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冠小名李天圣小名叫啥

[经历]为什么属羊的人的命运都不是好呢?
为什么2009年来了要保重?属羊的不是今年犯太岁吗?
命好不好,跟属相无关.迷信
我老婆属羊的,是不是给我做老婆就是不幸的开始啊。o(∩_∩)o...哈哈
不止一个人来问过我,是不是出生年份生肖属羊的人一生命运会较多阻滞,起落会较大?甚至有一些民间传言,说娶妻也不要娶属羊的女性,说运气会不好,更有一种说法:出生在冬天的羊运气更不好,他们的依据是,冬天没有了草,羊没有了草吃.真是苦笑:生肖中的羊只是一个抽象意上的羊,岂等同草原上的羊.生肖里面羊完全可以用其它的符号代替.并且,这些传言由来已久,我为此调查了一些人,发觉持上面这种观点的人,确实很多,甚至到了有点根深蒂固的地步.有时,我不由得感叹,命理之所以一直被人称之为迷信,除了一些江湖术士的夸夸其谈,故弄玄虚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怕就是命理的一些基础知识或是依据没有得到普及所致,而正因为本身这方面知识的缺乏,使得有时造成一些命理上错误思想的以讹传讹.痛心疾首之下,倍感要摘下命理头顶上迷信这顶帽子,不是三天二日的事. 而为了加强人们的认知,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命理知识,使得大家能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往后的日子会不间断从生活中的规律,从自然界的现象,从科学的角度上去诠释一个传统,或可以说是正确的命理.今天就有些人认识但凡属羊的人一生运气欠佳的错误观点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哲学上有一个看问题的方法,称之为二分法.我觉得这个方法很有用,放之四海皆准.用在命理上也一样.一片树叶有两面,一个人有前面背面,手掌也分内外,自然,看一件事或看一个问题,也应话分二头,才能尽量做到科学合理.显然,只要用二分法这个理论去分析上面有些人说属羊的人运气易不好,就知这种观点绝对错误.本来命理学上只有十二个生肖,没错,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单独以生肖论运气的所谓命理学家,其中以香港最多人使用这个,诸如宋韶光之流,李居明之辈,每年都甚至要出一本论十二生肖运气的书.使得很多人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就只是看生肖,看生肖就能知命运得失,以为生肖等于命理.命理等同生肖.不经意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正是在这种风气之下,很多人单纯地认为属羊的人一生就多不好.其实,稍有思想的人都知,这明显极不科学.试想想,全世界几十亿人,就我们中国,已经十三多亿人.每个生肖就占一亿多人,是不是属羊的人运气都会不好,一生都会无所建树?是不是属其它生肖的都会大富大贵,一生顺风顺水呢?显然不成立.可以说,以生肖论命,有点像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如果通过生肖就能算命,不如随便填个号码去买彩票好了.因此,二分法之下,就知这种观点极为错误. 上面是理论,是依据之一,可能有些人还不服.不服不紧要,好在这个世界还有历史,我们不妨从历史之中去印证.是不是属羊的人都没有作为,富贵无份?先看富人,比尔盖茨大家够熟了吧.独领财富榜多少年?曾经一时,天底下间最富的人就是他了,他属什么的?既不是属猪,也不是属其它,偏偏就是属羊.而有些人说属羊的男命没有问题,女命才会不好.这也容易!看近代的慈禧,她属羊.当然,她功过都有,但富贵兼一身,不算差吧.现在大家都认识的章子怡也是属羊,也不差吧.诸事此类的,还有很多属羊的人能官居要职,或名垂青史的,比如曾国藩,比如岳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所以说,这种观点有失偏妥.当然,一物二面,无可否认,同属羊生肖的人命运也各异,里面有富贵一身的,也有落泊不已,或是遗臭万年的.不但羊这个生肖是这样,其它任何一个生肖都会这样.话说回来,要看准一个人的命运前程,要知吉凶得失,还是要回到命理或是相学上来,才能做到较科学合理,这也是事实. 所以,我奉劝各位,如果以后遇到一些单独只以生肖论你命运,告诉你吉凶的所谓大师,建议还是避而远之为好,不要因此而搞到自己的心七上八下.他们手中架的是一门大炮,要打的是无数苍蝇中的一个.能打中吗?能打中.打了一个,跑了九十九个,这叫大炮打苍蝇.
