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职业大旅行家家真的很难吗

做自由职业真的太难了,有苦说不出啊
去年辞职在家专心搞网站建设,做了一年左右还是没有赚到钱
原来也是学java后端的,1年时间学习了前端css,js,node.js,还学习了hexo和hugo等静态网站生成器
又花了几个星期学习polymer,发现js基础不够,开发组件太慢,兼容性不好,又转回node.js开发网站
目前学习一些开源的项目如wordpress,nodeclub,nodebb,想弄个能赚钱的网站
有一个 &用wordpress搭建的已经上线,离基本工资还是有很远的距离啊
有没有人做自由职业的,加个好友一起交流交流,我还想用nodebb或者nodeclub搭建一个自由职业者交流社区,你们觉得怎么样?
先养家糊口,再自由职业啊。
引用来自“wxie”的评论先养家糊口,再自由职业啊。 工作几年留了些钱,生活压力到不是很大,就是再做不好又要回去上班了
太盲目,还是先找到目标再自由职业吧
--- 共有 2 条评论 ---
你现在做了几年?
想跟你走一样的路子,留个别的方式 &一起交流交流
&这个网站的主题如果是你自己设计、样式自己实现的,那么挺牛
--- 共有 3 条评论 ---
: 那就体现不出水平来了
我看着像 cms之类的网站二次开发
应该是英文主题改的
没有生意来源,还自由职业?
因为你没学好技能。连JS、CSS都不精通,还有连PHP都没用起来,怎么强大,怎么赚钱?
自由职业是高手的专利,普通人还是老老实实的打工.
网站还做得挺好的啊
现在靠做网站很难赚钱,因为门槛低会的人太多,关键还是创意。(草原之恋)
(川藏线拼车游)
(Mr.Pirate)
第三方登录:谁来告诉我如何才能成为旅行家[泪流满面]
以旅行衍生的职业很多吧!!其实商人就是到处寻找商机的旅者,你所谓的旅行家早已化身在各个行业当中了,所谓美食旅行家,音乐旅行家,艺术旅行家等等更多职业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旅行家,音乐旅行家,艺术旅行家等等更多职业都是在旅行的,让单纯旅行就只是旅行吧!!穷游是职业旅行家的一个经典
旅游经验都是一点一点积累的。资金开始也要先打工啊,当你做一件事情很久时,自然会有人为你付钱
这航空公司的折扣舱位,不同的折扣称为相对应不同的价格变动5.5折啊,六折的是什么仓
下载携程旅行软件,然后完善个人信息,打开即可使用了,很简单啊!
飞行员。。。。。。。。。。。。。。。。。。。。。。
#三亚山海天万豪酒店#东翼和西翼哪一边住起来舒服一点?景色好点?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如何成为一名职业旅行家 - 简书
如何成为一名职业旅行家
干货 | 如何成为职业旅行家,把我的故事说给你听2016是改变的一年,我第一次成为一名职业旅行者,在路上总计206天,去到11个国家和地区,127座城市。手机记录的步行总距离达到525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一路走到莫斯科。曾经的我就在几年之前,那时的我,跟现在真可谓是两个极端:打小学起,“电脑高手”的称号一直跟了我将近20年,那时一切的爱好都跟技术有关,甚至能到复旦读书,也是因为计算机竞赛而保送的。读大学时,跟三个“臭味相投”的室友一起搞技术,玩得不亦乐乎,还一不小心搞出了点名堂——我们自己制作的一则记录生活的视频在人人网上被疯狂转载,然后便是蜂拥而至的媒体采访,上遍了上海的大小媒体,接着便是CCTV,新华社,甚至是香港 《文汇报》和日本NHK,就连芒果台的天天向上,也邀请我们登台表演。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明星梦,在那一段时间竟得到了完完全全的满足。