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存在数码相机拍出胶片质感拍的新电影么

查看: 12428|回复: 20
现在影院放电影是不是还用胶片?
好些年沒到影院看电影了,31号到紫荆影院看场电影。主要是看声,影效果,确实在场地,音响,影相,与以前影院比好好多了,光也是从小窗口射出,是不是还用的电影胶片。
都数码的了,得上院线,要不然怎么同步上映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还有不少电影在坚持使用胶片, 比如前几年的阿凡达:
(38.69 KB, 下载次数: 17)
11:43 上传
眉间尺 发表于
还有不少电影在坚持使用胶片, 比如前几年的阿凡达:
这胶片,真大哈,还第一次见这样大,精尖的设备。
本帖最后由 lszsw 于
15:05 编辑
目前新/旧的胶片拍摄电影也还是有放的。
但目前基本上是放映数码的为多了,即使是新片为胶片拍摄的也先转为数码再发行了。
一些大片就有两种版本,胶片版本的已经成为贵族消费了。
比如前几年轰动的3D阿凡达Imax电影胶片宽是70mm的,它的银幕有五到七层楼高,20多米宽。普通电影的胶片就是以前传统的135胶片,IMAX一格胶片就有一张明信片的大小,只有这样才能在那么大的银幕上投射出质量极高的图像来。
但因为胶片Imax电影放映设备和影院资金投入极大,放映成本很高,受老百姓消费能力影响,估计致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尚没有可以放映超大银幕胶片3D电影的影院。
眉间尺 发表于
还有不少电影在坚持使用胶片, 比如前几年的阿凡达:
这种大拷贝,还是第一次认识,可能是一盘放一部电影吧!有近30年不进电影院了。
fatchiyip 发表于
这种大拷贝,还是第一次认识,可能是一盘放一部电影吧!有近30年不进电影院了。
呵呵. 如果感兴趣可以百度一下&IMAX&, 这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IMAX影片为了大幅增加影像的解析度,而采用了特殊的65毫米底片及其专用摄影机摄制,然后冲印成70毫米胶片,传统70毫米胶片的影像尺寸为48.5毫米×22.1 毫米,而IMAX胶片的影像尺寸为69.6毫米×48.5毫米,即“15/70”格式——胶片每格上有15个齿孔。因此,IMAX影片的每格画面的感光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每格画面的10倍、传统70毫米胶片的3倍。从而决定了在“巨幕”上投放出的影像比一般电影更清晰、更亮丽。这种胶片的拷贝非常笨重,放映时需要专门的起重设备或集合多人之力才能搬动。由于尺寸比一般的胶片大得多,所以IMAX胶片的进片速度也是一般胶片的三倍,每6毫秒就放映一格,每1秒钟放映的胶片长1.7米,每分钟则是102.6米,因此,时长两小时的IMAX影片,其胶片长度有12.312公里。
因为传统70毫米胶片在放大500多倍(即布满银幕)后图形不稳定,因此IMAX特别采用一种“波状环行”(Rolling Loop)的技术用于影片放映,增加了一个压缩空气装置来加速胶片传动,并把一个圆柱形镜头放在放映机前端,在放映过程中保持真空状态。IMAX放映机用螺钉固定,四颗螺钉和齿轮把放映机固定在完全水平的状态。IMAX放映系统还通过增加凸轮控制臂来抵消放映过程中的细微晃动,而其快门长度也比传统设备长大约20%。放映机的灯泡亮度惊人,功率最大(15千瓦)的IMAX放映机发出的灯光,甚至在月球上都能看得见。所以,IMAX放映系统造价高昂,而且重达1.8吨以上。
胶片的应该已经成为历史了,就像现在的摄像机不用磁带一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那我看的就是数码的了,一层楼含其它房间都还有5个放影厅,一个放影厅大概就百个座位,整个影院半小时一部电影換着放。但音质图像我觉都好,不晓得高档影院好好哦
学习了学习了,我还以为一直是数码的尼
我最后一次看电影是2年多以前,是3D化的泰坦尼克号,估计不是胶片的,现在的技术条件,可能胶片的成本反而更高!
