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坐说玄宗战国七雄是什么生肖肖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我们现在看电视剧,有一个问题我始终不懂,  一个妃子犯了很大的错误……    就打入冷宫,    按照现在的解释就是找间偏方给软禁起来,    最多是见不到男人,    至于痛苦成那个样子?    还一大堆被迫发疯的。        其是我上大学的时候,    古代汉语对“打入冷宫”进行过一种解释。    很简单,打入冷宫是一种针对女性的刑法,    其相当于对女性实行“宫刑”    据说使用木棒持续一个月敲打女性最痛的地方,    使其子宫脱落。    据说整个过程要比男人的宫刑要痛苦和持久。    但是,具体敲打那些部位?    后来人就没人知道了,    因为估计在宫里这都属于高技术含量的活,    而且用的不多。        按照这种解释,    那些打入冷宫的妃子发疯就很正常了……    要不然人家会以为妃子都是色情狂,    没男人就发疯,    那尼姑怎么办?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汗……………………
  晕.   你从哪里看到的.
  那个叫幽闭,用烧红的铁棍捅进去......
  幽闭是幽闭,  冷宫是冷宫,  冷宫比较有技术含量!
  作者:aligaduo 回复日期: 22:06:19 
    那个叫幽闭,用烧红的铁棍捅进去......  --------------------------------------------------------------------------    一个比一全寒~~~  
  过程是过程,结果是结果,这个不可混为一谈.    要是仅仅是棍击,那不是什么重刑法.大可不必为这个要死要活要神经的.主要结果令人绝望吧.
  高人解答
  天呢.谁知道更具体点的.
  据说过程极度痛苦,  是利用痛苦让子宫脱落,  就是说要比生孩子还要痛很多倍  据说鲁迅先生因为学医有点研究,  但是找不到资料……
  作者:atfe 回复日期: 22:46:46 
    过程是过程,结果是结果,这个不可混为一谈.        要是仅仅是棍击,那不是什么重刑法.大可不必为这个要死要活要神经的.主要结果令人绝望吧.  --行刑后子宫会脱出体外,稍动一下就剧痛难忍。等于只要活着就在不停地在受刑。这下明白了吧?        
  楼上的看来也有研究啊
  孔安国云:“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次死之刑。”
  好恐怖啊~~~~  古代的女性真的好可怜~~~~
  中国的宫廷好变态啊!!!一个雄性动物要霸占上千的女人,意味着人间有上千的男人找不到对象。这样霸占就霸占了吧,还要如此的摧残妇女,变态啊变态!太监的产生也是摧残人性的,全世界只中国一家特色啊!
  中国古代解剖学,  完全是为刑罚服务的啊!
  鲁迅在《病后杂谈》一文中说:“向来不大有人提起那方法,但总决非将她关起来,或者将她缝起来。近时好象被我查出一点大概来了,那办法的凶恶、妥当,而又合乎解剖学,真使我不得不吃惊。”关于“幽闭”,古书很少作注,我们只能从史书的片言只语中知其大概,例如“牝剔去其筋,如制马豕之类,使欲心消灭”。“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闭其牝户,止能便溺,而人道永废矣,是幽闭之说也。今妇有患阴颓病者,亦有物闭之,甚则露于外,谓之颓葫芦,终身与夫异榻。”用今天的话来说,“幽闭”就是人为地造成的子宫脱垂,这是古代残暴的统治阶级或是从病人身上,或是从制服牲口之中受到“启发”而“发明创造”出来的。“幽闭”最早的记载也是见于《尚书》。与对男子的宫刑一样,死于“幽闭”的妇女是无法统计的。此外,还有私刑中的“幽闭”,据褚人获《坚瓠集》记载,有不少官绅家中的妒妇虐刑婢媪,“捣蒜纳妾阴中,而以绳缝之”,或“以锥钻其阴而锁之,弃钥匙于井”等等。可见,这一类的酷刑不但在朝廷中用,官绅之家也用,肆虐面很广。
  这张照片我上中学时在一本叫&老照片&的书上第一次看到时真是被吓着了.
  作者:昭山飞石 回复日期: 23:56:43   
    中国的宫廷好变态啊!!!一个雄性动物要霸占上千的女人,意味着人间有上千的男人找不到对象。这样霸占就霸占了吧,还要如此的摧残妇女,变态啊变态!太监的产生也是摧残人性的,全世界只中国一家特色啊!      ————————————————————————      太监宦官不止中国宫廷里才有,至于阉人那就更广泛了,欧洲古时候唱歌剧的就有阉人,专门唱女主角的。
  对他们不放心嘛,皇帝老儿还算仁慈,赐宫女给太监“对食”
  对他们不放心嘛,皇帝老儿还算仁慈,赐宫女给太监“对食”
  楼上的,  对食?  你居然说仁慈???!!!
