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战役纪念馆围子山

章丘古今--中华民国
1912年(民国元年)2月&
改组县衙六房(吏、户、礼、兵、刑、工房),设一、二、三科。
6月& 县议会成立。选出议员17人,时殿绅、丁庆长为正副议长。
县单级师范养成所、乙种农业学校相继成立。
1913年(民国2年)& 视学长于黄鑫率先拆神搬佛建学校。破除迷信与兴学同时进行。
呈请清查民团以前旧军、交代各员所欠银两数。计前任章丘知县傅楳荪欠杂款银两,乐安(今广饶)县长王文域在章丘任职期间欠杂款银两(日,该王在乐安县北乡碑寺口庄被饥民打死,人死帐烂)。
废县政府第三科(负责教育),教育归劝学所。县立第一小学、国民师范学校成立。改单级师范养成所为小学教员讲习所。
1914年(民国3年)& 滨县人姜明贤(原名张玉书)在旧章丘城东仓巷创立“红十字会”。
1915年(民国4年)& 章丘县第一所官立图书馆——通俗图书馆成立。
小学教员讲习所改为师范讲习所。小学恢复读经,女生增设缝纫课。
河北省献县人刘子良在张家林开设直鲁医院。境内始有西医诊所和西医大夫。
1916年(民国5年)1月1日&
旧军孟家商业集团代表人物孟继笙拥戴袁世凯称帝,敬献龙墩龙袍劝进。82天后,孟继笙与帝制祸首杨度等“十三太保”一起受通缉。杨等或亡命远飏,或托庇使馆;孟因家大业大,欲逃不能,以10万银元(一说20万银元)贿脱。
1917年(民国6年)1月中旬&
山东督军张怀芝于旧章丘城、相公庄一线布防。北洋军第五师(张怀芝兼师长)十八团(团长潘鸿钧)一营进驻旧章丘城,第一混成旅三营进驻相公庄。
受中华革命党人居正指挥的讨袁护国军吴大洲、薄子明部与北洋军激战。战事波及相公庄一带。
青野村(今属阎家峪乡)马夫远、马敬銮成立五音戏科班(1920年,扩大为10股),收徒教戏。明鸿钧为该班艺徒(后成为五音戏著名演员)。
1919年(民国8年)春&
曾任湖南造币局局长的曹庄(今属枣园镇)人李淑育,独资兴建私立淑育小学,占地10亩,校舍30间。筹建2年,竣工招生。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章丘县旅济学生30余人集合,印发宣言。就读于山东省第一师范的马丹臣起草了《告章丘同胞书》。学生代表常经庸、于广沐化装绕道(胶济铁路已被日本侵略军控制)回县活动。劝学所长张怀清、农校教员李裕海热情接待,共同议定发动各界抵制日货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在山东设立民政署的示威游行。游行队伍举着李裕海绘制的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漫画像,高呼口号。师范讲习所等校师生当众焚烧个人所有日货。沿街张贴马丹臣草拟的《为日本在山东设民政署告民众书》。
1921年(民国10年)7月5日&
漯河决口。田官倒塌民房400余间,死亡3人;夏侯庄、下河庄共倒塌民房300多间。
1922年(民国11年)1月&
《章丘县教育月刊》创刊。为境内有记载的第一份刊物。大32开张,文言语体。至1928年(民国17年)张鸣九匪乱停刊。1931年(民国20年),由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题刊名复刊,至抗战星散。
是年&& 县劝学所改为教育局。
1924年(民国13年)2月1日&
县教育委员会成立。至4月3日,在县长郭珠泉监督下,推选委员10人,杨文治、郝春田为正副会长。
是年& 县师范讲习所停办。
1925年(民国14年)&
县长林正榜摭拾事由,控告孟继笙之侄侵吞地方公款。山东督军张宗昌企图趁机“请财神”(拘留勒索),孟携眷属避居天津。后贿以10万银元私了。
1927年(民国16年)2月& 土匪刘黑七(刘桂堂)部窜扰文祖、朱公泉,饱掠而去。
8月17至10月16日& 两月内三换县长。林正榜免,宋锡泉代,李传煦继任。
原在青岛四方机车厂从事工运的中共党员郭恒祥,因“五?二九”惨案暴露身份遭通缉,潜回原籍埠村。以“货郎”身份为掩护,秘密活动于埠村一带村庄、煤矿。
1928年(民国17年)4月&
县炭矿工会在靴筒地煤矿(今圣井镇木厂涧东南,有工人1000多名,是当时全县最大煤矿)宣告成立,为章丘县第一个产业工人组织。
济南“五?三”惨案后,日本侵略军得寸进尺。5月8日,日军第六师团外山旅团,继续进犯南军(北伐军)。午后2时许,铁蹄踏进龙山。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全省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趋势给中央的报告》指出:经济不景气,仅章丘县炭矿工人失业即达2000多人。
靴筒地煤矿工人,在郭恒祥领导下罢工,要求发还5个月欠薪。资方答应先发所欠30%。
农历七月十六&
张鸣九率匪徒30余人,趁旧章丘城东关集日混入城内。在县衙前仅鸣数枪,县长黄恪济即弃城而逃,僚属四散。张鸣九匪众在县城糟蹋蹂躏半年之久。
