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有那种一边旅行,一边做志愿者日志的日志或文章?最好带图片的

当前位置:
一边做义工一边去旅行 义工旅行受大学生追捧
一边做义工一边去旅行 义工旅行受大学生追捧
来源:中国江西网
编辑:奉新信息网
黄子珅、记者熊春瑜/文
中国江西网讯&开春之际,万紫千红,到处游人如织。清明小长假即将来临,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选择出去踏青。而义工旅行,这个新兴的概念,便在近年颇受大学生的欢迎。
假期里,你会选择进行一次义工旅行吗?
大学生丽江打工换宿一个月
打工换宿是以旅行者在入住的旅店做适量工作赚取免费住宿和三餐的一种旅行方式。作为义工旅行的形式之一,打工换宿因所需价格低廉、住宿三餐无需考虑、义工能够深入体验当地文化而备受追捧,成为很多学生穷游党的不二选择。
来自江西财经大学的Mandy便当过丽江束河古镇的打工换宿义工。 “知道义工旅行是因为学校里有相关的协会,但我的义工工作是通过网络找到的。”她说。与掌柜互加微信并有一定了解后,Mandy开始了她的义工旅行。“束河古镇比丽江古镇要安静一些。而且我工作的客栈环境也很好!”Mandy的工作并不忙。她可以在早上美美地睡到自然醒,然后工作到午后。“其余时间就可以自己去玩啦。时间安排也是挺灵活的,想出去玩和掌柜说就行了。”
这种打工换宿形式的义工旅行,一般会要求义工在当地呆上一个月左右,Mandy也在丽江呆了一个月。每天需要做的,就是和客房阿姨及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打扫房间等工作。
“如果不是以这种形式去丽江,我最多只会在丽江呆1周吧。”她说,“这一个月在丽江,我体会到了真正的纳西族文化。我们客栈的客房阿姨和厨房的阿姨都是纳西族人,和她们聊聊天,能知道很多。空闲的时候也可以在周边走走。纳西族的饮食文化、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等能体会得更真切。”
国际志愿者足迹遍布世界
义工旅行的高级玩法——国际志愿者,是有一定的英文水平和旅行经历的大学生志愿者所热衷的旅行方式。国际义工旅行一般有中文或英文支教、照顾动物(熊猫、海豚海龟、大象等)、文娱体验等形式,价格不算便宜,但旅行结束,志愿者们能够得到正规机构颁发的国际义工证明。旅行中的志愿服务时间大约为一周到两周,每天志愿服务的时间也不多。志愿服务结束,志愿者们可以自行选择回程还是继续旅行。“因为志愿服务一般去的都不是发达国家,你会在行程结束之后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知足感。”志愿者小豪如是说。
现就读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小豪来自南昌。“在国外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接触不同的人、认识新的朋友。而且这样的旅行,在玩的同时能做很有意义的事情。”小豪参加的义工项目目的地,是被称为“印度半岛的一滴眼泪”的斯里兰卡。“一起义工旅行的有中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大家文化背景不同,而到了斯里兰卡,大家的工作都一样,去教书。其实这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我教给那些孩子们中国的文化,感到很自豪,而那些孩子们让我体会到斯里兰卡的文化。支教过程是十分舒心的,大家能和孩子们玩到一起去,很开心。”
“斯里兰卡人特别热情”小豪笑着说,他们觉得中国人特别厉害,看到中国人就会要签名。本子上,衣服上,哪都可以签。小豪还表示,他学会了在外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化解尴尬、如何用蹩脚的英文和别人交流。除了小豪,这个平台里有太多“大咖”大学生,有职业摄影师、有自由媒体人,足迹遍布五大洲。他们在四川照顾熊猫,在越南给孩子们上课、教孩子们做游戏;在菲律宾杜马盖地和马尔代夫清理海滩;在泰国照顾大象;
在巴厘岛照顾海龟海豚;在肯尼亚支教和保护野生动物;甚至还在柬埔寨办起了希望学校。对于这些大学生们来说,旅行似乎不再是像之前那样开阔视野体验文化的娱乐方式,而是一个,他们这一生都想要去完成的梦想。 他们在丰富了人生经历的同时,将中国青年好的身影带给了全世界。
义工旅行平台很多 但还不够成熟
