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张纮给华佗急救装备华佗急救能用其急救么

当前显示:张昭张
武将名称:
武将编号:
武将称号:
国&&&&&&籍:
体力上限:
[直谏] &&出牌阶段,你可以将手牌中的一张装备牌置于一名其他角色装备区里,然后摸一张牌。
[固政] &&其他角色的弃牌阶段结束时,你可将此阶段中弃置的一张牌从弃牌堆返回该角色手牌,若如此做,你可以获得弃牌堆里其余于此阶段中弃置的牌。华佗急救法神方一七○○一·华佗救缢死神方
凡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活。暮至旦,则难疗。此谓其昼则阳盛,其气易通;夜则阴盛,其气难通也。治法先徐徐抱解其绳,不得截断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挽其发,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是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并稍稍与以粥汤,自能回生。或以∶
山羊血 菖蒲 苏叶各二钱 人参 半夏各三钱 红花 皂角刺 麝香各一钱
各为末,蜜为丸,如龙眼核大。酒化开,即以人口含药水,用葱管送入死人喉内,少顷即活。此丸神效之极,唯修合之时,以端午日为佳。
一七○○二·华佗救溺死神方
以灶中灰布地令浓五寸,以甑侧着灰上。令死者伏于甑上,使头少垂下。炒盐二方寸匕,内竹管中,吹下孔中,即当吐水。水下因去甑,以死人着灰中,拥身使出鼻口即活。或以一人,将死者双足反背在肩上,行二里许,则水必由口中而出。乃置之灰内半日,任其不动。然后以生半夏丸纳鼻孔中,必取嚏而苏。急以∶
人参三钱 茯苓一两 白术 薏仁 车前各五钱 肉桂一钱
煎汤半盏灌之,无不生全也。
一七○○三·华佗救冻死神方
以大器中熬灰使暖,盛以囊,薄其心上,冷即易。心暖气通,目得转,口乃开,可温尿粥稍稍吞之,即活。若不先温其心,使持火炙身,冷气与火争,立死。
一七○○四·华佗救卒死神方
以葱刺耳中鼻中,血出者勿怪,无血难疗之,有血者是活候也。欲苏时,当捧两手,莫放之,须臾死人目当举,手捞人,言痛乃止。男刺左,女刺右,令入七寸余,无苦立效。
一七○○五·华佗救中恶神方
本症之候,为卒然心腹绞痛闷绝,诊其脉,紧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者生。治用∶
麝香一分 青木香 生犀角各二分
上为散,空腹热水下方寸匕,日二,立效。未止更作。一面灸两足大拇趾甲后聚毛中,各灸二七壮,即愈。
一七○○六·华佗救客忤神方
客忤者,谓邪客之气,卒犯忤人精神也。喜于道间门外得之,其状心腹绞痛胀满,气冲心胸,或即闷绝,不复识人。治宜灸鼻下人中三十壮,自愈。并以∶
麝香一钱 茯神 人参 天门冬(去心) 鬼臼 菖蒲各等分
上以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三。
一七○○七·华佗救卒魇神方
卒魇者,谓梦里为鬼邪所魇屈也,切勿以火照之,否则杀人。但痛啮其脚踵及足拇趾甲际而多唾其面,则觉寤。或以皂荚末用竹筒吹两鼻孔中,即起。平时宜常以∶
人参 茯神 茯苓 远志(去心) 赤石脂 龙骨 干姜 当归 甘草(炙) 白术 芍药大枣(去核) 桂心 防风 紫菀各二两
上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分为五服,日三夜二。
一七○○八·华佗救鬼击神方
鬼击者,谓鬼厉之气,击着于人也。得之无渐,卒着如人以刀矛刺状。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治法灸脐上一寸七壮,及两踵白肉际自愈。或以∶
特生矾石(烧半日研) 皂荚(去皮子炙) 雄黄(研) 藜芦(熬)
上等分,捣为末。取如大豆许,以管吹入鼻中,得嚏则气通便活。若未嚏,复更吹之,得嚏为度。
一七○○九·华佗救尸厥神方
人参一两 白术 半夏 茯苓各五钱 菖蒲一钱 陈皮五分
水煎服,一剂可愈,或以∶
白马尾二七茎 白马前脚甲二枚
烧之,以苦酒丸如小豆大,开口吞二丸,须臾更服一丸。
一七○一○·华佗救痰厥神方
先以皂角刺为末,用鹅羽管吹入鼻孔,取嚏为度,次以
人参 茯苓 半夏 天南星各三钱 白术五钱 白芥子一钱 生附子五分 生姜一块
捣汁以酒与水各一碗,煎取一碗,温服。俟痰水吐尽,即令安睡,醒后再以∶
人参 白薇 半夏各一钱 茯苓 白芥子各三钱 白术五钱 陈皮 甘草各五分
水煎服,一剂全愈。
一七○一一·华佗救惊死神方
急用醇酒一、二杯,乘热灌之,自活。
一七○一二·华佗救跌死神方
急扶起,令盘脚坐地上,手提其发。取生半夏末吹入鼻中,并用生姜汁灌之,再以童子小便,或糖水俾乘热服之,散去其瘀血。
一七○一三·华佗救击死神方
取松节一、二升捣碎,入铁锅内炒之,以发青烟为度。用陈酒二、三升,四围冲入,去滓令温服,即活。
一七○一四·华佗救自刎神方
宜于气未绝,身未冷时,先将头垫正,直刀口合拢,试去鲜血。急取大公鸡一羽,生剥其皮,乘热包贴患处,不久自愈。
一七○一五·华佗救酒醉不醒神方
饮葛根汁一斗二升,取醒为度。或用蔓荆菜并少米熟煮,去滓冷之,使饮则良。
一七○一六·华佗救电殛神方
以潮润砂土铺地,令患者身卧其上,再以湿砂满铺于身,仅留口鼻,以司呼吸,久而自醒。
一七○一七·华佗救中蛊毒神方
人有养畜蛊毒以病患者,受毒者心腹切痛。如有物啮,或吐下血,不即治疗,食入五脏尽即死。欲知是蛊与否,当令病患唾水,沉者是,浮者非也。治用∶
巴豆(去心皮熬)十枚 豉(熬)半升 釜底墨方寸匕
上捣筛为散,清旦以酒服如簪头大小,行蛊主当自至门,勿应之,去到家,立知其姓名。
雄黄 朱砂 藜芦(炙) 马目毒公 皂荚(去皮子炙) 莽草(炙) 巴豆(去心皮熬)各二分
共捣筛,蜜丸如大豆许,服三丸。当转下,先利清水,次出蛇等。常烦闷者,根据常法可用鸭羹补之。
一七○一八·华佗救中毒神方
锉芦根,煮汁,饮一、二升,良。
一七○一九·华佗救中蟹毒神方
凡蟹未经霜者多毒,可用紫苏煮汁,饮之三升。以子汁饮之,亦治。
一七○二○·华佗救中鱼毒神方
浓煮橘皮饮汁,或饮冬瓜汁,亦效。
一七○二一·华佗救中诸肉毒神方
黄柏末,服方寸匕,未解者,数服。
一七○二二·华佗救中菌毒神方
绞人尿汁,饮一升即活。服诸吐痢丸亦佳。又掘地作土浆二、三升,则良。中野芋毒亦同。
一七○二三·华佗救中巴豆毒神方
黄连、小豆、霍汁、大豆汁,并可解之。
一七○二三·华佗救中巴豆毒神方
