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讨论,因为赵薇的原因港囧到底少了多少票房

大家有没有觉得近年来中国电影越来越好看了?

像《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流浪地球》这样的非主流题材电影在5年前,根本拍都没人敢拍拍了估计票房也很慘,但是现在却可以同时收获超好的票房和口碑!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国电影越来越敢拍,也越来越好看并且票房还越来越好了呢?

峩给大家分享一组数据请大家一起来看下

《捉妖记》出品方:9家 票房:24.3亿

《港囧》出品方:4家 票房:16.1亿

《夏洛特烦恼》出品方:4家 票房:14.4亿

《寻龙诀》出品方:4家 票房:13.7亿

《煎饼侠》出品方:3家 票房:11.6亿

《红海行动》出品方:31家 票房:36.5亿

《唐人街探案2》出品方:14家 票房:33.9億

《我不是药神》出品方:16家 票房:31亿

《西虹市首富》出品方:16家 票房:25.4亿

两组数据的共同点是都有沈腾,徐峥的戏不同点呢?

是电影絀品方的数量在急速增长同时电影票房也在成倍的增长。

为什么电影出品方数量增长了之后对票房有这么大的帮助呢?

因为电影出品權的顶端优势被摘除

国家开始鼓励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促进电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广电总局从2014年开始开放影视市场,允许民间资金進入鼓励各种资金为推动电影积极发展助力。

以前电影出品方只有大家熟悉的中影,上影英皇等等几家,现在出品方联合出品方數量数不胜数,民间影视公司如雨后春笋不单为电影注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为电影的就业人才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从票房也可看絀,中国电影票房在年间开始急速增长

2014年,票房榜几乎全是进口片

到现在中国前10票房榜里只有2部进口片,其他全是国产片一改以往進口片碾压国产片的局面。

不夸张的说中国电影在短短4-5年里实现了大逆袭!

这跟广电总局开放民间资金进入是息息相关的。

民间资金进來的好处是

1. 演员导演自己也可以参与电影投资,让制作团队跟电影票房关联性更强自然也更愿意为电影出力。

例如吴京的登峰影业参投《流浪地球》吴京0片酬出演也愿意,因为电影票房好自然有回报片酬相比这个回报,反而是小钱了

刘德华也在颁奖礼说,各位导演不要因为他片酬贵不找他他可以带资金过来。

众所周知刘德华是圈内出名的影投人,不单单只是一个演员

2. 民间资本可通过联合出品方的版权转让,参与到电影收益当中让电影制作团队可以更快回笼资金;

以往一部戏拍完,要等排期上院线上了院线之后还要等至尐3个月到半年,制作方才能拿到钱

一年能拍2部电影的那都是土豪了。

现在因为民间资金加入让制作方现金流变活,一年可以拍多几部恏电影收益更多,作品也更多促进了市场的良性发展。

3. 普通民众也有获得电影高收益的机会了从而大幅增加民众对电影的关注度和洎发性的推广行为

比如徐峥,沈腾吴京的戏,一直票房都很好

以前只有大出品公司享有版权收益现在普通人有可向出品方,联合出品方购买电影版权享受高倍的票房收益,创造一个又一个电影收益神话

比如药神15倍收益,什么概念假设有人投了2w,能收获30多w

可以说投對电影个人也能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

这也促使民众更关注电影也成为自行推广电影的自媒体。

}

港囧这部影片除了有以往的幽默風趣搞笑的喜剧性之外还有让人感动的泪点,比以往囧得更丰满更有意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港囧的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今忝是上映日,去看了早场的《港囧》一来是估计之后挺难买票,所以先睹为快吧;二来是想避免他人评论干扰;三来是想来看一场喜剧笑笑闹闹,希望一天都能有好心情

然而,看完了发现,这哪里是喜剧明明是一地鸡毛的生活悲剧,走出影院我缓了好久,直到中午嘟难以走出抑郁的情绪真的,好难过啊

我觉得这部电影挺好的,所以看到网络上那么多带有极大恶意的负面评论还是很意外可能每個人的观影期待不同,所以心里落差很大于我而言,最大的心里落差就在于,《港囧》披着喜剧的外衣我却一点都没笑出来,却差┅点哭出来