对于是否还会选择去义工旅行,“还会去的”几乎是所有参与过义工旅行的大学生们的回答。从厦门回来之后,非非对义工旅行有了更大的热情。她说,“就像是发了疯一样,不停地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出去看看。”在那之后,她通过不断的努力,成了FUMA义工旅行平台的内部实习生。
“但是目前义工旅行还不是特别成熟,进步空间还很大。”非非说,目前服务于义工旅行的平台很多,FUMA拥有打工换宿、实习、国际义工的项目,EASIN、GAPPER等有国际义工项目。
作为义工平台的实习生,非非说出了义工旅行在另一个方面的可进步空间:“我觉得目前义工旅行和学校方面的合作与沟通还是不足。现在很多学校有义工旅行方面的社团和组织,但大多数这类组织的存在感不是很强。对于出去义工旅行,尤其是去进行国际义工旅行的学生,学校承不承认这是课外实践?给不给实践学分?怎么给?学校愿不愿意和项目方一起保证学生们的出行安全?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家:高校应加强指导大学生义工旅行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尹忠海教授表示,义工旅行反映了丰裕社会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的觉醒。对于年轻人而言,义工旅行本质上是一种低成本的、近距离地了解多元文化的途径。因此,对于高校而言,要尽可能在不否定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探究多元文化的强大驱动力的基础上,加强指导。
一般而言,相关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强调组织义工旅行的平台的规范性、合法性;要指导学生了解旅行目的地的风俗人情,防止因文化冲突产生的意外事件;要求学生尊重旅行目的地的法律法规;同时要强化学生外出旅行时的安全意识;充分利用新的交通通信技术,确保联系渠道畅通;并且加强危机应对技巧的教育,如果属于国际义工旅行,则应指导学生能确保与我国驻外使领馆沟通渠道畅通。
自定义html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您的位置: >
添加时间: 22:03
编辑:冷蝴蝶
旅行日志精选一: 一个人的旅行日记 (一) 离开株洲那片净土,已经有一个月又一天零十小时了。毕业之后,开始工作,学习并领悟成长,应对形形色色的人。我把头发挽起来,自以为很淡定的,面带笑容的看着周围的一切。上班,下班,吃饭,喝水,这就是我的生活
  旅行日志精选一:
  一个人的旅行日记
  (一)
  离开株洲那片净土,已经有一个月又一天零十小时了。毕业之后,开始工作,学习并领悟成长,应对形形色色的人。我把头发挽起来,自以为很淡定的,面带笑容的看着周围的一切。上班,下班,吃饭,喝水,这就是我的生活,我毕业之后全部的生活。
  我不是一只小鸟,可我却贪恋天空的美丽,其实,我只是爱自由。
  上海,这座城市很大很大,大到让我分不清东南西北。在那里,有太多太多我走过的街巷,以及我没有到过的弄堂。一大早起床,上网看地图,捏着一份地铁路线图,我出发了,开始了一个人的旅行。
  我的旅行目的,是寻找南京西路上的1条古老的小吃街。一年前,我和姐姐在那里有过很多回忆。一年后的如今,这座城市里只有我,没有她。有些孤单,有些乏味,我只能在这座城市里,寻找回忆的轨迹,慰藉自我那颗空白的心。
  日,离开小窝,一个人旅行。
  (二)弄堂文化
  我厌恶循规蹈矩的生活,路线,和节奏。于是有些任性的我,在自我从未到过的地方,下了地铁。走出地铁站,阳光明媚,一切安好,我的旅行正式开始了。
  绕着地铁走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让我熟悉的建筑,标志,甚至是路名。站在十字路口,犹豫了一小会儿,转身走进了身旁的弄堂。弄堂很窄,路边满是零散的盆栽,安详端坐的土地神,还有太师椅上的小老头。头顶横挂着竹竿,铁丝,还有滴着水的衣服。房屋古老,低矮而又破旧,门槛凸起,门叶是高高窄窄,略显腐朽的黑色木板。
  透过没有关的门,能够清晰的看到,里面拥挤狭小的生活。四平米的地方,有人洗头,有人炒菜,有人浇花,有人喝茶看书,还有人拿着剧本在唱戏。
  小小弄堂,充斥着各种声音,色彩,和味道。这些杂碎的东西掺杂在一齐,汇成1条叫做生活的河流,静静地流淌,灌溉着他们的人生。
  那些生活在弄堂里的人,那些默默无闻的老上海,还有那些不得志的小青年,还有我,就像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蟑螂,打不死,吓不跑,很坚强的活在夹缝里。
  忽然觉得自我是那么幸运,和愉悦的生活在这个城市。有个小房间,有个小格子,有台小本本,于我而言,简单,知足,就是愉悦。
