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k7k7娱乐平台 全壆网是不是升级了?__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高级会员, 积分 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交易区新帖推荐
fluke 发表于
反正他家制冰我就是感觉丑。。没有专业的好看。
一般都是方冰?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Scrooge 发表于
一般都是方冰?
一般外面的那种冰都很整齐 整洁啊,冰箱自动制冰的没有那么整齐。。反正就是感觉看的很不舒服。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中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fluke 发表于
反正他家制冰我就是感觉丑。。没有专业的好看。
请问哪家的比较专业呢?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中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制冰模具整齐划一&&形成的冰块颗粒饱满& &没丑到哪里去吧
(43.23 KB, 下载次数: 6)
00:58 上传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中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15.jpg (43.23 KB, 下载次数: 5)
01:00 上传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尾货了,赶紧入吧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请问哪家的比较专业呢?
夜总会。。KTV。。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初级会员,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Scrooge 发表于
撇开卡萨帝的品牌
三门去和多门比?
东芝变频的,卡萨帝这台似乎没写变频吧?
卡萨帝的这几款都是变频的。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高级会员, 积分 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fluke 发表于
夜总会。。KTV。。
那种没法比的
专业制冰机
而且的确有各种形状的冰。
好的一台可不便宜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高级会员, 积分 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hotter 发表于
卡萨帝的这几款都是变频的。
但依然是3门啊
没自动制冰啊
我不清楚拿卡萨帝来比有什么意思,一眼就可以看出完全没可比性
那松下的3门也可以拿来说一下了啊,松下至少比卡萨帝强不是么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初级会员,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Scrooge 发表于
但依然是3门啊
没自动制冰啊
我不清楚拿卡萨帝来比有什么意思,一眼就可以看出完全没可比性
无锡产压缩机有高频噪声啊,346是恩不拉克的,没前者那么严重。
至于性能方面,跟346差不多价格的松下我不清楚是哪款,能说说比346强在哪?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高级会员, 积分 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hotter 发表于
无锡产压缩机有高频噪声啊,346是恩不拉克的,没前者那么严重。
至于性能方面,跟346差不多价格的松下 ...
无锡也有说安静的,这个只能说看情况了
恩布拉克也是国产,安静不安静,说实话,论坛你见过几台346?
至于其他的,喜欢346就上吧,多说还觉得我是海尔黑呢。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初级会员,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本帖最后由 hotter 于
09:55 编辑
Scrooge 发表于
无锡也有说安静的,这个只能说看情况了
恩布拉克也是国产,安静不安静,说实话,论坛你见过几台346?
正是因为本坛用得不多才问的。虽然已拍下东芝330,不过也想趁机了解一下卡萨帝346性能如何,目前就知道它不是双循环,但噪音控制方面较好。
说没可比性,干脆就比比呗,不过看上去你对这方面也不了解啊。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初级会员,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这价格太值了。。。。完爆松下
今日推荐 /1
2017年3月 中国上海 由中国最大进口音响产品代理商之一的Cinemaster影音大师创立的影音大师商城正式宣布上线运营(以下简称大师商城),以“商城”、“社区”、“体验”、“导购”作为自己的核心服务理念,旨在为影音产品需求者,包括年轻数码族、两声道发烧友以及家庭影院爱好者提供更专业的商品和服务。
Powered by献给AMD爱好者-K7平台性能兼容全测试!
献给AMD爱好者-K7平台性能兼容全测试!
中关村在线 03年10月08日 【原创】 作者:
&&& 当发布Pentium并为其注册专利的时候,以其K5系列进行反击,当时的AMD似乎有些后继不利。K5-133的性能大概只相当于Pentium75的水平,在Pentium时代我们似乎看到AMD有些没落。任Intel肆意妄为,从Pro系列到MMX系列,都似乎盖过了AMD的风头。直到发布了SECC封装的PentiumII。
&&& Intel的做法似乎的确有些高明之处。首先,他舍弃了当时获得极大成功的Socket7平台,原因是这个平台可以和他的竞争对手的CPU全兼容,使得AMD和Cyrix有了可乘之机。这样,他采用Slot1接口,并对其进行了注册。二是当时PentiumII性能的确十分强劲,犹以早期PentiumII-233相对于当时的CPU横向相比。这样似乎Intel开始继续他的辉煌,而AMD和Cyrix有点顶不住了。
&&& 但我们这些爱好者们有时觉得电脑发展速度太快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刚刚买了自己心爱的电脑之后。没多久就发现它的性能已经落后,关键是由于CPU的接口发生改变,升级将会大动干戈。这对当时的电脑爱好者们犹如五雷轰顶。而Intel已经停止了Socket7平台的开发,这样,我们只有寄希望于非Intel厂商能够继续生产出基于Socket7平台的CPU,而性能又可以接近Slot1-PentiumII的产品。这样,人们又把目光转向了AMD。
&&&&AMD果然不负众望,其自行开发的带有3DNow!技术的K6和K6-2处理器弥补了在多媒体功能方面处理性能的不足。效能可以与MMX技术媲美。而最可喜的是它继续沿用Socket7平台,使得很多囊中羞涩而又追逐新技术的人们得以继续将自己电脑的性能提升。一时间,配合其上市的MVP3芯片组似乎也是大放异彩。人们对Intel的Slot1嗤之以鼻,"让Slot1见鬼去吧"一些AMD发烧友恶狠狠的咒骂着。他们高呼,AMD的Socket7平台是最可爱的人!
