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排名才发生改变。而N卡在这方面就好了很多,没有毛病可挑。
在双芯卡与多卡互联交火的驱动上,A卡与N卡倒是反了过来,A卡驱动在交火兼容性上完成度非常高,而N卡则常常出现问题,多卡互联的兼容性问题比较严重(多卡丢桢现象也比A卡要多),甚至影响到了双芯卡的发挥,至今也没有得到改善。只能希望未来两家都能取长补短了。
近年情况:当NV和AMD两种统一渲染架构发展到第四代后(N卡是GF400,A卡是HD5000)都走到了极限,缺点盖过了优点,弊端暴走了。N卡为了提升运算单元,GTX480晶体管达到空前规模,功耗发热量已经控制不了,变成史上首个需要屏蔽部分单元才能保证良品率的首发高端;而A卡也好不到哪去,HD5870已经把运算单元撑到极限(1600个),计算效率比例降至低谷,无法再扩充。当芯片代工厂台积电下一代工艺还没有问世的时候,两家只能在原有40纳米工艺下推出下一代型号。NV的办法就是改进制造工艺,使40纳米应用更加成熟,终于开启了GTX480被屏蔽掉的一组SM(32个流处理器),推出相当于GTX480的成熟版和完整版:GTX580。而AMD由于本身工艺就很纯熟,在制造工艺上没有改进的空间,就在架构上做文章:前端处理器变成了两个(前几代都只有一个),相当于增加了控制单元,缩减了运算单元。HD个流处理器就胜过了1440个流处理器的HD5850,更接近了1600个流处理器的HD5870,证明这种改进是成功的,不过HD6870这个名字有点不太让人接受就是了。之后推出的HD6970更是把原先5个流处理器一组改成4个一组,这样双重改进确实能有效提升效率,连次旗舰的HD个流处理)都要强于上代旗舰HD5870。不过两家产品还是没有可比性,虽然N卡保持了两代单芯最强,但在价格定位上,AMD还是比较“阴险”的,往往能捅到NV的痛处。
最新进展:2012年自两家先后发布最新DX11.1核心后,情况有所改变。AMD的最新GCN架构(HD7000系列)多达两千流处理器之巨,但最明显的改进是大幅增加控制单元的比例,使晶体管数量达到空前规模,有点向N卡靠拢的意味。结果表现令人惊喜,效率大幅提升,计算性能更强,通用计算性能也大幅超越以前,彻底改掉了通用计算的老毛病。
不过N卡半年后推出的最新开谱勒架构(GF600系列),则更让人大跌镜,大幅减少了控制单元,甚至前端部分工作改到了驱动端,再大幅提升流处理器数量,这样效率虽然比以前降低了,但计算性能却是N卡空前最高的,这有点向A卡靠拢的意味。从实际表现来看,GF600相比HD7000有更强的性能,更低的功耗,算是真正做到了最强。不过价格也不太亲民就是了。
综合来看,两家戏剧性的向对方靠拢,让人不禁遐想世界大同的未来。一直以来A卡都给人小芯片、低功耗的印象,现在角色换过来了,变成N卡小芯片低功耗了。虽然两者在向对方靠拢,但线程级和指令级两种架构的界限还是有的,造成了新架构中A卡首次在技术层面上落败,不知道一直扮演着弱者角色的AMD会在未来做出什么样的反击,这很让人期待。
编后语:总的来说,A卡和N卡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各有优劣,在多数游戏测试中都是互有胜负,可以说是平分秋色。而“N卡玩游戏好,A卡看电影好”这种中国式谬论我们还是少听少说为好,否则会极大的限制你技术水平的长进。N卡和A卡虽然架构有别,但为了与各类软硬件兼容,都是遵循一定的标准进行设计,所以在性能的实现上都是一样的。而单机游戏厂商每一款大作的推出,都是里程碑式的宣传效应,单机游戏厂商的支持倾向也成为了两家必争之地,所以我们常常会在单机游戏大作中轮番看到两家品牌标志。而这个现象则导致了相当数量的初学者进入了一个误区:谁家支持的游戏多,谁的显卡就好。其实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每个卖游戏的厂商眼中永远只有玩家数量,不会傻到为了某一家而放弃另一家,所以即使宣称专为某家显卡优化的游戏,也会给另一家显卡留下相当程度的后路,所以在多数游戏测试中即使两家显卡互有胜负,其差距也不大。
而网络游戏方面,玩家数量就是游戏商的生命,巴不得老爷机的玩家都能玩自己的游戏,所以除了对硬件要求较低以外,对两家显卡的支持更不会有什么区别。总的来说,对于攒机的用户并不要刻意的去关注的A卡和N卡,就像处理器平台有AMD和Intel一样,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但并不影响我们大多数人的使用,只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实用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和预期价位选择即可,不必在意品牌。 希望大家能够的理性的看待显卡是选A卡还N卡,而不要被商家所迷惑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0积分31585帖子