  不只是中国这样的,外国现在还有“割阴”主要在非洲    非洲某个国家的女人不“割阴”就嫁不出去  “割阴”好象是把女性的性器官全部割掉,把阴道缝合。  在这种情况下,女人要结婚就要把阴道重新做手术放开,女人永远无法享受性爱的快乐,而且生孩子难产率奇高  手术后小便半小时解不出来
  ...残忍...
      幽闭和打入冷宫是不一样的啊,楼主……    冷宫各时代的叫法不一样,而且打进去不是让你天天坐着伤春悲秋,要干活的……    幽闭则是对犯罪比较严重的宫女妃子使用。不是打进去的都这么被凌虐……    
  干活也不至于发疯吧,  按照通奸什么那种罪,  只关起来干活不至于那么痛苦吧?
  作者:bluezdk 回复日期: 10:26:24 
    干活也不至于发疯吧,    按照通奸什么那种罪,    只关起来干活不至于那么痛苦吧?  *******************************************    把你从锦衣玉食突然变成阶下囚,终身不见天日,老死在冷宫,你觉得如何?    就算是个宫女,也不见得能忍受这终身带劳役的监禁吧?正常生活的宫女和妃子还有因为多年不见帝王面,郁郁病死的也有,红叶托诗的也有,“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也有……何况在非正常生活下的宫女?    如果每个宫人被宣布打入冷宫就是使用酷刑,那宫廷的规矩就不用那么大大小小无数条了。    被宣布弄去守陵还有人为此自杀的,你觉得是守陵也被施加什么酷刑了吗?    冷宫不是刑罚的名称,不用这么妖魔化,虽然它也不是个什么好地方。
  想起CSI里面SARA说的:你永远想象不出人类会怎样折磨他们的同类。    
      作者:倚微风 回复日期: 10:46:17 
    想起CSI里面SARA说的:你永远想象不出人类会怎样折磨他们的同类。   ==============  同意
  幽闭还是第一次见识,太可怕了,看的我肚子都直疼的。。 -.-````    冷宫按现在的标准,是不是跟终身监禁差不多?    阿弥陀佛,还少生活在现代
  冷宫跟幽闭是不一样的  在过去  入了冷宫就是自毁前程  你以为就是单纯的无病无痛的自个活着呀  不但生活凄凉  还很有可能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生了病也无人问津  那种跟红顶白人情冷暖LZ你去试试  我看你不一定能撑得了一个月  
  恐怖啊~可怜啊~``还好偶是现代的~古代的女人太惨了~
  古代太野蛮了
  楼上都是变态
  看完后,偶很庆幸生活在现代  
  我认为这是胡说,幽闭我知道是存在的,对于女子的宫刑,但是&打入冷宫&这个短语是这个意思吗?
  大学里有老师会这么信口开河?怀疑~~~~~~~~~~~
  宫刑和冷宫怎么是同一个意思呢???  以前也有妃子自请入冷宫,如果是作宫刑解,有那么BH的人么…………  冷宫就是在宫里一处或者几处,环境差到死,直接等于贫民窟,而且没人来理你,少饭少水少衣。很凄惨的。就像要过着宫廷里的贫民的生活。而且是一辈子啊。
  缺乏常识
  还是活在现代好呀,不用为了一个男人勾心斗角得。
  太恐怖了
  小广告,删除并封杀1年 by丫-- 韩梅梅是你么-- 操作时间: 14:29:18 -- 7660487
  打入冷宫和宫刑不一样的吧~~  我们老师讲说打入冷宫就要干苦活,很累
   作者:昭山飞石 回复日期: 23:56:43            中国的宫廷好变态啊!!!一个雄性动物要霸占上千的女人,意味着人间有上千的男人找不到对象。这样霸占就霸占了吧,还要如此的摧残妇女,变态啊变态!太监的产生也是摧残人性的,全世界只中国一家特色啊!            ————————————————————————            太监宦官不止中国宫廷里才有,至于阉人那就更广泛了,欧洲古时候唱歌剧的就有阉人,专门唱女主角=================================================================================别的国家也有阉人, 没错,例如印度,波斯, 土耳其等。
但是把这一方法制度化,系统化,规模化的只有中国, 宦官制度 和裹脚 是中华文明中的糟粕与耻辱。 我们的祖先口口声声“仁”, 结果却实施世界上最残酷的刑罚(凌迟), 而且以道德的名义对谋杀亲夫的女性实施灭绝人性的“骑木驴”, 其实谋杀亲夫在法律上不应该和谋杀别人有什么不同。 我觉得。 只是貌似中国人对外国人确实很 仁。
  因为某些人要娶很多女人,为了使男女成家比例和谐,所以有一部分男的就去当太监了。  当然也可以说是因为有一部分男的当太监了,那一部分女的怕嫁不掉就去几人共侍一夫。
  劳模-广告主 —By 美女or米女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趣味考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文档简介
&&锻炼你自己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1、脱俗境界:心远地自偏  饮酒·结庐在人境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说到陶渊明的生活状态,许多人会联想到写《瓦尔登湖》的美国人亨利·梭罗。陶渊明比梭罗早一千四百多年,而且陶渊明生活在农耕时代,梭罗却生活在后工业时代,但两人的生活态度确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抵拒物质享受的引诱,并回归自然去过简朴的生活。  但是陶渊明的境界更高一层。梭罗独自跑到瓦尔登湖边去隐居,那儿寂寥无人,只有草木虫鱼为邻,《瓦尔登湖》中的一章就题为《寂寞》。陶渊明追求的却是“心远”。在陶渊明看来,要想远离喧嚣的红尘世俗,不必躲进深山老林,只要保持清静、安宁的心态就可以了。  不妨说,梭罗是在空间距离的意义上追求远离红尘,陶渊明却是在心理距离的意义上作同样的追求。所以梭罗的行为事实上是无法仿效的,如今的地球如此拥挤,我们能到哪里去寻找一个瓦尔登湖呢?陶渊明的行为则具有典范的意义,因为只要你超脱外在的诱惑,“心远”是随时随地都能付诸实施的。哪怕你身居熙熙攘攘的现代都市,哪怕你把家安在水泥森林中的一间公寓,你同样可以实现心境的宁静。    