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结婚狂想曲演员表有哪些?

北漂狂想曲(北漂狂想曲)_百度百科
北漂狂想曲
这是一个,请在下列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揭秘“北漂”群众演员 “大牌”日工资达几千-中新网
揭秘“北漂”群众演员 “大牌”日工资达几千
北影厂门口等待接活儿的群众演员。
梁守爱(左二)和他的朋友们。(由受访者提供)。
  他们穿梭于片场之间,却不是明星大腕,只是镜头中的浮光掠影;为了一个遥远的梦想,他们背井离乡,用时间去守望,等待奇迹的出现。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群众演员。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迎来突飞猛进的时代,群众演员作为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用愈发凸显。最近,香港导演尔冬升的新作《我是路人甲》,登上了《好莱坞报道者》等外国媒体的封面。这部电影讲述了长期在横店影视城打拼的“路人甲”们的生活经历,预计于明年上映。
  除了横店,北京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北影厂”)也是群众演员的聚集地。据说,北京的群众演员有50万人之多。就像商界的马云那样,从北影厂走出去的王宝强被当作群众演员中的代表,一个被视为“草根逆袭”的励志人物。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群众演员都揣着“明星梦”,有的人是为了一日三餐,有的则是为了追星或者体验生活。大部分群众演员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很多人连普通话也说不标准。即使他们心里清楚,成为下一个王宝强的几率有多小,他们依然日复一日在北影厂的大门口等待。
  去年春,南方日报记者曾跟随部分群众演员,赴北京朝阳区某剧组深入采访,不久前,又对受访者进行了一次回访。我们对这个群体的观察,就是从这一个个或喜、或悲的故事开始的。
  关键词:等待
  “我想做中国的卓别林”
  58岁的梁守爱住在北京昌平沙河镇的出租屋里,每月租金400多元。13年来,梁守爱一次又一次坐同一班公交车,经过1个小时的颠簸,来到北影厂门口。临出门时,他会带上烙饼和白开水,这是他的午饭。
  在北京群众演员的圈子里,梁守爱小有名气。几年前,国内某主流网站推出过一档节目,叫《中国人的一天》,第一期报道的嘉宾就是他。只不过在北影厂门口,人们并不常叫他的本名,而是按“圈内人”称呼艺名的习惯,叫他“野狼”。
  蓄着络腮胡子,扎着小辫儿,这是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的梁守爱保留多年的造型。一年前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他时就是如此,一年后依旧没变。不变的,还有他的“坚持”。
  梁守爱出身于工人家庭,年轻时上山下乡当过知青,后来在一家外企上班。2001年下岗后,他举家来北京打工。起初,他做过小买卖,也给个体户打过工,但做的时间都不长。直到有一天,梁守爱从收音机里听到还有“群众演员”这个行当,他决定成为其中一员。梁守爱自己的说法是:“我的血管里流淌着艺术的血液。”
  做过多年群众演员的人,一旦来了兴致,便会津津乐道自己的参演经历,围观的新人则投以羡慕的目光,这是北影厂门口常见的一幕。做了十多年,梁守爱也算是“老戏骨”了,他出演过的角色有400多个。聊起参演过的电影,梁守爱如数家珍,比如,在电影《建国大业》、《赤壁》、《永不磨灭的番号》里他都露过脸。虽然很多时候,他在镜头里只是一晃而过。
  梁守爱的妻子在北京做保洁员,一开始很反对梁守爱干这一行,觉得不靠谱,后来拗不过,只得顺从作罢。但对于现在的她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看电影时,通过他扎在后脑勺的小辫子,认出他来。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也很支持他演戏,这令梁守爱感到很开心。
  在北京,普通的群众演员一天工资,从30元至80元不等。特约演员则分为小、中、大三个级别:小的特约演员会有一两句台词,日收入100元左右;中等特约演员每天收入400-500元;有名气的特约演员一天最多能达到几千元。目前,梁守爱已经脱离了“普通群众演员”的身份,片酬达到每天2000元。去年,梁守爱还以配角身份参演了谢霆锋、高圆圆主演的电影《一生一世》。在片子里,他扮演的是与谢霆锋一起在秀水街做买卖的商贩。
