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规范化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索引书目数据库

您的位置: &
如何建立规范化的古籍书目数据库
优质期刊推荐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石春耘梅芹;内容提要本文指出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关键词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机读目录;古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全国;1建库的准备工作;1.1借鉴经验,少走弯路;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这项工作在国内虽然进行的比较晚;论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问题;1.2遵循标准,利于共享;在数据著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以下标准和
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
石春耘 梅芹
内容提要 本文指出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过程,在建库之前必须在建库原则、标准、软件、人员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实现资源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提出了在实际建库过程中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 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机读目录
古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全国各大、中型图书馆中都藏有一部分珍贵的古籍。建立规范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向读者宣传馆藏古籍,进而实现网络化服务和文献资源共建与共享,是广大图书馆界同仁共同的愿望。现在一些图书馆已经或正在进行这项工作。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较之西文书目数据库和中文普通图书书目数据库,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有其困难的一面,这是由古籍的特点以及一些技术上的原因造成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开展这项工作已有许多好的经验可以借鉴,因为建库困难而等待观望并不足取,而单靠“拿来主义”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应加强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为早日实现古籍计算机管理现代化而努力。
1建库的准备工作
1.1借鉴经验,少走弯路
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这项工作在国内虽然进行的比较晚,但己有许多单位进行了这项工作,早在1989年国内有几家单位曾与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RLG)联合进行中文善本书国际联合目录的编制工作,从这时开始,就有善本专家撰文讨
论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问题。而在美国,著名的联机系统OCLC和RLIN都建有中文古籍数据库。1995年初,RLIN通过互联网和北大图书馆等五个图书馆联合,在北大图书馆设立工作站,向我们展示了联机环境下中文善本书的检索与编目,这就是RLG-CHRB项目,目前己编制了3000多条机读古籍书目数据。国家图书馆的国家书目数据库中也编制了大量的平精装古籍书目数据。以上种种不仅为我们编制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提供了标准和依据,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不但数据我们可以利用,数据中特殊的著录方法也可以学习和借鉴,这样,我们数据库建设之初就可以在一个高的起点上,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1.2遵循标准,利于共享
在数据著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以下标准和格式: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古籍著录规则》中的有关规定;遵循《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中的有关规定,凡符合古籍特征的规定均予严格遵循,对古籍特有特征而CNMARC未进行详细规定和说明的,在古籍马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依据国家图书馆有关古籍著录惯例予以重新定义和补充。在这里我们强调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建成的数据库必须有利于实现全球共享,有利于实现数据交换,目光要放远,所谓“放眼世界”我们才能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数据库诞生,而那种只为一馆一时之需,仓促上马,简易行事而盲目建成的数据库是没有生命力的,也必然造成人力上和技术上的严重浪费。
1.3合库建设,利于检索
在建库之初,还有一点要确定的,就是古籍和普通图书是分库还是合库。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这是古籍的特点决定的。在手工编目中,几乎大部分的图书
馆对古籍都是另外编目,单独收藏和管理的。而在网络环境下,单独收藏管理可以,分别建库就不可取了,因为这样不利于读者一站式的检索和利用。读者在查询书目时,总希望能够尽量一次性地检全所查资料,密切相关的资料在一个检索界面中被反映出来,有利于读者观察古籍文献和现代出版物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便于他们取舍和利用。
1.4软件准备充分,利于转换
古籍书目用字复杂,有大量的繁体字和异体字出现,所以,建立古籍书目数据库,首先要求有一个适应度很大的软件,一个超大的字库以及具有方便转化,可随时增补繁体字、异体字、生僻字、避讳字的功能,具备上述条件才能实现繁体简体字的顺利连接,使系统在显示线装古籍时能达到充分满足汉字信息检索和文字规范控制的要求,一般需要ISO/IEC10646大字符集的支持,不然就无法进行处理。而在编目软件的采用上,要注意数据库之间整体协调发展,注意数据交换给我们带来的效益,只有软件准备充分,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才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为产生质量较高的数据库打好基础。
1.5调整编目人员知识结构,利于提高编目质量
