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翻转课堂评价表进行音乐课的评价

用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直接访问此文。
“翻转课堂”给予小学音乐课的启示
  课改十多年来,我的音乐课教学始终在摸索中前行。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诸多问题困扰着我。直到聆听了一堂省级专家有关“翻转课堂”的精彩讲座,我迷茫的脑袋有了点醒悟。于是,我就在我的课堂中,尝试利用“翻转课堂”的理念,解决我音乐课堂中的那些困扰。   什么是“翻转课堂”?它起源于美国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的教学实践,经萨尔曼?可汗在TED(美国非营利机构名称)大会上的演讲而风靡全球。“翻转课堂”的理念是:由教师讲授的内容改为学生课外通过视频、播客、电子书等信息技术模式自主学习,课前课后皆是如此。教师用较多的时间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个性化学习。我认为,“翻转课堂”从教学程序上看,实际上是“先学后教”,学生将需要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放在课前自行、自主完成,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模式。那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呢?我在自己的教学班进行了“小学生音乐课堂中器乐教学”的课题研究。在我的教学班里,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竖笛,历经两年,已经会吹C、F这两个调了。通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现“翻转课堂”的理念,必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布置任务,强化预习   “翻转课堂”的理念强调了学生在课前的学习情况要达到教师在课堂里讲授的效果,这要求对小学生来讲偏高了。小学生的自律、自学能力较差,单一的任务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我结合所研究的课题,并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布置课前任务,并要求音乐组长两天后进行检查。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我课前布置了三个任务:1. 上网观看影片《祖国的花朵》。2. 上网找找,影视音乐分为几种?影视歌曲分为几种?器乐分为几种?3. 请同学们自己用竖笛吹奏《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高、低声部(F调吹奏)。任务布置后,有些认真的学生还会私下交流作业答案,相互演奏这首歌曲的旋律。三天后,小组长检查小组同学的学习情况,并将小组同学的书面作业收集好、登记好,从中选出被认为是最优秀、最正确的答案,上课时进行汇报。同时,还选出本小组的最佳小演奏员参加课堂的PK活动。课堂上,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优胜的小组,将整组给予明星组的荣誉称号。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学生课前预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解决了学生如何预习音乐课的问题。   二、课堂交流,以生为本   “翻转课堂”的理念就是要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可是,不同的学生学习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因而,要在课堂上建立各种交流的平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我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 集体展示。每节课开始,我让全体学生在我的柯达伊手势指挥下,用竖笛吹奏已学的F调、C调音阶。同时,关注一些吹奏能力差的学生,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指法吹奏。有时,我也让全体学生演唱课前预习的歌曲。2. 游戏表现。导入新课时,我常常采用一些热门的综艺节目作为小游戏,激发学生交流展示的热情。如,“一站到底”“开门大吉”“打擂台”等小游戏。“打擂台”时,我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参加比赛,比赛的内容为我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得分最多的小组成为本节课的擂主,下节课将迎接其他小组的挑战。3. 音乐舞台。活动中,对于音乐能力特别强的学生,我让他们成为小领导者,负责课前作业的检查、编排本小组的汇报演出、参与课堂成果的评比。在每次的交流展示中,我让学生自己及时地点评,并提出下次完成任务时改正的方向。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养成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三、巧用评价,促学促教   “翻转课堂”上,有相当一部分时间都在对课前预习情况进行反馈,要想做到高效课堂,就要保证课前的预习。音乐学科是一门考察学科,要想让学生做到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老师上课布置的任务是有点困难,因此,我制定了一套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实用评价方案。   根据这张过程性评价表,我将每节课的课前10分钟,打造成音乐擂台赛时间,由音乐小组长先开展小乐手、音乐小博士的评选。在欢乐又紧张的10分钟里,小组长检查组员们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任务的情况,并从中推选出最佳人员到班级里进行大比拼。获得擂主的同学,能得到老师亲自送出的小红花,其他只要有参与活动的同学,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小红旗。表格中剩余的几项,是根据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差异、项目强弱等不同特点设计的在课堂上进行评价的内容,这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学习,都有收获。评价表一班一份,由音乐班长管理。我还将此表与期末的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以此表为参考的依据。在此表中,一学期得到15面小红旗或3朵小红花的同学,期末免试。这种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既帮助我完成了学生的预习问题,还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好地组织并调控了班级的教学纪律。   记得孔子说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我感到,“翻转课堂”的理念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不但能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能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我相信,每位音乐教师用心寻找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并持之以恒地开展教学,定能培养出一批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新型学子!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白沙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用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直接访问此文。
系统分类:&>>&基于层次分析的翻转课堂评价体系--《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2014年
基于层次分析的翻转课堂评价体系
【摘要】:研究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多元评价问题。采用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等方面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用专家经验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赋值,建立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体系的权重,一致性检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是合理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G434【正文快照】:
_、刖目翻转课堂?Reversing Classroom)首先由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视频讲解,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进行师生、生生间面对面的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与心得,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态。它主要以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从教学设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宏洁;朱赟;;[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金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0期
