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菩提一般都金刚菩提用什么隔片片

【文玩知识】佩戴星月菩提搭配绿松石隔..._珠宝_珠宝大家坛
【文玩知识】佩戴星月菩提搭配绿松石隔珠手串的五大禁忌一定要注意
  通常绿松石的储存在两种情况之下:
  第一种,在经常佩戴或者把玩的情况下
  这种情况下保养就比较简单,因为绿松石在佩戴或者把玩的过程中接触人体皮肤,不知不觉中就会沾染上一层人体所分泌的油脂。这些油脂会在松石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防止松石过快失水。同时油脂和汗液也都会慢慢渗入松石内部,使松石的颜色发生改变,这是个很美妙的过程。当然原矿松石在盘玩变色过程中,也会有一段尴尬时期,开始变色,但未完全变色,这就是所谓的盘花了。只要坚持盘下去,松石盘花的部位就会消失。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不喜欢松石的变色,这也很简单,定期清理松石表面的油脂。有清水冲洗即可,切勿使用任何化学洗剂。佩戴着或者正在盘玩的松石的保养,没怎么要特意去进行的,放着不带也不玩的松石的话就得多些注意了。
  第二种,在松石购买后,放置观赏不把玩佩戴的
  这就得注意一些平时的保养了。松石是含水的宝石,松石失水,对松石的保养并不好,所以就得时不时的让它补充点水分,来保持它美丽动人的一面。大概半个月一次,将松石浸泡在纯净水中,让它完全喜水,一次大概得一天,然后放在密封袋里,存放在阴凉的地方。
  如果是大量存放的话,建议可以一直泡在水里,放进冰箱冷藏室,模拟松石在地底的环境,这样子对松石的储存和保养都比较好。
  松石的日常注意事项:
  1、怕高温
  前面也说了,松石是一种怕高温的宝石,所以不要将松石拿火烤也不要置于阳光下暴晒。在高温下,松石很容易失去里面所含的结晶水,是松石性质变的不稳定,严重的时候可能直接开裂。
  2、怕磕碰
  松石硬度较低,怕与硬物磕碰,佩戴和把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
  3、怕化学洗剂
  在平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松石与化学洗剂的接触,洗澡时如若要用洗发水和沐浴露等,尽量将松石摘下。保养要从细节开始。
  4、怕染色
  松石的吸水性致使了它怕染色的特性,不能和会褪色的东西放在一起,否则很容易染上其他颜色。例如松石不能和紫檀直接搭配在一起。更不要让松石接触到有色的液体,如墨水之类的,吸水是不可逆的,染上颜色将会让你很头疼。
  5、怕金属
  松石作为一种藏饰里面常用的配饰,经常会有人将其与银隔片搭配在一起。长期与金属接触,接触的部分会发黑。不管是什么金属都别和松石直接搭配在一起,若追求效果一定要搭配,也记得在松石和金属之间放上牛皮椰壳之类的隔片隔开。如有需要,请搜我们阿里巴巴供应商“上海王畀商贸有限公司”
按时间正序
后即可参与回帖和评论,
如果您还没有一个帐号您可以先
亲逛这么久了,怎么还不进去瞧瞧呢?
