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张曼玉是国家一级演员是什么情况???我很好谢谢我爱你演员

张曼玉 - 搜狗百科
声明:搜狗百科免费提供信息查询和信息编辑,坚决打击恶意篡改、冒充官方收费代编等违规行为。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张曼玉(Maggie Cheung),日出生于香港,祖籍上海,国家一级演员,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大使,香港演艺人协会创会人之一。她8岁时随家人离港赴多年。到港游玩被星探发现。年获亚军,由此进入影视界。1985年,她在《警察》中崭露头角。2004年在片《清洁》中的优秀,获得电影节最佳奖。张曼玉因此既是第一位凭借本土作品获得国际顶尖大奖的华语演员,也是第一位主演西方影片获得国际顶尖大奖的华语演员,代表作有《阮玲玉》、《甜蜜蜜》、《花样年华》、《新龙门客栈》、《青蛇》等。张曼玉担任过全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主单元评委,后来从2004年长期息影。
张曼玉张曼玉,日(龙年,中秋节)生于香港,家中有一姐,父母均为上海人。1973年,八岁的张曼玉随全家移居英国,少年时期在英格兰度过,中学就读于英国圣埃德蒙学校。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鲜有亚洲人身影,张曼玉是学校里唯一的东亚人,曾遭遇强烈的排外和歧视,加上父母感情不和(后离异),性格自小十分独立。张曼玉坦言身处异国却被母亲以传统方式严加管教,做错事情会挨鞭子。但回顾过往仍十分感念母亲的教养,因为母亲的威严令她成长为一个“有原则,懂自尊”的人。张曼玉十六岁时曾在伦敦当过书店店员,那时的理想是做化妆师或发型师,因此返港前申请了伦敦时装学院。(少年经历摘自英国《Glass》杂志专访)1982年,十七岁的张曼玉随母亲返港,无意中被广告公司相中而留下当兼职模特。翌年十八岁的她参加“香港小姐”选美大赛夺得亚军,同年代表香港赴英国参加“世界小姐”选美大赛,最终入选前十五名。此后顺理成章签约香港无线电视台,开启了演艺生涯。出道后的张曼玉拍摄了多部TVB电视剧,包括《新扎师兄》、《武林世家》等,很快成为TVB的当家花旦:无线五美之一、九龙女之一。1985年客串《杨家将》后离开TVB,此后没有再拍摄过电视剧。早年的张曼玉以婴儿肥和兔牙被人认识,许多人觉其形象可爱,不过仅凭清纯形象,张曼玉起初并没受到影视界过多重视。
张曼玉自1984年踏入影坛,张曼玉的成长历程可谓一部跌宕起伏的动人影片,她实现了从青涩女孩到优雅女人的转变,实现了从清纯可爱到气质魅力的蜕变,实现了从“银幕花瓶”到“国际影后”的华丽转身。她将自己的人生成长融入电影历程,修炼演技的同时也体味人生,活得越发丰富而智慧。成熟后的张曼玉带着东方的素静神韵和西方的明艳光彩,征服了世界各地的影迷。历经时光洗涤,她的身上迸发出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不是美艳,不是娇媚,那份美是从生命内部射出的光芒,偶尔惊鸿一现,浪漫旖旎不可方物。初出茅庐,懵懂时期时期:1984年至1988年(20岁-24岁)1984年,张曼玉拍摄的第一部电影《青蛙王子》公映,该片打破邵氏兄弟票房纪录,确立了王晶喜剧的商业地位,随后与张国荣、梅艳芳合演了电影《缘分》。初入影坛的张曼玉被定位为商业型演员,出演影片多是王晶等导演的市井喜剧,角色则是无需太多演技的青春娇俏少女,当中较具表现力的文艺片只有杨凡改编亦舒的作品《玫瑰的故事》(1986)和《流金岁月》(1988)。在1984年至1988年的五年时间里,张曼玉接拍了二十余部电影,尽管曾凭《缘分》被誉为“最有前途的女星”,但演技青涩稚嫩,尚处于摸索磨练阶段。王晶曾回忆初入影坛的张曼玉是“一张白纸,毫无心机,性格比外形更可爱。”1985年1月,张曼玉签约经理人陈自强,由此加盟巨头公司嘉禾电影,并结识同公司的成龙。陈自强是张曼玉的重要事业导师,早期对其多有教导。1985年成龙筹备代表作《警察故事》,由张曼玉出演其女友。由于影片成功,两人随后展开了系列合作,张曼玉在多部影片中出演成龙女友,直至1992年结束合作。2005年成龙接受《可凡倾听》专访时表示,张曼玉是一位非常敬业的演员,会“最早一个到,最晚一个走。”事实上,张曼玉早年拍摄的电影良莠不齐,后来的成功无疑来自于加倍努力。出道近五年,虽然张曼玉在影评界未引起更多重视,但却是一位很受欢迎的商业演员。除却王晶喜剧和成龙功夫几乎部部高票房,杜琪峰、姜大卫等导演的商业片也成绩不俗。然而张曼玉对此并不满意,那时她惟一想做的是证明自己是个会演戏的演员,不是个花瓶摆设。石中璞玉,初露锋芒张曼玉时期:1988年至1991年(24岁-27岁)优秀作品:旺角卡门、人在纽约、不脱袜的人、爱在别乡的季节、滚滚红尘、客途秋恨、双城故事、阿飞正传1988年是张曼玉电影生涯的分水岭,尽管接拍影片依然良莠不齐,但她坚持埋头苦干。在电影《过埠新娘》中,她亲身摔打于泥浆而毫无怨言。在电影《警察故事2》中,为配合成龙的搏命式表演,她决定不用替身,结果在意外中被钢条砸得头破血流,住院缝针。也就是在这一年,她遇到了王家卫。1988年,王家卫筹备导演处女作《旺角卡门》,指明由张曼玉担纲女主角。《旺角卡门》常被视为是张曼玉严肃表演的起点,影片令她首次提名金像奖影后,演技开始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从某种意义讲,王家卫是张曼玉的表演启蒙导师,此后十五年间两人共合作五部影片,男主角先后为刘德华、张国荣和梁朝伟三位著名影帝。虽然在张曼玉日后所向披靡的获奖经历中,由王家卫导演的仅有《花样年华》,但两人的合作却十分深入人心,尤其是在曲折中完成的“苏丽珍三部曲”,堪称一段影坛佳话。1989年,在《旺角卡门》提名半年之后,25岁的张曼玉凭借关锦鹏导演的《人在纽约》夺得金马奖影后,这是张曼玉人生第一个影后荣誉,也是其证明自己的开始。1989年的另部作品《不脱袜的人》是张坚庭和陈友创立“二友”以来的野心之作,张曼玉凭借此片夺得翌年(1990年)金像奖影后。而张曼玉在同时期的作品《再见王老五》(1989)、《我要富贵》(1989)等影片中也表现稳定。就这样,不懈的努力磨砺出石中璞玉,逐渐绽放开来。此时的张曼玉开始吸引香港新浪潮导演的注意,一连出演了多部高质量影片,如严浩的《滚滚红尘》(1990)、许鞍华的《客途秋恨》(1990)、罗卓瑶的《爱在别乡的季节》(1990)、王家卫的《阿飞正传》(1990)和陈可辛的导演处女作《双城故事》(1991)等,而在三毛遗作《滚滚红尘》中虽然只是配角,但演技发挥灵动而出彩,为她赢得了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此外张曼玉还凭借《爱在别乡的季节》获得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这一时期的影片已能看出张曼玉的演员天分,一些电影前辈如斯琴高娃、张艾嘉、林青霞等已难以在戏中掩盖这颗影坛新星的魅力。文艺高峰,形象多变张曼玉时期:1991年至1994年(27岁-30岁)优秀作品:阮玲玉、新龙门客栈、青蛇、东方三侠、家有喜事、东邪西毒经历香港新浪潮导演的洗礼,这位新晋影后逐渐褪去初出茅庐时的懵懂形象,演技也日趋娴熟。一份重任在此时赋予:1991年,关锦鹏筹备多年的电影《阮玲玉》开拍,这是一部展示影星阮玲玉传奇一生的传记性 电影,影片使用虚实相间的手法,以“戏中戏”的方式娓娓道来。张曼玉在戏中需要“演绎阮玲玉本人”、“演绎阮玲玉所演绎角色”以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表达”,三个层次交互展现,极具难度。需要一提的是,张曼玉在接戏之初曾面临外界的质疑,加上本身不是导演的第一人选,张曼玉带着巨大心理压力迎接挑战。由于非常希望演好角色,在拍摄过程中张曼玉一度入戏太深而痛哭不能自已,却因此表演突破以往,将这位身世传奇又带有悲剧色彩的影星演活,发挥可谓淋漓尽致。贾樟柯曾对此给予评价:“对演员宿命的认同,让她好像灵魂附体,这一刻我把她当做中国所有天才女演员的结合体。”1992年2月,27岁的张曼玉凭借《阮玲玉》夺得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后,成为首位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中获得演员荣誉的华语影星,这是华语演员首次依靠本土作品获得国际顶尖大奖。