独步武林, 积分 315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15 积分
楼主这个是转载的吧,要注明的哦.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精华0积分9000帖子
英雄豪杰, 积分 90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0 积分
太长了,不想看,不过肯定能猜到分析结果,最终肯定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后登录QQ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精华0积分220帖子
后起之秀, 积分 2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0 积分
其实我想说 说那么多没几个人会认真去看的 也看不懂 个人喜好不同注定你买什么卡 提一下最重要的就是大部分游戏都是针对N卡优化了 就跟手游一样 这是英伟达的强势所在 就像amd跟intel现在的处境 人家贵是有贵的原因的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精华0积分265帖子
后起之秀, 积分 2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 积分
zqtear 发表于
其实我想说 说那么多没几个人会认真去看的 也看不懂 个人喜好不同注定你买什么卡 提一下最重要的就是大部分 ...
笑尿了。什么时候intel和AMD处境差了??在CPU领域,现在不就是intel独大?在GPU方面,AMD也能和Nvidia一较高下好吗!次世代主机全是A平台,而且AMD合作的游戏真不少,诸如战地4、孤岛3之类的游戏都是顶级画面大作。
最后登录QQ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精华0积分5107帖子
英雄豪杰, 积分 51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93 积分
shadowone 发表于
笑尿了。什么时候intel和AMD处境差了??在CPU领域,现在不就是intel独大?在GPU方面,AMD也能和Nvidia一 ...
网游是N卡优化多,貌似没听说过有A卡优化的网游,单机确实A卡优化多,但是N卡优化也不少,蝙蝠侠,刺客信条,看门狗,地铁系列,爱丽丝等等都是N卡优化,其实都差不多,显卡好玩什么游戏都一样
最后登录QQ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精华0积分220帖子
后起之秀, 积分 2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0 积分
本帖最后由 zqtear 于
09:25 编辑
shadowone 发表于
笑尿了。什么时候intel和AMD处境差了??在CPU领域,现在不就是intel独大?在GPU方面,AMD也能和Nvidia一 ...
我已经说明 完全看客人喜好 从客官的言辞就可以看出你是对A平台情有独钟,再说都是美国佬的东西 你花钱用就行了 别非要分出个高下来 对了你可能理解错了 我是把a卡跟n卡的处境 跟 amd和intel之间的情况做比较 两个平台侧重点不通 看你怎么选择而已
Powered by【询问】Intel与AMD N卡与A卡 到底孰优孰劣 | 数码控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55883人加入此小组
CPU篇从数据比较而言,AMD的性价比显然更胜一筹。但Intel以表面上的“低性价比”仍然占据了不少的市场份额,肯定不是靠傻多速。所以我想,或许Intel有什么没有体现在数据上的优势?如果有谁知道请告知。简略数据对比:(数据与价格来自某以销售装机配件发家的电商)Intel Core i5-元四核心 3.4GHz 6M三级缓存 22nm 84w支持DDR3-AMD Athlon II X4 459元四核心 3.4GHz 4M二级缓存 32nm 100wAMD FX-元六核心 3.5GHz 8M三级缓存 32nm 95wAMD FX-8320999元八核心 3.5GHz 8M二级缓存 32nmAMD FX-元八核心 4.0GHz 8M三级缓存 32nm 125w从数字来看,Intel的优势主要有3点:1.核芯显卡--但一般游戏用主机都会装独立显卡,所以几乎没意义2.制程比AMD更为先进(22nm-32nm)3.功耗更低请问,Intel的CPU到底比AMD好在哪呢?显卡篇虽然俗话说,Intel+N卡,AMD+A卡,这里面有什么技术上的原因吗?(很多PC游戏专门对Intel和N卡优化过,所以玩游戏就Intel+N卡,要便宜就AMD+A卡?)