再早一些看的电影就是焦裕禄和张思德了,估计那种窄银幕电影还是胶片的居多,毕竟偏远地区还是老放映机更普及。
我看过,普通的宽银幕电影载体是硬盘抽取盒,里面是硬盘。装到航空箱里,里面有隔层和防震橡胶棉。箱子还有上几把锁估计是防止无关的人打开。一般是用顺丰快递运输。
播放机有功放那么大,里面像机顶盒一样有个加密卡。放电影时把硬盘插入机器里面,然后输入密码。监视屏幕上就会显示硬盘里面电影的详细信息,有个DVD菜单样的,里面可以选声道,图像质量,字幕什么的
其实就是一个数字播放器加投影 以前看《叶问》 那画面怎么看怎么像投影,银幕全亮的时候居然还能看到类似显像管的红绿蓝色点像素
微信:caoyin513 QQ: E-mail:
Powered by为何数码时代拍电影还要使用胶片?
在这个数码大行其道、胶片渐渐淡出市场的时代,这个 4K 开始平民化、更高分辨率录像设备频频出现的时代,为何仍有大量导演坚持使用胶片制作电影?仅仅是为了保持所谓格调及作为少数的优越感吗?作为一种新媒介,虽然数码以替代胶片的姿态飞速发展,但事实上它仍不够成熟。其相关理论学说,其所持有的态度和价值以及其社会意义都尚不完善,与其说它不足以完全替代胶片,更不如说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媒介。虽然数码的分辨率最高已达 8K,但就连 6K 的细节要求也尚无丰富的镜头可供选择,同时 4K 的平民化也说明了数码发展的根源更倾向于商业。尽管数码在张牙舞爪地发展,数码制作的影片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却发现能够升华电影艺术的作品比例反而在降低,而这无疑就是大把好莱坞导演在一个如此商业化和数码化的时代还拼命拥护胶片制作和胶片尊严的最主要原因。《艺术家》,2011事实上,直到《阿凡达》等 3D/IMAX 等必须用特效的影片出现才真正体现出了数码的优势,在之后的 4 年间 3D 电影和数码放映陡然增加,直到这时数码才成为了市场的主导。所以胶片制片的没落并非很久之前的事,作为传统的媒介它仍然拥有自己的优势,也正是这些优势使得胶片至今尚未被数码完全取代。具体说来,胶片主要有以下三点优势:1. 拍摄优势《点球成金》,2011首先,用胶片拍摄会有种庄严感,对拍摄现场的要求会更为严格。毕竟在导演喊出 "action" 后的每分每秒录制成本都在增加,因此演员必须演好,录音必须做好,所有人员都要到位。而用数码拍摄时,人们不仅会因为低录制成本而显得松散,更会有部分演员因为相机的即时回放功能而要求观看自己表演情况,这样可能会使其跳出角色来评判自己的表演,从而让演员的自我意识过强。其次,对剪辑师来说这些因反复录制而产生的海量数据也是一场灾难。目前喜欢用胶片的人,除了喜欢胶片的质感外便是喜欢它带给人的职业感了,一旦换成数码,不仅这种职业感会消失,整个工业流程以及剧组内的权力分配也会发生变化。以摄影指导为例,曾经的摄影指导可谓光环加身,因为画面效果完全由他决定,也只有摄影指导才能知道最终的画面是如何的。而随着数码的出现也诞生了数码调色,很多本由摄影指导决定的视觉效果改由调色师来决定了,评论电影画面的人越来越多,片厂的权利制衡关系在逐渐的变化。CG的出现则更是让摄影指导的角色失去了艺术性,画面的艺术性从此更依赖数码数据和后期。胶片的秩序正在离开,但是数码的秩序却尚未建立,因此仍延续使用前者秩序的数码是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数码化后,整个行业都变得匆促了,效率是提高了,质量却难以跟上。总而言之,数码让电影变得平易近人,电影拍得更快了,能拍电影的人也多了,然而好电影的比例却是越来越低了。这点真的让人感到遗憾,我们作为一家调色公司,每天面对各种客户的调色素材,有的时候,看着一些粗燥的制作,只能无奈的摇摇头~~~胶片拍摄让人感到庄严,这不仅是关乎面子的问题,更是关乎创作者的重视程度的问题。数码带来了便捷,无尽的对快速的追求,也带来了混乱。人总是贪婪的,这点在数码的发展上也看的出来的,最初的便捷,仿佛成了罪恶的起源。(请允许小编发发牢骚,因为见识了太多,不懂数码流程,不懂数字摄影机,就开始拍拍拍,剪剪剪的团队)2. 放映优势《碟中谍 4》,2011有些讽刺的是,不管数码现在怎么进步,它在起初追求的却完全是胶片的感觉,所以尽管现在数码有了自己独立的拍摄放映流程、审美特质以及理论系统学说,但是作为同样服务电影的一种媒介,它势必会被拿来和胶片比较,甚至会上纲上线到比较它们各自的性格。