直到最后,以我们斩获作为一名中国大学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而作为完美的收尾。这梦境般的经历,却让我陷入一种强烈的不安:当我浏览过网友对我们留下的评论,发现大家都喜欢用“生活大爆炸”里那4位技术宅同我们做类比,我们做的事,对他们的新奇程度,不亚于见到外星人 ——原来,这世界不只有我们技术宅,而大多数人的生活竟是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我突然很想去看看这个世界,看看其他人在怎样生活。可那时大三的我,竟连一次独自旅行的经历都没有过。正巧手里的港澳签注即将过期,没多想就买了往返机票。可我付不起港澳高昂的住宿费,便懵懵懂懂看着网上的攻略,买了帐篷睡袋和地垫,打算在港澳的免费营地里来次“全程露营 ”游。在拱北口岸得到了人生第一枚出境章后,我面对的一切都变成了全新的:听不懂的粤语,看不懂的葡文,甚至是奇怪的插座和相反的行车方向。就这样,我徜徉在澳门和香港的大街小巷,看殖民遗迹,看车水马龙,晚上便在营地生火烧烤,接着在星空和浪花陪伴下入睡,又在旭日初升时醒来。一周的时间竟无比顺利地度过。原来独自旅行好像也没什么难的?(就是这顶淘宝卖100还包邮的小帐篷,陪我走完了第一次出境旅行)选择出发离开大学时,一直不甘平庸的我选择了一条在当时还颇为冷门的路:创业。这些年里,我做过技术,做过产品,甚至还做过销售和市场;跟别人合伙过,也自己开过公司;经历过12年创业圈的冷清,13和14年不正常的火热,也经历过15年资本寒冬到来时自己的团队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的恐怖。在这所有的经历中,无论我自己,还是别人,对我的评价都出奇一致:不够勤奋。如果你愿意为工作每天付出8小时,那不叫勤奋。可对我来说,我无法付出比8小时更多的时间——我必须每天看书,看电影,看纪录片;必须每个周末在外面疯跑一天,才能让我恢复再次面对工作的勇气。所以,在那每周只放假1天的2年时间里,我竟奇迹般去了超过100次香港——对当时在深圳的我,这是唯一能去到,又能换个心情的地方了。当然,我还是利用一切可能的假期,冒着被骂的风险,去一切想去又能去到的地方。我把去台湾的次数刷到惊人的7次,还去遍了东盟10国里的6国,可是每次旅程都如此匆忙,匆忙到没法让自己真的感受到些什么。(2015年最后一天,我又来到澳门这座不知名的山丘,拍下这张和5年前第一次造访时一模一样的照片。却猛然发现,除了自己变老了,而生活比起5年前,却并没有什么改观)这种状态不是我想要的,无论工作,还是旅行。我开始疯狂寻找能让我废寝忘食的事,一定是要让我找回当年对技术那样执着的。然后我发现,只有在旅行和写作时,才能让我长时间保持专注——旅行时我可以一天暴走30公里,连饭都不吃,只为去到每一个想要探访之处;而专注写作时,恰似之前编程时,总会猛然抬头发现早已跨过深夜,已是又一个黎明。我每天的生活和很多人一样,出发前最担心的也是经济来源。没想到出发3个月,我就实现了收支平衡;再后来,甚至有了相对不错的收入。我知道很多人会在路上打工、摆摊或代购,这确实是简便可行的方法。但我个人很排斥,这些与旅行无关的事会让我失去重心——如果“旅行”只是换个地方打工,那跟进城务工青年又有什么区别呢?而其它的方法就剩下这几种:[写稿]人人都能想到,容易赚钱却一般赚不了太多。当然熟练以后,认真写一晚上游记,赚500-1000块还是可以做到的。传统上给杂志写,但现在各类网站、公众号和APP很多都愿意给更多。比起写游记,旅行指南给的活更为集中。去年夏天通过了Lonely Planet中文作者的选拔,据说1000多人报名,最后选了12个人。这可能是“一次让你赚最多”的一种写作方式,然而一次也需要连续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过当作生活的调剂也不错。