自信始于斯,从此而后,精彩绝伦的表演接踵而至。翌年(1993年)张曼玉在金像奖颁奖礼上幽默面对当年的“千夫所指”,这一刻她或许已领悟表演的真谛,任何指摘再不会动摇她的信心。《阮玲玉》是张曼玉立下的一座文艺高峰,此后她积极拓宽戏路,开始寻求更为广阔的表演空间。这一时期的张曼玉塑造了多个性格迥异又令人过目难忘的角色,如金镶玉、青蛇、欧阳锋嫂等,表现出极强的可塑性。当中最具代表的即是徐克的两部作品《新龙门客栈》和《青蛇》。《新龙门客栈》(1992)是香港武侠电影的经典代表,也是最早香港与内地的合拍影片之一,在两地上映时引起很大反响。电影描述绿林好汉救助忠良后人,与东厂高手在敦煌大漠的龙门客栈发生尔虞我诈的遭遇战故事。张曼玉饰演一位至情至性、风骚入骨的老板娘,她游刃有余地行走于各个势力之间,在浩浩黄沙间打出自己的天地。戏中的张曼玉将金镶玉风骚、泼辣、风情、放浪、傲气、坚韧、义无反顾等特点完美融合于一身,塑造了一个无比经典的武侠形象。电影《青蛇》(1993)翻拍自李碧华的文学作品《青蛇》,全片从青蛇的角度去探讨青蛇、白蛇、法海及许仙之间的感情纠葛,对人间是否有情及情为何物提出质疑。基于这点,影片拍摄得较有现代感。片中张曼玉妖娆魅惑又不失灵动俏皮,成功塑造了一个“不谙世事又不失风情万种”的蛇妖形象。多年后回忆过往,徐克表示十分欣赏现实生活中张曼玉的个性,称赞对方富有正义感。吴思远则认为《阮玲玉》和《新龙门客栈》的成功演绎标志着张曼玉从一名普通演员晋身为实力派专业演员。张曼玉这一时期张曼玉还拍摄了贺岁喜剧《家有喜事》(1992)、杜琪峰的《东方三侠》系列(1993)、王家卫的《东邪西毒》(1994)等优秀影片,以及《白玫瑰》(1992)、《真的爱你》(1992)、《廉政第一击》(1993)、《赤脚小子》(1993)、《济公》(1993)等用心之作。在《东邪西毒》中张曼玉将人物落寞、悔恨的情感表达得丝丝入扣,令人看后心生悲悯,一段凭窗独白更成为电影亮点。自1987年起,迅速走红的张曼玉大量接拍影片,在1987年至1993年的七年时间里,张曼玉的电影产量占据迄今总量的四分之三,成为其电影生涯中最为活跃的奋斗期。1994年,张曼玉决定暂时息影。中西合璧,臧技之派时期:1996年至2004年(32岁-40岁)优秀作品:清洁、花样年华、甜蜜蜜、英雄、宋家皇朝、迷离劫短暂休整后的张曼玉于1996年重归影坛,拍片数量骤减却很快迎来电影事业的又一个高峰,实现了“中西合璧”的演技淬炼。张曼玉先是凭借《甜蜜蜜》(1996)和《花样年华》(2000)两度拿下金像、金马双料影后,又凭西片《清洁》(2004,法国)成为亚洲影坛首位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后。但生活上张曼玉经历了结婚到离婚的低谷,与前夫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从“戏缘”到“姻缘”,再由“姻缘”重归“戏缘”的跌宕经历更为这一时期的张曼玉平添几分戏剧色彩。1996年,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在看过《东方三侠》后对张曼玉十分欣赏,主动邀请她赴法拍摄自己的新片《迷离劫》。此时的张曼玉已两年没有拍片,但气质日渐成熟,经过认真考虑后张曼玉决定前往法国,这是她接拍的第一部外国电影。影片成功入围当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注视”单元,成为在国际上保持极佳口碑的独立影片,令张曼玉获得了亚洲之外的观众基础。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成全了张曼玉与阿萨亚斯的一段短暂姻缘,1998年两人注册结婚。1996年的另部作品、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上映后好评如潮,影片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1997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二位,被影评人称为是90年代最成功的爱情片之一。张曼玉情感丰沛的演绎在当年金马奖得到了“从未有过如此真实而精湛演出”的高度评价,《甜蜜蜜》也从此作为张曼玉演技发挥的巅峰之作,立下难以超越的“教科书式”演技范本。1997年,张曼玉在电影《宋家皇朝》中饰演宋庆龄,这是香港演员第一次在合拍历史片中饰演革命领袖。影片侧重刻画宋庆龄青年时代的革命情怀与情感世界,而诠释国母的博大胸怀和坚强信念是张曼玉一次沉稳转身,其“中西合璧”的气质也颇能体现宋氏姐妹的西洋背景。张曼玉努力展现了心目中的宋庆龄形象,影片也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合拍故事片。1999年,张曼玉拍摄了首部法语影片《功夫大王》,这是她第一次在银幕上展示法语,为日后在《清洁》中大展多语言能力埋下伏笔。张曼玉2000年的《花样年华》是张曼玉电影事业的又一座高峰。张曼玉在电影中将旗袍美诠释得酣畅淋漓,表演被金马评委描述为:“在没有剧本参考的前提下,还能准确拿捏内心起伏,要在内敛的表演中收放自然很难,其实比男主角还要好。”电影本身也拍摄得美轮美奂、富有深度,是难得的文艺片佳作,也成为迄今西方影评界评价最高的华语文艺片之一。2002年的《英雄》是张艺谋导演的宏伟武侠巨制,电影缔造了当时华语电影的票房纪录,拉开了中国商业大片的帷幕。张曼玉饰演的“飞雪”冷傲绝美,一些片段十分惊艳。然而张曼玉在武侠电影中多以刻画人物内心和性格鲜活有力而著称,文戏优于武戏,而《英雄》过度侧重视觉冲击,内容显得较为单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演员的演技发挥。虽然如此,由于电影当时在全球引起的关注度,影片仍获提名奥斯卡金像奖和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2003年底,张曼玉与前夫再续“戏缘”,两人早于2001年底已经离婚,但阿萨亚斯并未减弱对张曼玉电影才华的无比欣赏。他毅然打电话向前妻邀戏,而张曼玉则信任地接受了。一部优秀电影《清洁》就此诞生,并将张曼玉的电影事业推向继《阮玲玉》之后的第二个巅峰。在电影《清洁》中,张曼玉可谓独自撑起一部内容平淡、略有些沉闷的欧陆文艺影片。剧情讲述一个沉溺毒品的摇滚明星从堕落中一步步走向光明的故事。除了精湛的表演,张曼玉还在影片中大展英语、法语和粤语多语言功底,并亲自演唱了四首电影插曲。2004年张曼玉凭借《清洁》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后,不仅宣告了亚洲第一位戛纳影后的诞生,也是华语演员首次因主演西方作品而获得国际大奖,同时亦是张曼玉第二度刷新华语演员在国际影坛的荣誉记录。戛纳评审团主席昆汀·塔伦蒂诺给予评价:“张曼玉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对于戛纳影后给她几乎没有经过激烈的争论,这是我们最容易做出的一个决定,她的表现毫无疑问值得这个荣誉。”2006年电影在美国上映后获得影评界赞赏,《纽约时报》将其评入2006年度影坛22位伟大的表演者,并有影评表示:《花样年华》角逐戛纳影后展示东方内敛气质,《清洁》则展示西方外放特色,两次表演形象跨度很大却丝毫没有违和感,足见其表演功底之扎实全面。《清洁》被西方媒体视为张曼玉的转型之作,此前西方影评界对她的认识只是诸如《迷离劫》、《花样年华》、《英雄》等影片中的美丽亚洲女人,而该片的出色演出使他们重新认识了“影后”张曼玉。早于《甜蜜蜜》和《花样年华》时期,张曼玉的“演技”已向“藏技”修炼,一切表演成自然,这一刻张曼玉就是李翘,就是苏丽珍,所以她感受到李翘在震惊与悲痛中的“先笑后哭”、苏丽珍在隐忍与暧昧中的神态动作。这“藏技”功底到了《清洁》走向高峰,当“Emily带着手铐目送丈夫遗体”时,那顺势而下的泪水如此绝望,已毫无表演之痕迹。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张曼玉不仅能成功演绎中国传统女性,还可以将欧式女人塑造得自然,对于表演的理解达到了新的层次。张曼玉回归平凡,真我人生时期:2004年至今(40岁至今)尽管十五年()所向披靡的获奖传奇足以被继续书写,张曼玉依然在事业巅峰期急流勇退,进入了“半隐退”状态。在她看来,人生不应该只有拍戏。