我认识的属羊的命多数是很好的。
今天还说很羡慕一个朋友呢,她就是属羊的
楼主发猪流感了吧?命运和属相命运关系的,
我属羊命也不好.刚毕业就生病.挣不成钱亲戚朋友看不起.
我姥姥属羊,我姥爷是个片长,我大舅属羊是一个中学副校长.
我也属羊啊,旧历三月的羊,很多草吃的羊,哈哈。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好的,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的工作稳定。从小无忧无虑的,成绩拔尖。上大学、毕业工作、恋爱结婚生孩子,全部一帆风顺。不过今年冲太岁,第一次感觉自己怎么这么背呢?以前从未算过命,今年耐不住彷徨,也把八字请人批了批,说是命局不错,一生不忧吃穿,钱财享受也足够。只是今年流年不利,过了九月就好了。所以楼主MM不要想太多了,虽然冬天吃的是干草,也是有草吃不是?凭什么说羊儿就没好命?想得太多,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活得很累的。上面一个朋友说得好:幸福是要靠自己去感觉的。不过我认识的属猪的亲戚,倒真是很悠闲有福气。一个是我小姨,一个是她女儿——我表妹。什么都无忧似的,自有人安排好。我儿子属鼠,奥运宝宝,呵呵。现在一岁三个月。也有人说十二生肖里属鼠最好。反正在我儿子出生前一年的金猪年,医院的产科是爆满的,我一同事可怜哪,大冬天的没床位只好在冷风呼呼的走廊加了一张临时床。何必啊何必!在那年出生的孩子也不能个个好命啊。
我也是冬天的羊,和楼主说得差不多;
呃。。。祝羊羊们都能幸福快乐。
79年阴历7月20的羊路过……
我79年属羊,不过我是正月初8,说说我家吧,我爸属虎,我妈属羊,我哥属虎,小时候,人家说,我们俩兄弟呀如果两天之内没打架菜蓝子都可以打水,童年事不提了,在我毕业那年(1999年),参加高考后,我母亲去医院检查查出了尿毒症,同时我又收到湖南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我是体校生,我放弃了大学梦,一心一意照顾我妈,因为我妈累了一辈子自己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买,甚至连洗发水都是用洗衣粉,当时我在学校住宿这是后来我哥跟我说的,可是2000年的正月,病魔还是把我妈带走,我妈死的前两天我做了两个梦,我一辈子都记得,当时我妈在湘雅医院是我舅舅跟我姐陪我妈一起去的,一个是我跪在我妈的面前一直不停的哭,跟我说,孩子妈可能不行了,以后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你爸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要原谅他,醒来后发现我一直在哭,,原因是我读高中是我爸一直反对的事,除了给学费生活费全部是妈给的,再有我爸是个酒鬼,曾经我妈在生病期间说等你死了我再娶一个,我妈听到哭了一个晚上,我妈跟我说你爸,我还没死就说一些这样的话,等我死了你再说也不迟,不要被我听到哇。那天我也哭了好久。第二个梦是正月27日临辰三点,我同样是跪在我妈身边,同样一直在哭,然后从裤腰带旁拿出了最后500块钱给我,说:“儿呀妈就没留什么钱就只有500块钱了,你拿着这个钱到外面去,不要呆在这个家里,我知道去年除夕你爸嫌你做的菜不好吃,你顶了住嘴他就用铁棍狠狠打了你的腿到现在还是青的,以后你爸要是娶了女人回来你千万不要怪他,你想一个快50岁的人从来没做过饭没洗过衣服以后哪会习惯,现在又欠了那么多钱。结果那天下午我妈就永远的离开我,后来我姐说妈身上还有500块钱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打字打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哭了,一个7尺高的男儿在深圳已经生活了9年了,不想写下去了,在深圳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因为我一个人出来的时候才带了200块钱,。2000年的7月,我伯父跟我爸去了一趟云南带回一个女人回来。我的名字叫孤军奋斗,我是一个失眠狂,遇到伤心事我会狠狠的扇自己一个耳光----争光争气,有空再写点深圳苦日子,我抽烟不抽好日子的。
作者:孤军奋斗中
回复日期: 7:30:00
我79年属羊,不过我是正月初8,说说我家吧,我爸属虎,我妈属羊,我哥属虎,小时候,人家说,我们俩兄弟呀如果两天之内没打架菜蓝子都可以打水,童年事不提了,在我毕业那年(1999年),参加高考后,我母亲去医院检查查出了尿毒症,同时我又收到湖南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你爸真不是人,我要有这种爹估计为了我娘我也得杀了他!
