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记导演是谁许诚毅多高

《捉妖记2》9月开拍 导演:第一部太成功,压力很大|许诚毅|捉妖记2_凤凰娱乐
《捉妖记2》9月开拍 导演:第一部太成功,压力很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张晗透露,当初《捉妖记》就计划拍成系列,第二部将在9月开拍,2018年暑期上映,然后再用三年时间拍摄《捉妖记3》。《美人鱼》票房早已远远超越《捉妖记》,问及《捉妖记2》票房超《美人鱼》是否有信心,许诚毅表示,不希望去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压力虽然是动力,但想得太多就成负能量了。
胡巴已经成为一代萌神 北京青年报报讯《捉妖记》IP签约发布会日前举行,宣布蓝港互动与安乐影片达成合作,将研发《捉妖记》正版IP手游,安乐总经理、《捉妖记》导演许诚毅等亮相。张晗透露,《捉妖记2》将于今年9月开拍,预计在2018年暑期上映。导演许诚毅则表示有第一部的成功在先,自己压力很大。 《捉妖记》由许诚毅执导,累积票房达24.38亿元,是2015年票房冠军电影,其主角虚拟形象胡巴更以可爱呆萌的形象深受全年龄段观众喜爱。此次蓝港互动签约的手游改编权,包括了《捉妖记》以及已经开始筹备的《捉妖记》第二部。《捉妖记》作为一款奇幻题材的电影IP,原创世界观与虚拟人物形象构成其改编手游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影根据中国故事改编,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奇幻世界,并对妖的外形、性别、习性、社会阶层以及人妖关系都进行了完整设定,为手游的研发提供了极富特色的原创世界观架构。该片采用&真人+特效&的形式,主角胡巴为采用CG特效制作的虚拟形象,作为《捉妖记》IP的核心元素不涉及演员肖像权,因此《捉妖记》在改编手游时能够充分发挥IP自身的粉丝效应,也给游戏留下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许诚毅导演 导演许诚毅坦率表示自己没想到过胡巴会这么火,最早设计的胡巴跟现在不一样,比现在还胖。许诚毅也希望通过手游的开发来为《捉妖记2》寻找灵感。 张晗透露,当初《捉妖记》就计划拍成系列,第二部将在9月开拍,2018年暑期上映,然后再用三年时间拍摄《捉妖记3》。《美人鱼》票房早已远远超越《捉妖记》,问及《捉妖记2》票房超《美人鱼》是否有信心,许诚毅表示,不希望去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压力虽然是动力,但想得太多就成负能量了,最重要的是把故事先说好,&我们现在是有大概的故事大纲,也知道大概要说什么样的故事,下一步就是去看哪里拍了。&
[责任编辑:吴骝驿 PK015]
责任编辑:吴骝驿 PK01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播放数:537275
播放数:305120
播放数:227653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电影《捉妖记》制作幕后:历时七年特效花两年总花费3.5亿元_电影研究院_电影界
电影《捉妖记》制作幕后:历时七年特效花两年总花费3.5亿元
这部影片投资达到了3.5亿,是华语电影里投资最高的一部。从策划到上映历时七年,光后期1100多个特效镜头的制作就花费了两年。
两年零七个月,944 天之后,华语电影迎来了新的票房冠军。
7月26 日,《捉妖记》在上映的第11天获得了1.01亿元票房,总票房也达到了13.49亿,超过《人再囧途之泰囧》的12.73亿成功登顶,同时也成为了第一部票房过 13 亿的华语影片。
这部影片投资达到了3.5亿,是华语电影里投资最高的一部。从策划到上映历时七年,光后期1100多个特效镜头的制作就花费了两年。
