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乌木梳子为啥要刻名字

乌木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乌木的作用有哪些?乌木是一种很好的艺术品,具有一定的价值,它是经过千万年的沉淀而保留下来的。而最近有人在江底捞出了55吨的乌木,却被警方缴获了。那么这种乌木到底是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接下来小方来告诉大家乌木的作用有哪些。
一、乌木的作用有哪些
1.乌木防腐除味吸味的效果很好,能把污浊的空气进行净化
对于一些空气中的一些重金属物质和一些有害的物质,它是具有一定的吸附的作用的。所以,像梳子、炕桌以及小型的屏风等等这些的摆设都是适合用乌木去做的。
2.乌木的净化效果很好
在古代,达官显贵也喜爱将乌木家具、乌木艺术品视为辟邪和保平安之神物。所以乌木做成的平安符,弥勒佛,观音符等,不仅有保平安、吉祥之意,而且乌木还能净化车内空气,令人宁神静气。
3.乌木经常用于制作餐筷小件
乌木筷子在木质筷中身价最高,质坚体重,不弯曲不变形,制筷高雅,色泽黑亮,光润细腻,手感极好。
4.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和“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的民谚
在民间很多的棺材甚至会用乌木去做,看重的就是因为乌木具有很好的防腐和净化的效果。所以乌木也是非常的适合做果盒和宝盒、饰品盒等等的,它们不仅仅具有精美的外观而且是有益身心的。
二、乌木的特征
乌木的中文学名又叫做阴沉木,主要产自于中国的四川的岷江流域以及三峡地区,这种树木一般多生长在低洼的地方,树干耸直,高度可达到十余丈,木质很坚硬就像是钢铁一样,材质是黑色的透着亮,质地坚硬而细腻,纹理清晰,断面的手感很柔滑,古老的显出纯黑色,光亮如漆。
因其在缺氧环境中生长形成,所以木质含有桉脂油等天然防腐剂,历经千年不腐。由于其不腐、不朽、不蛀&的特性,所以用材制作高档硬木家具,经久耐用。不易变形。
三、乌木的价值在哪里
阴沉木即乌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阴沉木,故又称“炭化木”。
历代都把阴沉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工艺品、佛像、护身符挂件。古人云:“家有阴沉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阴沉木历经岁月沧桑、饱受多种自然外固和内固之力,使其天然形状怪异、古朴、典雅,仪态万千。
阴沉木形成时间大多在3000年至8000年不等,因树种的不同,市场价值又有不同,以楠木属的金丝楠木最为昂贵,年代越久,金丝含量越多,保存越完好,价格也越高。上海君道艺术展览有限公司藏家珍藏的该阴沉金丝楠木长5m,小头直径83cm,底部直径100cm,重约5吨,材型硕大,格外稀有。
金丝楠木阴沉木自古就是被视为很名贵的木材的,是木材中的稀有之物,它暗示着地位以及尊贵的象征,是国人能够引以为豪的一个瑰宝。
“泥潭不损铮铮骨,一入华堂光照衣”,&传统文化中认为金丝楠木阴沉木在地下埋藏千年而不腐,已具有灵性,能辟邪纳福,现代家具制作一般也需要比较好的整块大料。
因此,无论从用料用量需求还是保养、传统文化等方面来说,都导致用大型阴沉金丝楠木原料格外显得珍贵。
由于金丝楠木阴沉木为不可再生资源,开发量越来越少,作为我国独有的珍贵木材,近几年来价格一路飙升,出现了一木难求的局面。利用金丝楠木阴沉木独有的材质,古奥的神韵及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制作的红木家具和艺术品,是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的艺术品,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四、乌木的形成原因
1.&沉于河流泥沙之中
一般是由上游泥石流及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而将树木冲入河流深埋于河床;
2.&地震所造成树木掩埋
由于地震导致埋藏在树下而形成。
3.&埋于地下数年之棺木
由于以上原因,阴沉木颜色一般趋深且色差明显。因长期深埋,含水丰富,木材加工时极易开裂、变形、翘曲,但干燥后加工表面十分润泽光亮,手感极佳。历史上阴沉木一般用于棺材或小器物的制作。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皆把阴沉木家具及阴古沉木雕刻的艺术品视为传家、镇宅之宝,辟邪之物。历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阴沉木尤其成为各代帝王建筑宫殿和制作棺木的首选之材。清代帝王更将其列为皇室专用之材,民间不可私自采用。
更多请关注微信号:maka8088&QQ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赞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父母自种)湖北随州特产农家自产香菇干货 物美价廉 口感营养倍佳 天然绿色无添加
(父母自种)湖北随州特产农家自产花菇干货 物美价廉 口感营养倍佳 天然绿色无添加湖北三峡摩崖石刻
当前位置:&>&
发表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 文章字体:
摘要:三峡工程中瞿塘峡水位涨至121.69米,著名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摩崖题刻全部没入江中。此题刻每个字高达3.35米。蓄水前,文物部门已对其加网保护,并将其拓印,复制到下游3公里以外200米的高度上。随着长
三峡工程中瞿塘峡水位涨至121.69米,著名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摩崖题刻全部没入江中。此题刻每个字高达3.35米。蓄水前,文物部门已对其加网保护,并将其拓印,复制到下游3公里以外200米的高度上。
随着长江水位不断上升,夔门中著名的瞿塘峡摩崖石刻群已成为奉节首批被淹文物。位置稍低的一块冯玉祥诗碑已完全没入江水。今天起,包括瞿塘石刻中最大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等题刻,都将陆续沉入大江!