属羊的名人帝 王
汉宣帝(前90——前49)西汉皇帝刘询,前74——前49年要位。字次卿,武帝曾孙。幼年在祖母史氏家里长大,信在民间,少时出入于京城一带,对社会的种种黑暗不法现象有较深的了解和体会。精通黄老弄名之学。昭帝死,霍光迎他入军团为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贤用能,产生了大批贤相和循史。亲政十八年,平狱缓弄,轻缓薄赋,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广开言路,合史称其职,民安其业。又置西域都护,加强边防。甘露二年(前52年),匈奴呼韩邪单于称臣降服,威震域外。
北魏道武帝(371——409年),北魏建立者。字涉圭,鲜卑族拓跋部人。代王什翼健之孙。前秦灭代,他被迫流亡于独孤,贺兰等到部,淝水之战后,集合旧部,恢复代王称号,旋即改称魏王,攻灭独孤,贺兰及邻近部族,国势渐盛。曾在参合陂(今内蒙古丰镇、凉城之间)大败后燕慕容宝军,攻灭后燕,尽有并州、河北之地。皇始三年定都平城(今山西小大同市东北),即帝位。在位时,开始“分土定居”,发展农桑,引用汉族土人,推动拓跋族向封建制转化,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晚年,精神失常,被儿子拓跋绍所杀。初谥宣开帝,改谥道武帝。
宋文帝(407——453)南朝宋皇帝刘义隆,小字车儿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刘裕的第三子。424——453年在位。初封宜都王。少帝遇害后,被大臣摇篮立为帝。即位后,清除专权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坚持武帝集权政策,压抑豪强兼并,清理户籍,减免同步税,劝课农桑,奖掖儒学,使用权封建经济文化得到较好发展,史家誉为“元嘉之治”。后因全面防御北魏进攻,耗竟民力,国势渐衰。为子劭所杀,谥文帝。
北魏孝文帝(467——499)北魏皇帝元宏,鲜卑族政治家。471——499年在位。即位时5岁,政事由其母冯太后主持,相继颁行班禄制、三长制、均田制等。太和十四年(490)亲政后,继续整饬史治,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不久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又改鲜卑姓为汉姓(如他自己拓跋氏改为元氏);鼓励鲜卑贵族到汉士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等。在改革中,曾严厉镇压图谋抗拒的守旧贵族,并处死太子恂。经改革,加强了鲜卑拓跋部的汉化和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陈武帝(503——559年)南朝陈的建立者。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公元557——559年在位。出身于乡里小史,以镇压交州农民起义,官至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后在广州起兵,与王僧辩计平侯景之乱。西魏破江陵,他拥立萧方智,继而杀死王僧辩,赶走北方援兵,独揽朝政。太平二年(557年),进封陈王,不久废方智自立,建立陈朝,三年后病。
唐太宗(599——649年)唐朝皇帝李世民。李渊次子。627——649年在位,年号贞观。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随父于太原起兵反隋,进入关中。唐朝建立后,封秦王,任尚书令。后统兵消灭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等割据势力,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农民起义军,成为统一战争中的主要统帅。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迫使父亲让位。次年即皇帝位,改元贞观。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和府兵制度。吸取隋王朝的败亡教训,竭力把赋役剥削控制在法定范围内,并耐心听取和接受意见,从谏如流;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度,在统治阶级中努力做到不计亲疏、门第、种族选拔人才;下令编修《氏族志》,以现行官爵高低定门户等第;削弱门阀制度影响,抵抗少数民族统治者对内地的侵扰。贞观四年(603年)击灭东突厥。在蒙古草原设置了行政机构。九年,击败西部的吐浴浑。十四年消灭高昌,打通了西域门户。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使汉藏两族人民的关系空前密切。晚年,生活走向奢侈,营建日广,并发动对高丽的战争,阶级矛盾日有发展。钱元(887——941年)五代十国进吴国国王。932——941年在位。字明宝。祖籍浙江临字。少年时作为人质住在宣州,为节度使,后加入战争,颇建战功,作清海军节度使。袭位后,奢侈营造,甚于其父。天福六年(941年),杭州发生大火灾,宫室焚毁殆尽,他遭惊悸而死。一生好儒纳文士,有诗千首,其中三百首编为《锦楼集》。