动画特效也是《捉妖记》最大的卖点。导演许诚毅把他 26 年的好莱坞动画制作经验带回了中国,让内地观众第一次看到了好莱坞水准的动画与真人表演相结合,给华语电影带来了新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对得起票房冠军这个称号。
《捉妖记》的制片人,安乐影业总裁江志强说,他为这部电影赌上了所有家当&&当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投资这样一部全新类型的影片,并一路护航至其上映,在本就高风险的电影行业,仍然是一个异常大胆的举动。
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有多部影片都试图冲击《泰囧》的纪录;在这期间,中国内地的总票房又悄悄增长了一倍。蓬勃的市场,大胆的投资人,经验丰富的导演,加上工业化的生产流程,最终让新纪录在两年多之后顺利出现。
在介绍这个《捉妖记》的导演时,许诚毅被冠上了&史瑞克之父&的头衔。不过他本人对这个称呼显得有点不好意思。
这个头衔通常是给予一部电影的导演或者编剧,而他在《怪物史瑞克》这个系列前两部中只是一个角色设计师和动画主管,到了第三部才成为联合导演。
抛开这个宣传噱头,许成毅的确在好莱坞的特效和动画行业工作了 26 年,是好莱坞最出色的华人动画制作人之一。尽管《捉妖记》是许成毅第一部独立导演的长片,你很难把他称为&新导演&。
&他不是新导演,一点也不新。他在动画领域非常有名,美国人都排着队找他做动画。& 安乐影业总裁江志强说,他同时也是《捉妖记》的制片人和最大的投资者。
1998 年,许成毅回香港宣传梦工场的第一部动画长片《小蚁雄兵》,认识了做电影投资发行的江志强。已经在好莱坞工作十年的他,第一次向江志强表达想回来发展的意愿。
&本来我只想去几年好莱坞,但一待就待了这么久,所以那时候想找机会回来。&许诚毅告诉《好奇心日报》,&我说我想拍动画片,但被江老板拒绝了。&
江志强拒绝他的理由有两个,一是许诚毅当时只是一个动画师,缺少导演的经验;更重要的原因,江志强认为自己不懂动画,&不做自己不懂的东西&。
接下去 10 年,许诚毅从一个动画师逐渐转型为动画导演,参与《怪物史瑞克》、《马达加斯加》等影片让他逐渐积累了大型动画电影项目的操作经验;而江志强也从一个海外电影发行商变成了一名制片人,他投资的《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大获成功,推动中国电影进入了第一个大片时代,也让他声名鹊起。
与此同时,内地票房也从1998年的14亿增长到了2008年的43亿。主打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在当年取得了 1.82 亿票房,周星驰主打动画和真人互动的科幻电影《长江 7 号》票房更是突破了2亿&&分列当年内地票房的第四和第五名。
这一年,江志强找到了许诚毅:&要不我们来做一个动画和真人结合的电影吧。&
《捉妖记》的关键是&妖&,但真的不好做
&鬼&和&妖&在中国都有深厚的历史和庞大的群众认知基础,用电影行业最近流行的话来说,都是大 IP.不过&鬼&在内地是被禁止做为电影角色出现的,所以&妖&成了内地奇幻电影中的流行元素。
从小到大,你大概在不同的电影中见过各式各样的妖。最典型的是《西游记》,里头的妖怪尽管种类繁多,但形象上大同小异,现形之后就成了普通的动物&&这也是国内影视作品中妖的典型做法。[包括后来的《白蛇传》和各类作品里的狐妖]
许成毅觉得,这样用简单化妆做出来的妖太不过瘾了,他想要在《捉妖记》里面创造一种新的妖怪形象&&外型特别的,不那么凶悍带点萌态的妖。
在妖的外型上,许诚毅有意设计得&圆一些&,让妖显得&不太恐怖&,他在好莱坞设计的一些动画形象成为了灵感来源。比如其中的反派&血妖&看上去就有点像胖版的史瑞克,而妖怪村民们又会让人想起《驯龙高手》那些可爱的龙形象。
&我们画了很多不同的妖。里面有一些太西方,中国味道不够。当中有一个飞天小妖,这是头一个大家觉得够特别、很中国,之前没有见过。所以后来很多妖都学它加了草,就是他们的头发。&许诚毅告诉《好奇心日报》。
为了让妖显得更有&中国风&,许诚毅还翻阅了许多中国古代与妖有关的文学作品,包括《聊斋志异》、《山海经》,吸收了一些关于妖的描写。而竹高、胖莹、胡巴这些《捉妖记》里妖的名字,正是模仿了《山海经》里取名的风格。