所谓胶片的感觉很抽象,但是看完一部用放映机放映的 35mm 胶片电影后,就会感受到那种非常人性化、自然、随性、舒畅的质感及感动。胶片放映机放出的是一张张单独的照片,当这些照片被 24fps 地连贯放映,我们就会在脑海中合成这些画面,用 Quentin Tarantino 的话说就是:" 我们看到的电影,一直都只是我们脑内制造的幻觉,是一种舒服的感受。"不管怎样,作为两种独立的媒介,胶片和数码都拥有其不同的表现手段,也各自拥有作为媒介的一系列符号和内涵。尽管老一代的电影人很执着于胶片,但毕竟数码的拍摄放映也已独立,所以应该考虑的不是应该用胶片还是数码,而是这一部电影更适合哪种表现手段。比如《Sin City》的拍摄就是在胶片时代所不能想像的。3. 数据库保存与管理的优势《生命之树》,201190 分钟的剧情片剪辑完毕后差不多需要 15T 至 120T 的空间,可想一部电影有多大。这些数据的保存及格式转换都是问题。随着各种各样格式的出现,每年电影公司都在给存储的电影数据转换格式,先是变成 SD,再转成 HD,现在又把数据转换成2K、4K、蓝光、mp4、avi、mkv 等等。每年都有新片和需要数码化的旧片,加上存储格式本身的不断更新都给数据库的文件管理提高了难度。除此之外,在转换过程中对影片的筛选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数据流失,对存储器的保养也会花去不菲的成本。但是胶片却不存在这些问题,胶片本身既是拍摄格式也是储存格式,一饼 35mm 胶片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保存 100 年,而且只要有一点光就可以看到画面。这就是为什么纵使数码是当下趋势,胶片依旧无法被完全替代的原因。《战马》,2011《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2012《饥饿游戏》,2012via 摄影世界------------------------------------关于OH,4K----------------------------------------OH,4K! 是 HOMEBOY Cine Studio 电影调色公司的微信订阅号。我们提供电影、广告、纪录片、宣传片、MV的后期调色,贯穿其后期的现场色彩管理,以及跨地域的远程实时调色服务!调色业务联系:远程调色联系:实时调色联系:调色培训联系:企业微信号:homeboycinestudio更多调色作品详见:本文为作者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stream/59408/
HOMEBOY 电影数字洗印厂是一家专注创意、品质、技术流程的后期调色公司,调色业务涵盖剧情片、广告、MV;前期DIT;最终合片、影院DCP打包。
更多作品及信息,请查看官网: 网站地址 关注微博 @HOMEBOY_Cine_Studio
关注微信:oh4k-oh4k
扫一扫,快速分享到微信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帖
13:01:13 故事远比载体重要
13:26:51 喜欢胶片,关注数码
14:50:47 胶片消失就可惜了,这是什么都不能代替的好东西啊....希望以后可以小批量生产,成为高档品,想用时,咬咬牙就能够用得到,而不是消失啊。心疼死
15:43:59 好莱坞大导演 还是在坚持用胶片。 应该会保留小部分.
======================================
@木西 :胶片消失就可惜了,这是什么都不能代替的好东西啊....希望以后可以小批量生产,成为高档品,想用时,咬咬牙就能够用得到,而不是消失啊。心疼死
19:47:42 很尊重你们的看法,但可以持保留态度,如果数字和胶片仅仅是媒介区别且都为内容制作服务的话,那么摄影发展史告诉我们操作更友好的媒介会占主流,但当大家都用底片拍照的时候,也总还是有人对一次成像技术更感兴趣,因此这篇文章本质上来说没什么营养
作者:机构类型:后期制作公司
分享4K技术知识,业内前沿消息。
人气:3128425
作者的其它文章
扫一扫,即可添加影视工业网为微信好友.