而国内另一大旅行指南《穷游锦囊》我在4年前就是作者,他们的活儿相对LP要零散也自由一些(比如LP中文基本限于国内,穷游锦囊世界各地都收),更方便穿插。[拍照]我不是摄影师,只是爱好摄影,所以也很少靠拍照赚钱,顶多就是给杂志的游记配图可以小赚一笔。但的确有很多人靠这个赚钱,靠旅行摄影赚钱的具体方法,比如什么图片库、XX签约,知乎上已经很多讨论了。[分享]比起原来各种繁琐的分享方式,知乎Live的出现,把旅行者的分享体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一切都可以分享,只要观众想听;随时随地,只要有网就可以开Live;收入丰厚,一次分享几千上万甚至几万都不是不可能。这点真要感谢知乎。以上三件事,都是我在把旅行变成职业前就会无偿去做的,现在只是将其职业化,靠提供更专业的内容赚钱而已,并不违背我旅行的初衷。多说一句,其实赚钱这事,主要靠圈内人脉和自身知名度。我在这里把我所有赚钱方法都告诉你,你也很难照本宣科去赚钱。至于圈内人脉和知名度难吗?也不难。就比如只在半年前,我知乎还是个只有个几百粉的小透明,那时看到有个专栏叫"一群旅行体验师",已经有几万粉丝,我1年前听说过这个叫KLOOK的团队,刚好当时知乎刚开通给专栏投稿的功能,就试试看的态度给他们投了三篇文章(当然,这种是没有稿费的),结果三篇稿子全部上了《知乎日报》,不仅让我的知乎粉丝翻了几倍,还通过这个认识了一大票旅行写作圈子里的牛人(还发现他们公众号的负责人居然是认识了10年却失联很久的模联小伙伴+半个复旦同学)。牛人人家凭什么跟你玩?你至少得牛逼程度跟人家差不多吧。现在回想起来,最关键的是要找准你自己旅行中的定位:你是想以写作为主,还是摄影为主;如果是写作,是旅行指南向,是人文地理向,还是精品游记向,或是美食攻略向?如果是摄影,是风光向,还是人文向?最多选择其中1-2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是赚不到钱的,只有选中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并深耕之才有希望。和世界上所有其它赚钱方式一样,没脑子的人,或者有脑子不用的人,是赚不到的。我很反感用一种“间隔年”的心态来走长途旅行:反正知道早晚会回到现实,那就烧积蓄好了呗。只有做好“一直走下去”的准备,把自己逼到绝路,才能逼自己赚到钱。比起赚钱方式,一般人更想不到的是职业旅行者“惨绝人寰”的工作强度。以我为例,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早8点:起床,开始一天行程。虽然不是风光狗,但有时也会心血来潮早起拍日出,那意味着5点甚至更早就要起床。早8点-晚6点:外出时间,如果交通方便,会去十多个景点,或者采访3-4组当地人,探访当地最有趣的地方。中间除了吃饭从不休息,一天下来通常会步行20-30公里。晚6点-晚12点:天黑,回住处写文章,整理图片,计划未来行程。晚12点:工作结束,睡觉。每天如此,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路上微信聊个天就算是娱乐,坐车打个盹就算是休息。去年走的206天里,休息的时间不超过一星期。我放弃了除了读书以外的所有爱好,不过还是在路上抽空用kindle读完了47本书。每当有人听说我是职业旅行,对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时,我就会跟TA讲我的作息。有谁受得了这种作息?想用度假的方式,每天躺在海滩晒个太阳,就能赚到钱走下去,那是做梦吧。而与赚钱同样重要的是成本控制:大多数白领的旅行方式——一星期花掉一万甚至更多,你赚再多钱都没用。你必须把路上的花销控制在同工作时差不多才能不坐吃山空,确切说,衣食住行全加,每天不超过200元。[衣]这算是旅行一大好处,完全没有买衣服的需求。