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烤色视频过程

[转载]不得不说的秘密——真假和田玉
玉器交流QQ群:,欢迎您的加入,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人都很关心如何区别不同产地的透闪石玉,网络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如青海料较透,俄料死白,也有说俄料泛红等等,但事实上青海料并不是都透的,泛红的也不一定是俄料,白度与俄料更无必然的联系。我觉得玉料的形成环境决定了玉料的结构,玉料结构决定的特性,所以以玉料的结构作为玉料产地的判断依据是其合理性的。但要说明的是:即使同一产地的玉料,其形成条件也不会完全一样,结构也不尽相同,有时还要综合来做判断,尽管如此,我信以下的内容会对大家对不同产地的白玉的认识会有一定帮助的.
下面我就逐一介绍。
和田仔料:颗粒度很细小的毡状及纤维交织结构,这种结构会有柔和的反光,同时你如果放大看表面,会发现表面的起伏是圆润柔和的,所以手感会较油润。里面的面都是交织在一起,分布均匀而边界模糊。
于田料:是一种呈层状分布的纤维交织结构,颗粒也叫小,反映在结构上也较油润,它的层状结构较有规则,所以感觉会较和田料稍透一些,同它层状的结构往往会有特殊的层状断面,层与层之间的断面很易往里面钻。95于田料是于田料中的上品,层与层之间的解理不明显,白度高,细腻油润,不比仔料差的。95于田料不太容易与仔料区分,但也不必区分,因为价格是差不多的。其他的可以根据层状结构来判断。
戈壁料结构以细颗粒为主,油性好,但有颗粒感,里面往往会有非常非常细小的白色点状杂质。戈壁料外面的风化皮越细,里面的玉质就越佳,极品的细皮戈壁白玉并不亚于白玉籽料的。戈壁料的颗粒结构注定了他是不会有絮状棉结构。
俄料具有粒状和纤维状结构,颗粒比和田稍大一些,也有很细的,也有一定的油性,纤维交织发育不完全,里面的絮状棉较生硬,边界明显。粒状和纤维状结构决定了它的特性:要么过透,透度合适就会显干,无糯性,感觉熟度不够。它的结构还决定了较难抛光,抛光后易产生斑驳感。
青海料:颗粒状结构为主,颗粒中大。颗粒状结构分布均匀,所以相对较透,不具有云絮状的交织结构,里面往往会有孤立的大颗粒白棉(直径2毫米左右)。抛光后表面易产生突起点。手感较干涩,除非抛玻璃光,否则表面是以一系列的颗粒断面组成,所以较干涩。
昆仑玉是在青海玉出现早期对青海玉的一种模糊的称法,以降低人们对青海玉的排斥心理,因为不管和田玉还是青海玉都是产于昆仑山的,原则上都可称为昆仑玉。但事实上只有青海玉叫昆仑玉的。如果有人对你说这玉是昆仑玉,呵呵,那就是青海玉了。
卡瓦石的本意是没有玉性的石头,它是蛇纹石类,硬度低,但是有不少人把一些石英岩玉也当作卡瓦石,因而有不入刀一说。如果你的卡瓦石不入刀,你可去测一下成分,看看是不是石英岩为主的石英岩玉,新疆着这种石英岩玉也很多的,比方所谓的戈壁彩玉就是一类石英岩玉,白的,黑的,黄的都有。
石英岩类玉密度低(2.6-2.7),颗粒粗,硬度大(7)
来看一个假毛孔假皮色的东西.好象40克左右吧.1000块.晕.
这样的东西做的太垃圾,但肉还不错哦,照样有人买,开镯子,做挂件不错的选择,留点皮打磨打磨,杀人足够了。
周末市场人山人海,都在淘"宝".天啊..几乎没有一个真东西
貌似籽料的东西很多.玉雕师傅们以及玉友们在此寻觅各自的"宝贝"
这些新疆人,在上海,苏州,扬州三地来回窜倒.每个地方都有宾馆.周末就出来摆地摊.
仿的大籽料经过切成n块之后就被小师傅们做成了这样.能卖多少银子呢.叹...
噢,额滴神啊,可怜的碧玉镯们,原来你们在如此的环境下成长,200一只包加工.吐血.
貌似某大师工作室的东西..皮料就不说了.这个类似工艺的处理值得注意,现在很流行电脑刻图.好点的手工再修修.
几年前小生在某大师工作室看到小师傅把印有电脑字体纸贴在玉牌子上雕刻,现在连这个都省了.
小窍门:注意染色料的裂处,颜色是外面深里面浅,而真皮的话则相反,真皮是裂里面深外面浅.反过来看看上面那牌子
有不少人认为只要皮沁到肉里深就是真皮,噢,天啊,那么你太天真了.
能把色做到沁入肉里古以有之.如今更是不在话下,甭管你是和田还是其他,小菜一碟.这个开价800,仿老工,丑,不伦
有人说俄料干涩不油?看看这个,俄料染色,实物那是相当的油润,一点不干白,比有的籽料还舒服.玉雕工作室500一个
所以每一种料子都不能绝对化,一般的工作室这样的东西都会实话实说.这东西要是没皮没特征的话,我估计也要晕了
毛孔是很多朋友容易忽视的问题,也容易被迷惑.有对比才有真相.
