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剑侠传txt下载》看过的吧友觉得哪位反派最有个性

··········  上月在《文汇报?笔会》上读到金庸研究专家严晓星先生《磁山:“书剑恩仇”与〈天方夜谭〉》一文 ,认为金庸《书剑恩仇录》第十六回中,陈家洛、霍青桐、香香公主遁入玉峰古城,所遇能将兵刃暗器吸走的“地底磁山”,是出自《天方夜谭》中《金门马》故事:海底的磁石山使一艘铁钉船粉身碎骨;严晓星又指出,金庸玉峰磁山的“原型”,可能也受到了黄帝“指南车”与《三辅黄图》所载秦始皇陵“磁石门”的影响。用西方文化中的“原型”重新激活沉睡在中国古籍中的想象力,以科学思维来重新调理弥漫在侠义小说与神魔小说中的巫术思维,的确是金庸创造其武侠世界的“不二法门”,问题是,这一“造世法”,恐非金庸所独创。  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第一百七O回,李英琼等峨眉少侠破紫云宫,易氏兄弟中途受困于天痴上人所开辟的铜椰岛,岛上最厉害的法宝,就是一座能吸化所有炼自五金之精的法宝与飞剑的磁峰,磁峰“与北极真磁之气相同”,厉害已极,连南海散仙易周 “采取海底千年精铁、用北极万载玄冰”磨冶而成的近乎宇宙飞船的“九天十地辟魔神梭”也未能幸免,被磁峰牢牢地粘住 。而天痴上人与其门徒的法宝,也因此多为玉石与“神木”所制。回到《书剑恩仇录》第十六回,陈家洛说:“到过远洋航海的人说,极北之地有一座大磁山……”霍青桐讲:“这地底也有座磁山……”而磁峰的主人,也多制玉剑代替“五金兵刃”,我们即可推断,金庸的“磁山”恐怕不是由《天方夜谭》中来,而是直接化用自《蜀山剑侠传》。  细读《蜀山剑侠传》,“磁山”的故事比比皆是。少林武当等门派建构,神雕、白猿等灵物创制,与道家-道教-丹道家系统相关的武功设定,与修行的真人相关的侠客形象,掩蔽在故事之下的佛道的文化,已由还珠楼主草创汇合,直接启发了金庸等后来的港台武侠作者,金庸说:“就武侠小说创作而言,其实我就很喜欢《蜀山剑侠传》,我的小说创作也深受还珠楼主的影响和滋养。”此语并非谦抑与虚言。还珠以“蜀山”为中心重新确立起了“江湖地理”,以“剑”重新设定了武功体系,以“侠”重新汇聚了绿林好汉与佛道仙真,以“传”重新整合了武侠小说的叙事模式,“蜀山剑侠传”在整体的“武侠结构”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这一份作用,一方面,是封闭在浩渺无际、汪洋恣肆、玄妙奇想、光怪陆离的蜀山文本之中,另外一方面,也为金庸集武侠文化之大成的声名所掩盖,还未被武侠爱好者所了解,为武侠研究者所彰显。我们可以“剑”为例,来管中窥豹,大概观察一下还珠楼主是如何完成对侠义小说与神魔小说传统的整合与转换的。  “剑”是武侠文化中,最为核心的符号之一,其所指为兵器与饰物,其能指却经过数千年的文化层累,而变得异常丰富。以马明达先生的意见,他同意西周初期有剑,“一种长度仅十几厘米或二十几厘米的又可称为‘匕首’短剑”,在来源上,也倾向于并非周人所发明,而是受了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影响。而春秋兴起的吴越青铜长剑,不一定与西周短剑有直接承袭关系,可能各有渊源。虎贲勇士是西周短剑技术的掌握者,除“斩刺”技术之外,还有专门“以剑遥击而中之”的“掷剑”技术。春秋末期,在吴楚等地率先出现了钢铁剑,剑更为锐利,剑身也因此变长,铁剑的铸造技术与使用技术,在当时有极为重要的军事价值,“剑崇拜”开始形成 。在西汉以前的历史中,“剑”显然是由西方传来的冶炼术的标志性成就,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金”,而跟本土使用的“玉”,也有意味深长的关连。“剑”与“玉”都为“君子”所佩带,“剑”与“金杖”和男性的生殖器有象形之处,有权力与暴力的内含,而“玉”就像叶舒宪所指出的:“儒家玉德观与道家的食玉长生观,均从商周以来的帝王用玉制度传统发展而来。赋予美玉以道德化、人格化的内涵,成为充满形而上意义的形而下器物,从而奠定后世华夏玉文化的主基调。” 剑与玉相伴相随(事实上,在《蜀山剑侠传》中,剑侠们拥有飞剑与法宝,而法宝多半是由玉炼成的),也在经历一个“成为充满形而上意义的形而下器物”的过程,随着剑的所指——剑的材质、外形和功用的变化,其能指也在相关的文本里,发生深刻变化。  “干将”与“莫邪”的故事说明,剑器在铸造过程中,能够容纳铸造者的灵与肉,而被赋予灵性。《越绝书》载,越王勾践请相剑家薛烛来品评他的宝剑,每一把剑都拥有自己的名字,一如周穆王的八骏一般。薛烛评其中一把“纯钧”:“简衣而望之,手振拂,扬其华,猝如芙蓉始出;观其钣,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水释。”宝剑因“钣”、“光”、“断”、“才”不同,已各具个性。汉魏之后,剑的“个性”在志怪与传奇中进一步灵异化,神秘化,沉浸在神仙故事、神鬼故事、因果报应故事、弘扬佛法故事,终于在唐传奇中化身为剑侠们的“飞剑”:《许寂》篇里,侠客可将剑藏在指甲与手臂间;而《兰陵老人》篇里,兰陵老人拥有长短七口利剑,剑术非常神奇;《红线》篇里,红线拥有“龙文” 匕首,额上书写“太乙神名”;其中最为详尽的是《聂隐娘》篇,聂隐娘随神尼在山中习剑,将剑由两尺练到五寸,最后能“开脑后藏匕首而无所伤,用即抽之”,聂隐娘自己,也有飞行与变化的本领 。