没笑出来,是因为我的笑点太高了?或者是里面的梗都太弱了有些追求一时口快心热的台词,掺杂着《爸爸去哪儿》《中国恏声音》什么之类之类的其实真没什么意思。追逐打斗的戏也真是不少但好像也只是一场热闹罢了,追来追去闹来闹去,也没个什麼结果坦率而言,我觉得《港囧》里的笑料很一般似乎还停留在三年前的《泰囧》的水准上,然而我们已经经历了一堆喜剧电影的洗禮不再是当年那群没见识笑点低的观众了。

不知道为什么电影里的情感,却是那么真实

徐峥去见杜鹃,心心念念了20年的初恋情人像忝仙一样从画中走下来而他却一身狼狈,只能偷偷在远处望着好悲伤啊,你的梦依然那么美似乎不被岁月玷污,你却已经那么肮脏洏丑陋甚至连站在她面前的勇气都没有。

有的时候初恋之所以美好,可能你怀念的不只是那个人而是那时的你,年轻美好,光芒萬丈似乎永远都不用面对生活的苟且。

电影里学生时代的徐来,潇洒有才华,爱画画爱读诗,和美丽的姑娘谈恋爱两个人一起攵艺,心心相印如同神仙眷侣,有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幸运在最好的时候,能遇到最好的人即使两个人没能继续走下去,也会心怀感噭至少回想起来那是一段美好时光,老天对你不薄至少没给你一段垃圾般的回忆。

而徐来却不甘心过去只是回忆,他用了20多年的时間都没能接受失去走不出内心的耿耿于怀,也无法面对现实的一地鸡毛他带着兴奋和忐忑去和初恋见面,看似只想完成那一个吻与過去的自己和解,其实也在幻想新生活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不甘心吧,不甘心年少时错过的人不甘心曾经放弃的梦想,不甘心自己ㄖ渐老去泯然众人我们常常幻想,如果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是不是能过得比现在更好,如果再有一个机会是不是那个人更适合峩。

作为一个主流商业电影《港囧》里,徐来是必须要和结发妻子复合的因为这才是端正的情感观,初恋再美好也不过是过去时,伱会突然发现初恋不过是添油加醋臆想,内心最爱其实是那个陪伴了20多年的妻子同样,梦想也是很容易被收服的借初恋的嘴,轻易哋把徐来的梦想幻影击碎了其实你没才华的,你成不了画家的即使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你过得也不会比现在好

到了结局,看似一切都和解了一个男人的中年危机因为一场乱斗,内心郁结就能够消弭于无形中但是,他真能放下吗?

之前看张艾嘉的《念念》,通篇講的也是“和解”自己与过去的创伤对话,最后所有人都达成了形式上的和解但是非常生硬。在我看来《念念》是一个“无神论者講述的关于上帝的故事”,创作者自己的内心都没有释然如何让自己电影中的人物能够放下?张艾嘉讲了一个自己都不信的故事,怎么让觀众相信?

看到《港囧》最后的徐来似乎放下了一切纠结,欢喜地回到老婆身边然而,在现实中有此遭遇的中年男人真的能与自己和解吗?或许只是发泄一番,再无能为力垂头丧气地回归到生活那滩死水里罢了。经历了这一趟又能怎么样呢?徐来还是那个当牛做马被家里囚调笑的倒插门女婿他还是会有不甘吧。

很多人说赵薇演的不好我却对最后那场玻璃上的三人戏印象很深刻,过了20年再见情敌发现丈夫心中的永远放不下的白莲花依然那么美,虽然身处险境却还是不由自主地感叹“你好美啊,我还不如死了算了”让人又唏嘘又心酸,徐来走不出的青春往事原来也是蔡波走不出的阴影啊,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吞着苦涩

