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收集的成语乱用成语的现相

4发现相似题第17版:众生世象
&&&&&&&&&&
      朋友的儿子小明上小学,学了几个成语后就喜欢卖弄,让人啼笑皆非。  那天,我打电话到朋友家,小明接的电话。“喂,是小明呀!你在干嘛呢?”我问。“叔叔好,我正初出茅庐呢?”小明回答。我纳闷,一个小屁孩咋那么大口气。“叔叔,我刚从厕所里出来!”我不禁窃笑。  “你爸在家吗?”“不在家,出去了。”小明回答。“是不是去歌厅了?”我知道朋友喜欢唱歌,所以问道。小明大笑着说:“最近妈妈一直夫唱妇随,他不敢去。”我很好奇,夫唱妇随不是挺和谐嘛,怎么就不敢了呢?“我的意思是说,我爸只要一去歌厅唱歌,我妈就一定会跟踪他,你说我爸还敢去吗?”哈,原来如此!  “那你爸到底去哪了?”我又问。“叔叔,我告诉你,但你千万别乱说,我爸去领导家了。我爸现在在单位的日子过得可好啦,简直是‘度日如年’、‘杯水车薪’呀!”我张大了嘴巴,这样的日子还说好过?小明赶紧又解释说:“我爸上班那叫舒服,每天像过年一样,一天到晚捧着茶杯喝水,年底的工资却可以买得起一辆车。”原来如此!我笑得直不起腰来……以前就喜欢乱用成语_更远的现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贴子:
以前就喜欢乱用成语
现在才发现这也只是渣渣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错别字乱用成语频现 文化自觉从敬重文字开始-中新网
错别字乱用成语频现 文化自觉从敬重文字开始
  周天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如滔滔长河,若没有语言文字的记载和留存,无论是汉唐盛世,还是唐诗宋词,都将在后人的世界里湮灭无迹。因此,在所有的伟大发明中,最应当敬重的当属文字。
  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笔一画的手写汉字逐渐为电脑键盘的敲击所代替,一些喜欢求新逐异的年轻人,更以自造的“火星文”炫酷,乱用成语竟然成为一种娱乐时尚,语言文字规范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媒体对出现的错字、别字及乱用成语现象,一方面颇有忧虑和批评之辞,另一方面也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传播者,特别是假借“文字创意”之名对文字的滥用和扭曲。
  作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符号,汉字具有神奇的魅力,间架方正,音韵优美,象形生动,表意鲜明。“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可见汉字的神奇上秉天意,中通人气,下惊鬼蜮。“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宋人吴文英将“愁”字拆分释义,便生发出天人合一的萧索意绪。“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宋人周邦彦妙写荷花神理,尽显一派绝佳风致。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特点,既在纵向发展中代代相传,又在共有时空里人人互用。作为语言的符号,文字历经历史陶冶与文化锤炼,形成完整的形、音、义系统,在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在现实生活里发挥书写性灵、传递信息、协调行动、创造文明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受着语法修辞的规约,语言文字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和普遍的通用性,因此,社会成员之间才借此相互理解和沟通。
  文字一旦乱用、错用,就会闹出很多笑话。相传古时候有个文人,家里的枇杷熟了,想请朋友来品尝,随手写了请柬就让人送出去。朋友接过请柬一看,上书:“琵琶(枇杷)结果,欢迎品尝,敬请大骂(驾)光临。”朋友作诗一首,交与来人:“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若是贵府迎大骂,相会定是龙虎掐。”闹笑话尚且无伤大雅,若是错字出现在不恰当的时候或不合理的场合,麻烦就大了。比如,王三向刘四借款5万元,如果将“借于”错写成“借与”,那意思就满拧了。又如某晚报错将“僧多粥少”与“狼多肉少”含混挪用,写成了“僧多肉少”,最后招致宗教界人士提出抗议。
  近年来,学校教育中,对于基础的“小学”有忽视之嫌,以致很多学生文字基础薄弱,错字连篇。社会上流行的错字,以讹传讹,更不可小视。在街头巷尾的各种广告、标牌里,精品装璜(潢)、补胎冲(充)气、空条(调)扦(插)座、欢渡(度)春节、白玉豆付(腐)、大豆高梁(粱)等等错别字,不胜枚举。更有甚者,网络上出现了“火星文转换器”,比如“请不要使用错别字”用“火星文转换器”一转换,就变成了“狡]Q使措a肌薄C恳桓鲎侄加玫氖呛鹤值钠圆渴祝侨垂殴掷肫妫岩岳斫狻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巴别塔的故事。传说,人类联合起来,准备造一座通天巨塔,上帝为了阻止这一宏大抱负,就混乱了人们的语言,让他们彼此之间不能沟通,无法会意,建塔的工作再也无法进行下去。统一的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在我国东北地区推行奴化教育,其方式即是废除汉字,逼迫中国人学日语,一些人为守护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而献出宝贵生命。因此,我们不能以游戏的心态对待书写的随意和错误,而应当恪守文德,敬重汉字,把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书写、传承下去。
  上古时的结绳记事,伏羲氏的一画开天,甲骨文、钟鼎文、行楷隶篆,文字在漫长的发展中,为悠久的民族历史和璀璨文明书写了浩帙鸿篇。如果中华文明史的建构,需要无数国人的不断努力,那么文字的规范、语言的纯洁将是其牢不可破的基石。试想,没有这样的社会仪轨,我们的文明因何延续?民族统一大业从何谈起?复兴与繁荣因何维系?当我们谈及文化自觉的时候,不要忘了,最基本的自觉就是尊重自己的语言文字,学好汉字,用好汉字,才能谈得上为五千年的文明史续写新篇章。
【编辑:刘欢】
>相关新闻:
>文化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你对社会上乱用成语现象有怎样的看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我不赞成这是一种对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不严肃、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仅混淆视听,还严重影响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们应采取措施制止这种现象.对于这些乱用成语的现象,因严重给予否定,和法律的制裁.不确定对不对,这是我的看法- -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统乱世 物品收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