&小妖王&胡巴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动画角色,而这只让许多人喜欢上这部电影的妖怪,设计起来却颇费了一翻工夫。
在最初的剧本和角色设定稿中,许诚毅给这个角色定位是一个&新生儿&,有一点像人类的小婴儿或者小动物,而由于真实的环境会更&脏&一些,为了和环境协调,所以胡巴颜色饱和度和纹理都会复杂一些。
不过当特效公司把设计好的胡巴展示给许诚毅看时,导演又觉得颜色和纹理让这个小家伙不那么萌和可爱了,所以又希望胡巴的饱和度尽可能单纯一些,纹理结构也尽可能整齐一些,颜色的变化也少一点。而当修改后的版本再放到环境中时,又&干净得有些突兀&,因此又在保证&萌态&的同时,通过增加细节结构,不断调整人物与环境的匹配度。
&概念设计反映了 60% 的特征,剩下 40% 的细节是在制作过程中定下来的。胡巴角色最后的定稿经历了反复的波折,不断返工,之后再定制细节,放到镜头里再去推敲。这是在实拍阶段中进行调整的,其他的妖也是类似的过程。& BaseFX 公司特效总监汤冰冰告诉《好奇心日报》,《捉妖记》中所有妖的形象和特效都由这个公司完成。
在&妖&的制作过程中,最麻烦的是要它们看起来动作协调。由于这些妖怪外型与人类相差太大,所以没法像《猩球崛起》那样直接通过体型相似的演员进行表演,再用后期特效变成猿类的方式。
许成毅在好莱坞的经验在这里派上了用场,当需要一个动画人物做出相应的表演时,他会亲自上阵充当这个&妖怪&,把妖怪的动作做给动画师看,动画师把这个过程拍成视频,做为制作的参考。&这个过程很困难,但他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需要的东西是什么。能和动画师每天,每两三天都会做一次交流和反馈。这对动画师帮助很大。&《捉妖记》视效制片人潘国瑜(Ellen Poon)说。
 人和妖产生互动,这部电影才算&活&了
到底拍不拍《捉妖记》,江志强犹豫了很久。
2009 年许成毅就和编剧袁锦鳞完成了第一稿剧本,当他们拿着剧本给一些圈内朋友和潜在投资人看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这部电影成不了。
被质疑最多的就是人和妖,动画与实景的配合,怎么做才能看起来不违和,才能像一部电影,没有人有好的解决方案。&这个(片子)风格非常独特没有先例,有一定的实验性。所以需要一定胆量去做这个东西,资金资源都花费很大。&汤冰冰说。
江志强和许成毅心里也没有底。于是他们一边完善剧本,一边与汤冰冰的团队合作,尝试做一些&试错&&&从剧本中挑了两个演员的三场戏,从拍摄到后期特效花了一年时间,看人与妖的配合问题能否解决。&其实就是为了自己说服自己,妖和人真的能互动。3 分钟的特效出来,我心里就有个底了。& 江志强说。
即使是有了成功的测试经历,在项目重新启动后,许成毅也保持了最大限度的谨慎。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制作了整部电影的故事板。&就算是没有动画(的部分),我也要看白百何和井柏然这场戏怎么拍,比如文戏怎么拍,这些东西有没有效果。&许成毅说。
这种做法同样给了演员的表演一个参考。当实际拍摄时,涉及到动画相关的复杂场景时,比如大场面的人、妖打斗,所有人都严格按照故事板走;而当拍摄并不复杂的互动场景&&比如井柏然抱着胡巴走时,演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觉进行发挥,而许诚毅则会和摄影师、特效团队对这些画面进行商量,在保证特效能实现的条件下,得到最好的画面和互动效果。
为了让演员更好地建立空间和虚拟人物的互动概念,许诚毅也会借用一些道具。比如当井柏然要与站在桌上的胡巴对话时,实际拍摄中采用的是一个与胡巴身材高度近似的矿泉水瓶,然后在瓶盖上放置一个乒乓球。
&这样演员在说话时,眼睛就可以盯着正确的地方;而且乒乓球足够小、矿泉水瓶也不粗,做后期特效的时候,胡巴的身体可以把它完全盖住,给后期节省时间。& 许成毅说。