到聂隐娘这里,宝剑即可以化有形为无形,藏入拥有道术的侠客的身体——这一设想,大概与唐宋之际兴起的由外丹术转向而来的内丹术有关。明代吴承恩《西游记》中孙悟空所持用的金箍棒,其实也是在“剑器”一脉之上,如聂隐娘的宝剑一样,能大能小,以至于收入孙悟空的耳朵里。清代李百川《绿野仙踪》肯定启发过《蜀山剑侠传》,冷于冰的大徒弟猿不邪会天龙剑法与天遁剑法,可令双剑往返跳跃 。而在清末唐芸洲的《七剑十三侠》中,会剑术的真人们好像已经能够化气为剑,第一百四十四回《比剑术玄贞子对敌,助破阵傀儡生重来》中,一尘子“说着口一张,只见一道白光从口中吐出,登时一口剑盘旋飞舞向徐鸿儒头上砍来”,徐鸿儒忙以绣花针迎敌,剑与针“忽疾忽徐,或分或散,比之昔日公孙大娘舞剑,殆有过矣,无不及也” 。在这里,剑与内丹——聚集在“真人”身体中的能量终于合为一体,即所谓的“身剑合一”,能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实现自如的变化。  但“剑”这个武侠符号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由古典到现代、由描述到分析的飞跃,是在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中实现的。我们先按在书中出场的次序,将部分剑器列入下面的表格。剑器之外,其他法宝名录也列入尾注一并参照。   剑名 剑的主人 剑光 剑的特点 相关说明  赤阴剑 毛太(邪派) 黄
由金身罗汉法元所赐。  红蛛剑 秦朗(邪派) 五道红线一般
秦朗系烈火祖师之徒。  五毒仙剑 太乙混元祖师(邪派)
被东海三仙之一的苦行头陀所收。  无形剑 苦行头陀(东海三仙之一)笑和尚(苦行头陀之徒) 金 可借剑隐身,练到登峰造极,可身剑同隐。 采三千六百种灵药、吸日月精英与西方太乙精金炼成,用时无声无息,无影无形,随御剑之人心意隐现。  霜镡剑 周云从(正派)
战国时名剑,吹毛过刃,削铁如泥,能屈能伸,不用时可缠在腰间。 醉道人赐与周云从张玉珍夫妇礼物。  青霓剑 余莹姑(正派)
一尺三寸许小剑。 罗浮山元元大师昔年炼魔之剑,用十九万六千七百四十二根绣花针炼成,自能飞起,能发能收,埋于香雪洞中,为莹姑发现。  无名 醉道人(正派) 青 一尺三寸许小剑。 醉道人自炼神物,为俞德夺命红砂所污,受伤坠地,后由周淳以千年朱灵草洗炼还原,千里认主归来。  鸳鸯霹雳剑 金蝉(正派) 金、紫
由金蝉母亲妙一夫人荀兰因所炼,不怕污邪。  九子母阴魂剑 龙飞(邪派) 一青八白九道光华 一共二十四口,同时发出来,共有二百一十六道剑光在空中飞舞,满天绿火,鬼气森森。 被女神童朱文天遁镜所破。  紫郢剑 李英琼(正派) 紫 可预警,发出十余丈紫光,完成任务后自动返回剑鞘,也可知晓主人意念,能择主,若非真人,想得此剑,必有奇祸。可自动飞起护主。 长眉真人将紫郢剑与青索剑一起埋在莽苍山中,封以符咒。  三元剑 朱洪(邪派)
一柄三棱小剑 被司徒平夫妇所毁,化成一块顽铁。  金光烈火剑 齐漱溟  (正派) 金 由乾坤正气妙一真人在东海炼成,可破任何飞剑成为顽铁,只有雪魂珠可抵敌。 真人常用来飞剑传书,也可驾无形剑遁出游。  霜角剑 乐三官  (邪派)
乐三官炼成青冥、霜角二剑,霜角尚未炼成,不能飞行自如,却身心相应,被魏青夺走后,为乐三官用“五行真气”吸回。   玉龙剑 俞允中  (正派)
长三寸六分,寒光射目,跃跃欲动。 凌浑当年炼魔之物,得天书后用飞剑不着,转赐俞允中。  霜蛟剑 裘芷仙  (正派) 白 长二尺九寸,银光四射,可发出二三丈长的白光。   玉虎剑 袁星  (正派) 黄 两只长剑,各长七尺,剑柄上各刻有半个老虎。 东汉光武年间,袁公以天府神符封此三剑于凝碧崖地穴中。  青灵剑  (七修剑之一) 申若兰  (正派) 青 一尺余长,寒光射眼,蛇剑。 由长眉真人采取五行精英,用九九玄功,按七真形相炼就的七口飞剑,三次峨眉斗剑中,大破异教五毒囊至宝。此剑凝碧崖地穴中逃中,青蛇般乱蹿,被笑和尚捉住。  玄龟剑  (七修剑之一) 庄易  (正派) 金黄色杂有乌光 长三四寸,龟形小剑,乌光晶莹。 由长眉真人采取五行精英,用九九玄功,按七真形相炼就的七口飞剑,三次峨眉斗剑中,大破异教五毒囊至宝。此剑凝碧崖地穴中率先逃出,飞往莽苍山。  金鼍剑  (七修剑之一) 秦紫玲  (正派)
约长尺许,龙剑。 由长眉真人采取五行精英,用九九玄功,按七真形相炼就的七口飞剑,三次峨眉斗剑中,大破异教五毒囊至宝。  水母剑  (七修剑之一) 周轻云  (正派)
长三四寸,蟾剑。 由长眉真人采取五行精英,用九九玄功,按七真形相炼就的七口飞剑,三次峨眉斗剑中,大破异教五毒囊至宝。  天啸剑  (七修剑之一) 齐灵云  (正派)
长三四寸,鸡剑。 由长眉真人采取五行精英,用九九玄功,按七真形相炼就的七口飞剑,三次峨眉斗剑中,大破异教五毒囊至宝。  阳魄剑  (七修剑之一) 李英琼  (正派)
长三四寸,兔剑。 由长眉真人采取五行精英,用九九玄功,按七真形相炼就的七口飞剑,三次峨眉斗剑中,大破异教五毒囊至宝。  赤苏剑  (七修剑之一) 朱文  (正派)