&&& 也许Intel也意识到Slot1架构的一些不足之处,诸如制造成本过高,以及二级缓存不得不位于CPU封装之外,使得只能够以CPU半速运行,大大影响工作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后来128K全速缓存的C300A为什么比256K半速缓存的PII-300还快的原因)。Intel重回Socket架构,不过,他们使用最新的Socket370接口,仍然不兼容以往的Socket7平台。
&&& 99年的PentiumIII令大家一直持观望态度,尤其早期的PentiumIII仍然采用自己觉得十分高贵的Slot1接口,换汤不换药的在PentiumII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SSE指令集。性能方面并没有出现任何本质上的提升。直到2000年,代号"Coopermine"的FC-PGA封装的PentiumIII上市才给了市场一剂强心针。其外频最高133MHz使得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但Intel的对手,,正在做什么呢?
&&& 一番精心的酝酿之后,AMD推出了其杀手锏一级的,这就是我们的K7平台主力,Athlon和Duron系列CPU。
spitfire核心Duron
&&& 在当时攒机的时候,还是穷学生的我们面对高端的PentiumIII望而却步,无奈只好从低端的Celeron和Duron之间选择。虽然Celeron价格便宜,但66MHz的前端总线令人大大制约了其性能方面的表现。虽然当时早期的Duron有发热量高的一点小毛病,然而其诸多的优势掩盖了它的不足:100MHz的前端总线天生造就了Celeron不可比的优势,1.5V的低电压以及不所被频另其成了新时期超频经典CPU,而全速64KB二级缓存使得其在游戏方面不输于高端的P3和Athlon系列。种种方面的优势另十个宿舍攒机会有八个选择AMD平台的Duron,当时配合KT133主板和128MB PC133 SD内存,陪我度过了多少日日夜夜。打星际,切CS,在盟军2里小心的前进。看大片,听音乐,等等……真的是不亦乐乎。
thunderbird核心的athlon
&&& 当最新的DDR内存上市的时候,人们对这款新型的内存技术颇有几分惊奇的感觉。而最早搭配DDR的平台也正是从AMD阵营开始的,记得KT266/266A盛行之时,磐正8KHA和8KHA+带着他性格鲜明的半透明手提包装袋被一个接一个的消费者提走的时候,感觉AMD时代真的到来了。当时正值AMD风华正茂,最新出品的雷鸟核心Athlon1G/1.2G以其极高的性能和相对于Intel Pentium3低廉的价格掀起抢购高潮,记得当时攒机的同学无一例外的选择了这套配置,拿回来安装好系统之后,极快地进入Win98的速度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大流口水。其后的KT333和KT400接踵而至,而当时Intel还抱着他的850+RDRAM死守不放,价格也高得离谱,除了钱多到没处花的电脑盲会买那样的配置,我想任何一个有头脑的DIYer都不会在那段时期选择Intel的。
Morgan核心Duron
&& 各大厂商纷纷对关注阵营,并开始介入,比较典型的是SiS和Nvidia,但Nvidia的N-force1代由于定位失误在还没有流行起来就半路夭折。当时VIA的KT系列如日中天,人们只要选择AMD平台,似乎就必然会选购VIA的芯片组。然而在2001年NV发布的N-force2似乎震撼了业界,它超强的性能,双通道DDR的创新设计,给AMD平台的性能提升到一个可以和高端P4相抗衡的高度。紧接着,AMD相继推出的Palomino核心和Thoroughbred核心的AthlonXP与其搭配,特别是Thoroughbred核心的AthlonXP,最新的0.13um工艺制程,低电压,低耗热量,一改往日人们对AMD系列"热量大"的不良印象。而新的核心加上新的芯片组也使得系统变得稳定可靠,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02年,AMD推出了创纪录的512K L2 Cache的AthlonXP,核心代号"Barton"。将AMD32位阵营的K7平台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最高峰。在最高端的AMD Barton AthlonXP 3200+上面,200MHz的外频,使得它和的最高端平起平坐。而其实际频率竟然只有200x11=2200MHz,性能上居然能够达到P4 3.2相当的成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
&&& 现如今,VIA的KT600业已上市,AMD平台芯片组之间又开始了新的争夺战。但究竟其结果如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结果,那就是,AMD在我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种IT形象的象征。在AMD的大旗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顽强的英雄在与一个强大的势力不停地抗争,即使跌倒了也没关系,爬起来,咬咬牙,从头再来。一个企业需要有这样一种精神,难道一个人就不应该有这么一点点精神吗?
palomino核心的athlon xp 2000+
&&& 在一种似乎十分悲壮的情绪中,我写完了这个冗长的前言,回眼望去,这段前言似乎与文章的主题并不十分契合。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借此次写这个专题的机会用这样一段前言将我心中埋藏得很深的对AMD的一段感情表达出来。希望能够与一些同样支持AMD的读者产生一点点,哪怕是一点点的共鸣。当然,我绝没有批评任何一家厂商的意思。而是在平台的选择上,我更倾向于AMD一些,个中缘由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就像喜欢一个女孩不需要任何理由一样,也许一个眼神,一个举手投足,就足以令你心仪。只是那么一种感觉,就可以让你对她着迷。
&&& 也许有些读者并不喜欢这样一个前言,就连我自己看都是这样。因为它实在是太过啰嗦,而且有些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我也极不太清楚了(因为当时还小^_^)。我只能凭着我的些许记忆来把这些碎片稍加整理,并将其胡乱地拼合起来。至于拼成了什么样子,就让各位品评吧。欢迎大家来聊聊!