放置道具的方法并不适合所有镜头,拍摄一些频繁运动的场景,比如打戏时,许诚毅就要采取另一种方式,通过进行语言提示来引导演员做出相应的表演,让演员自由发挥一些。
而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体会到片中妖和人的情感联系,许诚毅在设计妖怪的动作和表演里,也会参考对应演员的表演风格,&比如吴君如曾志伟变成妖的时候也会觉得像吴君如和曾志伟,观众会有亲切感,不然和主人公的互动就会觉得连不上。&
 1100 多个特效的制作,庞大工程如何被组织起来
动画与真人结合,卡通形象与真实环境的结合,角色形象的特殊性,都加大了《捉妖记》特效制作的难度。
这部以动画和特效见长的影片,一共制作了 1100 多个特效,因此也雇佣了一个庞大的特效制作团队。这其中既包括工业光魔这样好莱坞最顶级的特效公司,也有像 BaseFX 这样的经验丰富的本土公司。
国内的电影项目在制作特效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它与电影前期准备和拍摄过程割裂开来,等到电影拍摄完成才把素材丢给特效公司,导致最终超期超支,或者许多预设效果无法实现在尴尬。
《捉妖记》通过两种措施避免了出现类似的问题。
首先是通过请来工业光魔做为前期和拍摄的特效指导,进行技术要求的把关,保证特效的整体水准。包括合成、灯光、材质,演员有没有违和感,现场镜头如何分层拍摄,哪些场景要使用绿幕。
&工业光魔主要是负责前期拍摄,前期拍摄里面他们采集一些数字的信息,一些绿幕的拍摄的技术要求。&汤冰冰告诉《好奇心日报》,&它们保证的是(后期)有足够的素材可以用,然后包括在做相机追踪的时候需要准确信息,比如焦距。&
工业光魔相当于项目的&后盾&,而 BaseFX 这家与工业光魔合作多年,参与过《变形金刚》系列、《环太平洋》等大片特效制作的本土公司,则成为了《捉妖记》特效的&主力&。除了在 2010 年帮助完成了人与妖互动的测试,《捉妖记》1100 多个特效中,有 812 个由这家公司承担。
在 2012 年项目重新启动后,BaseFX 对项目进行了一个非常重要但常常被许多项目忽视的&预演&(Previs,&previsualization&的缩写)环节。
&简单来说,就是使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把电影的全部镜头(在电脑里)都做一遍。&汤冰冰解释说。这个过程是为了把导演在剧本和故事板中的情节呈现出来,从而找到每一个镜头的制作难点,以及实拍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比如场景有什么要求,需要做一些什么处理,是不是需要加绿幕,或者地面需要什么处理,这些都需要在这个阶段确定。&
&预演&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计算出项目基本的工作量,特效制作的预算,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也会给减少后期的工作量提供一些制作建议。
即使有了前期的&预演&,拍摄过程中工业光魔的把关,要在拍摄完成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 1100 多个特效,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这并不是许诚毅的长项,于是在电影实拍部分完成之后,他找来了认识多年的朋友潘国瑜作为视效制片人,帮他管理整个工程。
与许诚毅一样,潘国瑜也在好莱坞特效行业工作了 20 多年,经手过包括《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盗梦空间》等好莱坞大片的特效制作,熟悉整个特效的制作和管理流程。
&中国对好莱坞的流程不太懂,所以我们都要给他们一个方案。和很多公司开会,分配工作要做的好一点。前期有很多额外的工作,很多计划。&潘国瑜告诉我们。
除了对拍摄环节进行技术把关,一些大场景的概念图设计也交给了工业光魔。而由于 &BaseFX 与工业光魔合作多年,熟悉好莱坞的特效流程,在中国公司中制作能力又比较突出,所有妖的特效镜头、火球与龙卷风,以及一些大场景的特效都交给了这个公司;剩下的一些没有妖的合成镜头,则被分给了另外几家中国特效公司,加快整体的制作进度。
