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老是在cpu温度老是过高交高会不会变

粮油食品科技第18卷2010年第1期;油脂开发;大豆油煎炸过程中主要卫生指标变化分析;张力;(吉林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吉林长春130061;摘要:就大豆油在煎炸过程中羰基价、酸价、过氧化值;于探讨大豆油在煎炸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间第5h出现泡沫,第7小时泡沫不再消失,其他;变化同连续煎炸试验;煎炸试验结束时,,连续煎炸试验的油与间断煎炸试验;对市内饭店煎
粮油食品科技第18卷2010年第1期
大豆油煎炸过程中主要卫生指标变化分析
(吉林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吉林长春 130061)
摘 要:就大豆油在煎炸过程中羰基价、酸价、过氧化值等三项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目的在
于探讨大豆油在煎炸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关键词:大豆油;煎炸;卫生指标中图分类号:TS2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025-02  我们在市场中随机抽查了食用煎炸品,并针对食用植物油(主要是大豆油)在煎炸过程中羰基价、酸价、过氧化值等三项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抽样检验和实验分析。
时间第5h出现泡沫,第7小时泡沫不再消失,其他
变化同连续煎炸试验。
煎炸试验结束时,,连续煎炸试验的油与间断煎炸试验的油起泡沫时间不一致,二者相差2h。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一是煎炸油的使用量多少有关。间断煎炸试验一次使用植物油比连续煎炸试验一次使用量少5kg,油脂在高温作用下氧化分解相对快,油脂劣变的快。二是和煎炸时间有关。油温从室温升至煎炸所需温度每次需30min,而油温由高温降到100℃时大约需1h,降到室温需2h。间断煎炸试验反复升温降温,植物油在高温条件持续的时间要比煎炸要长8~10h,并且在间歇时间内,油温降至室温时,与空气接触,再加热时易于热氧化。所以间断煎炸试验油质劣变的快。四项指标的变化也证实这一点。2.2 三项指标变化
对市内饭店煎炸油进行间断煎炸和连续煎炸试验,检验结果见表1~表2。
表1 豆油日煎炸2h三项卫生指标检验结果
采样时间空白
2h4h6h8habrp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大豆油:市售。
煎炸油来源:
(1) 一次投入锅内豆油20kg,连续不断煎炸油条12h。煎炸过程中不添加新
油,每2h采一次油样,共采集6份豆油样品。同时每隔15min测一次油温,连续煎炸的豆油油温在210~240℃之间,平均油温是240℃。
(2)间断煎炸大豆油 一次投入锅内豆油15kg,每日煎炸面食2h,连续煎炸4d,每日煎炸结束
时采一次样品,共采集4份豆油样品,每隔15min测一次温度,豆油温度在210~270℃之间,平均温度为240℃。
上述两类煎炸油样品共10份。
试验仪器:UV-2102PC分光光度计;FA2004B分析天平。1.2 试验方法
羰基价:2-4二硝基苯肼法,GB/T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酸价:氢氧
/(mmol/kg)
/(KOH)/(mg/g)
3....&0.01
过氧化物值
/(mmol/kg)0..090.160..22&0.5
化钾滴定法,GB/T;过氧化值:碘量法,GB/T。
2 结果与分析
2.1 感官变化
豆油连续煎炸8h左右开始起泡沫,逐渐增多,连续煎炸11h,泡沫充满整个油面不再消失。
间断煎炸试验豆油在第三天煎炸时,相当煎炸
作者简介:张力(1957-),男,吉林长春人,高级工程师.