  与片酬的水涨船高相随的,是梁守爱“粉丝”的增加。走在北影厂附近的大街上,他经常会被人拦住要求合影。虽然收入增加了,但梁守爱并没有改变维持了多年的生活习惯。他的午饭仍然是烙饼就白开水,他和老伴仍然到批发市场去买菜,买水果也是挑最便宜的。
  现在,梁守爱还会乘着那趟公交到北影厂,等待更多的机会。对他来说,等待是一项基本功。“我不满足,我想天天都能站在舞台上,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梁守爱说自己是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人。去年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还要再演20年的戏,如今他又给这个期限增加了10年,“再演30年!”“虽然我的表演已经得到了认可,但我想做中国的卓别林。”
  关键词:游离
  “人很容易离开,但思想离不开”
  6月26日,是孙志民前往牡丹江的日子,一部动作电影将在那里开机,孙志民至少会在那里呆20天。“能跟组20天,我就有20天的活儿,这就意味着这段时间的收入是稳定的。”孙志民也不知道他做群众演员还会做多久,至少能长期跟组,能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
  和王宝强一样,27岁的孙志民也来自河北,他说自己就是因为看了王宝强接受采访的视频备受鼓舞,来北影厂等活儿的。在此之前,孙志民在老家承德做保安。他只有初中学历,这在群众演员中很普遍。据2012年的一份《中国群众演员生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的数据显示,以浙江横店影视城为例,90%的群众演员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82%。
  2012年来京之后,孙志民有点后悔了。“年轻人不要来当群演。老人来了还可以熬一下时间,熬成了特约演员一天能挣几百,而像我们这样没经验的,拍一天一夜也只能拿四五十元钱。”
  孙志民住在昌平沙河一间濒临拆迁、月租150元的房子里。即便节衣缩食,他每天也至少要花30元。来北京近2年,他的银行账户里没有余钱。他的父母在老家卖服装,一直劝他回家跟他们一起合伙做生意。孙志民不愿意回去,原因之一,是“不想过平庸的生活。”还有一个原因是,“觉得没有脸面回去。”
  在北影厂门口,每天都能看见新面孔的加入,另一方面,每天都有人离开。根据上述调查报告,群众演员放弃的原因,排第一位的是“工作不稳定”,此外还包括“发展前景渺茫”、“生活条件太艰苦”、“权益受到侵害难以得到保护”等。
  年纪越来越大,买房结婚遥遥无期,孙志民不是没有动摇过,而他也确实尝试过转行。他做了一段时间房产中介,但两个月内,一套房子都没卖出去。于是,他只好重操旧业,继续做群众演员。
  回看这段可以说是失败了的“出走”经历,孙志民有着自己的理解:“卖房子有很多人挣大钱,可前提是要培训几个月,我等不及了,年龄等不及了。”孙志民很想谈恋爱,但他一直都没有女朋友。他最大的心愿,是希望今年年底能找个对象。
  至于长远的梦想,他说:“等将来有钱了,注册一个广告公司。名字都想好了,但就是没钱。”
  到现在,他仍然举棋不定。他说自己的心态“就像一个老人”。“要离开这里很容易,但我的思想不离开也没办法。总觉得有个什么东西在勾着你。”
  什么样的工作才能让他放弃群演?孙志民想了想,回答说:“如果给我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我也不愿意做,因为当群演工资是按天结算的,能天天见到钱。”
  关键词:生存
  “奋斗才能生存下去”
  有人将群众演员分为三类:一种是期待出名的影视爱好者,一种是对影视圈充满好奇的年轻人,还有一种是靠当群众演员维持生计的人。88岁的赵本一,就是第三种人。
  当演员是为了挣钱,赵本一从不避讳这一点。平均下来,赵本一每个月能挣两三千块钱,与一般的群众演员相比,这样的收入已经不低了。
  “如果不挣钱的话,在北京就生存不了。年轻人可以去当保安,但我只能做这一行。”虽然演戏是为了维持生活,但赵本一也强调,“演戏能让我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一个老头,孤零零待上几年,很容易得老年痴呆。但是,我和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保持沟通,这能更新我的思想。”