8月& 中共章丘党支部建立,党员7人,郭恒祥任书记,活动于埠村一带。隶属中共山东省委。
在中共章丘党支部领导下,埠村周围十几里内大小村庄相继建立“贫民会”,会员达2000余人。
因张鸣九匪徒横行,马芦庄马学魁、陈家庄黄子明,组织红枪会,聚众练武,防匪保乡,与扬言过铁道洗劫白塔寺(今枣园镇白塔庄)的匪徒激战于曹庄。马学魁及其17岁的儿子和27名会众战死。事后群众集资,在危山为马学魁等建立祠堂。
中共章丘特别支部(简称中共章丘特支)建立,郭恒祥任书记,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人。隶属中共山东省委。
民国中央研究院吴金鼎在龙山镇城子崖发现一处以磨光黑陶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薄如纸、明如镜、黑如漆、声如磐”,定名“龙山文化”(亦称“黑陶文化”)。
1929年(民国18年)1月9日&
锦屏区区长李延煜(绰号“南霸天”、“锦屏王”),以“商谈公务”为名,诱中共章丘特支书记郭恒祥至“三清观”杀害。
军阀孙殿英部移防皖北经章丘。旧军孟家恳请孙部翦除土匪张鸣九。孙殿英乘机一面收编张匪为己部一个旅,一面抢掠旧军金银细软、珠宝古玩而去。
1930年(民国19年)1月1至26日&
利(津)菏(泽)路汽车在土城、北大寨、陈家窑、田家拐子4次被劫,乘客被搜去大洋200元、手表2块。
5月30日& 韩复榘与其参谋长,乘专车于14时20分抵枣园寺火车站,视察调度对晋军作战。
11月17日& 改编三班班役(俗称衙役)为政务警察,一律穿制服。
是年& 国民党县党部举办小学教职员党义训练班。
刁镇一带霍乱流行,仅潘家一个村即死亡100多人。
章丘县购进第一台鸳鸯罐,安设于苗圃内,灌溉树苗示范。后旧章丘城、刁镇、宁家埠等浅水区有人仿造。
1931年(民国20年)春夏& 霍乱病在黄河一带蔓延,不满200户的吕家寨即死亡20人。
7月& 县民众教育馆成立,县通俗图书馆和讲演会并入该馆。
8月& 小清河工程局在张家林建水文站1处,为境内有水文设施之始。
是年& 全县小学田径运动会在旧章丘城西南焦家林举行,为民国建立20年来章丘县首届运动会。
在济南召开的第十五届华北运动会上,济南私立正谊中学学生马厚盛(章丘县西涧溪人),获万米赛跑第二名。
以国民党县党部宣传委员张伯融为首,以反共为主旨的《党声周刊》出笼。
县公立图书馆成立。
1932年(民国21年)1月& 学潮。册报员高觉正,因发动学潮撤差。
清明节前后& 德记煤矿公司工人罢工,要求“提高工资,改善生活”。斗争半月,取得胜利。
县立师范讲习所教务主任兼国文数学教员、中共党员崔杰千(抗战初期曾任中共安丘县委书记)与在西关小学任教的爱人孙即舞,因发动学潮暴露身份,经友人帮助脱险。
旭华矿业公司爆发工潮,多名工人被捕,后获释。
1933年(民国22年)3月13日&
中共党员韩式元(又名韩黎青,旧章丘城关人),以回乡复习功课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遭县长冯云和逮捕,押解济南。8月14日牺牲于狱中。
韩复榘巡视章丘。枣园公安分驻所巡官陈树棣被撤职;公安局长马殿邦“疏于考察”记大过1次,罚薪1/2,并罚跪于孙中山像前。
以县立一小国文教员兼高级部七级级任燕志隽(燕遇明,笔名落叶)为主编的《寒流》半月刊创刊。以犀利的笔锋,对国民党政权丧权辱国的不抵抗政策进行尖锐的抨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来县视察,以燕志隽未交鉴定为借口,免其教职。《寒流》仅出6期即夭折。
是年& 县立幼稚园成立,附设于县立一小。为章丘县学前教育之始。
县立初中在文庙成立,留日学生王惠如任校长。
除县公安局外,县财政局、建设局、教育局缩编为三、四、五科(一科民政、二科秘书)。
版本学家路大荒(后成为蒲松龄著作研究专家)于章丘搜购到磁版印刷的《蒿庵闲话》下册(明末清初济阳县人张尔岐著),恰与王献唐(日照县人,建国后曾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1932年在四川收集到的上册配成全集。此书为研究中国图书史和印刷史的珍贵资料,现存北京图书馆,为国家级文物。
1934年(民国23年)2月&
县长冯云和因对“胡太礼呈控胡太峰伙谋惨杀伊兄”一案审理不清,撤职留任,限两个月查清。
山东省建设厅厅长张鸿烈发布训令:为提倡水车灌田,藉防旱灾,拟以贷款方式为部分县购置水车。其中,章丘县定购水车30部,于翌年5月运回。是年6月,又续购36部。水车始在境内推广使用。
1935年(民国24年)7月1日晨&
山洪骤至,南部诸村猝不及防,受灾严重。南大寨淹死22人,沿河房屋1000余间荡然无存;黑峪口全村20余户,住宅全被洪水卷走;三德范、长水庄、东窑头、西窑头、月宫等村,冲走房屋、家具、牲畜无数。