ζ                                                            μ 
表2 豆油连续煎炸三项卫生指标检验结果
采样时间空白
2h4h6h8h10h12habrp
粮油食品科技第18卷2010年第1期
类、酮类、低级脂肪酸,势必造成羰基价增高。同时油脂的感官变坏,色泽变黑,黏度增高,香味变劣,烟点降低。
连续煎炸2h羰基价为35.79~37.44mmol/kg,间断煎炸2h羰基价为56.35~61.45mmol/kg,相当煎炸试验煎炸2h羰基值含量。根据实际观察煎炸2h,油脂变化不大,炸出的食品无论从感官,还是质
/(mmol/kg)
/(KOH)/(mg/g)
3.....&0.1
过氧化物值
/(mmol/kg)0.10.20..&0.1
量看都很好。
酸价是评价油脂酸败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酸价的高低表示油脂新鲜程度。国家标准规定,酸价≤4。油脂受热后,酸价超标率很高,这是由于在高温作用下,加速油脂氧化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造成酸价升高。酸价与油温的关系有待于今后进一步。
,,它和油脂新鲜程度密切相关。
我国油脂过氧化值参考指标为0.15%,从检测结果看上看,过氧化物值变化无规律;豆油连续煎炸试验过氧化物值基本衡定,间断煎炸试验过氧化物值随煎炸时间忽高忽低呈不规律变化。
过氧化物值是评价油脂氧化酸败非常敏感的指标,但本次调查试验研究没有发现油脂在高温条件下过氧化物值与时间关系的规律,采用过氧化物值评价煎炸油还需深入研究。
  由表1和表2检验结果可知,豆油的连续煎炸试验和间断煎炸试验,羰基价随煎炸时间延长而增高,经统计学处理,续煎炸)=0.9629,r2(=,P&0.01,故相关系数有高度显著性,正相关性。分别做回归直线见图1~图2。图中各点是煎炸试验煎炸油羰基价坐标
图1 大豆油连续煎炸试验羰基价与煎炸时间回归直线
(1)油脂长时间在高温作用下,其感官性状和卫
回归方程为Y=3.4X
生指标都明显劣败。
(2)试验结果表明,油脂的羰基价与煎炸时间有
明显的正相关性,随煎炸时间延长而明显增高。酸价变化与煎炸时间无明显关系,油脂长时间在高温作用下,过热现象严重,油脂氧化分解,酸价超标严重。说明在煎炸过程中随时添加新油是降低酸价的有效措施之一。过氧化物值在煎炸过程中变化无规律,不是煎炸油劣变的灵敏指标。
图2 大豆油间断煎炸试验羰基价与煎炸时间回归直线
(3)通过本次煎炸试验结果表明,在煎炸过程中
回归方程为Y=-11.658+35.135X。羰基价的高低,是油脂酸败的重要指标。油脂在高温作用下,油脂变劣,不饱和脂肪酸一方面发生聚合,一方面还可发生氧化反应,最后分解生成醛
随时添加新油,定期清除残油、残渣,是避免油温过高,延缓油脂劣化行之有效的方法。
(4)为监测炸油的质量,关于其他指标的变化有
待于今后进一步调查研究{μ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高等教育、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30大豆油煎炸过程中主要卫生指标变化分析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煎炸过程中的各种食用植物油。 2 引用标准 GB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7102.2 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PC)的...  发生过部分大豆油中溶剂残留超标、 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以及相关的分析方法标准如...分析后认为,造成油茶籽油苯并(a)芘超标的原因主要...  但由于大豆油在高温煎炸等食品加工过程中往往被 反复利用,油脂与氧、水分过多...通过分析确定荧光光谱与基本化学指标的变化 规律之间的关系。LC-MS 产生的谱图...  (甘油三酸酯) 极性较大的一些成分; 是甘油三酸酯...II. 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创意简历模板汇集 推理型题分析与总结文档贡献者 SY...  “这种大豆油应该是精炼程度比较高,所以在实验中表现较好。 ”云无心分析。 ...本刊综合各植物油在煎炸过程中的油烟和卫生指标, 建议消费者在家庭煎炸用油上...  (C) A、鸡油 C、大豆油 B、黄油 D、燃料消费 ...生物质指标主要是指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和(D)等 A...A、包炸 B、摇炸 C、煎炸 D、托炸 52.配菜...  的标准,比如《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植 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等...煎炸油在油炸过 程中产生一定的化学变化是必然的,就像食物中其他主要化学成分一...  法测定大豆油、菜籽油、猪油、油炸大豆油、油炸菜籽油...分析天平称取已于130℃烘干2小时的重铬酸钾约0.12...通过对食用油煎 炸过程中各指标所发生的变化研究, ...  潲水油和煎炸老油的酸价与国 家指标相差较大,可...荧光分析方 法灵敏、准确,但检测过程对实验室要求较...同时测 定地沟油中微量元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元宝大豆油在8摄氏度左右环境下析出的白色结晶