宋孝宗(1127——1194)南宋皇帝,宋七世孙,字元永。绍兴三十三年(1160年)为太子曾上书反对和议。1162——1189年在位,即位后,起用张浚等抗战将领,追复岳飞,并于1163年发动抗金战争,旋即战败。后来起用秦柃和汤思退等人,签订“绍兴和议”,割让秦商二州。改称侄皇帝。以后曾用王淮理财备战争。使宋金处于体休战状态。1189年退位,当太上皇。
宋恭帝(1271——?)南宋皇帝。年在位。四内岁即位,由谢太后主持国政。当时元兵大举南攻,势如破竹,导致南宋灭亡。他被俘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降封瀛国公。
辽宣宗(971——1031年)辽朝皇帝耶律隆绪。982——1031年在位。喜读书,能诗文。十二岁即位,数次率军南下攻宋,又亲征高丽。在位期间,曾变更刑法,实行赋税制,使辽进一步封建化。又通过战争,扩大势力,被称为辽的全盛时期。
金宣帝(1163——1223年)金朝皇帝完颜。1213——1223年在位。即位后向蒙古求和。从北京迁都河南开封,以避蒙古兵锋,导致北京城不守。后来,辽东又陷,1217年,遣军攻宋。1223年病死。
明英宗(1427——1464年)明朝皇帝朱祁镇。1435——1449年和1457——1464年两度在位。宣宗长子,出生四月,即立为皇太子,九岁即帝位,建元正统。有大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薄)等辅政,国家尚安定平稳,社会经济也有发展。然而他年幼嬉戏,宠信宦官王振,命掌司礼监。王振生性狡黠,至皇太后去世及三杨等相继去世,即擅权跋扈,大臣下狱者不绝,政治开始衰败,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导致叶宗留、邓茂七等浙江、福建等地的起义。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喇也寇边、王振挟帝亲征,“土木之变”中被瓦喇俘虏,逾年乃还,尊为上皇,南闲居八年。景泰八年(1457年),乘景帝病重,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等发动政变,拥他复位,史称“南宫复辟”或“寺门之变”。诛杀功臣于谦及大学士王文,为王振立“旌忠词”,赐祭葬,改元天顺,重用复辟功臣石亨、曹吉祥等,未久石亨跋扈,曹吉祥谋反。庙号英宗。
努尔哈赤(1559——1626年)建州女真首领,后金的建立者。爱新觉罗氏。1583——1626年在位。先世出于韩朵里部,幼年家道中衰,流落扶顺,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推为首领后,以替父祖报仇为名,起兵攻打建州阿克苏护河部首领尼堪外兰。十五年,筑城于费阿拉;二十一年,统一建州各部,并向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发展。其间,接受明朝册封,任建州卫都督佥事,龙虎将军。三十一年,迁赫图阿拉(在今辽灯新宾),又命额洋德尼等借用蒙文创满文。四十三年,确立八旗制度,次年称汗,建立后金政权。天命三年(1618年
窦融(前16——62年)东汉初大臣。字周公,抉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新莽时,经王邑推荐,任波水将军,赐黄金千斤。王莽败,他率军归降刘玄。后由大司马赵萌荐为钜鹿太守。又转为张掖属国都尉。刘玄败,他联合酒泉、张掖。敦煌等五郡,割据河西,经酒泉太守梁统等推为河西五郡大将军。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乃归汉,从踊隗器,封安丰侯,累进大司空。窦氏家族自此成为东汉著名外戚,干预政治达几十年。 曹操(155——220年)东汉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安徽毫县人。少时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都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黄巾起义爆发,任骑都尉,参加镇压黄巾军,迁为济南相。