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lei 35 样片对焦环怎么用 如何估焦

&主题:知无不言——ROLLEI 35之深度问答
泡网分: 105.695
精华: 15帖子: 14750
注册: 2000年09月
围绕着ROLLEI 35这台小机器有很多小秘密和小故事,江湖上也流传着各种小绯闻与小偏见,本人恰好有见识过数百台各型35的一手经验,手里也搜集了一些原厂资料,偶尔也会拍上几卷,因此把常见的一些关于版本,结构,特性,使用的问题汇总起来,与各位共勉,也欢迎各位提出关于35的一切问题,本人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1`ROLLEI 35是否有铜顶盖与铝顶盖之分?如何区分?是否特定时期产物
答:除了德产版本35白机机壳均为铜制外,后来的各款新产35,包括S,T,SE,TE这些机型,甚至德产版黑机都有铜顶与铝顶之分,过片扳手与后盖也存在这种情况,并无特定时期分布,也无规律可循,似乎对原厂而言属于并行生产,铜顶盖明显要厚重一些,黑机倒是可以通过漏铜与漏白来判断,但白机不拆机的话很难区分,其实使用上倒也无所谓
2`ROLLEI 35是否是部完美的机械机,有没有设计上的缺陷
答:35的机械结构设计比较独特,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与考虑不足,有些小BUG埋藏几十年有可能成为小隐患,例如测光表部分顶层薄膜时间久远后老化溶解腐蚀表计造成测光失灵,过片扳手后的塑料垫片老化解体后掉入机身内卡死零件,SONNAR镜头铭牌是胶水粘的容易脱落,另外就是有些机件比较单薄,但总体而言,这些小问题都不难解决,只要保养维护得当,和M3一样做到“百年有形”也不算难事,总体而言还是比较耐用的
3`哪些版本的ROLLEI 35的过片传动齿轮是塑料的,哪些是金属的
答:和大多数同学想象的不一样的是,亲手打开过很多台35,发现某些最早期德产35的过片传动齿轮竟然也是塑料的,当然也有不少台是铜齿轮,具体原因不得而知,而到了35S时代,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直到35SE开始,才把所有的传动齿轮都改为金属,其实正常情况下非暴力使用,塑料齿轮的强度倒也足够,但很多新手霸王硬上弓,拿到机器就过片硬扳,因此造成的损坏相当之多
4 TESSAR,SONNAR,XENAR镜头该如何选择取舍
答:某些看法认为顶着ZEISS大名的TESSAR素质比SONNAR高,其实不然,不过是因为TESSAR反差较大而已,看起来比较锐,实际上整体素质主要是边角成像还是差SONNAR一截,由于镀膜的差距,逆光表现也不是SONNAR的对手,当然了,色彩风格是略有些差异,喜欢哪种是见仁见智,至于很少量的施耐德产S-XENAR,总体表现类似TESSAR,不过色彩风格没TESSAR浓烈,走一贯的小清新路线
5 如何简单的判断一台35是否真正德产
答:德产时代的35有很多小细节和后来新产的有所区别,甚至德产版本之间也有些细微区别,但万变不离其宗,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取景器,德产版取景器要更长更大一些,这是换机壳换后盖这些小猫腻没法掩盖的,从背后看取景框,德产为直角阶梯型框,新产为梯形内凹框
6 为什么35SE/TE在暗光环境无法测光
答:出于某种奇怪的原因,和35S一样使用CDS测光原件的SE/TE,仅仅改变了测光观察模式,有效测光范围却狭窄的多,仅为EV7-17。这就意味着F2.8,1/8S的曝光组合下便超出测光范围,因此室内暗光下基本抓瞎,这并非CDS老化的缘故,可能是原厂考虑暗光下测光精度难以保证的考虑
7 长期保存时,需要把镜头拉出并释放快门吗
