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出土出土最早的青铜器器

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大古代出土青铜器
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大古代出土青铜器
学习啦【百科知识】 编辑:巩诗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大家知道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大古代出土的青铜器是什么吗?接下里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一一介绍吧。
  后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现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发现于1939年3月,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通过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jǐng)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重达832.84公斤的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同时期著名的青铜器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酗亚方尊
  酗亚方尊 容酒器。商代晚期铸品。清宫旧物,现藏故宫博物院。原器通高45.5厘米,宽38厘米。大敞口,宽折肩,高圈足。肩四隅有四立体有角象首,肩中部有四双角分叉龙首。颈饰蕉叶纹,肩及圈足饰鸟纹。腹部与圈足有曲折角型大兽面纹,圈足曲折角雕成龙形。器四隅及每壁中心线皆设有棱脊,上端侈出器口,形象庄严
  龙虎尊
  龙虎尊 商器。原器一九五七年出土于安徽阜南县。器高五十点五厘米,口径四十四点九厘米,重约二十公斤,是一件具有喇叭形口沿,宽折肩、深腹、圈足,体形较高大的盛酒器。龙虎尊的肩部饰以三条蜿蜒向前的龙,龙头突出肩外。腹部纹饰为一个虎头两个虎身,虎口之下有一人形,人头衔于虎口之中。虎身下方以扉棱为界,饰两夔龙相对组成的兽面。圈足上部有弦纹,并开有十字形镂孔。 龙虎尊纹饰的主题是&虎口衔人&。关于这一主题,有人认为:在这里,&人&应是那些奴隶,&虎口衔人&反映奴隶社会的残酷、恐怖。对于这种传统的解释,另外一些考古学家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这应该是在表现一种巫术主题。青铜器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礼器,这样的纹饰应是巫师作法的情景纪实。张开的虎口在古代是分割生死两界的象征,虎口下的人很可能就是巫师,巫师在祭祀中通过老虎的帮助而表现出一种能够通天地、感的能力。&虎口衔人&这一图案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我们还不能做出精确的解释,但在当时一定是和某种神话和宗教信仰相联系的,在祭祀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尊是商代青铜器中与四羊方尊齐名的珍品
  :商代后期
  尊为古代盛酒器。铜尊,最早见于商代。鸮,俗称猫头鹰。在古代,鸮是人们最喜爱和崇拜的神鸟。鸮的形象是古代艺术品经常采用的原形。商代的王器、石器、陶器、青铜器中,都有精美的鸮形。此鸮尊即是商代鸟兽形青铜器中的精品。
  鸮尊一九七六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原器为一对两只,铸于商代后期。原器通高四十五点九厘米,外形从整体上看,为一昂首挺胸的猫头鹰。通体饰以纹饰,富丽精细。喙、胸部纹饰为蝉纹;鸮颈两侧为夔纹;翅两边各饰以蛇纹;尾上部有一展翅欲飞的鸮鸟,整个尊是平面的立体的完美结合。尊口内侧有铭文&妇好&二字。
  &妇好&应是商王武丁之妻。据殷墟甲骨文记载,妇好是一位能干、有魄力的女子。生前,她曾参与国家大事,主持祭祀,还带兵征伐过羌、土方等国家,颇具传奇色彩。 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面纹铜鼎
  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米商代人面纹铜鼎
  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
  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表明此人面并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内有&大禾&二字铭文。中国历史上有关于夏禹铸九鼎的,夏王朝灭亡之后,九鼎归于商,商王朝灭亡后,九鼎归于周,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具体到个人来说,鼎又是身份地位的标志。
  豕形铜尊
  高40厘米,长72厘米
  1981年湘潭船形山出土商代豕形铜尊
  尊为酒器,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腹内盛酒。口两侧有獠牙,从进化的角度看,不属于家养,而是一条孔武有力的野公猪。前后肘部有横穿的圆孔管,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此器重达30多公斤,容积有13公升,盛满之后,一个人难以搬运,有此管孔,可以穿系绳索,供人抬举。猪身上装饰有鳞甲,龙纹和兽面纹。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
  牛形铜觥
  高14厘米,长19厘米
  1977年衡阳包家台子出土
  觥(gōng)为酒器,牛首及背为盖,腹内盛酒。颈部为流。此牛的头部和角形,是江南地区常见的水牛形象,牛背上站立一虎,既是实用的捉手,又是一种装饰。牛身上还装饰有凤鸟纹、龙纹、兽面纹等。此觥(gōng)的造型设计与实用性完美地融于一体,表现出了优良的工艺设计思想。
  立象兽面纹铜铙
  通高71厘米,铣(xiǎn)间宽46.5厘米。重67.25千克
  1959年宁乡老粮仓师古寨出土商代立象兽面纹铜铙
  铙(n&o)为,经过实测,敲击正鼓和侧鼓,可以发出不同的乐声。铙的形制与稍后的钟相似,钟有钟架,属于悬挂敲击的乐器,从铙的结构看,有的可以悬挂,有的则甬部为直筒形,无法悬挂,因此,铙(n&o)可能是一种甬部在下,口朝上的敲击乐器。此铙的侧鼓有立象,钲(zhēng)部粗线条的兽面纹,钲周边有虎、鱼和乳钉相间排列的纹饰。目前为止,湖南地区发现的铜铙(n&o)数量较多,重的达到221.5千克。
