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的岁月开始酝酿着,黑社会3后生可畏国语进一步刀光剑影,退一步万丈深渊,这是什么意思

【揭秘】从磁带厂到千亿跨国企业!60岁,他震惊商界!阅读  
  请输入标题 bcdef
  过去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行业都英雄辈出,家电作为最早充分竞争的行业更是后浪推前浪,很多弄潮儿甚至来自年轻的IT互联网。但今天我们遇见的这位长者则已经勇立潮头三十多年,而且至今仍在一线拼杀。他向年轻的跨界者学习,开微信号、和粉丝互动、为品牌代言,他说自己是“进一步刀光剑影,退一步万丈深渊。”他是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今年60岁。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2017年元旦刚过,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这是全球消费电子领域最大的展会。
  头天半夜赶抵达拉斯维加斯的李东生,一路上都在小声练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TCL,他这几年一直在苦练英语。
  现场:
  TCL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 李佩文:穿淡蓝色好,不一样这样,拍照起来更显眼。
  60岁的李东生,今天的打扮,看得出来,颇费了一番心思。
  在家电行业,李东生已打拼了35年。这三十多年来,他几乎见证了这个行业所有的惊心动魄和血雨腥风。
  现场: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TCL集团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东生。
  李东生:各位来宾早上好,很高兴能够来到这里与各位相聚。35年前,TCL只是一家录音磁带生产商。如今,我们是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制造及互联网应用服务的企业集团,世界上第三大电视机生产商。
  此次在CES,TCL旗下的产品和技术拿下了两项全球大奖,但在李东生的脸上,我们看不出特别的欣喜。过去的2016年,市场风云变幻,李东生曾公开表示,TCL整体表现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演讲前的早餐,他特别召见了TCL通讯的负责人。
  现场:
  李东生:我昨晚到这里已经是凌晨了
  张恩石:实际上是今早了
  TCL通讯CEO Nicolas Zibell:昨晚休息得怎么样
  李东生:睡得很短 一小会儿
  2016年TCL通讯在北美市场表现不错,卖出了1500万部手机,但在国内和其他地区的表现,李东生并不满意。
  现场:
  李东生:今年和运营商的合作怎么样
  TCL通讯CEO Nicolas Zibell:您指运营商
  李东生:是的
  TCL通讯CEO Nicolas Zibell:我们和运营商已经合作了2年了,至于结果,正常吧,有好有坏
  因为接下来的谈话涉及到手机的业务拓展,内容特别敏感,我们暂时停止了拍摄。
  现场:
  TCL通讯高级副总裁 向征:老板,这个计划还是要认真评估,我也是第一次。
  李东生:对啊,讲起来这个挺大的。不是说现在这个能力马上能做得到。
  TCL通讯高级副总裁 向征:对,因为我们现在本来能力就不够
  近几年来,手机市场的竞争可谓你死我活,熟悉互联网打法的新品牌迅速崛起,而传统企业则危机四伏。2014年,TCL花了34年时间终于实现千亿营收,但同样的目标,雷军的小米只用了五年。
  专访:
  史小诺:TCL手机在国内机会怎么样?
  李东生:坦率讲,我们在国内这几年手机销售不算太好,我们主要市场还是在海外。
  史小诺:但是国内市场这么大,咱们有没有办法再重新回到国内市场占比更大?然后在国内更加的风光呢?比如说手机。
  李东生:手机的难度是相对大一点,其实我们其他的业务在国内一直还是保持很有竞争力的,像2016年我们的彩电是超过2000万台,在全球是排在第三位的,只是通讯这一块没有做好,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我们不会放弃,会继续努力的。
  李东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他没有服从分配去机关,而是去了TCL的前身,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一个作坊式的小工厂,他先后当过技术员,销售,还搞过贸易。经过14年一步步的打拼,1996年最终成为了TCL的掌舵人。2004年,李东生主导TCL、阿尔卡特携手建立合资公司,这场国际并购,一度让李东生成为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商业领袖,一时风光无两。
  但也正是这场并购,导致TCL遭遇20年来首次亏损,18个月净亏18个亿,一度命悬一线。2007年有媒体直接把“中国上市公司最差老板”的第六名留给了他。只是,李东生并没有被打倒,他用了三年时间扭亏,又用了两年时间健康经营,终于将让TCL活了下来。
  现场:
  李东生:这个酒店也是很老的,上回来已经应该有了。第一次来拉斯维加斯这个酒店就有了。当时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是1990年,就参加那个香港的参展团,一个9平方米的展位,就这样来了好多年。现在的情况不一样,现在大概中国企业在主展馆已经占了相当比例的场地。中国的品牌也是更加有影响力了。
  记者:你的变化大吗?