貌似仿的还不太好,也只能杀杀新手了,待会找个有代表性的来.
烤色和染色的区别就是烤色持久不掉色,皮色老结入肉,下面这个典型的烤色类似的东西太多雕物件留些皮就成"精
山料滚磨染色的,这样看满假的,做成东西留点皮,再打磨,就好看啦.属于低级染色.
完美吧.类似的不贵也就几万做成这样也就不错啦都抢着要,大师们巧雕个东西可以去参奖啦.然后就几十万上百万啦
谁敢说东西不对?名家的就是对的,路边的石头也是籽,皇帝的新装.可悲
青海黄玉山料!许多玉友见到黄的就认为是和田黄口料,晕,其实青海,俄料,东北山料均有黄的.呵呵
您能看出来这是什么料子吗?
韩料标本.很细腻,很油润,各种色泽都有.
Description:
和田玉中的墨玉很多新人看不懂,我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分辨方法,玉就要透光,不透的就是石头。
墨玉多少有些边缘透光,光照下去透白,因为很多人手里没有,所以大多新人仅仅停留在理论鉴定阶段;墨碧市场上能看得到,相对容易鉴别,光照下去发绿光
下面两块料子左边为墨玉,这可是正宗的墨玉,所谓羊a脂可见,墨玉难求只得就是这种漆黑的墨玉,看着漆黑,光照下去发白光
右边这块是墨碧玉,维族人也叫墨玉,墨碧越黑越好,但是前提是质地要细腻,透光为绿色
漆黑的墨玉也要透光,光照下去发白,不透的就是石头,市面上大多是卡瓦,岫玉等不值钱的东西在冒充欺骗新人。
墨碧光照下去透绿光,市面上假的墨碧也很多,大都是岫玉冒充,手感发轻,不能划玻璃,几乎不透光,或者微透光,光照下有晶体状结构或者绿癍
这块是岫玉,岫玉密度轻,一般只有2。65,硬度5左右,玻璃的硬度一般在6,所以不能划玻璃,被经常冒充墨碧玉或者墨玉,几乎不透光
块也是岫玉,网上有个行家也被蒙了当作墨玉出售,到手后我立马发现不对,手感发轻,黑的发闷,几乎不透光
这块是卡瓦,也算是新疆资深老店铺出售的,可想而知欺骗性有多大,卡瓦硬度跨度大,有的能划玻璃,颜色有的发黑,有的发绿,就是不透光
新疆墨玉籽料,共分三种,一曰聚墨,就是纯黑色的;二曰散墨,就是黑白相间的;三曰点墨,就是芝麻点状的。后两种也俗称“青花”。青花本身不是和田玉的一种分类,是散墨与点墨的俗称。
即便是聚墨,也最墨玉有聚墨,散墨及点墨三种.后两者比较好判断,前者因为与墨碧玉甚至卡瓦石之间有很多形似的东西,所以叫人常常困惑.
聚墨墨玉与墨碧之间的区分,本人提供两个判断方法,您可以参考.
首先,从透光性上看,墨碧玉无论如何都是透光性强于墨玉的,光线为绿色无疑;
其次,从自然光下的色谱来看,黑碧玉在自然光下有淡淡的墨绿色,而墨玉则无此特征.
好带一些白底,没有白底的黑石头,99%是黑色卡瓦石。
Description:
描述:和田玉
描述:俄料
描述:青海玉
描述:俄料
描述:青海玉
描述:青海玉
描述:西峡玉
描述:卡瓦石
和田玉和俄料、青海玉三者在矿层中同处一脉,矿物结构十分接近,因而在玉的外观上有时很难区分。但仔细辨别,它们还是各有不同:俄料透度不及和田,细腻程度也稍逊于和田,温润感不足,油性较差,比和田略显干涩。青海玉比和田玉更透,而油润、细腻等方面又比和田稍差,因而显得凝重感显明显不足。和田玉外观上界于俄料和青海玉之间而显得恰到好处,细腻,润泽,有油性,透度适中。
西峡玉是一种蚀变超基性岩,主要分布于河南省西峡县,西峡玉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才有少量开采,现在年产量已达几万吨,主要销往北京、广东、河南、辽宁等地。西峡玉主要矿物成分蛇纹石占80%~95%,其次为磁铁矿、透闪石、阳起石及少量方解石。质地细腻,致密坚硬,摩氏硬度5~6,微透明至半透明,乳白色,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密度2.7左右,块度大,裂纹少,玉石外有黄色、褐色、红色的石皮。
“卡瓦”是维语,意谓“葫芦”。卡瓦石大多以白色为主,外形酷似白玉,故一些商人以此冒充白玉,谋取暴利.在新疆,凡昆仑山系出产和田玉的地方均伴生有黑色蛇纹石玉卡瓦石,其中石墨含量高的为纯黑色,卡瓦石其实便是昆仑岫玉,新疆的储量估计有数十亿吨,开发前景广阔。卡瓦石的鉴别也很容易,表面常有绿色斑点和绿色条纹,质地软,料子松,盘玩后一般都会显脏,用钢刀一划很容易划出割痕。
Description:
佩带手镯大小的确定方法:女士的手镯佩带的最佳口径为:54.6mm
注意事项:
1、贵妃圈一般需要适当增加1-2mm;
2、根据个人手骨的软硬,可向下浮动1mm左右,或向上浮动1-2mm;
<fon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以上方法所得结果只代表客观数据,和个人对口径大小的喜好无关。
