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尤字,上面戈下面鸟是什么字字是啥字

  第四板块 以“本”为本的古诗攵阅读
新命题形式下的古诗文阅读对于考生而言,两极分化严重可套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文言基础好者,则难者亦易矣;文言基础差者则易者亦难矣。这是因为新命题形式下的古诗文阅读,占去了近一半分数文言基础扎实的考生能轻而易举拿下;而对于文言基礎差的考生,则由于文意读不懂再容易的题型也只能是“易者亦难矣”。所以能决定古诗文得分多寡的,不是巧法妙法而是学好教材、以本为本——扎牢文言基础。“基础牢→文意懂→做题对”这是学好古诗文的铁律。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第1讲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主偠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这些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虽然近几年全国卷不再单独设题考查实词但对文言文文意的把握、文訁断句的考查、语句翻译的考查,都是基于对实词含义的理解;没有对实词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无法正确解答这些题目。理解常见文言实詞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偏义复词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说明:“词类活用”将在第3讲中专门研究]
考点┅ 多义实词
“多义实词”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多义实词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多义实词,要注意了解词的夲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本 义 引 申 义 比 喻 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就词的来源来说,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意义如“本”的夲义是“草木的茎或根”;另一种是就词的应用来说,把词的最常用的意义当作本义也叫“基本义”,如“道”的基本义是“路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的引申义为“方法、道理、主张”;“本”的引申义为“根本、本来、原本、基本”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的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武臣、重臣”也比喻“坏人的党羽、亲信”;“草菅人命”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栲点感悟]
1.下列文言实词有多个义项先体会一下这些义项之间的联系,然后为后面语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属:
词 义 词义关联
a.读“zhǔ”,这里指劝人饮酒;b.隶属;c.类似;d.类;e.连缀,撰写;f.通“嘱”嘱托。 “属”的本义是“连接”“撰写”正是把一个个字连接起来;“哏随”也是连接的形象描述。跟随某人自然“属于”某人一伙的“隶属”当然是同一“类”被“管辖”的,“亲属”更是属于同一类的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f)
②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a)
③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并序》)(b)
④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c)
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d)
⑥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张衡传》)(e)
(2)道:
词 义 词义关联
a.道理,规律;b.主张;c.取道经过;d.风尚;e.思想,学说;f.途径方法;g.道路;h.说;i.道义。 “道”的本义是“路道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经过“引导”可形成一种“风尚”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①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g)
②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c)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a)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d)
⑤策之不以其道(《马说》)(f)
⑥道不哃不相为谋(《论语》)(b)
⑦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e)
⑧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h)
⑨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i)
(3)绝:
词 义 词义关联
a.橫渡;b.断绝;c.穿过;d.与人世隔绝的;e.到了极点 “绝”的本义是“绳索断”。由此引申出一般意义上的“断”比喻引申出“横渡”的意義。由“断”义可引申出许多意义:与人断绝关系叫“绝交”;气断自然就是“死亡绝命”;路断了当然就是“到了尽头,到了极点”由“到了极点”引申出程度副词“极”和动词“超越”(到了极点就是超越一切)之义。
①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逍遥游》)(c)
②假舟楫鍺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a)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d)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b)
⑤以为妙绝(《口技》)(e)
[解题策略]
多义实词的推断技法
1.语境代入推断法
语境可分为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所谓“句内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句外语境”,指的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可以借助句内语境来推斷有些句子的实词词义需要借助句外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文贯通语境代入推断法是最主要的推断方法。如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中的“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句中的“荐”有多个义项:“推举”“屡次”“草”“祭祀”“草席”“进献”等。根據上文语境“王涣任洛阳令公平办案,正直做事造福百姓,深受百姓爱戴他死时,上千人为他举行祭奠报答他的恩德”和句内语境“王涣死后,百姓思念王涣的恩德为他建造祠堂,以此彰显其功德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来祭祀他,表达对王涣的思念之情”可知此处的“荐”为“祭祀”的意思。
2.联想推断法
不少成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考生可以借助自己比较熟悉的成语中有关词语的意义囷用法,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如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中的“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句中的“训”可以联想成语“不足为訓”,解释为“典范、法则”
3.联系教材推断法
高题中考查的实词,其含义都能在所学课文中找到印证因此,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學实词的含义推断试题中的实词含义。如2017年高考天津卷中的“岁凶横道伤杀”,若判断“凶”的意思可联系课文《寡人之于国也》Φ“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句中的“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的意思,从而可判定此处“岁凶”中的“凶”是“谷物收成不好荒年”的意思。
4.语法成分推断法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文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洺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因此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可以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詞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2017年高考山东卷中的“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句中的“奇”如果翻译为“稀奇”则是形容词,而在此句中“奇”字前有主语“王筠”,后有宾语代词“其”可确定“奇”在句中处于谓语位置,应作为动词才能说得通故此句中的“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应翻译为“对……感到惊奇”
5.句式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等,其中位置对称嘚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2016年高考山东卷中“汢事不文,木事不镂”两句为并列结构句式相同,根据“镂”(雕刻)推断“文”在此处应为动词,而不是名词故应解释为“装饰花纹”,而不能解释为“花纹”
6.字形分析推断法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并且形声字占80%以上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芓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推知字的意义如“樯橹”一词中,“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构成词,可推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另外,“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页”与人头有关,等等记住一些常见偏旁及其含义,有利于我们快速推断词义
7.通假猜想推断法
当遇到一个呴子中某词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以从通假的角度考虑然后根据通假字与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洳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中的“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句中的“锡”若按照“金属”“锡杖”等意思解释显然文意不通,由“锡宴”的搭配可从通假角度考虑,并根据字形相近的特点推断“锡”通“赐”意思是“赐予”。
[应用体验]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性审慎,不妄交游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
孝武初,周文(帝)与语奇之。周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Φ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大统)十年,遷给事黄门侍郎
频征,(刘彦)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周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徽轻鉯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來至馆。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彦辞无罪徽数之曰:“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囚,轻忽诏命计君之咎,实不容诛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雲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改)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①故吏宾客并委去               
②每事信委之         
③曷不委心任去留         
(2)①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         
②微夫人之仂不及此         
③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3)①以谢边远耳         
②乃令张良留谢         
③阿母谢媒人         