答:理论上来说,镜间快门长期处于上弦状态不是太好,弹簧长期绷紧,容易造成疲劳,但从手上这些半世纪的老家伙们的状态看,并没有发现因此造成的问题,原厂设计之初对弹簧的选用有过考虑,因此并不需要刻意拉出镜头释放快门保存
8 为何有的35SE没有光圈锁
答:35设计之初在光圈环位置设置了光圈锁,主要考虑到机器过于袖珍,右手握持机身有可能误动光圈,到了SE时代,由于测光改为在取景器内显示,理论上可以眼不离取景器调整曝光,这时候光圈锁便有些碍事别扭,因此早期SE取消了这个锁,但后来用户反馈没有锁还是太容易误动,因此后期SE又把这个锁给加上了
9 镜头标识为ZEISS以及后期ROLLEI标的TESSAR镜头,素质上是否有区别
答:没有区别,从玻璃到镀膜到结构,一样一样,后期ROLLEI只是利用收购的原福伦达工厂完成装配而已,70年代有德国FOTO杂志实拍测试验证
10 为何有的35对焦环刻度是英尺,有的是米
答:在欧洲销售的欧版习惯米制,因此把米刻在对焦环上方,英尺刻在下方,而美版刚好反过来
11 ROLLEI 35为什么不设计对焦系统
答:ROLLEI 35原型诞生的年代,摄影还算得上是门技术活,估焦是一项摄影基本功,好比吃饭得会用筷子,对于这类135袖珍机来说,设计者习惯性的认为并不需要,而且成本增加不少,到了后来技术越来越先进,人也越来越懒,ROLLEI当然也不是傻子,也考虑过给35塞进一个黄斑叠影测距系统,甚至还策划过具备光圈优先功能的35SA与TA,原型机都已面世,不过综合考虑了市场前景与收益,终归还是胎死腹中
12 为什么市面上的二手35大多都有磕凹
答:尽管从今天的角度来看35外壳使用的材料硬度不够高,但也不至于随便碰碰就能弄个坑出来,但对于毛毛糙糙的鬼佬来说,挂在手上甩来甩去便很容易造成杯具,而且很少有35会穿上硬皮套,因此ROLLEI 35相对于那个时代的机器,受伤率便特别高
13 使用国产的1.5V或6V电池,对测光有什么影响,是否会损坏测光电路
答:众所周知,ROLLEI原先使用的1.35V 625水银电池早已停产,尽管市面上还有同电压的助听器用锌电池,但价格不菲,因此,大多数都是使用国产1.5V的625A电池,只是测光需要补偿2档,至于使用PX27 6V电池的SE,尽管和标称5.6V电压差了一点,但测光精度并不受影响,无需补偿,长期实践证明,使用这两种替代电池也都不用担心损坏电路,只是长期不用时需要取出电池防止漏液,相当多的35测光故障便是毁在电池漏液上
14 ROLLEI 35的测光精度是否能满足拍摄反转片的要求
答:尽管ROLLEI 35基本上都是使用今天看来最原始的CDS平均测光(在它诞生的年代里还是挺高级的测光,而且是名牌高森),但如果掌握其特性,懂得在不同的光线下适当补偿或取舍测光范围,那么直接拍摄反转并不是不可能,即使由于年代的关系而不可避免的老化或精度偏差,通常误差也在一挡之内,并且比较线性,不过在拍摄反转前最好还是与现代测光表做一次校准
15 不同时期各版本各产地的ROLLEI 35,做工和材质上是否会有区别
答:客观的说,ROLLEI 35数十年的生产过程以及不同产地的变迁,其间产品定位及市场竞争的变化,导致其做工与用料确实有所差异,以德产版本做工、手感、装配精度最佳,直到最后SE停产,一直走下坡路线,但到了CLASSIC又重新将工艺水准提升到全新高度,但这些只是在非常仔细的横向比较时才会察觉,整体而言,与同时代的同类型相机相比,35的整体做工一直保持着一个较高的水准
16 35S或SE有德产版本吗
答:没有,如果实在要较真,限量444台的ROLLEI 35白金版倒算是德产35S,除此之外,任何后盖印着MADE IN GERMANY的35S或SE都是拼装货,要知道,全系列的35后盖都是一模一样的尺寸和接口,相互完全通用可更换