  李东生:我们企业当然变化大了,我的变化大就是变老了。
  中国力量不可小觑,前来参展的3000多家企业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作为最早征战CES的开拓者李东生,当年租用的9平米的小格子间,如今已换作1000多平米的主展位
  李东生大学学的是无线电,据手下说,他懂产品,对新品了解地很细。他们给老板介绍前都得做足功课。
  现场:
  李东生:这个P系列和C系列在那个互联网功能方面有什么特色?
  TCL多媒体产品中心总经理 张少勇:互联网功能这两个特色还是沿用X那个版本,这是黑色版,其他都一样,只是它的边变成金色,然后下面变成黑色了。
  李东生:它这个HDI亮度是比较大?
  TCL多媒体产品中心总经理 张少勇:TCL多媒体产品中心总经理:比较大,600。
  2016年,TCL电视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进入2000万台的俱乐部。
  现场:
  外国人:我想为您介绍一下法国前总理菲永,您知道他吗
  李东生: 当然
  偶遇法国总统竞选人,李东生忙着当起了推销员。
  现场:
  李东生:我们在欧洲有很多业务,其中管理总部就位于巴黎。
  法国总统候选人 菲永:您的企业叫什么?
  李东生: TCL, 在中国。我们在2004年并购了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以及汤姆逊公司。
  记者:早饭还没吃啊?
  李东生:早饭没吃。
  据李东生身边的人讲,老板吃饼干,吃盒饭,这太正常不过了。要知道,在海外并购严重亏损的那两年,他焦虑得连吃饼干都顾不上。
  专访:
  史小诺:那个时候最艰难的时候,会到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呢?
  李东生:睡不好觉了,这个长期这种压力呢,体重这个那时我变得特别的苗条,那个原来的衣服,这个特别是裤子都穿不上。
  史小诺:这个日子多长啊?几个月?
  李东生:这个日子大概有七八个月吧。
  史小诺:有七八个月,那没法活呀我觉得?
  李东生:好在呢就是后来我自己想明白了,就是说实际上你一个人呢是很难去面对的,当时呢我在后来就找整个团队,大家一起来想办法,一起来努力,这一个方式我还觉得挺有效的。我们没法去改变这个经营结果,但是我们面向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提升我们的竞争能力,改变我们的组织,改变我们的经营方式,来适应这种全球化的变化。
  李东生曾组织手下的高管团队搞过几次戈壁徒步,过程异常艰苦,在戈壁上走四天三夜,他希望通过这样的磨砺,将所有人的潜能激发出来,找到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只有在精神上做足了准备,打起实战来才更有战斗力。
  为了收回现金,李东生卖掉了TCL国际电工和智能楼宇业务,还力排众议卖掉了电脑业务,并且在2009年做了一个关乎TCL未来的决定,集中力量进入了液晶面板这个公认最烧钱的领域,他的理由是,没有自己研发的面板和芯片技术,TCL拿什么和三星、LG这样的大公司竞争?