2、苍茫境界:独立天地间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其中是一种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陈子昂踽踽登上高高的幽州台,环顾空旷的四野,原本豪侠的他,竟悲怆地哭了。  历史上那些轰轰烈烈的英雄豪杰到哪里去了?那些各领风骚的历代帝王们到哪里去了?在这举目无亲的夜,陈子昂就这样幽幽地坐着,让生命的利齿,一点一点咬啮自己孤寂的身躯。  “念天地之悠悠”,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如此巨大、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里的茫然性。而茫然绝对不是悲哀,其中既有狂喜又有悲哀。狂喜与悲哀同样大,征服的狂喜之后是茫然,因为不知道下面还要往哪里去,面对着一个大空白。  如钩的残月,颤颤巍巍向西滑落。独坐秋夜,陈子昂无拘地放肆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面对这无始无终的时间,环顾这无边无际的空间,在这静寂的秋夜,他聆听着生命之壶倒计时的嘀嘀嗒嗒。茫茫的宇宙中,匆匆几十年的生命算得了什么?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啊,宇宙是万物的旅馆,光阴是百代的过客。人生真的如草、如蓬。渺小的自我,又哪里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千百年来,多少志得意满的墨客骚人,在陈子昂的面前,在他永恒的悲怆面前,诗囊空空,一贫如洗……    3、超脱境界:坐看云起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极富禅机禅意,他被称为“诗佛”。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的过程中,不论是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等,你勇往直前,到后来竟然发现那是一条绝路,没法走下去了,山穷水尽悲哀失落的心境难免出现。  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有路可走了,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还可以很自在、很愉快地欣赏天与地,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再也不会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4、宇宙境界:站在天问的高度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是一个诗作非常少的人,所以很多人对他的作品不熟。可是清朝人编《全唐诗》,提到《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说这篇是“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闻一多更是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为什么影响这么大?因为这是初唐诗中最具典范性地将个人意识提高到宇宙意识的一个例子。  当张若虚问到宇宙的问题,我们一定能够感觉到他这个时候有很大的孤独感,这一刻他面对自己,面对着宇宙。如果当时旁边一大堆人,他写不出这首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透露出的洪荒里的孤独感,是因为诗人真的在孤独当中,他对孤独没有恐惧,甚至有一点自负。  通常我们很少看到这种重的句子,因为这完全是哲学上的追问,他忽然把人从现象中拉开、抽离,去面对苍茫的宇宙。我们大概只有在爬高山时,才会有这种感觉:到达巅峰的时候,忽然感觉到巨大的孤独感,视觉上无尽苍茫的一刹那,会觉得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种句子在春秋战国也出现过,那就是屈原的《天问》,此后极少再出现。    5、沧桑境界:尘归尘、土归土  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独有千古。”这首《忆秦娥》,怀古词古今第一,再不做第二人想。  音尘已绝,早即知之,非独一日一时也,而年年柳色,夜夜月光,总来织梦;今日登原,再证此“绝”。行将离去,所获者何?立一向之西风,沐满川之落照,而入其目者,独有汉家陵墓阙,苍苍莽莽,巍然而在。  当此之际,乃觉时空于一点,混悲欢于百端,由秦娥一人一时之感,骤然升华而为吾国千秋万古之心。盖自秦汉以逮隋唐,山河缔造,此地之崇陵,已非复帝王之个人葬所,乃民族全体之碑记也。良人不归,汉陵长在,词笔至此,箫也,梦也,月也,柳也,遂退居于次位,吾人所感,乃极阔大,极崇伟,极悲壮!四十六字小令之所以独冠词史、成为千古绝唱者,在此。  “西风残照,汉家陵阕”八字,只写境界,容量极大,兴哀之感尽寓其中。它把悲与欢、聚与散、古与今、盛与衰,统统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观照,油然生出沉重的历史消亡感。    6、超我境界:人生百年一仓皇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行一步,叹一声,满目都是世间的苦乐,杜甫的双眼见证了唐王朝由兴而衰的巨大转变,用自己的笔墨铸就了一部“诗史”。  杜甫的人生是个悲剧,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他将自己的人生与整个唐王朝紧密相连,在叛军攻下洛阳后,抱着匡扶社稷振兴王朝的愿望北上,但终于愿违,这便是中年壮志难酬的杜甫。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是杜甫晚年生活最真实的写照,“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更是将杜甫晚年的流离失所写尽了。