17 35S与SE的测光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简单的说,35S的机顶指针测光窗比较经典好玩,实际用起来除了慢一点外也没多大麻烦,毕竟35这机器也并不适合扫射式拍摄,因此后来的CLASSIC型号也延续了这一特征,35SE的取景器内三灯指示比较直观,可以做到眼不离取景器完成调节,方便快速一些,而且尽管仍然是CDS测光,但测光计算已进化成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理论上精度更高,但如前所述,技术局限使其弱光下效果不佳,因此各有利弊
18 40/2.8 SONNAR HFT与CONTAX T 38/2.8 SONNAR T*是否有血缘关系
答:这两个经典袖珍机镜头无论是焦段,规格,结构,体积几乎都非常相像,并且同出ZEISS门下,不得不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但实际上从结构图看,两者后组设计完全不同,从实拍表现看,分辨率在伯仲之间,CONTAX这只头反差要更大些,色彩更浓郁些,而ROLLEI反差相对柔顺,层次更细腻,高光比下表现更好,总之各有所长
19 白银限量版35S真的是银壳吗
答:非常遗憾,白银限量版35S的壳子只是普通35S外壳与饰皮换了颜色而已,但独特的外观仍然不妨碍其成为最漂亮的35S
20 如何判断ROLLEI 35已正确装片
答:玩手动胶片机,不小心没挂上卷的经历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白忙活一场十分杯具,ROLLEI 35可以通过观察底盖上的倒片转轴来避免失误,在过片的同时,倒片转轴中心部分会同时转动,如果这个转轴始终不转,那么就要开盖重新装卷了
21 ROLLEI 35如何进行多次暴光拍摄
答:作为胶片机中的奇葩,35倒片解锁纽设计与众不同,并且为了防止误操作,巧妙的与过片扳手形成闭锁保险关系,因此,理论上是无法在同一张底片上实现多次曝光,但机械原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找一支镊子,卡住倒片纽的中轴位置使其不能转动,再将倒片旋钮转到与顶盖平行的90度位置,这时转动过片扳手,待绕过倒片旋钮位置后,将倒片旋钮彻底竖起到倒片位置,此时完成全部上弦动作,整格胶片是纹丝不动的,二次曝光便可以实现,当然,这个过程是够麻烦的,不过35作为一台玩具,偶尔尝试下也未尝不可
22 如何克服估焦的难题
答:ROLLEI 35的爱好者不少,但被估焦这个难题吓跑的人更多,想象一下现在的AF精度动辄以毫米计,估焦则动辄差上好几十公分,是挺可怕的,但在实际拍摄中,大部分情况下尽量收小光圈拍摄,依靠景深来覆盖,情况也不是那么糟糕,三米内多拉拉皮尺练习目测能力,并不比熟悉一个新软件困难多少,如果实在对自己的估焦能力放心不下,市场上也有很多老式热靴式测距仪可选,不过个人更倾向于室内设计使用的激光测距仪,精度更高,足够小巧,价格也相差无几
23 ROLLEI 35的沉筒式镜头设计,对精度和密封性有影响吗
答:ROLLEI 35的机械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那颗拉出来拉进去的镜头,于是不免就有些疑问,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历经几十年的岁沧桑与频繁使用后,还能保证精度吗,实际上,得益于异常粗壮的金属轨道与整体沉筒设计,只要非暴力使用,这些镜头拉出锁定后的仍然可以做到纹丝不动,并且,由于转动光圈环的机构整合在机身内,相对不易被灰尘侵入,因此现存的ROLLEI 35镜头内灰尘较同时代的老镜头要少很多,发霉与起雾现象也非常鲜见
24 为什么有的35S机身没有编号
答:只有早期的35S才在机背刻有机号,后期省略了,反正镜头上已经有了编号,销售凭证有这个便够了,后来的35SE则把编号刻在了胶卷仓里,某些德产机身也没有编号,这种情况一般是外壳受损后,在原厂维修站更换了顶盖备件
25 为什么有的35SE使用国产PX27电池后测光失效