黄河于临濮决口,山东省受灾20余县。章丘县接收安置灾民5152人,在全省安置灾民的78个县(市)中居第二位。
整修绣江河、漯河,工程量28.5公里。当年完成漯河11公里,投工15.61万个。
山东省政府确定章丘县第八区(驻山后寨,辖92个村)为乡村建设教育实验区。改章丘县立第三小学为章丘县乡村建设教育实验区山后寨小学。以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派”,在章丘取得实验基地。
旧章丘城西关高筠、高文姊妹,联络部分教师,成立“章丘县妇女界抗敌后援会”(会址暂设高氏姊妹家中)。为境内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妇女社团。
1936年(民国25年)5月14日&
《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法》公布。全省划为12个选区。章丘与济南、历城、邹平、长山、桓台、淄川、齐东为第一选区,共选代表3人。
县民李德盈上书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请改含毒过大黄磷火柴(红头)为赤磷火柴(黑头),并附上自己研制成功的赤磷火柴样品2盒。韩复榘与建设厅厅长张鸿烈共同批示:“查该民所请,用意甚善”。除批示并分行外,合行令:仰该县饬备该所管境内各火柴工厂,查明参考,并努力酌量改善为要。
从5月始,县长调动频繁。先是冯云和调南京受训,一科科长季锡光代理。10月,冯云和正式调职,丁世平继任。
1937年(民国26年)1月&
建设厅技士韩春第视察章丘建设。报告章丘县共有棉业合作社77处,联合社1处,信用社10处。
日本侵略军窜至黄河北岸。章丘形势紧张,谣诼纷纭,一日数惊。在天尊院小学任教的李曼村与普集小学教师宋乐生,串联失学失业的同学同仁,商讨抗日救国。
李曼村、宋乐生、方子成、张洪超在祖营坞宋乐生家中集会,成立“章丘人民抗日救国会”。会后,发动群众,联络失学失业学生工人,为组建抗日武装集聚力量。
12月23日&&
日本侵略军从齐东台子渡过黄河。守军谷良民(国民党五十六军军长)执行国民党第五战区副司令兼第三集团军司令韩复榘命令,不战而退。日军兵分两路,向济南、周村进逼。章丘县县长丁世平弃职而逃。境内土匪蜂起,秩序大乱。
1938年(民国27年)1月下旬&
以齐东县麻姑堂村孟昭进(旧军人,西北军军官。历任旅长、县长等职,抗战初期任冯玉祥谍报参谋)为首的中国民众抗日义勇军总部,任命马德夫(相公庄镇小康庄人)为章丘县县长。所属各科主要官员为:民政科长李广治,建设科长郭景昌,教育科长刘香圃等。
2月上中旬&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独立团(原长山抗日游击队改编)驻万山。当晚将押解来的长山县日伪维持会会长李胜玺处决。
章丘人民抗日救国军于三山峪村北石峪寺宣告成立。李曼村任司令,宋乐生任指导员,方子成、翟毓蔚任参谋,陈瑛为政宣员。下设3个排和1个警卫班,李维汉、崔志德、李世夏分别任一、二、三排排长。孙永赞任警卫班长。随后程学通也带二三十人进山参加抗日。
章丘人民抗日救国军包围十九郎庄孟家大院,迫使国民党县党部头目孟月楼的看家护院武装抗日。孟勾结驻普集日军潜蹑抗日救国军之后,抗日救国军机智地摆脱敌人。程学通乘机率心腹叛离。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独立团驻万山,司令部设于村北净土寺。翟毓蔚趁李曼村、宋乐生去司令部之际,勾结一排排长李维汉,谎称执行紧急任务,把一排拉出投靠国民党六十九军,被编为先遣第二梯队十三支队,翟任支队长。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独立团骑兵连包围十九郎庄,收缴孟月楼看家护院打手的所有武品用于抗日。
以梭庄石匠刘鸣岐(刘凤岭)、县督学刘雨晨为首的章丘抗日民众义勇军在梭庄村西南戏台前宣告成立。刘鸣岐任队长,刘雨晨任军师(对外称师爷)。
历城县任家庄(今属章丘县党家乡)小学教员王心崇(王丁一,中共党员),联络周围村庄热血青年70余人,组建抗日武装。
历城县北康庄小学教员孙志超,回家乡南洼村(今属龙山镇),与孙庆堂、孙云德以开设“平陵饭店”为掩护,进行抗日活动。
章丘抗日民众义勇军,由石龙庵开赴黉山,在河滩村遭相公庄区联庄会会长王景霄部突袭,队伍被冲散。刘鸣岐收容散兵,过长白山与孟昭进取得联系,编为孟部第十六队三中队。刘鸣岐任中队长,孙维东、王经顺任副队长,刘雨晨仍称“师爷”。
章丘人民抗日救国军改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支队二十一中队。李曼村、方子成分别任正副中队长,宋乐生任指导员,陈瑛分工政宣,张元楷任文书。下设3个排,李世夏、崔志德、刘子敬任排长。
4月27日& 日伪章丘县公署在明水成立。民族败类娄珩玉出任县知事。