  专访:
  李东生:我们在这个产业已经投了660亿,正在计划再投700多亿,在一个产业里面投那么多钱,是在10年前我想都不敢想,现在我们在半导体显示面板的一些领域我们已经做到全球领先了。像华星光电在过去的14个季度,我们的效率和效益指标做到全球行业是领先的,我们甚至超过了三星,超过了LG。它不仅支持我们自身的终端产品的发展,它同时对同行业也是一个很高的支持,你看这几年平板彩电、手机价格一直是在下降,其实也是有我们的一份贡献。
  除了大手笔的变革,这些年来李东生本人也做了不少改变。据说,以前他每到一处,就是工作、了解情况、比较严肃,员工也很紧张。但这两年,他变了。这一天,在跟TCL多媒体北美团队开了三个小时会以后,他提议跟大家一起聚个餐。
  现场:大家喝得很嗨 很开心,祝我们TCL 多媒体北美团队2017年顺利,顺利,顺利
  不过,李东生带领TCL突围的这几年,正值传统制造业遭受互联网凶猛围剿。靠硬件挣钱的他们,怎么打得过动辄免费的互联网新秀?TCL,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究竟该如何活下去?如何打胜仗?这是李东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这位在商场沉浮三十多年的家电大王,不得不开始频繁地向后辈的年轻企业家取经。
  专访:
  史小诺:你和这种后辈的互联网型的这种企业家,和他们交流多吗?
  李东生:交流还是挺多的,像雷军,乐视的贾跃亭,我们都是有交往的,我也不敢以前辈自居,更多的话还是要学习他们的新的这种观念。
  史小诺:商业模式或者是公司的发展,你会觉得得到更多,还是说其实也是会有一些失落?
  李东生:我觉得是得到的会更多,你一定要克服这种失落的心态,因为这是一种你不能改变的一种现状,自己或者企业你一定要适应这种变化。
  史小诺:乐视现在这种打法很多人都说看不懂,你能理解它吗?
  李东生:说真话这个我也没有完全看明白,它和小米还是不一样的,小米它至少来讲,它是维持它整个系统运作是比较健康的,就是看不明白,主要是它烧钱烧得太快,前段时间它资金也是出现了一点问题。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它资金出现问题的时候,还是有人看好它,能够给很大的投资,这说明可能它的商业模式确实有它的道理的,所以我是不会持一个批评的态度,而是说更多的是一种研究。
  这是李东生在惠州的老家。这一位是他88岁的父亲,而这位老人是李东生的奶奶,今年107岁。
  现场:
  李东生:对着镜头她总是很拘谨,主要是平时这样的机会很少。
  记者:平时还要放得开点,这个拍得久一点可能会好一点。
  李东生:她说照相不好看,我说大家说你很靓,她就开心了。
  李东生:我平时是深圳惠州两地跑,在家里吃饭的时间都不多,但是不管多忙,每周一到两次的晚餐,我一定争取回家吃,那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
  李东生出生在惠州的东江边上,故而家人给他取名为东生。家人说,他小时候不爱说话,爱看书,当别的孩子都在东江边上玩的时候,小学三年级的他就抱着厚厚的《林海雪原》看。谁都没想到内向的李东生,后来还能做企业。
  现场:
  李东生:小的时候比较内向。下乡的时候,当民兵排长,厂长叫你说你带几个人把稻子给收了,那个时候下乡真的很苦,像那个夏天的时候,收稻子插秧总得要脱一两层皮。 那你就得把人组织起来,偷懒的人你就得要讲他,所以慢慢地这个性格就有变化了。
  如今,企业做得大,李东生只有很少的时间能回惠州。家里都是他的妹妹和小姑在照顾。
  现场:
  妹妹李海英:二十年吧至少,都是超负荷工作,真的我看得很心疼
  李东生的妹妹告诉我们,家里都能感受到哥哥的不容易,所以他们之间有种默契,那就是报喜不报忧。
  现场:
  妹妹李海英:他是早就给我们整个家的人都定下规矩的,不能找公司的麻烦。尽量按照他的要求。
  李东生:最多的就是那些供应商想卖一些材料、原件给我们,经常就通过关系。因为我妹是社会交往比较广的,但是这个事情她会和对方说,说这个事儿我不能办。
  妹妹李海英:这样其实也不好,太不近人情了,如果是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可以办呢,是吧?其实如果真的是好的东西的话,我们办下来之后,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监督,这样就会做得更好,更能达到一个双赢 双效的一个结果。
  李东生:那是你的看法。
  妹妹李海英:不是我的看法。确实是。
  李东生:好的东西在公司的那个采购系统里面,自然就能进去了。
  妹妹李海英:你错了,其实很多东西他是看不到的,你以为你们企业大什么都好啊,当然总的是好的,可是你中间环节,中间有很多你是看不到的,所有人对你都是报喜不报忧,不是说我们,我们只是家人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东西,关键的大的还是你们整个大企业,大企业报喜不报忧那才致命的,到了捂不住了,到了你这里,你就辛苦了
  专访:
  史小诺:2002年你说再过15年你那会儿就不干了,而转瞬之间就到了,所以现在是绝对没有退休的时间表?