+ 加入我的果篮
引用 的话:其实我主要是想知道Intel和AMD的有些CPU看起来规格(主频 核心数 缓存 支持内存)差不多但为什么价格差那么多n卡和A卡倒其实没什么问题差不多规格(流处理器数 主频 显存)的价格也差...都是 实际效能 决定价格,因为不管是OEM,还是消费市场,看的都是实际效能。同样的规格,但是因为内部构架不同,生产工艺细节不同,相同规格的产品性能也是不同的可以看一下下面两张图,不要管规格参数,看以看到相同性能的产品价格才是近似的。
saber酱教你选显卡~ 简单易懂的显卡选择教程
引用 的话:saber酱教你选显卡~简单易懂的显卡选择教程N卡:细分曲面A卡:极致色彩I卡:重在参与吗?显卡的话,我知道GPU频率、显存、显存位宽、流处理器的概念。但比如一张N卡和一张A卡,它们的数值差不多,但价格可能相差一倍,我要怎么抉择?CPU也是,Intel和AMD的CPU甚至能相差3倍。
N卡还是A卡。。这种问题是会引起战争的 XDDDDDD
cpu···不用比···amd完全不是英特尔的对手,再说性价比,英特尔的低端现在也还不错。个人感觉英特尔很怕把amd玩残了,所以这几代cpu比较坑。引用 的话:N卡:细分曲面A卡:极致色彩I卡:重在参与吗?显卡的话,我知道GPU频率、显存、显存位宽、流处理器的概念。但比如一张N卡和一张A卡,它们的数值差不多,但价格可能相差一倍,我要怎么抉择?C...显卡的话a卡与n卡不能靠参数来对比。
玩游戏的话。。只要肯花钱A N都可以。。
1/-引用 的话:cpu···不用比···amd完全不是英特尔的对手,再说性价比,英特尔的低端现在也还不错。个人感觉英特尔很怕把amd玩残了,所以这几代cpu比较坑。显卡的话a卡与n卡不能靠参数来对比。引用 的话:cpu···不用比···amd完全不是英特尔的对手,再说性价比,英特尔的低端现在也还不错。个人感觉英特尔很怕把amd玩残了,所以这几代cpu比较坑。显卡的话a卡与n卡不能靠参数来对比。E3业界良心...
引用 的话:E3业界良心...没错·
CPU的话,Intel无疑完爆AMD。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稳定性问题。Intel的产品,如果你自己不搞事,比如超频啊什么的话,那么基本上上是可以完全信任的。而AMD的产品则很有意思,一般做稳定性测试,长时间烤机,总归不会超过48小时,而且基本上也都是运行几个任务就那么连轴转下去。这种时候都没事。但是一旦到了日常使用中,这东西就开始抽抽了,是不是的蓝个屏死个机什么的。二是配套芯片组的问题。Intel家大业大,自家的CPU配合自家的芯片组,稳定性也好,性能也好,妥妥的没问题。而AMD则缺了这个很重要的半壁江山。要晓得CPU表现的怎么样,芯片组要带来超过一半以上的影响。就好像赛车对于赛车手一样。显卡的话,N家和A家各有所长吧……拼画面拼性能拼性价比都有的拼。从我个人的使用经验上看,N卡的工作状态(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述,就是显卡运转的各方面感觉的综合)要稍好一点,相对干净利落。而A卡则混沌一些。不过最近A家的几个芯片组感觉上要好了很多。再一个就是驱动上,N家感觉相对利落一点。所以我通常选N卡……不过这个东西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所以没所谓了吧
工作前在乎工作后发现,集成就可以了。。。。反正用不到几次
计算机系研究生,硬件开发工程师
1我是N卡控2INTEL目前爆的AMD妈都不认识I3灭AMD全家的节奏知道那个著名笑话么INTEL现在要主动找AMD说 我们用了你们XXOO技术现在我给技术金给你生怕AMD被搞死为什么?因为INTEL不想被告垄断啊AMD没跟ATI合体的话现在真心不知道怎么样了5-10年前确实牛逼最明显是2500+巴顿核心的时候战P4第一波 当年的P4第一批高热量低效率被AMD风光了好一阵 直到3000+都是一直的性价比党最爱但是现在么……呵呵呵呵 今天天气真好啊
N卡大概还有一个优势是CUDA,做视频编码解码(压/看高清)有不少软件支持。
游戏策划,兵器爱好者
引用 的话:我是N卡控2INTEL目前爆的AMD妈都不认识I3灭AMD全家的节奏知道那个著名笑话么INTEL现在要主动找AMD说 我们用了你们XXOO技术现在我给技术金给你生怕AMD被搞死为什...FX6秒I3,FX8秒I5,妥妥的。当然无论是性能还是功耗。
游戏策划,兵器爱好者
实话说的话,最多只是核心之争,FERMI输给群岛了,开普勒玩游戏强于GCN,但是GCN的通用计算明显强。