十年至今,张曼玉除了帮衬朋友客串几分钟(如艾萨克·朱利安的《万层浪》、夏永康导演的《全城热恋》),没有主演过任何新戏。自荣获戛纳影后以来,常有大导演和大制作找上门来,张曼玉却都一一婉拒,其中包括《让子弹飞》、《满城尽带黄金甲》、《南京!南京!》以及巴黎卢浮宫参与制作的《脸》等优秀电影。2009年导演刘伟强和黄百鸣接受采访时被问及女演员身价,刘伟强随即笑言张曼玉“无价”,因为拍不拍戏只看“缘分”。而香港金像奖主席文隽亦曾撰文《谁能请得到张曼玉再拍电影?》,慨叹其重归影坛的遥遥无期。谢绝了大量电影邀约的张曼玉进入了被称为“永远有档期,又永远无档期”的令影迷极度期待又无奈的阶段,而她本人则将时间分配给了生活、公益慈善和音乐兴趣。2007年张曼玉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颁发的“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领奖时表示:感谢所有支持她和不支持她的人们,因为支持者的鼓励和不支持者的鞭策,让她决心成为一个好演员。现时的张曼玉会在采访中自嘲早年,对此记者不时询问:是否希望抹去那些不好的演出?张曼玉则表示如今已有自信面对,自认“好的坏的都是我的”,会感激那段谈起时脸红的经历。
演技精湛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中能够问鼎两个以上影后荣誉的女演员全球不足二十位,其中半数为奥斯卡影后,而张曼玉是唯一入榜的亚洲女演员。王家卫曾评价张曼玉具有亚洲演员最好的肢体语言。即便是些小角色,如《东邪西毒》中的凭窗独白、《2046》中的惊艳回眸和《全城热恋》中三分钟哭戏均展现出其“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娴熟演技。张曼玉张曼玉是一位能在银幕上将中国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形象都很好诠释的演员。一部《阮玲玉》借助中国经典女影星的形象折桂柏林影后。一部《花样年华》凭借精彩的“旗袍秀”让世界看到中国女性含蓄内敛的古典美。一部《清洁》则又颠覆她既有的东方女性形象,西式的风格和西式的表演再次征服影坛,令其折桂戛纳影后。戏路宽泛张曼玉迄今拍摄电影80余部(含客串),涉及文艺片、动作片、古装片、喜剧片等多样类型,成功塑造了千差万别的性格形象,如《旺角卡门》中的清纯可人、《滚滚红尘》中的书卷气息、《阮玲玉》中的绝望悲戚、《新龙门客栈》中的风骚泼辣、《东方三侠》中的豪爽帅气、《青蛇》中的妖娆魅惑、《东邪西毒》中的悔恨落寞、《甜蜜蜜》中的世俗真挚、《花样年华》中的雍容典雅、《英雄》中的冷艳孤高等。出演角色上至《宋家皇朝》中的庄重国母,下至《济公》中的放浪妓女,或如《双城故事》中清新淡雅的邻家女孩,或如《爱在别乡的季节》中挣扎压抑的移民客。这些特色各异的角色展现了她宽泛的戏路和极强的可塑性。
张曼玉迄今出演电影八十余部(含客串),当中修复重映的经典电影有:《阮玲玉》修复版(2005.3,香港国际电影节);《东邪西毒终极版》(2009.3,中国内地公映);《新龙门客栈》修复版(2012.2,中国内地公映);《甜蜜蜜》修复版(2013.9,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参演电影上映时间剧名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2010-06万层浪客串艾萨克·朱利安赵涛2010-02全城热恋客串夏永康张学友;刘若英;吴彦祖2004-052046客串王家卫梁朝伟;巩俐;王菲2004-03清洁EmilyOlivier AssayasNick Nolte;Beatrice Dalle2002-12英雄飞雪张艺谋梁朝伟;李连杰2000-09花样年华苏丽珍王家卫梁朝伟2000-04一见钟情Ellen刘伟强黎明1999-08功夫大王凌小姐Anne FontaineJean-Chretien;Sibertin-Blanc1997-11中国匣Jean王颖Jeremy Irons;巩俐1997-05宋家皇朝宋庆龄张婉婷杨紫琼;邬君梅1996-11甜蜜蜜李翘陈可辛黎明;曾志伟1996-09迷离劫巨星Olivier AssayasJean-Pierre Leaud;Nathalie Richard1994-09东成西就国师刘镇伟张国荣;梁家辉;梁朝伟1994-06东邪西毒大嫂王家卫张国荣;梁家辉;张学友1994-01新同居时代Coco杨凡赵文瑄;张艾嘉;吴倩莲1993-11青蛇小青徐克王祖贤;赵文卓1993-09现代豪侠传陈七杜琪峰梅艳芳;杨紫琼1993-08追男仔小南王晶林青霞;梁家辉;邱淑贞1993-07济公九世妓女杜琪峰周星驰;吴孟达;黄秋生1993-06飞越迷情小珍黄靖华张学友;林俊贤1993-06武侠七公主天香公主王晶杨紫琼;郑裕玲;张敏1993-05神经刀与飞天猫飞天猫朱延平张学友;张敏1993-04赤脚小子白筱君杜琪峰狄龙;郭富城;吴倩莲1993-02廉政第一击马安妮林德禄狄龙;许志安1993-02东方三侠陈七杜琪峰梅艳芳;杨紫琼;黄秋生1993-01千面天王Jacky张乾文郭富城;吴孟达;邱淑贞1992-12真的爱你戚瑶君谭朗昌张学友;吴君如;吴孟达1992-12战神传说魔仙儿洪金宝梅艳芳;刘德华;钟镇涛1992-11白玫瑰钱玫瑰赵良骏张耀扬;叶玉卿1992-08新龙门客栈金镶玉徐克梁家辉;林青霞;甄子丹1992-07警察故事III阿美唐季礼成龙;杨紫琼1992-04三人做世界客串冼杞然林子祥;郑裕玲1992-02阮玲玉阮玲玉关锦鹏梁家辉;秦汉;吴启华1992-02哗!英雄阿兰陈木胜刘德华;黄秋生;张家辉1992-01双龙会芭芭拉徐克成龙;利智1992-01家有喜事何里玉高志森张国荣;周星驰1992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关锦鹏萧芳芳1991-11豪门夜宴粤剧名伶张坚庭全明星1991-11志在出位Dora叶成康钟镇涛;成奎安1991-06黑雪maggie姜大卫张学友;王敏德1991-03双城故事Oliver陈可辛曾志伟;谭咏麟1991-02富贵吉祥金中玉冼杞然张学友;林子祥1990-12阿飞正传苏丽珍王家卫张国荣;刘德华1990-12爱在别乡的季节李红罗卓瑶梁家辉1990-11滚滚红尘月凤严浩林青霞;秦汉1990-08红场飞龙叶慕美霍耀良许冠杰;李丽珍;吴家丽1990-04客途秋恨晓恩许鞍华陆小芬1990-03人在纽约李凤娇关锦鹏张艾嘉;斯琴高娃1990-01三人新世界Joe冼杞然林子祥;郑裕玲1989-10求爱夜惊魂董奇珍冯意清张坚庭;郑丹瑞1989-09不脱袜的人黄小玉陈友钟镇涛1989-09小小小警察客串曾志伟刘德华;曾志伟;莫少聪1989-09少女心曾小姐张永雄钟镇涛;温碧霞;黎明1989-08急冻奇侠阿玉霍耀良元彪;元华1989-05我要富贵比蒂姜大卫张学友;董骠1989-04神勇双妹唛祝英台王晶陈百祥;郑裕玲1989-03再见王老五张小玉尔冬升文隽;钟镇涛1988-12流金岁月蒋南孙杨凡钟楚红1988-11肥猫流浪记BiBi曹建南郑则仕1988-08警察故事2阿美成龙成龙;董骠1988-07求爱敢死队芬妮王晶邱淑贞1988-07月亮星星太阳May麦当杰钟楚红;郑裕玲1988-06旺角卡门阿娥王家卫刘德华;张学友;万梓良1988-06南北妈打文文梁家树张学友;董骠;沈殿霞1988-05双肥临门安娜姜大卫董骠;沈殿霞;曾志伟1988-04过埠新娘李小玉张坚庭洪金宝1988-02爱的逃兵苏诗棣冯淬帆谭咏麟1988-01应召女郎小明星林德禄陈奕诗;冯宝宝1987-12黄色故事丘晓敏金国钊吴大维;张艾嘉1987-11用爱捉伊人客串曾志伟谭咏麟;郑则仕1987-08A计划续集珊珊成龙成龙;关之琳;刘嘉玲1987-06精装追女仔董曼玉王晶周润发;曾志伟;陈百祥1987-05心跳一百美玉郑则仕郑浩南;罗明珠;吕方1987-04天赐良缘小玉黎应就张学友;郑裕玲;夏文汐1987-01七年之痒客串杜琪峰黄百鸣;张艾嘉1986-10原振侠与卫斯理彩虹蓝乃才周润发;胡慧中1986-07开心鬼撞鬼徐半香杜琪峰黄百鸣;袁洁莹;陈加玲1986-02玫瑰的故事黄玫瑰杨凡周润发;张坚庭1985-12圣诞奇遇结良缘阿Cat钟志文林子祥;岑建勋;秦沛1985-12警察故事阿美成龙成龙;林青霞;董骠1985-07摩登仙履奇缘张曼珠王晶陈百祥1984-10缘分Monica黄泰来张国荣;梅艳芳1984-04青蛙王子小猫王晶钟镇涛;钟楚红;关之琳参演电视剧首播时间剧名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1985-09《杨家将》九天玄女----梁朝伟、刘德华、黄日华1985-09《拆档拍档》谢丽婷----关礼杰、庄静而、陶大宇1985-03《武林世家》段柳儿----张国荣、谢贤、杨泽霖1984-11《城市小品之神探阿福》--------吕良伟、冯伟林1984-10《新扎师兄》谢颖芝----梁朝伟、刘嘉玲、刘青云1984-04《画出彩虹》殷翠儿----詹秉熙、吕良伟、吴君如参演音乐特辑年份作品主演人1989《日落巴黎》张国荣、钟楚红、张曼玉1991《穿梭梦里人》张学友、张曼玉参演MTV年份歌手名称备注1987王杰《一场游戏一场梦》电影《黄色故事》主题曲1988谭咏麟《半梦半醒之间》电影《爱的逃兵》插曲1991张学友《一颗不变心》-1994《等你等到我心痛》-1992成龙《感受》-1992《你给我一片天》94年台视版《倚天屠龙记》片尾曲个人单曲年份歌曲名称备注2003.10Helas(哎呀)收录于Jeanne