长三四寸。蜈蚣剑。 由长眉真人采取五行精英,用九九玄功,按七真形相炼就的七口飞剑,三次峨眉斗剑中,大破异教五毒囊至宝。  青索剑 周轻云  (正派) 青 经峨眉一群少侠在莽苍山中收伏,神妙莫测,夭矫难制,青光荧荧,照得须发皆碧。 长眉真人将紫郢剑与青索剑一起埋在莽苍山中,封以符咒。此剑未炼到火候纯熟,野性难以驾驭。紫、青双合剑合璧,妙用无穷。  黄精剑 吴立  (邪派) 黄 用黄金之精炼成的二十六口黄色短剑,大小长短,一般无二,非金非铁,映日生光。 遇到紫郢剑与青索剑,败。  南明离火剑 余英男  (正派)
达摩渡江以前所炼,取西方真金,采南方离火之精熔炼,中含后天互生互克之妙,闻得炼剑时,融会金火,由有质炼至无质,由无质复又炼至有质者,达十九次。 达摩后传给其徒归一大师,大师坐化后,传给道家,以神泥与灵符禁制,藏在大雪山雪峰之下。  无名 铁伞道人  (邪派)
用海底万年寒铁、水母精华,千提百炼而成。 被白谷逸用分光捉影之法捉住,合掌一揉,喷以真气,化作乌有。  玄都剑 凌云凤  (正派)
白发龙女崔五姑所授。 仙家异宝,常用来照路,数十丈以内,无不烛照通明。  无名 猿精  (后入正派) 红
汉时绿毛山人刘根御魔之宝,后与玉简、宝钩一起埋洞庭之畔毛公坛,为猿精所得。  无名 姬繁  (邪派) 蓝 剑光是深蓝之色,晶芒耀彩,如蓝龙也似,由姬繁聚四海寒铁炼成。   辛天剑 藏灵子  (邪派)
以白铁精英炼成,共九十九口。   阿难剑 易静  (正派)
佛门利器,仅长尺许,“女神婴”易静降魔七宝之一。   冰魄寒光剑 叶缤  (正派)
以西极玄冰精英凝炼而成,能化为千亿,妙用无方。   由以上图表中,我们大概可以作出的结论是:在蜀山世界里,飞剑由道家的“真人”或者佛家的“大师”,或其他亦正亦邪的散仙,采集金铁,以“五行真气”进行炼制。按照真人与大师所赋予飞剑的灵力,飞剑可以由有质变化成为无质的“剑光”,剑光有金、白、青、黄、绿、蓝等颜色。侠客由武术到气功,最后在修习了内丹术之后,进而了解道术与佛光,就可以使用飞剑。飞剑与仙侠“身剑合一”之后,可以用来护身杀敌炼魔,是主人身份的象征,也可以用来作在空中往来的交通工具,还可以“飞剑传书”,传递物品,代替灯烛照明,“飞剑”会被一些毒物所污,蜕化为顽铁,也可以被其他的飞剑击碎,或者被高人以“气”击碎,变为顽铁或者碎片。仙侠灭度之后,或者“真人”与“大师”得到“天书”,不再需要“飞剑”护身,可将飞剑再传给弟子,或者埋藏以待来者,而飞剑本身的灵力不会消失。“飞剑”已经有了“意识”,一些有灵力的“飞剑”可以主动护卫主人,听从主人的召唤,有一些飞剑,如紫郢剑、青索剑、灵龟剑等,还有极强的“个性”,像郭靖的汗血宝马,需要主人的驯服,才能最后归顺主人。在这些飞剑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长眉真人所炼制的可能合璧的紫郢剑与青索剑,按七真形相炼成的七把七修剑,以及达摩炼成的南明离火剑,这十把剑事实上配给了峨眉派的新一代少侠,在全书中发挥出至为关键的作用。  与唐传奇、明清侠义神魔小说中的飞剑比较,蜀山世界中的有关飞剑的设定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在保留了之前飞剑能变为剑光、藏在身体之中、有灵等特点之外,还珠楼主的设定表现出系统性的特征,令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飞剑能承载侠客在天空中飞翔,取代了马匹与符咒,让侠客能够自由地往返于三山五岳等构成的广袤的江湖地理空间,而不同的灵力与剑光,也予不同的斗剑比武,增加了无比绚丽的场面。同时也让“剑”真正成为江湖世界之中,最为核心的符号之一。  再与尾注中蜀山世界里其他法宝、阵法与术法的设定结合起来看,还珠楼主已经体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武侠思维”——将神话思维、宗教思维与科学思维交会在一起,将传统形式、民族原型与现代思想交会在一起,从而解决了平江不肖生等人在设定武侠世界时遇到的问题——浸透着巫风神雨的武功,如何接受科学思维的洗礼,如何跨越三种思维模式构成的鸿沟?  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科学思维确立起来之前,主导人类的思维模式是前科学思维——巫术思维与宗教思维。如果说科学思维是以抽象思维的形式逻辑地存在着的话,巫术思维与宗教思维则更接近于一种形象思维,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它们更接近于艺术思维,在《野性的思维》中,他指出,“自然的拟人化(由其组成宗教)和人的拟自然化(我们用其说明巫术)形成两个永远存在着而只有比例上相互变化的组成部分……无巫术就无宗教” 巫术思维与宗教思维都是要求秩序的“结构化活动”,它们于科学思维的区别在于:“巫术以一种彻底的、囊括一切的决定论为前提;另一方面,科学则以层次之间的区分为基础,只有其中某些层次才接受某些形式的决定论。” 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我们不再把数看成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或看作事物的形而上本质,而是把它看成一种特殊的获取知识的工具。” 