计算机系研究生,硬件开发工程师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这就田忌赛马了~ 虽然我很希望AMD能成为I家强力对手不过就现在这个情况来看还是差了不少的一截~FX6的定位 还有FX8的定位跟I3 和I5本身就不一样而且技术更新速度也不够快
计算机系研究生,硬件开发工程师
FX6300超到快虚脱了才比I3好一点点 真不能说是秒杀吧?不超的话成绩就太难看了
引用 的话:PU的话,Intel无疑完爆AMD。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稳定性问题。Intel的产品,如果你自己不搞事,比如超频啊什么的话,那么基本上上是可以完全信任的。而AMD的产品则很有意思,一般做稳定性测...所以AMD的CPU的优势只是便宜?然后显卡方面,其实可以尝试Intel+AMD的组合?(为求便宜 虽然AMD的显卡不比nVidia的便宜多少)引用 的话:工作前在乎工作后发现,集成就可以了。。。。反正用不到几次公司的办公电脑自然是i5+核芯显卡引用 的话:N卡大概还有一个优势是CUDA,做视频编码解码(压/看高清)有不少软件支持。我不压制视频(虽然我是字幕组成员 但压制另有其人) 高清我都是直接买BD碟在BD播放器上看的引用 的话:这就田忌赛马了~虽然我很希望AMD能成为I家强力对手不过就现在这个情况来看还是差了不少的一截~FX6的定位 还有FX8的定位跟I3 和I5本身就不一样而且技术更新速度也不够快所以如果玩游戏的话,3A平台其实表现也能不错?抱歉忘记说了我的PC的需求虽然也是游戏但仅局限于:1.网络游戏(比如WOW、EVE、还有最近新出的行星边际2、以及之后可能出的DUST514及其他网游)2.运动竞技类游戏(仅限于NBA2K系列 当然如果以后Live出PC版并且比2K更好的话也会选择)3.模拟经营、战略类(目前坐等破解的模拟城市5、计划明年发售的东西对抗)4.即时战略(仅限于星际争霸2,而且只玩战役)至于那些诸如显卡危机啊,极品飞车啊,使命召唤啊,战地啊,一律PS3/PS4地干活。
游戏策划,兵器爱好者
引用 的话:FX6300超到快虚脱了才比I3好一点点 真不能说是秒杀吧?不超的话成绩就太难看了这几个测试的游戏和实际多线操作测试都是很有问题的。在多核心优化良好的游戏和应用中——甚至包括最常见的WINRAR,FX6300默认都可以超过I3。游戏上面不多吐槽了,您能再黑一点AMD么,把星际什么的搬出来好了。额,客观情况的事实就是FX6系列的CPU在最新的孤岛危机,孤岛惊魂等游戏中发挥出了6线程的应有水平,I3还差的太远了。超频实际测试下来大概FX63到4.3-4.5左右即可与羿龙X6相比,3DMARK的CPU跑分也基本上一致,I3么只比羿龙X4强一点。X6还差得远了。。。。。。。。。。。。。。。。。。。。。。。。。。。。。。。。。。。。。。。分割线其实在大部分游戏打了AVX和XOP指令集之后 FX4100和I3也差不多了(当然没有扯淡。X4 740实测可以接近羿龙955),其中包括战地3等大作,FX63就明显好的多了。
游戏策划,兵器爱好者
引用 的话:这就田忌赛马了~虽然我很希望AMD能成为I家强力对手不过就现在这个情况来看还是差了不少的一截~FX6的定位 还有FX8的定位跟I3 和I5本身就不一样而且技术更新速度也不够快FX6的价位和I3毕竟是一样的。
游戏策划,兵器爱好者
引用 的话:所以AMD的CPU的优势只是便宜?然后显卡方面,其实可以尝试Intel+AMD的组合?(为求便宜 虽然AMD的显卡不比nVidia的便宜多少)公司的办公电脑自然是i5+核芯显卡我不压制视频...SC还是INTEL+NVIDIA的王道比较可靠。
游戏策划,兵器爱好者
引用 的话:FX6300超到快虚脱了才比I3好一点点 真不能说是秒杀吧?不超的话成绩就太难看了打桩机的相对理论计算能力是要比实际发挥能力要差的,比如说740的理论计算就比641差一截,但是游戏方面都是明显好一截的(新的指令集还是有很大作用)
游戏策划,兵器爱好者
除了某些黑的游戏 (星际2)某些特殊情况(2033高负荷),大部分情况下FX4100都没比I3-2100差,考虑到两边的架构进步都不大(amd稍微大点)这个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引用 的话:FX6300超到快虚脱了才比I3好一点点 真不能说是秒杀吧?不超的话成绩就太难看了