我夏天就是一双人字拖加三件速干短袖T,两条短裤一条牛仔裤,每天洗,换着穿。冬天就是徒步鞋,冲锋衣,毛衣加两套秋衣裤,一身行头可以穿一整个冬天。路上实在缺什么就当地现买现扔,大多数地方的衣服都比国内便宜。例如土耳其买了顶毛线帽子加一副毛线手套,一共才9块人民币。[食]如果你是美食作家向,那品尝美食就是你的工作,自不必说。对我这种非美食向的旅行者,吃得方便又便宜才是最大追求。我对吃仅有的要求就是有肉、咸的,外加营养均衡。所以在国内,包子是我的最爱,为啥?最便宜,有面有肉有菜,还能买一堆边走边吃,不耽误事儿!除了包子,吃的最多的就是炒饭和便当,哪怕在台湾这样的美食王国,我也仅仅是会尽量住在夜市旁边,晚上有空就出来吃吃。在土耳其的一个多月,我吃掉了少说100根烤肉卷,原因同包子。而像韩国这样又贵又不好吃的国家,我可以一天吃三顿便利店便当。你们买吃的为了减肥都看卡路里,我也看,那是为了买到“单位价格卡路里”最高的食品。在每天的疯狂暴走下,4000大卡的摄入也仅仅能填饱肚子而已。这是什么概念?一份麦当劳汉堡+薯条+可乐,热量还不到1000大卡!即便如此,在外行走一年,体重还是从160直线下降到大学时的健康体重140(身高183)。[住]我觉得我可以写一份《全球各地最廉价住宿指南》,只要我去过的城市,booking(或者airbnb)里最便宜的那家住宿,我一定住过。有青旅床位一定不住单间,有公共卫浴的一定不住独立卫浴的。如果booking和airbnb里都没有便宜的住宿,那就背着包全城找廉价招待所,一定能找得到。也不是穷到这种程度,但住宿么,不就是找个地方睡觉,干嘛不把钱花到更有意思的地方?例如我去过澳门8次,每次过夜都是在黑沙海滩的公共营地扎营,没花一分钱,但我同时愿意花3000块,只为体验澳门塔228m蹦极3秒钟的快感。[行]出租车什么的,从来不坐,除非太便宜,比如槟城打了个Uber去机场,开了一个小时,才收了我28块。一切出行靠公共交通,最喜欢各种过夜的大巴/火车,不仅省时间,还省一晚住宿费!只要给我一个座位,我就能安睡一整晚,第二天下车直接活蹦乱跳。公共交通不到的地方怎么办?走啊!一年5250公里是怎么走出来的。5公里以内的地方从来都是走去再走回,很多时候还是在背着全部15kg行李的情况下。说起行李,在外走几个月,我的全部行李只有2个双肩包(38L+16L)。小包5kg,只要出门就背着,里面基本是相机镜头等摄影器材。大包10kg,包括电脑、充电器、衣物、洗漱用品和所有杂物。因为常常从早到晚不走回头路,所以就一前一后背着两个包暴走。(你们可以对比下这张照片和我头像的肤色区别)如果你听完这些,依旧对职业旅行这件事充满憧憬,那么让我来告诉你职业旅行者要面对的终极大boss:注。孤。生。这可不是开玩笑。首先,世上绝大多数不在路上的人你就别想了。就算人家能接受你,你舍得让TA天天独守空房,看你满世界逍遥吗?当然,哪天你遇到一个你愿意为TA而定下来的人除外。找个也在路上的?虽然少总也有啊,一起旅行什么的,多浪漫!呵呵。你忘了,旅行已经不再是你的娱乐,而变成了工作,有谁谈恋爱是两人一起工作的?先不论两人一起走,你们的关注点会不由自主从外面的世界转向对方,完全没法工作。就拿赚钱说:如果你们俩赚钱方式不一样,比如一个风光向一个美食向,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如果连赚钱方式都一样,那两人一起走,意味着只能赚到一份钱,收入直接下降一半!所以如果你的人生梦想里包括“结婚”“生子”“一起旅行”其中任何之一的话,职业旅行这条路你就别想了。想来想去唯一的可能就是,你遇到了这样一个人:TA和你一样,渴望一段“两人各自走”的爱情(不是渴望两人一起走,也不是不渴望爱情),且你们互相符合对方对爱人的想象,而且你还得能喜欢上TA,TA还得能喜欢上你——以上条件要全部满足——你要有这运气,干嘛不去买彩票?!多说一句,如果有天你真的遇到这样一个人,听一句劝:你们约会的时候干啥都行,就是别作死去“一起旅行”。