如果说“数”是人类发现的“对秩序的要求”的话,将之当作“神秘力量”,显然是巫术思维,将之当作“形而上的本质”,则是宗教思维,将之当作“获取知识的工具”,则是科学思维,卡西尔引用培根的话,指出:“科学力图‘按照宇宙的尺度’而不是‘按照人的尺度’来看待世界。” 明清侠义、神魔小说的文本世界显然是“按照人的尺度”搭建起来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他们还保留着《山海经》以来半人半兽的形状,而在《水浒传》里,梁山英雄们的力量的源头其实是星宿下凡。“五四”之前,绝大部分的读者或者是书场里的听众,对这个世界是深信不疑的,他们相信鬼神就在身边,身怀绝艺的侠客出没在山林。  但是随着“宇宙的尺度”的出现,科学随同现代西方的学院体系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读者的脑海里,科学思维已经确立起来,在击退巫术思维与宗教思维,或者说,形成一个由科学思维、巫术思维与宗教思维相互作用而成的无意识结构。一种“科不科学”的共识,代替了“子不语怪力乱神”的经验主义的理性,随着接受现代教育的人口的增多,科学主义逐渐成为主导。  所以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如何整合科学思维、巫术思维与宗教思维的关系,形成新的“武侠思维”,创造新的武侠世界,就成为武侠作家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平江不肖生试图以科学思维来规范驯服巫术思维与宗教思维,令侠义神魔小说一变而成为技击小说。侠客们的超自然的力量不再来自于摹仿巫术或者星辰的力量,而是来自“体育”,经过体能的科学训练,通过方向、速度的改变,通过“回合”的组合,而发挥出超过平常人的力量,所以武功体系所参照的,实则是牛顿力学体系。《近代侠义英雄传》里面,霍元甲作为武术教练出现,组织国术馆,他的迷踪拳看起来,像一种更加高明的拳击术。但这种“驯服”显然限制了侠客的“超自然的生命力”的发挥,限制了武侠小说作为一种象征小说构造一个广阔无垠的想象力的世界的能力。而且以科学思维来说明“国术”,本身也是一个伪命题。《近代侠义英雄传》中的霍无甲去世之后,为了说明他的力量的来源,日本医生特别解剖了他的身体,发现他与常人不同,皮肤下面有一层厚厚的膜——“莫须有”的“霍元甲之膜”的出现,其实就是科学思维与巫术思维在民国武侠小说中的紧张关系的象征,这种以科学来规范巫术所带来的紧张感,恰恰给民国武侠打上了特别的印记,包括在当日与日后民国风的武侠影视剧中,都可以找到这种紧张感。  《蜀山剑侠传》消除了这种紧张感。“飞剑”的设定就是一个有意味的个案。“飞剑”的灵力显然是来自“原型”,来自“神话”,又来自于精湛的锻炼工艺,佛道两家的文化也有注入,还珠楼主对剑光的颜色、飞剑的能量、功用等的设定,又是科学的,用数字进行了精确的描述,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即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徐国桢所归结的“物理的玄理化,玄理的物理化”,汤哲声先生也指出:“小说中的很多描写都荒诞不经,但仔细想想,似乎都有一点道理,原因就在于这些描写都有生物根据或物理根据,都有那么一点‘理’。” 。所以“飞剑”是巫术之剑,也是宗教之剑,又是科学之剑。作者因此将巫术、宗教、科学在武侠文本中打成一片,而形成全新的“武侠思维”,进而将作家的想象力解放出来,缔造出雄奇伟岸、汪洋恣肆,而又言之成“理”的武侠世界,既不落神魔小说的窠臼,又避免了科学思维的规训,使武侠小说下降成为单一的技击小说。这一全新的武侠思维,由作者与读者达成了共识与互情,赋予了武侠结构现代化的无限可能性。  就“剑”这一符号在港台武侠与大陆新武侠中的演变来看,我们也可以验证还珠楼主所创造的“剑”的现代性与开创性。我们由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里,可以看到七修剑的痕迹,梁羽生讲求科学,抹去了七修剑的“七真形相”;在金庸的“射雕三部曲”里,屠龙刀与倚天剑是由天外玄铁打造而成的,它们号令天下群雄的非凡灵力,也很容易让人想起能双剑合璧的紫郢剑与青索剑。在美国电影《星球大战》中,绝地武士们使用的“光剑”,其设定据说是受到日本剑道文化的影响——有无受到《蜀山剑侠传》的影响,还很难说,但是蜀山世界的“飞剑”系统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已经不弱于四十年后出现的“光剑”系统了。在日本与中国的幻想小说中,“剑灵”——宝剑形成独立的灵魂、与主人结成伙伴的关系,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构想。而在武侠网游剑侠情缘系列、轩辕剑系列(十大名剑)、仙剑奇侠传系列(神剑与魔剑的锻造)之中,“剑”的设定,其源头,事实上,都是由蜀山世界所分蘖出来的。我们将这些“剑”会合起来,就会发现,它们气冲斗牛的剑气,都来自于还珠楼主创制出来的瑰丽非凡的蜀山世界。
楼主发言:9次 发图:0张 | 更多
  好文先顶!
