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巴黎名胜景点古迹是什么?

&>&&>&&有关于"" 的文章列表
北京城中被遗忘的12大名胜古迹
文/陈开善图/俞升昇作为北京人,你对北京的老建筑了解多少?你或许知道故宫、雍和宫、恭王府……可你是否知道,还有些旧时的老建筑,现在还在吗?请跟小北一起来看看仍屹立在北京各城区里的老建筑,一起回顾北京曾经的繁华。1、于谦祠于谦祠,原位于西裱褙胡同23号,原有门匾书“于忠肃公祠”。是为了纪念明正统、景泰年间力挽狂澜的功臣于谦所建。清顺治年间,像毁,祠也废。清光绪年间又重建。祠坐北朝南,东为于谦故宅。院内东侧建有奎光楼,为两层小楼。上层为魁星阁,悬“热血千秋”木匾,正房5间为享堂,硬山合瓦顶,内供于谦塑像。现北京于谦祠位于建国门内大街,为搬迁后重建,不再对游客开放。2、马辉堂花园马辉堂花园位于东城区东四北魏家胡同。马辉堂的一所带花园的住宅。建于1919年。花园中间部分为住宅,东为戏楼,住宅部分的主要建筑有2个平行的四合院,由转角走廊相通,房顶皆为硬山合瓦鞍子脊。该园山水错落,布局精巧,花木扶疏,富有生气,驰名一时。此宅已为某单位宿舍。3、荣禄故居荣禄故居位于菊儿胡同3号、寿 比胡同6号,东邻交道口南大街,西为南锣鼓巷,南依后圆恩寺胡同,北至寿比胡同。该院为晚清时期荣禄父亲的故宅,荣禄即出生在此。该宅院原规摸很大,坐北朝南,大门开在菊儿胡同,东到胡同东口,西到胡同中部,北至寿比胡同。整个宅第分为三部分:西为西式楼房,中为花园,东为住宅。4、南岗子天主教堂南岗子天主堂位于崇文区幸福大街永生巷6号,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教堂坐南面北,高15米,宽13.8米,长32.5米,主体建筑448.5平方米。为欧洲古典哥特式和中国灰砖灰瓦材料结合的中西合璧建筑。5、正乙祠戏楼坐落在宣武区前门西河沿220号,它东与天安门广场相邻,南与琉璃厂文化街相连,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纯木质结构的古戏楼。相传它是明代的古庙。清康熙年间,改建为戏楼。戏楼建筑全部为木质结构,坐南朝北,戏台为三面开放式。应该说,是北京城除了故宫畅音阁、恭王府戏楼以外,数得着的古色古香好戏楼了。许多老一辈艺术家程长庚、谭鑫培、梅巧玲等戏曲鼻祖均在此登台演出。当代的许多著名艺术家梅宝玖、谭元寿等也光临此楼献艺。6、孚王府坐落在朝阳门内大街路北137号。俗称“九爷府”,王府主人是清朝道光皇帝的第九子奕譓。孚王府的前身是怡亲王府。始建于康熙年间。府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主要建筑有:正殿(银安殿)7间,左右各有配楼,后殿,后寝,后罩楼。西路跨院为王府生活居住区,东路院是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住所。王府布局结构严谨规范,保存较为完好。7、万佛堂花塔万佛堂花塔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万佛堂村,建于辽咸雍六年(1070),塔高20多米,上部呈笋状,密布供佛像小龛,每龛下饰有伸头向外的砖雕兽首或象头。因塔远望如花盛开,所以俗称为花塔。塔刹外形如一根竹笋,轮廓是弧线状,造型独特、美观。8、智化寺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该寺主要建筑自山门内依次为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及东西配殿(大智殿、藏殿)、如来殿、大悲堂等。寺内主要建筑物的屋瓦用黑色琉漓脊兽铺砌,虽经历代多次修葺,梁架、斗拱、彩画等仍保持明代早期特征。9、辅仁大学旧址辅仁大学旧址位于定阜街路北,建于1925年,辅仁大学的校址原为清代贝勒载涛的府邸的一部分。载涛是清朝醇亲王奕譞之子(奕譞是光绪皇帝的生父,载涛即光绪皇帝的亲弟),清朝覆亡后,载涛因生计拮据,于一九二五年将府邸租给罗马教廷,作辅仁大学校舍,后又售给辅仁大学。一九五二年,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10、白瀑寺白瀑寺位于门头沟区田庄办事处淤白村北的金城山下,是一座拥有900多年历史的辽代古寺。它始建于辽代乾统初年,现尚存门楼、正殿三间,此塔建于金皇统六年(1146年)。塔高10米,六角实心,下半部为密檐式,上半部为覆钵式。塔身三层密檐,密檐之上双层仰莲承托覆钵,该塔是一种密檐到覆钵式过渡的塔形,是国内少见的珍贵塔种、金代密檐式塔中的杰作。11、达园达园位于海淀区海淀镇北1公里,原是北洋军阀王怀庆的私家花园,故俗称王怀庆花园,是京郊私家园林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达园始建于民国初年,整个庭院融江南园林与北方建筑于一体,湖水山石叠映,亭榭长廊相连,绿树成荫,翠竹葱郁,总体建筑布局巧妙,景色宜人。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乾隆御笔石碑以及古代遗留的稀有石笋和珍奇太湖石点缀其间,在北京古典园林建筑上可谓独具特色。12、白家大院白家大院位于北京海淀区苏州街29号,原是第四代礼王爱新觉罗?杰书——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八大铁帽子王之首、正红旗旗主、首任礼亲王代善第八子祜塞的第三子,杰书世袭王爵后于康熙年间建造的“礼亲王花园”。这座景致优雅、尽显一时皇家造园艺术典范的王府林苑在民国初年转给了同样声势赫赫的同仁堂乐家,更名为乐家花园。现是一家以经营宫廷菜、官府菜和自成风格的白府菜为特色的清代园林式食府。北京有哪些名胜古迹 北京天安门的建筑格局是什么 - 泡泡网