我们建立古籍书目数据库,最终目的就是要打破古籍长期封闭的状态,用统一的标准、规则及格式建立起古籍书目记录来实现古籍文献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而由于古籍具有的特殊性,对编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古籍书目数据的规范控制,一方面要求编目人员具有一定的目录学、版本学、文献学以及古代汉语等各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编目人员还必须具备计算机知识,在了解古籍著录规则的基础上,熟悉MARC格式中每一字段与子字段的内容。一般图书馆古籍管理人员往往是传统型的,对计算机比较陌生,而熟悉计算机、了解MARC格
式的工作人员对古籍文献及古籍管理体制又不甚了解。因此,在进行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之前,就必须做好这两类人员在知识结构上互补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编目质量,从而达到建设古籍书目数据库的最终目的。
2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在著录规则的执行上需做到“规范统一,灵活应用”
由于古籍有着不同于现代文献的特征,使我们对它进行内容著录时,不能完全按照现代文献的著录方式进行。著录时,除了反映古籍与普通图书具有共性的部分外,更重要的是要反映其自身的特点和文献价值。古籍和现代文献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著录内容上,古籍著录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远不是CNMARC所能覆盖,而CNMARC的规则也并不能满足古籍著录的这些特殊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遵循国家和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又要将这些条例和思想灵活地应用到古籍著录中,在灵活应用的同时又要保证数据著录的统一规范。在如何应用CNMARC著录古籍这方面,一些专家和同仁早有著述,几年以来,成果卓著。如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朱岩老师在《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年第二期)上的《中国古籍书目数据分析》这篇论文中就有详尽阐述。作者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的书目为例,详尽例举了用CNMARC著录古籍的各种范例。在开言中作者就论文主题提到:“目前国内一些图书馆正在考虑将馆藏古籍书目或整部文献数字化,使其成为计算机可处理形式,以便在网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本文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对数据进行切分,提炼,使之单元化,成为信息系统数据结构设计的依据。”据笔者所知,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曾出过计算机古籍著录的小册子,目前正在修订。所以各馆在进行古籍著录和标引时,不妨以国家图书馆正在修订的小册子为标准,同时参考朱岩老师古籍数据切分的办法,而国家图书馆已编制完成的古籍书
目数据也可以成为著录的范例,这样在工作时我们就可以因为有据可依、有例可查而成竹在胸了。
2.2在版本等字段的著录上需做到“准确描述,客观反映”
版本是体现古籍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甲骨刻辞到雕版印刷乃至活字印刷,古籍出版物从文字、载体、装帧以及编排体例等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同一文献由不同的字体、载体以及不同的印刷方式和装帧形式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被表达出来,就形成这一文献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内容的丰富和复杂给我们的著录带来了繁重的任务,例如在装订形式上古籍就有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而在版本类型上又有稿本、写本、抄本、刻本、影印本、增刻本、重修本、递修本、增修本、后印本、活字本、朱印本、套印本、钤印本、石印本、影刻本等。刻写者也很复杂,古籍一般由官府机构、民间书坊和私人刻写,因此刻写者就有官刻者、坊刻者和私刻者之分。古籍装订成册后通常加用函套和夹板,起保护作用。一书重刻或经修补重新装订后,册数和函数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著录时,册数函数都要注清楚。古籍的情况如此复杂,用CNMARC对它各方面进行描述时就要力求做到准确客观,必要时还可以多用附注进行补充说明。
如:“明闵于忱松筠馆刻朱墨套印本”著录为:
205##¥a 朱墨套印本¥b明¥f闵于忱松筠馆
205##¥a 刻本¥b明¥f闵于忱松筠馆
这里重复205字段详细说明版本。
再如:“古今图书编一百三十四卷,存九十一卷一至十一 十三至二十一二十二至三十三 三十六至四十 六十六至一百二十”著录为:
2001#$a 古今图书编$e一百三十四卷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13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等内容。 
 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王会丽 内容提要 本文结合河南大学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实践,就古籍建 库中存在的更新管理观念、 强化技术支持、信息化人才...  为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建立 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是方便读者查询、提高古籍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目 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的古籍书目数据都未进行主题标引,...  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李淑芬 郑振鹏 内容提要 结合 SulcmisⅢ系统...“chi” 102 字段的 、“CN” 、 106 字段的“z”、905 字段的“馆藏地点...  目前全国已 有许多图书馆开展了馆藏古籍的回溯建库工作。由于古籍本身的特 点,古籍回溯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 决。 l 存在的问题 1.1 ...  至于古籍书目数据库中哪些字段应该加上繁体字著录, 各馆可根据自己的实 际情况...斋藏版 5171#$a 隶辨 四、建设古籍书目数据库的要求 如果古籍书目数据库中各...  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李荣慧 内容提要 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面临...所采用的分类系统五花八门,甚至出现一个图书馆对所藏古 籍先后采用多种分类...  一些大馆编纂了古籍 善本书目,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各种书目索引;影印出版和...藏古籍善本,基本能代表 陕西地区古籍善本概况,这就为陕西地区古籍善本数据库建设...  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 暂无评价 7页 20财富值 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存在...古籍书目数据库是检索古籍文献的基本途径, 设计全国统一的古籍机读目录 格式是个...  书,即作为特藏处理的中文善本书,以及 1911 年以后重印的以线装形式出版的古籍...馆馆刊, 997(2) [2] 刘刚.浅谈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若干问题.北京图书馆馆...> 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