  赵本一是江苏人,他自称年轻时是林彪领导的东北第四野战军的抗日战士,曾经和董存瑞是同一个连的战友。退伍之后,他和老伴在辽宁养过鸡,种过葡萄。1992年,老两口来到了北京,很快,他就开始做群演。不幸的是,没几年,老伴就得病去世了。他用“流浪”这个词来形容自己20多年来的独居生活。他没有固定的住处,或许是军营的生活练就了他吃苦的本领,为了省钱,桥洞是他常年居住的地方。他并不觉得这么大岁数了住桥洞有多苦,“就是夏天蚊子多,有条件了就买点蚊香。”
  赵本一连续演了十几部戏,才等来了有台词的角色。每接到一个角色,赵本一都会用心琢磨演技,私底下练了很多次。他说:“记台词的功夫也是我自己练的,我还特意学过英语,果然派上了用场,有一次演难民,我就说了句英语。”
  通过接戏,赵本一也积累了一些人脉,他认识一些导演,还给自己做了一份简历,印了名片。一般情况下,有台词的角色才会被列入简历。赵本一的简历显示,他曾演过冯德伦《太极》中的十八长老、张纪中《英雄时代》中的部落长老,以及《建国大业》中的民主人士陈叔通。
  赵本一今年接到的戏并不多,加上拍广告也只有6次,他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他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夏天做群众演员的活儿比冬天多,但竞争者也多了。
  因为生活拮据,大多数群众演员会在拍戏间隙做些零工,比如临时保安、钟点工等,还有人会去医院、火车站,帮人排队挂号、买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群体也是北京一个流动的廉价劳动力市场。
  采访中,“生存”是赵本一多次提及的字眼。为了生存,没戏拍时他也会另谋出路,比如当人体模特或装卸工。“当卸工挣钱少,别人不愿干,但我愿意。有收入,还能锻炼身体。很多人都说我力气大,能把一袋米扛上车。人要奋斗,才能生存下去。”
  赵本一没有子女,只有一个侄子在上海。他的侄子每年都会来看他,想把他接到上海,但他觉得在北京更自在。
  其实赵本一也有过不当群演的念头。老家离长江近,打渔是件不错的事情,“但回去修房子要好多钱,而且我没有船,买船的话也要好多钱。”赵本一喃喃地说。
  关键词:理想
  “不上春晚不罢休”
  在群众演员这一行里,流传着许多关于王宝强成名前等戏的故事。例如王宝强当年在北影厂门口“趴活儿”时,会在树杈上睡觉。王宝强本人在受访时也曾多次提到这个细节。
  凭《天下无贼》一举成名之后,王宝强并没有立即告别北影厂和建筑工地。田长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认识王宝强的。“我们一起在八一影视基地演过日本兵,当时王宝强还在工地上班。后来有导演邀请他,他就把工地上的活儿辞了,专心拍戏。我没有他的运气,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什么都能做到。”田长生回忆说。
  田长生49岁,四川遂宁人。以前在四川做厨师,2003年离异后,他来了北京,做过一段时间老本行。偶然间,他在报纸上看到招群众演员的广告,出于对表演天生的喜爱,他当即决定报名。
  明星拍戏受伤是常有的事情,对群众演员来说也是如此。拍电影《赤壁》时,有一个六七百人从山上冲下来的场景,田长生也在其中。当时,他摔了一跤,从山上滚了下来,右手划伤。还有一次,他从战船上跌入水库,所幸无碍。“一般剧组都会给补偿,但我觉得受伤的又不止你一个,如果因为你的表现而影响了其他人,也不好。剧组的人也会给你精神鼓励,夸你演戏演得好。”
  做了一段时间群众演员后,田长生也开始当“戏头”,负责帮忙联系其他群众演员。“有时候群众演员一下子需要六七百人,几个人喊不来,就让我们每个人找几个。本来一个演员60元,叫来一个我能挣20元,叫六七个能挣100多元。”
  大多数带着板凳在北影厂门口等戏的人,心里都明白,王宝强终究是一个“传说”,田长生也不例外。“成名要靠运气,也要有一技之长。”他觉得自己的特长,除了演戏,就是唱歌。田长生曾经在地下通道遇到过成名之前的“西单女孩”,他记得当时她的手都冻伤了还在唱歌,“这触发了我唱歌的念头。”
  田长生随即购置了一套音响设备,在西直门附近唱歌。他学会了简谱,也能写歌,但因为没有录音设备,只能到录音棚去录,“我那时拍戏挣的钱都拿去录音了。”
  北京奥运会前,田长生创作了不少奥运歌曲,如《欢迎参加北京奥运会》、《北京2008》、《中华民族一条心》等。2008年汶川地震时,田长生带着自己创作的歌曲和音响设备回到老家,给灾区群众唱歌。返程时,一位灾区朋友送给他一辆摩托车,田长生一路走,一路唱。那段时间,他一度成为当地媒体的焦点。
  如今,拍戏之余,田长生的生活被一场场演出所填满,这些演出当中9成都是公益性的。他的随身家当从昔日的菜刀菜板,换成了一个旧音箱和一个话筒。田长生有一个儿子,现在大学毕业了在北京工作。“我没有去找过他,但他来看过我,他没有钱我就给他打生活费过去。”
