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时代哥伦布航海路线第二关怎么拿三星

您所在的位置: >>
>> 第一部分
为这个书签标记颜色吧
航海时代的黄金掠夺
&&&&哥伦布的“黄金”发现&&&&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 Colomb)1451年出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市,这里是中世纪西欧第一枚金币的铸造地,也是《马可?波罗游记》的成书地,真是历史的巧手安排!据说,哥伦布14岁就开始了航海生涯,并在21岁时就担任了船长,他被同伴形容为一个“爱冒险又不愿受约束的海员”。哥伦布最早读的一本游记书就是《马可?波罗游记》,并对游记介绍的“中国遍地是黄金”特别感兴趣。当时的欧洲有一个伟大的科学“预言”在广泛流传,即“地球是圆的”。虽然公元前5世纪希腊学者就认为大地是个大球,可直到千百年后欧洲人才重新认识这一点。以往向东方的航行必须开始就向东,可如果地球是圆的,那么向西航行同样可以到达中国。哥伦布相信地理学家托斯卡涅利(Toscanelli)说的“一直向西航行,就能到达那个出产各种香料和宝石最多的国家”。经过计算,哥伦布预计从海上西行去中国只有3 800千米,比马可?波罗去中国的路线省时省力多了。于是他决定乘船西行,开辟一条从海上直达中国的新航线。&&&&哥伦布的决心需要有强大的资金做后盾。1480年,他向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请求资助,但遭到拒绝。被拒绝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之前其他人类似的几次冒险行动均以失败告终;二是葡萄牙人对非洲海岸的探险已颇有成绩;三是国王认为哥伦布要价太高。遭到拒绝之后,由于失望和债台高筑,哥伦布偷偷溜到西班牙,开始向西班牙的金融家、商人和船主兜售自己的西行计划,向宫廷要人游说,并在1486年4月见到了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莎贝拉。在此之前的1479年,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签订了条约,结束了两国对非洲海岸垄断权的争夺。根据条约,西班牙人不得登上非洲沿岸。因此,哥伦布的计划大大吸引了西班牙国王,使其开拓海外殖民地的意向又露出了希望。国王任命了一个委员会,详细研究哥伦布的计划,遗憾的是学者们研讨了5年后否定了哥伦布的计划。其间,哥伦布曾通过他的弟弟向英国国王亨利七世提出计划,但也被拒绝。于是到了1491年,哥伦布甚至打算去法国求见法国国王。在哥伦布的西班牙支持者的强烈游说下,西班牙的国王和王后终于点头同意了哥伦布的计划。在新大陆黄金的诱惑下,商界的代表也慷慨解囊,给以资助。就这样,日,西班牙王室同哥伦布签订协议:封哥伦布为贵族暨大西洋海军大元帅;批准他担任未来所发现或取得的一切岛屿和大陆的总督并且可以世袭;这些领地所出产的一切黄金、白银、珍珠、宝石、香料和别的物品的10%归他所有;他可以参与新土地上所有的商业活动,投资和利润占总额的1/8;发生诉讼案时他有裁决权。当然获得这些的代价是国王的命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一切赏赐都不算数。&&&&日拂晓,哥伦布率领由“圣玛利亚号”、“平塔号”和“尼雅号”三艘海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南端的巴罗士港出发,开始“向西航行”。三条船经过70天的艰苦航行,终于在10月12日黎明前到达美洲巴哈马(Bahamas)群岛中的华特林岛(ile Watling)。抵岸时,哥伦布穿上石榴红的元帅服,另外两个船长分别扛着绣有代表斐迪南的“F”字和代表伊莎贝拉的“Y”字的绿色旗帜。哥伦布领着全体船员匍匐在地,感谢上帝的恩赐。祈祷完毕,哥伦布又举行了占领仪式。他以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名义,宣布占领该岛,并将该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思是“救世主”。