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
时间: 18:36:08
来源:书学网
作者:石春耘 梅芹内容提要 本文指出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过程,在建库之前必须在建库原则、标准、软件、人员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实现资源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提出了在实际建库过程中应注意的具体问题。关键词 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机读目录古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全国各大、中型图书馆中都藏有一部分珍贵的古籍。建立规范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向读者宣传馆藏古籍,进而实现网络化服务和文献资源共建与共享,是广大图书馆界同仁共同的愿望。现在一些图书馆已经或正在进行这项工作。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较之西文书目数据库和中文普通图书书目数据库,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有其困难的一面,这是由古籍的特点以及一些技术上的原因造成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开展这项工作已有许多好的经验可以借鉴,因为建库困难而等待观望并不足取,而单靠“拿来主义”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应加强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为早日实现古籍计算机管理现代化而努力。1建库的准备工作1.1借鉴经验,少走弯路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这项工作在国内虽然进行的比较晚,但己有许多单位进行了这项工作,早在1989年国内有几家单位曾与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RLG)联合进行中文善本书国际联合目录的编制工作,从这时开始,就有善本专家撰文讨论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问题。而在美国,著名的联机系统OCLC和RLIN都建有中文古籍数据库。1995年初,RLIN通过互联网和北大图书馆等五个图书馆联合,在北大图书馆设立工作站,向我们展示了联机环境下中文善本书的检索与编目,这就是RLG-CHRB项目,目前己编制了3000多条机读古籍书目数据。国家图书馆的国家书目数据库中也编制了大量的平精装古籍书目数据。以上种种不仅为我们编制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提供了标准和依据,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不但数据我们可以利用,数据中特殊的著录方法也可以学习和借鉴,这样,我们数据库建设之初就可以在一个高的起点上,可以少走不少弯路。1.2遵循标准,利于共享在数据著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以下标准和格式: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古籍著录规则》中的有关规定;遵循《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中的有关规定,凡符合古籍特征的规定均予严格遵循,对古籍特有特征而CNMARC未进行详细规定和说明的,在古籍马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依据国家图书馆有关古籍著录惯例予以重新定义和补充。在这里我们强调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建成的数据库必须有利于实现全球共享,有利于实现数据交换,目光要放远,所谓“放眼世界”我们才能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数据库诞生,而那种只为一馆一时之需,仓促上马,简易行事而盲目建成的数据库是没有生命力的,也必然造成人力上和技术上的严重浪费。1.3合库建设,利于检索在建库之初,还有一点要确定的,就是古籍和普通图书是分库还是合库。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这是古籍的特点决定的。在手工编目中,几乎大部分的图书馆对古籍都是另外编目,单独收藏和管理的。而在网络环境下,单独收藏管理可以,分别建库就不可取了,因为这样不利于读者一站式的检索和利用。读者在查询书目时,总希望能够尽量一次性地检全所查资料,密切相关的资料在一个检索界面中被反映出来,有利于读者观察古籍文献和现代出版物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便于他们取舍和利用。1.4软件准备充分,利于转换古籍书目用字复杂,有大量的繁体字和异体字出现,所以,建立古籍书目数据库,首先要求有一个适应度很大的软件,一个超大的字库以及具有方便转化,可随时增补繁体字、异体字、生僻字、避讳字的功能,具备上述条件才能实现繁体简体字的顺利连接,使系统在显示线装古籍时能达到充分满足汉字信息检索和文字规范控制的要求,一般需要ISO/IEC10646大字符集的支持,不然就无法进行处理。而在编目软件的采用上,要注意数据库之间整体协调发展,注意数据交换给我们带来的效益,只有软件准备充分,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才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为产生质量较高的数据库打好基础。1.5调整编目人员知识结构,利于提高编目质量我们建立古籍书目数据库,最终目的就是要打破古籍长期封闭的状态,用统一的标准、规则及格式建立起古籍书目记录来实现古籍文献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而由于古籍具有的特殊性,对编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古籍书目数据的规范控制,一方面要求编目人员具有一定的目录学、版本学、文献学以及古代汉语等各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编目人员还必须具备计算机知识,在了解古籍著录规则的基础上,熟悉MARC格式中每一字段与子字段的内容。一般图书馆古籍管理人员往往是传统型的,对计算机比较陌生,而熟悉计算机、了解MARC格式的工作人员对古籍文献及古籍管理体制又不甚了解。