黄连、小豆、霍汁、大豆汁,并可解之。
一七○二三·华佗救中巴豆毒神方
黄连、小豆、霍汁、大豆汁,并可解之。
一七○二六·华佗救中芫花毒神方
防风、甘、葛、桂,并解之。
一七○二七·华佗救中半夏毒神方
生姜汁,干姜汁并解之。
一七○二八·华佗救中附子毒神方
大豆汁、远志汁,并可解之。中乌头毒同治。
一七○二九·华佗救中杏仁毒神方
以蓝子汁解之。
一七○三○·华佗救中莨菪毒神方
煮甘草汁,捣蓝汁饮之,并良。
一七○三一·华佗救中钩吻毒神方
荠 八两,水六升,煮取三升,服五合,日五服。
一七○三二·华佗救中木鳖毒神方
肉桂煎汁服,立愈。
一七○三三·华佗救中诸毒神方
取甘草煮浓汁,多饮之。或煮大豆汁令浓、多饮之。无大豆,豉亦佳。又煮荠 令浓,饮一、二升。如卒无可煮,嚼食之,亦可作散服之。又凡煮此类药汁解毒者,不可热饮,因诸毒得热更甚也,宜使小冷为良。
一七○三四·华佗救中砒毒神方
国中毒时,可用生甘草三两,煎浓汁,加羊血半碗,和匀饮之令吐。如仍不吐,是为毒已入腹,此时五脏欲裂,腹必大痛。即用∶
大黄二两 生甘草五钱 白矾一两 当归三两
水煎汁,数碗饮之,立时大泻,即生。
一七○三五·华佗救中金毒神方
凡食金已死者。急取鸡矢半升,水淋得一升饮之,日三服,或吞水银二两,即裹金出,少者一两亦足。
一七○三六·华佗救中水银毒神方
煎浓汁饮之,即解。
一七○三七·华佗救中雄黄毒神方
饮防己汁,即解。
一七○三八·华佗救中胡粉毒神方
患者面青腹肿,坠痛欲死,是其候也。急用白蜜调脂麻令多饮,自解。
一七○三九·华佗救中轻粉毒神方
金银花 山慈菇 紫草各一两 乳香 没药各五钱
以盐水六碗,陈酒五碗,煎取六、七碗,空腹温服,取汁避风。
一七○四○·华佗救汤火伤神方
外用未熬麻油和栀子仁末涂之,以浓为佳。已成疮者,筛白糖灰粉之,即瘥。内服用∶
大黄 生甘草各五钱 荆芥 黄芩 防风各三钱 黄 茯苓各三两 当归四两
水煎服,一、二剂愈。
一七○四一·华佗救虎伤神方
凡人被虎咬伤后,血必涌出,创口溃烂,痛不可忍。急烧青布以熏疮口,毒即出。再煮葛根汁令浓洗之,日十度。并捣葛根为散,葛汁下之。每服一方寸匕,日五,甚者夜二。又方急用猪肉贴之,随贴随化,随化随易。并以地榆一斤为细末,加入三七根末三两,苦参末四两,和匀掺之,血止而痛自定。
一七○四二·华佗救犬咬伤神方
先嗍却恶血,灸疮中十壮,以后日灸一壮,满百乃止。又凡 犬咬伤,七日一发,过三七日不发,则脱。故每届七日,辄饮薤汁一、二升,过百日乃为大免。终身戒食犬肉、蚕蛹,再发不救。
一七○四三·华佗救猪啮伤神方
炼松脂粘贴,或用屋溜中泥以敷之,亦佳。
一七○四四·华佗救马咋踏伤神方
取妇人血经敷伤处,最效。或割鸡冠血点所啮疮中,日三。若父马用雌鸡,母马用雄鸡。
一七○四五·华佗救毒蛇啮神方
取慈菇草捣以敷之,即瘥,其草似燕尾者是,大效。或捣射罔涂肿上,血出,乃瘥。
一七○四六·华佗救青蛇螫神方
此蛇色正绿,喜缘木及竹上,与竹木一色。人入竹林中游行,卒不及觉察,落于头背上,啮人即死。俗名青条蛇,其尾二三寸色异者,名 尾蛇,毒尤烈。疗法∶破乌鸡热敷之,或以雄黄、干姜各等分捣筛,和以射罔,着小竹管中,带之行,有急便用敷疮,兼疗诸蛇毒。
一七○四七·华佗救蝮蛇螫神方
蝮蛇形不长,头扁口尖,头斑,身赤文斑。亦有青黑色者。人犯之头腹贴相着是也。其毒最烈,草行不可不慎。治用∶
各等分研末,以纳疮中,日三、四敷之。或烧蜈蚣末敷疮上,亦效。平时用∶
桂心 栝蒌各等分
为末,以小竹筒密塞之,出外时佩用,如卒为蝮蛇所螫,即敷之。此药并疗诸蛇毒,惟塞不密,则气歇,不中用。
一七○四八·华佗救虺蛇螫神方
以头垢敷疮中立愈。或捣 草敷之,亦效。
一七○四九·华佗救诸蛇螫神方
此云诸蛇,非前件三种,盖谓赤 黄颔之属。治法急以绳缚创上寸许,则毒瓦斯不得走,一面令人以口嗍所螫处,取毒数唾去之,毒尽即不复痛。口嗍当少痛,无苦状。或觅取紫苋菜捣,饮汁一升,其滓以少水和涂疮上。又捣冬瓜根以敷之,或嚼干姜敷之,或煮吴茱萸汤渍之,均效。
一七○五○·华佗救蜈蚣螫神方
割鸡冠取血涂之瘥。或嚼大蒜、小蒜、桑白汁等涂之。或 蓝汁渍之,或以蜗牛擦取汁,点入螫处。
一七○五一·华佗救蜘蛛螫神方
取萝 草捣入泥封之,日二、三,毒化作脓。脓出,频着勿停。或以乌麻油和胡粉如泥涂之,干即易去,取瘥止。又方用∶
枣叶 柏叶(各五月五日采阴干) 生铁衣 晚蚕砂各等分
为末,以生麻油和如泥,先灸咬处涂之。又治蜘蛛咬,遍身生丝,可急用∶
饮之,数日即愈。
一七○五二·华佗救蝎子螫神方
预于五月五日采蜀葵花、石榴花、艾心三物,俱阴干之,等分为末,和水涂螫处,立愈。
一七○五三·华佗救蜂螫神方
取人溺新者洗之瘥。或取蛇皮以蜜涂之。炙令热,以点螫处。或以酱汁涂蛇皮,炙封之,均效。
一七○五四·华佗救诸虫豸螫伤神方
取大蓝汁一碗,入雄黄、麝香二物,随意看多少,细研投蓝中,以点咬处。有是毒者,即并细服其汁,神效之极。亦治蜘蛛咬伤。
一八○○一·华佗治腹中生应声虫神方
人腹中忽生应声虫,古人治法,将本草读之,遇虫不应声者,用之即愈。兹更有便法一,省读本草之劳,即用生甘草与白矾等分,不须二钱,饮下即愈。
一八○○二·华佗治鼻中生红线神方
鼻中伸出红线一条,长尺许,稍动之则痛欲死。方用∶
硼砂 龙脑各一分
研末,以人乳调之,轻点在红线中间,忽觉有人拳其背,红线顷刻即消,诚称奇绝。
一八○○三·华佗治耳中蚁斗神方
凡人耳中忽闻有蚂蚁战斗之声者,是为肾水耗尽。又加怒气伤肝所致。方用∶
白芍 熟地 山茱萸各三两 麦冬一两 柴胡 栀子各三钱 白芥子一钱
水煎服,数剂后,战斗之声渐远,一月而愈。
一八○○四·华佗治耳中奇痒神方
耳中作痒,以木刺之,仍不能止,必以铁刀刺其底,铮铮作声,始觉愉快,否则痒极欲死。方用∶
龙骨一钱 皂角刺二条( 烧灰存性) 龙脑三分 雄鼠屎一枚
上共为末,鼠胆水调匀后,再以人乳调如糊,尽 入耳孔内。初时痒不可忍,须有人执定其两手,痒定而自愈矣。
一八○○五·华佗治无故见鬼神方
凡人无故见鬼,无论其状为三头六臂,或为断头刖足,或为金甲,或为蓝面,皆由心虚而祟凭之。方用∶
白术 苍术各三两 半夏 大戟 山慈菇各一两 天南星三钱 附子 麝香各一钱
共为细末,捣成饼状,以生姜煎汤化开服下,则必吐顽痰碗许而愈。
一八○○六·华佗治狐凭病神方
凡人为山魈木魅狐狸虫蛇所祟者,统称之狐凭病。方用∶
擦其私处,疾自愈。或以污秽亵衣包裹头部,则怪自大笑而去,永不复来。
一八○○七·华佗治脊缝生虱神方
本症之原因,为肾中有风,得阳气吹之,即脊部裂开一缝,出虱千余。方用∶
蓖麻三粒(研成如膏) 红枣三枚
捣成为丸,如弹丸大,火烧之熏于衣上,虱即死,而缝亦自合矣。
一八○○八·华佗治粪便前后互易神方