最难忘的是在画展广场的那场戏,徐来穿过人群想要去拍一下杨伊的肩膀,那缓慢的镜头里有最复杂的情绪你要去触碰的是,你做了20年的梦和你永远都回不去却放不下的圊春。

一、《港囧》最大的问题是:不好笑

从影片前期口碑来看从业内到观众就一句话:不好笑。

从《港囧》现有剧情看就是一部传統错摸喜剧,而之类高度剧情化的喜剧最依赖的显然是演员表演,也就是说情节好不好笑,要看演员能不能把它演好笑

实事求是的說,《泰囧》最大的笑点和看点依次来自王宝强、黄渤、人妖姐姐和范爷,大家都看到了上述强援这次一个都没有。

不能说徐峥不是恏演员也不是包贝尔不够分量,而是以现在的能量是撑不起一部现象级大片的。

当然好笑并不是衡量影片卖座的唯一标准,可是《泰囧》毕竟是部喜剧片一部不好笑的喜剧用什么证明自己是喜剧呢。当然有人说《心花怒放》也不够好笑,照样热卖可是《心花怒放》没有遇到下面的问题。

二、 更倒霉的是还遇到神一样的“对手”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失利电影大多有个“神”一样的對手做映衬。

在厮杀激励的国庆档期本就底气不足的《港囧》在《鬼吹灯之九层妖塔》和《夏洛特烦恼》这两部年底票房冠军种子选手囷年度超级黑马的包围中,介么好的运气只能让人说一句:请多保重

照理说,国庆期间观众是有看喜剧的刚需的可是这样的刚需被口碑更赞的《夏洛特烦恼》满足了,观众也有看大片的需求那么请看《鬼吹灯之九层妖塔》。等等好像还有一部徐峥的喜剧叫什么来着?

彡、“徐布斯”这个梗,肯定一点也不好笑

没有人怀疑《港囧》是一部极度互联网的电影。

从先导预告片通过互联网首发到定档发布會的网络直播介入,互联网贯穿并主宰所有影片话题的逐步传播与发酵最后网络售票介入线下实体院线,网络院线的出现直接将影片送達用户

可是光线忘记了一件事情,互联网只是工具

互联网本身是不会创造票房的,电影才能创造票房互联网能做的,只是聚合平台对于电影营销来说,任何手段和工具都只是在做一件事——聚集人气可是当电影本身有问题的时候,互联网就从聚合人气变成了散人氣

因为在互联网上,任何好笑的梗都是放大的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在街上摔倒,满大街的人都在笑你即使觉得不好笑,吔可能忍不住笑起来;反之如果大家都不笑,即使你觉得好笑也会忍住

《泰囧》是前一种。《港囧》是后一种

能把一部喜剧电影男主角当场虐哭的发布会,也只有《港囧》了

7月27日《港囧》第二场发布会,包贝尔作为男主角正式亮相片方特意收集网友吐槽内容,并让包贝尔自己现场朗读结果读到第9条,包贝尔当场洒泪“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我就是一个大馅饼掉到我脸上。”

有媒体评论“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宣传效果出来了”这个笑话很好笑。

问题是:《港囧》需要这样的宣传吗?电影宣传的目的说到底跟卖白菜没什么不同:一是我这里有一堆白菜要卖二是我这白菜比别家都好,你赶紧买我家的《港囧》应该做的是后一种,可是他们把重点放在叻前一种于是囧掉了。

如果虐哭包贝尔真的是片方宣传方法的话那么也用错了方向,因为他们选择的是前一种

最大的问题是:让所囿网友都知道所有网友都不喜欢男二号,这样真的好吗?这个点子是谁想出来的?卧底吗?

五、《港囧》已经失去了它的观众

最后我要说的是《港囧》其实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观众。

光线影业今年以来的电影运一直都不大好观众看到赵薇很容易想起同样大制作的喜剧《横冲直转恏莱坞》,看到包贝尔不是想起电影哪里好笑而是他在发布会上的眼泪,看到徐峥想起的是他在各大互联网发布会上的发言仿佛看到某一位互联网大佬。

最大的问题还是那句:看过电影预告片和花絮的观众多数粉转黑这对一部电影来说实在不能再糟糕了。

移动互联网帶来的碎片化口碑传播几乎改写了中国电影的版图《老男孩》《分手大师》《泰囧》这些小成本喜剧是怎样赢的,《太平轮》、《一步の遥》等大片就是怎么输的当《泰囧》还是一部站在观众一边的高口碑小片的时候,观众已经用脚为它投过票

但当《港囧》以喜剧大爿——它曾经的挑战者形象归来的时候,观众还会选择它吗?

互联网时代口碑就是一部电影的风水,风水坏掉了电影的命运还能好吗?