  中国山东网青岛频道1月30日讯 &零上温度的条件下元宝牌大豆油结出了一层白色颗粒,这豆油下面是什么东西?&有市民向中国山东网青岛频道反映,单位所发的元宝牌大豆油在8摄氏度的环境下结有一层白色颗粒状固体。豆油生产厂家青岛益海嘉里花生油有限公司品牌经理孙先生表示,豆油并不存在质量问题,在零上温度存在的豆油结晶可能由运输过程中温度较低造成。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豆油的凝固点低于花生油等其他食用油,零上温度的条件下一般不会结晶。
  爆料:大豆油在零上温度条件下结晶
  1月28日,有市民发布微博询问&这豆油下面是什么东西&?市民近日突然发现,单位所发的5升装元宝牌转基因大豆油底部析出了一层几厘米厚的白色颗粒状结晶。由于大豆油一直都被存放在8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豆油也尚未开封,常温状态下凝固引起了市民的质疑。
  对此,有网友认为这属于正常现象,&大豆油到冬天都会这样子的,温度低的缘故。&也有网友怀疑大豆油中掺杂了其他种类的植物油。&可能是掺入了棕榈油。棕榈油和大豆油凝固点温度不同,棕榈油更容易凝固。&
  厂家:可能在运输过程中结晶,无质量问题
  元宝牌大豆油生产厂家青岛益海嘉里花生油有限公司品牌经理孙先生表示,元宝牌大豆不会存在质量问题,大豆油结出白色固体颗粒属正常现象,&我们的产品都是大批量生产,我们对产品质量很有信心。&
  对于&豆油在8摄氏度的环境下结晶&的情况,孙先生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豆油在运输过程中因温度较低结晶,而随后放置在零上温度环境时结晶融化较慢,油中依然存有部分结晶所致。&即使是同一批生产、运输的大豆油,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晶情况。&孙先生解释道,运输途中一般靠近集装箱外壁的豆油因环境温度较低易凝结。
  粮油质检中心:豆油凝固点低,零上温度一般不结晶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豆油的凝固点低于花生油等其他食用油,零上温度的条件下一般不会结晶。但由于近年来豆油的制作工艺方式繁多,即使是同一种类植物油因制作工艺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凝固点。因此,大豆油的凝固点温度并无明确标准。
  日起实施的《大豆油国家质量标准》(GB )规定,大豆油在0℃条件下,5.5小时不出现絮状物为合格;超过5.5小时或温度低于0℃(或长时间在低温条件下)会出现析出物,如絮状物或凝固状,则属于正常现象。(郑贻丹)
作者:郑贻丹 &&&&编辑:胡立荣浸出油不安全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浸出油不安全吗?
食用油的制做方法安全吗?化学浸出油有毒吗?
本文作者:qiuwenjie
流言: 某品牌食用油是化学浸出法制取!这种工艺的优点是出油率高,企业能降低成本,缺点是产生两种物质:铅汞残留和反式脂肪酸!这两种物质是强烈致癌物质。浸出溶剂正己烷是神经毒素,接触极其微量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真相: 我国国标对在食用油中正己烷之类的溶剂残留的标准是不得检出,浸出油厂用的正己烷都必须是食品级的,食品级的正己烷经过重金属脱除处理,铅、砷等有害金属残留都低于10ppb(亿分之一),这么低的残留不会对生产的油有危害。脱除溶剂的最高温度只有110℃,远远达不到反式脂肪酸生成的温度。实际上,精炼一级油是无法通过检测手段来检验最初的制取工艺的。无论是压榨工艺还是浸出工艺生产出来的油,只要符合我国食用油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就都是安全的食用油。
浸出油的安全性
食用油的制取工艺主要有两种:压榨和浸出。压榨作为一种传统工艺,自古以来人类就用这个方法来获取油脂。但压榨后的油饼的残油率大约在7~9%,饼中剩余的油脂因为比较分散地分布在油料细胞间,很难用压榨法提取出来。
从左到右分别是:大豆、经过膨化处理还未浸出的大豆料胚、豆粕
浸出法是利用油脂和有机溶剂相互溶解的性质,将油料破碎压成胚片或者膨化后,用有机溶剂——一般情况下是正己烷,和油料胚片在名叫浸出器的设备内接触,将油料中的油脂萃取溶解出来,然后通过加热汽提的方法,脱除油脂中溶剂。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油料残渣中的残油降低至1%率以内。以大豆为例,浸出法比压榨法的出油率要高50%。对现代食品工业来说,这个数字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差距。
和压榨法相比,浸出法的出油率大大提高,生产条件好,生产成本也大幅降低,可以为人们提供低价的食用油,浸出油的安全性又是如何呢?