Balibar个人专辑《par amour》(for love)2004.8Strawberry Stain(草莓渍)电影《清洁》插曲,收录于《Clean》电影原声碟Down in the LightWait for MeShe Can&t Tell You2007.12Morning收录于Visionaire(第53期)D碟第9首2012.10Visionary Heart(幻影之心)《Vogue》120周年庆典(北京)晚宴现场表演
张曼玉获奖最多自1989年获得人生第一个演员奖,张曼玉迄今在十余个国际电影节中获得个人荣誉,其中四个为国际A类电影节,另有国际影展特设“张曼玉电影展映”表达敬意,此外她还担任过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和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评委。张曼玉是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迄今唯一的亚洲双料影后。其于1992年2月凭借电影《阮玲玉》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后,成为中国影史首位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2004年5月凭借电影《清洁》成为亚洲影坛首位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后,也是戛纳影展历史上第二位由评审团全票通过的影后(首位是伊莎贝尔·于佩尔)。日,香港特首董建华亲发贺电祝贺其封后戛纳,并表示“她在享有这么崇高国际声誉的电影节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振奋的。”张曼玉迄今保持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演员荣誉及主演影片获奖项目最高记录。其于十三年间()共十次获得两奖的最佳演员荣誉(金像影后五次、金马影后四次、金马女配一次),其中凭借《阮玲玉》、《甜蜜蜜》和《花样年华》三次拿下金像、金马双料影后,在第12届金像奖中出现双提名而获奖的情况(《阮玲玉》击败《新龙门客栈》)。此外她还曾蝉联金像奖影后(16届、17届)以及连续三年获得金马奖演员荣誉(26届-28届)。影片方面,《甜蜜蜜》获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九项大奖,为目前最高纪录。《人在纽约》和《滚滚红尘》分获第26届和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八项大奖,为目前最高纪录。影史贡献回首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优秀演员大量涌现的香港,张曼玉不算天分骄人、不算容颜绝代,但却毫无疑问成为那个“影坛盛世”中最杰出、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员。时至今日,张曼玉已成为华语影坛众多后辈演员心目中的偶像,而可用叹为观止来形容的获奖经历亦成为后辈演员渴望追赶的高峰。除却个人的不懈奋斗与时代机遇,张曼玉始终追随自己人生步调的智慧态度以及拥有率性谦和的品格也是得到同行赞誉、后辈敬仰的重要理由。20世纪末期香港最具代表性女演员——张曼玉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成长起来,历经香港电影的辉煌、衰退以及合拍片时代,与香港同时期的大多数主要导演和演员均有银幕合作,期间横扫港台地区电影大奖,可谓20世纪末期香港最具代表性女演员。张曼玉在港产片盛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的80年代打拼跻身实力派,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与香港新浪潮导演合作诸多经典,至9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陷入低潮后依旧贡献经典之作(《甜蜜蜜》、《花样年华》),并成为最早主演两地合拍影片的香港演员(《新龙门客栈》、《宋家皇朝》、《英雄》)。张曼玉中国文艺影星走向国际舞台的先行者之一——两岸三地的华语文艺电影自20世纪80年代起走进国际视野。1992年2月,张曼玉凭借极具中国特色的文艺片《阮玲玉》在柏林国际电影节斩获影后,这是华语演员首次在国际顶尖电影大奖中获得最佳演员奖,由此成为中国文艺影星依靠本土作品走向国际舞台的先行者之一。张曼玉此后于1996年短暂赴法国发展,先后主演了三部具有欧陆人文气息的影片,并最终在2004年凭借西片《清洁》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后,成为首位主演西方作品而获得国际大奖的华语演员。同一时期,张曼玉亦主演了两部在国际影坛产生很大反响的华语影片:电影《花样年华》(2000)在西方影评界备受关注,至今仍是西方视野中评价最高和口碑最好的华语文艺片之一;电影《英雄》(2002)则拉开了中国商业大片的帷幕,成为首部在本土打败好莱坞商业大片并席卷海外票房的国产电影。而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张曼玉多次受邀担任国际电影节评审,出任海外颁奖典礼嘉宾,并在国际时尚领域率先为华语影星开辟道路,由此跻身国际影星行列。文化自尊早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好莱坞制片公司已开始与张曼玉接洽工作。而张曼玉对好莱坞商业大片并不盲目迁就,在1998年12月接受美国CNN电视台连线采访时,即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谨慎态度。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文章《Why Isn&t Maggie Cheung a Hollywood Star?》(为什么张曼玉不是好莱坞明星),专访中张曼玉对于曾经谢绝《艺伎回忆录》、《007》、《X战警2》等好莱坞电影邀约给出如下理由:“如果我开始拍这样的电影,他们不会以我为荣,我会觉得自己好像在欺骗他们。我不希望半个世界的人觉得我在欺骗——我们有13亿人,而我在乎这个。有比拍好莱坞电影更值得我骄傲的事情去做。”日,英国《独立报》刊登专访《为何这位亚洲明星离银幕而去》。文中提到张曼玉少时在英国求学时曾遭受强烈的排外和歧视,她说那是她感觉很疏离的时期:“我变得非常自卫并对自己的文化产生防卫意识,直到现在仍是如此。我接到过一些陈词滥调的中国角色的好莱坞电影邀约。这些我都不会接受,因为如果我真的拍了,我会觉得背叛了自己的人和自己的文化。”相比可以快速提升知名度的好莱坞大片,欧洲小制作文艺影片反而对她更具吸引力,因为张曼玉清楚明白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如果为了名气和金钱开始滥接好莱坞大片,无疑是在背叛自己也欺骗影迷。2010年张曼玉在英国导演艾萨克·朱利安的《万层浪》中客串“妈祖”时表示:希望越来越多人喜爱中国元素。她期待更多华人影星闯进国际影坛,但自己不会去演贬损文化的角色。她坦言并不眼红拍摄好莱坞电影的机会,因为那里适合她演的角色很少,所以不一定去追求在那里的成功。