  李东生:有的。我是希望65岁就退了,这是企业的一个正常的一个过程。
  史小诺:是真的想法吗?再过5年就不干了?
  李东生:是真的想法。
  史小诺:有你现在觉得还合适的接班人?
  李东生:当然会有。但是你说具体哪一个人这个不太方便说。若干候选人当中,我是努力地观察,有意地去培养,我是希望说在干四五年他们就能接上来。
  现场:
  秘书:您那个二月十号去印度是吗?
  李东生:是,这个先定下来。
  秘书:我们八号去亚布力,十一号,那这样的话提前一天回来,十号回来。
  尽管心中有退休的时间表,但是李东生工作的步伐丝毫没有放缓。如今TCL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业务覆盖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每年几乎有两个月都在飞国外。
  这一天,在前往美国洛杉矶的路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因为长时间赶路,他的鞋子出了点问题。
  一到市里,秘书赶紧陪着李东生去买鞋子。
  现场:
  记者:你在看什么呀?牌子还是?
  李东生:(看)尺码。
  秘书:试试这个吧。
  李东生:这种鞋我还真的没有。正好今天穿的棕色(衣服),可以。
  秘书:可以吗?
  李东生:可以。这个鞋这里是开了帮了,再穿下去就很危险了。
  穿上这双70多美金的新鞋,李东生继续赶路。
  这里是全球举办过最多电影首映礼的地方,这块水泥地也集中了全球最优秀的电影人的手印脚印签名。李东生的目的地正是这里。
  现场:
  李东生:这就是我们TCL中国大剧院。
  记者:什么时候的?
  李东生:已经有五六年了。我们冠名。
  2013年,TCL冠名了中国大剧院,作为第一家冠名中国好莱坞大剧院的中国企业,李东生期待有更好的营销效果。
  现场:
  TCL中国大剧院联合董事长 Ellie:你们超过了索尼
  李东生 :超过了索尼(中文)
  TCL中国大剧院联合董事长 Ellie:恭喜
  李东生 :谢谢
  TCL中国大剧院联合董事长 Ellie: 为了今天的汇报,我们在过去的5年中非常努力
  事实上,关于品牌的影响力,李东生还做了很多尝试,他开微博,搞直播。只要能和当下最时髦的营销挂上钩的,他都会努力尝试。
  专访:
  史小诺:你觉得TCL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东生:TCL对我来说,你想我大学毕业之后就参加这家公司,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我一辈子就干这个企业,就干这个事,所以感情是非常深的,把它当成自己的一个归宿吧。我的假期很少,每天的工作量也很大,但是几十年下来呢好像也就习惯了。有时候休息时间长了,没有什么事做,反而不太习惯,我整个职业生涯就在这个企业里面,最终当然我会离开,会有新一代人来做,是吧,但是我的感情始终会和企业继续地维系。
  因为身体和年龄的原因,李东生说,他不能跑步,而是选择快走。他想让自己更健康,因为还有很多事都需要他。
  请输入标题 bcdef
  我问过李东生,如果有人说属于你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你会介意吗?他说我一点儿都不介意,如果你不能适应变化,确实你就OUT了,要想不被OUT,只有不断学习,拥抱改变。在巨变的时代,李东生用“拥抱改变”保证了自己在家电领域的专注,对他来说,这辈子最大的价值就是专心一件事,而且把它做成了。这件事,就是TCL。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你会喜欢
  来源:央视财经《遇见大咖》
  本文编辑:李天路
  喜欢本文↓↓↓欢迎分享和点赞~从磁带厂到千亿跨国企业!看李东生如何驰骋商界  (央视财经《遇见大咖》)过去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行业都英雄辈出,家电作为最早充分竞争的行业更是后浪推前浪,很多弄潮儿甚至来自年轻的IT互联网。但今天我们遇见的这位长者则已经勇立潮头三十多年,而且至今仍在一线拼杀。他向年轻的跨界者学习,开微信号、和粉丝互动、为品牌代言,他说自己是“进一步刀光剑影,退一步万丈深渊。”他是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今年60岁。
  2017年元旦刚过,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这是全球消费电子领域最大的展会。