很多人知道正己烷是现代石油化工的产品,本能的觉得浸出油是“用汽油泡出来的”,进而联想到吃浸出油就是吃汽油,不安全、不健康、有毒等等想法就浮上来了。有些人即使知道浸出后续有脱除溶剂的工艺,但是仍然很担心正己烷能否脱除干净,残留的正己烷是否对人体有害。
正己烷是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是69.74℃,易于挥发,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导致人体出现头痛、乏力、四肢麻木、呕吐等症状。流言正是利用正己烷的这种性质,来证明浸出油的不安全。
工业生产中,油料中的油脂被正己烷萃取出来形成的混合液叫做“混合油”。我们利用正己烷的沸点低的特性,将混合油和油料残渣分离后,通过几次加热汽提(最后一步加热至110℃左右),将正己烷去除,得到的粗油,叫做浸出毛油。挥发掉的正己烷经过冷却后回收,循环利用。正己烷因沸点低极易挥发,所以经此一役,混合油中的正己烷绝大部分被带走,溶剂残留能降低至100ppm(万分之一)左右。100ppm看起来也是个蛮大的数字,是不是还不安全呢?且慢,这个毛油并不是我们直接食用的油。对大部分油料来说,不管是压榨还是浸出,得到的毛油因为含有磷脂、游离脂肪酸、农药残留等,不能直接食用,都必须经过脱胶、脱酸、脱色和蒸馏脱臭等精炼工序后,才能得到可供我们食用的油。
最后得到的精炼一级油,我国国标对正己烷之类的溶剂残留的标准是不得检出。
流言里还说“浸出油因为用了正己烷,这种石油化工产品有重金属铅汞等残留,这些重金属在加工过程中都进入了油里;另外在脱除溶剂的过程中需要高温,将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这些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实际情况是,正己烷分为工业级和食品级。 浸出油厂用的正己烷都必须是食品级的。食品级的正己烷经过重金属脱除处理,铅、砷等有害金属残留都低于10ppb(亿分之一),这么低的残留不会对生产的油有危害。另外,油在高温下确实会生成部分反式脂肪酸,不过温度要超过220℃这种反应才会发生,而脱除溶剂的最高温度只有110℃,远远达不到反式脂肪酸生成的温度,如果消费者在家做煎炒炸的烹饪,倒是很容易让油温超过220℃。
以前的粗油烟点低,让大家习惯在油锅冒烟后再炒菜,但是现在的精炼油烟点升高了,所以达到同样温度不会冒烟。所以不必等到油锅冒烟再炒菜 /
浸出法制油的历史与现状
浸出法制油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20世纪初已经成规模地在制油工业中得到应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成熟,浸出法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主流的制油工艺。比如在年,美国收获的大豆油料中,有93.2%都是采用浸出法制油。我国在1949年之前,只有一些零星的外资浸出油厂分布在沿海地区。1955年,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一家浸出油厂在吉林投产,开启了我国大规模浸出法制油的历史。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到2005年,浸出油的产量是油脂总产量的80%,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已超过90%。
现代油脂加工厂中,对于一些低含油的油料,比如大豆,采用的是直接浸出工艺;对于一些高含油的油料,比如菜籽、花生,则采用先压榨后浸出的工艺。纯粹的压榨法制油目前仅保留在某些可产生特殊风味的油脂加工中,如橄榄油、芝麻油等。
土法榨油更好吗?