张曼玉一路走来,率性、真实成为张曼玉为自己张贴的标签,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从不曾因年轮逝去、容颜衰减而褪色。息影后的张曼玉没有闲下来,音乐是她目前最大的兴趣,无论是作词还是作曲,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她看来充满乐趣。早在2004年的电影《清洁》中,张曼玉饰演一位摇滚歌手,并在电影中主唱了四首英文歌,由此开始了音乐之旅。张曼玉表示这些年跟随一些欧美音乐人制作摇滚乐,学会作词作曲,感受不一样的新鲜感。摇滚音乐对她而言如同一种释放,可以展示自己以往极少展现的狂野一面。2012年10月,张曼玉在《Vogue》杂志120周年庆典晚宴上首次献唱自己创作的《Visionary Heart》(幻影之心),硬摇滚的味道和沙哑低沉的嗓音被网民热议为“黑嗓”、“玛丽莲·曼森”。至于外界对她发型凌乱抑或身材消瘦的说辞,张曼玉虽未一一回应,但在多年前曾对媒体表示不那么介怀外界眼光,“好的坏的都是做自己”。她曾说欣赏麦当娜,原因是“敢于做自己,不断向前走,不怕别人说什么。”《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在2013年5月号推出了张曼玉与摇滚乐的专题时尚短片,年将知天命的张曼玉抱着David Bowie(大卫·鲍威)的吉他,以特有的姿态向偶像致敬。
早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张曼玉已开始与欧美时尚界人士合作,并在21世纪初期成为华语明星接轨国际时尚界的标志性人物,尤其在世界顶级时装周、世界高端品牌全球代言以及与国际著名摄影师合作方面乃是华语明星的先行者。张曼玉张曼玉是第一位踏上巴黎时装周T台走秀的亚洲影星,其中1998年(Hermes秋冬系列)和2000年(Scherrer)两次为巴黎Haute Couture(高级定制服)走秀,2003年为巴黎Scherrer Haute Couture品牌T台压轴,这不仅在亚洲影星中绝无仅有,在欧美明星中也十分罕见,张曼玉自此奠定其东方时尚ICON的地位。2004年息影后的张曼玉未再踏上T台,但大型时装秀场如Lanvin、Givenchy、Chanel、Dior等仍可见其身影,但多是应朋友之邀以贵宾身份捧场。而年龄渐长的张曼玉也打扮更为随性,出席时尚活动时常素颜便装,如2012年T恤皮裤骑着巴黎家中的自行车前往巴黎时装周。张曼玉是最早成为世界高端品牌全球代言人的华语明星之一,也是最早为Louis Vuitton(LV)担任专辑模特(秋冬系列,2004;春夏广告,2005)的华语明星。张曼玉还曾为Ebel(玉宝腕表)、Poltrona Frau(意大利家居)和玉兰油(Olay)全球代言。2004年佩戴麒麟珠宝葫芦坠饰夺得戛纳影后,由此将麒麟(Qeelin)品牌推向国际。2008年成为伯爵品牌(Piaget,珠宝及腕表)130年历史上首位全球形象大使,同时亦为连卡佛(Lane Crawford)全球代言(广告大片投放美国《Vogue》等高端杂志)。此外,张曼玉还曾为国际铂金协会代言,并成为开创与汽车品牌(奥迪,2008)合作的中国女星。张曼玉除时尚代言外,自己也凭兴趣参与品牌的创意和设计工作。张曼玉曾为诸多海内外著名杂志拍摄时尚大片,硬照水准为明星中的佼佼者。2006年10月,张曼玉以首位华人女星的姿态登上时尚圣经Vogue中国版《Vogue服饰与美容》的封面,并在之后以五次六封的记录成为登上VOGUE CHINA封面次数最多的女星,此外曾受邀为VOGUE家族最高端的法国版(2000,共6页)和意大利版(2008,共22页)拍摄时尚大片。张曼玉还多次登上全球各地的《ELLE》、《时尚芭莎》等杂志封面。2004年为英国著名《i-D》杂志拍摄中国风情大片。2005年为美国版《时尚芭莎》拍摄“Back to the Future”大片,世界时尚大师Nicolas Ghesquiere借此宣称张曼玉是他的缪斯。2007年,英国皇家摄影师Patrick Demarchelier(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在上海拍摄倍耐力年历,张曼玉是参与拍照的唯一亚洲女演员,该年历限量供给欧洲皇室及社会名流。2010年春季成为英国艺术杂志《Glass》创刊封面人物。2013年春季成为高端旅行杂志《悦游》的首期封面人物。海外时尚杂志封面人物时间国家杂志2004韩国《Madame Figaro》韩版2004.8法国《ELLE》法版2004.8法国《Madame Figaro》法版2004.11新加坡《ELLE》新加坡版2004.11新加坡《Harper&s Bazaar》新加坡版2005韩国《Harper&s Bazaar》韩版2006韩国《Madame Figaro》韩版2006.3美国《PAPER》,先锋潮流杂志2008.1法国《Madame Figaro》法版(中国特辑)2008春夏法国《DREAMS》,高级珠宝杂志2010春季英国《Glass》创刊号2012.4新加坡《新潮Newtide》-意大利《iO Magazine》,时尚生活大中华区时尚杂志封面人物(部分)地区刊物名封面刊号中国内地《Vogue服饰与美容》(Vogue中国)08.8(奥运号),2008.12(ICON珍藏版),2009.9(周年,双封),2013.5《ELLE世界时装之苑》2007.10(周年)《Harper&s Bazaar时尚芭莎》07.2,2008.10(周年),2009.12《COSMOPOLITAN时尚》06.12《Marie Claire嘉人》09.11,2011.4《Madame Figaro费加罗》04.10,2011.9(复刊首期),2012.9(周年)《Self悦己》2012.4(周年,双封)港台地区《Vogue国际中文版》(Vogue台湾)02.12《ELLE》港版98.8,1999.11(周年),07.11(周年),2011.11(周年)《ELLE》台版97.7,03.9,07.10(周年),2011.12《Harper&s Bazaar》港版01,10.1《Harper&s Bazaar》台版08.11,2009.12《COSMOPOLITAN》港版.9,2004.12(周年,双封),2007.1《Marie Claire》港版.7(双封)《Marie Claire》台版2000.3(周年),04.7,08.9,2009.12,2011.4
除时尚杂志外,张曼玉还多次成为各领域影响力周刊的封面人物。此外接受过专访的西方重要报刊有:《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美,07.2)、《新闻周刊Newsweek》(美,2005.12)、《首映Premier》(美,好莱坞权威电影杂志,2006.4)、《独立报》(英,2007.4)、法国《快报》以及英国《泰晤士报》等。海内外影响力报刊封面人物(部分)国家刊物名时间备注中国《大众电影》1990.7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电影刊物《环球银幕》1992.10中国首本介绍海外电影的杂志《南方人物周刊》2004.6创刊首期封面人物法国《Cahiers du Cinéma电影手册》1999.4世界权威电影杂志2001.12004.52004.9《Les Inrockuptibles》2000.5法国摇滚先锋文化杂志2000.1120012004.9《Positif正片》2000.11法国著名电影杂志《L&Avant-SceneCinema电影台前幕后》2001.9法国专业电影杂志《Le Point观点》(中国特刊)2001.12法国著名政治新闻周刊《illimité无限》2003.9法国著名电影杂志《Paris Match巴黎竞赛》(中国特刊)2004首位登上全法发行量最大杂志封面的华人女性《L&officiel des spectacles戏剧权威》2004.9巴黎生活周刊《Le Monde 2》2004.11法国《世界报》刊物《Liberation Next》2007.11法国《解放报》刊物英国《Sight & Sound》1997.3英国电影学院(BFI)主办权威电影期刊《Screen》2006夏季英国电影学术期刊美国《Asian Cult Cinema》2001秋季美国亚洲电影期刊《Time时代周刊》(亚洲版)2002.1《英雄》四位主演登上封面《American Cinematographer》2003.9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会刊《Film Quarterly》2005夏季美国电影杂志日本《asian pops magazine》-日本流行文化杂志《电影旬报》2001.4日本著名电影期刊韩国《Kino》、《Cinebus》2000韩国杂志《Cine21》-韩著名电影杂志《FILM 2.0》2003.1电影杂志新加坡《her world》2001.10知名女性杂志《First:Asia&s Premier Movie Magazine》2003.1新加坡电影杂志