  过去跟他学做菜的徒弟,对他的选择不理解,“那么好的手艺不去炒菜跑去唱歌。”但田长生的想法是,把歌唱出去,唱到春晚去,还要唱到海峡对岸的台湾去。“不上春晚我不罢休,我要让徒弟知道我这些年没白辛苦。”
  (撰文/摄影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刘长欣 实习生 贺婷 李红阳)(除署名外)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中戏北漂美女演员的剧组生活
责任编辑:
  “做一个演员绝非一件轻松的事,远没有荧屏上的那么光鲜靓丽。”高雪儿说。“没有正常作息,常常昼夜颠倒。所以我的业余爱好就是睡觉。”她是一个94年出生的年轻演员,但心理年龄明显比同龄人成熟,说话沉稳,气场十足。  2014年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高雪儿有过短暂的迷茫期,一度身心焦虑。同班同学有考公务员的,有回老家开公司的。选择演员这行的,在班里确实不算多。谈及原因,她笑着说:“媒体上那么多关于娱乐圈的负面信息,大家估计被吓着了吧。”  眼看同学纷纷就业,高雪儿在东北老家实在坐不住了,开始到北京找演员的工作。一顿奔波,真正接了几个角色后,她逐渐对这个圈有了更为成熟的认识:“娱乐圈固然有一些不光彩的东西,但真正追求艺术的前辈有很多都是很好的老师。他们不仅教你演艺,还教你做人。”  接受《世相》记者采访时,高雪儿正在苏州拍一部关于儿童的科幻剧,高雪儿在剧中饰演老师一角。剧组里有很多十一、二岁的小演员,她和这些小孩子们相处地特别融洽,不仅充当他们的“老师”,更是生活里的“大姐姐”。  小演员刘洪佳慧的妈妈要离开一段时间,她跑到高雪儿屋里,抱着高雪儿脖子诉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高雪儿就像亲姐姐一样,很耐心地和她聊天,不断安慰她,还让记者给她拍照转移注意力。不一小会儿,小佳慧就又唱又跳了。“这些小孩这么小就离开学校天天住剧组,本来拍戏心理压力大,父母不在身边更是雪上加霜。”高雪儿说。  演员的幕后其实都很心酸,必须要有好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剧组的宾馆离片场远是常事。为保证拍戏时间,演员要早上4点多起床化妆,早餐都在车上解决,遇到不好的戏份,常常还要熬到很晚才收工。  就在前几天,高雪儿在一天里全是自己的戏,从4点演到晚上10点才回宾馆,连续拼了18个小时。因为实在太累,回宾馆下车不小心脚就被扭伤了,引起旧伤复发,不得不临时中断拍摄,去上海治疗。“真的要感谢那位医生,现在脚伤已经恢复大半,就是不能走太多。”她说。  演员拍戏期间的业余生活也比较枯燥。长期离家,即便没戏,也不能随便离组。高雪儿的剧组在苏州的郊区,离市区很远,周边几乎没有什么娱乐项目,连找吃饭的地方都不太容易。  所以,一到没戏的时候高雪儿就睡觉和看书。她说自己喜欢独处:“独处的时候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哪些戏可以演的更好,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过多参加聚会等娱乐活动,很容易让自己产生空虚感。”(文/摄中国网《世相》记者焦源源)  高雪儿,2014年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是一个94年出生的年轻演员,但心理年龄明显比同龄人成熟,说话沉稳,气场十足。
本文系转载,不代表参考消息网的观点。参考消息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
中国外长王毅在会见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时说,要“听其言,观其行”。王毅还就改善中日关系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在菲律宾,由于政治是由少数有权势的家族和手眼通天的精英所推动的,所以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看起来从未使人赢得很多选票。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5月1日报道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出席任内最后一次白宫记者晚宴上充分发挥自娱精神,调侃的对象敌...