游历史名城北京 览文化精粹皇家风范
日期: 14:10:41
投稿:苏打嘎嘎
来源:泡泡网
北京有哪些名胜古迹?北京市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故宫、天坛、八达岭都是家喻户晓的名胜古迹。游览北京可是个体力活,但除了能欣赏古色古色的著名景点建筑,还能体验到北京的现代化发展,也不枉此行了。和小朋友的北京行,一天走了两万两千步,一天走了两万八千步,对于运动量很少的小朋友简直就是灾难。不过小朋友也是好样的,在我的督促下,一步步地走过来,走过了北京动物园,用脚丫子丈量了颐和园,在烈日下走过了北京天安门,瞻仰了毛爷爷,向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表达了我们的敬意。我们的第一站是动物园,其实这是无奈的选择为什么呢?主要是北京的旅游实在是太火了,我们本来要去八达岭长城的,但是当我们好不容易来到北京北站的时候,结果被告知通往八达岭长城的S2火车票已经卖光了,我和小朋友真是傻眼了,小朋友提议去了北京动物园。北京动物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东邻北京展览馆和莫斯科餐厅,占地面积约86公顷,水面8.6公顷。原名农事实验场、天然博物院、万牲园、西郊公园,是中国开放最早、动物种类最多的动物园,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今已有逾百年的历史。饲养展览动物450余种4500多只;海洋鱼类及海洋生物500余种10000多尾,是中国最大的动物园之一,也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动物园。明代为皇家庄园,清初改为皇亲、勋臣傅恒三子福康安贝子的私人园邸,俗称三贝子花园。皇家御河游从北京动物园出来,不是走出来的,是坐船从皇家御河中漂出来的。“皇家御河游”途经北京动物园、北京海洋馆、真觉寺、五塔寺、白石桥、国家图书馆、紫竹院公园,沿“长河”航行,经过紫御湾码头、广源闸、万寿寺、麦钟桥、长河闸、长河湾码头、长河桥等多个著名景点,最终到达目的地皇家园林颐和园内的“铜牛”码头!这具有700年历史的皇家御用河道――长河,听说是曾经慈禧老佛爷的游览路线。景色优美,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都很赏心悦目,尤其那个长廊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一路聆听专业人士的详尽讲解,了解昔日皇家御河的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站立船首,如驭清风,两岸桃红柳绿,满目湖光山色,云中有水,水中有云,船在云中走,人在画中游。皇家园林之颐和园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颐和园真的十分漂亮,但是小朋友走的太累,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只走了一条街,看过十七孔桥,找到最近的一个门口就出去了,着实可惜。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位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说说你不了解的天安门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你知道他的设计者是谁吗?有什么讲究吗?估计不知道吧。它的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巨大的毛泽东主席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门。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它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了中华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成为举世瞩目、令人神往的地方。天安门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东西面阔九楹,南北进深五间,取“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门窗。城楼基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栏板,雕刻着莲花宝瓶图案。城楼内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60根红漆巨柱排列整齐,柱顶上有藻井与梁枋,绘着金龙吉祥彩画和团龙图案。地面铺的全是金砖,面积约2000平方米。屋顶的正脊与垂脊上装饰着螭吻、仙人、走兽;下层是高13米的朱红色城台,四周环绕琉璃瓦封顶的矮墙,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城台的总面积达4800平方米,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用的梯道,俗称马道。还有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高8.82米,宽5.25米,唯有皇帝可以进出。城楼前有外金水河,河上飞架7座汉白玉雕栏石桥,中间一座最宽阔的称“御路桥”。专为皇帝而设;御路桥两旁有宗室亲王过往的“王公桥”;王公桥左右的“品级桥”是供三品以上的官员行走的;四品以下的官员和兵弁、夫役只能走“公生桥”。公生桥架在太庙和社稷坛门前。(本文来自:)