  (三)上海老街
  从弄堂走出来,就是1条偏避的小路,沿着它,任凭着感觉,左拐拐,右转转,走了许久,最后看到1条繁华的大路,也看到了&上海老街&的门坊,第二站,上海老街,城隍庙。
  不一样肤色,不一样国家,不一样地点,不一样言语的人,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厌恶拥挤,厌恶被人推来挤去,却没有力气去走自我的路。总觉得自我一个人的时候,站在人群里会显得很突兀,很孤单。因此,我厌恶拥挤。
  刚走几步,看见豫园画廊,一头钻进去,吹着空调,沿着走廊,看着别人眼里的颜色。国画,古画,和油画,以及很多好处深刻的摄影作品。我的心痒了,就像被蚂蚁啃咬一般,微微发疼,很想画画,很想很想。距离那个伏案作画的自我,已经有一两年多的光景了,我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动过画笔了。有些理想,不去坚持,就真的变成了梦想,遥不可及的梦。
  城隍庙,人潮汹涌,被人推来挤去,被人踩了N次,最后,我饿了。目光搜寻了很久,发现有名的小吃店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去KFC和麦当劳,再次体会到拥挤的味道,我开始绝望了,只好对自我的肠胃说抱歉,让它再委屈一下子吧。
  离开上海老街,有些饿,有些累,有些乏力。走进附近的公园,坐在小桥流水边,休息几秒,继续启程。
  (四)外滩
  从公园走出来,就是黄浦江的岸边,即外滩。外滩之上,毫无遮阳蔽日的地方,我暴露在阳光底下,杀菌,补钙,情绪超好。第三站,外滩。
  游人零散,不再是成片成片的人,但依旧很多人,欣慰的我,最后没有被人推来挤去了。安静的靠在黄浦江边的护栏上,插着耳机,听着轻快的旋律,天很热,心很凉。沿着外滩一路走,看到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齐拍照,聊天,说笑,心里暖暖的。
  我被阳光感染了,它渗透到我的心里,一点点的明朗了我的心。风很大,我的头发被吹得凌乱不堪,不管,不顾,靠着栏杆,安静听歌,开心很好。
  外滩附近都是民国时期的老银行,各种不一样风格的建筑。走进附近的工行,坐在皮沙发上,吹吹空调,感受一下民国时期的老建筑,心满意足,走出去,继续启程,丝毫不介意别人的目光。
  我是一个人,悠悠的行走,明亮的眼眸,偶尔成为别人镜中的插曲。我在看风景,偶尔成为别人的风景。
  (五)南京步行街
  沿着南京东路一向走,穿过两个十字路口,到达南京步行街。第四站,南京步行街。
  话说南京步行街是购物的地方,大大小小的商场,看得我眼花缭乱。我饶有兴趣的逛着,看看夏天的长裙,喝杯清凉的饮料,尝试自我没有吃过的小吃。短短的1条街,我走了很久很久,我没有什么个性的想法,只是漫无目的的游荡。
  有时候,总会在心里构思一样自我想要的东西,衣服,鞋子或者包包,却总是在现实中找不到我想要的那种style。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异,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东西,差不多就好。生活也是如此,不强求自我,不苛责别人,这样就好。
  走到步行街的尽头,飘过沐恩堂,依稀听见圣徒们在唱圣歌,走进去,在教堂的角落里坐下,看着这些虔诚的人,心里感觉到异常的平静和踏实。我不是圣徒,但是偏爱看到,人们眼中那份虔诚的信仰,仅此而已。
  我一个人在路上,走走停停,不在乎风景,只在于情绪。
  (六)上海市博物馆
  走在人民广场附近的时候,看到烈日底下那长长的队伍,很长很长,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之后才知道,我到了上海博物馆。第五站,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全国四大博物馆之一,里面陈列很多历史珍藏,而且是免费对外开放。排队花去四十来分钟,经过安检,最后走进了博物馆的大门。博物馆有四层,由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头饰,还有珍藏的古玉,古瓷,古陶,古铜,古钱等等。
  我对古董没有什么研究,总觉得那些过去的东西,与我无关。我花了一个半小时,认认真真看完了,东西很多,我只记得自我大概看过哪几类,却忘记自我看了的那些东西是什么样貌。有点健忘,不想刻意的记着什么,有些事情,经历过就好。
  从博物馆走出来,已经是下午五点了,阳光没有那么灼热了。突然有点小愧疚,中国的文化历史久远,而我什么都不懂,不懂自我国家的那些朝代,文字,以及文化。
  是不是现代的咱们,只顾着一味的向前看,却把所有的过去都丢弃了呢?