手机客户端
与您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  话说楼主首次接触佛珠也是多年了前了啊,那还是楼主青葱的校园时期,一群人去峨眉地质实习,顺道爬峨眉山的时候在路上一地摊上买的啊,那时候什么也不懂,当然也很便宜,更别提什么加持,盘玩了,就是一简单的檀木珠的,楼主硬是戴了好多年,现在仍在楼主的盒子里啊,哎,还经常在读佛经的时候拿出来数呢,不过后来楼主发现了自己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啊,那个汗啊。。。楼主的檀木佛珠居然木有佛头啊,也就是说那就是一件装饰品啊,找天拍个照发上来吧,于是乎,引发了我对佛珠想要了解的心,随着这两年在陆陆续续接触的一些关于佛珠的东西后,开始有所感悟啊。所以在这里我发一篇帖子来专门讲一讲一些关于佛珠的算是知识吧,也请高人提点一二啊,共同提高吧,楼主就是一菜鸟级别的啊。借八卦这个人气高的地方求指点。。。绝不是不尊重哦,相反是想让更多地了解如何选购佛珠,怎样盘玩保养等等吧
楼主发言:143次 发图:131张 | 更多
  首先来一个佛珠的简介吧: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  我们今天要主要讲的就是简介里提到菩提子。。。。  
  太瘦了吧
  来早了~
  首先要讲的当然是佛珠的起源: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   (一)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二)aks!a-ma^la^,音译“阿叉摩罗”,意译作“珠鬘”。    (三)japa-ma^la^,音译“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鬘”。     (四)aks!a-su^tra,音译“阿叉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而梵语ma^la^是“鬘”的意思。佛珠的起源,通常来讲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鬘条缠身的风尚,沿袭至后世,遂逐渐演变成为佛珠。  
  我很喜欢啊,等高人指教
  在佛教经典中,关于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槵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开示作为通说,经中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槵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记载。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纪“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挂有串珠的。   
  待楼主去用过午膳再行发贴
  马克。对水晶佛珠有兴趣
  我买过一串颠茄,好像叫这个名字吧,挺喜欢的,就是太大,没老戴着,还有一串十八子,十八种种子串的,也挺喜欢的,都是风景区地摊买来的,不值什么钱,就是喜欢。
  楼主你戴的哪种,星月,金刚,凤眼,六道木,椰壳还是其它的。是精选着戴,还是随便的带
  太瘦。。留爪。。玩星月的飘过。。
  楼上的朋友,我戴星月的  
  颠茄?呵呵…是缅茄吧,不错啊,这种菩提子在盘玩的时候很容易形成包浆啊!且包浆均匀,不容易起黑子  
  我也又,是我阿姨的朋友送的。那个朋友是香格里拉一个寺院的喇嘛师傅。我的珠子每一颗上就像有一只眼睛,不知道是不是属于菩提子。等待楼主科普喽。
  很多所谓的卖的菩提都是假的。  什么星月菩提啊金刚菩提啊凤眼菩提等等……  水还是挺深的。  楼上某位说的十八子,是不是在丽江或者西藏买的?  好些都是都是MADE IN义乌。
  回复第10楼(作者:@缘_荼蘼 于
12:01)  楼主你戴的哪种,星月,金刚,凤眼,六道木,椰壳还是其它的。是精选着戴,还是随便的带  ==========星月,但是都经过了打磨的,我其实喜欢金刚菩提子,可是适合男士一些。  
  回复第14楼(作者:@小猴子的母猴子 于
12:24)  我也又,是我阿姨的朋友送的。那个朋友是香格里拉一个寺院的喇嘛师傅。我的珠子每一颗上就像有一只眼睛……  ==========应该是菩提子的凤眼。  
  菩提子哪来的假的,一个果实籽摆你面前你分不清吗。你要说好坏之分那还差不多。金刚女的也可以戴啊,你买矮桩,小尺寸的,不是矮桩的就自己拿挫子磨成藏式的。菩提子想要戴精选的,那是要花血本的
  另外我脚得金刚要玩成那种深红色的了,那真是勾人口水啊,漂亮死了
  回复第15楼(作者:@文化湿人 于
12:25)  很多所谓的卖的菩提都是假的。  什么星月菩提啊金刚菩提啊凤眼菩提等等……  水还是挺深的。  ……  ==========也没有吧,菩提子的原材料并不难得啊,只是同样要论品相的,且盘玩和是否加持的价格不定,其他的并不会太家,首先来说菩提子是草本的,应该培植起来不难吧!假的居多这一说我不赞同  
  楼主.科普快点啊.  
  楼主.科普快点啊.  
  这个就是楼主开篇提到的第一串佛珠    
  这个就是楼主开篇提到的第一串佛珠    
  感兴趣,等肥  
  完了,本来是想给大家看看楼主的失败经历的,还连发了两遍,这……叫我情何以堪啊!  
  LZ上实物图啊!
  这串珠子已经被无知的楼主把玩出光泽度了啊有木有!好吧,楼主不去计较了,贵在心诚不是?  
