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母亲,有一个三个月大的儿子,今天梦见人们都很形容慌乱的成语,说有巨大的暴风,我看见了三四股龙卷风有黑

「专题」林州地名故事_林州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5,873贴子:
「专题」林州地名故事收藏
龙头山文峰塔在林州城东的龙头山顶,矗立着一座高约20米的7层古塔,这就是龙头山文峰塔。 此塔建于何时?为何建于此地?又为何以“文峰”命名?查阅一下林州史料,便不难找到答案。 在从明崇祯丁丑到清康熙丁未的30年间,林州先后有杨汝经、刘远芳、牛应征、阎鹤升、王辅远、牛君藩、王鼐、刘泽博8人考中了进士。也就是说,在这30年中,平均每隔三四年,就有一名林州人金榜题名。然而,自刘泽溥之后的140余年间,林州却再也没出过一个进士。这一反常现象,在当时的林州各界引发了许多猜测。 林州城西山名曰“林虑”,峰峦耸矗,壁立千仞,在《地理经》中谓之“虎山”。城东山矮势缓,绵延起伏,谓之“龙山”。左右两山高程的悬殊及山形的差异,造成了右高左低,虎强龙弱的不平衡态势。这时有人便认为,林州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因“地利”因素缺失,才造成域内人才难以成名。清乾隆11年(1746),伏羌举人巩敬绪,调任林县知县。他上任后,听信这些风水专家的意见,认为林县要想出人才,必须培弱抗强,补东抑西。经过实地考察,最终拟定在城东龙头山顶建座石塔重振“文风”。 乾隆12年,工程正式开工,数月之后,一座三层高的石塔便告完工。至道光17年(1837)夏初,时任知县袁铭泰又继而续之,将3层改建为7层,并将此塔命名为“文峰塔”。 因为这座塔建在众目睽睽的龙头山顶,所以,在后来的林州,便出现了多个版本的民间传说。其中有个故事说,龙头山原是一条青龙变的活山,不但能长高,还会昼伏夜行,如果它能喝到南关大池里的水,林县就会出一斗芝麻数量的官。有一天,一“南蛮子”路过此地,看出了其中的奥秘,便说龙头山是条恶龙变的。如不把它镇住,将后患无穷。县官信以为真,便依照“蛮人”的指点,在龙头山上建起了这座石塔,把青龙压死在了塔下。原来说林县能出一斗芝麻数量的官,结果出了一斗芝麻数量的建筑工匠。 传说终归传说,它原本就没打算承担历史责任。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故事和林州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在此后的道光戊申至清光绪癸卯间的55年中,从林州这块大地上又走出了申逢吉、刘曦、田景瀛、李诗濂、吕慎修、董应遴、李祖光、李仲鸾、逯懿、李见荃、吕慰增、张家骏12位进士和50多名举人。从史料记载来看,这些成绩如实记载了一邹(邹蔚祖)二周(周百顺、周起滨)等几任知县尊师重教之功。至于“林州工匠”一说,据史料记载,远在明朝初年,林州工匠就已名扬全国了。 文峰塔始建至今,已经260个春秋,重修至今又170余年。在此期间,它经历了多次地震和暴风骤雨的考验,仍安然无恙地傲立在龙头山颠。它的存在是前人企盼林州教育腾飞的历史物证,更是研究林州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份宝贵史料。1979年11月,此塔被公布为“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移动同心卡,一机双卡,合账付费,17G流量和30分钟通话,仅售25元
小西庄改名记林州市横水镇翟曲村西南,有个自然村,名叫小西庄,该村原名田家庄,现在的名字是后来改的。 清同治壬戌年(1862),翟曲村董应遴金榜提名中了进士,任职山西苛岚知州。他老家翟曲有100多亩地种不过来,便把村西南的一大片土地租给了潘、杨、宋三家佃户耕种。为了收种方便,还在当地建了几座仓房,佃户们无家可归,也都住到了这里。因这片房子建在田地中间,三家又都是以种田为生,人们便称它叫田家庄。 起初,潘、杨、宋三家住在一起,相互之间关系还算不错。后来,有个剧团在翟曲村唱戏,演的是“七郎八虎闯幽州”、“破洪州”、“寇准背靴”、“老征东”等几本宋朝戏。他们看到杨家为了保大宋,男人都快死完了,潘仁美害死了杨七郎,宋王又斩了潘仁美。从此以后,潘杨两家便各自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们怕三家在一起日后灾祸重降,姓潘的便迁到了东南方向的北景色村定居,姓杨的迁到了西南边的井院村。唯独宋家留在了原地。 后来,宋家买下了这里的土地房产,成了当地的主人。因该地在翟曲村西南,户数不多,便把田家庄改叫成了“小西庄”。
麒 麟 台麒麟台位于林州城区南部,村旁有一“麒麟堂”小庙,村名由此而得。 相传在明万历十九年(1591)秋收之后,一农夫在此犁地,当犁到地中间时,一拉套之牛突然卧倒在了墒沟里,不大会儿,便生下了头四不象的小牛犊。这小牛长得形状象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马足、牛尾。还没等晾干皮毛,它就站起来走到犁前,咬着铁犁按咯嘣咯嘣地吃起来。农夫一看心中大惊,忙喊来路人观看。有人说:“这牛产的是麒麟,他会吃铁屙金,千万别伤害了它。”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全县。 因为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祥瑞动物。人们便在当地盖了个“麒麟堂”小庙,庙里塑上了麒麟的像。后来,这里有了村落,人们便顺引麒麟堂之名,称之为“麒麟堂”村。 此事虽是传说,但麒麟堂这座庙,却真有其物。据说在当年重修这座庙时,村民们对麒麟面对的方向还闹过别扭,因为知道它会屙金尿银,便都想叫麒麟的屁股朝向自家。 对麒麟堂的传说,《重修林县志》中也有记载,内有“麒麟堂详核碑记”一文,系清同治癸亥进士李仲鸾所写。碑文对麒麟的出生时间、地点以及麒麟堂创建的时间,都做出了判断认定。尤其对后来麒麟堂几次重修,记载比较具体。关于麒麟堂何时改名麒麟台一事,文中没有提及,只谈到在嘉庆庚午(1810)和道光丙申(1836)最后两次重修时,有“扩建庙堂,堂前设台,台下有池”和“台前设栏”“池周砌石”等文字记载,为后来的“堂”改“台”提供了依据。 经查阅1932年出版的《重修林县志》,其中记载的仍是“麒麟堂”村名。由此可见,麒麟堂改名麒麟台应是在此以后的事了。
蛇血染洪泉林州市临淇镇北部,有个村庄叫洪泉,该村北邻石门寺村,位于万泉湖西南。 相传在很早以前,石门寺内有个小和尚,常到对岸的“神仙洞”内练习气功。后来,他进洞后便有一种飘逸如仙之感,有时还身不由己的想上升腾。开初还以为是自己的功力生效,后来才发现是洞内一蟒蛇在向他暗发气功。他惊叫着跑出洞外,险些葬身蛇腹。 有天上午,人们发现这条大蟒从洞中爬出,来山沟中寻觅水喝,当它饮饱喝足之后,便又返回洞中。当地人经过多次观察,发现这条蟒蛇每次出洞,走的都是此路。于是,便请铁匠打造了几把锋利的尖刀,把刀固定在了蟒蛇寻水的必经之地。 这种刀名叫“掠刀”,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专用刀具,刀尖有钩,钩尖向后,刀刃朝天向上,蛇头越过刀尖后,便被锋利的刀刃刺破钩住,只能前行不能后退,剧烈的伤痛迫使它必须快速前进,顷刻之间,蛇腹便被一破为二,开膛丧命。 随着蛇血的喷洒四溢,附近的山泉水全被染成了红色,清澈的山溪也变得浑浊不清,如同山洪暴发后的洪水一般。后来,此地有了村庄,人们便起名叫“洪泉村”。