答: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35SE的电池仓设计,电池是通过一个电池夹塞进电池仓,原厂当时使用的5.6V电池形状为正极较平,负极凸出,而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PX27 6V电池则是正极凸出,负极较平,这便导致电池负极时常被电池夹所阻隔,不能与电池仓内的簧片相接触,解决办法是用工具尽量将电池仓簧片往外掰,或者干脆把碍事的电池夹打磨掉部分,这样就不会导致接触不良现象
26 有些35的取景器轻微偏色,是否正常
答:德产时期的35取景器非常明亮且不偏色,而到了35S及至3SE时代,可能由于取景器玻璃材料的改变,部分取景器显现轻微粉色类暖色调,亮度也略有下降
27 ROLLEI 35黑机涂漆工艺是否有区别
答:尽管从图片上看不出区别,但德产时代的黑机油漆明显更厚更亮,光亮处理类似钢琴漆效果,到了新产时代,不仅油漆质感有所不如,相当一部分黑机的漆面边角还出现轻微起泡点,估计和新加坡生产期间较潮湿的气候有关
28 ROLLEI 35的耐候性与可靠性如何
答:我曾经在-25度的环境下使用过ROLLEI 35S,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从大多数正常使用的35坑坑洼洼的外壳来看,一般的碰撞也轻易伤害不了它,从接触过的35各类故障来看,正常的慢门变粘与测光故障占了90%强,还有很少部分存在计数器故障等小问题,也很容易修理,总体而言,35的机械性能还是比较靠谱,也许达不到LEICA M的神位,但只要不是拿着砸核桃,日常还是很难用出问题的
29 为何我的35出片效果不佳
答:因为是胶片,按照水桶理论,估焦,测光,曝光,胶卷,冲印,扫描,甚至包括质量不佳的UV镜,任何一个环节的小差错都可能带来问题,因此上手35别指望一蹴而就,找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的过程,可以说是折腾,也可以说是成就感,不过,千万记得找一家靠谱的冲印店,刻下国情是,99%的胶片都是毁在无良冲印店的手里了
30 胶片都快完蛋了,这个时代,35还有什么存在意义吗
答:我个人从不担心胶片有完蛋的那天,只要肯出钱,便会有人做,从干活的角度来看,35的各种局限性确实并不适合当作一件无所不能的拍摄工具,一心指望用它拍什么大片,最好还是死了这条心,相机是什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它可以是玩具,没事拿在手上感受齿轮与弹簧运转的力度;它可以是一件机械艺术品,摆在书架上展示金属的质感与工艺;它可以是一件仍然可以完美工作的时光机器,偶尔拿出来晒晒太阳拍上几张,收获众人艳羡的目光;当然,它仍然是件永不过时的工具,小巧可靠的特质无论是在扫街还是登山时,仍然是件利器;而且,就算有一天,胶片真的绝种了,就算天崩地裂没电了,35,还能听个响
最后,另外整理了两篇35资料,就不放在图片保存不靠谱的无忌论坛了,见我BLOG
Rollei 35使用指南
Rollei 35附件指南
本帖最后由 GRAYKNIGHT 于
23:37 编辑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7359&&回帖:275 &&
泡网分: 33.258
帖子: 3549
注册: 2006年03月
谢谢LZ,学习了新东西!
泡网分: 32.381
帖子: 1305
注册: 2003年03月
几百个,老兄太震撼了。请问新产天塞和松纳的快门板可否互换?另外将镜头从快门板上拆下来是从前面拆还是后面?多谢。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泡网分: 53.308
精华: 2帖子: 6913
注册: 2003年04月
135傻瓜机的至爱!
泡网分: 11.299
帖子: 2237
注册: 2009年11月
这个贴要顶的...