还可添加微信账号:Ilove107cine QQ号
加我们为微信好友
今日热销产品
【京公网安备16号】为什么好莱坞还在用胶片拍电影?菲林有毒 ·
4 个月前 · 虽然现在的电影技术日新月异,甚至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胶片摄影机给电影画面带来的质感是难以替代的,那种真实和自然的感觉是一种美的体现。 ?关注我一下不会怀孕的 (?&? ? &??)好莱坞电影还有极少一派坚持使用胶片拍摄,其中一位就是小毒十分喜欢的克里斯多夫&诺兰。柯达公司为了给克里斯托弗&诺兰制作拍摄《星际穿越》的胶片,甚至为诺兰单独开了一条生产线。J&J&艾布拉姆斯正在拍摄中的《星球大战7》也是使用胶片拍摄,他解释称,这样做是为了更加贴近于1977版《星球大战》的影像风格,便于更好的电影衔接。柯达公司是好莱坞电影的胶片主要供应商,其对大的竞争对手富士早已停产了电影胶片,其余厂家更是没什么值得一提的。除了《星球大战7》,还有以下电影都是5207拍摄的:《模仿游戏》《悲惨世界》《华尔街之狼》有没有发现这些电影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没错,他们都有玄学的味道!KODAK VISION3技术可以说是电影胶片最强有力的支持。其中VISION3家族中最新的成员250D(5207)彩色负片。5207拥有非常牛逼的宽容度和出色的高光细节表现。J&J&艾布拉姆斯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道:&虽然现在的电影技术日新月异,甚至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胶片摄影机给电影画面带来的质感是难以替代的,那种真实和自然的感觉是一种美的体现。即使数字摄影技术日趋完美,但在我看来,它还是不能带来最温暖、最丰富和最为详细的电影图像。&5207真的是胶片的味道,不过负片需要你非常懂得校色,否则色偏会很解毒,不信去网上找找业余玩家的片子就知道了。柯达官方样片截图:作为电影胶片,卓越的存档能力也是超过一半胶片水平的。所以,趁着年轻,多留下一些感动来让以后回味。名称Kodak VISION3 250D (5207)品牌Kodak类型彩色负片规格8mm, 16mm, 35mm, 65mm感光度250宽容度?-5 to +5 档迫冲3 档表现Performance前面也可以看到5207有上下5档的曝光宽容度,如果换成平面摄影胶片这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电影胶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牛逼的宽容度和高光细节,小毒猜测可能是因为电影拍摄需要摄像机跟随被拍摄物体不停地高速移动,而移动的过程中每个场景光线环境都会有变化,这就需要胶片有极高的宽容度才可以。对于高光细节嘛...我猜是因为拍电影用灯很多的原因,打灯光自然会出现很多高光的地方。5207虽然标称是一款日光卷,但是室内灯光下的白平衡表现依然非常出色。如果感光度再高一点小毒都怀疑会不会影响到5219的地位。虽然宽容度和动态范围不是一个概念,但是这两者还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拍摄电影时难免会有大光比的场景,5207自带上下5档宽容度,基本可以默认动态范围在10档以上。无论是亮部,还是暗部,所有的肤色都尽在掌控之中,这就是5207交给你的答卷。如果光线条件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按照ISO 500使用都无妨,实在不行用ISO 2000来拍都可以,否则拍摄的时候光圈快门就会很拘谨。不过ISO 4000时的效果就开始变得很牵强了,这一点需要注意。有玩家亲自尝试说ISO 1000时拍摄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简直就是彩负的效果黑白的玩法啊!5207不但好用,价格也非常良心。对于现在动辄四五十六七十的平面摄影专业卷来说,TB店分装卷30块钱简直就是大馅饼,有条件的自己买135盘片分装,平均成本25软妹币一卷。遗憾的是,外面冲电影卷实在太贵啦,而且几乎没有单冲套餐,都是冲扫套餐,自己家有扫描仪的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不过自己冲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买个168的ECN-2套药可冲26卷,量不是特别大的玩家完全足够了。想想在外面冲26卷至少要600+块钱啊。电影卷的冲洗步骤也不是特别复杂,只有6步。而且和黑白冲洗非常相似,比C41彩负还要简单一点,所以自己在家有温控条件的完全可以手冲搞定。国外有些玩家还用C41冲洗,据说用PS把颜色调好了看起来和ECN-2冲的没多大差别,胆小者勿试。结语The end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各位,如果你热爱胶片,一定要尝试一卷5207。如果拍摄的内容有意义,找机会用哈苏扫出来,要3F文件,自己学着去调色,用富士诺日士出的片子你永远也得不到星球大战的效果。艳丽的色彩,凶残的宽容度,细腻的颗粒;日光灯光,室外室内,再也找不到白平衡如此完美的电影卷,这些都是5207的代名词。参考文档Emulsive:Kodak 5207;图片均来自Google和hiveminer.net。本号态度较主观,追求科学请见谅新浪微博:菲林有毒如果你也有与胶片相关的故事或拍摄的胶片作品想要分享给大家,欢迎来稿: 进入阅读模式这篇文章来自于。你可以 ,也可以用阅读模式。阅读模式由轻芒采用应用内搜索技术自动抓取,在未重新编辑原始内容的情况下对版式做了优化,以提升阅读体验。
其它文章推荐
轻芒阅读在一个应用里刷你关心应用的内容像刷朋友圈一样「刷」应用你可以从 500 多个应用中添加你感兴趣的并在一个页面浏览它们的最新内容。
· &2017 轻芒 ·为何数码时代拍电影还要使用胶片?