翟毓蔚部趁日军主力南调之机,倾注全力攻县城,消灭汉奸潘子衡的自卫团,缴获部分武器弹药和近150万公斤食盐。翟用卖盐款购步枪2000枝,势力陡增。王景霄、陈崇山等地头蛇亦相继入伙。翟毓蔚由此成为境内最大的地方势力派。
由章丘县抗日民众义勇军改编而成的孟昭进部第三中队,经回乡养伤的中共党员韩昭杰(梭庄人)推动,又拉了回来。由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收编为第六支队第二十三中队,刘鸣岐任中队长,韩昭杰任指导员。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西进指挥所马晓云、张景南(后投国民党)两支队进驻李官庄,整编王心崇组织的抗日游击队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三十七中队。苏子元任队长,王心崇任指导员,下设3个排。
翟毓蔚致书于家庄名闻乡里的教育名流、社会闻人于黄鑫,要于把该村用以自卫的武器交出,被拒。翟于6月23日凌晨,派兵包围于家庄,绑架青壮年21人押至旧章丘城。经审讯,其中有2人非于姓,得免于难,余19人于26日遭杀害。
日本侵略军突袭相公庄。翟毓蔚部据险死守。在敌人强大火力轰击下,相公庄失守,翟毓蔚部主将李维汉战死。
为配合“武汉保卫战”,民国山东省政府命令各地军民,联合向盘踞济南的日军发起进攻。章丘县独立营(营长王德五,该武装系在章丘县第十区区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突入济南东关;翟毓蔚部亦越过经七路,占领商埠部分街区。市内人心大振,纷纷向马路抛掷桌椅杌凳,藉以阻止以装甲车为前导的日军反扑。但终因后续不继撤退。此举虽未成功,却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牵制了日军的部分兵力。
8月16日& 日军进攻旧章丘城。翟毓蔚部据城垣抵抗,伤亡惨重,转移。旧章丘城再次沦陷。
八路军独立连(原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十七中队)反击驻霍八庄制造磨擦的土顽张复乾部,缴获长短枪30余枝。
日军3000余人“扫荡”长白山区。翟毓蔚部阵亡官兵300余人,其胞兄四团团长翟毓辉在督战中战死。
独立连痛击到甄家庄挑衅的翟毓蔚部特务队。击毙1人,俘30余人,缴获长短枪32枝。
一度被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收编、后投靠国民党六十九军的原三支队十一团,在六十九军移防后,几经火并,最后剩下岳伯芬、陈崇山两股亦兵亦匪的武装。
混入抗日阵营的高松坡、孙永赞,步程学通、翟毓蔚的后尘,自立山头,蜕变为“占山征粮,踞地逼款,各霸一方”祸国殃民的“草头王”。
1939年(民国28年)1月&
独立连趁日伪乡长党铁军娶儿媳之机,化装潜入党宅,兵不血刃,缴获长短枪26枝。后在苏官庄小学重建三十七中队。苏子元任队长,苏冠英任指导员,郭正元任队副。司令部指派参谋赵云飞随队协助工作。
三十七中队转移长山县休整。先头部队提前出发,苏子元、苏冠英、苏世鹏、倪长启随后。在梭庄附近遭翟毓蔚部逮捕。在解往翟的司令部途中,苏冠英、苏世鹏机智脱险,苏子元、倪长启被杀害。
中共泰山特委派遣以张游、孙志超为首的“章历工作团”,进驻章(丘)、历(城)边区。
自国民党六十九军移防后,地方杂牌军奉复兴社山东总头目秦启荣“见人就抓,见枪就下,见干部就杀”的密令,“宁亡于日,勿亡于共”、“宁匪化,勿赤化”、“日可以不抗,共不可不打”的汉奸面目毕露。第二次国共合作在章丘名存实亡。
日本侵略军为掠夺明水香稻,以“率多墨守旧法,不知改进”为口实,指派日籍技术官季本、羽报佐七与华籍技士姜学海,到明水督导播种育秧。
四支队特务大队包围窜入垛庄的地方杂牌军刘佩祥部100余人。经谈判,将刘部收编为四支队特务大队的一个中队。
高松坡部参与袭击四支队驻地雪野后方,惨杀留守人员数百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雪野惨案”后,回窜章丘。其所属刘士元部,在双水泉被四支队歼灭大半。
中共章丘县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章丘县工委)成立。张游任书记,何雨田(李芸斋)、徐仑为委员。何雨田兼任政府部长(县长)。
中共泰山特委派遣以刘延博为团长30余人的工作团进驻章丘县第九区(垛庄)。
中共章丘县工委书记张游在六区下井子主持召开栗家峪、李家庄、张家庄、东八井等20村的村长会议,建立东八井乡,为境内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乡政权。
以募集员张万里为向导,四支队在郭家楼全歼程学通部第九中队80余人。
中共清河特委派刘波泉到李官庄(当时属历城县,今属章丘县党家乡)一带开辟工作。刘波泉与郭克勇、郭耀华在李官庄开设“永昌”号杂货铺为联络点,成立村党支部,刘波泉任书记。