锻字改村名河湾村位于林州市河顺镇西北部。据清顺治三年(1646)村碑记载:因村庄位于运粮河拐弯处,故名“河湾村”。 民间传说,进入清代以后,运粮河水日渐枯竭,村民们迫于生计,只好打井取水。因水位逐年下降,水井也越挖越深。平时,男人们长年在外打工,家中绞水浇地之事就得女人来干。有首民谣曰: 走东村,嫁西村, 好女不嫁河湾村, 辘轳大,水井深, 绞水扭断脊梁筋, 扶着辘轳骂媒人, 坑的你奶奶可不轻。 河湾村没了河水,当地人便索性把河湾改叫成了“湾里村”。至民国初期,时局变得十分混乱,河顺东部的两里(西里村、东里村)、三山(东山村、可乐山村、鹿山村)一带,常有响马强盗出没,拦路抢劫,绑架肉票,杀人越货的事时有发生。闹得县北一带人心惶惶。 有一天,西里村两名石匠从外地打工回家,路过这里,看到村头石碑上刻着“林县河顺湾里村”七个大字,便觉得心里老不是滋味儿,他们想:你湾里想挖(湾)哪儿都行,为啥偏要挖(湾)我们里村。两人一商议,便掏出随身携带的锤钻,叮叮当当把碑上的“顺”、“里”两字锻掉了。 村里人听说此事后,赶到碑前一看,见碑文变成了“林县河□湾□村”,感到十分气愤,要去找锻字人算帐。后来,听说是西里村两个石匠干的,他们害怕惹下事日后再遭报复,便没再吭声。后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自从这件事发生以后,“林县河□湾□村”的石碑,在村头一直立了好几年。过路人至此,常要留步观看,时间一长,“林县河湾村”的名字便流传了下来。
狮门口和太平庄的由来狮门口和太平庄是林州市合涧镇万羊坡村下属的两个自然村。这两个村的村名,都和当地大圣山上的和尚有关。 万羊坡村西北边,有座山叫大圣山。元朝年间,山上有座寺院,寺内和尚不修正果,干了不少坏事。他们在山下买了200亩地,租给邻村贫民耕种。每年除如数收取地租外,还另加了许多额外条件:每个男佃农,每年得往山上寺院中送50担水、10担柴禾,青壮年妇女每人每月得到寺内给和尚们洗一次衣服。有的女人上山洗衣,晚上不让回来,说是坐禅念佛,实际是陪他们睡觉。村里人对此只能顺从,不能反对。有个新媳妇上山,晚上没回家,丈夫到寺里去找,和尚说冲了佛课,被吊起来打了个半死。 和尚们的恶行,激起了山下各村的强烈愤慨。邻近的东、西三阳两村,带头组织起了“红拳会”,经常打拳练武,吓得和尚不敢进村胡闹。万羊坡村也效仿三阳村的做法,组织起了拳队,还在村庄周围修起了高高的寨墙,由拳手日夜轮流站岗,一见和尚到来就赶紧敲锣。锣声一响,拳手们就**在了寨门口,吓得和尚也不敢再来骚扰万羊坡村。寨门前不远处,放了两只石狮子,人称此地叫“狮子口”,和尚到此就发抖。外村人见此地能降住和尚,便迁到这里居住。不久,便成了一个村庄,人们把地名“狮子口”改叫成了“狮门口村”。 后来,各村红拳会联合出动,到山上寺院里,乱棍打死了三个作恶多端的和尚。其他僧人一看情况不妙,便跑出寺院,四散逃命去了,吓得再也没敢回来。 几年以后,在狮门口的西边又形成了一个村庄,因为人们过上了太平日子,便称此村为“太平庄”。
魏家河因何改名河顺河顺原名魏家河村。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魏氏家谱记载:魏氏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因村周围有两条小河,故以姓氏及地理特点取名“魏家河”村。后来为啥要改名河顺?民间传说,这是一个风水先生的主意。 在河顺村西北边的山坡前,有一规模较大的墓葬群,这里就是林州名茔马家坟。该坟始建于明朝前期,由柳泉村马氏二世先祖马贰创立。在从三世马颙至八世马骁的200年间,代代都是书香门第官宦人家,相继出现了九位高官名人。 这时,相信封建迷信的人,便造起了舆论,说马家坟头枕麸子岭,脚登黑豆山,下有魏家河,马一有啥吃,二有水喝,所以才出了这么多人才。这是沾了茔地的光。这种说法一传十十传百,从林县一直传到外地,最后传到了江南一个风水先生的耳朵里。他不信有此事,就亲自赶到马家坟前察看。这人出于嫉妒之心,看后对着当地人说:“这魏家河村名得马上改,再不改河里的水就要被马喝干了,把魏家河改为河顺,对姓魏的和姓马的都有好处。”当时,许多人相信迷信,从此以后,魏家河便改名“河顺村”。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风水先生的话并没起到好作用。河顺姓魏的和以前一样,仍没出现什么大的人物,柳泉姓马的,从万历年间开始,由于天灾人祸不断,许多人相继迁到了东南方向的横水管家庄、火龙山、九家庄及东姚下郊一带。一直到解放以后,大多数穷人才翻身当了主人
都堂祖茔马家坟马家坟是河顺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因村北有马氏祖茔而得名。 根据当地《马氏家谱》记载,其始祖名叫马立,元朝末年避兵乱,由山东省巨野县枣针岭村迁居林县曲阳村。二世先祖马贰又从曲阳东迁到柳泉村,并在河顺北山南侧创立祖茔。“马家坟”由此而始。后来有看坟人在此居住繁衍,逐步发展成了今日的“马家坟”村。 翻阅明代林州史料,马氏家族可谓名人辈出。三世马颙任兖州府判(从七品),四世马骥任唐山训导(正七品),六世马图任沁州知州(正五品),七世马卿系弘治十八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正三品),人称马都堂,总督全国河道运输。八世马骁系平凉府推官。马图、马卿父子同祀林县“乡贤祠”。在《重修林县志》中,马图、马卿、马骁三人皆有传记。 在马家坟老茔,有三世马颙于正统七年十月(1442)为其父马贰立的“马府君墓表”祖碑,还有大明嘉靖皇帝谕旨祭马卿的龙头巨碑,碑文现在仍清晰可辨。 日,马家坟被列为“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驸马和望京楼林州市任村镇杨耳庄,是个有880多年历史的村庄。宋宣和三年(1121),洛人杨二移家于此,人称“杨二庄”。后来,晚辈忌呼祖讳,加上村在河之西侧,改名“杨耳庄”。 说起杨耳庄,不能不提驸马杨春元。要说杨春元还得从元至正十七年(1357)说起。这一年,林州境内盗匪猖獗,春元九世先祖杨亨倡议结寨破贼,并身先士卒带乡民万余,将贼乱平息,元顺帝敕授杨亨武校尉同林州知事。杨氏自此发迹。 时隔11年(1368)后,朱元璋义军北伐,杨亨孙杨景和从明太祖起兵,自河北一直打到北京。元朝灭亡后,杨景和奉命屯守固安,遂从林州迁家至河北固安县大辛庄定居。 时至200年后的神宗年间,杨景和六世孙文林郎杨继,被诰封为南城兵马司副指挥,认识了当朝大学士安阳人郭朴(人称郭阁老),二人相交甚后。万历二十四年(1596),杨继四子杨春元以贤俊出众,被选为当朝驸马,神宗皇帝将长女荣昌公主许其为妻。 万历二十五年(1597),杨驸马奉旨携公主回林县老家祭祖。回乡后大兴土木,在坟场上修起了神道、牌坊、碑楼。在村头建起了南北两座券楼,在村中建起了“魁星阁”(当地俗称过街楼)。新建了宅院12座,其中包括为公主修的观景楼(即望京楼)等建筑。 《明史·公主列传》载:“神宗十女,荣昌公主,万历二十四年(1596)下嫁杨春元。四十四年(1616),春元卒。久之主薨。”从这里可以看出,夫妻在一起生活了仅20年,杨春元就去世了,公主去世的时间比杨春元晚的多。对杨春元招驸马之事,《重修林县志》中也有记载。 驸马与公主返京时,将来时带的半朝銮驾等仪仗器具留与村中族人,现在部分遗物尚存。驸马坟神道、石像、牌坊、碑楼全毁于文革时期。尽管如此,现在仍可看到一些遗迹和遗物。 一是驸马庄园及主楼望京楼。 二是驸马画像。像画在长2米、宽1米的白绢上,虽已400多年,但驸马头戴乌纱,身着紫罗,腰系御带,脚蹬朝靴,端坐在虎皮椅上的形象仍清晰可见。 三是驸马父亲杨继为官的画像。 四是郭阁老画像。因年深日久,画像部分颜料已脱落。传说画像系当年阁老赠杨继所遗。 五是残留碑文。原来石碑很多,后来几乎全毁,残留的几块也都盖了马棚。尽管如此,“荣昌公主”、“驸马都尉杨春元”、“杨公祖茔”等字仍可看到。 六是驸马墓地。旧址仍存,但墓坑布局与众不同。别的墓葬都是祖辈在后,晚辈在前,而驸马坟正好相反。究其原因,众说不一,难得其解。有的分析这种葬法是为了突出驸马的地位。
票牛教你如何买到热门、便宜、真实的演出门票!