  这个算是有佛头吧,只是没有佛塔而已,可以自己加一个。。另外,好大一粒啊
  抓  
  LZ。。。心诚的话就算只是拿玻璃珠子念。。也是一样的。。  我一直觉得不用那么执着于是不是开光之类的事  我也是信佛,也念经。但我身上很少去带佛珠之类的。只带一本佛经,想念的话就拿出来念念。  如果心不诚,一味只是想求菩萨,要菩萨帮自己达成自己内心贪婪的欲望的话。那就算给他菩萨开了光的菩提子,我觉得那跟玻璃珠子也没什么区别。
  太瘦 我的佛珠都是自己穿的 包括隔珠顶珠佛头 有遗传白菩提根 一串金线菩提
心诚则灵 材质不重要
  我有串108颗的菩提手链,朋友送的,说不值钱也没加持,带着玩就行,但是我很喜欢,想自己再买个,去哪里买比较好?买什么样的比较好?
  菩提根开片了也很漂亮啊。朋友们说的对,材质不重要,你若信佛,心诚便好。不过看到自己的菩提慢慢的包浆变化,也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有些人信佛都是为了能让神佛满足自己的欲望。其实个人认为佛更多的时侯是一种做人的哲学吧。有句佛经说的好: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刚买了串白菩提根的,坐好等楼主详八  
  哪里可以买到这些佛珠啊,某宝上可以不?我想买一串,最近又没有时间出去去比较有名的寺庙啊之类的地方
  在中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317—420)时翻译的《木槵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至此,佛珠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  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2]   《续高僧传·道绰传》载:“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  [3]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304—439)的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佛珠的造像。  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可以肯定地说,唐代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咱一个一个的来说,  首先:持珠。  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在经典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这就说明,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约束身心、帮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护人,同时还会获得无量的功德。   为了举例说明,以下这幅图,用圈圈起来的正是持珠  
  这幅持珠的图片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是电影《青蛇》里,紫水晶的持珠。。。  
  佩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为之。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女,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饰品了。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佛陀早有明示:“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这幅图是泥人张玉亭所作的《看手串》  很形象的表现出古人对手串的喜爱。。。侧面反映把佩戴手串做为一种时尚吧。。。  
  挂珠,多采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密蜡、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子珠的色泽必须匀净,要求选用彼此间色彩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的好材料制作。同时,子珠的直径亦要求在一厘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误差。在联缀时,每二十七颗子珠间嵌入一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在重要的法会上或大和尚礼佛拈香的时候,这种“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从而保证在整个佛事活动中仪态庄重。一般来讲,挂珠的佩戴要考虑一定的季节性,如夏季应选用那些水晶、玛瑙、翡翠、珊瑚等宝石类,能够使人有凉爽贴身的感觉;在冬季里就应选用琥珀、密蜡或果实一类的挂珠为好。  通常在庙里看见的和尚,脖子上挂的就是挂珠  用电视剧《西游记》的沙僧的图片吧,只是这个挂珠太大了。。。  