当初就是看了GRAYKNIGHT的帖子迷上了小路,后来又在GRAYKNIGHT这里拿了台小路,虽有磕碰,但非常喜欢,小路之后陆续又淘了其它的一些德产老机,但最爱的还是小路,甚至小路的估焦方式,都改变了我拍照的方式,每每有关小路的疑问都是在GRAYKNIGHT这里得到热心解答,今天看到这个贴,真是高兴!造福小路迷阿~~~
贴张我的小路.我的最爱!也是在GRAYKNIGHT这里拿的.一直爱不释手阿!是台改变我拍照方式和理念的小机器...
本帖最后由 无色无摄 于
11:18 编辑
泡网分: 0.559
注册: 2011年11月
它为什么不能黄斑对焦
泡网分: 0.067
注册: 2009年10月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1年07月
请教下LZ,镜头桶拉出来有点涩,滴一点家用的食用油上去润滑一下行不行?
泡网分: 105.695
精华: 15帖子: 14750
注册: 2000年09月
bitFeng 发表于
几百个,老兄太震撼了。请问新产天塞和松纳的快门板可否互换?另外将镜头从快门板上拆下来是从前面拆还是后面?多谢。快门板?不知老兄说的是不是镜头板部分,这个没换过,但看尺寸应该是通用的,理论上应该是可以互换的,拆镜头我是从后面拆后将整组取下
泡网分: 105.695
精华: 15帖子: 14750
注册: 2000年09月
无色无摄 发表于
这个贴要顶的...
当初就是看了GRAYKNIGHT的帖子迷上了小路,后来又在GRAYKNIGHT这里拿了台小路,虽有磕碰,但非常喜欢,小路之后陆续又淘了其它的一些德产老机,但最爱的还是小路,甚至小路的估焦方式,都改变了我拍照的方式,每每有关小路的疑问都是在GRAYKNIGHT这里得到热心解答,今天看到这个贴,真是高兴!造福小路迷阿~~~
贴张我的小路.我的最爱!也是在GRAYKNIGHT这里拿的.一直爱不释手阿!是台改变我拍照方式和理念的小机器...
老兄的35主题贴很精彩,很高兴这个时代还能有这么多35爱好者
泡网分: 105.695
精华: 15帖子: 14750
注册: 2000年09月
飞猪迎春到 发表于
它为什么不能黄斑对焦请仔细看贴
泡网分: 105.695
精华: 15帖子: 14750
注册: 2000年09月
dalaran 发表于
请教下LZ,镜头桶拉出来有点涩,滴一点家用的食用油上去润滑一下行不行?还是不要吧,有时候油脂内成分挥发或干涸反而会造成麻烦的
泡网分: 0.559
注册: 2011年11月
GRAYKNIGHT 发表于
请仔细看贴看啥看,好象你有答案似的。路来35机拔脖子镜头的设计是个败笔,搞得每次抓拍都要先拽出来再扭脖子,费事得很,我估计这也是导致无法跟取景框联动测距的主要原因
泡网分: 11.299
帖子: 2237
注册: 2009年11月
飞猪迎春到 发表于
看啥看,好象你有答案似的。路来35机拔脖子镜头的设计是个败笔,搞得每次抓拍都要先拽出来再扭脖子,费事得很,我估计这也是导致无法跟取景框联动测距的主要原因那个年代PS机也受到技术限制.大都采用估焦的方式.不然也做不到如此小巧.在那个照相不普及的年代.估焦估光是大多数使用者的一项技能吧.
我倒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估焦是小路的精髓.
本帖最后由 无色无摄 于
21:11 编辑
泡网分: 11.299
帖子: 2237
注册: 2009年11月
GRAYKNIGHT 发表于
老兄的35主题贴很精彩,很高兴这个时代还能有这么多35爱好者谢谢GRAYKNIGHT兄的鼓励!