现在有很多城市人推崇农村里的土榨油:在一个农贸市场的角落里,菜籽炒熟之后进入榨油机,香味浓郁的油就出来了。很多人认为这种油天然营养、无污染、无添加剂,是绿色健康安全的食品。我们从食品安全角度分析,这种油真的更好吗?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种榨出来的毛油里面都有什么成分。经过精炼后的油脂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而粗榨出的毛油里除了甘油三酯,还有一些其它的组分:游离脂肪酸、磷脂、油料渣末,以及在种植、收获、晾晒、储藏等各环节可能带入的多环芳烃、黄曲霉毒素及农药残留。
毛油加入磷酸和热水后,底部黄色的那层是析出来的磷脂
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的存在,首先使得油脂不稳定易于氧化,缩短了保质期;另外这二者的存在还使油脂在加热时容易冒烟。油脂加热至持续发烟的温度,称之为烟点。一般情况下,大豆毛油或菜籽毛油加热至150℃就开始大量冒烟,而精炼油的烟点能提高至210℃以上。油脂加热后的烟里含有丙烯醛,这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能够损害呼吸系统和眼睛。考虑到中国人烹饪的时候普遍喜欢把油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那这种油对健康的危害就更明显了。
至于多环芳烃、黄曲霉毒素及农药残留,这些更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物质,需要脱除。精炼工段中,通过吸附、蒸馏等过程,可将这些危害物质降至安全范围。
从左到右分别是:毛油、中和油(经过脱胶和脱酸)、脱色油(经过吸附脱色)、精炼油(经过脱臭)
由此可见,食用油是否安全,不在于前段制取是否是压榨还是浸出工艺,主要是由后续的精炼工艺决定的。天然健康的土榨油在没有精炼之前,也不一定是安全的。我国的国标对于食用油的外包装必须标明制取工艺,是为了给消费者以知情权,并不意味着两种制取工艺在食品安全上有差异。
实际上,精炼一级油是无法通过检测手段来检验最初的制取工艺的。
结论:谣言粉碎。 无论是压榨工艺还是浸出工艺生产出来的油,只要符合我国食用油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就都是安全的食用油。
参考资料:
《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第五版第四卷,(美)Hui.Y.H 主编
《中国油脂》2005年第十期,《突飞猛进的中国油脂工业》,王瑞元
来关注果壳网微信吧,随时随地了解科学信息,粉碎谣言:
你可能感兴趣
唉,中国的厂商太不让人放心了,能省则省。如果都按国家标准来,就没有三鹿,双汇事件了。如果有 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 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 50%的利润, 资本就会铤而走险; 为了 100%的利润, 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说到底,监管形同虚设,总是出了事,被电视台爆了光,公众才恍然大悟!啊!某一行竟有这样的黑幕!还可以这样赚钱!
的话:"实际上,精炼一级油是无法通过检测手段来检验最初的制取工艺的。"这句怎么有种给地沟油找借口的感觉?地沟油要是指标都能达标,那还真就不是地沟油了。话说回来。。。大粪变肥,肥浇地,种庄稼再吃不也一样么。
似乎可以先压榨一遍把这部分标个高价骗骗不明真相群众,再把油渣浸出一遍按正常价格卖出哎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317)
脱臭 一直怀疑是脱xiu 还是脱chou
浸出后的豆粕都用来做什么了?饲料?
看电视上广告各种宣扬压榨。。我就在想真浪费。。还是说是夸大宣传?
唉,中国的厂商太不让人放心了,能省则省。如果都按国家标准来,就没有三鹿,双汇事件了。如果有 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 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 50%的利润, 资本就会铤而走险; 为了 100%的利润, 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说到底,监管形同虚设,总是出了事,被电视台爆了光,公众才恍然大悟!啊!某一行竟有这样的黑幕!还可以这样赚钱!