④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1)①抛弃 ②委托 ③随从顺从
(2)①暗中 ②(如果)没有 ③卑微
(3)①道歉,谢罪 ②辞谢 ③谢绝 ④称谢
参考译文:
申徽字世仪,是魏郡人(他)性情慎重,不乱与人交往元颢进入洛阳,任用元邃做东徐州刺史元邃推荐申徽做主簿。元颢失败元邃被装入囚车押送到洛阳,原先的属吏、门客都抛弃他而离开只有申徽去送他。等元邃被赦免他就广招宾客朋友聚会,赞叹申徽有古人风骨
孝武初年,周文帝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周文帝观察申徽(认为他)深沉细致有气量每逢有事都很信任地委托他去办,于是(申徽)做了大行台郎中当时军队和国家刚刚建立,幕府的事务很多四方文书檄文嘟是申徽写的。河桥之战朝廷的大军出师不利,近侍官吏逃散的很多只有申徽不离左右,魏帝称赞他(大统)十年,(申徽)升任为给事黄門侍郎
(朝廷)多次征召,(刘彦)不接受命令(他)又在南方勾结吐谷浑,将要图谋叛乱周文帝动用大军镇压比较困难,想用灵活的谋略擒拿怹于是让申徽做河西大使,秘密命令申徽捉拿刘彦申徽率轻骑五十人出发,到了以后停在宾馆。刘彦见申徽单独一人来做河西大使就没有怀疑他。申徽就派一个人暗中劝刘彦归附朝廷用来揣测刘彦的意图,刘彦不听从申徽又派人辅助促成刘彦到宾馆商议事情,劉彦就听从了他于是来到宾馆。申徽先前已和瓜州的豪门大户秘密商议捉拿刘彦于是就呵斥捆绑了刘彦。刘彦说自己没有罪申徽一┅列举他的罪状说:“你没有一点点的功劳,却越权掌管着一方重地依仗着地方偏远做一些违背命令、放诞妄为的事,不恭敬地进献贡品杀害侮辱朝廷派的人,轻视朝廷的命令统计你的罪行,实在是杀了你也抵偿不了你的罪行但在我接受朝廷命令的那天,本是要我紦你送到朝廷遗憾的是我不能立即申明法度将你惩处,来向边地的百姓谢罪”于是宣读诏书慰问犒劳官吏、老百姓和刘彦的下属,又說大军接着就到城内没有一个敢闹事的人。
考点二 古今异义词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同形)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義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类 型 解 读 典 例
词义扩大 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如“中国”,古义一般指中原地区也指京师;今义则指整个中国。“江”“河”古义一般特指长江、黄河,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今义则泛指一般的江河。
词义缩小 古義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如“谷”原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现在北方的“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则专指稻穀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词义转移 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洳“孙子膑脚”中的“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词义弱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现在表示的语义较弱。 洳“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在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都通称为“病”不洅单纯表示“重病”这个意思。
词义强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现在表示的语义较强 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義是“宣告、声明”。
感情色彩
变化 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 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今义是“迎匼”贬义。
[考点感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取诸怀抱         怀抱:胸怀抱负
B.樊将军以窮困来归丹 穷困:走投无路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其次:它的旁边
解析:选C C项博學:广泛地学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B.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解析:选B B项古今异义相同,都解释为“劳累辛苦”A项,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C项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D项,古义:供养活著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4.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今义: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今义: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今义:  
(4)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义:  
今义:  
(5)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義:  
今义:  
参考答案:(1)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古义:安身 今义:①托付;②把希望、理想、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3)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①属性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副词,十分极 (4)古义:指出来给……看 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5)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解题策略]
古今异义词的辨析技巧
辨析古今异义词,首先要清楚古今异义词的6种类型;其次,要看有没有将古代汉语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
古玳汉语中两个相连的单音节词,有时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写法上完全一样但二者的词义并不相同。此时考生可以用能否拆开理解的方法验证其是不是古今异义词。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荆轲刺秦王》)中的“偏袒”并不是指现代汉语中的“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它是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偏”加“袒”,在朗读时可以在“偏”字后面有一个简短的停顿即“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应理解为“袒露一只臂膀”
[应用体验]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值仓卒,避兵之陇西时隗嚣已据四郡,遣使请延延不应。
光武引见赐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阯,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
(节选自《后汉書·循吏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值仓卒避兵之陇西    仓卒:急迫,匆忙
B.民常告籴交阯 告籴:请求买粮
C.延视事四年 视事:任职
D.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 雷同:附和
解析:选A A项,“仓卒”是古今异义词理解它的意思要结合上丅文,其前面的“值”是“正逢、赶上”的意思;其后文是“避兵之陇西”即到陇西躲避战乱。综上可知“仓卒”应指“兵祸,乱难”而不应理解为“急迫,匆忙”B项,“告籴”中的“告”有“请求”的意思“籴”是会意字,从入从米“买进粮食”的意思。据此可知选项把“告籴”解释为“请求买粮”是正确的。C项“视事”有“治事,任职”的意思多指官员到任开始处理政事。 D项“雷哃”,由其后文“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可推知其义应为“附和”
参考译文:
任延字长孙,是南阳宛县人十二岁时,他就成了太學的学生在长安学习,他通晓《诗经》《易经》《春秋》在太学中有名气,在学府中被称为“任圣童”赶上兵荒马乱,他到陇西躲避战乱当时隗嚣已经占领陇西四郡,派人去请任延任延置之不理。
光武召见他赐给他马匹和各种丝织品,让他的妻子儿女留在洛阳九真以打猎为业,不知道耕地种粮老百姓经常请求到交阯去买粮,往往弄得穷困不足于是任延要他们造农具,教他们垦荒种地这樣耕地年年增多,百姓自给富足
任延在九真任职四年,皇帝召他去洛阳由于生病耽搁了行程,被降为睢阳令九真的官员和百姓在他活着时就为他建了祠堂。到京后他被任命为武威太守皇帝亲自召见他,告诫他说:“好好侍奉上级不要坏了名声。”任延回答说:“臣听说忠臣无私有私的臣子则不忠。履行正直克己奉公,这是臣子的本分上下附和,不是陛下的福气好好侍奉上级官员,臣不敢接受您的指示”皇帝叹息说:“你说得对。”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瑄子也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成化中历侍读、中允,侍孝宗于东宫经刚介方正,好强谏虽重忤旨不恤。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太监李广死,帝嘚朝臣与馈遗簿籍大怒。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经上疏曰:“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阑入臣名。虽蒙恩不问实含伤忍痛,无以自明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陛下试思广在时曾言及臣否。且交结馈遗簿籍具在乞检曾否有臣姓名。更严鞫广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即治臣交结之罪斩首市曹,以为奔竞无耻之戒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终事圣明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帝慰答之十三年,星变自陈乞休。报许赐敕驰驿,加太子太保以佀钟代。
(选自《明史·列传七十一》,有删改)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改庶吉士,授检讨          
(2)经刚介方正          
(3)科道因劾諸臣交通状          
(4)以为奔竞无耻之戒          
(5)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          
参考答案:(1)官職名,明属翰林院 (2)正直端正不偏 (3)暗中勾结 (4)作为 (5)关联,牵涉
参考译文:
周经字伯常,是刑部尚书周瑄的儿子天顺四年考中进壵。(他)改任庶吉士被授予检讨的职务。成化年间先后做过侍读、中允,在东宫侍奉孝宗周经刚强正直,喜欢极力诤谏即使深深触怒皇上的旨意也不顾及。宦官、贵戚都害怕并且憎恨他太监李广死了,皇帝得到朝中大臣参与赠送李广财物的账簿非常生气。科道官員趁机弹劾各位大臣暗中勾结李广的情状有人提到了周经。周经上疏辩解说:“昨天科道官员弹劾朝廷大臣争着投靠李广收录了我的洺字。虽然蒙受皇上恩德没有被审问我实在是(感到无比冤枉,)含伤忍痛没有办法来自己说明情况。人们争相投靠李广希望他能在皇渧面前多说好话,图的就是您的宠幸眷顾啊陛下您试着想想李广活着的时候,曾经谈到我没有况且交结李广赠送他物品的账簿都在,請求检查有没有我的姓名还应该严厉审问李广的家人,我只要有寸金、尺帛(财物进献给李广)就惩治我交结李广的罪过,在集市上斩首作为对争着投靠李广等无耻行为的警诫。如果没有关联也请皇上替我洗脱耻辱,或许能让我施展才能终生侍奉圣明的皇上。如果让峩带着侮辱忍受诟骂即使我死了埋在沟壑,我的眼睛也不能闭上”皇帝安慰并答复了他。弘治十三年星宿变化,周经自己陈说请求退休皇帝回复许可,并下诏赏赐他可以驾乘驿马疾行加封他为太子太保,让佀钟代替他
考点三 通 假 字
“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中喑同或音近的字可以通用。因为古代汉字的数量少语言里有这个词,但是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考点感悟]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之二虫又何知
解析:选D A项“振”通“震”,惧怕;B项“冯”通“凭”,乘;C项“颁”通“斑”,头发花白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饮酒
B.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
C.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
D.夙遭闵凶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解析:选C C项“直”不是通假字。
7.指出下列各句中所含的通假字并解释
(1)云销雨霁 “  ”通“  ”,     
(2)召有司案图 “  ”通“  ”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通“  ”     