如照片所示,使用直尺测量手掌最宽处(大拇指除外)的宽度。测量出的尺寸对照以下对照表,即可选择合适口径的手镯。
手掌最宽处:
62--66mm&&&&
带内径50--52mm的圆镯
66--70mm&&&&
带内径52--54mm的圆镯
70--74mm&&&&
带内径54--56mm的圆镯
74--78mm&&&&
带内径56--58mm的圆镯
78--82mm&&&&
带内径58--61mm的圆镯
<fon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mm以上&&
带内径61mm以上的圆镯
注意事项:
1、贵妃圈一般需要适当增加1-2mm;
2、根据个人手骨的软硬,可向下浮动1mm左右,或向上浮动1-2mm;
<fon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以上方法所得结果只代表客观数据,和个人对口径大小的喜好无关
-----------------------------------------------------------------------------------------------------------------
手寸测量及对照表
戒指指圈大小的标准,称为手寸。手寸是以多少号来表示的,手寸分为美式,港式,它们对应的直径和周长各不相同,目前中国多采用港式,但本站销售的戒指多为外贸品,所以以美号为主。
现代人的手寸一般在4-11号之间,在按手寸选购戒指时,夏天以戴上戒指后稍紧为宜,冬天则以戴上后可左右转动,但又不脱落为宜。
在戴戒指时,要是觉得太松,可在戒指的指圈内绕上几圈红线或丝线,要是觉得太紧,可以在手指上涂点润肤油或者肥皂液,这样就能顺利地戴上脱下了。
手镯测量方法:
一、内径测量:
1.游标卡尺的刻度以“0”上面的直线为正确刻度,而不是游标的边缘;
2.该尺寸为基准尺寸,一般情况下应加1-2mm以方便手镯佩戴,老年人、手骨节较大较硬的
内侧测量:
在选戴手镯时,要能将手镯戴入4个长手指(即大拇指除外)并至“虎口”处,感觉稍紧一些,然后将手镯取下,测量一下内径,例如刚好是55毫米,那么,这个尺寸就是适合你的圈口了。有些人喜欢戴得稍松一点,选择时,就选择圈口大1~2毫米,这样便可以较容易地戴上取下了。也有一些人习惯戴小一些的手镯,或者戴上就不打算再取下来,这样的话,就可以反过来将尺寸减少1~2毫米。一般在选择时,应先试戴一下。试戴时,可涂些洗洁精或肥皂水在手上,并请人帮助,用点力将手镯戴进手腕即可。
其它测量方法:
五指并拢,请人帮助用软绳量出您手的最粗部位在最细状态下的周长然后除以3.14,再加1~2mm即是适合您的手镯的内径。例如:您测量的长度是170mm,那么170/3.14+1~2=55~56mm。
以上四种方法,各有不足之处,您最好尽可能的每种方法都试一下,多测几次然后求平均值。这样更准确一些。
---------------------------------------------------------------------------------------------------------------
新疆白玉的优劣,可从形状、颜色、质地、净度等方面进行鉴别。
——形状分析
严格地说,鉴别白玉内在质量的优劣,应该从它当初产出的形状、皮色,即对原石鉴别开始,先区分它是戈壁滩料、山流水料或是山料,这是一种便捷而又比较可靠的方法。目前,业内之所以非常重视子料、戈壁滩玉、山流水料与山料的鉴别,就因为子料的价格比山料、山流水料、戈壁滩玉要高得多。
一般来说,白玉子料是白玉中最好的,色白滋润、质纯、质细、玉性小、裂纹杂石少。戈壁滩玉、山流水料低于子玉,山料玉低于山流水玉和戈壁滩玉,这只是一般规律,相同条件下,这是区分各种白玉优劣的基础。
(1)子玉形状的鉴别
&&子料产于河床中,均系磨圆度较好的光滑小块体,大者甚少,结构致密均匀,质地一般都比较好,表面多数留有黄、红、黑等风化色皮。有经验的行家一般从子料表皮、凹洼处的颜色可推测其内部的质地和颜色。
&&子料中,纯白子最优。纯白子又叫“光白子”,表面如凝脂。
带皮色的,有很多品种,如“白皮子玉”、“黑皮子玉”、“枣红皮子玉”、“秋梨皮子玉”、“虎皮子玉”、“葵花皮子玉”“糖皮子玉”,等等,其中,最为名贵的是“桂花皮子玉”和“枣红皮子玉”。芦花皮和粗地红皮的子料多为性不匀者。新疆白玉子料中,无论皮色如何,内部一般仍是白色。只要内部白而润,都是上乘材料。
& &(2)子料皮色真假的鉴别
&&子料的内在质量都比较好,它的表面一般都有色皮。不法商人为谋取暴利,往往将子料或将山料磨成子料形状后,给外表人工染色,以冒充子料,蒙骗消费者。因此,在当前的玉料贸易中,非常注重子料皮色真假的鉴别。
天然外皮与人工染色皮有本质的区别,用放大镜细心观察可区分开来。
天然外皮分“风化物”和“铁质侵染物”两大类:
&#9312;风化物
一般呈浅淡黄或白色,不透明,质软,沿裂缝呈带状分布,或在结构薄弱部位呈不规则团块状。其特点是:不仅存在于白玉子料表面,还往往深入子料体内(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与子料内呈逐渐过渡的关系。
&#9313;铁质侵染物
铁质侵染物具有以下特征:
&#9679;所呈浅黄、黄、棕、暗红、黑等颜色,由其氧化程度决定;
&#9679;在同一块白玉子料中,铁质侵染物的颜色不均匀,有深浅变化,层次分明,并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即由内向外分别为:黑→暗红→棕→黄→浅黄过渡,黑色常以斑点状显于侵染物中心。
&#9679;铁质侵染物多沿裂隙呈线状分布,并逐渐向外扩展,其两侧常伴有沿同一方向分布的不透明风化物;铁质侵染物也可呈团块状、斑点状在结构薄弱部位独立存在,其周围也常常伴有不透明风化物。
&#9679;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可见铁质侵染物不只存在于表面,还深入到子料肉内。
人工染色皮& &
人工染色皮(俗称“二皮子”)
人工染色即皮色作伪有两种方法:
&#9312;植物染色法——用新疆新鲜核桃壳榨出的汁浸泡,颜色一般比较逼真,不容易褪色。
&#9313;染色剂染色法——有用化学染色剂浸泡和用强酸处理染色的两种办法。
人工染色所用时间短,没有漫长的风化过程,因而具有与天然色皮截然不同的特征:
&#9679;颜色单一,一般无深浅变化,更没有天然皮色那种由内向外,由黑→暗红→棕→黄→浅黄的颜色渐变特征。
&#9679;颜色浮于外表,而不像天然色那样深入玉肉内
&#9679;没有风化物伴生。伪造者会对玉石中的原生白色石花进行染色,以冒充天然风化物,但这种石花与玉肉界限清晰,无中间过渡现象。
——色调表述
新疆软玉以白、青、黄、墨、碧为本色,所以有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碧玉之分。本色玉之间都存在色差。色差也可用来区分质地的优劣。一般说来,白玉以色白者为最优,但它的白度很少有一样的,有的闪青,有的闪绿,也有的闪灰,所以行业中多用形象称呼,如“青白”、“灰白”等,也有用“梨花白”、“XY白”、“鱼肚白”、“糙米白”、“鸡骨白”、“羊脂白”来比喻。
山料、山流水玉、戈壁滩玉中,也是以色越接近白色越好。
玉料中除了本色及其色差的存在之外,还因为可能混有其他物质而形成其他颜色,这就是业内所说的“杂色”。特别不好看的杂色,则称“脏色”。杂色只能说明玉料质地不够纯净,是品质档次相对较差的玉料,有时杂色的玉料,在制作中设计得法,常会变瑕为巧,变废为宝。
白玉料中呈现分散的黑点,这是杂色,而大面积黑色者则属稀少的上等材料,称“墨玉”。
白玉外表有一定厚度的棕褐色称“糖皮”,在玉器制作中是可利用的杂色。
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和珠宝研究机构研究白玉课题,在颜色测量实验的基础上将白玉的颜色定量化,给出了颜色标号和立体模型,用“白度表色法”、“色调/明度/饱和度表色法”等科学方法,谋求合理、科学地划分白玉颜色的等级。不过,业内目前在商贸活动中主要还是依靠经验辨别颜色,以此来判断玉料的优劣。
——质地分类
质地是白玉评价的核心因素,在玉料贸易实践中,人们选择白玉产地,根据产状区分子料、山料、山流水料和戈壁滩料,最终目的就是寻求比较好的质地。
白玉质地由本身固有的结构所决定。当这些玉料制成玉器后,它的细腻程度、透明度等,就明显表现出不同的质地了。
(1)细腻程度
白玉的质地越细腻越好。
判断细腻程度,靠我们对已经作用于玉石的那些光线进行观察而所产生的感觉——当内在结构的各个部分对光线的作用没有明显差异时,人眼感觉到它均匀一致、没有异物存在,这种白玉的质地就很细腻。质地细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晶粒间隙小
我们可在点光源侧向,对着光进行观察:晶粒间隙、晶粒内部的折光率有很大差异的,晶粒间隙大,质地显得粗糙;晶粒间紧密镶嵌,单个晶粒的边界不明显,晶粒间隙小。它的质地就比较细腻。
?晶粒粒度均匀
它的晶粒粒度越小,排列越均匀一致而无明显差异,它的质地也就越细腻。
?透光性一致
在白玉中,透闪石晶粒局部聚集成各种各样的集合体,集合体之间的排列很均匀,透光性能一致,质地也细腻。
?显微裂隙少
裂隙是白玉材质的外观鉴别要素之一。白玉材料中有大的绺裂并不可怕,这在设计制作中可以避让,最怕的倒是其内部存在的显微裂隙。