成宽阔湖泊的草堂河驶入长江,再向瞿塘峡口驶去。一上长江,顿时觉得江面开阔了许多,蓄水前特别狭窄危险的瞿塘峡口现在已显得风平浪静,波澜不惊。驾船的渔民曹远苹说,6月1日以来江水每天上涨很快,前几天还有好多人租了船来瞿塘峡最后一次游览拍照,当时还能看到石刻群全貌,没想到现在石刻都挨到水边了。
渔船靠近石刻群中最为巨大的民国孙元良“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题刻前,记者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些每个字宽4.5米、高4.35米,一个笔划里可以站一个成年人的巨无霸石刻,现在竟然差点站到水里去了,江水离题刻最近处不到一米,人们可以在船上就能近距离平视它们,免除以前必须仰视的麻烦。据介绍,按照目前江水上升速度,今明两天内这块题刻就会踪迹全无。
惜将军诗碑江上无踪在这块题刻右下角处,江水翻卷起的波浪不断地拍打着一角防护钢网罩——已经完全被淹没的钢网罩下的题刻,就是冯玉祥将军的一块诗碑。冯曾在1939年在瞿塘峡悬崖刻下“踏出夔巫,打走倭寇”八个大字,这块诗碑记载的是抗战胜利后将军的一首还愿诗。而在更低一些的崖壁上不时可见水泥封闭的痕迹,那是一些极为珍贵的古代题刻被搬迁后留下的,其中包括宋乾道七年的“皇中兴圣德颂”碑、清代“瞿塘”、“夔门”碑等等。去年紧急启动的搬迁行动,将13块珍贵石刻碑文,通过切割、翻模复制和人工刻制的方法,全部搬迁到离原址300米的下游长江南岸气势冲天的悬崖绝壁上。
记者昨在现场发现,虽然江水日益逼近,但182米高度上的石刻新家安然无恙。
此外记者在奉节旧城看到,江水沿着旧城最著名的依斗门陡峭石梯“拾阶而上”,已经涨过3/5石梯,距离古代诗人“每依北斗望京华”、已被拆成一片瓦砾的依斗门越来越近,整个奉节古城已进入进水淹没“倒计时”。
转载请保留来源:
本文手机端地址:
所属地区分类: &
【相关文章】五泄自古为名家至暨必到之地,留下了许多诗文作品。也留下了一些碑刻和摩崖。至今陈洪绶手书“三摩地”石刻门额犹在,徐渭所题“七十二峰深处”碑石仍在五泄禅寺庭园中。唐寅所...发表日期: 21:26:57 千百年来,齐云山既是道家的洞天福地,又是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他们寄情于山水,留连于岩泉,情兴所至,泼墨唱和,于是这满山的悬崖峭壁上就留下了千余处刻工精湛的石刻和碑刻。“天...发表日期: 19:38:58  自晋朝以来,九日山便以“溪流演漾、峰峦映发”的迷人景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其山麓的西晋名刹延福寺及供奉通远王李元溥的昭惠庙,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摩崖石刻遍布全山,记录着宋元时期泉州海上贸易的巅峰时刻,更承载着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通商往来的历史记忆。...发表日期: 20:36:52 武夷山摩崖石刻目前已发现摩崖石刻400多处。大都是宋、明、清时代的遗墨,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都有,蔚为壮观。其中最大者为刻在玉女峰旁勒马岩上的“镜台”二字,五丈见方,字体工整俊秀,数里之外都能望见。...发表日期: 20:59:16 西望山摩崖石刻,大多因景而题,或于道旁,或于崖壁,或于石峰石柱之上,或于临绝高空的峰顶。有的因年代久远而被冲刷风化,有的因荆棘丛生、杳远难至而不易寻找。现已为文物部门找到而又清晰可辨的、共有17处,均为阴刻。...发表日期: 19:58:20
经幢高约6米,分为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除幢顶为青石外,其余皆为汉白玉制成。幢座为一石雕须弥座,高0.25米,直径1.1米,座下有方形平台,系后世补砌。这是我国现存较好,年代较早,且形体最大的石刻道德经幢,虽有破损,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物价值。为了便于保护,1986年省文物局拨专款,在其上建六角亭一座,2001年上半年又重修了碑亭。...
《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隶书。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所写的一篇颂词,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石门颂》原刻为竖立长方形,20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
世界上最多白描线条碑刻、世界最长的香炉、世界上最大摩崖石刻“佛”字。目前已建诗词碑刻30块,有60米高的摩崖石刻1个、56个民族人物碑刻28块、民族图腾56块、雕刻有99条龙40米长的香炉1座、名人字画碑刻100块、民俗文物500余件等。...
我国现存最为著名的佛经摩崖石刻,全称《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刻于山东省泰安龙泉山谷中的经石峪,内容为节录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现残存1069字。经文刻在花岗岩质的石坪上,每行刻125字或10字不等,字...
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此时,人文蔚起,书学称盛,立碑之风大兴,传世汉隶碑刻精品甚多。经过魏晋南北朝,在隶变楷的文字发展过程中,隶书的形状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汉隶、魏隶、晋隶、唐隶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在石刻上跳动着不同的韵律。...
在园林诸多艺术元素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这就是文字。用文字来营造园林景观,专业上称之为“题景”。这些文字在园林中的存在的方式,或为石刻,或为园名、或为楹联、或为匾额,其中充满了艺术的趣味和韵味,细细品来,其乐无穷。...
分享该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木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