台当局“高阶警官”私下透露,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各国中与台湾地区最友好的国家;如今连马来西亚也接受大陆主张,未来在海外落网的...
波士顿咨询公司资深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弗朗索瓦·康德隆提出,中欧建设“数字丝绸之路”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大爷的另类走红:49岁开始北漂的职业演员
来源:综合
  3月25日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一场主题为“东北大棉袄”的T台走秀,“赤膊”上阵的79岁“大爷”王德顺一夜间走红。大爷须发皆白,神采奕奕,身材健硕,这位从艺几十年的老艺人在临近“耄耋”终于另类走红。
  想要采访王德顺是在他意外走红后的第五天,经纪人告诉记者,老爷子的采访得约到7月份以后了,着实让人大吃一惊。这位一生致力于形体哑剧表演艺术“老人”按原本轨迹或许会默默无闻一辈子,如今,却在网络媒介传播下一朝爆红,他的生平、经历一瞬间被世人瞩目,迅速达到家喻户晓的知名度,他的艺术实践突然被抬到“中国&&一人”的地位,而促成这一切发生的源起却是,他穿着东北大棉裤在T台上露出了胸肌、腹肌&&搜索引擎上,搜索“王德顺”词条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词条是:截肢女孩走秀,狗狗模特走秀,九岁模特亮相,台湾美腿选拔&&
  王德顺的经纪人委婉推却了记者的采访要求,对方说,自从走红以来,老爷子很累,实在太忙了。更重要的理由是,在走红后的第二天,王德顺的下一个合作项目便与他签了保密协议,而后几天,又在原有保密协议上追加了补充条款。一个原本写微博,上微信,活泼随和的大爷就这样,突然爆红,又音踪难觅了。网络时代的逻辑,猎奇尝鲜比探本溯源重要得多,记者窃以为,大爷走红还有一层原因是,2014一整年看脸,看“男神”,已经让人们的视觉、口腔同感疲惫,于是,“中国大爷”被冠以“秒杀嫩星”的头衔,大逆转性的点燃网友热情,就像几年前街头流浪的“犀利哥”被网友捧为“潮范儿”走红一样,大爷的走秀照片在网络上被疯转,一天后,微博粉丝突破十二万。
  王德顺其人
  49岁开始北漂
  带“家庭剧团”走遍欧洲
  王大爷今年79岁,他赖以为生的职业身份是演员。24岁成为话剧演员,49岁携妻带子遗弃了沈阳的家和稳定的工作到北京成为“北漂”一族,开始研究形体哑剧。而他的艺术青春也正是从此开始。
  1970年,在部队话剧团当了10年话剧演员的王德顺复员后被分配到长春话剧院。一次偶然的尝试让他发现:在舞台上,有些情节如果只用动作表演,省略语言,观众仍能明白,并且饶有兴趣。于是,演出中,王德顺经常做出让同事感到古怪的行为―删掉台词,只做动作。上世纪80年代,王德顺参加了在中央戏剧学院召开的国际布莱希特体系研讨会,其间,他表演了一段造型哑剧《人与蛇》,引起了德国使馆一位文化官员的关注。他邀请王德顺去德国演出,前提是:要演一台哑剧。做导演的妻子赵爱娟用两个月的时间内为他编排出了包括10个小节目的一台哑剧。
  在告知话剧院领导自己将去北京演出后,49岁的王德顺和妻子放弃了宽敞的房子、安稳的工作和各种退休保障,带着17岁的女儿和11岁的儿子来到北京,成为最早的“北漂”一族。做出这种世俗观念里荒诞不经,难以理解的行为,王德顺自己从未后悔,他说:“哑剧的舞台在北京,不在长春,那里人看的是二人转。” 到北京,一家四口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就在德国使馆要对节目进行审查的前一夜,王德顺所寄居的朋友家突然来了亲戚,夫妻二人只好被暂时“驱逐”。后来不得不在尚未竣工的地下通道里相互依偎着过了一夜。