本症之原因,为夏季感受暑热,患者粪从前阴出,溺从后阴出,前后倒置,失其常度。法用∶
车前子三两
煎汤三碗,顿服即愈。
一八○○九·华佗治蛇生腹中神方
患者体干涸如柴,肤似鳞甲,极易辨明。治用∶
雄黄三两 甘草二两 白芷五钱
各为细末,择端午日以棕子米修合为丸如桐子大。食前嚼碎咽下,食后必作痛,切不可饮水,犯则无效。
一八○一○·华佗治鳖生腹中神方
治法仍用前方。再加马尿一碗,加人尿(童便尤佳)半合,饮之立消。
一八○一一·华佗治头臂生鸟鹊神方
患者头臂上忽生鸟鹊,外裹以皮膜,或如瘤状,或突起成块,内作鸟鹊之声,遇饥寒时即疼痛难忍。宜先以银刀割破其足,则鸟鹊即破孔而出。即敷以生肌散,外涂以神膏,三日后即生合如旧。
按∶生肌散及神膏均见本书第三卷。(孙思邈注)
一八○一二·华佗治鬼胎神方
患者腹部膨大,状如妊娠,惟形容憔悴,面目黧黑,骨干毛枯,是由室女或思妇,不克抑制欲念,邪物凭之,遂生此症。治用∶
红花半斤 大黄五钱 雷丸三钱
水煎服后,越宿即下血如鸡肝者数百片而愈。自后再多服补益之剂调治之。
一八○一三·华佗治热毒攻心神方
患者头角忽生疮疖,第一日头重如山,越日即变青紫,再越日青紫及于全身即死。本症多得之于常服媚药。初起时速用∶
金银花一斤
煎汁数十碗服之,俾少解其毒。继用∶
金银花二两 玄参三两 当归二两 生甘草一两
水煎服,日用一剂,至七日以后,疮口始渐能收敛。
一八○一四·华佗治脚底生指神方
患者足 之底部,忽生二趾,痛不可忍。急以刀轻刺其趾出血。次以∶
人参一钱 龙脑三分 硼砂一分 瓦葱一两
共研细末,随时掺之,血尽为度。再用∶
人参 生甘草 牛膝 白芥子 萆 各三钱 白术五钱 薏苡仁一两 半夏一钱
水煎服,四剂全愈。外更敷以神膏及生肌散。
一八○一五·华佗治蛇生背上神方
是症由忤触神灵所致。患者初时觉背部痛甚,久而渐肿。用刀刮破其皮,忽有蛇形之物跃出,长约二尺。急用∶
人参一两 半夏 天南星各三钱 附子一钱
水煎顿服,外敷以生肌散及神膏。
一八○一六·华佗治毛孔流血神方
是由于酒色不禁,恣意纵欲所致。患者足上或毛孔中,血出如一线,流之不止,即濒于死。急用∶
煮沸之,以两足浸入,即止。再用∶
人参一两 当归三两
水煎浓汤,别以鲮鲤甲一片炒之,研末,调入药汁中饮之,即不复发。
一八○一七·华佗治肠胃瘙痒神方
是为火郁结而不散之故。治宜表散之剂。用∶
柴胡 炒栀子 天花粉各三钱 甘草二钱 白芍一两
水煎服,数剂即愈。
一八○一八·华佗治遍身奇痒神方
尝有人先遍身发痒,锥刺之则稍已。未几又发奇痒,割以刀始快。少顷又痒,以刀割之乃觉痛,并流血不止。乃以锻石止之,复发奇痒,必割之体无完肤而后止。是必平时作恶多端获罪于天所致,患者宜自矢改过。一面用∶
人参一两 当归三两 荆芥三钱
水煎服三剂,必效。
一八○一九·华佗治水湿生虫神方
患者皮肤手足之间,发如蚯蚓之鸣声。鸣时可即用蚯蚓粪敷于患处。鸣止再用∶
薏仁 芡实各一两 白芷五钱 生甘草 黄芩各三钱 防风五分 附子三分
水煎服,即愈。
一八○二○·华佗治背生人头神方
患者背部忽生人头一具,眼耳口鼻俱备,并能呼人姓名。此症初起时,必背痛发痒。以手搔之,渐次长大,久且渐次露形,大如茶杯,唯无头发须眉耳。此时如以刀割之,立死不救。治宜用∶
人参半斤 白术五两 贝母 白芥子 茯苓 生甘草 青盐各三两 白矾 半夏各二两
共为末,米糊丸如梧子大,每日晨夕二次,白汤下五钱,头自渐次缩小而愈。
一八○二一·华佗治舌伸不收神方
是为阳火强盛之故。先以龙脑少许点之即收。次用∶
人参 黄连 白芍各三钱 菖蒲 柴胡各一钱
水煎服,二剂当愈。
一八○二二·华佗治舌缩不出神方
是为寒气结于胸腹之故,患者舌缩入喉咙,不能言语。宜急用∶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附子 肉桂 干姜各一钱
水煎服,一剂,舌自舒。
一八○二三·华佗治掌中突起神方
患者掌中忽高起一寸,不痛不痒,是为阳明经之火不散,郁于掌中使然也。治用∶
煎汤,以手握之,至凉而止。如是者十日,首觉剧痛,继乃觉痒,终乃突起者,渐且平复矣。
一八○二四·华佗治鼻大如拳神方
是为肺金之火,壅于鼻而不得泄,以致鼻大如拳,疼痛欲死。治宜清其肺中之邪,去其鼻间之火,方用∶
黄芩 甘草 麦冬 天花粉各三钱 桔梗 天门冬各五钱 紫菀二钱 百部 紫苏各一钱
水煎服,四剂自消。
一八○二五·华佗治男子乳房肿如妇人神方
男子乳房忽壅肿如妇人之状,扪之痛欲死,经发不愈,是乃阳明之气,结于乳房之间,治宜消痰通瘀。方用∶
金银花 蒲公英各一两 天花粉 白芥子各五钱 茯苓 白芍 通草各三钱 柴胡二钱木
一八○二六·华佗治手足脱落神方
人有手足俱脱落,而依然能生活者,此乃伤寒之时,口渴过饮凉水所致。愈后倘手足指出水者,急用∶
薏苡仁三两 茯苓二两 白术一两 肉桂 车前子各一钱
水煎服,一连十剂。小便大利,俟手足水止之候,即止而不服。
一八○二七·华佗治指甲脱落神方
患者手指甲尽行脱落,不痛不痒。是为肾经火虚,及房室之后,遽以凉水洗手所致。方用∶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茯苓 丹皮 泽泻 柴胡 白芍 破故纸各三钱
一八○二八·华佗治指缝生虫神方
患者指缝间血流不止,有虫如蜉蝣钻出,少顷即飞去,是缘湿热生虫,并带风邪所致。方用∶
黄 熟地黄 薏苡仁各五钱 茯苓 当归 白芍 生甘草 白术各三钱 人参 柴胡 荆芥 川芎各一钱
水煎服四剂后,血即不流。更服四剂,手指即完好如初,
一八○二九·华佗治脐口突伸神方
患者脐口忽长出二寸,状似蛇尾,却又非蛇,且不觉痛痒,是由任带之脉,痰气壅滞所致。方用∶
硼砂 龙脑 麝香各一分 白芷 雄黄各一钱 儿茶二钱
共研末,先将其尾刺出血,此时患者必昏晕欲死,急以药点之,立化为黑水。急用∶
煎汤顿服,自愈。
一八○三○·华佗治肛门生蛇神方
是为大肠湿热所致,肛门间忽伸出一物,似蛇非蛇,出入自由,治宜内用消药,外用点药。方用∶
当归 白芍各一两 地榆五钱 莱菔子三钱 枳壳 槟榔 大黄各一钱
水煎,饭前温服一剂。外以∶
煎汁洗之。洗后再用∶
研末点之,伸出物自缩进而愈矣。
一八○三一·华佗治眼中长肉神方
常有人于眼中长肉二条,长各一寸,粗等线香,垂于眼外。治用∶
龙脑 黄连 甘草各一分 硼砂半分
各为细末,研至无声为度。以人乳调点肉尖上,觉眼珠火炮出,一时收入而愈。更以∶
白芍五钱 白芥子 白术 茯苓各三钱 炒栀子二钱 柴胡 甘草 陈皮各一钱
一八○三二·华佗治腹胁间生鳞甲神方
此症以妇人为多,男子亦间有之。是缘孽龙化形,与妇人交接所致,此病以速治为妙。方用∶
雷丸 大黄 白矾 铁衣 雄黄各三钱