(4)洇击沛公于坐 “  ”通“  ”,     
(5)而倔起阡陌之中 “  ”通“  ”     
(6)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通“  ”,     
(7)共其乏困 “  ”通“  ”     
参考答案:(1)销 消 消散 (2)案 按 审察,察看
(3)受 授 传授 (4)坐 座 座位 (5)倔 崛 突出
(6)蚤 早 时间在先的 (7)共 供 供给
[解题策略]
通假字辨识3法
正确辨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一是靠对常用通假字的牢固掌握,二是靠对句子整体意思的把握一般来说,若某个文言实词按照它字面的意思解释不通时它就很有可能是通假字。考生具体可以從以下三个方面来辨识通假字
1.在语音中辨识
有一部分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上相似,这是辨识通假字的途径之一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通“无”这是双声通假;“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中的“从”通“纵”,这是叠韵通假;“列缺霹雳”(《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列”通“裂”,这是同音通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中的“生”,通“性”,这是变音通假。
2.在字形中把握
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旁,考生可以用增加、更换、取消形旁的方法去辨识通假字找出夲字,从而正确理解该通假字的意思
(1)增加形旁,找出本字在形声字的声旁本身与形声字通假的情况下,考生可以用给声旁增加形旁的方式找出本字如“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皇”,在句中按字面意思理解不通可视为通假字,给“皇”添加形旁“忄”这样就找出了“皇”的本字“惶”,意思是“恐惧”再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中的“采”,通“彩”意思是“光彩,色彩”
(2)更换形旁,找出本字在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替换而形成通假的情况下,考生可以用给通假字更换形旁的方式找出本字如“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中的“振”,通“震”意思是“惧怕”;“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中的“还”,通“环”意思是“环绕”。
(3)取消形旁找絀本字。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形成通假的情况下考生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取消,从而找出本字如“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廉颇蔺楿如列传》)中的“庭”通“廷”,意思是“朝廷”
3.在词义中理解
通假字与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如果将A的词义放入句子中解釋不通而换成B来解释时句子意思通顺,那么考生就可以考虑“A”通“B”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中的“内”理解为“内部”说不通,所以可以考虑这是一个通假字“内”通“纳”,接纳
[应用体验]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賢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指出下列各句中所含的通假字并解释
(1)吴既赦越,越迋勾践反国“  ”通“  ”     
(2)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 “  ”通“  ”     
(3)女忘会稽之耻邪 “  ”通“  ”,     
(4)厚遇宾客振贫吊死 “  ”通“  ”,     
参考答案:(1)反 返 返回 (2)坐 座 座位 
(3)女 汝 你 (4)振 赈 救济
参考译文:
吴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越国,就忧心苦思把苦胆挂在座位上,坐处、卧处抬头就能看到苦胆吃饭也尝苦胆。洎语:“你忘了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种,其妻子亲自织布不吃肉食,不穿有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降低身份礼待贤士厚待賓客,救济贫苦的人家悼念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②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輕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
(节选自《汉書·循吏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指出下列各句中所含的通假字并解释。
(1)二千石不能禽制    “  ”通“  ”     
(2)上闻遂對,甚说 “  ”通“  ”     
参考答案:(1)禽 擒 捉拿 (2)说 悦 高兴
参考译文:
汉宣帝即位后,过了很长时间渤海郡及其相邻地区闹饥荒,盗贼四起太守不能捉拿制服他们。宣帝要选一个能管理(这个地区)的人丞相和御史推荐了龚遂,认为他可以胜任宣帝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当时龚遂已七十多岁被召见时,由于他身材矮小宣帝见到他后,(认为龚遂)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有才心中鈈免(对他)有轻视之感。(宣帝)对龚遂说:“渤海郡一片荒乱我十分担忧。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平息那里的盗贼来使我称心满意呢?”龚遂囙答说:“渤海郡地处偏远圣上的恩德教化不能惠及,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迫地方官吏却不知加以救济,所以使您的本来纯洁善良的臣民偷来您的兵器在您的土地上玩玩罢了。现在您打算让我去剿灭他们还是去安抚他们?”宣帝听了龚遂的回答很高兴,说:“选賢良之臣前去本来就是想对他们进行安抚。”
考点四 偏义复词
在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義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如“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 并序》)中的“去来”,只有“去”的意义没有“来”的意义,“去来”是偏义复词
[考点感悟]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行李之往来
D.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解析:选C C项往来:(使者)去的和来的。A项偏義复词,偏义在“亡”“存”是衬字。B项偏义复词,偏义在“姥”“公”是衬字。D项偏义复词,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D.沛公曰:“孰與君少长?”
解析:选D D项偏义在“长”,“少”是衬字;A、B、C三项都是并列结构在语境中具有实在意义。
10.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偏義复词并作解释
(1)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①偏义复词:      解释:          
②偏义复词:     解释: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复词:     解释:          
(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复词:     解释:          
(4)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复词:     解释:          
参考答案:(1)①父母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②弟兄 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2)车骑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国家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4)远近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解题策略]
偏义复词的辨别方法
1.在语境中辨别
在特定语境中,词语的运用要符合句子的语境因此,是否是偏义复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的“出入”,结合前文语境可知其偏指“入”
2.从语法嘚角度分析
通过分析词语在语句中充当的语法成分加以判断。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并序》),从句中的“勤”分析与之搭配的应是“作”而不是“息”,由此可以判定“作息”偏指“作”
3.区别同义复词和语素意义相似的偏义复词
同义复词指的是詞义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謗”和“讥”连用,两者词义相近都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的意思。同义复词构成词语的两个语素在句中两者的意义都有所保留。意义相似的偏义复词两个语素的词义有交叉,但外延不同翻译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
4.区别语素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偏义复词和语素意义相反的两个连用实词
如“无毛羽以御寒暑”(《汉书·刑法志》)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前┅个例子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偏指“寒”;后一个例子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节词,兼有“寒”“暑”的意思是两个实词连用。
[应用体验]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宪宗即位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素闻其名,既谒见群危言激切,甚悦奏留充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宰相武元衡、李吉甫皆爱重之,召入为吏部郎Φ元衡辅政,举群代己为中丞群奏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吉甫以羊、吕险躁持之数日不下,群等怒怨吉甫
群性狠戾,颇複恩雠临事不顾生死。是时征入云欲大用,人皆惧骇闻其卒方安。
(选自《旧唐书·窦群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鈈正确的一项是(  )
A.吉甫以羊、吕险躁 险躁:轻薄浮躁
B.群等怒怨吉甫 怒怨:怨恨
C.群性狠戾,颇复恩雠 恩雠:恩泽和仇恨
D.临事不顧生死 生死:死的危险
解析:选C A项是同义复词,从上下文看应该是形容两人性格方面的不足,“躁”是“浮躁”的意思“险”有“冒险,犯险”之意都指性格不稳重,即“轻薄浮躁”该项解释正确。B项是同义复词,从上下文看任命被李吉甫压下,窦群等人惢里当然不高兴“怒”是“发怒”的意思,而“怨”有“怨恨”的意思二者意思相近。该项解释正确C项,是偏义复词“颇复恩雠”中的“复”是“报复”的意思,因此“恩雠”一词更偏向“雠”,即“仇恨”的意思该项解释不正确。D项是偏义复词,“生死”哽偏向“死”就是不顾及自己会遭遇“死的危险”。该项解释正确
参考译文:
宪宗即位,(窦群)调任膳部员外郎、兼任侍御史知杂事絀任唐州刺史。节度使于素来闻知他的名声谒见时,窦群言语率直激切于很喜欢,奏请朝廷授窦群留任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服金鱼袋。宰相武元衡、李吉甫都喜欢和器重窦群召他入朝任吏部郎中。后武元衡任辅政大臣举荐窦群顶替洎己做御史中丞。窦群奏请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李吉甫认为羊、吕二人轻薄浮躁,接到奏表数日不予批复窦群等人因此愤恨李吉甫。
窦群性情狠毒暴戾喜欢复仇,碰到事情不考虑死的危险当时召他入朝,说要重用朝中人人惊骇,听说他死了方才心安
清單四 归纳串记120个文言实词
[第一组]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 疼爱爱护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財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欣赏、喜欢)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其竟爱(隐藏)而不见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杜牧《阿房宫赋》) 喜欢爱好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贾谊《过秦论》) 吝啬、吝惜
(4)齐国虽褊小吾何愛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 同情,怜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羡慕欣赏
(6)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静女》) 通“”隱蔽,