&每天交东西给他们,剪辑之后要出每个镜头有几个帧,颜色是怎么样啊,她们怎么处理啊都需要开会。&潘国瑜说,快速及时的沟通,传递准确的要求是保证工作按时完成最有效的方式,&每天不停沟通,有什么事马上反馈,不同城市就 skype.不停地问问题,而不是等一星期。&
而当特效公司对于一些需要创意的制作要求不太理解时,潘国瑜的团队需要发送照片、视频等不同的素材给制作公司做为参考。
潘国瑜的组织和支持给汤冰冰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BaseFX 承担的那 812 个特效,历时一年半,每一个镜头需要走 15 个流程,前后一共有 400 多个人参与了这个项目。&大家开始控制得比较紧,整体的节奏不错,每个星期、每个进度都清楚要做什么,辛苦但是比较顺利。& 汤冰冰说。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责任编辑:枯川专访《捉妖记》导演许诚毅:梦工厂同事不知我是中国人|许诚毅|捉妖记_凤凰娱乐
专访《捉妖记》导演许诚毅:梦工厂同事不知我是中国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许诚毅今天的成功属于中国梦还是美国梦? 曾经的美国梦。 &当时我在老板眼里就是个英文不怎么样的小个子。&1989年,许诚毅26岁,他从香港飞到美国,希望在当时统治世界的好莱坞动
《捉妖记》导演许诚毅接受凤凰娱乐专访,一解这位&史莱克之父&的美国梦与中国梦 许诚毅今天的成功属于中国梦还是美国梦? 曾经的美国梦。 &当时我在老板眼里就是个英文不怎么样的小个子。&1989年,许诚毅26岁,他从香港飞到美国,希望在当时统治世界的好莱坞动画王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或许是幸运,他起初所在的广告动画公司很快就被梦工厂动画收购了,许诚毅就这样成为了后来跻身&动画片巨头&的梦工厂,成为了其初创时期的&骨灰级&员工。众所,当时的梦工厂影业与动画部门尚未分家,某种意义上,当时的好莱坞&第一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也就成为了与许诚毅共事的人。随后梦工厂总裁杰弗里&卡森伯格亲自率领梦工厂的动画团队制作了动画片《小蚁雄兵》,这是英文不好的许诚毅参与的第一个好莱坞动画长片。随后,许诚毅凭借超强的工作能力与艺术创意才能,逐渐在梦工厂内部步步晋升。&后来我碰见卡森伯格,他总是说:哇!你小子英文什么时候说得这么好了!&于是来到1998年,许诚毅被任命为梦工厂下一部动画片的&角色设计师&,而他所设计的这个角色,就是后来名垂动画影史的&怪物史莱克&。 2001年,制作三年的《怪物史莱克》正式上映,这部动画片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该片以反常的&丑角&作为主角,几乎很好地将恶搞与戏谑的元素与动画片类型进行贴合。该片不仅票房飘红,而且收获了梦工厂动画史上的&最高口碑&,该片也让梦工厂在奥斯卡动画长片奖上结束了&迪士尼/皮克斯&的常年垄断,梦工厂也第一次成为可以与皮克斯相提并论的动画基地。而许诚毅也因为设计了&史莱克&这样一个红遍全球的卡通形象,而获得了有&动画界奥斯卡&之称的&安妮奖&中&个人突出贡献奖&的提名。三年后,《怪物史莱克2》如期推出,该片一举问鼎当年北美票房冠军,并在青少年群体中造成巨大反向,据当年的数据调查,不少女孩看过《史莱克2》后再也不嫌弃自己的男朋友丑了。值得一提的是,《史莱克2》还在&世界影史动画片票房冠军&的位置上呆了五年之久。 &后来,当再有人找老板讨论创作问题时,卡森伯格一般都会说,去找Raman(许诚毅的英文名)吧,艺术层面由他全权把关,他点头就行。&许诚毅说,他在梦工厂后期几乎获得了老板卡森伯格的全权信赖,随后许诚毅直接被任命为《怪物史莱克3》的联合导演,与克里斯-米勒一起执导了该片。而在梦工厂决定投拍《功夫熊猫》时,许诚毅则主动请缨帮忙。