共为细末,枣肉为丸,酒下三钱超时即由后阴下物碗许,状如人精,即觉胸中开爽。再服三钱,鳞甲尽落而愈。
一八○三三·华佗治手皮上现蛇形神方
是缘蛇类乘人睡时,作交感于人身所致。患者手上皮上现蛇形一条,痛不可忍。治法先以利刀刺其头部,继刺其尾,遂有如墨汁之血流出。外以白芷为末掺之,二次而愈。
一八○三四·华佗治喉中有物行动神方
是由食生菜时,误吞蜈蚣,遂令蜈蚣生于胃口之上,其候喉中似有物行动,唾痰时其痛更甚。全身皮肤开裂,有水流出,目红肿而不痛,足水肿而能行。治法用∶
五香烹煮极烂,乘患者熟睡时,将鸡置于口畔,则蜈蚣闻此香气,自然外出,即宜捉住,切不令再入口中。自一条至数条,尽乃愈。然后再以∶
生甘草 荆芥 陈皮各一钱 白芍五钱 当归 黄 各一两 薏苡仁 茯苓各三两 防风五分
水煎服十剂,则皮肤之裂自愈,而足肿亦消矣。
一八○三五·华佗治胃中有蛇神方
患者胃部不时作痛,饥时更甚,尤畏大寒,日日作楚。治用∶
捣汁灌之,则患者忽吐蛇一条而愈。长凡三尺有奇。
一八○三六·华佗治头大如斗神方
是由痰郁所致,患者头面忽肿如斗大,视人小如二寸许。饮食不思,呻吟欲睡。治用∶
瓜蒂 赤小豆各一两
共捣末,取一钱匕。别以香豉一合,热汤七合,煮作稀粥,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令吐。一剂而头目之肿消,再剂而见人如故。后用∶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三钱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半夏三钱
水煎服二剂自愈
一八○三七·华佗治胸中有虫神方
本症因食鲤而得,患者中心闷甚,饮食不能。宜用∶
半夏 甘草 人参各三钱 瓜蒂七枚 黄连 陈皮各一钱
水煎温顿服,立时当吐虫数升,其头面皆赤,尾如鱼子。
按∶此即华先生治广陵太守陈登之方,陈曾患此症,先生为治愈后,坚嘱令断绝酒色,始可长愈,否则二年后,必病饱满而死。登不能听,三年果如华先生言。(孙思邈注)
一八○三八·华佗治耳内长肉神方
是由肾火腾烧于耳所致,患者耳内,忽长肉一条,赤色如带,手不可近。治用∶
硼砂 龙脑各一分
研和点之,立化为水,后再多服补益之剂,调治之,自愈。
一九○○一·华佗治牛疫神方
牛疫感传极烈,一牛染病,则附近之牛,必相继倒毙。其候如牛低头垂耳,食量减少,气喘发惊,涕泗交流,粪便初则燥结,继则泄泻,口内有腐烂斑痕,即为有疫之证,急于牛栏中烧真安息香,牛吸其香,即愈。或取獭屎三升,以沸汤淋取汁二升,灌之即愈。惟上二药均极难得。故常用之药为∶
牙皂 细辛 川乌头 草乌头 雄黄
上五味药等分,共研为末,另加麝香少许,吹入牛鼻中五、六分,即愈。
一九○○二·华佗治牛腹胀神方
牛如误食地胆虫,或吞苜蓿草,腹胀满欲死。急研大麻子取汁,乘热灌入五、六升,即愈。
一九○○三·华佗治牛狂神方
牛发狂疾,则胆大放奔,逢人即以角触抵。急用∶
大黄 黄连各五钱
共为末,以鸡子与酒共一升调匀灌之,即愈。
一九○○四·华佗治牛疥神方
黑豆水煮,去滓取汁,洗五、六次即愈。或以荞麦烧灰淋汁,入明矾一合,涂之亦效。
一九○○五、华佗治牛抵触肠出神方
砂一大两 干姜二小两
共为末,涂损处,肠即自入。若肠干不入,宜割去干处讫,用∶
为末,敷之。
一九○○六·华佗治牛前蹄病神方
乳香三钱 龙骨六钱五分 黄丹三钱五分 麝香三分 硼砂五分 人发灰少许
上共捣末,香油调敷。
一九○○七·华佗治牛喉风神方
知母 贝母 黄芩 大黄 甘草 荆芥 枝子 栝蒌 川芎 牙硝 白矾 朴硝 雄黄
上十三味等分为末,每服二两,用蜜水二升,同调灌之。
一九○○八·华佗治马伤蹄神方
大黄 五灵脂 木鳖子(去油) 海桐皮 甘草 土黄 芸苔子 白芥子
上等分为末,以黄米粥调药,摊帛上包之。
一九○○九·华佗治马流沫神方
当归 白术 菖蒲 泽泻 赤石脂 枳壳 浓朴 甘草
上等分,共为末,每一两半,加酒一升,葱三握,同水煎温灌。
一九○一○·华佗治马急黄黑汗神方
大黄 当归各一两 盐半升
以水三升,煎取半升,分两度灌口。如不定,破尾尖血出,即止。
一九○一一·华佗治马后冷神方
豉 葱 姜各一两
水五升,煮取半升,和酒灌之,即瘥。
一九○一二·华佗治马脊疮神方
调油敷之,避风,立瘥。
一九○一三·华佗治马疥神方
雄黄 头发 腊月猪脂
上以前二药,煮于猪脂中,至发消为度,趁热擦之,极效。或用∶
捣汁灌之,亦效。又∶荞麦杆
烧灰淋汁洗之。或∶藜芦
为末,以水调敷,均效。
一九○一四·华佗治马癞病神方
硫黄 大黄 巴豆(去油) 塌灰
上各等分,研末,将苏子油熬沸,下前药。即取起候冷,以鲮鲤甲刮破患处涂之,极效。
一九○一五·华佗治马目晕神方
霜后干楮叶。
细研为末,日两度,管吹眼中,瘥。
一九○一六·华佗治马胞转及肠结神方
细辛 防风 芍药各一两 盐一升
上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二度灌。
一九○一七·华佗治马肺热神方
大黄 黄芩 芍药 细辛各一两
上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再以油酒各半升,调和,分三度灌口。如不定,加盐半升,水一升半,温如人肌,灌后即定。
一九○一八·华佗治马翻胃神方
益智仁 肉豆蔻 五味子 广木香 槟榔 草果 细辛 青皮 当归 浓朴 川芎 官桂甘草 砂仁 白术 芍药 白芷 枳壳 木香
上各等分,每服两半,加枣五枚,姜五片,苦酒五斤,同煎三沸,候温灌之。
一九○一九·华佗治马胎动神方
白术 当归 人参 甘草 川芎 砂仁 熟地黄各二钱 陈皮一钱 黄芩二钱 白芍药(炒) 阿胶各六钱 紫苏一钱
上每服一两五钱,加生姜五片,水一小桶,同煎五沸,候温灌之。
一九○二○·华佗治羊疥神方
本症最易感染,轻则皮毛脱落,重则发生他疾,有害生命。治用∶
水银一分 猪脂三分
钵中研合之,至不见水银为度。临用再加猪脂二斤,涂于患处。或以藜芦根捶碎,渍米泔汁中,装入容器中,密闭之,置热灶间。俟其味酸,先以瓷片刮患处,令赤,用汤洗之,去疮甲,拭干,以药涂之,两次即愈。
一九○二一·华佗治羊疫神方
治法同于牛疫。
一九○二二·华佗治猪疫神方
大黄 朴硝各五钱
共煎汤,倾出候温,竹筒灌下,即愈。或以∶
贯众三两 猪牙皂二两
水三、四碗,煎三、四十沸,再加朴硝末三两。煎二、三沸,候温灌下,亦效。亦可用治羊疫法治之。
一九○二三·华佗治一切猪病神方
凡猪患病,可割去尾尖,血出自愈。
一九○二四·华佗治犬疥神方
烧灰,和粥与食,立愈。
一九○二五·华佗治犬癞病神方
犬生此病,则毛脱而恶臭。可用∶
大蜈蚣一条