1、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不放心。2、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构不放心。3、对中国的食品生产企业不放心。
似乎可以先压榨一遍把这部分标个高价骗骗不明真相群众,再把油渣浸出一遍按正常价格卖出哎
的话:浸出后的豆粕都用来做什么了?饲料?对,豆粕主要是用作饲料~
城市规划师,手工爱好者
杨 的话:1、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不放心。2、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构不放心。3、对中国的食品生产企业不放心。同意。。。在中国真的很难说服自己相信这些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过关的。。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粮油行业从业人士
的话:脱臭 一直怀疑是脱xiu 还是脱chou这里念xiu,脱除xiu味组分。
"实际上,精炼一级油是无法通过检测手段来检验最初的制取工艺的。"这句怎么有种给地沟油找借口的感觉?
的话:"实际上,精炼一级油是无法通过检测手段来检验最初的制取工艺的。"这句怎么有种给地沟油找借口的感觉?这关地沟油有什么事。。。。这里指的是压榨和浸出无法通过检测最终产品区分。
的话:"实际上,精炼一级油是无法通过检测手段来检验最初的制取工艺的。"这句怎么有种给地沟油找借口的感觉?按照这个文章的意思,很显然,地沟油如果也是按照蒸馏、吸附、脱臭程序的话,完全没有问题。连正己烷混合液都能喝掉,何况拿点口水?
地沟油经过这样的处理其实和普通正常食用油没有啥区别的。。。
ALIENWARE官方账号
太好了,晚上就炸花生炸带鱼炸薯条炸鸡米花,不吃下去三两安全的浸出油谁也别想阻止我。嗯,谁也别想。
刚榨出的油特别香,经过各种工艺之后没有了香味,而且,各种添加呀,混合呀什么的,还是喜欢比较传统的油
的话:"实际上,精炼一级油是无法通过检测手段来检验最初的制取工艺的。"这句怎么有种给地沟油找借口的感觉?地沟油要是指标都能达标,那还真就不是地沟油了。话说回来。。。大粪变肥,肥浇地,种庄稼再吃不也一样么。
的话:正己烷都已经脱除到无法检出的地步了,哪里来的正己烷混合液?文章压根没读凭感觉发帖的吗?PS:你觉得现在检测技术是用来搞笑的吗?地沟油的成分和粗油一样吗?这是一个概念的问题吗?PS:霍瓦德就正在我们上空的空间站里喝着从别人排泄物中回收的水,这倒是真的。你怎知道我没读...依我的一般理解,完全去除脂肪正己烷混合液中的正己烷成分的处理难度应该不会比处理含口水辣椒之类厨余垃圾的地沟油更低吧,至少如果是处理到“食用无害”这个程度上,后者更好处理吧。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粮油行业从业人士
的话:香味应该是来自于油脂里的易挥发组分吧?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易挥发组分在烹饪中的作用估计不会太大,如同香油(芝麻油)是用来调制凉菜,或者在汤菜中最后加入的一样,就是避免这些组分散失吧。PS:见过农村里怎么处理菜籽吗?见过一会你就对传统的油没那么多爱了。实际上,知道农村里怎么晾晒粮食的人,吃饭胃口都要受影响吧。我家算是半在农村,所以我了解一点。嗯,关于油脂风味的问题,我在这个贴里里有一个回答,供参考
的话:地沟油如果也走这么一套工序,最后出来的成品品质比纯正的油要差一下,但是在一些理化指标比如酸价、色泽等方面是可以做到标准的。但是地沟油其实不是某一种油,而是很多油的混合物。并且在之前的烹饪高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油中的反式脂肪酸、聚合物的比例增加。通过检测脂肪酸组成和聚合物的成分,是可以检测出来的。但是如果不法商家把经过精炼过地沟油少量的掺入一级油里,目前还真没什么好办法。前段时间卫生部向全国征集地沟油的检测方法,现在好像也没听说什么结果。地沟油走这套程序成本如何?油溶性的异味能较低成本的去除么?
反工业反化学的思潮一直都有,压榨比较符合他们的胃口。引用
的话:看电视上广告各种宣扬压榨。。我就在想真浪费。。还是说是夸大宣传?