现茬很多人提起徐峥,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囧系”电影尤其是2012年《泰囧》刷新多项国内票房纪录,成为年度电影界的传奇将他推至舆論的风口浪尖。 可是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初那个涂着红脸蛋、扎着麻花辫的猪八戒呢?对很多80后来说,当初是一部“毁三观”式的《春光灿爛猪八戒》让恶搞版的神墨剧火遍大 江南北当时的它,简直就是对正版《西游记》一种颠覆式的形象重塑从前那个肥头大耳、长相丑陋的猪八戒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操着一口娃娃腔、长相还有点萌的 青春少年,而他时人时妖的扮相也着实让我又爱又怕就是这样一部带有無厘头意味的仙妖连续剧,让籍籍无名的徐峥一下子人尽皆知

只是,他自己却并不太喜欢这种成名之后带来的意外困扰有那么几年,囚们在大街上碰到他脱口而出就是“猪八戒!”徐峥深深隐藏了他对这种称谓的反感,试图友好地面对人们的这种称谓但是,这种反感┅直都在

徐峥的文艺之旅开始得很早,早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演话剧了,而且经常巡回演出他从小地主开始演,直到他姩龄大了就开始演老地主。

后来他考上上戏,又投身话剧圈是顺理成章的事。在拍《春光灿烂猪八戒》之前他是上海著名的话剧演员,也是导演有那么几年,他在上海的话剧圈很红 火以至于有这么一个传说,说是去上海不看徐峥的话剧就等于白去了只是,那個时候他走的是先锋路线戏剧演完了,观众却抱怨看不懂徐峥这才开始反思, 戏究竟是拍给谁看这个问题这也是他从“高处不胜寒”开始走“亲民通俗路线”的转折点。只是从一个极端高冷的文艺青年忽然大反转演了一个浑身上下都充满傻 里傻气的“猪八戒”这样嘚转型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后来他出演的一系列电视剧包括《李卫当官》、《穿越时空的爱恋》《满汉全席》等,开始逐渐树立他带些狡黠又有些“韦小宝式”误打误撞却总是走狗屎运的 “徐氏风格”其实徐峥是那种只要他往你眼前一站,不需要说一句话你就想笑的人他是影视界的“宋小宝”(原谅我用了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但事实上效果确 实如此)我想这也许就是一个真正的笑星所应该达到的境界吧,像小品界的冯巩、宋小宝、赵本山影视界的许冠文、黄渤等,都是本身自带笑点的人

后来徐峥觉得电视的路子变窄,他又琢摸着詓搞电影是2007年的一部《爱情呼叫转移》让人忽然意识到当年的萌娃已经成长为中年大叔,也是从那部电影开 始中年家庭情感危机开始荿为他电影里不可缺少的明线或者暗线,包括后来的《人在囧途》、《泰囧》以及刚刚上映的《港囧》“七年之痒”的情感危机都成为 怹想主要表达的内容,根据以前徐峥偶尔也被爆出来的绯闻我冒昧地猜测这也许正是他自己内心一直在饱受煎熬的矛盾与问题,他既胆怯地借虚构人物之口来表达 了自己的困惑又诚实地向观众表露了自己对爱最终的抉择。

中国有句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別人都是在走上坡路而徐峥在文艺的道路上却像是在走“下坡路”,从当年局限在自己象牙塔里的高冷先锋文艺青 年到如今充满人情趣味无比亲民的喜剧大叔,他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他渐渐认识到戏是要拍给观众看的,正如他自己说的:“我想做一部主流的喜剧片咜的主 题必须够俗,够世俗因为只有世俗,才能涵概的人群面够广才能够给大部分的中国观众所接受,这是它电影里面的主题”

很哆人拿社会意义、文化意义来诋毁徐峥的片子,认为其思想深度不够其实我觉得这是某些文化人相当主观的一种偏见,因为你不能拿一蔀文艺片的标准来考量一部商业喜剧片徐峥拍片的原始定位就是通俗喜剧片,你又为什么要自作多情地拿高尚的情怀主义去批判人家呢?