电影评审团成员年份内容1997第四十七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主竞赛单元)1999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主竞赛单元)2004第二十四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2007第六十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主竞赛单元)2010第十届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评委电影奖项官方宣传年份内容2006第五十九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首位登上戛纳影展官方海报的真人演员,《花样年华》剪影)2011第六十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登上戛纳影展“影评人周”单元50周年官方海报,《旺角卡门》剧照)2013第五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大使(金马奖50周年庆典宣传召集人)重要典礼颁奖嘉宾年份颁奖礼颁授内容共同颁奖人海外颁奖典礼2005第五届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无2008第二十三届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外语片布莱恩·克兰斯顿2013第十四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突破奖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大中华颁奖礼1989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钟镇涛1990第二十七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林青霞1992第二十九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郎雄1994第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梅艳芳1997第三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李安1999第十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梅艳芳2000第三十七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梁朝伟2005第二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压轴)梁朝伟2009第四十六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压轴),红毯压轴无2013第五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红毯压轴刘德华海外致敬电影展映年份举办地展映电影1999丹麦国际电影节《旺角卡门》、《东方三侠》、《新龙门客栈》、《人在纽约》等11部作品2002南特三大洲电影节《客途秋恨》、《阿飞正传》、《阮玲玉》、《青蛇》等9部作品2007苏格兰中国电影节《阮玲玉》及电影座谈2010法国图卢兹电影资料馆《阮玲玉》、《功夫大王》、《花样年华》及电影座谈2010澳大利亚墨尔本电影资料馆《阮玲玉》、《花样年华》、《东邪西毒终极版》、《客途秋恨》等6部作品电影演员专业荣誉年份获奖作品获奖内容电影艺术贡献类荣誉2004无第24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表演成就奖”(Achievement in Acting)2005无第28届美国亚裔国际电影节“演艺成就奖”(CineVisionary Award)2005无第2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艺术成就奖”(Grand Prix Special des Amériques)2005无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2007无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国际电影节演技类奖1990《爱在别乡的季节》第08届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Jury Special Prize)1992《阮玲玉》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熊奖)1992《阮玲玉》第28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银雨果奖)2001《花样年华》第22届南非德班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奖(Best Lead Performance in a Feature)2004《英雄》第30届美国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第三位2004《清洁》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2005《清洁》第31届美国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第二位亚太地区奖1993《阮玲玉》第03届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女主角1997《甜蜜蜜》第42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女主角2001《花样年华》第03届亚洲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香港金像奖1990《不脱袜的人》第0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1993《阮玲玉》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1997《甜蜜蜜》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1998《宋家皇朝》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001《花样年华》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台湾金马奖1989《人在纽约》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1990《滚滚红尘》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张曼玉唯一最佳女配角奖)1991《阮玲玉》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1997《甜蜜蜜》