显卡的话AMD和NV现在用的用的是超标量设计,类似于超线程,但是影响实际性能是还是实际的标量流处理器。intel的显卡软肋在于用的是普通的DDR2/DDR3内存作为显存,不开抗锯齿和异项过滤的话带宽还是比较足够的,但是开了的话带宽就是明显的不足。至于CPU部分,我的理解就是intel把risc那套东西套上了X86的外衣,编译器也很多人使用,绝大部分的软件开发都是以intel的编译器为基准开发。所以他和AMD的性能差距是很明显的。
引用 的话:PU的话,Intel无疑完爆AMD。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稳定性问题。Intel的产品,如果你自己不搞事,比如超频啊什么的话,那么基本上上是可以完全信任的。而AMD的产品则很有意思,一般做稳定性测...黑我农企,首先稳定性没问题...我amd的本子,没错,本子,就是cpu温度常年高于台式机的笔记本,还没碰到过cpu出问题的,其次是,芯片组,少年,amd自己的芯片组不知道多少年了啊已经!!!!现在哪有amd的cpu用非amd的芯片组的啊!!!瓶颈完全不在芯片组啊!!!
引用 的话:PU的话,Intel无疑完爆AMD。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稳定性问题。Intel的产品,如果你自己不搞事,比如超频啊什么的话,那么基本上上是可以完全信任的。而AMD的产品则很有意思,一般做稳定性测...你说的第一点,我觉得完全是编译器的问题,现在的软件开发都是intel的编译器为基准,AMD也有自己的编译器,但是用的人少,去年有部分游戏用了AMD自家的编译器,运行效果比起intel也不算差。第二点AMD一早就有配套的芯片组了好伐。显卡的话,同价位性能差距一般不会差的太多,如果不是特定优化性能相差10%以内我觉得还是正常的。然后,驱动,的确,不管是当年的ATI还是AMD,驱动的确是渣得一塌糊涂。
引用 的话:黑我农企,首先稳定性没问题...我amd的本子,没错,本子,就是cpu温度常年高于台式机的笔记本,还没碰到过cpu出问题的,其次是,芯片组,少年,amd自己的芯片组不知道多少年了啊已经!!!!现在...没错,确实有AMD的CPU跑得很好的……但是平均下来说,确实不行的还是Intel的多……所以我一直以来始终怀疑是AMD的品控标准和Intel的不一样。为了保证产量降低品控标准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买AMD的CPU就跟去饭馆吃饭一样,刚开张不能去,大师傅还是练手,开张很久了也不能去,大师傅开始偷工减料了。只能是开张半年左右去,正好大师傅手艺也稳定了,还没开始压缩成本的时候,菜品质量最好。
引用 的话:你说的第一点,我觉得完全是编译器的问题,现在的软件开发都是intel的编译器为基准,AMD也有自己的编译器,但是用的人少,去年有部分游戏用了AMD自家的编译器,运行效果比起intel也不算差。第二... AMD的主板芯片组确实是我乌龙了~~~~~
引用 的话:没错,确实有AMD的CPU跑得很好的……但是平均下来说,确实不行的还是Intel的多……所以我一直以来始终怀疑是AMD的品控标准和Intel的不一样。为了保证产量降低品控标准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好吧,只能说我现在为止还没见过谁的电脑应为cpu出过问题的
大多数黑AMD的都是极富主管意识的,吾用3A组合也有7年左右了,就吾亲身经历而言,从未因为CPU,显卡问题导致软件罢工的情况. Inter是技术领先,毕竟IBM当年给了Inter更正统的血脉,而AMD像个干儿子. CPU方面AMD的尖端产品落后于Intel, 但若按价格来看, 除了最贵的AMD没有那个价位的, 其他的基本是AMD占优, 不过AMD最近出的大量APU都是垃圾. 倘若继续以APU为主力, 会死的很欢乐.显卡方面, AMD的GPU运算速度比NV的快10倍以上, 但是综合能力却跟NV差不多, 这可能要考虑驱动方面的问题, AMD的驱动就是一坨翔. 这也造成了一种现象, AMD的显卡随着驱动更新越用越好用, 甚至有的显卡到最后性能跟新一代不相上下或赶超, 而NV的显卡变化不大. 而NV在游戏公司方面的投入比AMD要大, 所以厂商发布新品都打着支持NV的旗号, 但游戏厂商不像AIC/AIB,他们捞完NV的钱后,可以再捞AMD的钱,于是支持了NV的游戏通过补丁升级说不定就会突然支持AMD更好一些. 看看未来的家用机核心吧, 都是AMD的, 相信自有其中道理.