中共章丘县委在莱芜县南王庄成立。书记亓仲文、政府部长吴建章(亦名吴卓先,又名吴立源)、组织部长张游、宣传部长刘延博、军事部长张健飞。县委对外称八路军驻章历办事处,主任亓仲文。
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四区队和莱芜县雪野区中队为基础,组成章莱县大队。魏春舫、冯干任正副大队长,张健飞、吕东升任正副教导员。
12月& 日军“扫荡”
章丘县抗日根据地,历时7天。铁蹄所至,庐舍为墟。垛庄、石匣两村被烧得片瓦无存。土顽高松坡亦尾随日军趁火打劫。
12月28日& 日伪山东省公署训令各县:将新旧县志、乡土志、府志搜集两部上报。
是年& 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根据地南垛庄创办抗日小学1所。
1940年(民国29年)1月& 县大队一个中队零两个班叛离。余部经学习整顿编入主力部队。
中共章历齐工委在苏官庄成立。刘波泉、苏勋卿分别任正副书记。
日军包围李官庄,郭克勇被捕,“永昌”号联络点遭破坏。
2月& 泰山军分区拨给章丘县7个人、7枝枪,重建县大队。魏春舫任大队长,亓仲文兼任政委。
土顽高松坡部公开附逆,被编为山东剿共军,高松坡任司令。至1941年夏,因受日伪军倾轧,高松坡部被缴械。高被拘捕,士兵4000人被押往东北当劳工。
3月& 莱芜县北部毗连章丘的三义乡、凤山乡、茶叶镇划入章丘县作为抗日根据地。
汉奸高松坡部袭击六区。区政府工作人员2人遭杀害,区长张汝泽等2人被捕。泰山军分区以一营兵力救出张汝泽,乘胜直扑阎家峪,击毙程学通部中队长庄子修,俘数人。
无极道受日伪蛊惑,在县南部山区一度活动猖獗,杀害共产党工作团人员数人。章丘、莱芜两县县大队配合四支队惩罚“无极道”。从麦腰、射垛追至黄沙埠,击毙道首李连和,“无极道”垮台。
汉奸刘士元部包围风山乡的白杨、曼里2村。中共章丘县委书记张游脱险,盘查站站长牺牲,乡长刘兆峰等人被捕。
中共泰山地委召开会议,部署“肃清托洛斯基分子(简称肃托)”。会后,中共章丘县委成立社会部,张游兼部长,开展“肃托”。至12月份,造成“肃托”扩大化错误。
日军突袭三支队司令部驻地西周峪,独立团政委李曦晨(原名李世光,临淄县终村人)牺牲。
1941年(民国30年)1月& 日军“扫荡”辛寨,路经堤张村遭地方武装伏击,当场被击毙1人。
日军猝遇袭击,不明真相,未敢冒然发起进攻,形成对峙。傍晚,地方武装撤离。日军进村后,对手无寸铁的百姓横施暴行。3名村民被打死,10多人遭非刑折磨,火焚民房700余间,烧毁家具、粮食、柴草、农具无数。
原属中共清河区清西地委领导的章历边区党组织改归鲁中区一地委(泰山)领导。地委指派何曙光(后被捕叛变)主持边区工作,实行分片包干。指定陈达、李绍师分任东西片党支部书记,刘化忠去胶济铁路以北开展工作。
章丘县各界人民救国会(简称各救会)在官营成立。中共章丘县委书记张游兼会长。下属各群众团体负责人有农救会长杨东亮、青救会长张俊、妇救会长傅生等。
6月& 六区划归淄川县,三义、凤山、茶叶三乡(镇)划归莱芜县。
7月13日夜& 日伪军包围柳塘口,焚烧兴华学校,屠杀3人。
日军“扫荡”章莱根据地。县政府秘书王焕文被捕(经营救脱险)。去中共泰山地委学习的女干部刘斌牺牲。
章丘县独立营副营长郇新义率30余人叛变投敌,勾结汉奸谢元仁窜犯抗日根据地栾宫(后因内讧为谢所杀)。
遵照中共泰山地委“废乡划区缩小县”的指示,将九区改划为官营、南明、陔山、锦屏、双峰5个区。
县抗日民主政府为解决山区人民吃水困难,在抗战紧张的形势下,修建从垛庄至南明的水渠1条。泰山专署通令嘉奖。
国民党员黄道五(曾任章丘县教育科长)来县活动。授意土顽李法传、陈崇山、田乐亭等投靠日军,搞所谓“曲线救国”。孙子元、王云庆亦相继下水,被授予皇协军、剿共军、警备队等汉奸番号。
1942年(民国31年)1月&
独立营在没口村全歼出动抢粮的伪军一小队,俘小队长孟甩子及其部下30余人。
日伪军先后在龙山、枣园、明水、普集、山后寨、埠村、文祖、袁家洼、南曹范、三德范、大寨、阎家峪、垛庄等集镇设据点。
南明盘查站(情报站)站长、抗协自卫军第十五中队队长弭仲友投降日军(1943年攻克垛庄被活捉,公审枪决)。&&&&&&&&&&&&&&&&&&&&&&&&&&&&&&&&&&&&&&&&&&&&&
中共锦屏区委书记芦守柏与原九区区委宣传干事刘佩敬先后被捕叛变,使垛庄一带共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除石匣、团圆沟2村外,其他村党组织活动均陷于停顿。
日伪山东警备总队,以6个大队兵力组成驻章丘野战军司令部,警备二大队队长夏彬甫兼县知事,对抗日根据地骚扰3个月之久。
在日军“强化治安”、频繁“扫荡”的形势下,民国章丘县政府垮台。
秋& 郭正元、苏勋卿率精悍小分队奇袭龙山,活捉汉奸区长王子文。
飞蝗蔽日,秋粮绝产。
县大队通过内线攻入日伪鸡山据点。消灭汉奸队30余人,缴枪30余枝、手榴弹60余枚、粮食300余公斤。