  严晓星:《磁山:“书剑恩仇”与〈天方夜谭〉》,第7版,上海,《文汇报》,日。  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第页(第四册),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9月第1版。  马明达:《说剑丛稿》,第5、11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2月第1版。  叶舒宪:《金枝玉叶——比较神话学的中国视角》,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  李昉 等编:《太平广记》,第、、页,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9月第1版。  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22页,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3月第1版。  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85页,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5月第1版。  《蜀山剑侠传》中还珠楼主设定的宝物、术法与阵法(剑器除外):  天魔化血神刀:刀光如血,阴狠奇毒,红发老祖镇山之宝;修罗刀:本魔教至宝,专斩修道人元神,共九十一把,后被瑛姆收去重炼,化为三套各二十七把;屠龙刀:形如月牙,碧光耀眼的环刀,屠龙师太以之在北海连斩二十三条千年毒龙;断玉钩:前古共工氏用太乙元精和万年寒晶融合淬炼而成的连柄双钩;天遁镜:广成子炼魔之宝,大约三寸,发五色光华,无论法宝飞剑法术,一照便失其效;六阳神火鉴:丁方太乙真金炼成,形如铜镜,发六阳真火,为易静降魔七宝之一;昊天宝鉴:一名太虚神镜,黄帝轩辕氏所炼;紫云障:五色冰纨般的彩幕,可幻化影物迷人眼目,也能发五色毫光抵御敌人;金乌神障:又名七煞玄阴天罗,形如万朵乌云合成的天幕,狠毒无比;太乙五烟罗:放起时只五道彩色云烟,大小由心,不畏诸般法宝飞剑的护身至宝;如意水烟罗:乃一面宝网,不用时薄薄一层,大只方寸,用时数百千丈无不由心,能防御水火风雷;雪魂珠:藏在小长白山玉京潭绝顶直下七千三百丈的地窍中,万年冰雪精英所凝;乾天火灵珠:千年恶物文蛛所结元珠,其大若卵,赤红如火,纯阳至宝;巽灵珠:大荒二老之枯竹老人所有,专灭阳火毒气;白骨锁心锤:“五鬼天王”尚和阳以五个六阳魁首和四十九个有根基人生魂炼成,专放魔火;白眉针:天狐宝相夫人的白眉所炼,共三千六百五十九根,只要射入人身,便顺血脉流行,直刺心窍,厉害无比;玄女针:共八十一根,放出不伤敌人绝不飞回,剧毒无比;太阳神针:其细如针,大小由心,火无害采用日华炼成;天木神针:青帝之子巨木神君以东方乙木之精炼成至宝,形如四五寸长,苍黑如玉的木针;九天元阳尺:广成子所炼,能发金花紫气,元阳至宝;璇光尺:能发无数五彩光圈,专收诸般法宝;玄阴聚兽幡:妖尸谷辰以千万猩熊生魂和地肺中千万年秽气炼成的黑煞丝合炼而成,狠毒无比,共八十面;纳芥环:寸许大小青彩晶莹的圈儿,防身至宝,凭施用都本身功力强弱发挥功用;龙雀环:子母两套四环,威力无俦;天心环:如心形之环,分阴阳两环,专护心神,任何魔法均难伤害;禹鼎:夏禹当年治水十六件宝物之一,鼎身铸有无数山妖海怪,洪荒异物,都可飞出;九疑鼎:鼎腹刻有万物万类,内含先天一气元胎,专收诸般宝物,与太虚宝镜相生相克,同为黄帝所铸;天蓝神砂:只有三百六十粒,却能化生万亿,神妙无方,散仙姬繁以百年苦功取海水中五金之精炼成;雷泽神砂:天篷山阳丙丁真金凝结的纯阳至宝,每七百九十一年出现一次,白发龙女崔五姑用七宝紫金瓶五岳锦云兜收去;天璇星砂:以天外陨星炼成,不用时只是两枚指环,发明无量之数,后于一九神泥相合;兜率宝伞:形如一幢红云,专用护身,易静七宝之一;香云宝盖:佛门护身至宝,形如幢盖;七宝金幢:似幡非幡,如华盖,共七层,一层有一降魔法物,幢顶有镇幢舍利,为佛门第一宝物;五岳锦云兜:白发龙女崔五姑以五岳云物炼成,能收飞针飞剑,也能将人困住,不用时装在七宝紫晶瓶中;灭魔弹月弩:采聚三百六十五两西方太乙真金炼成,形如弩筒,内藏五颗金丸,中有机簧,收发由心,专破魔火邪烟毒沙,易静七宝之一;后羿射阳弩:一弓八箭,前古至宝;法华金刚轮:形如飞轮,发银光,极为神妙;神禹令:又名潜龙符,洪荒前地海中独角潜龙三角所制,专能避火防水,降魔诛怪,是有水火风雷龙虫鸟兽八窍;归化神音:形如透明圆卵,内发阴阳两仪妙用,任多厉害妖魔当之无幸,广成子在崆峒绝顶以九年之工穷参造化炼成;碧磷冲:形如穿山甲,前有一七叶风车的铁梭,长尺许,能发碧焰,石土金铁遇之即无声无息地销溶,专一穿行山地;九天十地避魔神梭:以海底千年精铁用北极万载寒冰磨冶而成,不用一点纯阳之气,形如织布梭,共九十一根,上天入地,无不如意,且万邪不侵;诸天秘魔乌梭:尺许长黑色梭形之物,一经发动,诸天日月台票星辰齐受感应,发出毒火烈焰天际罡风,使方圆数千里重返洪荒;吸星神簪:大荒二老之卢妪以前古陨星炼成,外形只是一根簪子;天蝉灵叶:形如树叶,隐身至宝,由天府流落人间,共九叶;五云锁仙屏:以无数人兽精魂戾魄与乾天罡煞之气合炼而成;白骨吹:以蚩尤胸骨制成的哨子,吹出声音能摄人魂魄;金莲神座:形如一朵非金非玉的莲花,佛门奇珍;心灯:又名散花檠,七寸高一个玉石灯檠,灯头结三色火焰,可飞出,威力极大;兜率火:紫清玉府太虚宫中乾灵灯所结灯花,流落人间共九朵;落神坊:兀南公镇山之宝,形如五个门楼的黄金牌坊,能发风火云雷飞叉金刀;六阳青灵辟魔铠:形似蓑衣的铠甲,穿上可防御水火金刀,可隐形;摄心铃:发出悠扬娱耳异声,专摄修道人元神,阴毒无比;庚甲运化天芒神针:金土二行真气炼成的青光银针,威力极大;宙光盘:专破极光太火元磁真气;阴雷:以地肺中万年 