分享到微信
& 为何数码时代拍电影还要使用胶片?
胶片其实最大的优点是影像的高随机性,有一种丰富的质感。单说清晰度,宽容度,胶片都不再有优势了。就保存来说,胶片能存的时间很长,但是质量下降也很厉害。曾经看过一个国产70mm的短片,高频部分损失得很厉害,远不如数字保存的好。放映环节中,胶片毫无优势可言了&主题:关于电影胶片购买的几点心得
泡网分: 17.501
帖子: 1219
注册: 2006年12月
随着越来越多的影友开始涉足电影胶片的拍摄于使用,但是由于感光材料的特殊性,从何处购买才足够正规与安全的问题逐渐显现。所以特将身边影友及本人的购买经历做一个整理,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渠道1.中国电影器材有限公司。
2012年底,柯达撤销了中国区的电影胶片部门“娱乐影像部”,中影器材公司转而接手柯达电影胶片在中国大陆区的代理。这是柯达电影胶片在中国大陆区唯一的一家指定代理商。也就是说,如果想买到正规行货,只能通过器材公司订购。器材公司起码可以保证胶片的新鲜与物流环节的安全。
中影器材公司电话:010-
需要订购的单位或个人可以直接与中影器材公司联系。
优点:渠道正规,可保证胶片的新鲜及全程无X光照射、低温运输。
缺点:价格偏高,最低起订量大(10盘),到货周期长(三周以上)。
-------------------------------------------------------------------------------------------
渠道2.摄制组余留胶片。
如果你认识专业从事电影拍摄制作的朋友,尤其是摄影师朋友,那么你将有机会从他那里购得拍摄剩余的电影胶片。在北京及其它有制片厂的城市,有部分影友就是通过这个渠道获得自己想要的电影胶片。
优点:剧组使用,质量保证。物尽其用,价格优惠。
缺点:比较难遇到,而且剩余胶片可选择余地很小。同时,随着数字机的全面普及,使用胶片拍摄电影的单位越来越少。
-------------------------------------------------------------------------------------------
渠道3.网络。
不得不承认,目前大部分影友获得电影胶片的主要渠道是网络购买。在淘宝网上,只要输入你想要的胶片型号,就能搜出不少的卖家。但是如何鉴别货品的好坏呢?