同事为他的格外热情而诧异,许诚毅答:&因为《功夫熊猫》有中国元素!&这时,他所有的同事都有了更加惊人的反应:&什么?你是个中国人吗?& 江志强曾透露,在许诚毅供职梦工厂的最后两年里,他的年薪折合港币足有几千万。许诚毅也很谦虚:&我从一个英文很烂的小职员能做到后来《史莱克3》的导演,应该是运气的缘故吧。& 如今的中国梦。 或许真的有身份认同感方面的原因,在结束了《怪物史莱克3》的拍摄工作之后,他返回香港,就在一家咖啡馆的角落,许诚毅与曾在《史莱克》宣传期结实的&香港外片代理商老板&江志强聊起了自己的理想。江志强并不仅仅是好莱坞片在香港的代理商,这位&安乐电影&的创始人还是一位响当当的&金牌制片人&,就在他与许诚毅见面前的几年前,他刚刚与徐立功以制片人身份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截止到目前,徐立功与江志强仍然是仅有的两位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华人制片人。不过在最开始的时候,江志强却对许诚毅&要拍一部华语动画片&的想法提出了否定,几经讨论,他们有了拍摄一部&实拍与CG结合电影&的想法。江志强找来了的御用编剧袁锦麟,在他的协助下,许诚毅有了一个清晰的故事大纲,而依照这些灵感,许诚毅手画多稿,绘制了目前华语影史上最萌的CG动画形象&&&胡巴&。那是2006年,距离《捉妖记》上映还有9年。 &我其实仍然是梦工厂的人,到现在理论上也是,因为我并没有。&虽然,许诚毅在这9年间,还是帮助老东家梦工厂拍了几部动画短片,并且为其在上海开设的&梦工厂&带了带新人。不过《捉妖记》的拍摄计划一直没被完全搁置。最终该片在2013年正式启动,2014年第一次杀青,历经波折,2015年春节重拍,7月上映。尽管历经磨难,但9年磨一剑的《捉妖记》还是问世了。在成本严重超支、总投资高达3.5亿,被业内普遍看衰的情况下,许诚毅带着&胡巴&逆风起航,以首周近6.8亿人民币的成绩笑傲华语影史。
起初,小妖王&胡巴&不走萌系路线,反而更凶更胖 谈&胡巴&缘起:完全手画绘制 一开始更胖更凶 凤凰娱乐:江志强这次在《捉妖记》的创作方面参与度有多高? 许诚毅:其实江老板参与挺多的,因为我本身是一个拍动画片出身的导演,所以对很多实拍电影的东西不是很熟,比如说我可能几年前就跟江老板说,我们什么时候定演员啊?谁演哪一个角色啊?江老板就说:这么早定干嘛?我这才了解不应该那么早就定演员,有些东西需要等快开拍时看谁有时间再定。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江志强在旁边指导我、提点我。以前我在美国拍动画片,可能配音演员是在几年前就定下了。比如说配《功夫熊猫》,她可能是在《熊猫》制作的三年里抽出自己不同的时间来帮我们配音,所以也需要很早就定下她。那么具体到《捉妖记》,是江老板告诉我要找哪一个演员,然后我会去研究这个演员之前拍过什么电影,当然有些他一说名字我就知道,比如说,她之前的电影我都看过。但还有一部分演员是他用自己的经验帮我找到的。 凤凰娱乐:能否谈一谈&胡巴&的形象设计过程? 许诚毅:这个是我本人设计的。我们其实画了很多不同的胡巴,之前我们做过一个测试的短片,因为这个项目比较新鲜,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电影要怎么拍,江老板开始时也不确定这电影是不是可以拍。我们就拍了大概3至5分钟的一个短片,里面有初版的胡巴,它跟现在不一样,原来的更胖,也比较凶。其实我手画了很多不一样的胡巴,因为梦工厂的要求也是一样的,首先用手画,然后才挑。开始就觉得胡巴在电影里面是一个小婴儿,所以就参考了很多真婴儿的照片,还有他们的特性,比如说脸颊红红的。但我们也设定《捉妖记》里面的妖,男的要有四只手,女的要具有四条腿,胡巴是一个小男孩,所以就他有四只手,而它的四只手还没有太成形,就要设计的比较软。除此之外,他头上的草也是后来加的,开始胡巴头上还有四条会动的东西,但后来我们在设计那个小飞机时觉得应该融入很多大自然的特点,所以就把胡巴的头发变得像草一样,但那又不是草,而是会因为他情绪变动而随着摇摆的头发,比如开心时,头发就会摇得厉害,不开心的时候,头发就会垂下来,就像狗尾巴。 