阴郁戾煞之气炼成,专污飞剑法宝,不论人物山石遇上立即阴销;无音神雷:瑛姆独门雷丸,爆时无声无息;元磁神雷:太阴元磁之气凝炼,专收五金制炼之宝;乾天一元神雷霹雳子:圣姑伽因以无上法在两天交界中收敛将发未发的雷电之气凝炼而成,爆力极大;冷焰神雷:万年前寒毒之气所积精英凝炼而成,阴毒之极;癸水神雷:无量大海水精气所萃,一经施为,生生不已,越来越多;石火神雷:以石中之火所炼;九子神雷:又叫子母秘魔神雷,大只如杯,随主人意念发动,能使千里之内山 川人物一齐消灭,攻穿地壳,引发浩劫,厉害无比;离合五云圭:前古至宝,由阴阳两面圭符合成;秘魔神装:共有九件,鸠盘婆镇山护身之宝;弥尘幡:方寸小幡,中绘人心,能纳须弥于芥子,随心所至,无弗远近;如意金连环:专破左道白骨箭类阴毒邪法;
  日月五星轮:分日轮,月轮,星轮,能崩山毁岳;血焰叉:用子母阴魂和污血炼就,阴毒无比,共九根;九子母阴魔:分为九个赤身美女和九个赤身婴儿,厉害无比,专摄修道人元神;大力金刚有相神魔:共三十六个,力大无比,能移山拔岳;阴阳十三神魔:分一阴魔十二阳魔,阴魔更能令主人自取灭亡;五淫神魔:形如五对赤身美男女,专摄人真元,令人骨销神灭;十二元辰白骨神魔:只十三个绿发红睛白骨森森的骷髅;欲界六魔:以眼耳鼻舌身意毁人于无形;迷天七圣:乃魔中七圣,天地间七种戾煞之因,冥冥中自有魔头主掌,似虚似无,若存若有;天魔:来无踪影,去无痕迹,相随心生,魔由念至,不可捉摸,不可端倪,随机幻变,如电感应,专坏快要成道的修道人;两仪微尘阵:分生死幻灭晦明六门,最厉害的阵法,曾以此阵炼化绿袍老祖;大须弥正反九宫仙阵:神妙莫测,变幻无方,仅次于微尘阵;都天烈火阵:华山派镇山阵法,纯以火攻;九子母玄阴天魔大阵:以玄阴之火搜精竭髓,销骨蚀魂,更有色声香味,无形天魔网,厉害无比。 93.太阴奇门阵:分乾坤兑巽艮震离坎八门,能发八门山雷;先天元磁大阵:以元磁真气参合乙木真气,九宫三才方位组成,天痴上人以之困神驼乙休;修罗化血阵:全阵一片血海,中藏赤阴神网,罗喉血焰,水火风雷,以三百六十座山峰组成;奇门七绝阵:中藏先天奇门五遁,分七层禁制,逆运五行真气为已用,上干造物之忌,但威力极大;疑阵:共有周天三百六十五门户,有日月五星七政,战门,六合寒冰阵合成,设于陷空岛霜华宫中;二元仙阵:以太清仙法,六合旗门炼成,齐金蝉等人以之困住九烈神君;十三门恶阵:情关七念,欲界六魔,总名十三限,互为表里,牵一发而动作身;血河阵:杂以碧目天罗,诸天五妖丝,诸天魔焰,魔鬼厉魄,九幽灵火组成,阴毒无比;离合神光:参先天坎离妙用,阳罡之气炼成的佛火;有无相护身神光:佛门护身神光,隐现随心,奇妙无比;大五行绝灭光针:无量七色银光针,玄门最高法术,被射中,射骨骨消,射形形灭;西方天龙禅唱:梵唱之声,能把人唱得骨软如绵,如痴如醉,勾动心神,自化成灰,任何法宝道术一使便被破去;七煞形音:发出各种怪异之声,敌人如一应声,魂魄力立为所摄,鸠盘婆独门之术;阿修罗秘魔秘音:淫艳乐歌之声,专门摄人心神,听之昏迷;十二都天秘魔神音:寻常生物只百里之内听到,入耳必死,全身震成粉骨,更能毁坏山岳;十二都天神煞:以本身精血行使的法术,恶毒非常,施用都自身使用一次损寿一纪;天魔解体大法:能发动地水风火,需炼上三十六天,不过本身也要与敌同归于尽;晶球视影大法:一个晶球可将千万里外的情况展现出来,但只知经过不知未来;冷焰搜魂法:以冷焰魔鬼自动搜索敌人的法术;颠倒乾坤五行移行大法:可以将人物空间任易转换挪移的法术;小转轮三相化生妙法:能移后做前,预修来世,在石火电光弹指之间,历劫三生,自转轮回化生脱胎换骨的无上佛法;太戊玄阴斩魂摄影形大法:施展时发出无数圈五彩云漩,人一与照面,元神立刻被摄去;大小十二诸天秘魔大法:一经发动千百里方圆全被笼罩,天地混沌,成了死域,所有众生一起化为神雷爆炸;大小旃佛法:佛门最高降魔法术;心光遁法:佛门最快遁法,心到身到,念到即至;灵光遁法:玄门最快遁法;九天都录移魔阴雷:崆峒派镇山之法,共九粒,可分可合,有无数先天阴火;诸天十地如意阴雷:以本身元神发动,用一次损耗三百年功力,千里方圆无有幸免;移形禁制大法:以物禁形,彼毁此亦灭;血影神光:剥去人皮将血身炼化成一个血影,对敌时扑身而上,透身而过,能将对方元神精气全部收去;灵光回影之法:于水中现一圆光,向天照去,将远近地面上人物摄向天空,再往圆光中倒映下来,纤微毕睹。 124.三阳一煞剑:剑长三尺三,少阳,中阳,老阳合而为一;天一真水:纯阴之英,众水之精,一滴便可为河海;温玉:莽苍山万年阳和之精凝成之宝;冰蚕:莽苍山风穴就窟中万年阴冰之气凝成,形似一条玉蚕;五火神雷:采聚空中五火之精炼成。