是年& 自8月份开始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下半年征收公粮额仅为上半年的48%。
1943年(民国32年)2月&
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在庙岭村被伪军王庆云部300余人包围。突围中,局长郭林负伤,档案被劫。县与各村情报网遭破坏。
土顽王连仲“二八组”第十活动小组组长李广福,“邀请”县抗日民主政府派代表前往三元庄同丰酒店谈判。将到会的中共章丘县委敌工部副部长褚方堂,南明区区长徐传恒,区文教助理郭润忠,区中队队长徐传发,区中队队员徐传才、陈宜福、陈宜生、时念礼、邢祚德、陈风奎、袁继柏、靳启贞、时来水13人杀害。
蝗蝻成灾,尺地数百只,麦无收。
章丘县、区人民武装配合主力攻打垛庄,次日中午报捷,消灭伪军和暗杀团20余人。
日伪县公署秘书佟济苍(又名仝济苍,济南人)携八、九两区购枪款4.2万元潜逃。
6月& 泰山军分区在南明庄设伏,全歼由大寨开往垛庄的一股汉奸队30余人。
泰山军分区在马庄南山消灭伪军40余人,缴获机枪1挺、战马4匹、长短枪数十枝。
因泰山地区(含章丘)饥荒严重,《大众日报》发表题为《抢救泰山地区灾难同胞》的社论,号召全省军民节衣缩食,支援灾区,坚持抗战。
章丘县建立“三三制”政权,在敌占区建立两面政权,贯彻“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指示,开展“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泰山军分区在亭山俘伪军20余人,伤数人,缴获长短枪30余枝。
县大队在凹峪、布袋站间无名高地消灭王连仲部暗杀团一组。击毙组长张库子,俘10人,缴获长枪11枝。
1944年(民国33年)初&
中共章丘县委在道沟、佛峪举办由科局长以上干部参加的整风学习班。
胡山区中队配合主力部队夜袭张家庄,俘王连仲部新兵连长李茂森以下官兵60余人,缴获长短枪11枝、子弹手榴弹数枚。
3月& 泰山军分区伏击由山后寨押运物资去南曹范的伪军1个小队,击毙5人,伤10人,俘
20余人,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20余枝、弹药和慰问品5小车。
在章历边区开辟工作的刘梅村、苏勋卿在任家庄(今属党家乡)遭汉奸陈崇山部700余人包围。激战6小时,所带1排武装全部壮烈牺牲。刘梅村、苏勋卿弹尽被俘,在石珩村南英勇就义。
县大队配合主力进攻孙村(今属历城区),击溃伪军高健武1个中队,消灭敌“三角”部队30余人,缴获机枪、步枪数枝。
泰山军分区发起“讨王(王连仲)战役”。中共泰山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林乎加、参谋长刘国柱指挥7个连的主力,一举攻克白泉。乘胜连克栗家峪、亮甲坡、阎家峪、阁老寨(山名)。解放很多村镇,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县、区武装配合主力部队攻打东邢村(今属历城区)灵鹫寺,至次日晨攻克。消灭伪三团团部之敌,团直属连火线起义。是役,毙伤敌数百人、俘30余人,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
100余枝,伪营长王子田率残部投降。
中共章丘县委在十八盘、三王峪、虎门(今属历城区)等村创办抗战建国干部学校,县委书记兼校长。共举办两期,培训干部百余人。&
全县征集军粮19万公斤,受到泰山专署通令嘉奖。
泰山军分区发起“第二次讨王(王连仲)战役”,横扫以胡山为中心的汉奸土顽。首战三德范,全歼伪军1个中队,活捉中队长康子健。继克文祖,守敌自伪军中队长徐照广以下全部被俘。再下朱家峪,虏获王连仲兵工厂1所;火焚胡山(山顶庙里有敌兵)。乘胜直捣王连仲总部驻地贺套,王的卫队除少数仓皇逃窜外,其余全部就歼。同时,阎家峪北大楼亦被抗日军占领,全歼伪军
1个营,生擒营长高启忠。“第二次讨王战役”告捷。
1945年(民国34年)1月&
日军便衣偷袭中共章丘县委驻地佛峪、白炭窑。县委安全转移,白炭窑村牺牲民兵3人。
自1月22日至2月中旬,日本侵略军“政治攻势队”以窜扰、奔袭、合击的所谓“剔抉战术”,到边区中心区进行大杀、大抢,离间军民关系。全县死伤百姓80余人,以石屋、佛峪、道沟等村居多;经济损失无以计数,彩石、宅科、虎门一带最重。为粉碎敌人的阴谋,泰山军分区于2月1日进行反攻。两日内连克文祖、鸡山、李福庄、孟家窝、姚庄等据点。日伪军受到沉重打击,对章丘的“政治攻势”被彻底粉碎。
3月& 泰山军分区主力在李家埠全歼土顽王连仲部1个大队,活捉大队长刘锡九以下官兵
200余人。刘锡九被押往莱芜县下游处决。
4月& 章丘县在彭家庄召开全县英模大会。
5月& 泰山军分区攻入王黑,消灭伪军牛其峰部1个小队,俘小队长张力云以下官兵30余人。
各区举办联村、行政村村长训练班,推行三等村、六等户及累进税法合理负担。