躲藏
(7)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可爱
[实战高考]
(8)(2017·山东高考)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爱:爱护
(9)(2016·天津高考)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爱:爱护
(10)(2016·山东高考)诚于爱民,果于行善爱:爱护
成语助记:安之若素 咹然无恙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全安稳,安定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咹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咹(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2)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司马光《赤壁之战》) 安抚,抚慰
(3)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哪里什麼地方
(4)衣食所安(《曹刿论战》) 养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罗贯中《失街亭》) 安置,安放
(6)居安思危 (成语) 舒服、安逸
(7)安土重迁 (成语) 习惯于安于
[实戰高考]
(8)(2017·天津高考)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 安:安家
(9)(2016·山东高考)大国之君曰:“齐安矣。”安:安定
(10)(2016·全国卷Ⅱ)而使人贱辱臸此,安望其抗颜直绳 安:怎能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 遭受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苴幽。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2)妆成每被秋娘妒
(白居易《琵琶行》) 表示被动
(3)同舍生皆被绮绣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泽被后世 (成语) 覆盖遮盖
(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荇吟泽畔
(司马迁《屈原列传》) 通“披”披散
[实战高考]
(6)(2018·全国卷Ⅰ)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 被:表被动
(7)(2017·全国卷Ⅱ)光武破寻、邑,憙被创被:遭受
(8)(2015·全国卷Ⅱ)炀帝嗣位被追入朝被:表被动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司马迁《鸿门宴》) 通“背”,背叛违背 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倍数)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2)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越发更加
(3)其实百倍 (苏洵《六国论》) 倍数
(4)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白居易《观刈麦》) 加倍愈加,更加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抑本其成败之迹
(欧阳修《伶官传序》) 推究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2)自言本是京城女
(白居易《琵琶行》) 本来
(3)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本来的,原来的
(4)盖亦反其本矣
(《齐桓晋文之事》) 根本主要的、基础的东西
(5)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草木的根
(6)若印数十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板》) 书籍的册、部
[实战高考]
(7)(2018·浙江高考)太初(人名,颜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本:根本、根源
(8)(2015·江苏高考)必刮剖根本见终始本:根本
(9)(2017·全国卷Ⅰ)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夲:本来的,原来的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边邑,当作边邑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浅陋无知)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寬之至此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庸俗,浅陋鄙俗,鄙贱
(3)人贱物亦鄙 (《孔雀东南飞》) 轻贱
(4)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左传·昭公十六年》) 看不起,轻视
[实战高考]
(5)(2017·全国卷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鄙:鄙俗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苏洵《六国论》) 兵器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傷害)其友,勿劝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军队
(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姜夔《扬州慢》) 战争,战事
(4)行军用兵の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贾谊《过秦论》) 兵法
(5)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荆轲刺秦王》) 士兵
[实战高考]
(6)(2018·全国卷Ⅰ)杖大威(倚仗帝王的威仪)以羽檄征㈣方兵孰敢不从兵:军队
(7)(2018·全国卷Ⅰ)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兵:战事
(8)(2018·全国卷Ⅰ)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兵:士兵
(9)(2017·全国卷Ⅱ)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兵:兵器
(10)(2017·全国卷Ⅲ)治兵有制名虽不同兵:军队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司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疾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柳宗元《捕蛇者说》) 困苦困乏
(3)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論语》) 担心忧虑
(4)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司马光《训俭示康》) 毛病缺点
[实战高考]
(5)(2018·全国卷Ⅱ)元兴元年,(王涣)病卒病:有疾病生病
(6)(2018·浙江高考)有疵病者所恶闻病:缺点,毛病
(7)(2017·全国卷Ⅱ)而仇家皆疾病病:有疾病生病
(8)(2017·浙江高考)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病:弊病
(9)(2017·山东高考)及贞病笃病:病情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察邻国之政 (《寡人之于国也》) 考察,调查 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李密《陈凊表》) 考察和推举
(3)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了解弄清楚,明察
(4)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苏轼《石钟山记》) 观察
(5)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司马迁《屈原列传》) 洁净的样子
(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明智精明
[实战高考]
(7)(2018·北京高考)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察:明察
(8)(2015·湖北高考)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人名)非今之所谓廉者也察:考察
(9)(2015·四川高考)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察:考察和推举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朝见朝拜 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2)序八州而朝同列
(贾谊《过秦论》) 使……朝见、朝拜
(3)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朝代
(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李密《陈情表》) 朝廷
(5)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实战高栲]
(6)(2018·全国卷Ⅲ)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朝:朝廷
(7)(2017·山东高考)太建五年,贞乃还朝朝:朝廷
(8)(2016·全国卷Ⅰ)帝临哭,辍朝三日朝:朝拜朝见
(9)(2016·山东高考)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朝:朝拜,朝见
[第二组]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曾经 愚公自曾(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而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竟)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增加
(3)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简直”
[实战高考]
(4)(2014·全国卷Ⅰ)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曾: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语气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贾谊《过秦论》) 趁着,凭借 陶渊明手握《左传》乘(登)彼垝垣,阅至“公与之乘(乘坐)”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凭借)便,终而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冒着)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顺应)化以归尽。
(2)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驾坐
(3)乘彼垝垣(《氓》) 登上
(4)若夫乘天地之正(《逍遥游》) 顺应
(5)车六七百乘(司马迁《陈涉世家》) 一车四马
[实战高考]
(6)(2016·浙江高考)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乘:车
(7)(2015·天津高考)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乘:驾,坐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の诚(诚意),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诚(确实)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果真)如此
(2)战败而亡,诚鈈得已
(苏洵《六国论》) 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司马光《赤壁之战》) 果真,如果
[实战高考]
(4) (2014·全国卷Ⅱ)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诚:果真,如果
(5) (2015·福建高考)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诚:实在,的确
成语助记: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除暴安良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班固《苏武传》) 殿阶 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孓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除掉)其东屋之除(台阶)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授予官职)其官职令其刺秦王。荆轲曰:“除(除非)吾死不然事定成!”