(根据网络整理)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203页。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2页。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30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31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汤哲声:《流行百年:中国流行小说经典》,第127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很好的文,顶一下。
  @李逾求
08:41:19  很好的文,顶一下。  -----------------------------  李逾求兄,很久不见啊,居然在这里遇到!:)
  飞廉兄居然在玩剑:)
  @王-立
18:59:18  飞廉兄居然在玩剑:)  -----------------------------  立兄也喜欢剑吗?@舒飞廉兄对武侠小说中剑的研究非常精深,很开眼界!:)
  @王-立
18:59:18  飞廉兄居然在玩剑:)  -----------------------------  @石中火
19:17:08  立兄也喜欢剑吗?
@舒飞廉兄对
小说中剑的研究非常精深,很开眼界!:)  -----------------------------  石兄好,我天天在瞎玩,呵呵
  兄弟這文章加個Abstract和Key words,就是寫一篇嚴肅的論文啊,指導教授擬請查良鏞先生。
  石火神雷:以石中之火所炼  -----------------------  我喜欢这个,呵呵:)
  文章写得不错。不过里面有些论断显然是错误的。  《蜀山剑侠传》里面的法宝、阵法等体系,显然是深受明代人写的《封神演义》的影响。《蜀山剑侠传》固然有些自己的发扬,但不宜将其吹捧得过高。  近代以来武侠小说由玄幻走向写实,是否与所谓的科学思维的传播有关系,这个恐怕还需仔细研究。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固然还有诸葛亮与公孙胜等人的法术,但就武功描写来看,基本都是写实的。关羽、张飞、林冲、李逵等英雄好汉,都是靠勇力和招数胜敌的。这个就远在对霍元甲的写实性描写之前。尽管它们的武功体系有不少差别。  另外,《儒林外史》里对武功(如少林硬功)的描写,《阅微草堂笔记》里对一些盗贼的武功的描写,基本也是写实的。当然,更早的如《史记》里面对刺客豪侠的记述,也是写实传统。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学中对武功的描写记述自古以来就有两种传统,大略即可分为玄幻与写实。这种现象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因为古往今来,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带有神秘主义的法术和现实性的武功都是存在的。尽管在今天,也许相信神秘主义功夫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据方家介绍,道家以气御剑、练气杀人的功夫(剑宗)至今仍在秘密流传,只是这种功夫隐藏极深,练的人也极少,常人根本无法得见。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你提及的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研究,也很有趣。但不宜匆忙下结论。
  后面的剑器谱,看得人也是醉了,《蜀山剑侠传》的时代就能这么奇幻,完全在金庸之上嘛。  想当年俺也是武侠小说爱好者,居然错过这么一部奇书,憾事啊。  用海底万年寒铁、水母精华,千提百炼而成。被白谷逸用分光捉影之法捉住,合掌一揉,喷以真气,化作乌有。  ——这兵器,描述得太好,不醉则何?^_^
  @事了扶伊去
03:26:17  兄弟
這文章加個Abstract和Key words,就是寫一篇嚴肅的論文啊,指導教授擬請查良鏞先生。  -----------------------------  这个回复好,关键词题目里已有突出,指导教授好玩,呵呵。
  而在武侠网游剑侠情缘系列、轩辕剑系列(十大名剑)、仙剑奇侠传系列(神剑与魔剑的锻造)之中,“剑”的设定,其源头,事实上,都是由蜀山世界所分蘖出来的。  ——这个结论,也觉得尚需商榷,印象中封神演义里就有剑气,还有个巨阙剑?用的是道术,斩的是妖气,可不也是神魔剑么?  既云源头,或者还可以再继续上溯,唐传奇?再早一点,汉代神话?得看具体的书再说。
  不得不顶,顶呱呱的顶。蜀山传奇就像个法宝全书,好在这里,也坏在这里,让人有些眼晕。楼主给归纳总结出来,真赞
  @王-立
18:59:18  飞廉兄居然在玩剑:)  -----------------------------  @石中火
19:17:08  立兄也喜欢剑吗?