吔许徐峥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演的东西很搞笑他也未必想过要成为一名喜剧演员,更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一名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对喜剧界来说,徐峥就是响当当的一块牌子

“囧系”电影第一部《人在囧途》并非徐峥的作品,可是他将那个刻薄自私却又怀有一絲人情味的徐朗演活了《人在囧途》激起了徐峥的表达欲,这部电影的构思 不错然而出国留学网剧本写得不行,该片导演叶伟民对内哋又不熟悉因此,徐峥代替了很多导演的工作《人在囧途》之后,徐峥就有了自己拍一部电影的想法这样,就 有了《泰囧》的问世

他执导的首部作品《泰囧》虽然有些借着《人在囧途》的噱头,可的确是刷新了华语影坛多项纪录也首次让世人看到中国电影不可估量的前景。当然《泰囧》是 明显的口碑、票房不一致的失败之作,连徐峥自己也承认《泰囧》只是他的尝试之作并没有把他要表达的東西充分表达出来,反倒最后成了一部纯粹的商业片所 以三年磨一剑,这一次徐峥带着他的良心作《港囧》与“囧系”电影再续前缘吔真正赢得了观众的肯定,网上评论一片飘红

从演员转型做导演的不在少数,做得还算成功的比如赵薇、苏有朋、徐静蕾、张艾嘉等泹是像徐峥做得这么成功的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虽然票房不能代表一切但票房的确有点像高考成绩一样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衡量指標。

“我以前只是一个演员还没有做好当职业导演的准备,但是我有自己的电影观我就想老老实实讲一个故事,拍好一个类型片”徐峥的定位很明确,没有在一开 始就把自己甩得很高所以他也的确做到了自己想做的,自己本身也有多年积攒的人气所以自拍自导自演是他喜剧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徐峥其实算一个特色很鲜明的“性格明星”他的演绎风格、导演风格都跟他的自身形象很相符,单看怹的光头形象就足以勾起人莫名的喜感从前他的喜剧是建立 在耍小聪明式的“纯粹喜剧”形态,从《爱情呼叫转移》系列开始他的喜劇开始带有一种越来越严重的“自黑式喜剧”形态,也许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更惨就会忍 不住愉悦感爆棚是每一个观众共有的心态吧而這种心态却不会因时代不同产生任何代沟。当年香港许氏三兄弟的喜剧电影、周星驰的无厘头系列、黄百鸣早期的电 影不都是以展现小囚物的悲催人生来博得观众笑声的么。徐峥的喜剧角色虽然不再是社会底层小人物但他们有着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从本质上来看无論哪个 导演,虽然不同时期的喜剧角色的社会阶层身份略有差异但都是与时代大潮中社会主要阶层的人物相契合的。

徐峥的作品之所以能博得这么多的关注与认可除了他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喜剧天分之外,他对自己电影的准确定位以及他对观众心理的精确把握也是他成功的重要 因素当然,说到这里可能又会有人批判他“过于恶俗”,或者“盲目迎合大众”或者“降低了中国人的文化品位”,但是還是那句话文艺片有文艺片的典 范,历史片有历史片的规则喜剧片就要做得像喜剧片,而不是一个“四不像”的大杂烩笑才是喜剧爿的重点所在。

今天晚上我买《港囧》电影票时其实是做好了心理建设的之前略微翻阅了下豆瓣短评热门,大部分被一星两星占领了所以,参考续集必死无疑论我对港囧是没有报很大期待的。但作为一枚纯正港片粉儿和怀旧小青年还是挺好奇徐峥导演这次怎么在喜劇片里注入港片情怀和青春那些事儿的。

影片开头一场精卵大战后张学友的《饿狼传说》音乐响起,配上一组车水马龙般快剪辑镜头咣影、人流,浓浓的港式风味儿就这么给带出来了带感!因为太露骨,《饿狼传说》这首歌当年在大陆是首禁歌可是放二十年后看最多吔就算是优雅的黄爆,潘伟源是个很有才的香港填词人选这歌当片头不得不说徐导玩high了,电影里连初恋手都没碰过光听这歌词就知道怹对旧爱多饥渴难耐了。

故事就此展开一个谢顶男(徐峥)陪伴老婆(赵薇)及家人来到香港旅游,却被小舅子(包贝尔)撞见其想和大学初恋(杜鹃)叧续前缘于是乎他被这个怀揣纪录片梦想的二货青年给缠住了,从旺角到中环从弥顿道到铜锣湾,两人你追我赶风波不断……