本文已影响 人
[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大古代出土青铜器]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953人看了觉得好
691人看了觉得好
749人看了觉得好
【百科知识】图文推荐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世界上最早出土的青铜器是什么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第一种说法:二里头说 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被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出自新石器时代后期,相当于中原夏代的一些文化遗址中.在商代早期遗址中出土了较大型的青铜器.(取自初中教材) 在灿烂辉煌的青铜器群中,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长流爵,为商代早期遗物,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青铜器. 长流爵是古代饮酒器,高22.5厘米,流至尾长35厘米,壁厚0.1厘米,藏偃师县文管会.长流、尖尾、束腰、平底,三足细长,流近口处有菌状短柱两个,腰部的一面有宽1.2厘米的凹线,两线间横列装饰5个乳钉,胎壁较簿,器表粗糙,纹饰简单,确为中国早期青铜器的特点.(河南旅游局供稿)
第二种说法:马家窑 在甘肃东乡的林家村,出土了1件属于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刀,保存完整,这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时代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社旗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社旗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的通知
AB-xjdwzfb--gfxwj-
公开责任部门
社政〔2016〕31号
信息有效性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县政府批准县文广新局确定的社旗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共113人),现予以公布。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传承发扬作用,为我县文化名县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社旗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
二〇一六年七月八日
    &&&   &&&&&&&&&&&&&&&&&&&&&&&&&&&&     
社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日印发
&&&&&&&&&&&&&&&&&&&&&&&&(共印40份)
第二批社旗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13人)
民间文学(5人)
申报乡镇或单位
刘秀系列故事
八百老鼠闹东京
好女王传说
青台南烽火遗址传说
山陕会馆传说
二、传统音乐(25人)
申报乡镇或单位
铜器三大件
戏曲音乐、拉四十八板
铜器三大件
三、传统舞蹈(13人)
申报乡镇或单位
四、传统戏剧(14人)
申报乡镇或单位
曲剧、豫剧
南阳梆子戏
曲艺(17人)
申报乡镇或单位
社旗县文化馆
六、杂技、(2人)
申报乡镇或单位
杂技、魔术
七、传统武术、体育与竞技(3人)
申报乡镇或单位
九节鞭、单刀
传统斗鸡比赛
传统美术、工艺美术(12人)
申报乡镇或单位
南阳水墨汉画
木雕(参与山陕会馆修缮)
传统手工技艺及其他工艺技术(13人)
申报乡镇或单位
赊店老酒酿造工艺
赊店老酒酿造工艺
赊店老酒酿造工艺
打铁(万聚炉刃具)
虎头靴、公子帽
传统乐器制作
传统医药(6人)
申报乡镇或单位
针灸、膏药
拔罐、刮痧
民俗(3人)
申报乡镇或单位
郝寨祖师三月三庙会
酒店三月初十庙会
版权所有:社旗县人民政府
地址:社旗县赊店镇北中心街1号 电话:0
技术支持:动易软件李家坝遗址出土青铜器制作工艺初步分析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李家坝遗址出土青铜器制作工艺初步分析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陕北出土青铜器_百度百科
陕北出土青铜器
《陕北出土青铜器》是2009年巴蜀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玮。[1]
陕北出土青铜器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陕西省陕北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物870件,其中包括靖边县库房的一件铁鍑。陕西省陕北地区,属于中原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交汇之地。在陕北地区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既有中原文明的特点,又可以从中窥出民族对外关系的端倪。这些青铜器使读者对陕北地区由商至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礼仪制度、对外关系等方面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全书前有两篇研究文章,一为《陕北的商代青铜器研究》,论述陕北地区出土商代青铜器的基本情况和考古价值;一为《东周秦汉时期陕北青铜器研究》,论述东周至汉代青铜器出土情况和考古价值。后有《陕北铜器合金成分与制作技术的分析研究》一文。
全书最后附录《陕北铜器的科学分析报告》一文,是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对铜器进行的主要合金成分分析和金属组织结构分析。
陕北出土青铜器目录
《陕北出土青铜器》编委会名单
副主编简历
陕北的商代青铜器研究
陕北地区东周秦汉时期的铜器研究
.豆瓣[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土最早的青铜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