洁白的云朵、碧蓝的天空、广阔的草原,组成了神秘而又美丽的西藏…欢迎来到作文网!
& 北京名胜古迹_400字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北京名胜古迹_400字
  北京,是历史悠久,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古城,也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
  终于,在寒暑假期间和我父母开始了旅行。我们在几天的旅程中,游览了天安门、故宫、天坛、颐和园、恭王府,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数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一四零六年建成,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宫城周围环绕10米多高的城墙,墙外是52米宽的护城河,宫墙四隅还建有四座精巧玲珑的角楼,使故宫自成防御体系,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城中之城&。故宫分为三大殿,第一殿是太各殿,第二殿是中和殿,第三殿是保和殿。你们知道皇宫有多少间房子吗?现在由我来告诉大家吧,故宫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怎么会出现半间呢?原来天上万间房子,皇帝不敢冒犯呀,就少建了半间。这是导游阿姨告诉我们的。我们就这样兴趣盎然的沿着故宫中轴线游览着,若大的故宫我们走出时已经是中午了。故宫到处都是宫殿,数不胜数,里面的典故也很多,说也说不尽,希望大家有机会也去细细的游览。
  北京几天游下来,我收获很多,使人流连忘返!
&&&&&五年级:想上一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不够精彩?
我要点评:北京名胜古迹_400字
的其他文章
写作达人推荐北京都有些什么名胜古迹啊?
北京都有些什么名胜古迹啊?
08-10-01 &
【静明园(玉泉山)】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颐和园昆明湖西。占地75公顷,其中水面13公顷。为&三山五园&之一。金代始建芙蓉&殿(亦名玉泉行宫)。明正德年间()建上下华严寺。清康熙十九年(1680)建行宫,初名澄心园,三十一年(1692)更名静明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元大都土城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北部海淀区、朝阳区境内,北土城路南侧和西土城路西侧。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至元十三年(1276)大都城垣建成,周&长28.6公里,四隅建角楼,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城墙基宽2.4米,与高及顶宽之比为3∶2∶1,墙体为夯土筑成,故又称土城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北京的名胜古迹多得数上三天三夜也数不完,不下几千处,老城区里面遍地是宝。。。 1、大俗的: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十三陵、天安门、北海、天坛 2、和寺庙相关的:雍和宫、八大处、法源寺、天宁寺塔、八里庄塔、银山塔林、东岳庙、历代帝王庙、白塔寺、牛街礼拜寺、花市清真寺、五塔寺、崇效寺藏经阁、香山碧云寺、法海寺、广济寺、白云观 3、皇家相关的:先农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太庙、孔庙、国子监、圆明园遗址、香山、景泰陵、景山 4、城墙城门相关的:正阳门城门及箭楼、德胜门箭楼、东南角楼、崇文门明城墙遗址、西便门八瞪眼箭楼 5、名人故居:鲁迅故居、谭嗣同故居、李大钊故居、齐白石故居、张恨水故居、李鸿章故居、老舍故居、梅兰芳故居、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 6、清代王府:恭王府、礼王府、郑王府、醇王府、孚王府 7、老教堂:西什库教堂、王府井八面槽教堂、西直门教堂、宣武门教堂 8、老石桥:芦沟桥、后门桥、高粱桥、银锭桥 9、老胡同:砖塔胡同、三庙街、老墙根街(这是三条最老的胡同,有近1000年的历史) 10、明清会馆:湖广会馆、全浙会馆、番禺会馆、中山会馆 11、长城: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黄花城长城、大榛峪长城、白岭关长城、黄松峪长城、居庸关长城、慕田峪长城、箭扣长城、三峪长城 12、古城、古村落:沙河巩华城、门头沟爨底下村、沿河城、岔道城 ……………………,真的三天三夜说不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广济寺 【广济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北京著名的&内八刹&之一。