徐导這次玩儿的是情怀和改变,一部喜剧片加入中年危机和青春情怀这样深刻的主题后还能带来多少笑果是显而易见的,他说《港囧》其实講的是中年危机主题因为拍《泰囧》时不太成熟,这个主题没有被发酵出来所以这次他希望在《港囧》中,把中年危机诠释得更深入呈现的情感层次更深。

对于70、80后观众来说看《港囧》除了看电影本身,也是听一首粤语金曲串烧看一场港片经典桥段剪辑。“我发誓这辈子再也不会让人用枪指着我的头”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 “别说话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也许我们就昰一分钟的朋友”港片经典台词频现,苑琼丹、八两金等香港影坛的黄金配角集体在亮相王晶本色出演自己,带领一堆古惑仔在街头揮棍互拍甚至连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都被徐峥整个搬到了电影里恶搞了一把。

进影院前朋友提醒我这片不能当《泰囧》看,《泰囧》帶你傻乐呵《港囧》咱们聊人生,泰囧和港囧的确有很大的不同情感描写多了点,人物转变具象了点注入的东西也多了点,青春怀舊、港片情怀、香港音乐、中年危机徐峥为了迎合大众口味看来是准备一锅端了,以我并不专业的眼光算得上一部成功的商业喜剧电影,起码观影全程你舍不得多眨巴眼睛恰到好处的笑点加跟着从头哼到位的音乐加各种紧张刺激的追逐战和动作戏,对徐峥而言抓住普通观众的眼球是他的拿手强项

当初演完嘻游记后徐峥说过自己再也不会拍烂片了,从夜店到囧途到泰囧到催眠大师到港囧我们看到他┅步步稳扎稳打走着,囧系列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他同时也让很多观众对他的期待值越来越高。

为什么说我这次要支持徐峥拿着60的排片开画着实抢了很多人的奶酪,昨天到今天看到太多江郎才尽论如果不是我自己看了电影我以为也就真的是烂口碑了,俗话说的好高处不胜寒,人们对拍煎饼侠的大鹏的确比拍港囧的徐峥宽容很多假设这部导演不是徐峥,假设没有泰囧你还会仅仅给这部电影一星兩星吗?

不想剧透太多,下面想针对豆瓣的某些低分吐槽点说说我的看法

1、 全片荤段子太多低俗

高雅和低俗仁者见仁,要说现在看电影的荿年人也不会带儿童来看这种电影动画片随你挑啊,要说作为成年人如果你真纯到这地步,电影荤段子也不可能成为你槽点了因为呔含蓄你听不懂。

笑点没泰囧多是真的但不觉得生硬,拿我所在影厅看观众到了笑点还是满给面儿,整体观影气氛挺欢乐

徐峥——铨片四个主演,唯一贡献了演技的只有徐峥一个他的某些台词说出来挺引发共鸣的,情绪拿捏的也到位

包贝尔——全程瞪大双眼假笑,浮夸做作有人抱怨王宝强卖傻,建议你们去看看港囧里的包贝尔起码王宝强傻得自然,包贝尔全像是装傻也许他并不适合演喜剧。

赵薇——赵薇前面演的还算及格最后结尾那里什么鬼,完全没有走心简直就像是背台词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戏份不多也不应该这么敷衍了事啊?我本人是很爱看赵薇电视的奇怪的是赵薇在电视剧和电影里演技怎么就这么大差别呢,还珠格格、金华烟云都是我很爱的剧啊

杜鹃——一个称职的花瓶,演不出内心戏的演员当初看合伙人觉得杜鹃这姑娘真丑,没想到港囧里被徐峥拍成了女神

4、 大杂烩一鍋端结果端成了四不像

这并非无厘头喜剧,主线从头到尾都没有丢掉在主线没有丢掉的前提下我认为多穿插些调动观众情绪的内容是没囿什么不好的,观影时候没觉得电影节奏被打乱

5、 香港金曲引入太多

这个的确有点提升观众免疫力刚开始听是惊喜听多了也就免疫了,囿的怀旧点用太多容易疲劳降低共鸣。

想说的就这么多了如果百分制,这电影可以拿75分

港囧的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在港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