凤凰娱乐:本片编剧是《风暴》导演袁锦麟,他的参与度有多高? 许诚毅:其实《捉妖记》的开头就是我和江老板谈的合作,最早我们看了很多日本漫画,想把它们改成电影,也看过一些别人写的剧本,但后来他觉得都不够好。所以他就叫我跟袁锦麟两个人在香港的一个茶餐厅碰面,然后我们两个就聊要拍什么东西、什么东西拍出来会特别过瘾。聊完之后袁锦麟就去写了《捉妖记》的大纲。其实那个大纲已经非常完整了,比如&男人怀孕,生了一个妖怪&这个最好的桥段在这个大纲里就已经有了。而且小岚(白百何饰)、宋天荫(饰)、胡巴这些角色也都在,只是后来在写剧本时,又慢慢把他们的性格完善得更好。 凤凰娱乐:你和袁锦麟的合作与你在拍《史莱克3》的时候和克里斯-米勒的合作有什么不同吗? 许诚毅:不一样,跟克里斯合作《怪物史瑞克3》的时候,分工主要是:我负责动画技术,他负责故事。因为我本身是动画师出身,所以很多动画的东西,他会让我去管,比如怎样跟动画师沟通,&史瑞克&怎样表现等等&&而克里斯主要是编剧出身,所以他就比较关注故事板那方面。 而我跟袁锦麟是很好的搭档,虽然他当时因为要拍《风暴》所以很忙,我开拍的时候,他人无法赶来,但我会给他打电话,跟他叙述我每天的想法,比如告知我对剧本的修改,他也会分享一些他自己新的点子。因为他是编剧,他写每一剧台词的时候一定都是有原因的,所以我告知他删改之后,他往往也会提醒我:这一句你删了,后面的一些东西可能就不清楚,如果你要删,那么后面的情节需要做什么改动&&因此我们是很好的合作关系。 凤凰娱乐:本片是否在有意模仿《驯龙高手》? 许诚毅:我觉得妖的设定跟《驯龙高手》没有太多的关系,还是不太一样,因为我们设定妖的造型时,我是看了很多《山海经》里面的东西,但要是观众都觉得《捉妖记》跟《驯龙高手》有点像,我也觉得很高兴,毕竟我也是(梦工厂)家庭的一个成员,而《驯龙高手》则是家里很骄傲的一个电影。
补拍工作曾让许诚毅精疲力尽,好在付出总有回报,萝卜通气,苦尽甘来 谈补拍:时间相当紧张 对井柏然表演的执导不容易 凤凰娱乐:能否谈谈&涉毒事件&后的补拍过程? 许诚毅:相当紧张,当初我们不知道要等多久才可以上映。后来江老板决定还是要主动一点,所以就决定换演员。我自己很尊重这个决定,因为他投资最大,然后他告诉我,我们这样做的话,他希望暑假就上映。我马上就要算:如果到暑假就要上,我们有多少特效需要马上做完&& 于是,大概在2014年11月,刚好也是《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快要上映的时候,井柏然等主演在路演、准备首映。那个时候我就跟井柏然碰面,然后开始准备,很多景都要重拍。我头一个反应就是:布景都去哪里了?服装道具去哪儿了?我们有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做。最后实拍其实大概是5个多星期,但是每一天都基本上拍得很长,因为我白天拍完一场戏,当天晚上就要剪,剪完我就要发回去做特效。这不是说等我们拍完再慢慢剪,才开始做特效,来不及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在于,所有特效都重新做是根本来不及的,所以就需要把旧版镜头与新版拼起来。我举个例子来说,有个电影前半段的场景是井柏然坐在一个地方,然后有一个妖过来看他。这个场景,我们在一年前已经做完了整个妖的特效了,所以当我们要重拍时,就要根据已经做了的特效去指导井柏然的表演,但是他在片场又看不到CG做出来的妖,所以这个表演和指导过程都很难。而且我们重拍的时候,一些已经做了特效的镜头更难拍,因为要分出来哪个镜头是已经完成特效的,没有特效的部分当然就容易得多。& 谈行业:梦工厂裁员与上海无关 特效公司发展要谨慎 凤凰娱乐:你作为梦工厂的核心导演,如何看待梦工厂在美裁员在华招工一事? 许诚毅:这跟中国这边的(业务开展)完全没有关系,因为梦工厂在中国是开发自己的东西,而非中国这边要接管美国的业务,我们没有要把美国所有工作都拿到中国做的想法,因为中国这边已经够忙了,他们要先做自己的东西,这个已经要花很长的时间,也没有时间去帮美国那边做。 