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 阜成门内大街25号。始建于金代,名西刘村寺。明天顺年间重建,成化二年(1466)赐名&弘慈广济寺&。现存建筑保持明代格局,分三路,中路依次为山 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殿和多宝殿(舍利阁),西路有持梵律殿、戒台、净业堂和云水堂,东路有法器库、延寿堂等。寺内珍藏许多珍贵文物,如明 代三世佛及十八罗汉造像,康熙时建的汉白玉戒台,乾隆年间的青铜宝鼎等。现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 万松老人塔 【万松老人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西四南大街41号。占 地105平方米。万松老人即万松行秀禅师,金元时名僧,曾在京西仰山栖隐寺出任住持,元初中书令耶律楚材奉其为师,向其参学3年。南宋淳?元年 (1241)万松老人圆寂后,修此墓塔。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时加高至九级。现塔为1927年叶恭绰等人集资重修。塔高 16米,八角九级密檐式,清塔中包着元塔,古朴典雅,玲珑精致,是北京城区内仅存的一座砖塔。? 镇岗塔 【镇岗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丰台区长辛店乡云岗村。金 代(12世纪)建造。九级密檐式砖砌实心花塔,通高18米,底周长24米,坐北朝南,底座呈八角形。塔身有武士、文官、盆花、兽头等精美的砖雕。塔身上部 有一层须弥座,座上密布佛龛相错环绕而上,并渐次内收,第二层起,每面残存砖制浮雕佛像,古朴生动,顶部有须弥座承托塔刹。整座塔造型古朴别致,砖雕精 美,是一座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古塔。? 银山塔林 【银山塔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北昌平县下庄乡海子村西南古延圣寺遗址上。银山之景久享盛名,&铁壁银山&列燕平八景之首。现存砖塔7座,其中金代5座、元代2座。金 塔均为密檐式实心,八角十三层3座,六角七层2座,最高为22.8米,低的14米。塔的基座、塔身、束腰部分均有精美砖雕,造型挺拔俊秀。元塔2座,六角 密檐实心,一座三层,一座五层。三层塔高约8?4米,为密檐式与覆钵式相结合的塔。五层塔塔身外墙呈向内弯曲的弧线,六隅施经幢形倚柱。这几座塔造型精 美,结构别具风格,对研究金元时期古塔的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成为峰奇谷秀、林木葱茏的银山景区的重要人文景观。? 静明园(玉泉山) 【静明园(玉泉山)】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颐和园昆明湖西。占地75公顷,其中水面13公顷。为&三山五园&之一。金代始建芙蓉 殿(亦名玉泉行宫)。明正德年间()建上下华严寺。清康熙十九年(1680)建行宫,初名澄心园,三十一年(1692)更名静明园。乾 隆年间大规模扩建,形成&静明园十六景&,时为静明园鼎盛时期。年,遭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两次焚毁。辛亥革命后,一度开办玉泉山汽水公 司,时亦开放游览。1949年后,为国家机关使用,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绿化。园内景物繁多,较著名的有:玉泉,被乾隆命名为&天下第一泉&,金代&玉泉 垂虹&为燕京八景之一;玉峰塔,位于玉泉山主峰,为八角七级仿木构楼阁式石塔,高47?7米,&玉峰塔影&为十六景之一;华藏塔,为八角七级密檐式汉白玉 石塔;澄照关,关上雉堞相连,高逾6米;楞伽洞,洞中大量清代密宗摩崖造像,艺术价值极高。? 上方山诸寺及云水洞 【上方山诸寺及云水洞】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上方山。隋唐时已有开辟,历代均有扩建,辽金时为鼎盛期,金末毁于兵火,元代恢复,现存寺院建筑主要为明、 清时重建。上方山诸寺以兜率寺为中心,有&七十二庵&。主要有:接待庵,登山起点,为&七十二庵&的头一庵;云梯庵,建于半山,从山脚至庵门有262级石 磴仿佛直入云霄,故名&云梯&,庵亦因此得名;兜率寺,又称上方寺,为全山最大寺院,始建于隋末唐初,明代重修;塔院,位于兜率寺西,内有辽代石塔;望海 庵,是现存庙宇位置最高的一座。上方山除&七十二庵&外,还有九洞十二峰等名胜,其中尤以云水洞堪称奇妙。云水洞为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前有大悲庵,洞进深 620米,内分7个小洞,洞内奇景变幻,层出不穷。? 元大都土城遗址 【元大都土城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北部海淀区、朝阳区境内,北土城路南侧和西土城路西侧。