  等!!!!!!!!!!!!!!!超喜欢的,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去年年底就突然很想要戴佛珠。刚好奶奶在老家一直信佛,各种大寺庙里面她都有去,里面的和尚也全都认识,所以就让奶奶帮我求了串回来。一直戴在手上,刚开始听说不可以碰水的,可经常洗手什么的就会沾到水,求科普这类信息
  现实中的挂珠  
  @学海士人教育
15:30:36  等!!!!!!!!!!!!!!!超喜欢的,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去年年底就突然很想要戴佛珠。刚好奶奶在老家一直信佛,各种大寺庙里面她都有去,里面的和尚也全都认识,所以就让奶奶帮我求了串回来。一直戴在手上,刚开始听说不可以碰水的,可经常洗手什么的就会沾到水,求科普这类信息  -----------------------------  嗯,具体的楼主会一一的详述的,先简单回答你这个问题吧,不知道你的佛珠是什么材质的,如果是菩提子的话,从保养的角度,新珠都是天然的,沾水后很容易开裂,不利于保养了,甚至会毁坏;从信仰的角度来水,沾水还是对佛不敬吧,还有一些禁忌,楼主后面会讲的。。。
  我喜欢金刚菩提,看我的全家福  
  此外,尚有一类挂珠是由佛珠衍化而来的,那便是“朝珠”,它是清代官吏特有的一种饰物。朝珠与普通挂珠最大的区别是,朝珠将佛头穗的样式改成了由阔丝带系缀、用银丝珐琅裹着、被称作“背云”的大坠子,而弟子珠也移到了胸前,由三串组成。因近世有仿制朝珠样式来充当挂珠者,所以在佩戴朝珠样式的挂珠时,应当注意以胸前的三颗隔珠为中心对称,将后背的“背云”紧靠后背中心,而三串弟子珠是左侧一、右侧二的形制,切不可乱挂一气,有悖礼仪。  这是雍正爷的,朝珠一目了然  
  最爱科普帖!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串佛珠的组成。下面介绍一下佛珠各部位的名称。   这一幅图能清楚看到佛珠的组成部分  
  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的作用。旧时的母珠,多会在内部绘有佛像,采用凸透镜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里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佛珠作为一种法具的庄严。   这三个孔成丁字形分布,在穿念珠的时候将线的两端由贯通的两个孔中间传入中间上方的孔中,这个形势在后来的说法上称为万法归一,在最初的印度念珠上并没有这个三孔的母珠,而是直接以一颗两孔的大珠汇总,至于是何时开始有的这个母珠的形式现在还不得而知(有一种说法是在宋朝中叶时期这种说法的根据不得而知,但这不是关键问题所以不做讨论)。  也就是母珠起着一个贯穿的作用,母珠和佛塔的图  
  佛塔——这是指在母珠的上方安置的一个圆锥状的类似小塔形的物品,称为佛塔或者佛头。在最初的念珠上这个佛塔只是一颗比母珠和子珠较小一点的小珠子,而不是现在的塔形,其实这两种物品的意义是相同的。这两者加上母珠都是代表阿弥陀佛的法身智慧。  
  @葬花人痴
15:36:18  @学海士人教育
15:30:36  等!!!!!!!!!!!!!!!超喜欢的,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去年年底就突然很想要戴佛珠。刚好奶奶在老家一直信佛,各种大寺庙里面她都有去,里面的和尚也全都认识,所以就让奶奶帮我求了串回来。一直戴在手上,刚开始听说不可以碰水的,可经常洗手什么的就会沾到水,求科普这类信息  -----------------------------  -----------------------------  那可怎么办,我的佛珠并非菩提子,只是普通的檀木佛珠,经常洗手的时候就会沾到水呀,以前有百度,一些人说,信佛的人经常说净身什么的,难道佛不用洗澡么。后面就没怎么在意,所以洗手也就没摘过了了
  子珠——这是指念珠上除了母珠以外的比较小的珠子,一般其材质相同,也有将不同的材质但是大小一致的珠子穿在一起的。其数量比较常见的一般的有十八、二十一、一百零八三种,当然,在密乘里由于本尊的修法不同所用的数量也不一样,但是这并不是普遍的情况,而是应当当成各例来看待,其中一百零八粒的念珠通用一切法门这是密续所讲的。关于这些数量是有含义的,这个问题我们将会在下面来讨论的。在某些传承中子珠代表普贤菩萨,也有代表大势至菩萨的说法。严格讲各流派传承不同,所修本尊不同,其含义也不同,不可以一概而论。  
  弟子珠——的体积一般比子珠要小一些,多用六粒到十二粒不等的数目,平均排列为两例,一般起到装饰作用,也有一些没有安装计数器的佛珠,也可以用弟子珠计数,同样是十粒为一个计数单位,和算盘同理采用十进位,根据自身修行的持咒诵经遍数,也有不同的计数方法。  弟子珠多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如同算盘一样,采用十进位,用来计算掐捻过的数目。“十”这个数目代表了佛教的“十波罗蜜”,即: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楼主↖(^ω^)↗