首先看卖家信誉,信誉好的自然不言而喻,尤其是身边朋友使用过并推荐的。
其次看卖家进货渠道。网上有不少卖家直接从境外网上购买,然后物流回国。由于这种方式可以避税,同时还能在Ebay等网站上淘到很便宜的价格(为何便宜大家自己体会),于是成为了很多不良商家的选择。
这种渠道获得的胶片先不说保质期和质量能否保证,单单从进出港的角度就能判断出起码要被X光机照射两次。而国内的快递公司,无论陆运还是空运,都要再经过一次X光机检查。
不要迷信“胶卷安全”,如果真的安全,为什么柯达的运输渠道要避免X光机呢?至于卖家会不会告诉你真实的进货渠道,这就要看RP和运气了。因为所有的商家都会声明:感光材料一经售出,概不退换。出现问题,只能是消费者独自承担。
(附柯达有关X光机对胶卷影响的资料)
除此之外,更有部分商家为了能多分出几卷,在分装时克斤扣量,短个七八公分是常有的事。一卷36张标准装135底片长度是1.6米,大家可以量一下。
不过,诚信之人还是有的。确实也有部分有行业操守的卖家,或通过正规途径,或通过人脉关系购买到物廉价美的胶片,然后与众影友分享。在这里我就不说是哪家了,以免广告嫌疑。
优点:购买方便,价格优惠且分装已完成,快递到家。
缺点:渠道难以保证,感光材料一经售出都不允许退换,风险自担。所以网购有风险,购买需谨慎。
-------------------------------------------------------------------------------------------
最后,我提醒广大影友,电影胶片是有出厂日期和保质期的!!!那些口口声声说“电影胶片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说的”,纯属居心叵测。
电影胶片的出厂日期标注在底片上、齿孔外的位置,冲洗出来后就能看见。所以大家在买到卷后,在冲洗完毕要仔细看看。
同时,电影胶片与所有胶片一样有保质期,常温下最多存放两年失效,低温存储时间会相对延长。
总之,希望大家能够购买到质量有保障的胶片!毕竟这是胶片摄影第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本帖最后由 东方哈玛斯 于
15:08 编辑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9688&&回帖:149 &&
泡网分: 0.001
注册: 2017年02月
Loveralanlee 发表于
我这边还可以搞到电影卷 03你好,有意购买。可以PM么
泡网分: 0.131
注册: 2012年01月
我这边还可以搞到电影卷 03
泡网分: 9.463
帖子: 1225
注册: 2009年09月
求电影卷毒片。淘宝看见有些买家晒的图很漂亮
泡网分: 0.132
注册: 2015年02月
DaLenDaLenDa 发表于
请问富士电影胶片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从哪里看看不了的
泡网分: 0.04
注册: 2016年05月
请问富士电影胶片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从哪里看
泡网分: 30.387
帖子: 12148
注册: 2006年01月
caixiaopei 发表于
好的,可能是,那等下一次再来一起搭洗嗯。。。我不知道你在哪城市,搭车一般同城比较方便,我这是同城里有个玩胶片的圈子,刚好大家有卷冲洗就比较好凑一起,也是一种交流,省钱倒不是最重要
泡网分: 0.021
注册: 2016年03月
东山小屋 发表于
这次应该赶不及了,我的已经打包好准备呼叫顺丰了。我没玩电影卷,对这个卷没兴趣。发站短好像要什么百日百帖才能发吧,你可能发帖数还不够。我的Q是。好的,可能是,那等下一次再来一起搭洗
泡网分: 30.387
帖子: 12148
注册: 2006年01月
caixiaopei 发表于
那可以一起寄去吗,分摊下邮费 你也是洗电影卷?不好意思,不懂为啥站短发不了,可以QQ吗这次应该赶不及了,我的已经打包好准备呼叫顺丰了。我没玩电影卷,对这个卷没兴趣。发站短好像要什么百日百帖才能发吧,你可能发帖数还不够。我的Q是。
泡网分: 0.021
注册: 2016年03月
东山小屋 发表于
已发。那可以一起寄去吗,分摊下邮费 你也是洗电影卷?不好意思,不懂为啥站短发不了,可以QQ吗
泡网分: 0.021
注册: 2016年03月
东山小屋 发表于
已发。非常感谢
泡网分: 30.387
帖子: 12148
注册: 2006年01月
caixiaopei 发表于
你好,能否也站短下香港冲洗店的地址呢已发。
泡网分: 0.021
注册: 2016年03月
闲雲孤鹤 发表于
大恩不言谢!你好,能否也站短下香港冲洗店的地址呢
泡网分: 0.021
注册: 2016年03月
东山小屋 发表于
我站短发给你。
不过现在香港也没有能冲洗电影胶片的了,邵氏也不再冲洗。现在我说的那家冲洗店还接电影卷,他们说凑够一定量后寄去台湾,时间就不好说了,有可能个把月才能出来。当然普通胶卷还是和以往一样的效率。你好,能否也站短下香港冲洗店的地址呢
泡网分: 0.025
注册: 2015年11月
retake92 发表于
现在可还有开团买电影卷吗?有的话求站短别冲动,囤得多绝对用不完,到时候想卖出去也卖不出去,我近来就这么冲动过了!电影胶卷没传说那么神也没那么抢手!关键是你手上至少用CP2镜头,电影胶卷的优势才看得到!