因此,在进行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之前,就必须做好这两类人员在知识结构上互补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编目质量,从而达到建设古籍书目数据库的最终目的。2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2.1在著录规则的执行上需做到“规范统一,灵活应用”由于古籍有着不同于现代文献的特征,使我们对它进行内容著录时,不能完全按照现代文献的著录方式进行。著录时,除了反映古籍与普通图书具有共性的部分外,更重要的是要反映其自身的特点和文献价值。古籍和现代文献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著录内容上,古籍著录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远不是CNMARC所能覆盖,而CNMARC的规则也并不能满足古籍著录的这些特殊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遵循国家和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又要将这些条例和思想灵活地应用到古籍著录中,在灵活应用的同时又要保证数据著录的统一规范。在如何应用CNMARC著录古籍这方面,一些专家和同仁早有著述,几年以来,成果卓著。如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朱岩老师在《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年第二期)上的《中国古籍书目数据分析》这篇论文中就有详尽阐述。作者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的书目为例,详尽例举了用CNMARC著录古籍的各种范例。在开言中作者就论文主题提到:“目前国内一些图书馆正在考虑将馆藏古籍书目或整部文献数字化,使其成为计算机可处理形式,以便在网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本文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对数据进行切分,提炼,使之单元化,成为信息系统数据结构设计的依据。”据笔者所知,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曾出过计算机古籍著录的小册子,目前正在修订。所以各馆在进行古籍著录和标引时,不妨以国家图书馆正在修订的小册子为标准,同时参考朱岩老师古籍数据切分的办法,而国家图书馆已编制完成的古籍书目数据也可以成为著录的范例,这样在工作时我们就可以因为有据可依、有例可查而成竹在胸了。2.2在版本等字段的著录上需做到“准确描述,客观反映”版本是体现古籍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甲骨刻辞到雕版印刷乃至活字印刷,古籍出版物从文字、载体、装帧以及编排体例等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同一文献由不同的字体、载体以及不同的印刷方式和装帧形式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被表达出来,就形成这一文献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内容的丰富和复杂给我们的著录带来了繁重的任务,例如在装订形式上古籍就有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而在版本类型上又有稿本、写本、抄本、刻本、影印本、增刻本、重修本、递修本、增修本、后印本、活字本、朱印本、套印本、钤印本、石印本、影刻本等。刻写者也很复杂,古籍一般由官府机构、民间书坊和私人刻写,因此刻写者就有官刻者、坊刻者和私刻者之分。古籍装订成册后通常加用函套和夹板,起保护作用。一书重刻或经修补重新装订后,册数和函数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著录时,册数函数都要注清楚。古籍的情况如此复杂,用CNMARC对它各方面进行描述时就要力求做到准确客观,必要时还可以多用附注进行补充说明。如:“明闵于忱松筠馆刻朱墨套印本”著录为:205##¥a 朱墨套印本¥b明¥f闵于忱松筠馆205##¥a 刻本¥b明¥f闵于忱松筠馆这里重复205字段详细说明版本。再如:“古今图书编一百三十四卷,存九十一卷一至十一 十三至二十一二十二至三十三 三十六至四十 六十六至一百二十”著录为:2001#$a 古今图书编$e一百三十四卷300##¥a 存九十一卷一至十一 十三至二十一 二十二至三十三 三十六至四十 六十六至一百二十这里用附注字段说明存卷内容。2.3在古籍分类标引上尽量做到“兼顾传统,古为今用”(或保留传统,古今兼用)?由于没有一部专门适合古籍分类的分类法,所以现在很多单位都沿用传统的四库分类法作为古籍分类标引的工具。“四库法”是一部集我国古代分类法之大成的古代分类法,有较完善的分类体系,它反映了古代学术以儒学为主线的发展规律。通常我们用686字段(CNMARC为其它分类法分类号)著录四库分类法分类号,系统可以这样定义:686##¥a分类主标识¥b书号¥c分类复分¥d分类系统代码如:《竹窗随笔》四库分类为:子部释家类,书号为1482,著录为:686##¥a子部¥b1482¥c释家类¥d四库一般图书馆古籍的分类标引用四库分类法,而现代文献的分类标引用中图法,那么如何在一个数据库里实现四库分类和中图分类之间的有机结合呢?换言之就是如何在系统中实现分类标引的统一,即在一条古籍MARC记录中,既著录四库分类号,又著录中图分类号。这样做意义重大,一方面有利于读者从分类途径查全资料,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图书馆对古籍进行现代化管理。如果给古籍重新分类,工作量太大,又不易实施。笔者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的附录一中看到一个对照表,对我们“古为今用”很有帮助,这个对照表就是《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分类表与《中图法》(第四版)类目对照表,在回溯馆藏古籍数据时,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这个对照表进行分类转换而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2.4在数据规范控制方面应做到“认真对待,严格控制”数据的规范控制是数据库建设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可以这样说,规范控制做的好不好关系到一个数据库质量的好坏。对封闭的单个数据库而言,没有经过规范的数据库可能会造成漏查误检,而对于开放的联机系统而言,影响就更大了,它会直接影响到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对于古籍书目数据库,规范控制更是尤为重要,这是由古籍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古籍的题名、丛编题名以及人名太复杂,如不加控制根本就无法检索。古籍名称规范,包括对人名、地名、团体名称、题名、朝代名、丛编题名的规范。就拿人名来说,一个人除了本名外,一般还有字、号和别号,而帝王名就更复杂了,有拿年号作名的,还有拿谥号庙号作名的。题名也很复杂,一部《红楼梦》,有叫《石头记》的,还有称《金玉缘》的。所以说古籍数据规范必须严格控制。对于主题词的规范控制,由于目前尚无专供古籍使用的主题词表,主题词的标引尚无法进行。