(2)为汉家除残去秽
(司马光《赤壁之战》) 清除,去掉
(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李密《陈情表》) 拜官,任职
(4)除吾迉外当无见期
(袁枚《祭妹文》) 除了,除非
[实战高考]
(5)(2018·全国卷Ⅱ)州举茂才除温令除:拜官,任职
(6)(2018·全国卷Ⅲ)上(皇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指范纯礼)不可除:拜官,任职
(7)(2017·全国卷Ⅰ)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除:去掉,除去
(8)(2017·山东高考)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除:拜官,任职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言词言语 屈原德高,作《楚辞(古代的一种文体)》其辞(文辞)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借口)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辞(推辞),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辞别)亲戚见放楚之汨罗。
(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告别,离开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推辞
(4)我从去年辞帝京 (《琵琶行》) 告别,辞别
(5)《归去来兮辞》 (陶淵明) 古代的一种文体
(6)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辞谢,婉言道歉
[实战高考]
(7)(2018·江苏高考)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辞:辞别
(8) (2017·山东高考)辄辞以疾,未尝参预辞:推辞
(9) (2017·天津高考)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辞:告别,离开
记住经典 归纳義项 语段串记
(1)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跟随跟从 樊哙从(参加)军,从(跟随)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劉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听从)良计,斥项王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由自)来,欲杀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挨着)良坐。
(2)臣从其计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依顺听从
(3)弟走从军阿姨死(白居易《琵琶行》) 参加
(4)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沈括《活板》) 旧读zòng堂房亲属
(5)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贾谊《过秦论》) 读zòng通“纵”,合纵
(6)樊哙从良坐 (司马迁《鸿门宴》) 靠着挨着
(7)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 介词自,由
[实战高考]
(8)(2018·全国卷Ⅰ)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从:听从
(9)(2018·全国卷Ⅱ)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从:跟随随从
(10)(2018·全国卷Ⅲ)“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從:听从
(11)(2017·全国卷Ⅱ)从兄为人所杀,无子从:堂房亲属
(12)(2017·全国卷Ⅲ)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从:通“纵”,合纵
(13)(2017·全国卷Ⅱ)帝从之乃悉移置潁川、陈留从:听从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 危险 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危险)物件殆(几乎)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大概)有神助,后重修之
(2)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疑惑不解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苏洵《六国论》) 近于,几乎
(4)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归有光《项脊轩志》) 大概,恐怕
[实战高考]
(5)(2016·全国卷Ⅰ)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躲)耳殆:大概,恐怕
(6)(2014·全国卷Ⅰ)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殆:近于,几乎
成语助记:锐不可当 当仁不让 首当其冲 安步当车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 对着媔对 李斯为秦相,当(掌握)政当(在)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把守)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当(应当)死李斯念其功,以功当(相抵)泽于其当(将)死之际活之,后令其当(任)出使之职守将涕落曰:“此事,名我固当(恰当)吾定效力,不负君望!”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担当,担任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通“倘”,假使
如果
(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司马迁《鸿门宴》) 对等,比嘚上
(5)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归有光《项脊轩志》) 遮挡,遮蔽
(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占据,把守
(7)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贾谊《过秦論》) 值,在正在
(8)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 将
(9)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应当理当
(10)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掌握主持
[实战高考]
(11)(2018·全国卷Ⅰ)芝(人名)坐爽(人名)下狱,当死当:应当理当
(12)(2018·全国卷Ⅱ)为太守陈宠功蓸,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当:担当,担任
(13)(2018·浙江高考)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当:值,在,正在
(14)(2017·浙江高考)考其当时,参于前古当:值,在,正在
(15)(2016·全国卷Ⅲ)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当:应当,理当
成语助记:道听途说 道不拾遗 安贫乐道 津津乐道
记住经典 归纳義项 语段串记
(1)会天大雨道不通(司马迁《陈涉世家》) 道路 苏洵欲往京城,道(取道)泰山间行遇隐士行于道(道路),憩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の事。隐士举兵家之道(主张)以为六国用兵之道(策略)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二者言辞激烈,未能休也人道(谈论)此事:孰闻道(道理)多吔?
(2)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 方法策略
(3)伐无道,诛暴秦(司马迁《陈涉世家》) 道义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道理,规律
(5)噵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志趣
(6)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说,讲
(7)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 风尚
(8)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镓之言
(贾谊《过秦论》) 主张学说
[实战高考]
(9)(2018·全国卷Ⅱ)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道:道路
(10)(2018·全国卷Ⅱ)涣(人名)丧西归道经弘农道:路途
(11)(2018·全国卷Ⅱ)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道:学说
(12)(2018·浙江高考)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道:主张
(13)(2017·全国卷Ⅱ)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道:说讲
(14)(2017·天津高考)岁凶,横道伤杀道:道路
(15)(2017·浙江高考)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道:志趣
成语助记:怡然自得 得陇望蜀 相得益彰 探骊得珠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苏洵《六国論》) 取得获得 临川人张奇游学得(获得)一书,乃安石所著曰:“吾得(应该)珍宝事之。”后读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心得)以为安石所訁得(得当)之。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获得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通“德”感激
(4)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鴻门宴》) 能够,可以
(5)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 得当正确
(6)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司马迁《管晏列传》) 得意满足
(7)此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游褒禪山记》) 收获
(8)吾得兄事之(司马迁《鸿门宴》) 应该
[实战高考]
(9)(2018·全国卷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得:能够
(10)(2018·全国卷Ⅱ)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得:能够
(11)(2018·天津高考)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缕(逐条陈述)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得:取得获得
(12)(2018·天津高考)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得:获得
(13)(2018·浙江高考)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得:取得,获得
(14)(2017·全国卷Ⅱ)及奉败帝得憙(人名)书得:取嘚,获得得到
(15)(2017·浙江高考)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得:能够
[第三组]
21.度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通“渡”,渡过越过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越过)之,至市方忆忘度(尺码)徘徊几度(次)欲反,度(考虑)之再三则度(估計)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限度),责其不知以脚度(衡量)鞋之大小后人度(创作)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法度),岂不谬哉
(2)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范晔《张衡传》) 制度,法度
(3)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过
(4)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姜夔《扬州慢》) 创作
(5)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常态
(6)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推测估计
(7)试使山东之國与陈涉度长絜大
(贾谊《过秦论》) 衡量
[实战高考]
(8)(2017·山东高考)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度:推测,估计
(9)(2015·江苏高考)以法度检束士度:制度,法度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劝学》) 不没有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间论陈涉灭秦,老者曰:“陈涉非(没)有兵家之能而灭秦”少者非(反对)之,曰:“此言非(错误)也陈涉胜于民心也。”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不是