  头天半夜赶抵达拉斯维加斯的李东生,一路上都在小声练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TCL,他这几年一直在苦练英语。
  现场:
  TCL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 李佩文:穿淡蓝色好,不一样这样,拍照起来更显眼。
  60岁的李东生,今天的打扮,看得出来,颇费了一番心思。
  在家电行业,李东生已打拼了35年。这三十多年来,他几乎见证了这个行业所有的惊心动魄和血雨腥风。
  现场: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TCL集团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东生。
  李东生:各位来宾早上好,很高兴能够来到这里与各位相聚。35年前,TCL只是一家录音磁带生产商。如今,我们是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制造及互联网应用服务的企业集团,世界上第三大电视机生产商。
  此次在CES,TCL旗下的产品和技术拿下了两项全球大奖,但在李东生的脸上,我们看不出特别的欣喜。过去的2016年,市场风云变幻,李东生曾公开表示,TCL整体表现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演讲前的早餐,他特别召见了TCL通讯的负责人。
  现场:
  李东生:我昨晚到这里已经是凌晨了
  张恩石:实际上是今早了
  TCL通讯CEO Nicolas Zibell:昨晚休息得怎么样
  李东生:睡得很短 一小会儿
  2016年TCL通讯在北美市场表现不错,卖出了1500万部手机,但在国内和其他地区的表现,李东生并不满意。
  现场:
  李东生:今年和运营商的合作怎么样
  TCL通讯CEO Nicolas Zibell:您指运营商
  李东生:是的
  TCL通讯CEO Nicolas Zibell:我们和运营商已经合作了2年了,至于结果,正常吧,有好有坏
  因为接下来的谈话涉及到手机的业务拓展,内容特别敏感,我们暂时停止了拍摄。
  现场:
  TCL通讯高级副总裁 向征:老板,这个计划还是要认真评估,我也是第一次。
  李东生:对啊,讲起来这个挺大的。不是说现在这个能力马上能做得到。
  TCL通讯高级副总裁 向征:对,因为我们现在本来能力就不够
  近几年来,手机市场的竞争可谓你死我活,熟悉互联网打法的新品牌迅速崛起,而传统企业则危机四伏。2014年,TCL花了34年时间终于实现千亿营收,但同样的目标,雷军的小米只用了五年。
  专访:
  史小诺:TCL手机在国内机会怎么样?
  李东生:坦率讲,我们在国内这几年手机销售不算太好,我们主要市场还是在海外。
  史小诺:但是国内市场这么大,咱们有没有办法再重新回到国内市场占比更大?然后在国内更加的风光呢?比如说手机。
  李东生:手机的难度是相对大一点,其实我们其他的业务在国内一直还是保持很有竞争力的,像2016年我们的彩电是超过2000万台,在全球是排在第三位的,只是通讯这一块没有做好,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我们不会放弃,会继续努力的。
  李东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他没有服从分配去机关,而是去了TCL的前身,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一个作坊式的小工厂,他先后当过技术员,销售,还搞过贸易。经过14年一步步的打拼,1996年最终成为了TCL的掌舵人。2004年,李东生主导TCL、阿尔卡特携手建立合资公司,这场国际并购,一度让李东生成为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商业领袖,一时风光无两。
  但也正是这场并购,导致TCL遭遇20年来首次亏损,18个月净亏18个亿,一度命悬一线。2007年有媒体直接把“中国上市公司最差老板”的第六名留给了他。只是,李东生并没有被打倒,他用了三年时间扭亏,又用了两年时间健康经营,终于将让TCL活了下来。
  现场:
  李东生:这个酒店也是很老的,上回来已经应该有了。第一次来拉斯维加斯这个酒店就有了。当时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是1990年,就参加那个香港的参展团,一个9平方米的展位,就这样来了好多年。现在的情况不一样,现在大概中国企业在主展馆已经占了相当比例的场地。中国的品牌也是更加有影响力了。
  记者:你的变化大吗?