&&& OK!闲言碎语不讲了,马上切入本次测试的正题!
&&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主题,并努力将其完成,是出于我对的一种偏爱。而我也以一种极为"无聊"的想法为我们所有的AMD爱好者和使用者给出我的一系列测试的结果,并提出我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这次测试的目的。在现在的用户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使用AMD平台的,包括编辑部令人景仰的东大使用的是Athlon950+KT133平台,面目友善的阿亮则使用更为低端的K6-2+MVP3平台。我想,当初在学校的时候,使用AMD平台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而对市场进行深入地分析之后,可以肯定地说,在使用品牌机的菜鸟级别电脑爱好者使用AMD平台的几乎为零,这在当时来讲也是绝对现实的情况。使用AMD平台的爱好者,往往是对电脑有了较深了解,而往往囊中羞涩,又需要追求当时较高速度的DIY玩家。在选购了AMD平台后,也历经了电脑不断的发展更新换代,在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状态下,机器也变得越来越不堪重负。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爱机将要落得被淘汰的命运,而手中有没有更多余的钱来为爱机升级。这样,如何精打细算,将钱花在刀刃上,这是我想表达的主要思想。
&&& 由此,我确定了如下的测试方案:
&&& 一款是比较老的AthlonXP .5=1800MHz),Thoroughbred核心。一款是AMD当今最高端的产品AthlonXP =1833MHz),Barton核心。和一款最近AMD火热出炉的Duron1.6G,Applebred核心。
看看我们的主板,有的真的是从坟场拔出来的。
&&& 右边三款是磐正当时的"风流三侠"。在AMD平台中占有大批的用户群。左面的三款是如今的新生力量,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磐正 EP-8KTA3+Pro
&&& 这款产品是我们所能够找到的最老的一款主板了,当年的它,是风华正茂,英姿飒爽。如今,它已经廉颇老矣,不知还尚能饭否。在当时来看,它的性能指标十分先进,采用 VIA Apollo KT133A 芯片组+686B超级南桥,最高支持1.5GB SDRAM,支持四个Ultra DMA66/100和RIAD 0,1,0+1功能的硬盘接口(当时的时代恐怕听说过Raid名词的人还不多吧),FSB频率从100-180MHz线性自由调节,AGP4X支持等等,使得我们可爱的东大到现在还舍不得放弃这个平台。但是,由于它只支持SDRAM,导致它的内存吞吐量不够大,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磐正 EP-8KHA+
&&& 被公认为当年AMD最NB的平台。它和它的前身EP-8KHA出货量之大也是前所未有,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磐正在大中国区树立了极为良好的品牌形象,打开了国内的销路。由于VIA最初设计的KT266芯片组内存控制效能不佳,导致系统性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经过一系列改进,推出了KT266A芯片组。而EP-8KHA+正是基于KT266A芯片组的主板。它采用 VIA Apollo KT266A 芯片组(VIA VT8366A+VIA VT8233),最高支持1.5GB DDR SDRAM(PC2700),在当时可以说效能惊人。稳定使用133MHZ F.S.B,FSB频率从100-200MHz线性自由调节。可以说,在那时候,磐正就把主板做的非常完美了。这也是它获得极大成功的原因。
磐正 EP-8K3A
&&& 经过EP-8KHA+的成功后,磐正再接再厉,在VIA发布KT333芯片组之后,马上推出了基于KT333芯片组的主板EP-8K3A,由于支持DDR333,最高支持3GB DDR,使得它替代EP-8KHA+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其他特性还有它采用Realtek ALC650A 支持 6声道音效,在当时看来,一款主板集成6声道声卡可以说是非常超值的。
&&& 本来还是想介绍磐正的产品的,但太多了一是有炒作嫌疑,读者会误认为是不是收了磐正什么好处。在此读者放心,我们每一次的评测基本上都是由编辑自主决策,然后才进行的,其中绝对不会与厂商有任何瓜葛。二是单单写一个厂家的产品还是有失偏颇,对市场也是不公正的。三是看一家厂商的产品时间长了,自己也觉得烦。就这样,在N-Force2平台上,我们没有采用市面上常见的磐正8RDA系列,而是采用了一款升技 NF7来进行对比测试。它支持双通道DDR400内存,板载10/100M网卡和5.1声道声卡以及光纤输出,支持USB2.0和ATA133。可以说是一块十分标准的N-Force2平台主板。当然,现在的N-Force2平台测试早在一年前就满天飞,我们只是拿他来做对比测试。