田国双;尚航标;全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10期
刘韵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钱莉;;[J];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34期
荣丽丽;;[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刘震;曹泽熙;;[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8期
寇广宁;常金栋;吴鸿春;姚磊;;[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0期
孙少华;刘希梅;王露云;;[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宏洁;朱赟;;[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李霄;;[J];才智;2014年12期
喻永康;金卫国;邓小龙;;[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年07期
蔡志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何克抗;;[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郑昭晖;;[J];福建电脑;2014年06期
洪雪飞;;[J];读书文摘;2014年20期
马远新;姜莉;;[J];福建电脑;2014年08期
俞昕;;[J];中国数学教育;2014年22期
刘震;曹泽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远新;陈德运;任相花;;[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玉璇;[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李宏敏;[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温建美;[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朱凯歌;[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李海娟;[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赵万霞;[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徐强强;[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蔡凌飞;[D];苏州大学;2014年
陈婷;[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林才英;[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贵聪;[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孙珂;马健生;;[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王建民;谢芳;张永贵;盛建国;丁斌;唐广旭;;[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苏君业;尹贞姬;;[J];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丁志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姜向阳;[J];改革与战略;2004年06期
许杰;;[J];高教探索;2007年02期
李长华;;[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汪孝英;[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王健;曲鲁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长江;;[J];教育评论;2009年05期
孙培辉;;[J];教书育人;2007年19期
犹春桥;;[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年03期
陈如平;;[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3年02期
李岩;[J];宁夏教育;2004年04期
朱雪英;;[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严明;;[J];现代教学;2013年12期
倪小鹏;;[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5期
赵福君;张瑞;;[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J];教育;2014年1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
刘仙红;[N];江苏教育报;2014年
浙江省天台中学
郑志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本报记者 崔葳 通讯员 张云鼎 李强;[N];淄博日报;2008年
本报记者 李可孝 通讯员 崔守镜;[N];淄博日报;2010年
雷泓霈;[N];中国文化报;2013年
上海市七宝中学 陈圣日;[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秦新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雷泓霈;[N];工人日报;2012年
鞍山市教育局局长 闫海涛;[N];中国教育报;2005年
张昆;[N];济宁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娟;[D];西南大学;2012年
朱韵洁;[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284507',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翻转课堂的起源、定义、如何实施、如何评价
2011年秋季,美国明尼舒达州斯蒂尔沃特834独立学区6个五年级班开始在数学课堂中试水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此替代教师每天在讲台前讲课/学生回家做作业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教师们为每天数学课准备了7到12分钟的在线视频,学生需先在家看完这些视频教学;然后回到课堂上,学生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完成作业和开展讨论。这就是在美国日渐流行的被称为&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的创新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起源
一直以来,在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镇学校&林地公园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许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了正常的学校活动,且学生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巴士上。这样导致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而学习跟不上,直到有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在2007年春天,学校化学教师的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而那时YouTube才刚刚开始。更具开创性的一步是,他们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开辟出课堂时间来为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了。由于很多学生在每天晚上6时至10时之间下载教学视频,以至于学校的视频服务器在这个时段经常崩溃。&翻转课堂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再也不会在学生面前,给他们一节课讲解30?60分钟。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回到传统的方式教学了。&这对搭档对此深有感慨。
两位老师的实践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至于经常受到邀请向全国各地的教师介绍这种教学模式。他们二位都是优秀的教师,乔纳森曾因为出色课堂教学获得&数学和科学教学卓越总统奖&,而亚伦则因为翻转课堂也获得了同一奖项。
他们的讲座已经遍布北美,逐渐有更多教师开始利用在线视频来在课外教授学生,回到课堂的时间则进行协作学习和概念掌握的练习。翻转课堂,不仅改变了小镇高中的课堂,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教师也采用这种模式用来教西班牙语、科学、数学;并用于小学、初中、高中和成人教育。
定义翻转课堂
不言而喻,&翻转课堂&的定义已经非常清晰了。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通过下面的问答能让我们更加准确的厘清翻转课堂的含义。
翻转课堂不是什么?