  李东生:我们企业当然变化大了,我的变化大就是变老了。
  中国力量不可小觑,前来参展的3000多家企业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作为最早征战CES的开拓者李东生,当年租用的9平米的小格子间,如今已换作1000多平米的主展位
  李东生大学学的是无线电,据手下说,他懂产品,对新品了解地很细。他们给老板介绍前都得做足功课。
  现场:
  李东生:这个P系列和C系列在那个互联网功能方面有什么特色?
  TCL多媒体产品中心总经理 张少勇:互联网功能这两个特色还是沿用X那个版本,这是黑色版,其他都一样,只是它的边变成金色,然后下面变成黑色了。
  李东生:它这个HDI亮度是比较大?
  TCL多媒体产品中心总经理 张少勇:TCL多媒体产品中心总经理:比较大,600。
  2016年,TCL电视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进入2000万台的俱乐部。
  现场:
  外国人:我想为您介绍一下法国前总理菲永,您知道他吗
  李东生: 当然
  偶遇法国总统竞选人,李东生忙着当起了推销员。
  现场:
  李东生:我们在欧洲有很多业务,其中管理总部就位于巴黎。
  法国总统候选人 菲永:您的企业叫什么?
  李东生: TCL, 在中国。我们在2004年并购了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以及汤姆逊公司。
  记者:早饭还没吃啊?
  李东生:早饭没吃。
  据李东生身边的人讲,老板吃饼干,吃盒饭,这太正常不过了。要知道,在海外并购严重亏损的那两年,他焦虑得连吃饼干都顾不上。
  专访:
  史小诺:那个时候最艰难的时候,会到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呢?
  李东生:睡不好觉了,这个长期这种压力呢,体重这个那时我变得特别的苗条,那个原来的衣服,这个特别是裤子都穿不上。
  史小诺:这个日子多长啊?几个月?
  李东生:这个日子大概有七八个月吧。
  史小诺:有七八个月,那没法活呀我觉得?
  李东生:好在呢就是后来我自己想明白了,就是说实际上你一个人呢是很难去面对的,当时呢我在后来就找整个团队,大家一起来想办法,一起来努力,这一个方式我还觉得挺有效的。我们没法去改变这个经营结果,但是我们面向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提升我们的竞争能力,改变我们的组织,改变我们的经营方式,来适应这种全球化的变化。
  李东生曾组织手下的高管团队搞过几次戈壁徒步,过程异常艰苦,在戈壁上走四天三夜,他希望通过这样的磨砺,将所有人的潜能激发出来,找到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只有在精神上做足了准备,打起实战来才更有战斗力。
  为了收回现金,李东生卖掉了TCL国际电工和智能楼宇业务,还力排众议卖掉了电脑业务,并且在2009年做了一个关乎TCL未来的决定,集中力量进入了液晶面板这个公认最烧钱的领域,他的理由是,没有自己研发的面板和芯片技术,TCL拿什么和三星、LG这样的大公司竞争?