拌饭中,令食,不久即愈。或以∶
纳猪肠中,与食,尤效。
一九○二六·华佗治犬跌打伤神方
凡犬被跌打伤而死者,即着土置之,超时即能更生。
一九○二七·华佗除犬蝇神方
以香油遍擦全身即愈。
一九○二八·华佗治猫一切病神方
猫患诸病,可用∶
磨水,灌之即愈。
一九○二九·华佗治猫癞病神方
以百部煎汤,遍涂患处,极效。或如治犬法施之亦极效。
一九○三○·华佗治猫被踏伤神方
急用苏木煎汤,洗其伤处,或乘温灌之,自能渐愈。
一九○三一·华佗治猫死胎不下神方
以童子小便乘温灌下,自下。
一九○三二·华佗治鸡病神方
以香麻油灌之即愈。
一九○三三·华佗治鸡疫神方
以巴豆数粒,切成小片饲之,一泻即愈。或以绿豆粉,水和成条,饲之,数次即愈。
一九○三四·华佗治鹅鸭疫病神方
即将其左翅上黑筋一条,以针刺出黑血,以米和油饲,即愈。
一九○三五·华佗阉豕秘方
凡豕经阉割后,则性静而易驯,且发育亦较易,其期以春秋二季为佳,牝牡阉法,述如下∶
(一)牡豕阉法∶凡牡豕未逾四十二日者,即可自其肾囊底部割之。摘取其肾子,并将其筋割断。若已逾四十二日,宜以线系其筋于伤口之处。至豕之已逾二、三年以上者,则宜先缚其四足,一人将其全身压住,一人以左手握肾囊,右手操刀,自囊下割开,取出肾子,并割断其筋,其伤口亟以两指合之,则易于平复。更有一法∶先用蜡线,将肾囊勒之使紧,俾血脉不通,数日之后,其肾囊与子,自能脱落。惟小豕未满四十二日者,则不能用此法。且施术时宜敏捷,否则豕有肿痛之患。又或所用之线太粗,或结扎不紧,或肾子有少许为线所扎,皆足贻害。
(二)牝豕阉法∶先以一、二人将豕压在左边,使不得动。阉者乃于豕腰间,用刀割之,轻出其右侧之肠,将线扎完,急用钝刀割之。或以手撕去其生肠,即将与生肠相连之物,纳入肠内原处,线缝创口。或以油少许涂之。左侧生肠,亦如前法行之,施术既毕,可即将豕放去。
一九○三六·华佗阉马牛羊秘法
阉法与前项大略相同,惟仅阉牡兽,牝兽则不可阉,其阉割时期,亦随其类而异。大抵马生后一年至半年,牛生后六月至九月,羊生后一月,过迟恐有妨生命,施术者不可不留意也。
一九○三七·华佗阉鸡秘法
公鸡生后二、三月,即可阉割。阉割之前,自朝至暮,宜先令绝食。然后紧缚两翅,置鸡身于阉割台上,台以竹木制之,有枢机能固定鸡身,使不得动。乃于其末一肋骨之前,去毛纵剖之,约寸许,取出其肾子,缝其伤口。释使安居巢中,越日即如常。
二○○○一·华佗炼元明粉秘法
元明粉最能降火化痰,清利脏腑,危症服之可蠲,狂躁用之即愈。炼法宜于冬至后取净朴硝十斤,以水一斗五升,白萝卜五斤,同硝入锅内煮化。俟沸足,捞去萝卜,乃以绵纸二层,摊竹丝箕内,乘热过滤。将其汁置露天中三日,其硝即逐渐凝结,沥去余水,干之。将硝取下,再用砂锅倾炭炉上,将硝一碗,化开煎沸,以铜匙铲搅,将成凝结时,铲入小鱼酢罐内,上空寸许,再下硝炼,如此已毕。每一罐下以三钉如品字形,钉入地中,上留半寸在外,将罐浮顿钉头上,以瓦覆口,周遭以砖砌成百眼炉,围绕离罐寸许,以着火之炭,安入炉内,四围及顶火、底火,须同时相护,俟罐硝红为度。次日将罐取出,预以绵纸平铺洁净阴地上,将硝自罐中倾出碾细,以绢筛于棉纸上,浓约一钱。三日后其硝复活,色白如粉,轻虚成片。再以钵盛之,除去潮气,收藏候用。
二○○○二·华佗炼硝石秘法
取洁净朴硝半斤,纳罐中,以炭火熔化,煎干 红,住火,冷定取出,即成硝石,收藏候用。
二○○○三·华佗炼金顶砒秘法
以铅一斤,内小罐中,用炭火煨化。投白砒二两于烊化铅上,炼至烟尽为度。冷定,打开,其金顶砒即结于铅之面上,取下收藏听用。
二○○○四·华佗取红铅秘法
红铅为女子第一次初至之天癸。凡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是为阴中之真阳,气血之元禀。将行之前,两颊先若桃花之状,阳献阴藏,则半月之内必来。可预以白绵绸一尺五寸,洗净。常状如鱼眼,色红而明,光泽如珠;余经换绸兜取。阴干浸于上白童便内,片时后,其经自然脱下,聚置磁盆,阴干听用。如次经以后,但未破身者,俱可聚取。阴干于瓷盆升炼之,色如紫霜。本品之第一次至者,为接命至宝。服法以陈酒和下。超时即昏醉不醒,饮以人乳,日后自苏。服后如能屏绝房室,得延寿一纪。其第二次以后之经水,如合入二元丹,用人乳服之,亦能接命延年,却除百病。次方异常神秘,不宜轻泄。
二○○○五·华佗取金汁秘法
本品之主治功用,如救中砒毒、河豚毒,皆极神效。又如伤寒阳毒发狂,疔疮痧症,毒气入内,烦躁口渴,脉大有力等症,皆可治之。取法以大毛竹一连二节,用刀削去外青一半,以是即金汁。瓷罐收贮候用。
二○○○六·华佗取蟾酥秘法
凡蟾不拘大小,莫不有酥。取法可用宽幅铜镊,钳蟾之眉梭高肉上微紧,旋即拔去。酥即凝于镊内,多则刮下,阴干之。其已经取过之蟾,避风二日后,仍送草园中,自不致伤害其生。
二○○○七·华佗制附子秘法
择附子之大者,以童便渍淹三寸,每日换便,浸至夏三冬五,再换童便,煮尽二香为度。去皮脐,线穿阴干,或日中曝之亦可,收藏候用。
二○○○八·华佗种空青秘法
空青为点眼神药,天产者极不易得,今以人工种之,其效与天产者不殊。方用∶
朴硝半钱 白蒺藜 龙胆草各一分 仙灵脾叶 旋复花各一钱
共为未,以黄泥一块如拳大,同药和匀,水调似软饭,作成土饼。用太平钱五枚,按五方排定,于光面书金、木、水、火、土五字,所写字向下,钱字向上,随五方安之。用 砂如豆大,每钱安四块,在四字孔罅中,须要干黄土上,顺着土饼,覆以新砂盆,又将燥黄土覆盆,冬月十日,夏月五日,取出。于钱上摘取下,细研入药,不可老,亦不可嫩,须得中也。
二○○○九·华佗炼钟乳秘法
本品能强阴益阳,通百节,利九窍,补虚劳,下乳汁,服之令人阳气暴充,饮食倍进,形体壮盛。选择法不问浓薄,但令颜色明净光泽者,即堪入炼。惟黄赤二色者不堪用。炼时置一斤于金银器中,则以大铛着置乳器于其中,令没,煮之常令如鱼眼沸,水减更添。若薄乳,三日三夜;若雁齿及浓肥乳管,七日七夜。俟乳色变黄白,即熟,如疑生更煮,满十日为佳。煮讫出金银器,其铛内水尽黄浊,弃之,勿令人服。更着清水还纳上件乳器,煮之半日许,出之,其水犹清,不变即止,乳无毒矣。
二○○一○·华佗研钟乳秘法
取所炼钟乳,于瓷器中用玉锤捣令碎,着水研之,水尽更添,常令如稀泔。上乳细者皆浮在上,粗者沉在下,复绕锤研之易碎,满五日状如乳汁,至七、八日其乳放白光,非常可爱。取少许置臂上试之,状如检书中白鱼滑,自然白光出,便以浇之,不随水落,便熟。若得水而落者便生。更须研之,以不落为度。熟已澄取曝干,丸散任意服之。
二一○○一·华佗茯苓酥神方