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至元十三年(1276)大都城垣建成,周 长28.6公里,四隅建角楼,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城墙基宽2.4米,与高及顶宽之比为3∶2∶1,墙体为夯土筑成,故又称土城。在夯土中使用&永定柱& (竖柱)和&?木&(横木),即我国传统的板筑技术,以加固城墙,城墙外有护城河。元后期又于各门外加筑瓮城。明筑北京城时,将北城墙南移5里,使北部土 城废弃,成为遗址。今遗址尚存约12公里,城墙外围还有护城河的遗迹,是规模最大、最能反映元大都城市规模、布局、方位的重要历史遗迹。? 北京鼓楼、钟楼 【北京鼓楼、钟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钟楼位于中轴线最北端,其南约100米为鼓楼。钟鼓楼为元、明、清京城报时中心,并为 元、明都市建设的重要体制之一。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明永乐十八年(1420)重建。清乾隆十年(1745)再次重建钟楼,全 部砖石结构,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殿式作法,占地约6000平方米。四面各有拱券门,二层楼上悬永乐年间铸造的报时铜钟,重63吨,撞击声可达方 圆十数里。鼓楼为单体木结构建筑,通高46.7米,重檐歇山顶,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36平方米。四面各有拱券门,二层楼上置大鼓一面,鼓面 直径1.5米,刀痕累累,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时所砍。民国以后,鼓楼曾一度改名&明耻楼&,以图片和模型陈列展示八国联军入侵的情 形,1984年经大修后,已辟为文物保管所对外开放。?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白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阜成门内大街路北。白塔始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至元十六年(1279)建成,由尼泊尔著名工艺 家阿尼哥主持兴建。塔成后建寺,名大圣寿万安寺,建于辽永安寺旧址。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寺毁于雷火,仅存白塔。明天顺元年(1457)重建,改称 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历朝多次维修。寺院坐北朝南,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三 世佛殿、七佛宝殿、白塔。塔高51米,气势恢宏,由塔座、塔身、相轮、华盖及塔刹组成。塔座面积810平方米,塔基高29米,双层须弥座,覆钵形塔身直径 达18?4米,塔身之上以折角须弥座连接共十三层,上承华盖,直径达9?7米,再上为塔刹,由高5米、重4吨的鎏金铜质小塔作成。白塔的兴建是元大都城的 组成部分,不仅是重要的历史文物,也是中尼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白塔寺自清中叶以后,逐步成为北京城著名庙会之一,民间还有&八月八,走白塔&的 习俗。1949年后,白塔经多次修缮。&文化大革命&中,山门和钟鼓楼被拆除。1978年大修时,发现乾隆写经等大批珍贵文物,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 1998年重建山门。? 北京孔庙 【北京孔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国子监街。占地2.2万平方米。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大德十年建成(1306)。历代多次重修,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 又名&先师庙&。庙坐北朝南,大门称先师门,仍保持元代风格。前有琉璃壁及下马碑,进门东西有碑亭、神厨、神库等,并立有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118 方,题刻历代进士5万多名。进大成门至第二进院,正殿名大成殿,为孔庙主体建筑,面阔9间,进深5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前月台三出陛,殿内供奉孔 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余年树龄的古柏一株,名&除奸柏&,亦名&触奸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赐名&砚水湖&。大成殿后有崇圣祠,自成 院落,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辟为首都博物馆,展出北京地区出土的历代珍贵文物。? 国子监 【国子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古时称成均,后称太学,唐代始名国子监。