&&& 在今年7月,VIA KT600芯片组强势登场,似乎要力挽狂澜,与NF2同分一杯羹。升技 KV7支持DDR 400内存和400 MHz 前端总线。另外,还支持当今时髦的串行ATA接口和RAID 0/1功能。可谓是当今主流前卫功能的集合体。
大众 KT-748
&&& 这款主板大家可能会有些陌生,是基于SiS最新推出的SiS748芯片组的一款K7平台,支持DDR200/266/333/400, 有3条内存插槽,最高可达3GB DDR内存。内建AC97ALC650 六声道声卡,内建Realtek S 100M/1000M双设计网卡。以及IEEE1394 (可选) 6个USB2.0接口, 2 SATA接口。作为新品上市,我们对它的性能还没有评测,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对它进行一个全面的测试。
&&& 在测试之前,我需要声明一点的是,在不同平台进行测试本来就是十分残酷的,由于各个芯片组的性能差异,导致测试结果也会显出种种不同。但是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他们的差距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巨大。我想着应该是广大爱好者乐意于看到的,因为他们有可能正在使用着某一款他们心爱的,而由于当时种种限制,没有使用较好的CPU和,导致实际性能大打折扣。还有一点,就是由于各个芯片组支持的最高内存规格也不相同,这样,我们争取使其运行于最佳状态,来进行测试。但是,对于一些超频项目,我们并没有得到最好的结果。这样做也是希望给各位爱好者一个宽松的余地能够发挥自己的超频水平。当然,我们在实际测试中,也对一些项目进行了超频测试,但这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
测试平台:
硬 件 环 境
AMD Athlon XP 2500+(Barton核心 512K L2缓存)AMD Athlon XP 1800+ (TB核心 256K L2缓存)AMD Duron 1600 (AB核心 64K L2缓存)
磐正 EP-8KTA3+Pro(PC133 256MB)磐正 EP-8KHA+磐正 EP-8K3A升技 NF7升技 KV7大众 KT-748
2 x 256MB Corsair XMS3200 (DDR 400)
西捷 7200.7 120G&
七彩虹 风行nVIDIA GF FX5600 Ultra&&
世纪之星 400W 冷房
键盘、鼠标
微软Basic键鼠灵巧套装
软 件 环 境
&中文版Windows XP Professional 2600 SP1
&nVIDIA雷管5驱动(44.03)
&&& 可能大家对我们的测试环境选择感到奇怪,一是除了磐正 EP-8KTA3+Pro使用PC133 256MB内存以外。其余均使用了海盗船的DDR400内存,在测试中,由于磐正 EP-8KHA+,磐正 EP-8K3A 两款不能够支持如此高频率的内存,只好将其降频使用,另外,这两款我们只是用了256MB的容量。在显卡的选择上,使用了七彩虹的风行nVIDIA GF FX5600 Ultra进行测试,可能有些爱好者会对我们的选择颇有微词,但我们的思路是希望不要让显卡在测试中成为系统的瓶颈。相反地,如果应用一款比较好的显卡,而使用不同的CPU和芯片组构成的系统究竟能够将这块显示卡的性能发挥到多强,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 使用中文版Windows XP的意义在于在国内的爱好者中,使用英文版Windows XP的实在是寥寥无几。而我们的测试实际上也是相对的测试,而不是绝对的性能测试。这样,只要使用统一的平台,测试出平台之间的差异,就足够了。至于分数,我想每个人测试出来的成绩都不会相同。希望大家能够以宽容的眼光看待测试出来的成绩。
&&& 那么,OK,测试正式开始。
磐正 EP-8KTA3+Pro
&&& 自从处理器进入K7的世代后,从支援SLOT A架构的KX133到支援SOCKET A架构的KT133到当时刚改款登场的KT133A及即将于DDR世代登场的KX266,这一系列市面上销售的主力都是VIA芯片组,虽然其他如AMD及SIS也都有相关的芯片组发表,但是在卖场中始终都只是点缀,使得让人几乎要把VIA和AMD画上等号,以下我们就来介绍DDR架构成熟前的暖身产品,也就是今天的主题→KT133A。
&&VT8363A 北桥芯片 VT82C686B南桥芯片
VIA Apollo KT133A&&& 早在2000年10月,AMD配合760芯片组发表,也发表了支援FSB266的Athlon处理器,分别是1G,1.13G及1.2G三款,由于当时的KT133芯片组并无法支援,以致就算有CPU也没主板可搭配,所以改款的KT133A芯片组因应而生,终于可正式支援FSB266Mhz,在DDR内存的价格还未能尽如人意之前,支援DDR的主板是不可能成为主流的,而KT133A正好可以弥补这段世代交替期的效能空缺;先来看看它的内容吧,此芯片组包含了编号为VT8363A的北桥芯片及编号为VT82C686B的南侨芯片,从编号我们可看出分别是从前一代的KT133演变而来。其重要规格我们列表简述如下:
北桥晶片 VT8363A
南桥晶片 VT82C686B
支援PC133 SDRAM,可支援PC133,PC100,VCM,ECC等SDRAM模组。