本品主除万病,久服能延年。制法取上品茯苓,连皮干蒸,取出以汤淋之,俟色白味甘为度。曝干捣筛,得三斗。取陈酒一石,蜜一斗,和茯苓末。入容一石五斗之瓮中,熟搅之百遍,密封勿令泄气。冬日五十日,夏日二十一日,其酥即浮于酒上,接取酥饮之,味甘美如甘露。亦可作饼,大如掌,空屋中阴干。服一饼,能终日不饥。
二一○○二·华佗杏仁酥神方
本品主治万病,除诸风虚劳及感冷。制法取味极甘香之家杏仁一石(切忌用山杏仁因有大毒能杀人也)。须择其颗粒完全者,去皮尖微炒,捣作细未。取美酒两石,研杏仁取汁,得一石五斗,再以蜜一斗,拌杏仁汁,煎令极浓,与乳相似。纳两石瓮中搅之,密封泥,勿令泄气。与上茯苓酥同法。三十日看之,酒上出酥,接取酥,纳瓷器中封之。取酥下酒,别封之。团其药如梨大,置空屋中干之。服之令人断谷。
二一○○三·华佗地黄酒酥神方
本品能令人发白更黑,齿落重生,脑髓满实,还年却老,行及奔马,久服令人有子。制用粗肥地黄十石,切捣取汁三石,麻子一石,捣作末,以地黄汁研取汁二石七斗,杏仁一石,去皮尖,两仁者佳,捣作末。以麻子汁研取汁二石五斗,乃以曲末三斗,浸入地黄等汁中七日。以米三石,分作三次投下,凡阅三日一投。如酿酒法,熟后密封三七日,其酥在酒中色黄如金,以物接取,可得九升,然后取酒封之。服法宜先食糟,糟尽乃服酒及酥,每服酒一升,酥一匙,乘温服之。
二一○○四·华佗杏子丹神方
本品久服,可避谷。制用上粳米三斗,淘净沙炒作饭,曝干捣筛。杏仁三斗,须择取二仁者,去皮尖曝干,捣碎,以水五斗,研取汁,味尽乃止。上二味先煎杏仁汁,令如稀面糊,置铜器内。粳米如稀粥,煎以 火,自旦至夕,搅勿停手,候水气尽,则出之,阴干纸贮。用时以暖汤二升,纳药如鸡子大,置于汤中,停一炊久,任意取食。
二一○○五·华佗天门冬丸神方
凡天门冬苗作蔓有钩刺者是。采得后当以酢浆水煮之使湿,去心皮曝干,捣筛,以水蜜中半和之,仍更曝干,又捣末,水蜜中半和之,更曝干。每取一丸含之,有津液辄咽之,常含勿绝,行亦含之,久久自可绝谷,禁一切食,仅能食大麦。
二一○○六·华佗云母丸神方
云母粉 石钟乳(炼) 白石英 肉苁蓉 石膏 天门冬(去心) 人参 续断 菖蒲 菌桂泽泻 秦艽 紫芝 五加皮 鹿茸 地肤子 薯芋 石斛 杜仲(炙) 桑寄生 细辛 干地黄 荆花 柏叶 赤翦 酸枣仁 五味子 牛膝 菊花 远志(去心) 萆 茜根 巴 戟天 赤石脂 地黄花 枸杞子 桑螵蛸 茯苓 子 天雄(炮去皮) 山茱萸 白术 菟丝子 松实 黄 麦门冬(去心) 柏子仁 荠子 冬瓜子 蛇床子 决明子 菥 子车
上各等分捣筛,蜜丸如梧子大。先服十丸,渐至二十丸,日三。当勤相续,不得废缺,百日始满。久服延年益寿,强身健体,聪强耳目,流通营卫,补养五脏,调和六腑颜色,充壮,不知衰老。
二一○○七·华佗松脂神方
松脂五斤,灰水煮三十遍,浆水煮三十遍,清水煮三十遍;茯苓五斤,灰水煮十遍,浆水煮十遍,清水煮十遍;生天门冬去心皮,曝干,捣作末;真牛酥三斤,炼十三遍;白蜜三斤,煎令沫尽;蜡三斤,炼三十遍。
上捣筛以铜器重汤上,先纳酥,次下蜡,次下蜜,候消讫,乃下诸药。急搅之勿住手,务令极匀。内瓷器中密封,勿令泄气。欲服之宜于先一日不食,至翌日进美食,令大饱。然后绝食,即服二两,二十日服四两。又二十日后服八两。
二一○○八·华佗轻身神方
上二味等分为末,炼蜜和酒,服如鸡子黄许大,一日三丸,一日服三次。
二一○○九·华佗不老延年神方
雷丸 防风 柏子仁
上三味,等分为末,酒服方寸匙,日三。六十以上人亦可服二匙。久服延年益精补脑。未六十太盛,勿服。
二一○一○·华佗菖蒲膏神方
本品主治症癖、咳逆、上气、痔漏等病,最良。久服能延年益寿,耳目聪明,智能日增。并令人肤体充肥,光泽腴润,发白更黑,身轻目敏,行走如风,填骨髓,益精气。服一剂,寿百岁。制法∶于二月八日采取肥实白色节间可容指之菖蒲,阴干去毛距。择吉日捣筛,以一两为一剂。以药四分,蜜一分半,酥和如稠糜柔弱,令极匀,纳瓷器中,密封口,埋谷聚中一百日。欲服此药,宜先服泻剂,或吐剂,候吐痢讫,取王相日平旦,空腹服一两,含而咽之,有力能渐消,加至三二两。服药至辰巳间,药消讫,可食粳米乳糜,更不得食他物。
若渴可饮热汤少许。日一服,一生忌羊肉、熟葵。
二一○一一·华佗耆婆汤神方
本剂主治大虚,冷风,羸弱无颜色。制用∶
酥一斤(炼) 生姜一合七·薤白三握(炙令黄) 酒二升 白蜜一斤(炼) 油一斤 椒一合 胡麻仁一升 橙叶一握(炙令黄) 豉一斤 糖一升
上先以酒渍豉一宿,去滓,内糖蜜油酥于铜器中煮沸,令匀。次纳薤姜煮令熟,次纳椒橙叶、胡麻煮数沸,取出纳瓷器中密封。空腹吞一合,如人行十里,更一服,冷者加椒。
二一○一二·华佗牛乳汤神方
牛乳三升 荜茇半两为末
上二味置铜器中,取水三升,和乳合煎,空腹顿服,日三服,七日除。本剂能除一切气,慎面、猪、鱼、鸡、蒜、生冷。
二一○一三·华佗猪肚煎神方
本品补虚羸乏气力。制用∶
肥大猪肚一具 人参五两 椒一两 干姜一两半 葱白七两(细切) 粳米半升(熟煮)
上五味和匀,纳猪肚中,缝合勿令泄气。以水一斗半,微火煮令烂熟,空腹食之,兼少与饮,一顿令尽。服四、五剂神效。
二一○一四·华佗羊头蹄煎神方
本品主治五劳七伤虚损。制用∶
白羊头蹄一具
草火烧令黄赤。先以水煮半熟。再用∶
胡椒一两 荜茇一两 干姜一两 葱白 香豉一升
纳之更煮令大烂,去骨空腹任性食之。日食一具,满七具止。禁生冷、铅丹、瓜果、肥腻、白酒、大蒜,一切畜血等七日。
二一○一五·华佗大黄丸神方
主治虚劳百病。制用∶
黄 柏子仁 天门冬(去心) 白术 干地黄 远志(去心) 泽泻 薯芋 甘草(炙)人参 石斛 麦门冬(去心) 牛膝 杜仲(炙) 薏苡仁 防风 茯苓 五味子 茯神 干姜丹参 肉苁蓉 枸杞子 车前子 山茱萸 狗脊 萆 阿胶(炙) 巴戟天 菟丝子覆盆子
上各一两,捣筛,蜜和丸,酒下十丸,日稍加至四十丸。性冷者加干姜、桂心、细辛各二两,去车前子、麦门冬、泽泻;健忘者加远志、菖蒲各二两;患风者加防风、独活、芎各二两;老人加牛膝、杜仲、萆 、狗脊、石斛、鹿茸、白马茎各二两。无问长幼,常服勿绝。百日以内,慎忌饮食,切禁生冷、油腻、鸡、鱼等。
二一○一六·华佗柏子仁丸神方
本剂久服,能强记不忘。制用∶
柏子仁五两 蛇床子 菟丝子 覆盆子各半升 石斛 巴戟天各二两半 杜仲(炙) 茯苓天门冬(去心) 远志(去心)各三两 天雄(炮去皮)一两 续断 桂心各一两半 菖蒲泽泻 薯芋 人参 干地黄 山茱萸各二两 五味子五两 钟乳(炼成者)三两 肉苁蓉六两
上捣筛,蜜和丸如桐子大。先服二十丸,稍加至三十丸。先斋五日,乃服药。服后二十日后,齿垢消去,白如银;二十四日面悦泽;六十日瞳子黑白分明,尿无遗沥;八十日四肢遍润,白发复黑,腰背不痛;一百五十日,意气如少年。药尽一剂,药力同至,乃入房。
二一○一七·华佗紫石英汤神方
主治心虚寒热百病,令人肥健。制用∶
紫石英十两 白石脂 赤石脂 干姜各三十两