&&&&哥伦布认为脚下的这个小岛是印度的某个岛屿,下一步就要到中国了。他在岛上漫游,看到参天的树林、肥沃的土地、纵横的河流和开满鲜花的大地。更使他高兴的是岛上还有人居住,这些人面目和善,黑头发,皮肤近黄色。他把这些土著居民称作“印度人”,这就是今天的“印第安人”(indians)的由来。&&&&哥伦布在10月12日的日记中写道:“岛上树木葱葱,水源充足,树冠上挂满各种水果”,“人人身上一丝不挂,如刚出娘胎一般,连女子也一样。……彼等个个身躯魁伟,体态俊美,相貌端正,像马鬃样粗硬的短发垂于眉端,少数长发披在肩上。……彼等皮肤不黑也不白。”&&&&他在10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吾密切注视,仔细观察可否有黄金?果然他们中有些人在穿孔的鼻子下挂有小金块,借助手势我了解到此岛以南有一个王国拥有大量黄金。”&&&&他在10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印第安人打手势说,该岛有很多黄金,岛民的手、足、耳、颈均佩带金饰物。”&&&&他在10月19日的日记中写道:“印第安人说国王就住在村里,他拥有许多黄金。……为此,我当继续航行,直到找到黄金产地。”&&&&后人发现,哥伦布的日记中竟有60多处提到了黄金,可见黄金对他和他的航行的重要性。找不到黄金可是万万不能的!&&&&之后,哥伦布又航行到其他几个岛屿,最后到达现?的古巴。他猜想,这里可能是日本。尽管水手们四处打听并寻找金矿,但这次航行最终没有找到大量黄金,只能从印第安人手中换点零金碎银,这让哥伦布感到十分遗憾。&&&&第二年3月,哥伦布回到西班牙,国王和王后隆重地欢迎“我们的海军元帅”凯旋归来。哥伦布把他的探险经历写成了一篇短文,随即公之于众并很快传遍整个欧洲。&&&&以后的几年中,哥伦布又三次到美洲寻找那个“遍地是黄金的中国”,但每次都失望而归。西班牙王室认为他在欺骗王室,所以当他第三次回来时,竟被戴上手铐押回西班牙。后来,他在给国王的信中表达了他的忧伤和受人凌辱的悲痛心情:“我到达印度时,我曾经说过您是现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统治者。我们曾经说过那儿有金子、珍珠、宝石和香料。但未像我期待的那样出现。我被人取笑,受人责骂,这种发难使我缄口不语,但我从土著人嘴里知道在那块陆地上确实有黄金……”。“我被抓了起来,我和我的两个兄弟被戴上粗大的铁镣,扔入了船舱,我们一丝不挂,遭受非人的待遇……”。&&&&哥伦布虽然未从“中国”给西班牙王室带回黄金和白银,但他发现了比几船黄金、白银还贵重的美洲大陆。大约在哥伦布第三次去美洲的同时,一个叫阿美利哥?韦斯普契(Amerigo Vespucci)的意大利人也到了美洲,他确定这不是“中国”和“印度”,而是一个新大陆。自称是他发现的新世界,并由他的名字“阿美利哥”而命名为“阿美利加”,后称为“美利坚”。&&&&但是,人们还是把发现美洲大陆的桂冠戴在了哥伦布的头上。然而,哥伦布生前并没有享受到这份殊荣。他在给国王的信中写道:“为陛下效劳28年,现在我两鬓斑白,贫病交加”。“我已经不行了,正如我说过的那样,我为此痛哭过,大慈大悲的苍天为我悲鸣,大地为我呜咽。目前我徒有四壁,一文不名,但我的精神还停留在印度洋上。我在痛苦和疾病中煎熬,每天等待着死亡的到来”。他是在贫困中死去的,年仅55岁。他天天向上帝祈祷“赐给他一块产黄金的土地”,上帝已经把这块土地送到他的面前,但他在临终时仍对亲人说:“我用我的力气,推开了到达大汗的大门……,希望你们从这里继续寻找大汗。”&&&&哥伦布打开了美洲的大门,尾随其后的欧洲殖民统治者像饿狼一样扑了进来。在随后的几百年中,他们为掠夺美洲的黄金,制造的恐怖场面和使用的残酷手段令人心惊胆寒。他们心中看来牢记着哥伦布的名言:“黄金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东西……有了黄金在世界上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甚至可以让灵魂升入天堂!”那些掠夺者、文明的毁灭者,他们的灵魂真的能升入天堂吗?
为这个书签标记颜色吧
小贴士: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按回车(ENTER)可返回该作品目录。鼠标双击滚屏
数据载入中 ...