绕道过井湾井湾村位于林州市姚村镇西部,村名和当地一口古井有关。 井湾村原名六桥村,因村内建有6座石桥而得名。在村庄的东南边,有个名叫“一里地碑”的地方。很早以前,这里有眼坍塌多年的废弃水井,井四周草木茂盛杂草丛生,过路人至此,常有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 后来,这里连续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反常现象,到此觅食的家禽常突然咯咯乱叫惊飞而去,丢鸡之事常有发生。家犬至此也常目视草丛狂吠不止。再后来,竟有几个幼童也先后在此神秘失踪······ 这些怪事引起了人们的警觉,村中长者便在离井不远的路旁,立了一块石碑,告诫过路行人避井绕弯而行,提高警惕以防不测。没多长时间,原来途径井旁的一条直路,便在此绕了个大弯。“井弯”村名由此而生。 对于此地发生的几桩怪事,村里几个胆大的人进行了长期观察。后来,终于发现了奥秘,原来是两条又粗又长的水蛇在此作祟。为除掉这一祸根,人们想了个办法,全村大人小孩一起出动,把刚烧成的一窑生石灰运来,全部倒入井中。经过一天一夜的化学反应,两条大蛇终被连呛带烧气绝命终。 井被填平后,人们将此地改造成了良田,名称叫“一里地碑”。后来,由于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井弯”村又变成了“井湾”村
魏庄的姓氏故事魏庄也称魏家庄,地处林州市河顺镇北部。村民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没有村庄。当时,西山上树繁枝密,魏、张两人不断来此砍伐树木,后来在林中相识,时间一长便结成了弟兄。最后相约两家一同搬到东山坡下定居,取名“魏家庄”村。 十几年过后,张家人丁兴旺,发展很快,而魏家却没啥起色。相信封建迷信的魏家不甘落后,便去请教风水先生。先生说:“张魏两姓相互妨克,人家姓张的一‘张’嘴,你姓魏就得赶快‘喂’人家,你怎会富起来呢?”魏家询求破法,先生说:“你去找个姓冯的迁到这里,把姓张的嘴‘缝’上,就把张家制住了。 后来,魏家便去西边的冯家口村结下一门亲事,让冯家迁了过来。 自从冯家来到魏庄以后,张家日渐衰落,魏家又渐渐兴盛起来。因两家是结拜兄弟,关系一直不错,此时,魏家觉得于心不忍,便又去找到风水先生,说了自己的心意。风水先生说:“姓冯的一来,给人家姓张的把嘴‘缝’死了,要想叫张家生活下去,得再找家姓刘的迁过来,给姓张的‘留’个口儿,这样张家也就能正常生活了。”时隔不久,一家姓刘的便又迁进了魏庄。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张家知道了这件事,便和魏家闹起了心事。魏家也老害怕‘喂’张家,始终存有戒心。直到现在两姓还很少通婚。 这个故事充满了迷信色彩,说到底都是风水先生惹的事。现在已进入科技时代、和谐社会,千万不能再相信迷信搞宗族派系
风水宝地石门寺石门寺坐落在林州市万泉湖旁的万泉山上。说他是风水宝地,是说这里的山水和泉城济南相比毫不逊色。山上山下泉眼众多,一股股泉水从坡间喷涌而出,大的如碗口,小的像筷子,有的喷水成柱,有的如吐珍珠,有的依地浸漫,有的滴答作响,有的旋流成涡,也有的独辟成溪,最终汇成了一个大名鼎鼎的万泉湖,成了风景秀丽的旅游观光胜地。 万泉山原名“石门山”,因当地山势壁立如门而得名。关于石门寺的起源,据石晋开运二年(945)所遗古碑证实,它至少也有千余年以上历史了。 对于石门寺,当地还流传有一个神话故事,说在很早以前,庙里就住有许多和尚,寺前的山泉,每年都要流出一捧沙金,把这些金子卖掉,足够寺庙里一年开支。后来换了个贪心的方丈,他让和尚们挥钎淘金,结果金子没有挖出,淌金的泉水也不流了。
此故事耐人寻味,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四句歪诗正村名林州城北13公里处,有个自然村叫安阜村。此村原名“墁地”,用当地方言表述,墁地和“野地”同义,可见该村历史还不太长。 在民国21年(1932)出版的《林县村庄名录》中,已有了“墁地”二字。此后不久,村里出了个北平大学生常跃忠,他觉得故乡“墁地”名字太俗,便取“安居乐业、物阜民丰”之意,将村名改称“安阜村”。 然而,由于宣传力度不大,在很长一段时间,新村名一直没有叫响,邻村百姓仍习惯性地称其为“墁地”。 后来,有人便在村头的显著位置写下了20个醒目大字 君子抬头看, 来到安阜村, 谁再叫墁地, 就是小儿人。 没料到这一招还真管用,过路人当新闻传来传去,安阜村的名字反倒很快流传开了。
孙 三 遇 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某日,林州泽下人孙三步行进城办事。因泽下离林州城很远,刚过淅河,天就黑了下来。走到大圣山后,天又下起了大雨。前不临村,后不临店,孙三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冒雨前行。当费尽全力摸黑爬到山顶时,早已被淋成了落汤鸡。这时雨仍在不停地下,他看到路旁有座庙院,便想进庙里避避雨再赶路程。 他走进院内,见庙里空无一人,便摸黑坐在了主殿门旁的一块石头上。没想到雨越下越大,坐了一会儿,便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大约四更时分,一声炸雷把孙三惊醒,他借着闪电的亮光,看到院子西边放着一口尚未油漆的棺材,棺材内钻出了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孙三一看顿感毛骨悚然。他正想逃走,却见那女人也一步一步向庙门走去。最后竟一屁股坐在了门槛上。他只好屏住呼吸耐心等待时机。此时,他见那女人理了理头发,伸出双手去接喝房檐上落下的雨水,一边接一边喝,足足用了五六分钟时间。最后站起来看了看四周,见没什么动静,便又返回原地,躺到棺材里去了。 孙三一看机会来了,便轻轻站起来,蹑手蹑脚摸黑走到庙门口,用尽平生之力,一步跨出门外,深一脚,浅一脚,没命似的向山下跑去。一直跑到山下的一个村边,见村头一家屋里还亮着灯,听到屋内有人说话,此时他也顾不得许多,便砰砰砰上前敲门,还没等屋里人应声,他已累得瘫倒在地上。 听到有人敲门,屋内走出了四五个人,他们见一个人瘫坐在门外,便上前询问。此时的孙三仍余悸未消,便把他在庙里见鬼的事说了一遍,没想到此事却引起了这家人的异常关注,他们把孙三扶进家中,又详细询问了这女人的一些情况。 原来这家姓程,老两口守着一个儿子,去年刚给孩子办完婚事。没料到小两口婚后感情不合,三天两头吵嘴生气,在最近的三天前才又打了一架,媳妇不辞而别,至今没有下落。婆家派人四处寻找,娘家亲戚家都没见踪影。井里池里也打捞遍了,也始终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娘家见没了闺女,一纸诉状告到了县衙。刚才从家里出来的这四五个人,就是共同商议此事的亲友。他们听了孙三的叙述,联想到了自家失踪的媳妇,便想看个究竟。一行人来到山顶庙中揭开棺材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正是自家的媳妇。 他们把媳妇接回家中,问了情况。原来媳妇离家出走后,想到娘家贫困,哥嫂嫌弃,又不想连累亲友,也没脸再回婆家。路过山顶庙中,歇了一会儿,见有一口空棺材放在那里,便决定在此暂时栖身。她在棺材里一连躺了三天,腹内饥渴难忍,听到外边响雷下雨,便到屋檐下接水喝。这件事虽把孙三吓了个半死,媳妇却被找回了家。 人找到了,两亲家都放下了心,小两口也吸取了教训,程家从此过上了安生日子。村里为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件事,便把这条山沟称作“孙三沟”,后来沟中有了村庄,人们便叫他“孙三沟”村。