支援AGP 4X,提供AGP 1X,2X,4X,并在3D绘图方面针对AMD CPU最佳化。
将前端汇流排(FSB)提升到266Mhz ,使用133Mhz和Athlon CPU连接并透过Alpha EV6汇流排,利用DDR(Double -Data-Rate)技术将FSB提升为266Mhz。
整合PCI-to-ISA Bridge
内含 PCI super I/O controller,提供如软碟机、并列埠、序列埠、红外线等。
内建AC’97 controller,可提供低成本的音效。
含ATA100/IDE 控制器,正式支援ATA100,不让Intel 815e专美於前。
整合硬体监控功能,可时时为您的系统健康把关。
&&& 测试的项目不多,但是能够说明问题即可,以上的测试软件都是十分经典并且极具代表性的。我们通过精挑细选,才决定使用以上区区4个软件进行测试。首先,SISoft2003能够直观地反映CPU的真实性能,受系统其他性能制约比较小。这对于用来测试几款不同频率CPU应该是最合适不过,也是比较客观的。而CPUmark和PCMark2002可以得到系统的整体综合性能的相对指数。可以根据此数据进行相关的升级处理。而选用3D Mark2001SE这款测试软件而没有选择游戏的原因是因为在实际的游戏中,可能对于Intel和AMD的CPU做过不同的优化,而对同一系统,A卡和N卡的区别也有可能导致分数的相对不真实性(例如Quake3)。这样,同样选择一款使用游戏作为引擎而又被大家广泛认可的测试软件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磐正 EP-8KTA3+Pro
3DMark2001se
PCMark2002
SISoft2003
Duron1600(133x12)PC 133
TB1800(133x13.5)PC 133
Barton1600(133x12)PC 133
Barton1667(133x12.5)PC 133
&&& 在磐正 EP-8KTA3+Pro的测试中,我们顺利地通过了所有测试。需要指出的是,在使用Duron1600时,系统不能够开机。换用其他CPU开机,登陆磐正网站,刷新最新的BIOS之后,在使用Duron1600,系统就能够正确运行了。
&&& 而在使用Barton核心Athlon CPU的时候,磐正 EP-8KTA3+Pro遇上了麻烦。首先,它虽然在BIOS设置中可以使用166外频,但实际使用的情况时无法开机。这样,一是让我们无法对TB核心Athlon和新Duron进行超频测试,更要命的是,无法使Barton核心Athlon在其原有频率上运行。幸运的是,磐正主板的一贯优点的是可以调节CPU倍频,这样,在测试中,我们都对CPU使用其最高可行频率进行测试。表中的数字均为CPU实际频率,并非换算值!
&&& 在测试中,我们发现,由于Duron先天L2 Cache的不足,导致CPUMark的成绩直接受到影响,好在其他测试项目与其他CPU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在除了商业运算的使用中,Duron还是能够满足广大电脑爱好者,特别是游戏一族的需要的。
&&& 由于芯片组自身的限制,只能够使用PC133 256 SDRAM。这样,整体性能也受到了很大制约,在3DMark2001测试中,FX5600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水平。这说明,使用此平台无论搭配什么样的CPU,搭配这样中高端的显示卡都是不合适的。通过后面的测试,我们将会发现,内存带宽的提升,对系统效能带来的巨大提高。
磐正 EP-8KHA+
&&& KT266A 增强控制器,减少了内存Timing时间,允许每个时钟周期通过更多的突发数据并加深了数据队列。
&&& 上图是KT266A北桥芯片,芯片上有"CE"字样,KT266北桥芯片是CD,不过这都是样品,真正的零售版上会是KT266A标识。
&&& VIA Apollo KT266A具有增强的内存控制器,专为获得额外的性能提高而设计。VIA Apollo KT266A支持DDR200/266内存,提供了高速的系统内存存取功能。Timings的提高导致FSB总线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提高。另外,采用Performance Driven Design技术的全新内存控制器可以在每时钟最多突发8个Quad字的数据,以前的KT266最多只能达到4个Quad字。数据队列也加深了,允许对缓存数据进行更快更有效的存取。最终的结果是产生了当时业界最快的DDR内存控制器。
&&&& 从KT266/A的架构图上我们就能发现,在KT266A的北桥芯片中加入了一块黑色的部分,这部份叫做Performance Drive Design(性能传动设计),他很好的改善了KT266的内存带宽利用率问题,大大提高了KT266A芯片组的性能。至于KT266A其他的功能和KT266还是一样的,没有改动。
&&& DDR时代到来了,DDR266内存带宽相对于以前的PC133 SDRAM提高了一倍,而整体性能也有了大幅度增益。当VIA发现KT266的内存效能不尽如人意的时候,马上推出了其改进版本KT266A,充分地发挥了DDR266内存的实际性能。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测试成绩,对比KT133A芯片组,有什么启示呢?