@舒飞廉兄对
小说中剑的研究非常精深,很开眼界!:)  -----------------------------  谢谢石兄,
  @春天到了风轻
20:21:25  不得不顶,顶呱呱的顶。蜀山传奇就像个法宝全书,好在这里,也坏在这里,让人有些眼晕。楼主给归纳总结出来,真赞  -----------------------------  法宝与术法的部分,是由网上百度到的……不敢掠美,
  @清扬婉兮阿湄
17:57:53  而在
网游剑侠情缘系列、轩辕剑系列(十大名剑)、仙剑奇侠传系列(神剑与魔剑的锻造)之中,“剑”的设定,其源头,事实上,都是由蜀山世界所分蘖出来的。  ——这个结论,也觉得尚需商榷,印象中封神演义里就有剑气,还有个巨阙剑?用的是道术,斩的是妖气,可不也是神魔剑么?  既云源头,或者还可以再继续上溯,唐传奇?再早一点,汉代神话?得看具体的书再说。  -----------------------------  我这个文章,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也只是梗概,钩沉不太够,
  @道可道非恒道-26 15:14:31  文章写得不错。不过里面有些论断显然是错误的。  《蜀山剑侠传》里面的法宝、阵法等体系,显然是深受明代人写的《封神演义》的影响。《蜀山剑侠传》固然有些自己的发扬,但不宜将其吹捧得过高。  近代以来
小说由玄幻走向写实,是否与所谓的科学思维的传播有关系,这个恐怕还需仔细研究。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固然还有诸葛亮与公孙胜等人的法术,但就武功描写来看,基本都是写实的......  -----------------------------  目前这一篇还是草稿,很多小说与材料都没来得及看,谢。
  小学的时候看还珠楼主,真心看得眼花缭乱,有的时候自己做白日梦也会是什么深山野果奇兵异宝的。书的想象力丰富,可惜情感戏没法看,金庸在这个方面就做得非常好。书剑恩仇录的磁山怎么一点印象没有了,印象深的就陈家洛偷鸡不成蚀把米。
20:01:00  小学的时候看还珠楼主,真心看得眼花缭乱,有的时候自己做白日梦也会是什么深山野果奇兵异宝的。书的想象力丰富,可惜情感戏没法看,金庸在这个方面就做得非常好。书剑恩仇录的磁山怎么一点印象没有了,印象深的就陈家洛偷鸡不成蚀把米。  -----------------------------  久不见木桃,问好!
20:01:00  小学的时候看还珠楼主,真心看得眼花缭乱,有的时候自己做白日梦也会是什么深山野果奇兵异宝的。书的想象力丰富,可惜情感戏没法看,金庸在这个方面就做得非常好。书剑恩仇录的磁山怎么一点印象没有了,印象深的就陈家洛偷鸡不成蚀把米。  -----------------------------  要看还珠楼主的情感戏,可以看看他的中篇武侠小说《黑孩儿》。
  ernie 战斗力真强,还一直坚守在这里。
  @舒飞廉   本不甚喜这本书,不过舒版这么一解,须得寻来看看了。
  @世在人违
21:59:31  @舒飞廉  本不甚喜这本书,不过舒版这么一解,须得寻来看看了。  -----------------------------  对道家与佛教有兴趣的朋友可看,当然,武侠也是。  还珠在武侠史上的地位,是承先启后,神佛一级的大师,  只是开篇有一点汗漫,一般的人,很难看过去,到李英琼莽苍山中寻剑就好了,  一节一节的故事,都很好。
20:01:00  小学的时候看还珠楼主,真心看得眼花缭乱,有的时候自己做白日梦也会是什么深山野果奇兵异宝的。书的想象力丰富,可惜情感戏没法看,金庸在这个方面就做得非常好。书剑恩仇录的磁山怎么一点印象没有了,印象深的就陈家洛偷鸡不成蚀把米。  -----------------------------  木桃兄好,蜀山的主旨在“修行”,情欲是要克制的啊,金庸不一样了,早年发乎情,止乎礼,到后来鹿鼎记,已经是采采女色尽入囊了
  @世在人违
21:59:31  @舒飞廉  本不甚喜这本书,不过舒版这么一解,须得寻来看看了。  -----------------------------  @舒飞廉
07:25:18  对道家与佛教有兴趣的朋友可看,当然,
也是。  还珠在
史上的地位,是承先启后,神佛一级的大师,  只是开篇有一点汗漫,一般的人,很难看过去,到李英琼莽苍山中寻剑就好了,  一节一节的故事,都很好。  -----------------------------  只读金庸古龙, 或真是错了。
  我的剑就是你的剑!----剑圣-易大师
  当年也看过几册《蜀山剑侠》,太长了。。  记得紫郢剑、青索剑是最厉害的。呵呵。
  正在读还珠楼主的这本书,太长,读到眼睛受不了,上次是读大秦帝国累趴。  以后记不住书中的各种剑派,便来参照此帖子!
  好帖,学习了
  很好,辛苦楼主发这么有意义的帖  
  今天才知道《书剑恩仇录》是金庸老先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真荣幸,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买的武侠小说。
  的确好帖子,推荐加精华  
  这个方面的话题的 都讨论一下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蜀山剑侠传tx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