曹寡妇打井曹家井是林州市茶店乡后子岗行政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据康熙四十四年(1705)重修碑记载,曹家井村的村名来历,和本村寡妇曹氏打井行善有直接关系。 关于曹氏打井一事,当地流传有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这里有一曹姓人家,丈夫去世后,剩下孤儿寡母二人。这曹氏家道殷实,心地善良,左邻右舍谁家有困难,她都乐意帮忙。 有一年春天天气大旱,村中水池干涸没了水吃,曹氏便常到离村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有一次,她还未成年的儿子怜惜母亲,搭黑去替母亲担水,结果途中碰到一群恶狼,被吃得只剩下了一堆骨头。 俗话说:“寡妇熬儿一场空”,曹氏没了儿子,心中悲愤至极,事后便决定倾尽家中积蓄,在村中打眼活水井,让全村人吃。承诺挖一斗砂石,付打井人一斗米做报酬,当日兑现决不赊帐。三名壮汉闻讯找上门来,接受了这个任务。打井开始后,最初一段时间,进度还不算慢,当挖到十八丈深时,挖到石头上后,就再也挖不下去了。打井人为了多挣点米,有人便出了个坏主意:“白天往外明挖,夜里往回暗填。”又过了三个多月时间,只见天天往外出渣土,不见渣堆增长。最后,曹家的米用光了,井依然没打成。气得曹氏一病不起,命丧黄泉。 过了几天后,有个乞丐到该村讨吃,没要上饭,当他经过这口井边时,一看四周无人,便赌气把一个石磙子推到了井里。没想到这一下是歪打正着,正好将井底的石板砸碎,井水遂源源不断从井底溢出。 村里有了活水井,全村人高兴万分,村民们怀念曹氏打井之恩,便将此井称作“曹家井”,村名也叫成了“曹家井”村。 如今的曹家井,早已安上了水泵和自来水管,建起了水塔,井中之水源源不断地自动流入各家各户,村名们再也不用因外出担水而发愁。如今300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在传颂着那位打井恩人的故事
李旺水养蚕林州市五龙镇境内有个漕旺水村,该村原名“蚕旺水”,此名来历和一个养蚕人李旺水有关。 很早以前,漕旺水这一带人烟稀少,只住着一户姓李名叫旺水的人家,因弟兄排行他是老四,有人便叫他李四。这李四虽然长得个头不高,脑子却十分灵便。他看到本地桑树不少,便钻研起了养蚕技术。没过几年,就靠养蚕发了财。 这消息一传开,方圆邻近的人,都知道旺水养蚕赚了钱,有人便叫他“蚕旺水”。也有的干脆搬到这里,跟他学起了养蚕技术。时间一长,这里便成了一个村庄,由于村中许多农户都养蚕,村中又数旺水家来得最早,人们便把蚕旺水这个外号当成了村名,定名“蚕旺水”村。 养蚕的农户增多后,近处桑树上的桑叶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李四便带上干粮,到远处的深山中去采摘。有一天,他看到悬崖的半腰间有一棵桑树,长得非常茂盛,树枝已伸出崖头。他便爬上山顶,转到桑树上方,伸手采摘桑叶,但只能采到一小部分,大部分却是臂短难及。这时李四心想:“如能把树砍掉,让树头掉进沟底,桑叶不就能全部采尽吗?”于是,他就从峭壁上扒着桑枝,顺着树身下滑到半山腰的圪台上,当他把树干砍断、树头咯喳一声掉进沟底时,他当即意识到了一个严重问题:来时,是顺着树干下来的,现在没了树,我还怎么回去?上不去,下不来,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急得李四干跺脚没办法。 转眼之间,三天三夜过去了,此时的李四,已饿得头晕目眩有气无力。临死前,他用斧头在绝壁上刻下了四句话: 李四无才,
顺树下来, 砍倒桑树,
困死绝台。 一转眼又过了二十多年,李四的儿子也长大成人。有一天,他也来到这里寻找桑叶。这时,山腰间被砍倒的那棵桑树又长成了一棵大树。李四的儿子顺树下到绝台上,正要抡起斧头砍树,忽见树下有把锈迹斑斑的斧头,还有一具尸骨,岩壁上还刻着几行字。仔细一看,一下子全明白了。原来这里就是当年他父亲困死之地。他脱下上衣,包好遗骨,顺着树爬到崖头,回家把父亲的遭遇告诉给了乡亲们,劝人们千万不要再去砍伐那棵长在峭壁上的桑树,为使后代人永远记住这个教训,当地人便把此处的悬崖峭壁称为“李四绝”。 李四的儿子将他父亲的遗骨安葬以后,脑筋大受刺激,发誓从此不再养蚕。他赶着牛羊,驮着母亲,迁移到了村西南十多里的山坡上,另择新居。在那里开种荒地,放牧牲畜,搭房建屋,繁衍生息。后来,又有几户人家也迁了过来,这便是今日的“牛羊驮村”。 李旺水家外迁之后,随着环境的变化,蚕旺水村的养蚕业也逐渐衰落。因当地水源充实,村民们便又把蚕旺水改叫成了“漕旺水”村
刘统勋的故事滴流棚攀亲清朝康熙年间,林县(今林州市)泽下村贫民刘应乾病逝,其有孕在身的妻子受族人排斥,被人贩子倒卖到了山东省诸城县一刘姓人家。不久生下一子,取名刘统勋。小统勋天资聪慧,智力超人,加之勤奋好学德行端正,长大后科举仕途一路顺风,最后,被康熙皇帝点为新科状元。 次年春天,刘统勋遵母命返林县(今林州市)老家祭祖。临行前,他问祖籍具体地址,母亲说了六句话:“南至鸡冠山,北至抬灵关,东至白坡岭,西至景岗山,中间有个小神山,小神山前埋祖先”。因刘统勋当年是“遗腹子”随母改嫁,这在“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是件不光彩的事。刘统勋不想扩大这种影响,便决定轻车简从微服私访。 人常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刘统勋悄然出行,但新科状元回乡寻根祭祖的消息,还是被泽下村刘氏族人听到了。因他们当年曾歧视过刘母,生怕状元报复,便连夜把祖坟上的墓碑全部掩埋。当刘统勋依照母亲嘱咐,寻访到泽下村的小神山前时,族人一概矢口否认。刘统勋信以为真,便又向东方寻去。 此时,泽下北边的石阵村,有个人名叫刘文光,时任奉直大夫,正返乡探亲在家。他听说新科状元刘统勋来老家寻根祭祖,便起身赶来相认。一直沿路追到城峪村东南,才赶上了前行的刘统勋。因两家都姓刘,两村又相距不远,刘文光便在路边的草棚下,和刘统勋攀起亲来,说两家是搭连朋友关系,并把祖茔实情相告,将刘统勋领到了泽下村的刘氏祖坟。 在石阵人刘文光当年与刘统勋认搭连朋友的地方,后来形成了一个村庄。为纪念这桩往事,当地人便起名叫“搭连棚”村。后来,因方言口音关系,又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滴流棚”三字。 泽 下 祭 祖 泽下村原名官开村,位于林州市五龙镇中部。民间传说,其村庄改名泽下,是出于清康熙年间吏部天官刘统勋的一句随口之言。 当年,刘统勋在刘文光的引导下,来到祖坟地界小神山时,见周围群山环绕,地面不宽,禁不住说了声:“此地窄狭也!”在林州方言里“窄狭”与“泽下”谐音,自此以后,官开村便改成了“泽下”村。 在刘氏祖坟小神山前,刘统勋行三叩九拜之礼,焚香祈祷虔诚祭奠先灵。临行前在坟头立了一块石碑,上写“刘统勋远道寻根叩拜先祖”十一个大字。 刘统勋回京后,林县知县得知了此事,在泽下村立起了一座牌坊,前边横额上刻有“刘氏故里”四字,后刻“洪恩浩荡”。还在坟前竖了一块盘龙大碑,记录了刘统勋返乡寻根祭祖经过。 后来,刘统勋当了吏部尚书,泽下村也以“天官”祖籍名扬四方。凡山东民间艺术团体来林演出,都要到小神山前演唱祭拜。一时传为佳话