泡网分: 17.501
帖子: 1219
注册: 2006年12月
retake92 发表于
现在可还有开团买电影卷吗?有的话求站短木有了~~
泡网分: 0.022
注册: 2015年05月
东方哈玛斯 发表于
唉,真是难为老兄了,玩个卷东碰西撞的。。。
器材公司是10盘左右起订,但是大家可以你一盘我一盘的一起凑数团嘛!我这边有个群,还有微博,您要是感兴趣我站内短你,你加进来就好。
群里面都是些正经的玩家,没有JS混杂,以前有混进来的,也被踢出去了。群里也有群友通过自己的渠道为大伙弄点价廉物美的卷来分。不在于赚钱,而在于大家一起玩。
我在北京就主要给大家帮忙问问器材公司的价格,要是想弄团购的话,就凑起来一起去下单。现在可还有开团买电影卷吗?有的话求站短
泡网分: 1.889
帖子: 1266
注册: 2010年07月
sailszhuang 发表于
底片是选购的。额外收费的。
标配是全数码后背拍摄。摄影、助理或者其他什么的都行,想学点东西。
泡网分: 1.889
帖子: 1266
注册: 2010年07月
sailszhuang 发表于
底片是选购的。额外收费的。
标配是全数码后背拍摄。...是否接受兼职呢?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301
精华: 1帖子: 449
注册: 2007年04月
MAXJYJ 发表于
厦门也是用底片的吗?底片是选购的。额外收费的。
标配是全数码后背拍摄。
泡网分: 1.889
帖子: 1266
注册: 2010年07月
sailszhuang 发表于
上海是总部,厦门,香港都有直营的分店。都是哈苏相机的团队。...厦门也是用底片的吗?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301
精华: 1帖子: 449
注册: 2007年04月
MAXJYJ 发表于
是星岚的?在厦门也有分部是吗?上海是总部,厦门,香港都有直营的分店。都是哈苏相机的团队。
泡网分: 1.889
帖子: 1266
注册: 2010年07月
sailszhuang 发表于
一次纯胶片拍摄的幕后花絮。
4K高清画质,请切换到原画质播放。
器材:哈苏 H5x+胶片后背
底片:富士 Provia 100F
扫描:哈苏 X5
仅进行磨皮和液化,未对原始色调进行调整。
是星岚的?在厦门也有分部是吗?
泡网分: 31.596
帖子: 4471
注册: 2002年07月
泡网分: 0.301
精华: 1帖子: 449
注册: 2007年04月
一次纯胶片拍摄的幕后花絮。
4K高清画质,请切换到原画质播放。
器材:哈苏 H5x+胶片后背
底片:富士 Provia 100F
扫描:哈苏 X5
仅进行磨皮和液化,未对原始色调进行调整。
泡网分: 0.591
注册: 2012年07月
东山小屋 发表于
我站短发给你。
不过现在香港也没有能冲洗电影胶片的了,邵氏也不再冲洗。现在我说的那家冲洗店还接电影卷,他们说凑够一定量后寄去台湾,时间就不好说了,有可能个把月才能出来。当然普通胶卷还是和以往一样的效率。大恩不言谢!
泡网分: 30.387
帖子: 12148
注册: 2006年01月
闲雲孤鹤 发表于
请问你这家冲印店的地址?谢谢!深圳的冲印店真是受够了。我站短发给你。
不过现在香港也没有能冲洗电影胶片的了,邵氏也不再冲洗。现在我说的那家冲洗店还接电影卷,他们说凑够一定量后寄去台湾,时间就不好说了,有可能个把月才能出来。当然普通胶卷还是和以往一样的效率。
泡网分: 0.591
注册: 2012年07月
东山小屋 发表于
大陆仅有3家,香港一家,玩电影胶片真是艰辛啊。
我经常寄去冲卷的那家香港冲印店,就是转交给邵氏的。请问你这家冲印店的地址?谢谢!深圳的冲印店真是受够了。
泡网分: 0.01
注册: 2014年06月
求QQ群号...
泡网分: 9.85
注册: 2008年10月
同求站短群号。。。。。
泡网分: 50.901
帖子: 4964
注册: 2002年03月
Jman 发表于
老兄是D.B上的“正宗乘涛载雪”吗YES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拍电影还用胶片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