  (七)终点站
  最后,我旅行的目的地,我要寻找的主题&&南京西路的小吃街。
  其实我根本就忘记,要怎样走,才能够去这个地方。只是这个地方,藏在记忆深处很久了,我跟随着记忆的轨迹,想要寻找那片回忆,却发现怎样走,都走不到终点站。我很不愿意承认,我迷路了。
  我总是没有方向感,因此我钟爱走路,正因我坚信,路走多了,就会记在心里的。1条路,我总是反复的走,把它们记在心里,因此我凭着感觉,也能够不迷失自我。但是那条小吃街,我只去过一次。
  站在十字路口,有些无助,很想打电话给姐姐,却最终放下,不想被人担心挂念。迷路就迷路吧,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或许能够遇见其他的风景。
  我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分不清东南西北,端着一杯奶冰,四处走。走过来,走过去,又走到同一个路口。这样没有头绪的行走,持续了一个小时,直到精疲力尽,我最后投降了。找了一个路人,问到了一个地铁站的位置,坐车,回窝。
  我很倔强,很固执,很难放下我认定的事物,或许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执着。
  &后记&
  回来之后给姐姐留言,碎碎念的念叨自我一天的行程,姐姐静静地听着。然后告诉我,那条小吃街为了迎接世博,整理市容,强制拆除了,听完之后我就笑了。
  有些回忆,其实已经不存在了,我的执着,傻气得毫无好处。但是这一天,一路走过很多地方,看了很多风景,真的很开心。
  一个人的生活,很枯燥,偶尔给自我一场旅行,放逐所有的不快。此刻的我,没有人陪伴在左右,却依然很愉悦。
  正因在我的心里,藏着很多人,很多回忆,很多完美。
  旅行日志精选二:
  旅行日记
  普照楼前分叉的路口
  一边是通往操场的光亮的道路
  一边是延伸到图书馆的昏暗小道
  前面走着貌似亲密的年轻情侣
  安静地打闹着已习惯的校园情怀
  大学校园里弥漫着泡桐花浓烈的香味(
  已经不是秋季却依然艳阳高照
  南国的日月出奇的明朗
  前桌说冬日大概就是这样了
  便打消了捂冬的念头
  周末会去一些地方和先头的梦境一般
  背上土布包塞上一本小册子
  浪迹在拥挤的大道上
  阳光或许会很好
  或是阴雨漫天
  终不会阻遏我的足迹
  有兄弟姐妹说独自旅行
  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开头或许是孤寂的
  终将会带来一个人的成长
  我幻想且执念这样的旅行
  惠安水库青山湾黄金海岸
  我最后到了这个海边的小城市虽然是一个人
  不热闹恰好的安静
  还是跟以前一样的忽然沉默
  固执、敏感地质疑着一切情愫
  仿佛都脆弱地不堪一击
  每个人都是警觉又虚荣着
  表现着柔弱
  却又尽力地想要告诉他人自我被重视着
  支撑着强势
  却在夜深人静不经意间流淌出无助和彷徨
  晚上很早便关机
  虚拟的情怀毕竟不能放情太多
  靠电话线路支撑着的感情毕竟也经不起多大的考验
  有这样一群人愿意耗费青春在未知的未来
  更有那么一群人不愿坚信世俗的情深
  呆呆的纸上流淌着青春和骄傲
  (爱可能停滞但文字不可能消逝)
  旅行日志精选三:
  旅行日记
  小时候旅行对我来说是一种梦想,长大了,人也成熟懂事了,很多时候不是正因想去才去的,更多的是走出原来的环境,释放城市中各种各样的压力感,让自我也松口气~而之前其实,我本来已经规划了其他行程,但偶然看到的一篇游记彻底改变了我的心思:广袤的西北大地很长一段时刻在我心中挥之不去。于是,之前定下的行程攻略全部放到一边,重新规划了这次西北之旅。这也能够算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啦~
  第一站:兰州水车博览园
  推荐级别:★★★
  水车博览园沿黄河而建,坐落在中山桥的下游。沿岸坐落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水车,有一些还在黄河水的冲击下转动着,吱呀作响,把黄河水带到空中再淅淅沥沥的落下。能够来那里看看水车,近距离接触一下黄河。