河 神 党 住林州市五龙镇有个党家岗村,其村名和一个名叫党住的人有关。 据《创修河神党将军庙碑记》记载,清顺治二年(1645),黄河金龙口处决堤,三个月壑口未合。顺治皇帝派治河使臣亲临黄河决口现场督工。抗洪民工干劲倍增,其中有一年仅12岁的少年特别勇敢,在最后决口合龙的关键时刻,他赤身跳入堤口以身挡水,最后,决口虽被堵住了,但这位少年也被洪水夺去了生命。 消息传出后,黄河两岸的百姓深感痛惜,大家称他为“党将军”。有的把他入祀当地的河神“黄大王”庙中,也有许多地方,专门建起“党将军祠”祭奠供奉。 这位党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河南林州人党住,家乡就在今日五龙镇牛家岗村南不远处的一个小山村。 清嘉庆元年(1796),时任林县知县石昂,带人去黄河南办事,乘船渡黄河时翻船失事,溺水死亡数人,而林县人却无一伤亡。当地迷信传说是河神党将军暗中保佑乡亲所致。石昂知县信以为真,返回林县后,当即在林县城隍庙内,祀上党将军的牌位,并许愿尽快建庙供奉。后来,一纸公文将石昂调离了林县,建于城隍庙西院的党将军庙,安上梁檩后,也随之因故停工。 道光癸卯年(1843),曾三任黄河堤防助理的王建泰,由洛阳调任林县知县。上任后,他到县城隍庙西院巡视,见未盖成的祠院一片荒芜,顿感气愤。他说:“将军12岁即以身殉难,党庙遍及黄河两岸,作为将军的家乡,岂能没个祭祀场所?我当年从江西调任洛阳,专职黄河堤防,对此事十分清楚。若容忍党庙荒废,怎能对得起将军?”事后,王知县带头捐俸,绅士、商民及公职人员积极响应纷纷解囊,不到一月时间,这座庄严肃穆的“党将军庙”即告竣工。 从此以后,党住的名字便在林县流传开来。一见堤河决口,人们便喊“党住!党住!”希望党将军保佑,能把决口尽快堵住。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党住两字的含义又逐渐演化成了“挡住”二字。为了永远铭记他的英雄事迹,党住的家乡——远在林县城南的那个小山村,便被称为“党家岗”村。
胡大海拔柿树林州有个营里村,民间传说它的名字和一个外号叫老毛胡的胡大海有关。 说起“老毛胡”,林州人并不陌生。晚上睡觉,不懂事的孩子躺在床上哭闹,大人哄不住,说一声“别哭了,再哭老毛胡就来了!”孩子便会吓得不敢吭声。儿时游戏时也常喊:“秋千,秋千,跌了老毛胡**······”这老毛胡究竟是何物?当时只知道很怕,是“老狐精”一类的东西。长大后还一直琢磨这事,有段时间还认为是老毛“狐”哩。直到后来听到一个民间故事,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个与林州有关的历史人物。 相传在元顺帝至正年间(),有个姓胡的女人途经太行山的峡谷中,被一个群“毛人”劫入山洞之中,强行过起了同居生活。后来,这女人生下一个似猿非猿,似人非人的雄性幼崽,他便是本文的主人公胡大海。 几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胡某抱着孩子逃出深山野沟,回到了自己家中。母子俩相依为命,过起了正常的人间生活。 因这孩子发育超常,胡氏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胡大孩。可能是基因遗传的缘故,七八岁时,胡大孩就长成了个身强力壮饭量惊人的男子汉。人们见他浑身是毛,又姓胡,便背地偷偷叫他“老毛胡”。 后来胡氏病故,12岁的大孩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流落街头当了乞丐。由于他面相丑陋满脸是毛,每到一村,人们都是望而生畏避而远之。有的村庄还放起了流动岗哨,一见到他的身影就高喊:“老毛胡来了!老毛胡来了!”人们听到喊声,便纷纷关门闭户,孩子们吓得钻到母亲的怀里不敢吭声。有的村庄干脆联合起来,手执棍棒将其逐出村外。 大孩被逼无奈,只得靠采摘野果充饥。他常年奔波于荒山野岭之中,每天树上树下,攀枝跳跃,不仅练得臂力过人,而且身轻如燕,爬坡跳涧如走平地,抛石击物百发百中。 公元1368年,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打到了林州,在城东北15里处安营扎寨招兵买马。胡大孩闻讯应召参军,他当着众人的面,便将一棵柿树连根拔起,引起了大元帅徐达的重视。徐达问他还能拔几棵,他便把军营附近所有柿树拔了个一干二净。后来营地建房成村,这便是现在的横水镇“营里村”。直至今日,柿树仍还吓得不敢在营里村扎根生存。 大孩参军后改名“胡大海”,他跟随徐达元帅南征北战冲锋陷阵,不久便成为一名战功卓越的高级将领,最终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 从此以后,营里村便成了人们瞩目的地方。胡大海拔柿树的故事也在林州民间流传开来
皇后村的来历林州有个皇后村,全村虽仅500口人,村名却别具一格。据民间传说和考证史料,其村名来历和明朝神宗皇帝有关。 明神宗朱翊钧是朱明王朝第14任皇帝。1572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万历”。在位49年,是明朝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个帝王。神宗这人有两大特点:其一是贪财。他上台时,皇家庄园只有宛平一处,几年后,皇家别墅即达数百处,几乎遍及全国。22岁就为自己建造皇陵,陵地面积达18万平方米,动用3万军卒工匠,耗银800万两,历时6年始成。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贪婪帝王。其二是好色。在位期间多次派人从全国为他选美,一次选5000人。进京后再从中挑选1000名入宫。本文皇后村村名就和他在全国各地选美一事有关。 皇后村这名女子姓王,中选入宫后,被分配到慈宁宫服侍神宗生母李太后。万历九年(1581)的一个冬天,神宗皇帝踱步来到慈宁宫。当时太后不在,他刚要离去,突见端庄秀丽的王宫女走来,便迫不及待将其抱入房内,致使姑娘有了身孕。 直到第二年四月,李太后才知道了实情。当追问此事时,神宗矢口否认。太后让人拿出记录皇帝行踪的《内起居住》让他看,上写道:“万历九年冬,辛丑日,圣上临幸宫娥,有孕。”面对黄纸黑字,神宗才被迫认了此事。原来这《内起居注》是皇帝在内宫的详细记录,皇帝与宫女发生性关系,通常都要给宫女一件赏物,文书房小太监,必须在《内起居住》中如实记下时间及所赐物品名称,以便将来宫女临产时查验。神宗在慈宁宫的行为,自然也是记录在册的。后来,这王宫女为他生下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光宗皇帝朱常络。 儿子当了皇帝,生母即成了当之无愧的皇太后。消息传到林县(今林州市),有人认为,既然王宫女当了皇太后,那她也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后。于是,便把王氏的籍贯村称作“皇后村”。其实,这种认识是一种误解,在我国古代,皇帝后宫等级制度规定极严,只有皇帝的正妻正宫娘娘,才能配称皇后,这王宫女原本是个“宫人”,因怀上身孕,万历才把她加封成“恭妃”。即便如此,也仍不够皇后的资格,不过,她家乡人不管这些,皇后村村名便一直流传开了。