磐正 EP-8KHA+
3DMark2001se
PCMark2002
SISoft2003
Duron1600(133x12)DDR 266
Duron2000(166x12)DDR 266
11006/11512
TB1666(133x12.5)DDR 266
TB2085(166x12.5)DDR 266
11484/12210
Barton1833(166x11)DDR 266
10560/11222
&&& 显然,在DDR266内存带宽的提升中,单从CPUmark的成绩就有了约10%的增益,而在PCMark2002的测试中,的测试成绩也接近了其实际性能指标,达到了1100分以上。从这一点来看,升级到DDR时代无疑是正确的。而在各个CPU的对比中,我们也能够在不同类型CPU中更加明显地体现其本身的差异,无论从频率方面还是从二级缓存方面。在测试中,Duron的优劣被暴露的淋漓尽致,到166x12=2000MHz的Duron在CPUMark的成绩甚至还比不上133x12.5=1666MHz的TB核心Athlon,而在其他的测试中,超频之后的Duron还能够与Barton2500+(实际频率1833MHz)分庭抗礼。当然,一方面是其实际频率比Barton2500+要高一些,而像SISoft2003这样的测试软件受CPU频率影响较大。但其强劲的超频能力确实令人汗颜,需要注意的是,在超频中,这块Duron并非极品,需要加0.2--0.3V电压。这对于某些不能调节CPU核心电压的主板,使用这款CPU是极为不合适的
磐正 EP-8K3A
&&& KT333延续了KT266A的设计,并在它的基础上加入了对DDR333规范的支持,最大容量4GB,峰值带宽为2.7GB/S,同时向下兼容DDR200/266,对应Athlon XP/Duron(200/266MHz),AGP 4X规范,搭配VT8233A南桥芯片(Ultra ATA/133、4 x USB1.1,5 x PCI),整合有6声道AC'97音效支持,南北桥芯片之间采用4x V-Link总线连接,传输速度达到266MB/S,只有KT333A才是533MB/s的传输速度,KT333的这个传输速度还是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 VIA K333芯片组是VIA产品线中支持Socket A系列的最新一代产品,由KT333北桥芯片与VT8233南桥芯片(或是支持ATA/133的VT8233A,支持USB2.0的VT8235,由制造商决定)构成,支持全系列Socket A处理器,北桥芯片为VT8367,支持PC00的DDR SDRAM,在对DDR333的支持上,KT333支持最大容量4GB,峰值带宽为2.7GB/S。但是传闻中的AGP8X,并没有被支持,难道我们真的要等到KT333A才能看到AGP8X的身影?另有人说:KT333的对DDR333的支持与SIS 745不同,SIS745是直接把总线频率/频率设为100Mhz/166Mhz,但KT333只能在133Mhz总线频率的基础上再加上33Mhz实现166Mhz的内存频率,因此要想内存频率达到166Mhz,你只能使用支持133Mhz的AthlonXP和雷鸟处理器,Duron恐怕就用不上了。当然这只是传闻,实际测试中我们的这三块都可以像SIS745那样直接设置为总线/DIMM为100/166MHz,您不必有顾虑。
& 与其它威盛芯片组一样,KT333也采用V-MAP(模组化平台,VIA Modular Architecture Platform)架构,可以弹性选择搭配不同的南桥芯片,包括支持6个USB1.1接口的VT8233,支持ATA-133的VT8233A以及整合有3Com网络控制器的VT8233C。
&&& 继KT266A之后,VIA又马不停蹄地发布了KT333芯片组,正式支持了333MHzFSB和DDR333内存模组和最大3G内存。出于公平起见,我们还是使用256MB内存进行测试,只不过前端总线提升到了333MHz,可以看看相对于266MHz前端总线,系统效能又有了多少提升呢?
磐正 EP-8K3A
3DMark2001se
PCMark2002
SISoft2003
Duron2000(166x12)DDR 333
11011/11561
TB2085(166x12.5)DDR 333
11486/12209
Barton1833(166x11)DDR 333
10569/11159
&&& 相对于266MHz前端总线,333MHz前端总线使得Duron2000在CPUmark的测试成绩上有了16.2%的增益,TB2085的增益是27.3%,而Barton2500+就只有14.5%。可见,对于越高频率的CPU,内存带宽的提升使其性能的提高越为明显。
&&& 在PCMark2002的内存测试中,内存效能整体提高了一个档次。整体感觉甚至要比KT266A相对于KT133A还要明显。而后来的DDR400的测试就没有这种很切实的感觉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DDR266确实是一个过渡性的内存规格。当然,其里程碑式的地位还是无人能够撼动的。
&&& 在3Dmark2001的测试中,凭借系统在内存瓶颈方面的见效,TB2085的成绩已经突破10000分大关。这说明,FX5600的效能也开始渐渐地显露出来。
&&& 令人颇为意外的是,在SISoft2003的CPU运算测试成绩基本上没有任何提高,基本上与266MHz前端总线的成绩持平,有些甚至还比266MHz前端总线低几个点。排除测试的不稳定性,我们认为,SISoft2003在CPU运算方面的测试成绩是能够令人信服的,毕竟没有因为系统其他一些环境的改变而使测试结果有比较大的偏差,这从一个方面显示了这个软件的公正性,而这种测试软件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 nForce220/420芯片组(研发代号Cursh 11/12)的发布对于芯片组业界绝对是个振动,它整合了当时主流的GeForce2 MX图形芯片,一度让“整合=低性能”的业内习惯做法失效。但是这款芯片组的推广并不顺利,特别是其相对较高的价格使得其虽然叫好但不叫座。之后,nVidida就对外宣称进入了nForce620系列的芯片组的开发之中,不过这款芯片组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进,据当时透露出来的消息称它最大的改进就是提供了对于DDR333的支持,而当时VIA KT333已经推出并且得到顺利的推广,显然以这样的一款产品来冲击市场不会得到什么好的结果,于是nVidia及时的调整了战略部署,决定直接发布做了更大改进的nForce2芯片组。
&& 日,Nvidia发布了其用于平台的第二代芯片组:nForce2 Platform Processor,从名字上看Nvidia显然再次对于自己的产品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并且再次如同其GPU、APU一样把其芯片组也提高到了“U”的高度,将其称之为nForce2平台处理器。Nvidia称nForce2平台处理器将会赋予现在的家庭和桌面PC更高的性能和更丰富的功能,使之成为数字媒体平台。
Nvidia nForce2平台处理器
3DMark2001se
PCMark2002