泡网分: 105.695
精华: 15帖子: 14750
注册: 2000年09月
飞猪迎春到 发表于
看啥看,好象你有答案似的。路来35机拔脖子镜头的设计是个败笔,搞得每次抓拍都要先拽出来再扭脖子,费事得很,我估计这也是导致无法跟取景框联动测距的主要原因请看仔细答题11再说话,以及我附的图片,前提是如果你看的明白的话,技术解决并不复杂,制作成本及适用性是没有采用的原因
泡网分: 32.381
帖子: 1305
注册: 2003年03月
多谢老兄。我再看看。原文由 GRAYKNIGHT 在
17:19 发表
快门板?不知老兄说的是不是镜头板部分,这个没换过,但看尺寸应该是通用的,理论上应该是可以互换的,拆镜头我是从后面拆后将整组取下...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泡网分: 105.695
精华: 15帖子: 14750
注册: 2000年09月
无色无摄 发表于
那个年代PS机也受到技术限制.大都采用估焦的方式.不然也做不到如此小巧.在那个照相不普及的年代.估焦估光是大多数使用者的一项技能吧.
我倒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估焦是小路的精髓.连巴尔达都预留了黄斑叠影的空间,对ROLLEI来说,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我上的两张实验机照片很直白的给出了解决方案,LEICA M3时的黄斑测距系统据说占据了制作成本的40%,ROLLEI尽管没那么复杂,但售价高出一截,市场能不能接受确实是个问题,其实ROLLEI 35没能实现的夙愿,再后来的CONTAX T上倒是实现了
泡网分: 15.849
注册: 2007年11月
谢谢楼主分享,在您那里拿过好几台了,我喜欢,朋友们也很喜欢
泡网分: 14.908
帖子: 1377
注册: 2008年12月
好贴!我最喜欢的倒是小禄的取景器,明亮、准确,看着舒服!先用小禄再用G系列就不开心了,G取景时找也找不到,弃之不用了!它的估焦还是受体形、技术和价格所限,以至于爱它的人索性就爱它的估焦了,呵呵!
泡网分: 4.612
注册: 2008年10月
禄莱35拿在手里,就会产生想要过片,想要按下快门的冲动。实在是很好的玩物。
上几张试机片凑个热闹~
泡网分: 4.612
注册: 2008年10月
另外谢谢楼主送的测光窗玻璃
泡网分: 4.612
注册: 2008年10月
蛮适合人文拍摄的一个机器
泡网分: 4.612
注册: 2008年10月
成都,ProFoto XL 转黑白
泡网分: 4.612
注册: 2008年10月
成都,宜家,家长等待
泡网分: 4.612
注册: 2008年10月
色彩还行。安全快门大概可以到1/8
泡网分: 4.612
注册: 2008年10月
这张很慢的快门,还是不算糊
泡网分: 15.849
注册: 2007年11月
泡网分: 15.849
注册: 2007年11月
35SE polypan F
泡网分: 15.849
注册: 2007年11月
35SE polypan F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蜂鸟手机端
焦圈,为摄影而生
切换到宽屏
浏览(2436)│回复(7)
蜂鸟网用户等级和积分规则改版啦!
积分换礼活动已开启,您可以用积分兑换礼品,详情请点击:
请教minox 35 如何对焦估焦。
刚弄了台minox 35,看了E文的说明书,但对估焦还是不懂。
哪里是只是对焦点啊?
假如我要拍2米的物体,对焦环要调到哪里呢?那点是最清晰的点啊?
引用fangjing212发表于1楼的内容
对焦环要调到2米
作者: fangjing212刚弄了台minox 35,看了E文的说明书,但对估焦还是不懂。
哪里是只是对焦点啊?
假如我要拍2米的物体,对焦环要调到哪里呢?那点是最清晰的点啊?
对焦环要调到2米,不过老镜头最好还是测试一下为好
引用63869发表于2楼的内容
作者: fangjing212刚弄了台minox 35,看了E文的说明书,但对估焦还是不懂。
哪里是只是对焦点啊?
假如我要拍2米的物体,对焦环要调到哪里呢?那点是最清晰的点啊?
也玩小米,支持!