透明度是玉透光强度的表现量。这种表现量既与玉内部结构密切相关——业内把它当作检验玉的重要指标。同时,它对白玉质地、颜色能产生烘托作用。各种软玉都有自己的最佳透明度指标;最佳的透明度可以把玉材的质细、色美烘托得更好。观察表明,不透明的白玉,质地干,不滋润;半透明或近半透明的,则缺乏优质白玉所特有的油润光泽。
检测一块玉的透明度,因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由光源,二是玉料经过抛光,能如实体现它对光的吸引和强与弱;三是玉料的厚薄。这三个条件中,玉吸收光能是一个不变量,所以人们才会在许多不同玉料中进行选择。光源、厚薄是可变量。
玉吸收光能之所以是一个可变量,在于它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内在结构,这种结构的5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对光吸收的强与弱。
晶粒越小,透明度越差。因为同体积的白玉中,晶粒越小,总的晶粒表面积越大,由于晶粒间隙和晶粒边界的折光率与晶粒内部有较大差异,光线经过晶粒边界时总要发生相应的折射、反射,这样,光程增加了,光损耗也增大了。
晶粒间隙越大,透明度越低。要有较好的透明度,晶粒之间比比紧密镶嵌。
光性方位相同或相近的晶粒聚集在一起形成集合体时,集合体内部消光一致,类似于一个较大的晶体,这种情况会增加透明度。
?结构均匀程度
结构均匀时,射入玉石的光线有规律地行进,有利于透明度的提高;当结构很不均匀时,光线很难射入玉石内部,一般在玉石表面被反射回去,因而透明度很差。
&鳞片性绺“(多呈方向一致的细微解理状,隐约可见)等。
由于折光率的差异,显微裂隙越多,透明度也越差。
——净度等级
净度是指白玉中绺裂的程度和白玉中含杂质的情况。
所谓“绺裂”,指宝玉石的裂纹,俗称“膈”。玉料的绺裂,有的是成玉过程中的构造运动形成的,有的是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根据不同的裂纹形状与分布,分死绺裂和活绺裂两大类。
死绺裂属于明显的绺裂,有“碰头绺”(在堵头和软而呈现出的绺)、“抱洼裂”(常在软面出现,边缘内部出现,又称“窝心绺”)和“碎绺”(各种可见的细小绺裂)。
活绺裂属于细小的绺裂,有“指甲绺”(犹如指甲插出来的印痕,月牙形、点迹,布于表面)、“火伤性绺”(表皮甚至内部呈现鱼鳞片状的绺)、细牛毛性和星散
对明显的绺裂如同对瑕疵一样,应尽量去掉。一般来说,死绺好去,活绺难除。经验表明,凡是显在堵头或硬面的绺绝大多数能侵入内部;除胎绺难以预测外,其他绺裂都能反映在玉面上,只要把堵头表皮切出平面,死活瑕疵绺裂一般都能显示出来。
——品质综述
对白玉的质量从形状、颜色、质地和净度等方面分别作出评定,然后综合评估,决定它的品质档次。
好的白玉,应该制度细腻、颜色明快、脂白而均匀,无性,无绺裂和瑕疵。
有的玉质量比较好,性小、滋润、瑕疵和绺裂小,可以颜色和块度大小以及形状,确定如何运用恰当;质量比较好,但性大、瑕疵和绺裂明显,可分析玉的阴阳面,切下阴面一端的表皮,观察剖面,找准阳面所占部位,予以选用。带有一些缺点的料只要有阳面存在,都可选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责任编辑:马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琢艺轩和田玉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琢艺轩和田玉网的价值判断。
琢艺轩实价:¥3200000元
琢艺轩实价:¥2500000元
琢艺轩实价:¥1064000元
琢艺轩实价:¥900000元
琢艺轩实价:¥850000元
琢艺轩实价:¥750000元
材质:洒金皮籽料和田玉材质:洒金皮籽料羊脂玉材质:新疆和田籽玉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国人自古以“七”为异。“七”,周期也。如月之阴晴圆缺,月初,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以七日为周期。
琢艺轩实价¥750000元
琢艺轩实价:¥150000元
琢艺轩实价:¥437500元
琢艺轩实价:¥600000元
琢艺轩实价:¥200000元
电子杂志VOL_19 日
玉友:"燕"***
鉴定类型:
"200克,300克,32公斤,7.2公斤,这是和玉籽料吗?如果是价格?"
玉友:"孙"***
鉴定类型:
"产地,有没有收藏价值,谢谢"
玉友:"饶"***
鉴定类型:
"你好,帮我鉴定下这玉的品类、真伪……价值、谢谢"
玉友:"马"***
鉴定类型:
"劳烦老师鉴定是什么料,产地,是否老件?谢谢老师!!"