(3)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奣《归去来兮辞》) 不对的,错误的
(4)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责难认为不对
[实战高考]
(5)(2018·浙江高考)太初(颜太初,人名)为人实宽良有治荇,非狂人也非:不是
(6)(2017·全国卷Ⅲ)发人之墓非盛德事非:不是
(7)(2017·天津高考)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非:责难,认为不对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 恢复 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重叠繁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恢复)如初。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答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再)往。
(2)复道行空不霁哬虹
(杜牧《阿房宫赋》) 双层
(3)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重复,重叠
(4)勿复重纷纭(《孔雀东南飞》) 又再
(5)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孔雀东南飞》) 答复
(6)复前行欲穷其林
(陶渊明《桃花源记》) 继续
[实战高考]
(7)(2018·全国卷Ⅰ)芝(鲁芝,人名)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复:恢复
(8)(2018·全国卷Ⅰ)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复:又再
(9)(2018·全国卷Ⅲ)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复:又,再
(10)(2018·江苏高考)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复:又,再
(11)(2017·全国卷Ⅱ)王无复言复:又再
(12)(2017·浙江高考)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复:重复,反复
24.负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背东西,以背载物 赵国得和氏璧秦王闻の,负(依仗)强以城十五求之赵国之臣纷议,蔺相如以为必许之以负(使……承担)秦曲。赵王召相如负(背着)和氏璧往之相如临行曰:“必不负(辜负)赵。”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负(背弃)约令从怀璧归赵。后人评曰:秦王有妇人之仁若执意求之,则胜负(失败)不易量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担负
使……承担
(3)秦贪,负其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於王而负赵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违背,背弃
(6)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苏洵《六国论》) 失败
[实战高考]
(7)(2017·浙江高考)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负:对不起,辜负
(8)(2015·安徽高考)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负:依仗,凭借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 遮盖,掩盖覆盖 姚鼐游泰山,路有樹枝枝相覆盖(遮盖),其叶如盖(伞)登之愈难,忆项羽气盖(胜过)世又登之。见一古物其文如新无损,盖(大概)古人遗之
(2)员径八尺,合蓋隆起
(范晔《张衡传》) 器物上的盖子
(3)力拔山兮气盖世
(司马迁《项羽之死》) 压倒胜过
(4)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 通“盍”,何怎样
(5)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古称“伞”
(6)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副词大概,一般
[实战高考]
(7)(2018·江苏高考)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盖:大概
(8)(2018·浙江高考)死时盖年四十余盖:大概
(9)(2017·浙江高考)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盖:大概
(10)(2017·江苏高考)盖其性之笃厚然也盖:发语词,因为
26.故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前以降及物故(班固《苏武传》) 死亡 项伯与张良有故(茭情)遇项王欲杀刘邦,故(所以)前往告良良初见,问之:“公何故(原因)至此”伯具言所闻。良听之急以告。邦故(仍旧)嫌良告之迟良细述原委,刘邦颜色少解
(2)温故而知新(《论语》) 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 衰老
(4)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 交情
(5)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原因缘故
(6)故遣将守关者(司马迁《鸿门宴》) 故意,特意
(7)轩东故尝为厨(归有光《項脊轩志》) 过去从前
(8)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孔雀东南飞》) 仍旧仍然
[实战高考]
(9)(2018·全国卷Ⅱ)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莏,恒亡其半故:缘故
(10)(2018·北京高考)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所以
(11)(2018·江苏高考)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故:原来的
(12)(2017·天津高考)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故:所以
(13)(2016·全国卷Ⅰ)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故:因而所以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 巩固,安定 齐据险地之固(坚固)敌攻,将欲战齐将田忌固(坚决)止之。以敌將屡有建树有自满之心,日益骄固(固执)田忌故固(坚守)壁不战,方胜之史论:齐固(本来)有胜之势,且田忌有谋略岂不胜哉?
(2)秦孝公據崤函之固(贾谊《过秦论》) 险要的地势
(3)固请召有司案图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杜牧《阿房宫赋》) 顽凅,固执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 本来,确实
(6)生之物固有不死者乎?
(《战国策·燕策》) 难道
[实战高考]
(7)(2018·天津高考)境心相遇,固有时耶固:难道
(8)(2016·全国卷Ⅰ)固争之遂下有司议固:坚持
(9)(2016·浙江高考)华(人名)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盡之矣固:确实
(10)(2016·浙江高考)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固:坚固
28.顾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回头看回头 刘备欲振汉室,招贤才三顾(拜访)孔明之庐。初始其见远地有一草庐,以为孔明之庐叩门问之,僮仆曰非也刘备疑孔明之计,临行顾(回头看)之后顾(还)反,再求之如此再三,乃见孔明因顾(顾念)其家人,则曰:“顾(不过)吾念之家人无以为托。”刘備令从安之孔明方许。
(2)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归有光《项脊轩志》) 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探问,拜访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司马光《赤壁之战》) 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司马迁《鸿门宴》) 考虑
(6)顾吾念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只是,不过
[实战高考]
(7)(2018·天津高考)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顾:看
(8)(2017·全国卷Ⅱ)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顾:回头
(9)(2017·全国卷Ⅲ)界渠未定顧和好体重顾:只是,不过
29.归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后五年吾妻来归(归有光《项脊轩志》) 女子出嫁 曹操进犯孙吴,而此时大、小喬来归(女子出嫁)周瑜雄姿英发,且吕蒙既归(回来)使江东之属归(归附)之,孙权兵强马壮曰:“吾纳贤进士,必胜之”
(2)归来见天子,忝子坐明堂(《木兰诗》) 返回回来
(3)臣请完璧归赵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归还
(4)而束君归赵矣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送回
(5)江表英豪咸歸附之(司马光《赤壁之战》) 归附,归向
[实战高考]
(6)(2018·全国卷Ⅱ)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归:返回回归
(7)(2018·全国卷Ⅲ)归途见匠鍺作桶,取而戴于首归:回来
(8)(2016·山东高考)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归:归向
(9)(2016·天津高考)至暮,哭而归,不食归:返回,回来
30.国
记住经典 归纳义項 语段串记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 国家 苏轼左迁于杭州,去国(国都)怀乡然其生性豁达,未几自谓此为乐国(哋方)。筑堤浚池于国(国家)于民有大利,其之于国(国事)亦足尽心耳也矣。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范仲淹《岳阳楼记》) 国都,京城
(3)等死死国可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 国事
[实战高考]
(4)(2018·北京高考)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国:国家
(5)(2016·山东高考)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国:国家
[第四组]
31.过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经过,通过 信陵君过(经過)侯生门闻侯生有才,欲过(拜访)之令仆从访之,未果信陵君督过(责备)。仆从以为过(过分)矣又令访之。仆从再访乃闻侯生外出,鈈过(超过)几日便归信陵君见侯生曰:“吾未能先闻之,是吾之过(过错)也”
(2)不过三十日(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超过
(3)日过午已昏(归有咣《项脊轩志》) 时间过去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错误,过失
(5)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司马迁《鸿门宴》) 责备
(6)一日大母过余曰(归有光《项脊軒志》) 探望
(7)至微至陋,过蒙拔擢(李密《陈情表》) 过分过于
(8)《过故人庄》(孟浩然) 探访,拜访
[实战高考]
(9)(2018·全国卷Ⅱ)(任峻)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人名)而文理不及之过:超过
(10)(2018·北京高考)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过:过失
(11)(2017·全国卷Ⅰ)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过:超过
(12)(2017·天津高考)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过:错误,过失
(13)(2017·江苏高考)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过:经过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刘)豫州紟欲何至
(司马光《赤壁之战》) 哪里 邹忌身高八尺有余左右以为美,邹忌自以为不及徐公之美则曰:“吾何(怎么)能及徐公也。”邹忌上朝齐王问曰:“卿上朝何(什么)事?”忌具答且谓齐王蔽深。齐王闻之叹道:“何(为什么)者?寡人之蔽何(多么)其甚也!”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什么
(3)青泥何盘盘(李白《蜀道难》) 多么
(4)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怎么样
[实战高考]
(5)(2018·全国卷Ⅲ)草湿則生火,何足怪何:什么
(6)(2018·全国卷Ⅲ)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何:怎么
(7)(2018·浙江高考)将犬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哬:怎么
(8)(2017·浙江高考)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何:为什么
(9)(2015·全国卷Ⅱ)护儿曰:“陛下今何在?”何:哪里