因为懂装机的人少,装了集显的人多= =
INTEL……AMD……我只知道intel的低端也很好……高端么……有一块神器叫E3……
AMD的低端货比较多,高端基本没产品Intel中高端王者,中高端产品毫无疑问的IntelNvidia显卡因为驱动问题,跑游戏和AE之类的渲染软件会比同价位A卡快出100%-30%A卡天然多屏幕优势,中低端的A卡就可以驳接2台2550的27寸显示器+2太1920的显示器(4台),而Nvidia只有极少部分的高端显卡才支持,大部分2台27寸(2550)显示器已经是极限了这个也是为什么很多工作室会用A卡的原因,不是因为A卡性能有多牛,而是N卡TM驳接3-4个大屏幕实在压力太大
题主的标准是建立在测评数据上还是使用感受上?测评数据几大IT门户随便搜; 使用感受的话,都一样,除非你是拿来做生产力工具,开大软件的才看得出明显区别. 楼上的回答是一个不错的范例. 我发现在果壳关于数码产品的讨论远远没有其他版块来的严谨专业.
引用 的话:主的标准是建立在测评数据上还是使用感受上?测评数据几大IT门户随便搜; 使用感受的话,都一样,除非你是拿来做生产力工具,开大软件的才看得出明显区别. 楼上的回答是一个不错的范例. 我发现在果壳关于数...其实我主要是想知道Intel和AMD的有些CPU看起来规格(主频 核心数 缓存 支持内存)差不多但为什么价格差那么多n卡和A卡倒其实没什么问题差不多规格(流处理器数 主频 显存)的价格也差不多
对于一个平民机,我觉得自己够用和稳定就好,如果要测评的话,不是专业组装企业不容易取得结果,而且还要看产品的生产工艺,再好的技术没有质量保证的生产线也不可能是优良产品。本人觉得计算要用I平台,娱乐可用A平台,曾在公司亲身经历过用A平台计算有好大偏差。再讲Intel的技术要早于AMD,有差距是当然的,而且Intel的技术优化支持也多于AMD,要知道一个中国人到外国和一件国货到外国的影响是一样的。如果只是耍大牌,没落是迟早的事,只有得到认可的才能长久,虽然不完美,就象我们用空调,机动车,不会因为它有恶结果就不用。
果壳实验室主任
死忠AMD党表示(台式机四台了全是AMD机),楼主 CPU你还是用Intel吧~~~ 尤其是选笔记本的时候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geek笑点低管理员
I+N控路过。连手机核心都是N家的再次路过……
相对而言,N卡的功耗和驱动比较好,但目前A卡的色彩和绝对性能是秒杀N卡的,要知道下一代Apple的MAC,微软的XBOX,任天堂的PS4可都是AMD提供GPU,足以肯定接下来的几年里 AMD的显卡有亮点。其实AMD在奔腾时代凭借速龙 几乎全线压制Intel,就算是早起酷睿时代,翼龙平台跟酷睿E性能上也是平起平坐。可惜的是后来AMD收购ATI 花了太多现金,连自己的晶圆工厂都得卖了还债,没有现金流支撑,推土机和打桩机又不给力,AMD这几年坚持的不容易。不过,看来AMD起码在GPU领域没拉下,也不容易。我推测 AMD缓过这几年困难日子,再过3年 AMD的CPU能够再发力。
引用 的话:其实我主要是想知道Intel和AMD的有些CPU看起来规格(主频 核心数 缓存 支持内存)差不多但为什么价格差那么多n卡和A卡倒其实没什么问题差不多规格(流处理器数 主频 显存)的价格也差...都是 实际效能 决定价格,因为不管是OEM,还是消费市场,看的都是实际效能。同样的规格,但是因为内部构架不同,生产工艺细节不同,相同规格的产品性能也是不同的可以看一下下面两张图,不要管规格参数,看以看到相同性能的产品价格才是近似的。