  隔珠——又称作“间隔珠”或“数取”,这是指在念珠上配置的将出去母珠以外的所有珠粒平均分开的几个比较大的珠子,以一百零八颗的长串念珠为例,就是每个二十七颗子珠就安置一颗节珠,将所有的子珠平均分成了四分。一般节珠的材料与子珠不相同,如果母珠和佛塔的材料与子珠不相同则节珠的材料应当与母珠和佛塔相同,节珠一般也比子珠要稍大一点。节珠的作用是方便计数,有些时候持佛号或者真言的时候一串珠子没有念完,时间又有限,就可以计数到节珠的地方,下一次从节珠的地方继续开始念诵。但是节珠不是必需的,藏地的修行者念珠上多半没有节珠,现代很多的人将置换佛塔母珠和安置节珠当成了一种装饰和表现自己财富的行为,其实这种出发点对于修行根本没有意义。  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如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珠用一隔珠。   红色的就是隔珠  
  特别来说一下隔片:隔片的样式比较繁多,有的是薄片,有的是飞盘形状,有的则是桶装(指隔片比较后,有点象木盆和木桶),有的则是银饰镂空的,还有的干脆把小珠子磨成藏式的直接代替隔片。  隔片的作用,作用无非两大类,一类是为了保护金刚,防止在盘玩中断齿,二类是作为一种装饰品,放在上面是饰物更加漂亮。在这里就不说装饰品的隔片了,说下隔片对金刚都有哪些保护的方面吧。(转载)  金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经过打磨的,一类是打磨后的藏式。  先说下没经过打磨的金刚方式隔片,是为了减少上一个金刚与下一个金刚之间的交汇处的摩擦,防止第一个金刚底部与第二个金刚的顶部在盘玩中断齿,隔片的大小约在金刚本身三分之一或是稍微大点做隔片比较合理,没经过打磨的金刚,隔片不易做的太大,那样在盘玩过程中,容易影响盘的效果。  藏式金刚放上隔片的效果主要体现同上,也是防止第一个与第二的摩擦,不过缓解的地方是不同,藏式多半缓解在倒角的地方,如果倒角没有打磨这个时候你在玩的时候要多注意了,有可能在盘玩中出现断齿,另一方面体现在扩孔的地方,可以掩盖没有括好孔的缺陷,有的是直接把镂空的隔片直接镶嵌在藏式的金刚上,就是为了防止在盘玩时间长后,孔变形。  还有就是多用于多瓣元宝大金刚上,因为有些多瓣元宝大金刚的孔天然形成的特别大,穿上绳子后 绳子会紧紧勒到瓣先的地方,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孔位偏移,非常难看,有的甚至会勒刀裂缝上,导致裂缝变大,这个时候大多数会用隔片把地坐包起来,镶嵌子金刚上。  
  如下面这幅图就是每一颗珠子都有隔片,这个就显得有点富贵版的了,或者说比较讲究,比较精细的才会用得到每颗珠子隔片了。。。  
  络绳——就是将所有珠子穿起来的绳子,汉地的念珠是用绳子时候要求比较松,各种各样的绳子只要自己喜欢能够穿得进去就可以了。但是在藏地对于念珠所用的绳子要求就比较严格。一般用棉线制成,多用红颜色。以独股或者三股为绳而穿珠。也有用皮绳来穿珠的,但这是各例,一般不会这样做。汉地行者的念珠一般穿得比较紧一些,而藏地的念珠穿得比较松一些,基本上是空出两到三厘米的空间。这主要是在念诵一些长的祈祷文的时候或者做四加行的时候会比较方便计数,同时会使念诵更加清晰,计数更加准确。而络绳也有一种说法是代表圣观世音菩萨。当然,这只是众多讲解中的一种说法,细致地讲起来还有很多。  
  流苏——这是一种装饰在念珠佛塔顶上的线穗,其缘起是缨络上面的垂拂,汉地的信众经常将它编织成万字节或者盘肠结,这两种图案都是佛教里的象征正法和吉祥的图案。但是流苏一般在经常使用的念珠上很少装饰,因为它比较长会妨碍念珠的计数。在奉献给佛像的念珠或者陈列用的念珠上经常会有这样的装饰。  
  @学海士人教育
16:12:38  @葬花人痴
15:36:18  @学海士人教育
15:30:36  等!!!!!!!!!!!!!!!超喜欢的,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去年年底就突然很想要戴佛珠。刚好奶奶在老家一直信佛,各种大寺庙里面她都有去,里面的和尚也全都认识,所以就让奶奶帮我求了串回来。一直戴在手上,刚开始听说不可以碰水的,可经常洗手什么的就会沾到水,求科普这类信息  --...........  -----------------------------  关于禁忌楼主后面会详述的,==
  以上就是构成念珠的各个部件,在念珠的形式上一般的讲实际修行的行者所用的念珠很普通,很少出现节珠、流苏,多半都是一串长珠,也很少用十八子或者二十一子的短珠子。上面讲的是在普通的情况下的念珠,在进行密乘的大闭关的时候对于念珠的材质和数量往往还有不同的要求,包括穿念珠的绳子,例如一些事部或者行部的法要求使用少女所搓制的七色线或者五色线,而少女的年龄也有七岁、十六岁等等,这就要个人向自己的上师请教才可以知道。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子珠数目在经典中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下:  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以心意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云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这个通常以一百零八颗来替代的吧。。。具体没有去了解过,请教懂的朋友指点一二,主要是没有见过那么长的佛珠吧
