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o克粉放5克盐,5oo克粉放多少盐?

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为____,丙的电子式为____.(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____.(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____.A.KClB.KNO3C.Na2SD.CuO(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____.
& 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知识点 & “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习题详情
21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0.0%
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为NaN3&,丙的电子式为&.(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CO2+H2O=2NaHCO3&.(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a+Fe2O3&高温&&2Fe+3Na2O&,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避免分解产生的金属钠可能产生的危害&.(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D&.A.KCl&&&&&&&B.KNO3&&&&&&C.Na2S&&&&&&D.CuO(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可溶性盐的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或Na2CO3与NaHCO3混合物.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生成物.加热至恒重后,如果试样无失重,则为Na2CO3;如加热后失重,根据失重的量在试样总质量中的比例,即可推断出试样为NaHCO3,或Na2CO3与NaHCO3混合物&.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0-浙江
分析与解答
揭秘难题真相,上天天练!
习题“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题干信息推导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由分解的甲的质量和产生的氮气体积确定甲的分子式,根据化合物的类型书写电子式;(2)根据物质的性质来书写化学方程式;(3)根据单质和红棕色粉末发生的置换反应来分析;(4)根据红棕色粉末氧化铁的作用来寻找可替代的物质;(5)根据可溶盐的可能组成情况结合盐的性质进行检验.
解:(1)Na、Fe、N、O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为红棕色且可溶于盐酸的只有Fe2O3,在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中,可以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Fe2O3反应的就只有金属钠了,因此单质乙是钠,化合物甲是由Na和N元素组成,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即0.3mol,经计算知Na和N的原子个数比是1:3,所以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NaN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故电子式为:,故填:NaN3,;(2)因为丙是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生成的,在根据丙的性质可知丙只能是Na2O而不是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CO2+H2O=2NaHCO3,故填:Na2O+2CO2+H2O=2NaHCO3;(3)钠和氧化铁发生的置换反应方程式为:6Na+Fe2O3&高温&&2Fe+3Na2O,所以安全气囊中氧化铁粉末的作用是消耗产生的活泼的钠,避免分解产生的金属钠可能产生的危害,故填:6Na+Fe2O3&高温&&2Fe+3Na2O、避免分解产生的金属钠可能产生的危害;(4)安全气囊中氧化铁粉末的作用是消耗产生的活泼的钠,硝酸钾本身受热分解产生氮气与氧气反应,选项中能和钠反应的是氧化铜,故选:D;(5)氧化钠跟空气接触所得的可溶性的盐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或Na2CO3与NaHCO3混合物,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碳酸钠受热稳定,故可以用加热的办法来确定成分,故填:可溶性盐的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或Na2CO3与NaHCO3混合物;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生成物.加热至恒重后,如果试样无失重,则为Na2CO3;如加热后失重,根据失重的量在试样总质量中的比例,即可推断出试样为NaHCO3,或Na2CO3与NaHCO3混合物.
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是一道综合知识题目,难度较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揭秘难题真相,上天天练!
经过分析,习题“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主要考察你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网上课堂。
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找提分点,上天天练!
与“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相似的题目:
硫酸工业中废渣称为硫酸渣,其成分为SiO2、Fe2O3、Al2O3、MgO.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方案,进行硫酸渣中金属元素的提取实验.已知溶液pH=3.7时,Fe3+已经沉淀完全;一水合氨电离常数Kb=1.8×10-5,其饱和溶液中c(OH-)约为1×10-3moloL-1.请回答:(1)写出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上述流程中两次使用试剂①,推测试剂①应该是&&&&(填以下字母编号)A.氢氧化钠      &B.氧化铝      &  &C.氨水      & D.水(3)溶液D到固体E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pH=13,如果pH过小,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任写一点)(4)固体E为&&&&,写出溶液F通入过量CO2生成固体G和溶液H的化学方程式:&&&&.(5)计算溶液F中c(Mg2+)=&&&&(25℃时,氢氧化镁的Ksp=5.6×10-12)
A、B、C、D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知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D为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加热蒸干B的溶液没有得到B的盐,则B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一种即可)(2)若通常情况下A、B、C、D都是气体,且B和D为空气的主要成分,则A的电子式为&&&&,B的结构式为&&&&.(3)若D为氯碱工业的重要产品,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4)若A、B、C的溶液均显碱性,C为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也可作为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①25℃时,pH均为10的A、B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之比为&&&&②25℃时,0.1moloL-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用水稀释不同的倍数后,溶液的pH相同,则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溶液(填溶质的化学式).③将等物质的量的B和C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品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I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3)向Y中通入过量氯气,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4)取Y中的溶液,调pH约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mol&I-时,共转移3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久置空气中会发生颜色变化,但颜色变化不是由于跟氧气反应引起的物质是(  )
2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3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题库,查看习题“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为____,丙的电子式为____.(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____.(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____.A.KClB.KNO3C.Na2SD.CuO(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为____,丙的电子式为____.(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____.(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____.A.KClB.KNO3C.Na2SD.CuO(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马拉雅粉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