要我说吧,我只听说只有真正的脑残才会把 脑残 这种话 挂嘴边!我不过说从技术上来讲,地沟油也可能是安全的而已,依据就是这篇文章所提及各种处理技术。
我靠,我一下子就成地沟油制造者了啊。。。看来黑锅背起来也蛮快的。
的话:PS:见过农村里怎么处理菜籽吗?见过一会你就对传统的油没那么多爱了。实际上,知道农村里怎么晾晒粮食的人,吃饭胃口都要受影响吧。我家算是半在农村,所以我了解一点。我就是农家的,不知道你这个说法是什么意思,农村晾晒粮食的方法很影响胃口?你所在的是哪里?主要农作物是什么?用的什么方法晾晒粮食的?我在华北,一直在农村长大直到高中去县城上学,我认为起码我那里的农村晾晒粮食一点都不倒胃口。几十年前人力时代的晒谷场上石碾压,还是现在的机械脱粒,晾晒在晒谷场上还是自己屋顶上,都没倒胃口的地方。
的话:要我说吧,我只听说只有真正的脑残才会把 脑残 这种话 挂嘴边!我不过说从技术上来讲,地沟油也可能是安全的而已,依据就是这篇文章所提及各种处理技术。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没有任何证据本篇文章的各种处理技术可以用来处理地沟油。你的这种推论只不过是你的“直觉”而已,好像正己烷可以处理,地沟油中的成分亦可作类似处理。某些情况下,事实是符合直觉的,但是很多情况下事实是不符合直觉的。
的话:从什么技术上讲?哪种技术?有实际的生产经验吗?实验室结论吗?都没有?那么,有一般性理论推导过程吗?也没有吗?那么,你怎么得出的这个结论?不知道这种叫什么。。。"依据就是这篇文章所提及各种处理技术。""那就请你介绍一下这是怎么做的?应该不涉及你所在企业的内部机密吗?"
的话:你怎知道我没读...依我的一般理解,完全去除脂肪正己烷混合液中的正己烷成分的处理难度应该不会比处理含口水辣椒之类厨余垃圾的地沟油更低吧,至少如果是处理到“食用无害”这个程度上,后者更好处理吧。你都说了,是“依你一般理解”。那么不好意思,你这样的理解其实是错误的。利用沸点分离其实是非常普通、容易的工业手段。反而你说的那些地沟油的杂质并不是那么容易分离的。我不是歧视你什么,好歹浙江大学毕业现在在海外不管是留学也好亦或者是作为访问学者也罢,应该这样的逻辑以及知识能力是有的吧?
的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没有任何证据本篇文章的各种处理技术可以用来处理地沟油。你的这种推论只不过是你的“直觉”而已,好像正己烷可以处理,地沟油中的成分亦可作类似处理。某些情况下,事实是符合直觉的,但是很多情况下事实是不符合直觉的。我又不是搞这行的,不过是技术爱好者而已(好吧,果壳粉丝),做个推测不犯法吧。如果是这位的这种言论,我觉得很好接受。动不动“脑残”“企业机密”的帽子往上戴,哎,果壳要是都这种人撑场面,我还真是挺难过的。
的话:你都说了,是“依你一般理解”。那么不好意思,你这样的理解其实是错误的。利用沸点分离其实是非常普通、容易的工业手段。反而你说的那些地沟油的杂质并不是那么容易分离的。我不是歧视你什么,好歹浙江大学毕业现在在海外不管是留学也好亦或者是作为访问学者也罢,应该这样的逻辑以及知识能力是有的吧?行,我认错。你们赢了。。。另,我其实还是屌丝一个...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粮油行业从业人士
的话:行,我认错。你们赢了。。。另,我其实还是屌丝一个...完全歪楼了,从浸出油的安全变成讨论地沟油的安全了。对你说的几个方面,我回答一下:1、脱除溶剂比脱除地沟油里的各种杂质要容易;用精炼工艺对付地沟油,某些理化指标能达到标准;2、如果你非要说穷尽现代技术手段,能否把地沟油加工成安全的食用油,那肯定是有的,就是成本高了去了。宇宙空间站的宇航员都可以把尿液重新处理成饮用水呢;3、根据《食品安全法》及相关规定,地沟油压根儿就不能作为食品原料,所以你之前所说的一切都成了空中楼阁。
显示所有评论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温度老是过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