您可以复制下面的内容,通过MSN或者QQ发送给朋友。
一起来阅读《》吧!作者:
书籍简介:
当当网免费试读此书地址:/book_2719?ref=read-7-share↑ 点击上方“《带路走天涯》”关注我们公元1405年(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至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东非、红海。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成的,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第一种类型叫“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的体式巍然,巨无匹敌。它的铁舵,须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第二种叫“马船”。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第三种叫“粮船”。它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第四种叫“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第五种叫“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其中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可见,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我们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船队。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更多一带一路精彩内容,敬请留意即将在上海新闻综合频道播出的电视节目《带路走天涯》!猛戳“阅读原文”,更多惊喜内容!带路走天涯LeadToTheWorld(gh_5fff9e5262c8)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gh_5fff9e5262c8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带路走天涯》官方订阅号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5fff9e5262c8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带路走天涯》官方订阅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关于拿皇第四关谁有详细到步骤的攻略?_欧陆战争5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010贴子:
关于拿皇第四关谁有详细到步骤的攻略?
这关真心太难过了!试了几个思路只要ai拿皇犯傻去炸城墙这关就算三星废了!而且几乎没步都要操作到点稍微错一步后面全完!有大神的发发帖子吧!个人觉得这比鸣梁海战和章节特殊关卡还难!可以的话大家各抒己见希望丰富这关思路
这件事因为我起来,只是...
攻略拖了了一段时间,很...
主角镇楼 话说男主是要...
看到有些萌新6图还没有...
3D双端东方魔幻网游「大青云」勾魂公测,穿越逆转,封神故事,全新演绎!
还有林肯第二关也极其恶心,对方将不下来几乎就作废
这关打了怕十几回次了!还是没拿下来,真心操作和伤害要求太高了。稍微伤害少一点这关就没了
多简单,配置高就分兵,配置低可以先不三星
打一个大逆时针/破掉外围和叶卡后第一个点用一个骑将打下出跑的,巨兽破之,主力火速走,中间那几个不要纠缠……昨天很勉强三星了
不能指望ai拿皇,就是添乱的,当他不存在,按自己的节奏打,配置实在不够就先存章
这关有难度。高配打这关没印象。低配打到后面也差不多残了。有光环流的差不多5回合攒完怒进左边干(外围敌步,敌弓将放过),打完步将基地差不多9回合左右集体往右路赶(因为拿破仑帮忙打开缺口),第一张图是前几次打留炮将后面几回合补刀,打到右上发现没炮将会花更大代价拿下基地,最后还是抱团一起推进。因为单炮被城墙挡路减少了突破机会所以一路互相伤害,杀掉右上弓将剩5将,再花3回合打城所以死了两个残血将,保护好炮将卡好位就好打。这关有双炮好砸城赶路,没双炮看阵容攻防强度了。阵容平均移动15+,紫金将移动上18赶路会快些也更好走位。具体怎么对付敌将也就是最低损伤下降防减攻,然后围殴。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低配哥伦布1攻略_欧陆战争5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010贴子:
低配哥伦布1攻略
哥伦布1实际上很有趣。很考研战略能力,所以发下个人攻关攻略。首先是个人配置,应该说是低配。压力山大也是刚刚完成任务升的。
3D双端东方魔幻网游「大青云」勾魂公测,穿越逆转,封神故事,全新演绎!
整个图有2个敌方VP,右下的城堡和旁边的敌将。我方需要保护。开始下方和右方(偏下)有2组弓箭手。最重要的是2队分别有个队长。血少但攻击超高(有一个满怒)。所以要优先击杀。实际上,我们可以不管下方那队弓箭手(但是队长需要干掉)。所以我方进军路线如下蓝箭头。1. 全军向右面那队弓箭手移动,用最强力弓将(我是信长)秒了对面的弓将。2. 干掉右面这队弓箭手后,同样用强力弓将 秒了下方这队弓箭手的队长,但不用管其他的小兵。全军往右下城堡进军。
这个是首先需要干掉的敌人。
3. 往右下进军的路上,干掉地图中间小岛上的炮将(这样能上岛,几大增加他的生存能力)。这里我们主力已经能打倒了。不过不幸的是织田在开第一枪的时候就被晕了2回合。
4. 在右下角的战斗过程中,不需要管其他敌人,先干掉,再打爆城堡即可。(说实话即使回合够,我也打不过他们)。
最后说下,4星织田真的很给力,拆墙能力不比艳后差。
这关...感觉并不难吧...织田换奶弓,太宗换艳后,巴巴换,换花花,都能提前2回合搞定的
这不算低配把
我比你还少了个李二呢
也是三星过的
顺带说声 我还没林肯
在职研究生报名入口,在职研究生名校报名
航海时代,吧里有比我低配的么?才过阿兹特克二
楼上的不要太自信这貌似是我过哥3的时候的配置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航海时代5 哥伦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