玉友:"李"***
鉴定类型:
宝石学会会员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
业协会 单位会员
上海宝玉石行业协会
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
协会 常务理事单位
穆宇静 上海海派
玉雕文化协会理事
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师
上海实体店:上海市浦东新区羽山路721号
客服热线:雯雯: 小董: 小傅:
版权所有 并保留所有权利。
本网站销售的所有商品均可提供鉴定证书 | 支持货到付款 | 七天可退换货
本网站接受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监督
ICP备案证书号:沪ICP备号看完这个你就是和田玉专家了
看完这个你就是和田玉专家了
&都说和田玉水深,那是因为你不会游泳,又不肯学游泳。
& &新手玉友如果把第一篇的十问都弄懂弄通了,ok!你可以开始尝试戏戏水了。
第一问:编者玉友,你好!小白请教何谓“掌眼”、“开眼”、“打眼”?
第一答:玉友你好,我的理解大概是这样的:
掌眼,一般用在拿不太准的东西上。
当一件物件自己弄不清、看不懂或不确定的时候,想请别人帮着看看,听听大家意见,就可以说“发件东西,大家帮着给掌掌眼。”;
开眼,一般用在对的、好的东西上。
想看别人手里的好东西开拓眼界,可以说“把您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给大家开开眼。”;
打眼,一般用在吃亏上当的东西上。
当懂行的人认定你的东西不对时,会对你说“哥们,拿钱不当钱啊,你这件东西打眼了!”;
以上是正确用法,不提倡下面的用法:
掌眼:有些人想要臭显摆,却又故作谦虚的时候,也可以假惺惺的说“发件东西,请大家给掌掌眼”;
开眼:不懂装懂的、傲慢狂妄的、自持宝贝天下第一的会说“发件宝贝,给你们开开眼”。
打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打眼”是文艺青年的叫法,普通青年常称之为“吃药”,二傻青年则常常没心没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称“交学费”。
第二问:请教老师,啥叫“大开门”?何谓“一眼假”?
第二答:“大开门”,也叫“开门真”,指绝真的东西,不存在任何疑问的东西,懂行的人一致认为对的东西。需要说明的是,大开门只是说东西真,并不带表东西好。
这样的东西是大开门的:
和田玉白玉籽料(光白籽)
和田玉青玉籽料
和田玉青花籽料
和田玉白玉籽料(带皮色)
相反,假的离谱的、小白都能辨别出不靠谱的、没有看第二眼的必要的料子,叫做“一眼假”。
下面几件是一眼假的东西
注:以下图片可能引起您的不适,请酌情观看!
山料磨光染色
垃圾籽料染色
绿玻璃冒充和田碧玉
令人作呕的韩料磨圆烧染仿籽料手钏
韩料磨光、染色仿和田籽料
这几个一眼假的,必须能一眼看出来,东西是不对的哪怕有一个看不出来,请务必再大人陪同下买玉你的玩玉水平尚属于...未成年。
第三问:编者,常常听论坛说“大三”、“中四”、“小五”是啥意思?
第三答:这是对交易商品价格范围区间的描述:
小、中、大指的是数字的大小。小为1、2、3,中为4、5、6,大为7、8、9;
三、四、五指的是数字的位数。三为百位,四为千位,五为万位,以此类推;
如上回答后,玉友回复我:“这么复杂啊?我数学不好,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好吧,按照如上规则,大三代表7-9百,中四代表4-6千,小五代表1-3万;小小一般指1:小小五就是一万多。
然后她又问:“那小三、大四、中五又代表什么呢,你没说啊,怎么类推呢?”
第四问:编者,小白请问什么是和田玉,不就是和田产的玉么?怎么我的和田玉别人说是韩国产的??
第四答:很简单又极复杂的问题。
现今,和田玉的名称在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都已不具备产地意义,就如同“大理石”一样,并非是“云南大理所产的石头”。按照现在的标准定义,只要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含量达标,不管哪里产的,统统可称为“和田玉”(或称软玉)。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玩家往往把新疆和田地区以外出产的和田玉称“广义和田玉”。
正儿八经的新疆和田玉的主要产地有(出自这些地理位置的属“狭义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山料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脉。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我们常常听到的于田(和田地区)、且末(巴州)、叶城(喀什地区)、若羌(巴州)、墨玉县(和田地区)、皮山县(和田地区)就是和田山料的著名产地。
新疆和田玉籽料主要产于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和卡拉喀什河(墨玉河)。其中源于漭漭昆仑山的玉龙喀什河,以出产上等的白玉籽料而闻名;喀拉喀什河产出的玉多为墨玉、青花玉、青玉、青白玉,也产少量的碧玉,产出的白玉较少,玉的品质一般也不如玉龙喀什河。
现在市面上的主要广义和田玉有:
1、青海纳赤台等地区产的青海料(也称昆仑玉),品种主要包括白玉、青玉等;
青海目前出产的都是山料,没有籽料;
青海白玉山料(水透是青海料普遍存在的特点,但也非绝对)
青海烟青山料(外观类似新疆青花玉,区别在于:青花打光透白光,烟青打光透紫光)
2、辽宁岫岩县产的黄白老玉和析木河产的河磨料,品种主要包括白玉、糖玉、青玉、黄口等;
其中黄白老玉多为山料,河磨
料为籽料;
东北河磨料(黑皮)
东北河磨料(红皮)
东北黄白老玉手镯
3、贵州罗甸产的罗甸料,比较特殊的一类僵白、普遍带有糖花的料子;品种主要包括白玉、糖玉;
罗甸料既有山料也有籽料;
罗甸山料原矿
罗甸料手镯
4、俄罗斯贝加尔湖东面的卫吉姆山上和山下的几条河流,如克威特河、布隆牧河等出产俄料,品种主要包括碧玉、白玉、糖玉、青玉等;
俄料既有山料,如俄糖山料、灰(黑)皮料;俄罗斯出产的籽料,称作“俄籽”;
俄罗斯糖山料
俄罗斯灰(黑)皮料
俄罗斯籽料
5、韩国春川出产白玉、青玉(韩料,也称春川软玉),品种主要包括白玉、青玉等;
韩料目前出产的都是山料,没有籽料。
一般而言,韩料具有以下一条至三条特点,大家牢记:1玉质的萝卜糠状结构(麦片粥状结构);2质感多呈蜡质感,一般喜抛高光;3颜色多为暗淡黄(绿)、闷。
韩料机工牌子
韩料磨光染色仿籽挂件
韩料磨光染色仿籽把件
其它国家或地区也有出产“和田玉”(软玉),如加拿大、新西兰、美国俄亥俄州等等,并非主流,暂不论述。
第五问:请问编者玉友,看到市面上和田玉花花绿绿的,和田玉到底有多少个品种?