县区武装配合主力部队收复南曹范、山后寨、危山等据点。消灭日伪军500余人。大队副卢红袍率残部投降。
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发出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章丘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日军投降后,中共泰山特委书记林乎加在莱芜县上游庄宣布,将章丘县西北部、历城县东部边区划为章历县。自此至1953年9月,境内划为章丘(县治埠村)、章历(县治旧章丘城)两县。
土顽张景月部护送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何思源经枣园寺去石珩(铁路不通)转往济南。伪省长杨毓珣(袁世凯之婿)派专人前往枣园寺迎接,实行“日蒋交防”,“宁渝合流”。
渤海六分区组织精悍部队,奇袭驻刁镇的土顽1个营。除营长被其部下击毙外,余皆投降。
8月22日15时&
翟毓蔚出动4000余人,附轻重机枪30多挺、迫击炮10余门向刁镇射击。渤海部队浴血奋战,击退敌人多次进攻,俘敌官兵600余人,缴获武器上千件,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绩。
山东省军区第四师与渤海军区三军分区各3个团,攻克翟毓蔚部副旅长翟润卿盘踞的重要据点张家林,歼敌4000余人。
泰山军分区司令廖容标,命令军分区保卫科长隗亚东、章历县县长赵一川率部进攻旧章丘城。
盘踞旧章丘城的汉奸、土顽、游杂慑于抗日武装的强大攻势,弃城逃窜。旧章丘城光复。
中共泰山地委副书记高启云、泰山专署专员刘舜卿率工作队进驻翟家庄、三德范,开展“反奸反霸,减租减息”试点。
在山东省军区部队的强大攻势下,翟毓蔚放弃经营多年的长白山老巢,率残部逃窜至黄河北岸。章历县公安局跟踪至长白山,搜出翟部插存的长枪数百支,子弹一批。
山东军区在龙山消灭伪军200余人,缴获机枪1挺,活捉陈崇山部特务陈崇绪(后在李官庄公审处决)。
1946年(民国35年)1月1日&
中共章历县旧军区委在三魏家村遭土顽杨相生部300余人包围。区长张云鹏及工作员3人在突围中牺牲,1人被俘后杀害。
1月& 章历县在王三、王四、王福召开三村群众大会,斗争大地主。
章历县独立营在西沟头成立。
章丘县在埠村召开全县干部大会,贯彻中共中央《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进行诉苦教育,培训干部,部署开展“反奸诉苦,减租减息”运动。
中共泰山地委组织部长陈明达率80余人的工作团进驻章历县,以旧军村为试点,开展“反奸诉苦,减租减息”运动。
武装匪特趁相公庄集日抢劫北海银行兑换处。劫去北海币10万余元,长短枪各1枝,打伤干部3人、群众2人。
济南停战执行3人小组代表和中外记者赴枣园车站,视察日国共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执行情况。中共章丘县委组织受害群众,控诉国民党军(蒋介石的军队,亦称蒋军)、土顽、游杂践踏停战协定、残害人民的罪行。
宦海沉浮多年的政客马厚祜(马德夫)“当选”国民党山东省参议会议员。&&&&&&&
章历县在旧章丘城、旧军等地举办伪顽公职人员训练班,对其阐明政策、指出路。受训者达300余人。&&&&&&&&&&&&&&&&&&&&&&&&&&&&&&&&&&&&&&&&&&&&&&&&&&&&&&&&&&&&&&&&&&&
县、区武装配合主力部队,激战两昼夜,攻克明水。全歼国民党交通警察纵队1个大队和土顽萧宝玉部2个营,共2000余人,俘萧宝玉。
6月8日24时&
从张店向西溃逃的土顽1400余人,在章历县张家林一带被八路军鲁中军区九师、渤海军区三分区十五团包围。除少数漏网外,俘少将副总指挥刘宗岩以下官兵1000余人。
章历县组织民兵3000余人(含武装民兵1000余人),围歼由周村向济南溃逃的蒋军残兵,缴获步枪500余枝、机枪10多挺。
蒋军飞机轰炸明水、普集、枣园等交通要道。仅明水即炸死群众10多人,毁房90余间。
蒋军沿胶济铁路向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至7月1日,抢占龙山、旧章丘城、刁镇、旧军、枣园、明水、普集、埠村等443个村镇。土顽翟毓蔚部特务营改编为国民党章丘县大队。
随蒋介石军队还乡的地主恶霸等,疯狂地进行反攻倒算。韦陀恶霸韩司芝向80多户贫雇农一次即倒算粮食2.46万公斤,绑架群众175人,杀害农会干部及家属8人。文祖镇镇长孙效桓带领还乡团回乡,一次即抢走粮食1.05万公斤、羊1000只、牛5头。石珩村恶霸师子良,将村农救会长刘希保怀孕的妻子吊打20多次,逼她找回丈夫;并对刘的岳父严刑拷打,逼他交纳1500公斤小麦,折磨致死。旧军还乡团先后杀害村长、总农会会长、总妇女会长、民兵队长等7人。还乡团在回村一次活埋莱芜县小王庄卖姜农民11人。