元大 德十年(1306)始于大都兴建,初名国子学。明洪武年间改称北平郡学,永乐年间改称国子监,又称北监(有别于南京国子监)。清代扩建。坐北朝南,三进院 落。中路轴线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圜桥教泽&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辟雍为国子监中最重要的建筑,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为皇帝 讲学的地方。重檐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鎏金宝顶方形亭式建筑,长宽五丈六尺,四面只设可开敞的隔扇,周以围廊,建在一个圆形水池的中央,四 面架石桥,池岸施汉白玉栏杆,雕琢精美。辟雍两侧有东西六堂,率性、试心、崇志为东三堂,修道、正议、广义为西三堂,六堂内原有十三经刻石,计189块, 因刻于乾隆年间,又称乾隆石经,现移至国子监与孔庙之间筑室保护。彝伦堂建于明永乐年间,原为国子监藏书之所,后为监生上课之地。东西两边有典簿厅、绳愆 厅、典籍厅、博士厅。敬一亭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自成三进院落,为祭酒(国子监最高领导)及司业(副职)办公之所。在国子监读书的生员称监生,其 宿舍称&号&,清时还接收外国留学生。国子监是研究中国古代学制的重要实例。现辟为首都图书馆。? 后门桥 【后门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中央。 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初名万宁桥,俗称海子桥。因桥在地安门北,地安门又称后门,故桥又称后门桥。建于元大都城内的通惠河上,是当时重要通 道。桥为单孔石拱桥,桥下有著名的海子闸(澄清闸),为调节水位之用。传说桥下刻有&北京&二字,如水涨至此,北京就会发生水灾。后门桥对研究北京漕运史 及周围地区商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 【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北昌平县化 庄村东龙山。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为引水济漕,解决大都城的漕运,上奏元世祖引白浮泉水作大运河北端上游水源,至元二十九年(1292)白浮堰建成。白浮 泉又名龙泉,当年建有水池,将水围起,流水出处有青石雕刻的九个龙头,取名九龙池。水自龙口喷出,有&九龙戏水&之称。都龙王庙位于龙山之巅,明洪武年间 建,明清时是著名的祈雨之所,香火鼎盛。庙坐北朝南,由照壁、山门、钟鼓楼、正殿及配殿等建筑组成。院内明、清碑刻5通,是研究当时民俗风情的重要实物资 料。? 都城隍庙后殿(寝祠) 【都城隍庙后殿(寝祠)】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成方街33号。始 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名佑圣王灵应庙,元天历二年(1329)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改名都城隍庙。明永乐年间重修,改名大威灵祠。清同治 十年(1871)毁于火灾,后又修复后殿及仪门。现仅存后殿,建筑面积420平方米,是研究元代大都城地理方位的重要遗迹。都城隍庙市还是老北京著名的庙 会之一。? 东岳庙 【东岳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东部朝阳区朝阳门外神路街。占地约6万平方米,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庙宇。始建于元延?六年 (1319),至治三年(1323)完工,赐名东岳仁圣宫,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清道光年间扩建。庙坐北朝南,由正院、东院、西院三部分组成。正门前有高 大雄伟的三洞七幢琉璃牌楼。正院建筑主要有山门、戟门(又称瞻岱门、龙虎门)、岱宗宝殿(又名仁圣宫)、育德殿、玉皇 殿。进戟门始自左右再向北环绕的庑殿为地狱七十六司殿。再向北左有广嗣殿、太子殿,右有阜财殿、太子殿。岱宗宝殿左右有三茅真君祠堂、吴金节祠堂、张留孙 祠堂、山府君祠堂、蒿里丈人祠堂等。最后为后罩楼。东院原为花园,西院为规制不一的小型殿宇,多为民间善会修建。东岳庙虽经重修,但其主体建筑仍保持元代 风格,庙内以神像、石碑、楹联众多而享誉海内外,赵孟?书&张天师神道碑&(俗称道教碑)即存于庙中。今正院已修葺一新,辟为北京民俗博物馆。? 火德真君庙 【火德真君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77号。道教寺庙。元代创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西药王庙旧址,祀火德之 神,俗称火神庙。主要建筑有钟鼓楼、灵官殿(隆恩殿)、玉皇阁(皇极殿)、关帝殿、斗姥阁、万寿景命宝阁(阁为二层楼阁式,黄琉璃瓦顶),殿后有亭,登亭 可观什刹海绮丽风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