两个职业旅行的人用旅行来约会,简直是场灾难……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好啦,如果你读到这里,依旧表示毫无压力,对探索这个世界的兴趣,超过了对生活品质甚至是爱情的追求。那么,恭喜你,你将会获得世界上最爽的工作:虽然每天你都在工作,但你没有一天感觉你在工作!你的每一天,都会被新鲜感所充满,以至于忘记了劳累,和一切的辛苦。我的2016在最后简单回顾下2016走过的路吧:1月澳门跨年。从帐篷里爬出来,拍下新年第一缕阳光:云南。见到了保山千年永子棋厂的古朴,也见到了芒市大金塔日出的壮丽:潮汕。在仿佛停留在上世纪的老城里惊叹于祠堂建筑的精美,听当地老人讲宗族的故事:2月初访韩国。寒风中爬上水原华城。开平。遇到一对背包走全国的古稀辽宁老人,一路健步如飞。不知到那个年纪,我是否也还在路上。3月第三次访金门,被一座始创于清道光十三年(1832年)的老药铺感动。福建。走了厦门、泉州、莆田和沙县。在沙县吃最正宗的“沙县小吃”,内牛满面:深圳百公里。连续徒步22小时,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极限可以如此被打破。香港。去了超过100次的城市,却还是会不断发现新的奇妙,例如这座几千樽佛像堆成的小山,就坐落在海边:4月贵州。9块钱机票飞到遵义,被“坐落在”茅台酒厂里的茅台镇所震惊。云南。沉醉在建水古城的清晨:品味在滇越老铁路的旧址:震撼在沙甸的大清真寺:5月柬埔寨。金边课堂里孩子澄澈的眼神,和邂逅的两场壮丽日落一样难忘。6月第7次访台湾。这座小岛已经更像第二故乡。用一天5次下潜的疯狂考到了AOW潜水执照。7月回青岛避暑。用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家乡。8月北京参加Lonely Planet新作者培训,结识了一群有趣的小伙伴,同时发现再也没法爱上这座城市。9月二访韩国。上海用仅有的半天重访法租界,在一瞬间爱上了这座曾经生活了5年都没爱上过的城市。缅甸流着泪见证了无数壮丽的日出日落,也流着泪听太多人讲完自己悲伤的一生:10月马来西亚槟城。仿佛穿越到上世纪的英国。老挝。琅勃拉邦意外邂逅一年一次的水灯节,见识全城出动的热闹。云南。深入西双版纳的村中,只为看到制作象脚鼓和织布的传统技艺。浙江。大学时的朋友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巧克力店,还是有很多人在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梦想,不是吗?台湾。当第8次来到这座小岛,终于把目光投向了这里最早的居民:原住民。16天走访了超过10座深山里的原住民部落。土耳其。计划一周的旅行最终走了整整一个月。让人流连的不仅是友善的民众,还有无处不在的绝美风光。12月北塞浦路斯。我在柏林墙倒塌后,世界上最后一座被高墙和铁丝网隔开的城市:尼科西亚,见证了了太多故事。就像这一群斯里兰卡劳工,他们的周末,就是伴着铁丝网对面传来的歌声开心起舞:济州岛。年内第三次造访韩国,在这里送走了2016最后一轮夕阳:2017,我会继续前行!送给大家一张元旦凌晨5点爬起来,摸黑上山拍下的新年第一缕阳光:感谢点赞,祝大家新年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本文应“一群旅行体验师”专栏之邀撰写,部分内容来自之前的回答和文章。作者(侃叔知乎)来源一群旅行体验师”
只谈发生过的事。我在等待认可,我在等待伯乐。我正在努力让自己有实力得到认证,让自己更有实力被伯乐相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旅行家的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