不久占据兖州,诱降青州黄巾军一部,选其精锐为“青州军”。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迁都许昌,兴办屯田,整训军队和部属。十三年,进位丞相。从建安二年至十六年(197--211年),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桓豪强,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争惨改之后,他注重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著《孙子略解》、《兵书摘要》等。善诗歌,今存诗二十余首,较完整的散文四十余篇,皆为后世传诵。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司马懿(179——251年),三国时魏国大臣。字仲达,河南温县人。出身土族家庭,少时即被名士们赞许,以为“非常之器”。曹操要任用他出来做官,他称病不仕,后经多方威胁,乃出山。为人多智计划,善权变。初为文学掾,后任太子中庶子,主办军屯,是魏国重臣。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出诸葛亮较量。明帝即位,他受遗诏辅政。249年,控制中央禁军,发动政变,迫使太尉王凌自杀。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政。其孙司马为代魏称帝,建西晋朝。他被追尊为晋宣帝。
侯景(503——552年)北朝东魏将领。字万景,鲜卑化羯人。初为戍兵,跟从米尔荣镇压葛荣起义,后又依附高欢。东魏时,职位通显,位居宰辅。高欢死,他又投靠西魏,旋又附梁,受封河南工。太清二年(548年)被东魏击败,奔寿春,闻武帝对己有反复,乃勾结觊觎皇位的萧正德,起兵叛梁,攻陷台城。困死梁武帝,立萧纲,纵兵大掠吴会。后西征江陵失利,反回建康(今南京),自立为帝,改国号汉。生性残忍酷虐,且军纪败坏,大失人心,史称“侯景之乱”。不久即被王僧辩,陈霸先击败,在入海北逃途中,被部下诱杀。
斛律光(515——572年)北齐大臣.字明月,山西朔县人。少工骑射。初为侯景部属,后被齐提升为都督。能射飞雕,每射必中,人称“射雕都督”。长期从事对北周的战争,564年,与同将尉迟迥、王雄大战于芒山,全胜而归,以功迁长太尉。570年,再次击败周将宇文桀,直逼河南。旋又击败宇文宪,被任为右丞相,并兼刺史,又徙左丞相,封清河郡公。因遭后主所忌,以谋反罪被杀,灭其族。
牛僧孺(779——847年)唐朝重要大臣。字思黯,甘肃灵台人。贞之进士。宪宗之和三年(806年)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皇甫提等拮斥时政,语言鲠直,激怒李吉甫,长久不行叙用。唐穆宗时,累官至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时,任武昌节度使。文宗立,李宗闵当国,屡次推荐,还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是晚唐“牛李党争”牛派的首领。执政期间,排斥李德裕等党人,主张姑息藩镇。开宗时,李德裕为相,他被贬为循州长史。宣宗时,还朝病卒。有传奇文集《玄怪录》。
桑维翰(899——947年)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臣。字国侨。河南洛阳人。初以进士及第,为河南节度掌书记。劝石敬瑭求援于契丹以叛后唐。后晋建立后,任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知枢密院士。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生任相州等地节度使,为政主张不屈服于契丹,出帝时封魏国公。开运三年(946年)十二月,杜威等引契丹军南下灭晋,他被威部将张彦泽所杀。范质(911——64年)五代后周和北宋初的大臣。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清河县)人。后唐长兴进士。历后唐、后晋、生汉,官至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后周广顺初,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等。后任北宋宰相。任期间,废宰相见天子时坐论之礼,议事以札子进呈。 吕端(935——1000年)北宋大臣。995年继吕蒙正为相,宗称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不久,让相位于寇准,自任参知政事。为缓和西夏与宋的关系作出了贡献。太宗死后,太监王继恩等阴谋废太子,被他发觉乃与群臣拥立真宗为帝,贬遂王继恩。加仆射,后为太子太保。