美国那边裁员主要还是因为其中有段时间梦工厂一年要拍三部电影,然后有几部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心里也很不舒服,后来梦工厂裁员,有很多人被炒掉了,其中很多都是我的朋友或者十几年的同事,那个时候还正好是我们要补拍《捉妖记》的时候,我很突然的收到信息;一天醒来,收到前同事发的邮件问:&你听说了吗?我们在硅谷的那个公司要关了。&因为那个总部是我刚刚去美国工作的地方,后来梦工厂把它买了下来,成了梦工厂的一部分,所以我对那个总部有着二十几年的感情。然后也因为要关闭那里,所以所有的前员工都在那儿组织了一个很大的聚会,在那里工作过的员工都回去拍个照,但他们知道我因为要补拍《捉妖记》无法抽身,所以就拿我一张照片,放在了那&最后的合影&的中间。 凤凰娱乐:你认为特效业在《少年派》特效公司破产后持续低迷的原因是什么? 许诚毅:其实我觉得现在特效产业低迷和《少年派》特效公司破产没有关系,还是主要看每一个公司具体的运作情况,这其实是决定性的。因为我在去梦工厂之前也曾经在美国有过这种经历:比如我们做了一个项目,但下一个项目什么时候来呢?不知道。有什么东西要做呢?也不知道。因此我们也需要做很多我们自己不爱做的东西。毕竟公司还是要赚钱,员工还是要拿工资。 所以我觉得每个特效公司不要想着发展的多快,但另一方面,有的时候一个拖期的电影也确实可以拖垮整个特效公司。所以还是要谨慎一点,仔细考虑好怎么去控制一个公司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我觉得还是挺好的,毕竟现在还有很多特效电影在开发当中,所以还会对这个行业产生很多这方面需求的。就看这些公司怎么去利用这些机会了,而不是把自己的业务面扩张得那么大。 凤凰娱乐:你认为,在美国的华裔动画师的晋升空间是否非常有限? 许诚毅:我觉得在我们的行业里真的没有以&华人、白人、黑人&来分谁可以做什么,谁不可以做什么。我是在那个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我也跟他们学了很多的东西,那他们也看到了我身上一些特别的东西,所以给了我一些担当更大职务的机会。但在美国很多地方还有很多很好的华人,他们也在默默地工作,可能就没有这个机会做到我这个成绩,我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 凤凰娱乐:你是想说不是环境的原因,而是运气的原因? 许诚毅:一部分是运气,还有我也问过老板,为什么我可以有导演一部长片电影的机会?这样说吧,或者可能因为他们是看着我在梦工厂长大的。他们从我刚来美国时英语说得不好时就结识了我,从我有沟通方面的问题到很努力地把这些问题解决,再到每一次他们布置我去代领小组完成一些设计时,我也都带得不错&&都让他们看在眼里了。我老板卡森伯格开始的时候只是觉得我是一个英文很差的人,他连我叫什么都不记得,到后来他才慢慢说&你英文为什么已经说得这么好了?&再到最后,他已经可以跟别人说:&Raman点头即可,他都懂。&这就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这样他们就没有过分看重你来自哪里或看重你的肤色了,我还记得我拍完《怪物史瑞克3》,梦工厂准备筹拍《功夫熊猫》,因为导演是我的朋友,我就主动说:&《功夫熊猫》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忙!&他们就问&为什么你对《功夫熊猫》这么有兴趣?&我答:&因为里面有中国元素而我是中国人。&他们就非常诧异:&什么?你是中国人吗?&因为他们和我共事太久,早就忘了我以前是从哪儿来的了,他们只觉得我是他们的一个同事而已。
许诚毅带着他的乐观,走到了事业的顶峰 采写/波米 视频、摄影/宋如辉 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播放数:537275
播放数:305120
播放数:227653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许诚毅真实身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