一分钱一分货,相同价格买Intel或者AMD 的cpu性能都是差不多的,卖N卡或者A卡也都是差不多,相同的预算I+A,I+N,A+A 或者A+N,在使用体验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在CPU高端部分,INTEL甩了Amd太多,或者说 终于也把AMD甩下点了。回头看看VIA, 当年也是把X86的授权搞到手了,结果被Intel打压的没活路了
引用 的话:对而言,N卡的功耗和驱动比较好,但目前A卡的色彩和绝对性能是秒杀N卡的,要知道下一代Apple的MAC,微软的XBOX,任天堂的PS4可都是AMD提供GPU,足以肯定接下来的几年里 AMD的显卡有亮...就当前而言我是不同意“A卡的色彩和绝对性能是秒杀N卡”这种看法的。色彩方面前段时间某IT门户用仪器做过测试,差别在1%左右,火眼金睛才看得出来的差别了。这种说法源于DX9年代,我的第一台PC用的是A卡,在宿舍做过测试,同一部电影,同一台显示器,我的K度狗眼也能看得出来确实比同期N卡色彩要顺眼。但是这种差距不是什么核心技术差距导致的,所以N卡追赶上来没有难度。性能方面,就实际游戏体验来说,同等画质设置下,只有说A卡能流畅运行的游戏,N卡不能流畅运行才称得上秒杀;当在双方都可以保持全程流畅帧数60以上,某一方差个10来帧的,也不能说秒杀。当然,单纯用帧数流畅度来做性能对比的标准是不严谨的,两家在技术上都有各自的偏重点和不同的特色,保证流畅度的前提下,还是有很多色彩、抗锯齿、曲面细分等等画面细节上的差异和差距。媒体惯用”秒杀“这种词眼来误导消费者让我感到很无语。我觉得新一代游戏主机选择了AMD,更多是看中了APU的异构计算理念。AMD一直在技术理念上很超前,但总是没法完美实现。这应该跟公司的运营部门有很大关系。另外更正一下,PS4不是任天堂的,是索尼的。至于MAC PRO,这是一台工作站,如31L所言,A卡的多屏就是牛,这方面N卡一点脾气都没有。
引用 的话:就当前而言我是不同意“A卡的色彩和绝对性能是秒杀N卡”这种看法的。色彩方面前段时间某IT门户用仪器做过测试,差别在1%左右,火眼金睛才看得出来的差别了。这种说法源于DX9年代,我的第一台PC用的是...AMD的APU概念是微軟和索尼選擇它的一個原因但事實上 AMD的主管已經指出 Intel的最新一些CPU都集成了核芯顯卡 本質就是APU 只不過Intel沒這麼提而已不過 其實 微軟和索尼選擇AMD的最大原因是Intel和nVidia都沒參與競爭。。。當然 像AMD這種同時擁有成熟的CPU和GPU技術的公司 在家用機平臺上是很有競爭力的
引用 的话:N卡大概还有一个优势是CUDA,做视频编码解码(压/看高清)有不少软件支持。因为这条我才忍住没坏了riva128时代走过来的老N粉的晚节啊!不过据说PR下一代也要加AMD的通用计算技术
引用 的话:AMD的APU概念是微軟和索尼選擇它的一個原因但事實上 AMD的主管已經指出 Intel的最新一些CPU都集成了核芯顯卡 本質就是APU 只不過Intel沒這麼提而已不過 其實 微軟和索尼選擇...最该配高端核显的I3配个渣核显……真不知道怎么想的。但凡用Iu的舍得买i5的有几个在乎核显的,还不如拿掉降降价- -另外intel的核显在独显工作时是完全不工作的。至少台式机的是。部分笔记本的貌似是提供内建屏幕输出,但是此时大多情况下是拖慢系统速度……而且记得早先某部培训教材称农企的核显对CPU提供并行处理加成。但实际运行下来看被CPU部分拖后拖拖到死没看出有啥提升来。至于杂种交火。核显裸奔就挺好,再外接个纯粹画蛇添足。而且受限于交火型号限制容易给人一种“一个垃圾叫垃圾,一堆垃圾堆起来也只能叫垃圾堆"的感受……另外指令集也好优化也好软件接口也好。Intel和nVidia再坑,用起来也没问题。AMD超频超烧了蓝屏死机十个人有九个这么说,里头有一个自己碰到过就不错。我自己超黑过清了bios照跑。但是说实话慢就是慢。指令集也好,软件接口也好,这是事实。新游戏新软件新技术,等普及了再扯吧。不给亲戚朋友配机器你们是不会懂“卧槽你个熊孩子给我配个8核怎么这么慢快来给我看看”的悲伤的。论性价比农企良心。不光CPU,配套的主板价格也是相当实惠。CPU便宜个千数块,主板便宜个五六百,这就小两千。这小两千砸在SSD显卡内存上很多时候提升确实比单纯的飙CPU靠谱的多。就算买红烧肉也够吃好久的。但是一个没高端,一个运行效率不稳定,这两个挡在那,但凡有闲钱我还是买I7吧……至于显卡。感觉没啥好争的。我就是觉得N卡图标好看而已- -战术核显卡什么的我才不知道呢。