3结束语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为读者检索和利用古籍提供了最快捷、最准确的途径,是图书馆架在读者与古籍之间的一座桥梁,它打破古籍长期封闭的状态,为实现古籍文献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由于古籍非常珍贵,复本又少,本馆的读者尚好利用,异馆和异地的读者根本就是“望目兴叹”,所以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只是实现古籍文献资源共享的第一步,在今后的工作中各馆还应群策群力,努力开发古籍服务新领域,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资源共享而努力。参考文献:[1] 朱岩.中国古籍书目数据分析,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2)[2] 熊光莹.计算机编目技术手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4] 周秦.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浅议.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7(2)[5] 刘曼丽.利用图书馆现代化,开发古籍服务新领域.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0(3).[6] 王世伟.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10[石春耘、梅芹:苏州大学图书馆苏州。]中国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浅议--《图书馆界》2003年02期
中国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浅议
【摘要】:对建立统一的中国古籍书目数据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250.74【正文快照】:
古籍是中华民族丰厚文化积淀的载体 ,是中华民族繁衍、生存、进化的真实写照。具有 50 0 0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留下了近 10万种古籍 ,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 ,近年来 ,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良;;[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陈微;;[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曾燕;[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家伟;;[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崑;[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刚;[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6年01期
李国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年01期
赵明;[J];图书馆学刊;2000年01期
秦淑贞;[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力;[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年03期
毛建军;;[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年03期
李荣慧;[J];图书与情报;2000年01期
李明杰;俞优优;;[J];图书与情报;2010年01期
牛惠萍;张琳;;[J];当代图书馆;2006年01期
王素芳;[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05期
马滴滴;;[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年05期
张居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赵坚;;[J];大众文艺;2012年10期
荆惠萍;;[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一帆;孔云峰;姚俊刚;;[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赵捷;;[A];2008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耿元骊;;[A];第二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李玉安;;[A];第二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谷建军;[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裴丽;[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曹玲;[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常娥;[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严韧;[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陈诚;[D];苏州大学;2004年
毕建新;[D];苏州大学;2004年
杨斌;[D];郑州大学;2007年
全没;[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鲍智明;[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蓝永;[D];山东大学;2007年
李胜;[D];山东大学;2008年
丁侃;[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李兵;[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景霞,张其鹏,国强华,卢铭,朱晓华,石磊,芮伟,尚彤;[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3期
王雪威,闫琪,王丹;[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吉聪;[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刘安琴;;[J];当代图书馆;2006年01期
余述淳;[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年02期
柯平;[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年05期
陈自强,贾雍,彭鸿娟,陈晓光;[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贾春光,段会龙,吕维雪;[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7年05期
毛建军;;[J];高校社科动态;2006年04期