第五答:按行业的惯例,一般将和田玉分为以下8类:
羊脂玉:和田玉中的“高富帅”“白富美”,可称“羊脂玉”,其颜色呈脂白色或接近脂白,质地细腻滋润,油脂光泽,是白玉中分出的优秀品种。
白玉:各种以白色调为主的和田玉,常稍微带有灰、青、黄、绿等色调。
青白玉:灰绿色、青灰色、黄绿色等浅-中等色调的和田玉品种,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
青玉:灰绿色、青灰色至黑青色和田玉品种,与青白玉主要是颜色深浅的差别
墨玉:致色因素为石墨包体的深灰黑-黑色的和田玉品种。由于含石墨量多少不同,黑色深浅分布不均匀。
碧玉:青绿、暗绿、墨绿色、绿黑色的和田玉。常见黑色矿物包体,也有玉质纯净均匀细腻的佳品。当碧玉的颜色过深时可接近黑色,但其薄片在强光下仍是绿色的。
黄玉:黄色调为原生的和田玉品种,是一种特有的嫩黄绿色。
糖玉:由于次生作用受氧化铁、锰质浸染而形成的颜色为红褐色、黄褐色、黑褐色、棕色等色调的和田玉。
和田玉不同品种实物样品
墨玉、糖玉、青玉的颜色过渡实物样品
请认真观察、学习上图:仔细领会青玉色彩的丰富变化!领会糖玉色彩的丰富变化!
----------------------------------------------------------------------------------------------------
以上为八大类,还有些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俗称)都可以归入以上八类。如:
青花:当白玉、青白玉或青玉中夹有部分墨玉时俗称为“青花玉”。
当墨色占到玉石面积40%(一说60%)以上时,鉴定学上一般归为墨玉,低于时归为白玉;
点墨:白玉、青白玉或青玉中夹有极微量并呈点状分布的石墨包体,时俗称为“点墨”。
鉴定学上一般将其归为白玉,黑点多是可能归为墨玉;
烟青:一般指带有灰色或黑色的青海料。当颜色较深时,易于青花混淆,区别方法为打光观察,青花透白光,烟青透紫光。
鉴定学上一般将其归为青玉;
青海烟青玉手镯
翠青:一般指带有绿色的青海白玉,和田籽料和俄山料中也有翠青现象。
鉴定学上一般将其归为白玉,当翠色为主时可依情况归为青玉或碧玉;
青海翠青挂件
黄口:颜色为原生黄绿色,但色力未达到黄玉的一类料子。
鉴定学上一般将其归为青玉;
若羌黄口料
黄沁:颜色为后天沁入的次生黄色的一类料子,一般为籽料。
鉴定学上一般将其归为糖玉;
黄沁籽料戒指
很多新手朋友搞不清什么是黄玉,什么是黄沁大概总结了一下,做了个表格:
第六问:请问编者什么是籽料、山料,还有什么料?
第六答:籽料、山料是指和田玉的产状。
和田玉除了可以按照颜色分为白玉、墨玉、碧玉等,还可按照其产状分为籽料、山流水、戈壁料和山料四种。
山料顾名思义产于山体矿脉之中,是一种山体中灰岩或白云岩遭受接触变质的产物。新疆山料的矿脉一般都是在雪线以上,每年只有几个固定的时间可以开采,青海等地的山料开采条件要友好的多。山料的开采主要就是用TNT炸药炸,穿凿机械凿挖,成块后多借助人力、骆驼和驴子从山上往下运:
和田山料(于田)表面粗糙,棱角分明
山料的开采(采玉人徒步登爬)
当山料由于地质运动等原因进入河床,常年被水冲刷,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就蜕变成了圆乎乎的籽料。
和田玉籽料
当上述过程进行的不彻底,玉料被水流泥沙冲磨掉尖锐的棱角,但尚未形成圆呼的形状时,可称作山流水,如下:
和田玉山流水
以上两种都是水产的料子,当玉料没有落入水中,落入戈壁中时,离开了水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风沙的凌蚀,则能形成戈壁料,如下:
各种戈壁料小标本
其中,籽料目前发现的主要产地在新疆玉龙喀什河和卡拉喀什河,其它地方也有出产,但并非主流。如上提到的辽宁岫岩县的河磨料、贵州罗甸的罗甸料、俄罗斯俄籽等,他们虽然质地为闪石,并以类似籽料的形态出现,但和玩家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籽料还是有差别的。
第七问:请问编者什么是二上色?