程灏访邵康林州有个邵康庄。此村原名“上杆庄”,邵康庄是后来才改的名字。 相传在北宋王朝以前,此地村民心地善良热情好客,凡外来的马戏团,只要在林州没了“台口”(指演出场地),就都要集中到这里,练习“跑马上杆”节目。由于演的次数多了,人们便称此村为“上杆庄”。 后来,村里出了个大儒名叫邵雍,他死后的第13年(1090),被哲宗皇帝追赐了个“康节”的封号。从此以后,史学家们便称邵雍叫“邵康节”。邵雍的家乡上杆庄,也将村名改成了“邵康庄”。 邵康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享年66岁。是一位精通《易经》的专家。《辞源》称其有“象术之学”。有《皇极经世》、《击壤集》等著作传世。 在林州市民间,传有许多邵雍的故事。说他读《易经》三年没下过楼,把书拆散,一页接一页贴到书房四壁,环视循读,不仅能顺着背诵,还能倒背如流。有一次,他只顾读书忘了吃饭,夫人烙了张油饼,放到书桌上,还捣好了蒜泥,让他蘸着吃,他只顾看书,竟把油饼蘸进了旁边的砚台里,弄得满嘴都是墨汁。 俗语说:“学会周易,识天破地。”邵雍长期研究《易经》,懂得了不少天文地理知识。群众有什么事,都常向他请教,比如几时下种啦,啥时有雨啦,甚至择茔地、定婚姻、起名字、看病人、出远门、修房盖屋等,都要一一向他请教。 有一年五月某日,全村人都在场上晒麦。中午过后,天空突然变阴,乌云滚滚而来,雷声大作。人们怕淋了麦子,纷纷跑到麦场抢收,这时却不见邵家的人影。有人去催邵家,邵雍说:“不要紧,此雨只打阶前石,不会淋到打麦场。”说话之间,风起云涌,电闪雷鸣,杏核般大的雨点,滴滴嗒嗒落到地上,一袋烟工夫,院里就积了一指多深的水。阵雨过后,天气转晴,火辣辣的太阳又重现天空。人们出门一看,这场急雨果然只淋了村中的阶台,村外麦场滴雨为落。村民们一场虚惊,都夸邵雍料事如神。 民间传说,当时,林州南边不远处的辉县也有个老学究,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北宋理学奠基人——程灏。当他听到邵雍的才华后,便亲自来到林州登门拜访。言谈之中对邵雍十分赏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程灏晚年行动不便,后来,说服邵雍迁到了辉县南乡定居。 邵雍死后,林县的上杆庄改名邵康庄,辉县邵雍后来的迁居地南乡也改名叫“邵康庄”。直到现在,林、辉两地仍各有一个邵康庄
定 角 辟 邪定角村历史悠久,是林州一个古老村落。相传,当年唐代名将李存孝五牛分尸之地,就在该村西北边的野地里。 李存孝之死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冤案,且裂尸之刑又极为残忍,凡到现场观刑之人,皆有触目惊心、毛骨悚然之感。 因该村紧挨刑场,当时到场观看的人很多,许多人看后被吓得胆颤心惊,魂不附体。民间传说,在李存孝被五牛分尸那天,天还没黑,村里就已全部关门闭户。夜里,有人梦见一头似牛非牛似狮非狮的怪物,在村内外时隐时现乱跑乱叫。这个做梦人被吓得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从床上跌下。白天谈及此事,有几人也说做了类似的梦。传来传去,传得全村人心惶惶。 后来,有人请了个阴阳先生,先生说:“这是‘十三太保’的阴魂未散,让石匠锻四个大碓臼,里边放上食物,焚香祷告后,分别固定在村庄四角,就可平安无事。”“定角村”村名即此而生。 也有人说:“采取这种方法,是想让村里人睡觉安定,故村名原叫‘定觉’。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白佛村大悲咒石塔铭中,写的就是‘定觉村’。‘定角’是后来才改的名字。”
李存孝五牛分尸李存孝本名安敬思,唐末河北涞源县人,因武功盖世骁勇善战,被沙陀贵族李克用收为养子,赐名李存孝,人称“十三太保”。在唐朝末年的连年征战中,李存孝战功卓著名声显赫。因此,受到四太保李存信的嫉妒和诬陷。公元894年,一代名将李存孝遭“五牛分尸”身亡。 民间传说,当年的五牛分尸刑场,就在现在林州市姚村西边不远的地方。武士们将李存孝的四肢及头颈,分别绑在五头壮牛驾驭的五辆牛车上。行刑命令一下,车上的武士各自鞭挞壮牛,同时向五个不同方向奋力拉车,将李存孝的躯体一分为五,而残忍裂尸。在拉四肢的四牛停刑驻足之地,后来形成四个村庄,这便是今日的“东牛”、“西牛”、“南牛”、“北牛”四村。 有人会问,五牛分尸怎么少了一牛?对此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拉头颈的那头牛当时受了惊吓,向北一口气跑了三里路才停了下来,此地后来也成了村庄,这就是现在的“牛家庄”村。第二种说法:李存孝原是天上的一头金狮子,他是奉玉帝之命,专门下凡捉拿金蛤蟆王彦章的。当他把后梁大将军王彦章杀死后,他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在行刑那天,其他四头牛各自拉着李存孝的一肢,分别向东西南北四个不同方向而去,唯独拉头的这头牛,拉着李存孝的头颈及躯干向上直升九霄云外,到玉皇大帝那里报到去了。 经笔者考证,上述第二种说法,不仅带有明显的神话色彩,也与史实相悖。李存孝和王彦章,二人虽是同代人物,但李比王早死29年,这怎能说成是李存孝杀了王彦章呢?故事终归是故事,为不误导后人,特在此顺便说明
好汉桥的故事好汉桥位于林州姚村村南的古官道上,是座长5米宽3米厚0.5米的石板桥。此桥虽说不大,却很出名。相传是隋朝末年,秦琼和尉迟敬德两条好汉交战的地方,故名“好汉桥”。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广东、浙江、宁夏等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公元614年——620年这六年中,林县大地先后被刘武周、王德仁、高士达三支起义军队割据。刘武周在北部的东岗大井,王德仁在中部的林虑山,高士达在南部的五龙城峪。公元616年,王德仁归附滑县瓦岗军,高士达在城峪被杀。公元619年,瓦岗军又被唐军战败,此时的林县,便成了刘武周和唐王李渊两家的天下。公元620年,唐军向刘武周发起攻击,由此引发了“好汉桥”的故事。 此故事中有两位主人公,一是刘营中的尉迟敬德,一是唐营中的秦琼。尉迟敬德和刘武周同是山西马邑人,铁匠出身,作战勇猛,早年随刘起义,从山西一直打到河南,屡立战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猛将。刘武周坐镇大井称王,他奉命在姚村村北山中设寨驻防(后人称此地为“卧虎寨”),负责抵御南来之敌。