SISoft2003
Duron2000(166x12)DDR 333
11061/11672
TB2200(200x11)DDR 400
12138/12930
Barton2200(200x11)DDR 400
12326/13140
&&& 明显地可以看出,仅仅是换了芯片组,Duron2000的CPUmark测试成绩就提高了3分,而Athlon系列更是可以运行到200外频下,性能自然也会有质的飞跃。方面,仅Duron2000,在PCMark2002的内存测试中,比DDR333增益近1000分!这大部分归功于双通道DDR内存的优化设计和512MB大容量,以及NF2优化的内存通道设计。由于外频的提高,导致整个频率的提升,得到的SISoft2003得分自然也成为了当前的最高分数。
&&& 当然,有人认为双通道的优势并不是很明显。我觉得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如果使用NF2平台,应该还是看重它的双通道设计来的。因为这是目前AMD K7平台唯一支持双通道内存设计的芯片组。虽然效能提升不明显,但这不是芯片组的问题,而是由于Athlon系列最高仅支持400MHz前端总线造成的,400MHz前端总线注定了其最高吞吐量只有3.2GB/s,这样的带宽只要单通道DDR400就可以达到。那么,为什么采用双通道还是要比单通道来的快一些呢?原因在于nForce2的两个内存控制器采用的是交替执行的方式,当一个内存控制器在读写操作的同时,另一个内存控制器则为下一步作准备,该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内存的延迟时间。但只是从某个时间点来看,内存带宽并没有增加。
&&& 对于平台上的芯片组产品来说,VIA所推出的一系列AMD芯片组,一直是市场上的主力,但自nVIDIA发布了nForce2芯片组后,AMD平台的性能之王就落到了nForce2芯片组身上,大有取代KT系列,成为AMD的新霸主之势。虽然VIA随后推出的KT400和KT400A两款芯片组,不过仅支持166MHz FSB和当单通道使得它们还无法和nForce2抵抗。但目前VIA正在进行反击。6月19日,威盛公司正式向其合作伙伴大量供应KT600芯片组。通过支持全新的200MHz FSB,新款南桥芯片VT8237,VIA希望收复失地。根据VIA提供的资料表明,有包括华硕、微星、升技、技嘉、EPoX、建基、承启、大众、硕泰克等将近20家主板厂商会生产基于该芯片组的主板产品。而对于SiS方面的748芯片组,因为其有价格低廉的优势,所以它还将会有一定的追随着。
KT600芯片组
支持400MHz总线芯片组规格比较
3DMark2001se
PCMark2002
SISoft2003
Duron2000(166x12)DDR 333
11052/11614
TB2200(200x11)DDR 400
12133/12870
Barton2200(200x11)DDR 400
12291/13079
&&&&在SiSoft 2003的内存测试项目上,我们可以看到KT600主板因为只支持单通道DDR,所以对比起nVidia的双通道DDR400芯片组来说有6%左右的差距,PCmark2002的内存测试有着类似的结果。在PC Mark2002的处理器测试中两款VIA KT600的主板还是稍微落后,随后我们来看看磁盘性能,从测试表现来看两款芯片组的磁盘性能比较类似,差距不大,KT600略微领先一筹,看来VIA VT8237南桥芯片确实不错。
&&& 在使用基于DirectX8的3Dmark2001SE对主板的3D性能进行测试。3DMark 2001SE的应该算是正常的反应各个系统的真实性能,nForce2占有绝对的优势,只是在高分辨率情况下由于显示卡成为系统性能继续发挥的瓶颈,各系统之间的差距变得非常的小。
&& 综合以上结果看来,VIA KT600主板在性能上来说与双通道设计的nForce2 Ultra400没有什么优势,这主要归结于VIA仍然保持了其传统的单通道内存构架,使得系统性能发挥不够良好。但它仍然是相当值得购买的平台,因为VIA的稳定性有一定保障,这款主板在测试中非常稳定,没有死机和一些驱动方面的问题,如果你对驾权NOFORCE2主板没有把握或者担心nForce2价格普遍较高,那么VIA KT600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他们的性能差距并不明显,在加上VIA KT600所搭配的VT8237南桥芯片,提供了Serial-ATA的功能,这可是NOFORCE2所不具备的。相信KT600的出现可以真正为AMD K7平台画下一道完美的休止符,因为支持AMD 9月份推出的Athlon 64 处理器的平台才是我们所真正所期待的。
&&& 今年5月初的时候发布了200Mhz外频的Athlon XP3200+,很快SIS就发布了对应的SIS 748芯片组,这款芯片组加上nVIDIA的nForce2芯片组、VIA的KT600芯片组成为支持200Mhz外频处理器的芯片组。其实748芯片组同支持SIS发布的SIS 746FX芯片组差异并不大,仅是增加了对200Mhz外频处理器的支持,同时针脚保持同SIS 746FX芯片组的兼容,厂商可以很快的把已经设计成形的SIS 746FX主板稍加修改来支持SIS 748芯片组。
&&& 同SIS 746FX芯片组一样,SIS 748芯片组采用了南北桥分离的设计,北桥支持266/333/400Mhz FSB频率处理器,支持DDR 266/333/400内存。南北桥之间采用16bit的MuTIOL总线进行连接,在SIS 748芯片组中MuTIOL总线的工作频率达到533Mhz,带宽则达到了1GB/s,而其它芯片组之间的总线带宽一般为512MB/s,nForce 2芯片组得到总线带宽也仅为800Mhz。对于SIS 748芯片组来说SIS已经推荐搭配963L南桥芯片,这款芯片同963南桥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去掉了IEEE 1394的支持,其它方面支持6端口的USB 2.0,5.1声道声卡,双通道ATA 66/100/133 IDE控制器。
大众 KT-748
3DMark2001se
PCMark2002
SISoft2003
Duron2000(166x12)DDR 333
TB2200(200x11)DDR 400
11561/12277
Barton2200(200x11)DDR 400
12167/13035
&&&&总的来看SIS 748的表现还是相对良好的,虽然无法同双通道内存的nForce2芯片组相比,但是同单通道模式下的nForce2芯片组之间差别并不大,而相对来说与KT 600芯片组的表现可以说平分秋色。
&&& 在个例来看,由于大众 KT-748不支持CPU核心电压调节,使得Duron2000无法完成所有测试。前面说过,这颗Duron2000并不是超频极品,遇到不能调节核心电压的主板,超频能力也就大打折扣了。但从完成的SISoft2003的CPU数学运算分数来看,其实际运行状况是正常的, 也反映了这款芯片组的实际水平。
&& 在这里,我们的测试也已接近尾声。首先,我们来给出一个与的大致对比,其中绿色为AMD。
&&& 通过此图,应该可以有效地看出当前CPU性能的排名情况,大致来讲还是比较客观的。看看你家的CPU排在第几名?