  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   1.信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护法心,7、回向心,8、戒心,9、舍心,10、愿心。[8]   十住:   1.初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  十行:   1.欢喜行,2、饶益行,3、无瞋恨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6、善现行,7、无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回向,8、如相回向,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10、法界无量回向。十地:   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1、暖位,2、顶位,3、忍位,4、世第一法位。  
  家里有一大串菩提子,不是那种很圆,就是果实不知道加工的,我妈说老人家念经,天天这么磨就会磨圆的  然后我妈不是信佛的人,天天在那搓菩提子。。。一大捧一起搓,有事没事的搓。。我后来发现确实圆润很多。。。。。  = =汗。。。
  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14]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1、随信行,2、随法行,3、信解,4、见至,5、身证,6、家家,7、一间(一种),8、预流向,9、预流果,10、一来向,11、一来果,12、不还向,13、不还果,14、中般涅盘,15、生般涅盘,16、有行般涅盘,17、无行般涅盘,18、上流色究竟。[16]   九无学:1、退相,2、守相,3、死相,4、住相,5、可进相,6、不坏相,7、不退相,8、慧解脱相,9、俱解脱相。  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   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很喜欢   多谢LZ科普
  学习了,继续
  十八子那个不好的啦,几块钱的根本不是什么值钱东西。一般戴紫檀啊花梨木什么的,假货很多的。  LZ说没佛头就是装饰品那不对,我的几串都是普通的珠子,不过我堂姐帮我念什么经了,她是皈依的,早上起来念的...寺庙里面会说开光什么的,到底开没开,怎么弄的谁知道啊晕...  我觉得这种东西还是装饰作用偏多吧,女孩子可以戴水晶,夏天真的很漂亮的,能量上来说,钛晶最好,发晶其次,价格看品质的,有收藏的一家淘宝店,几十万一颗的水晶都有,真的很美啊!  颗数一般就是9的倍数,材质看自己喜好,我在谭木匠看见100多的一串珠子,是好几种材料做的,好几个颜色挺好看,大家可以去看看嘛,起码货真价实,淘宝的紫檀多数是假的,真正的几乎没了,小叶紫檀好像也是分产地的~
  认识几个卖茶的都有这东西,做的茶叶取名都与佛有关的那种,很高深的样子
17:10:36  认识几个卖茶的都有这东西,做的茶叶取名都与佛有关的那种,很高深的样子  -----------------------------  普洱?
  作者:生如夏花0131 回复日期: 17:09:53  回复
  十八子那个不好的啦,几块钱的根本不是什么值钱东西。一般戴紫檀啊花梨木什么的,假货很多的。  LZ说没佛头就是装饰品那不对,我的几串都是普通的珠子,不过我堂姐帮我念什么经了,她是皈依的,早上起来念的...寺庙里面会说开光什么的,到底开没开,怎么弄的谁知道啊晕...  -------------------------------  我恰好就是喜欢菩提子,就是你所言的不值钱的东西啊,呵呵。。。。水晶的宝石的也美,可是我更喜欢菩提子那种质朴,就像修佛性一样,从原本的简单粗砺到圆润光洁,一种岁月和修行的沉淀都积攒在一串并不值钱的佛珠上,这才叫美,或者说我心中佛性的光泽美。。。
  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闇;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下面就来说说本帖讨论得最多的问题,质料问题  总的来说,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无论是矿物还是植物,大凡竹、木、牙、角均可制成佛珠。  但在佛典当中有记载、可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却是非常有限的,最多也不过十余种,实在无法与现今众多繁杂的品类相比了。    在佛教中,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七宝的名目,诸经中说法各有不同,《般若经》说有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七种。  佛珠的质料除了上述的“佛教七宝”以外,可用五大类别加以划分:  一、菩提类  二、宝玉石类  三、果实(核)类  四、竹木类  五、其它