另一个主人公秦琼,原是山东隋官,后投入瓦岗寨义军,因武艺高强战功卓著而出名。瓦岗军战败后,改投唐营,成了深受李世民器重的少数高级将领之一。 公元620年,唐军派秦琼向刘武周部发起进攻,尉迟敬德奉命迎击。在姚村村南桥头两人狭路相逢,敬德用的是三节钢鞭,秦琼用的是瓦面双锏,在你来我往的较量中,敬德的三节鞭终不敌秦琼的双锏,被打得落荒而逃。从而留下了“打三鞭还两锏”的故事。 后来,唐军乘胜追击,刘武周被杀。尉迟敬德无奈投唐。最终,也因骁勇善战功勋显赫,成了李世民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 民间传说,李世民当年南征北战,曾杀死了不少人,他当皇帝后,夜晚睡觉常被噩梦惊醒,心中甚感畏惧。他将此事告诉群臣,秦琼和敬德两人表示,愿夜晚着戎装持兵器,亲守宫门两旁护驾。后来,太宗怜惜二人劳累,便命画师将秦琼敬德两人戎装之像画成图画,悬于宫门两侧,用以避邪驱灾。此事传到民间后,秦琼敬德便被奉为“门神”,一直流传至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林(州)任(村)公路改线姚村村西。昔日的好汉桥今已被淤埋地下。但它的历史故事却永远留在了当地民间。
刘武周称王大井、上寨、下寨、韩家寨、教场五村,均位于林州市东岗镇南侧。据考证,这五村的村名,都和隋朝末年起义军首领刘武周有关。 刘武周原是马邑郡(今山西朔州)的一个军官。公元617年,勾结突厥杀死隋官,踞郡自称太守,被突厥王封为定阳可汗。此后不久,又相继占领雁门、楼烦、定襄诸郡后,便在山西北部自称皇帝坐地为王。公元619年,刘武周部将尉迟敬德又大败唐兵,唐将李元吉弃太原逃往长安。刘军乘胜追击,兵势直达晋南的夏县、蒲坂等地。后来,李世民率唐兵自陕西韩城县东渡黄河,向刘武周部发起反攻。这时刘武周听信谗言,将大将尉迟敬德贬到介休城去看守粮草,结果被唐兵杀得溃不成军,落荒东逃。 民间传说,刘武周当年逃到林州东岗镇南部屯兵称王。为保证生活用水,在当地凿了三眼大井。后来,此地形成村落,这便是今日的“大井村”。大井村北有一山,山顶有一九层宝塔,塔下建有一座三院六门的天齐庙。庙正殿是一座两层阁楼。相传此建筑系刘武周当年所建。 天齐庙西曾一连扎有三座营寨,这三个地方后来也相继成村,这便是今日的“上寨”、“下寨”、“韩家寨”三村。据说此地还建有地下宫殿六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修地垒岸时,曾发现宫殿口三处,传言是当年的西宫旧址。 大井村南有一方圆两公里左右的平地,刘武周经常在这里操练兵马,此地后来也发展成村,这便是今日的“教场村”。教场村东有招兵山(现地名),山上有一洞穴,可容纳数百人。 东岗盆地四面环山,周围有大小山寨数十个。位于西北部的阴烟寨,山顶有六七平方公里,上有跑马岭、饮马池、娘娘峰、玉皇顶等地名。传说刘武周的部将尉迟敬德当年曾屯兵在此。 刘武周当年的一些遗物,曾长期流落当地民间。据韩家寨韩成元老人说,他曾祖在村东场地捡到过刘武周当年的印章和宝剑,剑是“七星剑”,长3尺,剑身生锈,剑柄也严重残损,1958年卖给了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印是铜印,正方形,边长二寸五六,柄高寸余,柄顶刻有一“上”字。“刘武周印”四个字是篆字。民国时期,林县名人杜化南(东岗人)、李见荃(南义路村人)二人当时都做过鉴定确认。1958年,此印被人拿走,不知后来流落何方
窦建德救主在林州市五龙镇境内,石阵、花营等好几个村的村名都极具军事色彩,民间传说这些村名都与一个叫窦建王的历史人物有关。 准确点说,窦建王应是夏王窦建德。此人生于公元573年,死于公元621年。祖籍山东武城。是隋朝末年一位著名的起义军首领。年轻时的窦建德胆略过人、武艺高强,28岁投靠山东清河高士达,五年后即成为一位战功卓著的名将。后来,首领高士达在林州五龙镇中部筑城屯兵,当地人称“东城”,此地便是现在的“城峪村”。大将窦建德驻守在西边,人称此地叫“西将”(今西蒋村)。 公元616年,隋王朝派太仆卿杨义臣领兵讨高。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窦建德建议避开隋军锋芒,采取机动灵活战术伺机出击。高士达不听劝告,亲自在城峪西北布下三个兵阵,诱敌深入,结果打了个胜仗。 几天后,正值高军摆酒庆功之际,隋兵突然卷土重来,三个阵地全部失守。这些地方就是现在的“前石阵”、“中石阵”、“后石阵”三村(原名失阵)。首领高士达当场战死。 窦建德闻讯大惊,急忙带兵增援,指使部下抬着高士达尸体边战边退。经“抬灵关”(现地名)、“哭丧沟”(将士至此才顾得上哭泣,现改名桑峪村)、“千人泉”(今村名,传说义军至此人困马乏,曾在此饮水解渴),又向前行至今“花营村”方才扎下营寨,将高士达尸体葬于东边不远处的淇河东岸,即今鹤壁市“将军墓”村。 此后几年,窦建德转战华北平原,招集归部数千人,一连攻克河北许多州县,队伍迅速扩至10余万人。公元618年,在河北献县置官设郡自称“夏王”。次年迁都邯郸永年。公元620年,在河南荥阳与李世民决战,被唐军擒获。同年七月,唐王李渊下令在长安将其杀死。 窦建德生活节俭,治军严明,作战身先士卒,是隋末威信最高的一位义军首领。河北大名、临城等地均建有“窦王庙”,保定有“窦王墓”,充分表达了当地百姓和士兵对他的敬仰之情。 新中国成立后,在城峪村发现了一处古城遗址。城址地面散布有大量的绳纹板瓦和筒瓦残片,北部有很长一段夯土台基和壕沟。环城址的东、南、西三面山上,发现了五个烽火台遗址,出土了一些箭镞,稍远处还发现了环卫此地的石筑长城。长城及城址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两羊工议让郝家山公元577年,北齐后主高纬、幼主高恒,被北周军队围困在四方垴上。老羊工郝春贵、郭茂献“火羊阵”,北周将士依计成功登山,北齐后主高纬被俘,幼主高恒坠崖身亡,历时22年的北齐王朝即宣告灭亡。 在战后庆功大会上,北周武帝问羊工郝春贵:“你愿意居官,还是愿意受禄?”春贵说:“我一不愿做官,二不愿受禄,还愿干我的老本行。”武帝说:“那好。”他顺手往西山上一指说:“从这里一直到西山顶,以后就都叫‘郝家山’,全封给你了,你就自由自在在这里好好放羊吧。” 从此以后,四方垴南边山里山外这一大片地盘,全都成了郝春贵的领地。 这郝春贵也是个明理人,他深知要不是郭茂大叔,我别说会有今天,恐怕连脑袋也早搬家了。于是,他提出要把这块地盘让给郭茂。郭茂说啥也不同意,他对郝春贵说:“我岁数已大了,腿也走不动了,山也上不了了,也不计划再放羊了,想改改行,再去种几年树。山坡是皇上给你的,你就别推辞了。”郝春贵执意不肯。最后,两人商定,将封地一分为二,以三道河为界,上边的归郝春贵,下边的归郭茂。时至今日,三道河以上仍叫郝家山,就是这个缘故,其实那才是当时封地的一半。 郭茂老汉晚年领着哑巴儿子,在三道河以下的山沟中和山外坡地上,大搞植树造林。种桑树、种杨树、种板栗、种桃树、种柿树。后来这些地方都成了村庄。有桑树的地方叫“桑园”,有杨树的地方叫“白杨洼”,有板栗的地方叫“栗园坡”、“栗树凹”、“栗岭”,有桃树的地方叫“桃园”、“桃岭”、“潭桃”、“小桃岭”,种柿树的地方叫“柿树凹”,郭茂老汉住的村庄花红、李子、桃、杏、柿子、山楂、板栗,各种果木应有尽有,人称“果子园”。后来郭茂去世后,人们怀念他,才改称“郭家园”。植树需要大量树苗,他的哑巴儿子在桃园西北边的一道山沟中专管养苗圃,此地人称“西圃”,所在的山沟叫“哑巴沟”。这便是今日城郊乡桑园、白杨洼、栗园坡、栗树凹、岭栗、桃园、桃岭、潭桃、小桃岭、柿树凹、郭家园、西圃、哑巴沟十三村村名的来历。 再说郝春贵老人对三道河以上这片地方,他也没有独自占有,他主动提出利益共享的建议,把郝家山全部地产,变成了所有郝家庄人的共同财产。郝家坟碑文中对此事有明确记载。自隋唐以后,虽然林州行政区划时有调整变更,但郝家山这一远离郝家庄村的土地使用权,其归属始终未变,一直延续至今,仍归郝家庄村共有