  审查当晚的演出非常成功,王德顺被正式邀请参加在德国科隆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哑剧节。两年后,他到有数百年哑剧历史的法国,参加艺术节,表演获得了如潮的掌声。艺术节的总监兴奋地对他说:“王,你的哑剧靠情感取胜,征服了法国人。”此后,王德顺以家庭剧团的形式开始巡回演出―丈夫表演、妻子编剧、儿子报幕、女儿钢琴伴奏,一家人走遍了中国、走遍了欧洲,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吉卜赛”。
  在中国,王德顺以演戏作为生计,从65岁开始参演影视剧,电视剧《闯关东》中的独臂老人,《大秦帝国之纵横》中的龙贾,一个月前播出的《千金女贼》里的残叔,还有电影《功夫之王》中的玉皇大帝,《飞越老人院》里的老林,《狄仁杰通天帝国》中的盲老人,还有最近《重返20岁》里骑着摩托车登场的李大海。
  30年前学生邀他T台走秀
  王德顺的哑剧不同于一般哑剧。表演时,他常穿紧身衣或一条三角裤。他解释:“我的哑剧是造型哑剧,不仅要表演一段故事,还要让观众看到我的肌肉、线条和造型,欣赏人体美。”这种“造型哑剧”强调静止中的雕塑感。也正是因此,如今已进入古稀之年的王德顺还保持每天两小时健身和每周一次的速滑锻炼,修炼得身材健硕匀称,速度耐力姿态都让年轻人折服。
  和那些靠各种现代手段维系青春的女明星不同,王德顺老爷子的面相老态尽显,皱纹和暗沉不可避免,令人称羡的修长、紧实身材也是相对于老年人而言的,不似年轻人的饱满、结实。而在T台上,他的出场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他的状态里完全没有精神衰老的痕迹。岁月积累的豁达乐观和精气神他不用刻意展现,也藏不住,年轻时历经的沧桑、困苦修炼出的独特魅力和活到老学到老的自然心境比任何保养品都更持久有效。
  不久前上映的电影《重返20岁》中,老爷子为了一个骑摩托车的镜头学会了骑摩托,虽然为此摔了一跤,疼了一年,但他说:“我骨头还算结实、没折。”65岁时,拍《天地英雄》,老爷子学骑马,因为那部戏从头到尾都是骑马打仗,“你要是马骑得不好,两手松不开缰绳,就演不了。”几年前拍电影《功夫之王》时,全剧组的人都是说英文的,他便把44岁时学的英文捡回来,也用英文说台词,和工作人员、导演交流,“我准备了很长时间的台词,没想到导演递过来一张纸条,说&那个台词全不要了,你照着这个说。&我一看还好,纸条上的这些英文我还认识。”
  做演员,王德顺认为学会的技能越多越好,否则老让替身演,没意思。也正是这种开放的,不惧尝试的性格助他走上时装周的T台。30年前,他凭着感觉训练过中国最早的一批时装模特,30年后,他的学生成了时装公司总裁,无意中看到他如今的照片便邀他走秀,老人毫无顾虑的答应了。虽然此前,老爷子既没做过模特,也没上过T台。走红后,有记者问他,这么大年龄走秀,您没觉得不好意思吗?王德顺回答:“没有啊,这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我到了那儿就问:&演什么?&他们说演一个&东北大棉袄&。我说:&为什么要演东北大棉袄呢?&设计师说,在他的记忆中,总是有他的父亲母亲在东北农村穿着大棉袄的样子,他想表现他的父亲母亲那一代的感情。我说,&好吧,我就用农民的方式来表现吧。&我到了那儿穿上棉袄就上去了,也没排练。”
  本报记者 金力维 J187 CFP图
(责任编辑:孙钰)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漂狂想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