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2000《花样年华》第3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华语其他影后1996《甜蜜蜜》第0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女主角1997《甜蜜蜜》第02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主角2001《花样年华》第01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2007《花样年华》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选举最佳女主角其他重要影后提名(未获奖)1989《旺角卡门》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1991《爱在别乡的季节》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1992《新龙门客栈》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1993《新龙门客栈》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002《花样年华》美国Chlotrudis Awards最佳女演员2003《英雄》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005《清洁》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女主角(法国电影界最高奖)2007《清洁》美国Chlotrudis Awards最佳女演员媒体大众评选荣誉年份内容主办单位2005中国电影百年我最喜爱女演员(香港民众票选)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20052004年度最受欢迎外国女演员 第五位法国电影杂志《Studio摄影棚》2005二十年()香港女演员累计票房 第二位UA院线20052005年度中国最美五十人 第一位《新京报》2005《中国电影百年名人堂》致敬系列之“中国电影的女神张曼玉”《新京报》、北京电影学院2006影史百大最佳表演 第二十九位(《花样年华》)Oscar Watch(奥斯卡奖预测网站)2006中国风尚大典“风尚国际典范奖”Channel Young 时尚频道20072006年度世界影坛22位伟大的表演者(《清洁》)《纽约时报》2007ELLE风尚大典“风格偶像奖”《ELLE》杂志2007最具影响力港姐 第一位香港无线电视台、搜狐娱乐2008Icons Award(时尚偶像大奖)《VOGUE》杂志2008影响全球时尚界的十大明星英国时尚预测和潮流趋势资讯网(WGSN)2010纪念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影响历史的100位杰出女性”《文史参考》期刊其他重要个人荣誉年份获奖内容1983“香港小姐”选美大赛亚军、“世界小姐”选美大赛前十五名1991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香港艺术家年奖之银幕员奖1993参与创立香港演艺人协会,出任香港演艺人协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2004法国巴黎市政府颁发“巴黎荣誉市民勋章”2004香港星光大道留名及打手印2005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一级演员2008英国国家肖像馆收藏一幅张曼玉肖像照(由Peter Everard Smith摄于日)2010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命为“中国亲善大使”2011英国爱丁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注:日,张曼玉在巴黎市政厅接受市长贝特朗亲自颁发的荣誉市民勋章。市长致词表示:“她代表了优雅的气质,她身为中国人,又认同法国,是两国文化交流间一个绝佳的象征。”市长还称赞张曼玉是优秀的演员,很高兴能以巴黎市长身份向居住巴黎多年的张曼玉表达感谢。
张曼玉爱情经历张曼玉在八十年代末期与香港导演尔冬升相恋数年(约1987年-1990年),被称为“金童玉女,才子佳人”。据尔冬升的兄长姜大卫回忆,两人当年年轻气盛没有珍惜感情。但香港媒体人查小欣则透露尔冬升的大男子主义是分手缘由之一。1998年,张曼玉与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结婚,但婚姻仅维持了三年半左右,于2001年底离婚。三年婚姻中张曼玉有两年归国拍戏,当中《花样年华》的拖延拍摄对其婚姻造成影响。此外2000年电影上映期间张曼玉与梁朝伟的绯闻传得沸沸扬扬,被大众视为“最佳银幕情侣”。2001年,张曼玉与梁朝伟献唱央视春晚并再度携手电影《英雄》,绯闻愈发甚嚣尘上。2002年,张曼玉通过泽东电影公司对外承认已经离婚,但在声明中强调与第三者无关,离婚主因是双方聚少离多,各有忙碌。2007年底,张曼玉结识德国建筑师奥雷·舍人(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设计者),两人随后常居北京,曾一同出席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上海世博会。2010年奥雷在北京开设建筑师事务所,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亲自宴请奥雷和张曼玉,出席宴会的包括任志强等三十余位贵宾。2012年5月,张曼玉对外表示自己现是单身。早于2001年离婚后,张曼玉曾对媒体坦言爱情随缘,若遇到相处开心的人会在一起,但已没有再婚打算。影坛友情梁家辉:张曼玉与梁家辉相识于1990年电影《爱在别乡的季节》。梁家辉曾讲述,两人在纽约拍摄期间常共同出行,结果被狗仔队跟拍制造绯闻。梁家辉表示太太在身边了解真相,但不希望影响张曼玉,因此事后提出保持距离减少往来,不料竟惹哭性格坦率的张曼玉。梁家辉表示十分后悔当年的做法,因张曼玉为人直爽,双方的纯粹友谊不该因为外界的谣言而被破坏。由于这份真挚友情,后来梁家辉夫妇的双胞胎女儿认了张曼玉做干妈。张国荣:张曼玉是张国荣银幕合作最多的女演员,也是张国荣多次表示非常欣赏的女性,两人相识于1984年电影《缘分》,此后数次出演情侣。2003年4月张国荣身故,远在欧洲的张曼玉在法国杂志《电影笔记》中撰文缅怀,透露张国荣患抑郁症期间曾向其倾诉,因心情低落一度说出“非常渴望再跟你合作,但可能我已不够英俊扮你的情人”,最后嘱咐她:“这美好的人生是你应得的,保重!”。张曼玉表示自己会铭记嘱托,尽力做到最好。梅艳芳:张曼玉与梅艳芳同样相识于1984年电影《缘分》,后来合作《东方三侠》等影片逐渐成为好友。2003年12月梅艳芳病逝,张曼玉在其弥留之际随众好友赶赴医院探视。2008年张曼玉接受《鲁豫有约》专访时谈到最喜欢合作的女演员即是梅艳芳,因为自己认为没有嫉妒心的女人最美丽,而梅艳芳正是这么一个豪爽大方的人。