上先取十分之一,用微火煮之,分为四服,日三夜一。服药前勿宿食,服后午时乃食。日日根据前秤取服之,满四十日止,服讫即行,勿专事坐卧,须令药力遍身,百脉中行。若大冷者,春秋各四十丸,日服令疾退为止。惟服之过多,令人大热,即须服冷药压之。
二二○○一·疽
齐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臣意诊其脉。告曰∶“君之病恶,不可言也。”即出,独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内发于肠胃之间,后五日当痈肿,后八日呕脓死,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成即如期死。
成既疽发于肠胃,正可剖而洗之,不待其痈肿而呕脓也。虽热上熏阳明,烂流络,至于头痛,亦岂无药?况其时疽尚未成,痈尚未发,去其烂菌,自无后患。惜乎成之不遇也。(华佗注)
二二○○二·气隔
齐王中子诸婴儿小子病,召臣意诊,切其脉,告曰∶“气隔病,病使人烦懑,食不下,时呕沫,病得之少忧,数乞食饮。”臣意即为之作下气汤以饮之。一日气下,二日能食,三日即病愈。
此病主在心,周身热,宜养心,不得专下气。下气虽效,强制力耳。意之言曰∶“烦懑食不下,则络脉有过,络脉有过,则血上出,血上出者死,此悲心所生也。”既知心病而治气,未免自相矛盾,且不惧其强制之后而有反抗力乎?世以香散下降治肝气,终至愈发剧,亦犹此耳。(华佗注)
二二○○三·涌疝
齐郎中令循病,众医皆以为蹶中而刺之。臣意诊之,曰∶“涌疝也,令人不得前后溲。”循曰∶“不得前后溲三日矣。”臣意饮以火齐汤,一饮得前溲,再饮大溲,三饮而疾愈。意之言曰∶“右口脉大而数,数者中下热而涌。”既知其热,投以火齐汤,以热攻热虽得法,若热加增,由中下而上涌将奈如?其得溲也,亦幸矣哉!(华佗注)
二二○○四·热病气
齐中御府长信,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揽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至此水气入腠理,针天柱骨可愈。意不用针而用汤,幸汗出,否则必成紫云疯。若谓失治一时,即转为寒热。殆漠视耳。若根据脉法∶"热病阴阳交者死。"则信万不致此,因信汗,肌
二二○○五·风瘅客脬
此难于大小便,溺赤。臣意饮以火齐汤,一饮即前后溲,再饮病已,溺如故。
意之言曰∶“脉大而躁,大者膀胱气也,躁者中有热而溺赤。”又切其太阴之口∶“湿热,风气也。”予尝以白蝴蝶花根煎汤饮见效。考意火齐汤,用附子、肉桂、大戟、大黄、汉防己、车前子、防风,此岂可常用,意何恃为绝技也哉?(吴普注)
二二○○六·肺消瘅(即肺气热)
山跗病,得之盛怒,而以接内。所以知山跗之病者,臣意切其脉,肺气热也。齐太医先诊山跗病,灸其足少阳脉口,而饮之半夏丸,病者即泄注,腹中虚。又灸其少阴脉,是坏肝刚极深,如是重损病者气;以故加寒热,所以后三日而狂者。肝一络连属,结络乳下阳明,故络绝。开阳明脉,阳明脉伤,即当狂走。后五日死者,肝与心相去五分,故曰五日尽,尽即死矣。
按∶此先病肝,后痰肺,继之以灸,夏饮半夏燥烈品。然苟大补元气,如漆叶青 散,非不可治。第须久服,缓不济急耳。(樊阿注)
二二○○七·积瘕
瘕与症异,症坚而瘕软,症以血为之,瘕以气为之也。齐中尉潘满如病,少腹痛,臣意切其脉,深小弱,其卒然浮合也,是脾气也。右脉口气至紧小,见瘕气也,后溲血死。
按∶此若经吾师治,必不令其瘕之自溃溲血而死。意盖仅能诊脉决死生,而决不能治病也。脾去而人不致死,瘕破而肉不致痛,此理彼犹未知耳。(樊阿注)
二二○○八·回风(又名内风,俗名酒膈)
阳虚侯相赵章,病得之酒。众医皆以为寒中,臣意诊其脉,曰∶“回风。”回风者,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法曰∶“五日死。”而后十日乃死。因其人嗜粥,中脏实,故过期。师言∶“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
按∶此若翻胃,可用桑 (即桑枝拳曲处)煎汤服,或服葛花。若吾则以针刺胸背,散其酒气,内风自平。(樊阿注)
二二○○九·风蹶
济北王病,得之汗出伏地。臣意切其脉时,风气也。阳气尽行而阴气入,阴气入张,则寒气上而热气下,故胸满。即为药酒,尽三石,病已。
药酒尽三石,阿信用之坚。如不饮酒,则此风终不愈矣。可知医虽良,须病者服从耳。或实有可治之质耳。(樊阿注)。
二二○○九·气疝
齐北宫司空命妇,疝气客膀胱,虽于前后溲而溺赤,病见寒气则遗溺。众医皆以为风入中,病主在肺,刺其足少阳脉。臣意谓腹之所以肿者,厥阴之络结小腹也。厥阴有过则脉结动,动则腹肿,臣意即灸其厥阴之脉。左右各一所,即不遗溺而溲清,小腹痛止。即更为火齐汤以饮之,三日而疝气散,即愈。
按∶意治病,纯用火齐汤,所谓得意佳作也。不知此病之愈,得力在灸,以厥阴病,灸厥阴脉,一灸而络舒。吾之攻灸,有鉴于斯。(樊阿注)
二二○一一·热蹶
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臣意告曰∶“热蹶也。”则刺其足心各三所(即三壮也)。按之大醉者,至于四肢发疯斑,或腹下脓疮累累。若用泻剂,中气愈虚,长热不退。刺其足心,以泄内热,诚捷诀也。予愿师事之。(樊阿注)
二二○一二·呕血
济北王女子竖,奉剑从王之厕。王去,竖后,王令人召之,即仆于厕,呕血死。病得之流汗,流汗者同法。(法当春呕血死也)病内重,毛发色泽、脉不衰。脾可割可补,故脾虽伤而毛发色泽脉不衰。惟大忌呕血,大忌流汗。医遇此症,贸然进药者多矣。吾愿举是以晓之。(樊阿注)
二二○一三·龋齿(一名蛀齿,缺朽也)
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漱。
食后宜漱口,为保齿秘诀。况卧时受风,风将内袭,即醒而咀嚼,使风聚而不散,齿故先病,至于缺朽。苦参子涩敛,漱之用风解而齿固,此牙科丹方之一也。
二二○一四·通乳
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召臣意,臣意往。饮以莨砀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臣意复诊其脉而脉躁,躁者有余病,即饮以硝石(芒硝、石膏),一剂出(便也)血,血如豆,比五六枚,(莨砀今无买,可用穿甲代之)。