  看看  
  一、菩提子,恐怕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了。     其实,菩提子并非菩提树所结的果实,而是指一种产于雪山附近、名字叫川谷的草本植物,其具体相状是:春天长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色花,呈穗状,夏秋之际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因多用念佛之数珠,故又称菩提子。木本者为其别种,中国唯天台山有之,称为天台菩提。  而现今,“菩提”早已是一个通称了,代表着“觉悟”的含义。《大唐西域记》云:   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尤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    而以菩提来命名的佛珠质料,总计有三十多个品种。这其中有依产地来命名的,如天台菩提、天竺菩提等;有依纹理来命名的,如星月菩提、凤眼菩提等。携带一串菩提佛珠,是会给人增福无量的。《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说:“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     正因为菩提子有如此深远的含义,因此通常将许多的佛珠皆命名为菩提,而信仰佛教者必有一串菩提佛珠。
  戴佛珠的人儿马克一个
  首先来说星月菩提子—一是由较大的植物种子磨制成的,而可以磨制星月的植物种子有几种,最常见的是一种叫做黄藤子的藤本植物的种子。由于是磨制的,所以星月的形状可以任意,圆珠,扁珠,鼓珠,桶珠都有。磨制好的星月,是星月都有,所谓的星,就是在植物的表皮(正常新籽表皮一般为米白或者浅黄。纯白是漂过的,发红或者深褐色是油煮过或者染色的建议不要买这种)上面有不规则的小黑点,黑点是凹进去的,像小芝麻粒一样。月就是一个圆圆的凹陷,比星大,一般正月的最好(就是月在珠子的中间,注:月不是磨出来的是种子自带的)。但是磨制不好的星月就只有星没有月了。  这个是原生状态的星月菩提,或者我们应该说它是黄藤更为恰当:    
  星月菩提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星月有摩尼籽(俗称冰花星月)、元宝和金蝉子三种。  元宝    成品元宝  
  金蝉子    成品  
  @小猴子的母猴子
12:24:53  我也又,是我阿姨的朋友送的。那个朋友是香格里拉一个寺院的喇嘛师傅。我的珠子每一颗上就像有一只眼睛,不知道是不是属于菩提子。等待楼主科普喽。   -----------------------------  你那个应该是凤眼菩提。
  马一个。。。
  马克一下
    我最爱的一串挂珠,手机拍的,不太清晰。
    学习了
  那个十八子也太好看了吧  
  摩尼子打磨出来的星月菩提俗称冰花星月   
  先顶一个
  感兴趣的朋友加qq群吧。  本就从论坛摘了一些星月资料,没想到大家这么关心,最近我就仔细的再讲讲星月菩提。  菩提,是梵语bodhi音译,是觉悟、智慧、知识、道路的意思。据佛经记载,用菩提子念佛,可获福无量,功德无量。菩提子不但有成就菩提的涵义,更有驱邪辟煞的作用,佩戴菩提子饰物都是能增长智慧,断去烦恼。《安乐集上》记载:“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  星月本身并不贵,不像一些小凤眼,莲花等价格昂贵。平时能看到的特便宜的那种星月,几块钱的那种,一般都不是假的,但是很多漂白了,上光了,上漆了。  我以前问过,星月为什么会被漂白?为什么其他的凤眼之类漂白的少。其实要买了原籽才知道是什么原因。  原来星月和其他菩提子不一样,星月的原籽不是圆的,而是不规则的性状。这就需要打磨,打磨过程中,磨头过热,会让星月原籽发黑,发黄。这时候如果不加处理,颜色斑驳,很不好看。所以很多人懒得细细打磨,就直接漂白了。  这张图片是一位藏友的,下面是转载他的叙述:自己串的念珠在手里2年多了,因为密度很好,原籽自己手工打磨的,所以现在还没有很明显的开片的迹象,但是包浆已经很明显了。有点类似那种琉璃珠子的感觉了。发上来给大家欣赏。
  这串星月菩提挂珠是加入了佛界七宝的元素的  
  以上公开的群不是楼主的群,是一位玩菩提子的藏友的,楼主也是转载来的,特此申明。。。。。  以上公开的群不是楼主的群,是一位玩菩提子的藏友的,楼主也是转载来的,特此申明。。。。。  以上公开的群不是楼主的群,是一位玩菩提子的藏友的,楼主也是转载来的,特此申明。。。。。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刚菩提隔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