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不是视频取代教师
不是在线课程。
不是学生无序学习。
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
不是学生在孤立的学习。&
翻转课堂是什么?
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
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
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
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
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
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
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
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如何开始翻转课堂
根据林地公园高中的经验我们总结了下面的步骤:
1创建教学视频:首先,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其次,是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第三,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组织课堂活动: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包括:
学生创建内容
独立解决问题
探究式活动
基于项目的学习
翻转课堂是如何改变学习
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在Youtube视频和多个演讲中提到了翻转课堂在下面三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
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我们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我们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我们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我们能及时的给予指导。
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我们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它确实是神奇的观察,使我们对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探讨充满了敬畏。
当我们尊重学生们的这种方式,他们通常会作出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我们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发布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行动来回应。
可能有些同行会问,我们如何形成我们的学习文化。我们认为关键是让学生确定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争取完成任务。因此我们着力于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
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学生为什么不学习有无数的理由:他们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吗?他们个人问题干扰他们的学习吗?或者,他们更关注&在学校玩&,而不是学习吗?当我们(家长和教师)可以诊断孩子为什么不学习时,我们就能创建一个强大的时刻来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翻转课堂背后的学习理论
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在他们的网站上声明,翻转课堂模式并非源自新的教育和学习理论,其仍然采用的是为广大教师所熟悉的掌握学习法。
掌握学习法是本杰明&布卢姆创立。在传统群体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相信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分布是正态,并针对中间水平进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学会课程的学生比率相当低。布卢姆认为这个假设缺乏代表性。他声称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学生的成绩将不是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学生会掌握学习任务,获得良好成绩。他认为采用掌握学习法,能有90%以上的学生能学会课程内容。芝加哥大学进行的实验(据个别教学、掌握学习、传统的群体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结果也印证了这一推论:大约90%的个别教学组,70%的掌握学习组的学生达到了终结性成绩水平,而群体教学只有20%达到。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来看看现在美国高中的情况:全美国每天有7200学生中途退学,一年下来就有高达1300000左右的学生辍学;每年只有69%的高中学生能完成学业,而余下31%的则不能毕业&&数据来自美国自适应学习网络平台公司Knewton的&翻转课堂信息数据图表&。从中可以看到目前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原因何在呢?
让我们回顾一下掌握学习法,以便更清楚弄清个中原委。掌握学习,就是学生按他们自己的节奏学习课程;当他们完成一个单元,他们必须证明他们已学到了内容;采取的方式是通过&退出评估&&&包括实验室和书面测试。如果学生在这些退出评估中得分低于85%,他们必须回去,重新学习他们错过了的概念,并再次参加考试。学生的成绩不再是由预想的比例决定,而是他们已经掌握了多少内容。
看似完美的模式,在实际运作中却不尽人意。原因在于群体教学模式还顽固的存在着,所以学生不可能按自己的时间和节奏进行学习,必须跟上班级群体教学进度。
鉴于此,现行的教学策略采取群体教学与掌握学习结合方式&&群体学习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反馈通常采取形成性检测的方式揭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个别化辅导协助学生矫正错误,达成学习目标。不过这种策略在课堂教学实际运用中已是面目全非:注重群体教学和目标检测,缺少了个别化辅导矫正,导致学习效果大幅倒退。
而现在,如果你关注翻转课堂,你会看到一些令人兴奋现象,你会发现真正的掌握学习在21世纪的学习中实现。而罕学院甚至利用科技实现翻转课堂的一对一学习。
标签(Tag):
------分隔线----------------------------
------分隔线----------------------------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喜欢不断探索新的东西,工作不仅仅是技能展示,更是事业,我希望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好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_翻转课堂_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积分:350
内容提示:_翻转课堂_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09|
上传日期: 06:55:3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_翻转课堂_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翻转课堂评价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