引用 的话:PU的话,Intel无疑完爆AMD。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稳定性问题。Intel的产品,如果你自己不搞事,比如超频啊什么的话,那么基本上上是可以完全信任的。而AMD的产品则很有意思,一般做稳定性测...说的很好!显卡补充一下,很多时候N卡同帧数情况下要比A卡流畅一些,因为A卡的帧生成时间不稳定,导致看着略卡。我现在用的A卡,下次肯定要充值N卡的信仰值了。。
不过AMD CPU的融聚未来很有看头
引用 的话:我是N卡控2INTEL目前爆的AMD妈都不认识I3灭AMD全家的节奏知道那个著名笑话么INTEL现在要主动找AMD说 我们用了你们XXOO技术现在我给技术金给你生怕AMD被搞死为什...lq43002?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试验,Intel 和 AMD的CPU在没有散热风扇的情况下使用,由于Intel有过热保护,而AMD没有,所以结果就是AMD直接烧冒烟了,从此落下了发热量大,容易烧的恶名另外,由于早年AMD没有锁倍频,被玩家各种超频,这根本就是NO ZUO NO DIE啊。。。使劲超频,能不发热,能稳定吗???这就使AMD的发热量大不稳定的“恶名”坐实了。。。
引用 的话:就当前而言我是不同意“A卡的色彩和绝对性能是秒杀N卡”这种看法的。色彩方面前段时间某IT门户用仪器做过测试,差别在1%左右,火眼金睛才看得出来的差别了。这种说法源于DX9年代,我的第一台PC用的是A卡...如果玩家是个怀旧派的话,A卡就秒杀N卡了,N卡对于老游戏支持不太好。。。玩个红警2卡死人了,必须关了directX加速才行。。。
引用 的话:cpu···不用比···amd完全不是英特尔的对手,再说性价比,英特尔的低端现在也还不错。个人感觉英特尔很怕把amd玩残了,所以这几代cpu比较坑。 显卡的话a卡与n卡不能靠参数来对比。没了对手就叫垄断,就会被制裁,对不?
笼统的比较不同厂商的产品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任何一个厂商的产品线都是庞大而复杂的。所以我们应该制定更详细的比较规则。CPU方面,800软妹币以内,AMD具有优势。因为在这个范围内intel就只有一个i3够看。而AMD有很多选择。侧重多线程应用可以选FX6300,侧重单核性能可以选955。而且,在每一档价位上,AMD产品性能都略微高intel那么一点。800元以上,intel产品定位出现了一个大问题,从800以内的i3直接跳空到1100以上的i5,空档很大。到这个范围内,AMD的性价比优势就没了。同价格上性能对比intel没有优势。特别是到i7这个级别,AMD就完全没有能与之抗衡的产品了。单从顶级产品来说,intel确实远超AMD。但具体到你个人的选择,就要根据价格具体分析了,不能一概而论i好还是A好。以及,CPU和显卡的搭配其实没有任何固定规则,i+n、A+A这种说法没有道理。又及,我是A+A Fan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完美一键装机好用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