张曼玉享受生活“与其说她是个传奇,不如说她是认真生活的真女人。在镁光灯的追逐下,她一次次在人生转折点选择放弃,找回那个更自由、更洒脱的自己。”——2012年《悦己》张曼玉曾经笑言自己频繁往来于世界各地,家人都不知道她在哪里。十多年来,她习惯于穿梭在不同的地域,悉心经营着惬意而新鲜的生活,因为她骨子里喜爱自由,即便是电影事业也不能箍住她。她说:“学会调整生命的优先级,总共花了我四十年。”而如今,她俨然已成长为真正懂得“过生活”的人。2004年张曼玉夺得戛纳影后达到事业巅峰期,随后大制作纷至沓来,她却头也不回地选择了息影,那年她正好四十岁。事实上她在事业红火期就曾放弃进军美国好莱坞的机会,完全没有乘胜追击的意愿。对她而言,电影是她真实人生的一部分,“自在”才是永恒的第一,那份热忱并非来自于一箩筐各式各样的大奖,她不愿把那变成自己的束缚,变成纯粹的工作任务。“四十岁后我突然多了些人生思考,觉得人生不应该只有拍戏。每天待在片场里,外面发生什么都不知道,像个白痴一样。我觉得是时候应该停一停,去真正感受生活,丰富自己的见识和兴趣。我不希望到了八十岁,自己连走路都成问题时后悔年轻时候怎么连地下铁也没坐过?我现在基本是想到什么,就会尽量去满足自己,什么都想尝试,感受更广阔的世界。如果现在还不去做这些,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我已经年龄不小啦。”2007年《时尚芭莎》对张曼玉做出如下描述:“她的性格大情大性,喜怒形于色。她的表达很简单、很直接,说话会蹦出英文。这些,都很西方。但是,她一直在说“我们中国”、“我们中国”。就是在这样的表象下,张曼玉时刻不忘“我们中国的电影”,她的那种思考和忧虑,认真而迫切,而她的自豪和骄傲,丝毫不加掩饰。”进而评论到:“任何一个成名的艺术家,必然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但是成就一个人的,往往也是限制一个人的。因为无论变或不变,都要失去原本的一部分拥护者。张曼玉曾在自己的定位中将“大胆”作为第一:她舍弃了外表的完美,取得汹涌的内心,强大的精神能量。”因为张曼玉顺从心底的直觉,这似乎是她无可更改的命运。改变她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都伴随着迁徙:第一次是17岁从伦敦返回香港展开演艺事业。第二次是32岁那年她放下名气、金钱和家,拿个皮箱离开香港去了巴黎,张曼玉在那段时间里停止了两年拍戏,也经历了结婚、离婚。但她的自信心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做人随遇而安,顺其自然跟着走便好了,遇到机会的时候不要让它溜走。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我想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吧,时间就是一切的答案。”张曼玉息影后的张曼玉常年往来于亚洲和欧洲,生活居住于四座特色各异的世界都市(香港、伦敦、巴黎、北京)。张曼玉曾对记者笑言:“我喜欢去到哪里都享受家的感觉,所以四处安家”。早于1998年,张曼玉与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结婚后搬到巴黎居住,在这个浪漫之都享受了一段“家庭主妇”的快乐。张曼玉居住巴黎期间,每天弄弄家务做做饭,出门则骑自行车或坐地铁,度过了一段不同于在香港做明星,却十分自由快乐的时光。然而不久后为了拍摄电影《花样年华》和《英雄》,张曼玉不得不离开巴黎很长时间。张曼玉坦言婚姻受到工作影响,跟丈夫长期两地分居是感情转淡的客观因素,加上自己喜爱自由的性格,最终在2001年底离婚。2007年张曼玉与建筑师男友移居北京,大气和历史悠久的首都给张曼玉留下深刻印象,因成长于不通普通话的环境,张曼玉的普通话最初不好,但居住北京后已有进步。张曼玉表示十分喜爱北京的生活,而故宫、长城等地已去过很多次。2012年5月张曼玉向媒体证实回归单身生活。优雅老去“年纪对我已经不是太大的障碍,我不觉得要让年龄来控制我。”有些事情无关年龄,她很有自知之明,不会还去扮年轻女孩。“我始终觉得,不敢变动的人,不会发现路的转角处,可能就藏着一个惊喜等着你。”40岁后的张曼玉由成熟走向智慧,什么年龄活出什么年龄的潇洒与魅力,她说“年纪大有年纪大的好处,成熟会有更多人尊重你的想法。在生活中做自己,真实地代表自己的年纪,一点压力都没有。我曾见奥黛丽·赫本60岁的照片,觉得很美,因为她不紧张、不着意,顺其自然。”张曼玉表示拍戏化妆曾占据她前半生大量时间,如今学懂将时间留给更多有意义的事。2010年张曼玉在威尼斯电影节接受新浪记者部主任陈弋弋的专访时谈到对于年龄的看法:“亚洲人比较介意老这件事。我小时候在英国长大,然后在巴黎生活了十年,那里的人没有这种观念,所以我吸收了一些他们的想法。老不是一个问题,只要你做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每天有意思,就没有20岁或40岁的问题。但是回来亚洲就会有这些压力,会听到别人说,哇,这么老了!当然中国人很介意老,可是这是不好的。每个人都会老,为什么非要年轻、没有皱纹才算是美呢?人不是一定要美,而是要有意思,做人做事有意思。我觉得美不是一切,它很浪费人生。美要加上滋味、加上开心、加上别的东西,才是人生的美满。”
张曼玉2010年4月,张曼玉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任命为中国大使,为改善自己国家贫困地区的儿童生活状况做出努力。2011年在探访四川宜宾的过程中,“张曼玉不走马观花,要和每个家庭的孩子一起交流40分钟以上,不接受献花,不谈公益以外的话题。”——《三联生活周刊》。“我希望每次抱着那些小孩,都能用点时间跟他们沟通,这是最可贵的。其实每次探访完回去饭店都会哭,回想当天的事、看过的每个小孩、与他们聊过的天,都很感动。每次离开,我都决定一定要再回去,下次要多带点东西、再好一点”,“我去看到他们居住的环境,你不会想象到如今还有人没有清洁的食用水,很难想象。我觉得中国地方很大,还需要一些时间。可是我有信心不会太迟,因为中国人做事情的效率很快。我相信只要继续坚持这份事业,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人帮忙。”——2012年《新潮》专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公益活动与大使义务年份活动内容200710月,与杨澜、张亚东一行人赴云南省会泽县则补村为当地孩子们带来艺术和温暖。(UNICEF协办童梦圆活动)12月,于三亚慈善活动中向UNICEF捐赠问鼎戛纳影后所穿黑色礼服及粉红高跟鞋。20094月,赴甘肃省文县探望受汶川大地震影响的孩子们。(UNICEF协办童梦圆活动)20103月,与时尚品牌Rodarte合作推出四套服饰系列,为UNICEF筹得50万善款。4月,正式接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命为中国大使,将为改善中国贫困地区儿童生活状况不懈努力。5月,出席云南省瑞丽县“中华粉红丝带女性健康万里行”活动,宣传提高女性健康理念和素质。与此同时,探望瑞丽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社区,身体力行怀抱艾滋病儿童呼吁人们更多的关爱。10月,出席“观澜湖世界职业明星高尔夫球邀请赛”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慈善晚宴,慈善站台。20115月,来到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探望当地儿童及其家人。月底,赴京出席“第二届中国儿童福利周”开幕仪式。6月,做客新浪微访谈,与广大网民交流关爱儿童的经历和经验,呼吁大家关注贫困地区儿童生活状况。8月,来到四川省宜宾县的儿童福利院探望孤残儿童,并前往孤残儿童寄养家庭探望。20124月,来到江西省崇仁县,进村入户看望遭遇意外伤害的家庭留守老人与儿童,并入社区幼儿园讲解安全知识。5月,做客新浪微访谈与网民分享儿童保护知识,并出席北京“伤害预防控制对策研讨会”活动分享经验。11月,与黎明、香港特首梁振英出席“第七届联合国儿童基金慈善跑”活动,共筹得900万港币善款。201311月,与全国妇联、UNICEF官员同赴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对当地家庭暴力综合防治工作进行调研。与此同时,至华宁三中探访当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部分公开捐赠捐款时间内容20037月,在江苏省无锡市出席活动时向希望工程捐款20万元人民币。20043月,亲自设计的“Let&sgo to school”限量T-shirt在上海拍卖,向希望工程捐款20万元人民币。20046月,赴湖南长沙出席宋庆龄基金会慈善募捐活动,捐赠个人纪念物品,活动筹款150万元。20079月,与宋庆龄基金会及OLAY发起创立“女性创新与梦想基金”,以奖励勇于实现梦想的女大学生。20085月,为汶川大地震捐款200万及慈善义卖42万,是赈灾捐款最多的女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谢谢你老师作文50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