岳飞(1103——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河南汤阴人。出身农家,1122年从军,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在宗泽部下作战。赵构即位,他上书指责黄潜善、汪伯彦等,反对南逃,被革职。后从王彦抗金于太行山,复从宗泽、杜充守开封,屡败金兵。四年,败金兵于常州、镇州、收复建康,任通、泰州镇抚使 ,出兵援楚,不胜,退守通泰。绍兴初,讨平李成、张用、瑛成等割据势力。镇压江西农民起义。高宗手书“精忠岳军”制旗赐之。四年,收复襄阳等六郡,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使。五年,从张俊镇压钟相、杨么起义,部将牛皋擒杨么。六年,联络太行山忠义军自武汉移居襄阳,进取河南、陕西许多州县,并出兵淮西,大胜,官拜,又屡奏北伐中原,不许。九年,金人求和,他反对和议,秦桧忌之。十年,金人南下,他进兵中原大破兀术拐子马,乘胜进军朱仙镇,北主忠义军纷纷来归,士气高涨,以“直捣黄龙府”相激励。正待渡黄河之际,高宗、秦桧以十二道金牌急令班师,他悲愤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回京后任枢密副使。未几,秦桧等罗织罪名,被诬陷入狱。1142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时年三十九岁。宁宗时追封鄂王。有《岳忠武王文集》。
韩胄(1151——1207年)南宋大臣。韩琦曾孙,宁宗韩皇后的叔祖。宁宗即位,任枢密都承旨,与宰相赵汝愚不和。朱熹、彭龟年因指责过他,均得罪。1196年,兴“庆元党禁”,赵汝愚、朱熹等六十人被陷。1205年,伍平章军国事,请宁宗下诏北伐,由于用人不当,出师后,西线叛变,东线失利,转而采取妥协求和方针。金人不肯,再次用兵。1207年,史弥远与杨皇后密谋,乘其入朝之机,杀于宫内玉津园。次年,劈棺取其首极函送金廷,遂成“嘉定和议”。
申时行(1535——1614年)明朝大臣。字汝默,号瑶泉,晚年号休休居士,江苏苏州人。嘉靖进士,授修撰。以文学受知张居正。万历六年任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再进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在官期间,唯图自保,无所建树,万历十九年辞职。有《赐闲堂集》。
叶向高(1559——1627年)明朝大臣。字进卿,号台山,福清(今福建福清)人。万历进士,选庶吉士。1606年,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万历皇帝不理朝政,阁臣仅他一人。奏请增阁臣、补缺官、罢矿税,皇帝不听。七年后,坚辞去职。及光宗即位,复召为首辅。天启年间,魏忠贤擅权,欲兴大狱,因他在朝,尚不敢放肆。1624年,阉党攻击和迫害东林党人,他知国家前途将尽,难有振作,乃辞职归乡里。有《叶台全集》、《说类》等。
代善(1583——1872年)清朝大臣,努尔哈赤第二子。为“四大贝勒”之首。皇太极时,封和硕兄礼亲王。皇太极死,他召集诸王贝勒协调矛盾,与多尔衮共辅朝政。 元结(719——772年)唐朝文学家,字次山,今河南鲁山人。在文学创作上,反对浮艳之风,主张发挥“救世劝俗”的作用。诗作深受杜甫的赞扬。散文亦多讨论时政,风格古朴,今有《元次山集》。
元稹(779——831年)唐朝诗人。今河南洛阳人。常与白居易相唱和,世称“元白”,号“之和体”。为新乐府运动倡者之一。所作传奇《莺之传》,为《西厢记》故事所取材,作品有《之氏长庆集》。 贾岛(779——843年)唐朝诗人,今河北涿州人。家境贫寒。一度为僧,法名无本。受韩影响而还俗。屡举进士不第,后做过一些低职小官吏。其诗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荒凉凄苦。语言清淡朴素。以五言律诗见长。注意字句锤炼,刻意求工,为“推敲”二字由来。作品有《长江集》。
杜牧(803——852年)唐朝文学家。名相杜佑之孙。所作《罪言》,主张削平藩镇,增强兵力,巩固边防,严禁佛教。又注《孙子兵法》。诗歌以近体诗长。七言绝句尤为后人推崇。与李商隐齐名。有《樊川文集》传世。
韦庆(863——910年)唐末词人,诗人。五代时,入蜀为官,在词的方面与温庭筠齐名,合称“温韦”,是花间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词多反映上层社会之游玩享乐生活与离情别绪,语言浓艳软媚。著作有《浣花集》。