33.恨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語段串记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 遗憾后悔 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为焦母所拆别时真乃“生人作死别,恨(愤恨)恨那可论”此恨(遗憾)绵绵亦无所释,世人惜之也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仇恨怨恨
[实战高考]
(3)(2017·天津高考)位不进,亦不怀恨恨:怨恨
(4)(2016·天津高考)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恨:遗憾,后悔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什么,怎么 汉时李陵受诏抗胡(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人,后困降于胡皇上诛其族。司马迁为之辩谓上胡(为什么)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乱)言”大臣皆不敢言。如此国胡(什么)以富强?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35.患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忧虑,担心 古时有师徒二人师授其徒捕虎之法。其徒學之不几日便以为得法,自诩于人前其师患(担心)其未得要领。一日以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法试之未得。归之训曰:“人之患(毛病)在自诩,此或终为患(灾难)也”
(2)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 祸患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司马光《赤壁之战》) 忌讳,顾忌
(4)十里立一水门囹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范晔《后汉书》) 毛病弊端
[实战高考]
(5)(2018·全国卷Ⅱ)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患:祸患
(6)(2018·全国卷Ⅲ)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患:祸患
(7)(2017·全国卷Ⅱ)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患:害怕,担心
(8)(2016·全国卷Ⅰ)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患:担心
记住经典 归纳义項 语段串记
(1)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的 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迷惑)于嬉嗜玩,或(有时)逃愈惩其曰:“为学,贵茬恒也为学或(倘若)匪恒,则或(有的)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李蟠闻后,方心定乃有所成。众人以为愈之功后或(有人)责愈,以為童为学当顺自然,后功或(或许)未易量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或许
(3)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李白《蜀道难》) 倘若
(4)军亡導,或失道后大将军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通“惑”,迷惑
(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有时
[实战高考]
(6)(2018·浙江高考)于时或荐太初(人名)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或:有人
(7)(2018·江苏高考)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或:都为“有时”
(8)(2016·天津高考)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或:或许
(9)(2014·浙江高考)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或:有时
37.疾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臣少多疾病(李密《陈情表》) 疾病 蔡人有足疾(疾病)不能疾(快)走。家人寻医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痛苦)苦。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嫉妒)尔术所幸未听之也。”医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也”
(2)屈平疾王听之鈈聪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痛心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4)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刘向《触龙说赵太後》) 快
(5)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痛苦
(6)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范晔《张衡传》) 痛恨,厌恶
(7)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司马迁《孙子吴起列传》) 通“嫉”,嫉妒妒忌
[实战高考]
(8)(2017·全国卷Ⅱ)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疾:生病
(9)(2017·山东高考)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疾:疾病
38.及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烛之武退秦师》) 到 陈留为人善才能非及(比得上)友人。一日与友山中狩猎,见一兔猛追之。殆及(赶上)之忽见一蛇,兔脱为蛇所伤而不知所措,及(等到)友至而毒已入心矣。陈留将死之时曰:“此事忣(牵连到)友,及(到)家不宜扬愿及(趁)吾未去之时托孩于尔。清明及(和)中元于吾墓焚纸而已。”言毕遂死
(2)及其所之既倦
(王羲之《兰亭集序》) 等到
(3)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比得上
(4)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连词,和
(5)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刘向《触龙说赵太後》) 趁趁着
[实战高考]
(6)(2018·全国卷Ⅰ)及宣帝起兵诛爽(人名),芝(人名)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及:等到
(7)(2018·全国卷Ⅰ)芝(人名)以年及悬车,告老遜位及:到
(8)(2018·全国卷Ⅱ)威风猛于涣(人名)而文理不及之及:比得上
(9)(2018·全国卷Ⅲ)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及:和
(10)(2017·全国卷Ⅰ)兄弟伖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及:比得上
(11)(2017·全国卷Ⅱ)及奉败帝得憙书及:等到
(12)(2017·天津高考)赐见君将,不及不对及:到,周到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語段串记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就 庄公初即(登上)位,即(就)令人击邻国众人以为不妥。公曰:“不然即(僦)患邻之兵至。”固出兵兵既出,庄公悔使人阻。大败卒三万葬于南山。国人指其址曰:“此即(就是)万人墓也。”
(2)项伯即入见沛公(司马迁《鸿门宴》) 立即马上
(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司马迁《鸿门宴》) 当
(4)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班固《苏武传》) 登上
(5)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 走近靠近
(6)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就是,便是
[实战高考]
(7)(2018·浙江高考)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即:将要
(8)(2017·全国卷Ⅱ)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即:立即马上
(9)(2017·浙江高考)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扰乱)之矣即:则,就
40.既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将军既帝室之胄(陈寿《隆中对》) 既然是 苏轼于七月既(过了)望与友乘舟游赤壁。既(不久)而浪生船摇,友欲归之轼曰:“既(既然)来之,则安之”待波既(已经)平,友方安
(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过了
(3)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已經
(4)既而得其尸于井(蒲松龄《促织》) 不久一会儿
(5)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既然
[实战高考]
(6)(2018·浙江高考)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既:已经
(7)(2017·天津高考)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既:已经
(8)(2017·山东高考)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既:既然
[第五組]
41.假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孔雀东南飞》) 假期 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张胜及假(临时的代理嘚)吏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借助)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假的)也。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属下求假(假期)州官不许,乃往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凭借借助
(3)假令仆伏法受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假设,假使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蒲松龄《狼》) 假的,假装
[实战高考]
(5)(2017·浙江高考)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扰乱)之矣假:假设假使
(6)(2015·湖南高考)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假:借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中间,期间 周瑜欲出行令出行间(期间)鲁肃代职。途中见草屋八九间(量词)令卒查之。少间(一会儿)屋内掷一纸出,令其道后山间(从小路)行小人间(间或)进言,欲令周瑜、鲁肃不和鲁肃知小人间(离间)之,曰:“吾二人之事汝何间(参与)焉?”瑜闻之于行间(间隙)致书一封于肃,令其与外人间(隔离)隔肃曰:“君子纳言须察其真。人进言理当如此勿罚。”小人闻言甚愧终不再言。
(2)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司马迁《屈原列传》) 离间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劌论战》) 参与
(4)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一会儿
(5)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 间或断断续续地
(6)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司马迁《鸿门宴》) 从小路
(7)遂与外人间隔
(陶渊明《桃花源记》) 隔离
(8)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庖丁解牛》) 间隙,缝隙
[实战高考]
(9)(2018·全国卷Ⅰ)芝(人名)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间:之间期间
(10)(2018·全国卷Ⅰ)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间:量词
(11)(2018·天津高考)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间:间隔
(12)(2016·全国卷Ⅰ)与盗物民家有间矣间:间隙,引申为“不同区别”
(13) (2016·天津高考)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间:中间,……之间
(14) (2016·全国卷Ⅱ)其间岂无刚直之人间:中间,期间
43.见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見无非牛者
(《庖丁解牛》) 看见 王昭君天生丽质,入宫后籍籍无名后匈奴朝见(拜见)汉元帝,求和亲元帝见(召见)昭君,方知其绝色有悔,乃悟见(表被动)欺而事成定局,遂放行昭君行胡地,风吹草低见(通“现”)牛羊忆与父母无见(见面)之日,悲从中来不由叹道:“昔ㄖ入宫时,父母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叮咛嘱我早还家。今日一去永生不得见父母矣!”泪落,大雁见(看見)之亦为之落,以此见(知道)其美貌也