火羊阵智攻四方垴四方垴位于城郊乡西部的林虑山巅。海拔1632米。该地原名“死王垴”,后来有了村庄,人们取“四方合一”之意,更名“四方垴”村。 提起四方垴的前称死王垴的来历,其中还有段历史故事。1400多年前,我国北方正处在北齐、北周对峙时期。公元576年,北周武帝领兵14万讨伐北齐,向高欢起家的山西临汾发起攻击。一场恶战下来,北齐主力部队被击得溃不成军。后主高纬(高欢之孙)被迫逃往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境)。到邺城后,他看到江山难保,便把皇位让给了年仅8岁的儿子高恒。 公元577年,邺城被北周大军攻破,高纬、高恒父子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林虑山四方垴。随即在燕子梯、水梯、百梯等险关隘口布兵设防,依仗天险屏障,才挡住了北周的追击。周军屡攻无效,只得退至山下,分两地屯兵驻防。这两个地方,后来皆成村庄,它便是今日的城郊乡“大屯”、“小屯”(现改名青林村)两村。 数日以后,周军在营外路口竖起了一块木牌,牌上贴着招贤皇榜,等待有攻山良策的人来揭榜献计。一连几天,未见丝毫动静。正当护牌小卒焦急之时,林州城西郝家庄村的老羊工郝春贵赶着一群羊路过此地,正在你挤我抗前行之际,有只羊撞倒了木牌,另几只羊以为这纸好吃,便争抢着把皇榜撕成了碎片。护牌军卒一看无法交差,便揪着郝春贵不放,要他去见上司。结果,郝老汉被强行扣进了军营。 郝春贵被扣的消息传开后,家属和邻村的几个老羊工焦急万分,他们凑到一起反复计议,共商解救办法。其中有个叫郭茂的老人,终于想了个用“火羊阵”攻山的计谋,即由北周军方出面,将附近所有羊群全部集中起来,一只羊角上绑一支火把,待夜深人静之时,驱羊爬坡上山。北周大军在后,伺机向前进攻。几个老汉将这个计策告诉军营中的郝春贵,郝春贵当即如实报给北周统帅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听后认为可行,便决定照计行事。 几天之后,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高踞山上的北齐守军突然发现,满山遍野手执火把的登山部队,如潮水般向山上涌来,用于守关的石头、滚木根本无济于事。眼看敌兵越来越近,便吓得撒腿四散逃命。 周军乘胜追击,齐军阵营大乱。高纬仓皇出逃,途中被俘。幼主高恒失足跌下万丈绝壁坠崖而死。“死王垴”名字由此而生。后来,垴上建房成村,村民们为求吉祥,又更名为“四方垴”村。
高欢的传说高欢祖籍河北景县,生于内蒙古固阳县。30岁投军从戎,七年后即成为北魏丞相。公元534年,高欢在林州另立清河王元善见为帝,自任丞相,建立东魏政权。后来又将国都迁到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林县当时称林县郡,东距邺城不远,高欢在邺城的13年中,常到林州,因此留下了许多传说。 卸 甲 坪 卸甲坪村位于林州市横水镇东南部。距林州城区20公里。因武士曾在此“卸甲投河救人”而得名。 公元534年,高欢在林州建立东魏政权自称丞相。迁都邺城后,他的妻室兖氏身上生起了老鼠疮,先从腋窝发迹继而延至颈项,疮口外开溃串成洞,浊液四溢腥臭难闻。高欢见久治不愈,心中十分不快。此时有人献计说:“林州洹河东段有一玉泉湖,民间传说河泉交融能治百病,不妨去那里住一段时间试试看。”高欢听后,便让人将夫人送到了林州东部洹河上的玉泉湖旁。 当地有个尼姑小庵,庵主听说丞相夫人到来,自然殷勤十分,她告诉兖氏这里的水能治多种疾病,如果坚持用河水洗澡,就能恢复健康。兖氏依言而行,让身边丫鬟天天下河取水,为自己洗浴,三年时间过后,她身上的疮竟奇迹般的彻底好了。 消息传到邺城,高欢便派一行武士,来玉泉湖接兖氏回城。 这天上午,兖氏正在洹河河边闲坐,忽见两岸有许多武士向自己走来,她怕遭遇不测之祸,便“扑通”一声跳入河中。武士们一见此情,便纷纷脱掉盔甲,跳下水中救人。 后来,这卸甲脱衣之地,形成两个村庄,河西岸的叫“卸甲坪村”,也称“河西村”,河东岸的叫“东卸甲坪村”。 当时正值汛期,河水暴涨,有的武士来不急脱掉盔甲就跳入水中,有的被冲了二三里远,才被河床中的巨石顶住,保住了性命。后来这里也有了村庄,人们便叫它“顶甲沟村”。后又改为今日的“丁家沟村”。 当武士们最后把兖氏从水中捞出时,早已气断命绝。高欢听说后,悲痛难忍。让将士把遗体就近抬到山上安葬。从此以后,这座山便叫做“娘娘墓山”。后来人们又在山上为兖氏修庙三间,取名“娘娘庙”并立碑纪念。现在古碑仍在,庙址尚存。 民间传说在第二年的清明节,高欢带文武大臣来给兖氏扫墓。他悔恨自己对不住妻子,便号啕痛哭起来。此时,洹水感到无脸见人,便在娘娘墓上游1公里处的横水镇,悄悄潜入地下。
从此以后,这条河从横水以下,就变成了一条干河。地处下游的安阳县沿河百姓没了河水无法生活,便天天烧香祈祷,盼望洹水再现。后来,洹水才在横水以下20公里处的安阳县境内,复出地面。人们认为这是行善得到的报应,便将出水之地叫“善应村”。 直到今日,洹水还是“逢横(水)而入,逢善(应)而出。” 皇
墓 林州市有两个皇墓村,两村隔山相邻。山东侧为东皇墓,山西侧为西皇墓。当地传说,这两村村名都和东魏丞相高欢及其子北齐文宣皇帝高洋有关。 在西皇墓村北,有个名叫小寺沟的地方,虽说这里面积不算太大,沟中却有龙泉寺、天地雷音寺、斗母庙等诸多寺庙建筑,“小寺沟”因此得名。 有一日,高欢从邺城西行,带眷属来林虑狩猎游玩,当他们走到今河顺镇南边的二龙山小寺沟一带时,看到这里寺庙众多,景色秀丽,便乐不思归住了下来。后来,高欢的女儿在此突患暴病一命归阴。 在安排后事时,高欢听从风水先生指点,得知这一带有二龙戏珠(盘龙山、卧龙山、珍珠山)、凤凰展翅(凤凰山)、金牛望月(金牛山)等多处风水宝地,便将女儿葬于此地。 到北齐天保元年(550),高欢的儿子高洋当了文宣皇帝,当地人便把这座埋葬皇帝妹妹的坟墓称作“皇墓”。后来,皇墓两侧有了村庄,墓东者称“东皇墓”,西者称“西皇墓”。 西上林虑山 高欢迁都邺城后,当了13年东魏丞相,在此期间,他谋求国家统一,先后对西魏王朝发动了沙苑、邙山、玉壁三次大战,结果被打得溃不成军。公元546年,西魏丞相宇文泰得知高欢要西上林虑山休整部队的消息,便派大将张兴、副将陈雷到林州安营扎寨伏击堵截。张营在南,人称“张官营”。陈营在北,人称“陈家营”。这便是现在的“张官营村”和“陈家营村”。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慌乱的近义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