一个被称为“诗圣”的 大诗人,晚年竟是这般的凄苦悲惨,但却仍写下了“安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这样窘迫的环境下,杜甫仍然在为自己的国家和百姓而忧患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无论是穷达与否,都在怀着兼济天下之心。“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杜甫在他客死湘江的小舟上,所发出的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哀声。    7、无常境界:岁月催人老  代悲白头翁  唐·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乍一看,会以为这首诗又是一个“人面桃花”的故事。其实,刘希夷所发出的,是对岁月催人老的感叹。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红颜易老;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世事无常。“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这不是最出名的句子,但却是最残酷的——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而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时。  这种悲情从《白头翁》一直到《葬花吟》。人只要活着,几时才能摆脱这种悲情?无解。    8、深邃境界:岁月中皆过客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洪迈在《容斋随笔》里说,“《行宫》一绝,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  行宫古旧,新发的花木照样媚人眼目,诗人想必惊讶于那濯濯的秾艳,宫花开得热闹,这份无声的热闹于是变成百倍的寂寞。红花映着白头,诗人没有写,却让人能感觉到阳光——有了阳光,那花如火如荼地开着,而那花畔宫女的白发,也愈发的刺眼了……  《行宫》展现的是“别人的世界”——那些白发宫女们的世界。元稹的世界与白发宫女们的世界在这样一首绝句里相遇。我愿意这样理解,它表达的是一种因为时间造成的哀感。这种哀感,比忧伤要轻缓,却是一种更为深邃的生命体验。  千年之后的今天,以现实生活的变化作为参照指标,我们的时间比元稹的时间,更快地流淌着,故而我们更容易遇到“别人的世界”。我们也更容易变成“白头宫女”,毫不自知地讲着某些人某些事。但能有人说说话,总是好的,那感觉像握着一杯青花盖碗里的花茶,摩挲着温润的瓷釉,手指已经知道,那曾经馥郁滚烫的茶汤,正在渐渐冷去……    9、旷达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话写尽了人生的历程和结果。  回头看一看自己过去所来的地方,穿林打叶,雨打风吹,那不是很萧瑟很凄凉吗?这实际上是指平生所经受的那些打击和苦难。苏轼说,我现在悠然自在地走我自己的路,走向我自己所追求的那个目的地,在我的心中,既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也就是,已经超脱于那风雨阴晴之上了。  有的人把打击和不幸看开了,对温暖和幸福却不能看开,那也不对。“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意思是,无论打击和不幸也好,无论是温暖和幸福也好,对我的心都没有干扰,都不能转移和改变我。风雨是外来的,我还是我;晴朗也是外来的,我也还是我。现在,他已经不只是通观,而且有了一种超然的旷观。  惟其如此,苏东坡在晚年才能够达到一种很高的修养,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的句子来。《定风波》虽然只是一首小词,但是写出了极为丰富的对人生的体会。    10、通达境界:古今一付笑谈中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一首咏史词。全词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如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历史固然是一面镜子,但倘若没有丰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残酷的人生体验,那面镜子只是形同虚设,最多也只是热闹好看而已。正因为杨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来,令无数读者产生心有戚戚的感觉。  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世态;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负。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总会在奔腾中沉淀下些许的永恒。与人生短暂虚幻相对的是超然世外的旷达和自然宇宙的永恒存在。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文章转载自网络熊丽名师工作室亲子阅读(gh_78a)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gh_78a亲子共读、推广阅读。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78a亲子共读、推广阅读。&&&&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是什么生肖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