第七答:先了解下什么是染色。染色也叫“烤色”,是在原本没有颜色或颜色不佳的玉石上,使用染料人为造假技术模拟玉石天然皮色的做法。
当将染色的手法运用于籽料时,即在籽料原有的真皮上染色,则称之为“二上色”、“加强色”、“皮上加皮”。
二上皮籽料
二上皮籽料把件
需要强调的是,很多人通过颜色入肉的深浅判断是否为染色,非常不靠谱!现在的做假工艺使用高渗质染剂,通过高温、高压、延长时间等办法,便可使颜色渗入玉石最内部,把整块玉石都染透!
第八问:经常听“脂粉”、“包浆”,请问编者是啥意思?
第八答:好像是河南的玉友喜欢把玉质叫做脂粉,“脂”为油,“粉”为细。脂粉好就是又油又细,玉质好。大概这样,具体还要问下河南的朋友
第九问:市场上常见的冒充和田玉的石头有哪些?有没有简单易行的区别方法?
第九答:先明确这里说的冒充指的是像和田玉而非和田玉的石头,广义的和田玉,如俄料、青海料等不属此冒充之列。
市面上常冒充和田玉-白玉的石头有岫玉、石英岩、阿富汗玉、大理石、蒙料、乳化玻璃等。如:
岫玉冒充白玉山料摆件
带黑岫玉冒充青花(非石墨包体,而是团絮状黑墨团装物)
石英岩仿造的戈壁料
阿富汗玉冒充籽料手把件
大理石冒充和田玉瓶
蒙料(玻璃)冒充和田籽料
乳化玻璃冒充和田籽料
市面上常常冒充和田玉-黄玉、黄沁的,包括岫玉、黄龙玉、卡瓦石(石英)等等。
岫玉冒充黄口
黄龙玉冒充黄沁
卡瓦石(石英)冒充黄沁
以上伪品你都能一眼认出来么?
-----------------------------------------------------------------------------------------------------------------------------如果不能,就这么办:
区别这些类似和田玉的石头,最保险的办法还是送检,很多人不屑,但送检能防止你犯最低级的错误。
当不具备送检条件时,可以采用一些辅助判断的简便方法,如小刀划玉石表面测定硬度,用玉划玻璃测试硬度,但这两种方法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否则,即便是假玉你也不见得划的动,或是把真玉划伤了。比较靠谱的做法是测试密度。
测试密度是判断珠宝玉石门类最行之有效和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可以较容易和准确的把和田玉、翡翠、石英岩、岫玉和玻璃等区分开来。
如下记录了密度测试的整个过程,大家手头只要有一台普通的称量称,按照如下步骤,自己也能动手进行密度测试。测试结果对照下图提供的密度查询表,可对存疑的宝贝进行初步的分类判断。
今天测试三个物件儿
用到的设备
第一步,三件待测样品分别称重,记下重量1。
第二步,杯子中注水后,放于称上,不用计重量,直接清零。
第三步,用细绳吊起待测样品,完全浸入水中,不要和杯子有任何接触,记下重量2。
第四步,重量1除以重量2,即得待测样品密度。查密度对照表:
对照看看今天检测的几件样品都是什么材料的:
你肉眼能分辨的出来么???
本实验使用万分之一天平、烧杯和碳纤维。自己在家测试时,完全可以用如下工具代替,不影响测试效果:
【秤】淘宝上50元左右的口袋珠宝称就够用了(能称量出小数点后一位数,即0.1克,最大称量500g。推荐自己用过一款hc的ES-06B,准确耐用)。
【杯子】不漏水,能装的下你要测试的宝贝就行。最好透明的,便于观察。
【细线】能承受的住宝贝重量的前提下,越细越好。较长的头发是很不错的选择。
需要注意:待测样品入水称重的一步最关键,要求完全悬浮在水中,四周和底部不能与杯体有任何接触,如下图:
正确的称量位置——悬浮!
就这么简单,自己动手试试吧!
第十问:编者组织大家去和田河里捡籽玉吧?说不定一不小心就发了。
第十答:新疆和田玉籽料主要产自于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如果就此你以为和田玉是在这样的环境:
那你就错了。
事实上,随着和田玉籽料价格的疯涨,受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采玉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涌入河道采用大型挖掘机滥采滥挖,同一段河床可能已经被五六十米的反复深翻了十几遍,几十遍。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2、30台挖掘机同时作业的现象习以为常,采玉的老板搭建的临时帐篷和机器旁的看玉人更是随处可见。和田籽玉靠捡的日子基本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的玉龙喀什河采玉现场,是这样的: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田玉形成的过程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