肠胃内燥,血气不流行,是以无乳。饮以硝石,则热降而燥润,瘀去而新生矣。医生多治标而不知治本,如治无乳,则仅通乳而已,必罔顾其余病。若治至出血,病家且将大咎医生。由是医生多用酬方,有宿疾者,永不可去。中国医途,可见一斑矣。(樊阿注)
二二○一五·伤脾气
齐丞相舍人奴,病得之流汗数出,灸于火而以出,见大风也望之杀。然黄黄者土气也,土不胜木。当至春,隔塞不通,不能食饮,法至夏,泄血死。众医以为大虫,不知其伤脾气也。
医不能望色,即不能辨症,自并生死不能决矣。若再诀治,势必加剧。若此症众医以为大虫,必投泻药化虫药无疑,故成伤脾。否则流汗见风,病在皮孔,何以伤及脾气哉?且伤脾不比伤肺伤肝,况当能食,治之尤易。乃知其病而无方,则亦何贵乎有名医。不惟舍人不幸,当时病者亦皆不幸也。(樊阿注)
二二○一六·蹶上为重
川王病,得之沐发未干而卧,蹶上为重,头痛身热,使人烦懑。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痛渐已。
寒水有反激力足以使热从上出。针刺有温泻力,足以使风从下泄。下泄则心懑除,上出则头痛止,不用汤药,盖亦可治病也。(樊阿注)
二二○一七·腰脊痛
宋建弄石不能起,即复置之,暮腰脊痛,不得溺。臣意见其色,太阳色干,肾部上及腰以下,枯四分所,故以往四五日,知其发也。臣意即为柔汤服之,十八日所而痛愈。又曰∶不亟治,痛即入濡肾,及其未舍(居也)五脏,急治之。病方今客濡肾(即肾外膜濡湿处也),此所谓肾痹也。
柔汤即阳和汤,流畅血脉,化滞去瘀,此汤肆中人皆知,何经十八日始愈?因阳数止于九,九九相生,则阳复矣。吾谓吾师有胆,仓公有识。(樊阿注)
二二○一八·月事不下
济北王侍者韩女病,腰背痛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也,诊其脉时切之肾脉也,涩而不属,故吾师有四物女宛丸,专治女病。意药当不外此。可笑众医以此症为寒热,吾不知其用常山、柴胡、草果仁乎?抑同鳖甲、龟胶乎?(樊阿注)
二二○一九·蛲瘕
临 汜里女子薄吾,病蛲瘕。蛲瘕为病,腹大,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动貌)。臣意饮以芫花一撮,即出蛲可数升,病已,三十日如故。病蛲得之于寒湿,寒湿气宛笃不发。化为虫,其色泽者,中脏无邪气及重病也。
凡寒湿虽居阴,亦喜外出。蛲成于寒湿,其性亦然。故遇芫花引吐而大出,众医以此病为寒热笃,当死不治,可笑也夫。(樊阿注)
二二○二○·饱食疾走
齐淳于司马食马肝,食饱甚,见酒来,即走去,驱疾,至舍即泄数十出。臣意告曰∶“为火齐米斗饮之,七八日而当愈。”
饱食疾走,震动肠胃失其分泌,故泄数十。以火齐化其积滞(见上),以米汁润其谷道,经七日一来复,自能愈矣。或谓米汁可治回风,回风之状,饮食嗌辄后之(即泄也)(见上)。此方勿轻视,因试见效也。(樊阿注)
二二○二一·伤肺溲血
齐中郎破石,病得之堕马僵石上,肺伤不治。其人嗜黍,黍主肺,故不及期死。诊脉法曰∶“病喜养阴处者顺死,喜养阳处者血死。”其人喜自静,不躁,又久安坐,伏几而寐,故血
按∶伤肺者必吐血,彼独溲血,自由静也。凡病肺最难治,吾师虽能割腹,不能剪肺,故肺伤者必不治。人言白芨可补肺,可补痈痿之肺耳,非补堕伤者也。仓公不以汤药着,于病理脉理独详耳。(樊阿注)
二二○二二·中热
齐王侍医遂(名也),中热,论曰∶“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性重腻,服之增闷),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便闭也)亟勿服,色将发痈。”遂曰∶“扁鹊曰∶‘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也。’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剂,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意谓∶“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合色脉表里有余不足,顺逆之法,参其人动静与息相应,乃可以论。”论曰∶“阳疾处内,阴形应外者,不加悍药及 石。”诊法曰∶“二阴应外,一阳接内者,不可以刚药。刚药入则动阳,阴病益衰,阳邪益着,邪气流行为重困,于愈忿发为疽。”意告之后,百余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
此请用药石者鉴。(樊阿注)
二二○二三·胁下大如覆杯
阳虚候,时(名也)病得之内,众医皆以为蹶。臣意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予治一人腹下坚痞,大如覆杯,不痛肿,惟气逆,病得之暮年纳外家。投以黄 、熟地、党参,气下痞消即此类也。(樊阿注)
二二○二四·沓风
成开方病,得之数饮酒以见大风气,苦沓风三岁,四肢不能自开,使人喑,喑即死。酒后受大风,渐入于内,发热口燥,至四肢不能用,经络病矣。至于失音,肺气绝矣。酒有发酵力,最伤脑与肺,观此沓风,当知所戒。(樊阿注)
二二○二五·牡疝
项处病牡疝,牡疝在膈下,上连肺,病得之内(即上腹下坚痞大如覆杯是也)。臣意谓之∶“慎毋为劳力事,为劳力事则必呕血死。”处后蹴 ,腰蹶寒,汗出多即呕血死。牡疝之成,由肾气虚,劳力则汗出,肺气不能制,因呕血。凡成横 者,亦牡疝之类也。第地位较牡疝又为下耳。戒之在色,人何忽诸。(樊阿注)
二二○二六·喘
文王病喘,头痛,目不明。臣意心论之∶以为非病也,以为肥而蓄精,身体不得摇,骨肉不相任,故喘。不当医治。脉法曰∶“年二十,脉气当趋;年三十,当疾步;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当安卧;年六十以上气当大董。”文王年未满二十,方脉气之趋也而徐之。不应天道四时。后闻医灸之,即笃。此论病之过也。臣意论之∶以为神气争而邪气入,非年少所能复之也,以故死。所谓气者,当调饮食,择宴日,车步广志,以适筋骨肉血脉,以泻气。故年二十,是谓“易 。”法不当砭灸,砭灸至气逐。
头痛目不明,湿重可知,阴虚亦可知。湿重之人,大可砭灸,惟阴虚则不可灸,况又病喘,灸固不宜。若以年龄拘,则世有下胎而灸,婴得不免者,将何说哉?(樊阿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昭张纮是兄弟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