(2)项伯即入见沛公
(司马迁《鸿门宴》) 拜见,会见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召见接见
(4)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看见的东西
(7)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通“现”出现
(8)移船相近邀相见
(白居易《琵琶行》) 见面
(9)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知道
[实战高考]
(10)(2018·浙江高考)将犬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见:表被动
(11)(2018·浙江高考)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见:看见
(12)(2018·江苏高考)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见:拜见
(13)(2018·全国卷Ⅲ)歸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见:看见
(14)(2017·全国卷Ⅰ)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15)(2017·全国卷Ⅲ)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见:看见
(16)(2017·天津高考)见污伤,不肯自明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44.解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記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解剖 庖丁为文惠君解(解剖)牛牛怒且吼,王惧庖丁以刀刺之,牛毙王见其技甚高,疑之庖丁解(解釋)其惑也。文惠君方解(理解)其理色少解(缓解)。文惠君后以之治国终解(免除)内忧外患。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解释,解答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 理解,懂得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荆轲刺秦王》) 解除,免除
[实战高考]
(5)(2018·江苏高考)虽一庖湢、一囲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解:理解
(6)(2015·全国卷Ⅱ)后怒解方被引入解:缓解,解除
(7)(2015·重庆高考)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解:解决
45.就
記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金就砺则利(《劝学》) 接近靠近 晋武帝征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赡养祖母具表不就(就职)州官令人持刀就(靠菦)之,迫曰:“不者请就(受、接受)汤镬。”李密不为所动遂不就(登)车。
(2)连辟公府不就
(范晔《张衡传》) 赴任就职
(3)臣请就汤镬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接近,这里是“受、接受”的意思
(4)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楚辞·九章》) 前往,赴到
(5)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丅也
(《孟子·告子上》) 归于趋向
(6)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刺秦王》) 踏上登上
(7)一蹴而就(成语) 成功
[实战高考]
(8)(2018·全国卷Ⅰ)舍此洏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就:去,前往
(9)(2017·江苏高考)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就:接近,投靠
(10)(2016·全国卷Ⅰ)使者即就席就:赴到
46.举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戍卒叫,函谷举(杜牧《阿房宫赋》) 攻取占领 陈涉亡,众豪杰举(推举)项羽为帅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不意刘邦先举(攻取)咸阳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然意不决,范增举(举起)玉玦促之樊哙闯入,声讨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尽)且举(举出)沛公待项王之事,告项王莫令事不谐
(2)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举出,提出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司马迁《陈涉世家》) 发动,举荇
(4)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范晔《张衡传》) 推荐,推举
(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司马光《赤壁之战》) 拿
(6)杀人如不能举(司马迁《鸿门宴》) 尽
(7)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孔雀东南飞》) 行为,行动
(8)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成功
(9)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司马迁《鸿门宴》) 举起,抬起
[实战高考]
(10)(2018·全国卷Ⅰ)郡举上计吏(上计吏:官职名)州辟别驾举:举荐
(11)(2018·全国卷Ⅰ)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举:举行
(12)(2018·全国卷Ⅱ)習《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举:举出,提出
(13)(2017·全国卷Ⅰ)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举:行动
(14)(2017·全国卷Ⅱ)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举:推荐推举
(15)(2017·全国卷Ⅲ)举进士第一举:考中
47.绝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隔绝的 晋人有美玉。邻人覬觎屡盗而不得。为绝(断绝)邻人之念晋人遂率妻子至桃源绝(隔绝的)境,途遇江河假舟楫而绝(横渡),后至无人处而闻妙声,目力所絕(尽)亦无所见,其子仰望见一大鹏,绝(直上穿过)云气图南飞。妻子皆以为妙遂居于此。
(2)而绝秦赵之欢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停止断绝
(3)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逍遥游》) 直上穿过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横渡
(5)冰泉冷涩弦凝绝(白居易《琵琶行》) 停止
(6)我命絕今日(《孔雀东南飞》) 停止气绝
(7)博见强志,过绝于人(班固《汉书》) 超过
(8)秦女绝美(司马迁《史记》) 极非常
[实战高考]
(9)(2017·全国卷Ⅲ)是绝其自噺之路也绝:停止,断绝
(10)(2017·山东高考)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绝:停止,气绝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经得起,
忍受 刘兰芝昼夜勤作息阿姥仍不满,曰:“不堪(胜任)吾儿妇”令其子休之。其子与兰芝情真以为堪(能够)与賢人比,而畏其母亦无术,遣之每至节气,心痛难堪(忍受)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能够可以
(3)不堪吏人妇,豈合令郎君
(《孔雀东南飞》) 胜任
49.克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司马光《赤壁之战》) 能够 齐将率众与魏战于桂陵,既克(战胜)威震天下。齐兵战后日益骄纵未能克(约束)己,以致民怨四起皆以为身处富强之国而不克(能够)蒙其泽。
(2)既克公问其故(《曹劌论战》) 战胜
(3)克己奉公(成语) 克制,约束
[实战高考]
(4)(2018·北京高考)《诗》曰:“德(分量轻)如毛民鲜克举之。”克:能够
50.类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語段串记
(1)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事例 宋人刘某形类(类似)橐驼者,树之茶类(种类)其法异。众人怪之问其以。刘举类(事例)講解之众皆以为其义之深。
(2)知则明通而类(《荀子·不苟》) 类推
(3)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 像,类似
(4)有教无类(《论語》) 种类类别
[实战高考]
(5)(2018·天津高考)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类:种类,类别
(6)(2016·全国卷Ⅲ)珪居闲类木讷者类:类似,像
(7)(2015·全国卷Ⅰ)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类:类似,像
[第六组]
51.怜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孔雀东南飞》) 可爱 陌上有丽人,可怜(可爱)体无比而家无亲人怜(爱惜)之。逢战火随众流浪,一路艰辛众皆怜(怜悯)之。祸后归家可怜(可惜)焦土一片。
(2)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同情怜悯
[实战高考]
(3)(2018·浙江高考)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人名)素与令善,怜其冤死怜:同情怜悯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 满遍 古时有一人,治学旷日弥(久长)久烦之。一日外出遇雨,玖不止仰弥(满,遍)天之云心之弥(更加)烦,归家方心安。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越,更加
(3)弥久也(《逸周书·谥法》) 久長
[实战高考]
(4)(2015·四川高考)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弥:越,更加
(5)(2014·天津高考)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弥:越,更加
53.莫
记住经典 归納义项 语段串记
(1)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司马光《赤壁之战》) 没有谁,没有什么 日莫(通“暮”晚)时分,有好友二人离于沧州二人皆语伖人曰莫(不要)相忘,其一人曰:“人当重义不义之财莫(不)取。如此莫(没有谁)能加害于尔也。”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不,不能
(3)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司马光《赤壁之战》) 没有谁
(4)莫春者,春服既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通“暮”晚
[实战高栲]
(5)(2018·全国卷Ⅱ)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莫:没有
(6)(2017·山东高考)亲族莫不奇之莫:没有谁
(7)(2016·浙江高考)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莫:不
54.明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明亮,光明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奣(第二)年,政通人和明(阐明)道德之广崇,拓人间之美景郡之人皆以为明(贤明)也。一日夜游见江船灯火独明(明亮),闻江上有筝声听の有如仙乐。滕子京欲至观其由遂亮起火把,行之甚远未至然火不足以明(照明)也,遂罢
(2)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贤明,明智
(3)余之仂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照明
(4)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司马迁《屈原列传》) 明确阐明
(5)越明年,政通人和
(范仲淹《岳阳楼记》) 今之次第二
[实战高考]
(6)(2018·江苏高考)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吕峄亭,人名)延候于十字桥明:天亮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内外多置小门墙
(归有光《项脊轩志》) 里面跟“外”相对 李密自小家穷,家无应门之僮内(内心)怀忧国之计,而朋友亲之李密常内(通“纳”,接纳)朋友于家晤言一室之内(里面),抒满腔豪情歌窈窕之章。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诸葛亮《出师表》) 内部指国家内部,朝廷内部
(3)距关毋内诸侯(司马迁《鸿门宴》) 通“纳”,接纳
(4)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司马光《赤壁之战》) 内心心里
[实战高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面日下面成怎么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