&&& 接下来,是对老用户的一些升级建议。
&&& 对于KT133A用户来说,当时大都使用比较低端的Duron600到850一线,稍微晚期或高端的爱好者会有搭配Athlon950或者1G以上,现在的各个应用应该都感到捉襟见肘。升级到一颗Duron1600并正常使用,应该是最满意的。使用更高频率的CPU不会对系统性能产生线性的提升,而且无法应用166以上外频以及SD带宽的制约使得花大价钱买Athlon显得很不值得。当然,如果你还在使用128M内存,建议把钱花在购置更多内存方面。不过,依据现在的市场行情来看,一条PC133 256MB内存的价钱可以抵得上一条DDR333内存的价钱了。不如直接更换主板,跨入DDR的行列。但相应的CPU也就不会锁定在Duron上面,这无疑会造成资金预算的增长。是取是舍,不单要看您的荷包鼓不鼓,还要看您的主板有没有最新的BIOS提供刷新,以支持新核心Duron。
&&& 对于KT266A用户,搭配当时正红的雷鸟1G,1.2G应该是有很多吧。可是当时的内存架构应该都是DDR266以下,估计很多买家当时很可能买得是DDR200的内存条,性能自然不会很好。对这一批用户,升级内存应该比升级CPU来得更重要一些吧,像磐正 EP-8KHA+,就可以支持DDR333内存(实际上是一种超频),从而在不更换主板的情况下提高性能。当然,这种情况需要您的主板能够支持。如果可行,那么买一颗能够超到166外频的Athlon来使用166x12.5的2G+的频率,应该是一件很爽的事。
&&& KT333用户就不多说了,情况和KT266A用户大抵相似。而内存当时应该有了提高吧。更换CPU成了不二之选。
&&& 新购机用户的选择应该就在NF2,KT600,SIS748三者之间。各种取舍不用多说相信各位玩家也应心中有数。如果追求至高性能无疑应该选择NF2,但需要指出的是,现在NV又对市场进行了细分,出现了NF2 400和NF2&Ultra400 等版本,而价格较为低廉的NF2 400是不支持双通道内存模式的。虽然价格较为便宜,但如果只使用单通道,KT600和SIS748也是很好的选择。KT系列毕竟在K7平台初期与玩家们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不仅亲和力高,而且经过不断的演化和更新,稳定性和兼容性都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而SIS748是K7平台的新贵,能不能够在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还看它自身有没有更先进、更引人注目的优点,以及各个主板厂商的支持。
&&& 行文至此,测试和总结结束了。总体来说,我认为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在于评测本身,而在于即将离我们远去的K7平台。希望能够写一篇文章来纪念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个平台。希望它成为一种祭奠。
&&& 看到AMD的Athlon64已经发布,我们衷心祝愿,AMD,一路走好!
&&& 首先,谢谢您能够阅读我们的评测文章。在正式的测试开始之前,我想写一点有关于与发展的简单回顾。主要是想纪念一下IT业风风雨雨十几年的历史。由于AMD即将推出64位CPU-Athlon64,估计不会再对32位领域进行更新了。同样的,Intel的Prescott也许是待发,新的64位元大战即将拉开帷幕。当然,在32位领域仍然有大批的存在,所以32位的应用仍然会在一段很长的时期保留。但是,32位机的时代即将过去了,我们怀念即将离开我们的这个时代。所以,我认为有必要把以前的一些陈年旧事重提一下,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现在复杂的心情。
&&& 当然,说到32位CPU,应该从386DX说起,严格来讲,386SX都不能算一片真正的32位处理器。但既然都说到这里了,我们还是就从这里开始说起吧。
引言--梦回九零年代
&&& 当286这个字眼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时候,我们开始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这就是电脑时代。
&&& 伴随着286、386、486,我们听到的名字大多是Intel这个名字。然而,在他们的另一面,却还矗立着个真的勇士。他,就是AMD。
&&& 当AMD的286、386、486处理器出现在电子市场的时候,人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惊呼,全兼容Intel系列的CPU,比Intel便宜许多的价格,以及绝不输于同频率Intel处理器的性能。在当时,AMD-DX-33和AMD-DX2-66一直是市场消费的焦点,当486时代最主流的AMD-DX4-100价格下降到1000人民币以内的时候,人们开始欢呼、雀跃。从那时起,AMD成了人们心目中"质优价廉"的代名词。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路航k7升级数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