  专访:
  李东生:我们在这个产业已经投了660亿,正在计划再投700多亿,在一个产业里面投那么多钱,是在10年前我想都不敢想,现在我们在半导体显示面板的一些领域我们已经做到全球领先了。像华星光电在过去的14个季度,我们的效率和效益指标做到全球行业是领先的,我们甚至超过了三星,超过了LG。它不仅支持我们自身的终端产品的发展,它同时对同行业也是一个很高的支持,你看这几年平板彩电、手机价格一直是在下降,其实也是有我们的一份贡献。
  除了大手笔的变革,这些年来李东生本人也做了不少改变。据说,以前他每到一处,就是工作、了解情况、比较严肃,员工也很紧张。但这两年,他变了。这一天,在跟TCL多媒体北美团队开了三个小时会以后,他提议跟大家一起聚个餐。
  现场:大家喝得很嗨 很开心,祝我们TCL 多媒体北美团队2017年顺利,顺利,顺利
  不过,李东生带领TCL突围的这几年,正值传统制造业遭受互联网凶猛围剿。靠硬件挣钱的他们,怎么打得过动辄免费的互联网新秀?TCL,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究竟该如何活下去?如何打胜仗?这是李东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这位在商场沉浮三十多年的家电大王,不得不开始频繁地向后辈的年轻企业家取经。
  专访:
  史小诺:你和这种后辈的互联网型的这种企业家,和他们交流多吗?
  李东生:交流还是挺多的,像雷军,乐视的贾跃亭,我们都是有交往的,我也不敢以前辈自居,更多的话还是要学习他们的新的这种观念。
  史小诺:商业模式或者是公司的发展,你会觉得得到更多,还是说其实也是会有一些失落?
  李东生:我觉得是得到的会更多,你一定要克服这种失落的心态,因为这是一种你不能改变的一种现状,自己或者企业你一定要适应这种变化。
  史小诺:乐视现在这种打法很多人都说看不懂,你能理解它吗?
  李东生:说真话这个我也没有完全看明白,它和小米还是不一样的,小米它至少来讲,它是维持它整个系统运作是比较健康的,就是看不明白,主要是它烧钱烧得太快,前段时间它资金也是出现了一点问题。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它资金出现问题的时候,还是有人看好它,能够给很大的投资,这说明可能它的商业模式确实有它的道理的,所以我是不会持一个批评的态度,而是说更多的是一种研究。
  这是李东生在惠州的老家。这一位是他88岁的父亲,而这位老人是李东生的奶奶,今年107岁。
  现场:
  李东生:对着镜头她总是很拘谨,主要是平时这样的机会很少。
  记者:平时还要放得开点,这个拍得久一点可能会好一点。
  李东生:她说照相不好看,我说大家说你很靓,她就开心了。
  李东生:我平时是深圳惠州两地跑,在家里吃饭的时间都不多,但是不管多忙,每周一到两次的晚餐,我一定争取回家吃,那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
  李东生出生在惠州的东江边上,故而家人给他取名为东生。家人说,他小时候不爱说话,爱看书,当别的孩子都在东江边上玩的时候,小学三年级的他就抱着厚厚的《林海雪原》看。谁都没想到内向的李东生,后来还能做企业。
  现场:
  李东生:小的时候比较内向。下乡的时候,当民兵排长,厂长叫你说你带几个人把稻子给收了,那个时候下乡真的很苦,像那个夏天的时候,收稻子插秧总得要脱一两层皮。 那你就得把人组织起来,偷懒的人你就得要讲他,所以慢慢地这个性格就有变化了。
  如今,企业做得大,李东生只有很少的时间能回惠州。家里都是他的妹妹和小姑在照顾。
  现场:
  妹妹李海英:二十年吧至少,都是超负荷工作,真的我看得很心疼
  李东生的妹妹告诉我们,家里都能感受到哥哥的不容易,所以他们之间有种默契,那就是报喜不报忧。
  现场:
  妹妹李海英:他是早就给我们整个家的人都定下规矩的,不能找公司的麻烦。尽量按照他的要求。
  李东生:最多的就是那些供应商想卖一些材料、原件给我们,经常就通过关系。因为我妹是社会交往比较广的,但是这个事情她会和对方说,说这个事儿我不能办。
  妹妹李海英:这样其实也不好,太不近人情了,如果是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可以办呢,是吧?其实如果真的是好的东西的话,我们办下来之后,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监督,这样就会做得更好,更能达到一个双赢 双效的一个结果。
  李东生:那是你的看法。
  妹妹李海英:不是我的看法。确实是。
  李东生:好的东西在公司的那个采购系统里面,自然就能进去了。
  妹妹李海英:你错了,其实很多东西他是看不到的,你以为你们企业大什么都好啊,当然总的是好的,可是你中间环节,中间有很多你是看不到的,所有人对你都是报喜不报忧,不是说我们,我们只是家人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东西,关键的大的还是你们整个大企业,大企业报喜不报忧那才致命的,到了捂不住了,到了你这里,你就辛苦了
  专访:
  史小诺:2002年你说再过15年你那会儿就不干了,而转瞬之间就到了,所以现在是绝对没有退休的时间表?