你的图片上,从左到右分别是调焦环,景深环,光圈环。
先估计你要拍摄的物体与相机的距离,然后将调焦环上相应的米数对准景深环上红色标记中间凹进去的谷底。景深环上相应光圈线所对应的米数范围内便是清晰的。
例如你的图片中焦距约为7米左右,按定好的光圈是16,从景深表上看从1.8米左右到无穷远都是清晰的。如果光圈定为5.6,则在这个焦距下从3.5米左右到无穷远都是清晰的。
通常光圈5.6,2米以外聚焦都没什么大问题(所以快拍非常合适,不用估焦调焦,抬手套住就拍,很快)。2米以内景深浅就要小心了,用皮尺量量练练。小诀窍:俺的手臂长度是0.7米。
引用曼哈顿老农发表于3楼的内容
我很喜欢摄影一直都想买部全画幅单反,在各处摄影论坛潜水了三个多月,最终看到很多网友的相机都是在卓美摄影器材网
买的 而且很多 网友对他们的公司评价挺高的.于是就在他们那里订购了一款套餐:尼康 D3X(配:尼康AF-S Nikkor 24-70mm f/2.8G 镜头) =¥35000 元(含全国联保******,金士顿高速CF卡133X(32GB,肯高超多层镀膜UV镜,百诺A-550 EX+BH-1三角架,3英寸LCD保护贴,品胜锂电套装,金士顿Z890读卡器,万得福AD豪华型电子防潮箱,爱尔玛数码养护套装)由于是朋友介绍的,我汇了款后,两三天就收到他们公司的快递.整个交易过程挺愉快!让我非常满意.售后服务也很好.感觉各方面都不错.发自内心的欢喜!因此算是给他们做一下免费宣传,希望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引用bcdw000发表于4楼的内容
作者: bcdw000我很喜欢摄影一直都想买部全画幅单反,在各处摄影论坛潜水了三个多月,最终看到很多网友的相机都是在卓美摄影器材网
买的 而且很多 网友对...
再***毙一次
引用眉毛凤凰发表于5楼的内容
寻找铁鞋******
作者: 眉毛凤凰再***毙一次
现在匪徒们都配装防弹衣了,所以你得用重武器轰他!
引用半老王郎发表于6楼的内容
又懒又笨,却很快乐的人!
作者: 曼哈顿老农也玩小米,支持!
你的图片上,从左到右分别是调焦环,景深环,光圈环。
先估计你要拍摄的物体与相机的距离,然后将调焦环上相应的米数对准景深环上红色标记中间凹进去的谷底。景深环上相应光圈线所对...
谢谢老农详尽的回答啊。感谢。
我之前已经好不容易啃掉了E文说明书,网上看了很多资料,大致懂了。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无限远标识指在F5.6时,前景深在3.5米左右,一直到无限远,就是用超焦距嘛;但2米到3.5米在景深之外,这个地方应该是不清晰的吧?
引用fangjing212发表于7楼的内容
作者: fangjing212谢谢老农详尽的回答啊。感谢。
我之前已经好不容易啃掉了E文说明书,网上看了很多资料,大致懂了。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无限远标识指在F5.6时,前景深在3.5米左右,一直到无限远,就是用超焦距嘛;但2米到3.5米在景深之外,这个地方应该是不清晰的吧?
是的,在F5.6时,3.5m到无穷远清晰,但3.5m以内不在景深范围之内,是不清晰的。
引用曼哈顿老农发表于8楼的内容
请教minox 35 如何对焦估焦。
焦圈,为摄影而生
您可以发表新主题
您可以回复主题
您可以上传附件
您可以编辑您的帖子
论坛启用HTML代码35系列 综述
Rollei 35系列...()
产品类型:胶片袖珍相机(PS)
综合评分: 4.61分
操作手册:暂无
无忌评测:暂无评测
总平均分: 4.61
操作性: 4.3
功能性: 4.51
美观性: 4.83
趣味性: 4.81
耐用性: 4.75
性价比: 4.46
评分人数: 42
评论人数: 44
浏览人数: 570931
网友点评&&|&&(大连麒麟影视)
第三方登录: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ollei 35 led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