  温馨贴士:
  1、水车博览园和水车园不是一回事,这点在查地图的时候需要注意。水车博览园坐落于中山桥的下游,而水车园坐落在中山桥的上游。推荐游览水车博览园。
  2、从水车博览园步行到中山桥的路程不太远,能够全程步行。
  3、中山桥、白塔山、水车博览园都是免费的。
  第二站:甘肃、宁夏羊皮筏子
  推荐级别:★★★★
  在甘肃和宁夏,羊皮筏子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渡河方式,极具地域特色。如今,在兰州的黄河沿线各码头,也都能找到羊皮筏子的身影。咱们从中山桥上游的黄河母亲雕像处,顺流而下漂到中山桥,坐在筏子上随着黄河水的波浪起伏,虽然身处闹市却只能听到水声,有一种身心放松的感觉,在黄河的中心体验一把历史的沧桑感。
  温馨贴士:
  1、兰州有两个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和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在甘肃省博物馆。
  2、甘肃省博物馆每周周一闭馆,其他时刻早上9:00开馆,9:30会有免费讲解,能够跟着讲解员一齐进入,这样会对展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甘肃省博物馆不需要门票,凭身份证取票入馆。铜奔马在二楼的丝绸之路展厅。能够拍照,但不能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
  3。、羊皮筏子都是穆斯林在驾驶,船夫坐在船头,游客坐在筏子中心的小垫子上。必须要注意把钱包手机等小物件放在包里收好,一旦掉在筏子上,肯定会沿着羊皮的缝隙进入黄河,百分百找不回来了。羊皮筏子的价格包括从下游坐快艇回到的价格,能够选取不回到,便宜20元。
  4、羊皮筏子没有学生票。
  第三站:莫高窟(敦煌)
  推荐级别:★★★★★
  咱们出站后包车师傅就直接带着咱们前往莫高窟。莫高窟的开放时刻是8:30,因此咱们也有幸成为了当天最早进入的两个游客。大门口不许带包进入,相机更是要封存。我和门卫聊了很久,最后获许带着背包进入景区,这也才有了下方几张洞窟门口的照片。
  不管之前你对莫高窟了解多少,只有真正走进这些千百年前开凿的洞窟,你才会真正感到它的伟大。如果想到莫高窟游览,推荐提前做好功课,同时要把心态放好,不好把莫高窟当成是一个走马观花的普通景点,要怀着对于历史、对于先人的崇敬之心,这样才能真切体会到莫高窟的伟大。
  每个人旅行的好处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向往、有的人付诸于实践,大家都在为自我而发奋着,旅游是件开心的事情,期望每一个出门远行的人们能开开心心去,回来的时候带着豁达的情绪而归,这也是一种收获~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过本文的朋友还对下面日志精选文章感兴趣]
专题栏目:
:让学习、工作和生活充满正能量 | 粤ICP备号-1【我是达人】不一样的泰国——边志愿,边旅行
人均费用8000元
浏览1684次
驴游宝收益
本游记总收益
【我是达人】不一样的泰国——边志愿,边旅...
拼命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已浏览结束!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拼命加载中,请稍后
微信扫一扫,精彩立分享
小小莎老师
的游记引文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7 大不六文章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志愿者服务日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