  李东生:有的。我是希望65岁就退了,这是企业的一个正常的一个过程。
  史小诺:是真的想法吗?再过5年就不干了?
  李东生:是真的想法。
  史小诺:有你现在觉得还合适的接班人?
  李东生:当然会有。但是你说具体哪一个人这个不太方便说。若干候选人当中,我是努力地观察,有意地去培养,我是希望说在干四五年他们就能接上来。
  现场:
  秘书:您那个二月十号去印度是吗?
  李东生:是,这个先定下来。
  秘书:我们八号去亚布力,十一号,那这样的话提前一天回来,十号回来。
  尽管心中有退休的时间表,但是李东生工作的步伐丝毫没有放缓。如今TCL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业务覆盖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每年几乎有两个月都在飞国外。
  这一天,在前往美国洛杉矶的路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因为长时间赶路,他的鞋子出了点问题。
  一到市里,秘书赶紧陪着李东生去买鞋子。
  现场:
  记者:你在看什么呀?牌子还是?
  李东生:(看)尺码。
  秘书:试试这个吧。
  李东生:这种鞋我还真的没有。正好今天穿的棕色(衣服),可以。
  秘书:可以吗?
  李东生:可以。这个鞋这里是开了帮了,再穿下去就很危险了。
  穿上这双70多美金的新鞋,李东生继续赶路。
  这里是全球举办过最多电影首映礼的地方,这块水泥地也集中了全球最优秀的电影人的手印脚印签名。李东生的目的地正是这里。
  现场:
  李东生:这就是我们TCL中国大剧院。
  记者:什么时候的?
  李东生:已经有五六年了。我们冠名。
  2013年,TCL冠名了中国大剧院,作为第一家冠名中国好莱坞大剧院的中国企业,李东生期待有更好的营销效果。
  现场:
  TCL中国大剧院联合董事长 Ellie:你们超过了索尼
  李东生 :超过了索尼(中文)
  TCL中国大剧院联合董事长 Ellie:恭喜
  李东生 :谢谢
  TCL中国大剧院联合董事长 Ellie: 为了今天的汇报,我们在过去的5年中非常努力
  事实上,关于品牌的影响力,李东生还做了很多尝试,他开微博,搞直播。只要能和当下最时髦的营销挂上钩的,他都会努力尝试。
  专访:
  史小诺:你觉得TCL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东生:TCL对我来说,你想我大学毕业之后就参加这家公司,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我一辈子就干这个企业,就干这个事,所以感情是非常深的,把它当成自己的一个归宿吧。我的假期很少,每天的工作量也很大,但是几十年下来呢好像也就习惯了。有时候休息时间长了,没有什么事做,反而不太习惯,我整个职业生涯就在这个企业里面,最终当然我会离开,会有新一代人来做,是吧,但是我的感情始终会和企业继续地维系。
  因为身体和年龄的原因,李东生说,他不能跑步,而是选择快走。他想让自己更健康,因为还有很多事都需要他。
  我问过李东生,如果有人说属于你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你会介意吗?他说我一点儿都不介意,如果你不能适应变化,确实你就OUT了,要想不被OUT,只有不断学习,拥抱改变。在巨变的时代,李东生用“拥抱改变”保证了自己在家电领域的专注,对他来说,这辈子最大的价值就是专心一件事,而且把它做成了。这件事,就是TCL。
  (本文编辑:魏园园)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似是而非或是世事可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