凌美秀;[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年06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程熙;赵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史俏蓉;陈裕;孔翊翌;;[J];中医药导报;2007年11期
冯向春;;[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年02期
马家伟;蒋若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10期
章良;;[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06期
林琦;;[J];中医文献杂志;2009年05期
朱树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年S1期
孔祥翔;彭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年09期
邢春国;施诚;;[J];医学信息;2008年11期
曹玲;常娥;薛春香;;[J];中国农史;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家伟;;[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马家伟;彭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玲;[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崑;[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致忠;[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8年01期
张伟云;[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8年02期
唐建设;[J];中国电子出版;1999年04期
于亭;[J];古汉语研究;2000年03期
李运富;[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01期
包伟民;[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桂罗敏;[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9年02期
卫建忠;;[J];晋图学刊;1986年04期
范月珍,寇月英;[J];晋图学刊;1998年04期
刘岩斌,俞士汶,孙钦善;[J];中文信息学报;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包和平,许斌;[J];图书馆学研究;1997年04期
梁平,陈水湘,章春风;[J];图书情报工作;1999年05期
罗德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年04期
柳晓春,方平;[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年02期
潘宝玉,王笃英;[J];地矿测绘;2000年03期
刘延章;[J];图书馆论坛;2001年01期
文庭孝;[J];情报科学;2003年09期
程利;[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樊玉敬,唐开,田傲然;[J];津图学刊;2003年04期
于新国;[J];晋图学刊;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维彬;;[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潘伟娜;;[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李幼铭;吴永刚;;[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李焱荣;刘中平;王东;何万强;;[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钟书华;;[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朱蓓;肖军;;[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刘新卫;;[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甄橙;;[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邵瑶春;;[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苏文;[N];中国文化报;2008年
驻江苏记者
曹蕾;[N];中国文化报;2009年
记者 次旦卓嘎;[N];日喀则报;2009年
杨小洲(书评人);[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卜小平;[N];中国旅游报;2009年
雷新;[N];人民政协报;2009年
记者孙漪娜;[N];中国文物报;2009年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
陈红彦;[N];光明日报;2009年
德 绚;[N];中国商报;2005年
黄之宏 通讯员
王妍;[N];温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琛;[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盖艳梅;[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周波;[D];四川大学;2005年
金铁洙;[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陈心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巫晓燕;[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齐德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宋玉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陈明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王文华;[D];北京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建博;[D];吉林大学;2005年
王存彪;[D];内蒙古大学;2004年
付娟;[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李范一;[D];东北大学;2005年
吴涛;[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刘佳;[D];吉林大学;2006年
赵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孙卓;[D];吉林大学;2007年
刘一;[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王苗苗;[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pdf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