柳开(947——1000年)北宋文学家。字仲涂,自号东郊野夫,又号补亡先生。他反对北宋初的浮靡文风,提倡古文,主张作文的目的是宣扬孔孟之道以教民。有《河东先生集》。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今江西永丰县人。四岁丧父,家贫。天圣进士,入朝为馆阁校勘。仁宗庆历初,范仲淹被宰相吕夷简贬官,他与尹洙等不服,贬为夷陵令。因被指为朋党,便创作了一篇《朋党论》加以驳斥。庆历三年(1043年)任知谏院,上书要求起用范仲淹、富弼、韩琦等,后为人所忌,出知地方十一年。后加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新唐书》成,拜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后任枢密副使。次年,任参加政事。神宗时出知毫州青州,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熙宁四年(1071年)退职。次年去世。初,从学尹洙,与梅尧臣、苏舜钦等提倡古文,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以创作实践批评“西昆体”,成为评诗文改新运动领袖。其诗文雄健清新,其词和婉深挚。史学成就卓著,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
刘敞(1019——1068年)北宋学者。他学问渊博,佛教、卜筮、天文、方药、地理、历史皆究知大略。对金文亦有研究。
曾巩(1019——1079年)北宋文学家。今江西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元丰类移》。
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大臣,杰出的史学家。主编《资治通鉴》共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盛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取材除十七史外,尚有野史,文集等二百余种,全书年经事纬,史实系统而完备,确可为历代封建统治者以得借式戒。诗文有《司马文公集》。沈括(1031——1095年)北宋科学家。今浙江杭州人,著有《梦溪笔谈》三十卷,是千年前的百科全书,成就极其卓越。
李焘(1115——1184年)南宋史学家,以四十年的功夫,完成《续资治通鉴长编》九百八十卷,记北宋一代史实甚详,并保存了大量史料。
杨万里(1127——1206年)南宋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家”,有《诚斋集》。
陆九渊(1139——1193年)南宋哲学家。学者称象山先生。在哲学思想上,他把禅宗和儒家的思孟学派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结成“心学”思想体系,完全否认客观实践。在道德修养上,提出“存心”、“去欲”的说法。他和朱熹一样,认为宇宙本源是太极,是“理”,但他反对“无极而太极”的提法,认为“太极”之理为实有,加上“无极”,即成“老氏之学”。两人长期争论不休。其学说九龄、九韶并称“三陆子之门”。至明代,陈献章、王守仁加以发挥,成为“陆王学派”。其著作后人编为《象山先生全集》。 王应麟(1223——1296年)南宋学者。今浙江宁波人。精于经史、地理、善长考证、著作极多,有《深宁集》、《玉堂类稿》、《掖垣类稿》、《汉书•艺文志考证》、《通鉴地理考》、《困学纪闻》等。
沈周(1427——1509年)明初书画家。今江苏苏州人。博览群书,善诗文书画,以画闻名,评者谓明朝第一。善画山水花鸟,融汇各家之长,自成一格,为“吴门画派”之始祖。
傅山(1607——1684年)清初学者。字清主,今山西忻州市人。明亡,隐居不出,自称居士、道人。清廷开博学鸿词科,他以死拒入京。博通经史、诸子、佛道、医药之学,亦工诗、书画、金石,尤以音韵见长。对后学影响颇深。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等
王夫之(1619——1692年)清初思想家、学者。学者称其船山先生。对天文、地理、历法、数学都有研究,尤精于哲学、经史。著作有《读通鉴论》、《宋论》等。哲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噩梦》告等。另有《船山遗书》。亦善诗文,工词曲。是与顾炎武、黄宗羲并列为“清初三大家”之一。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名冠小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