活跃在黉山区的章丘县武工队先后打垮国民党乡队2个,摧毁乡公所6个,巩固了21个村政权,使20多个村庄不资敌,被斗对象不敢反攻倒算。&
解放军在瓦屋脊(山名,今属历城区)歼灭蒋军七十三军1个加强连,俘40余人;缴获60炮1门、轻机枪10挺,卡宾枪、冲锋枪、步枪50余枝。
绣江河决口。83户的夏家磨,塌房916间,残留危房12间。大沟崖北村377户,塌房1383间,死2人,伤8人。淹没禾苗100万亩(含下游邹平、齐东等县部分土地),沿河灾民达6000人。灾情之重,为50年来所未有。至24日,民国县政府才成立以县长巩瀛舟为首的水灾赈急委员会。10月中旬堵合。
8月24日晚&
解放军向窜扰埠村文祖一线蒋军发起进攻,26日18时报捷。歼灭蒋军1个团、1个营和1个山炮连,俘上校团长刘士珍以下官兵1000余人。为解脱埠村、文祖守军溃围,25日蒋军分路增援,由明水经山周庄增援文祖的一股遭打援部队痛击,龟缩在白泉,不敢蠢动;由双山屯经(东)张官庄、官庄增援埠村的一股被阻击于姚庄一线。直至文祖、埠村打扫战场,未敢前进一步。两地打援,共歼蒋军500余人。
武工队在龙山伏击蒋军运输队,火焚汽车10余辆。解救被俘战士数十人,毙俘蒋军30余人,缴获长短枪40余枝,武工队无一伤亡。
9月30日& 解放军连克分锡岭、水河庄、山后寨等蒋军据点,消灭3个步兵连。
10月4日& 山东省政府主席黎玉颁布命令,表彰章丘县公安局长尚克东。
章丘县在清港泉召开“县区英模干部大会”。表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后涌现出的英雄模范。其中特等模范有尚克东、张志强、刘向春、刘仁轩。
冬& 章历县龙山区中队夜袭苏官庄。活捉国民党历城县党部头目苏子荣。
1947年(民国36年)1月16日& 蒋十二军沿章莱公路南犯。
1月24日& 经明水增援莱芜的蒋军被消灭2000余人。
章历县独立营从傅家庄向韩家码头转移,遭土顽岳伯芬部伏击,牺牲副连长以下干部战士10余人。
3月& 章历县独立营配合主力部队攻克娄家庄,歼灭土顽岳伯芬部200余人,缴获长短枪
200枝。乘胜直捣党家庄,俘中队长金德轩以下官兵90余人,缴枪100余枝。
4月& 华东局苏北工作队一行百人到章历县指导帮助土改,带队刘永璋兼任中共章历县委书记。
针对蒋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中共章历县委在刁镇区索家村召开贫雇农积极分子大会。提出“县不离县,区不离区,坚持敌后斗争;同生死,共患难,保卫胜利果实”的战斗口号。
中共章丘县委在三王峪召开县区干部大会,总结备战、土改、复查等工作。面对蒋军的进攻,发出“县不离县,区不离区,空舍清野,决一死战”
的号召,对胆敢蠢动的土顽、地主恶霸要“枪打出头鸟”。
章丘县独立营在石旮旯(又名玉龙庄,今属历城区)痛击蒋军,毙少将旅长何克阶以下70余人,伤俘200余人,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9挺、60炮6门、冲锋枪11枝、步枪70余枝、短枪3枝、炮弹50多发、子弹5000余发。受到鲁中军区和泰山军分区通令嘉奖。
章丘县出动民工1758人、担架570副,随野战军远征。其中随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开赴郓城的1358名民工473副担架,在寿张县黄河渡口遭蒋军袭击。
章历县独立营配合主力部队在张家林附近全歼土顽3个中队,缴获长短枪100余枝、轻机枪10余挺,活捉国民党历城县党部头目娄克生。
面对蒋军重兵压境,章历县在土改中贯彻“一手拿枪,一手分田”的指示。因环境严峻,一度出现乱打乱杀的“左”倾错误。不久即纠正。
中共章丘县委在射垛召开群众大会。为“执行贫雇农路线”,会上,县长向贫雇农交了权。会后,全县开展“贫雇农坐天下”的“交权运动”,不少村长下跪向贫雇农交权。为时不长即纠正。
章丘县公安局看押班配合回民大队1个班,押解300余名差犯向黄河北转移,在南岸小刘家遭蒋军包围。差犯、档案被动,回民大队10余人牺牲。
蒋军出动一个整编师,以邹平、长山两县还乡团为向导,“清剿”长白山。中共章丘县委通信员吕得田、黉山区公安员仇长茂、区中队员李效臣、区干李效柱、乡指导员李洪宾、王教岭等牺牲。
中共章丘县南明区委在三德范遭包围。区长韦清长牺牲,公安员任天德被俘遭杀害。
中共章历县委书记魏伯雨率2个班武装插入蒋占区活动,在张码村被敌人包围。突围时牺牲班长、通信员各1人,损失机枪1挺。
10月9日凌晨&
中共埠村区委副书记冯云亭在翟家庄举办党员干部轮训班被敌人包围。冯云亭牺牲,区中队副队长李秉泉及受训的乡村积极分子、党员数人遇难,170多人被捕。是日,为农历八月二十五,称“八二五”事件。
11月& 章丘县动员落伍军人654人归队。
章历县、区武装在刘官庄击溃进犯蒋军500余人,毙伤50余人。
是年& 章历县北部霍乱流行,张家林死亡30余人,和庄死亡70余人。
1948年(民国37年)2月&
章丘县独立团在黄路泉(今属历城区)击退进犯的蒋军保安旅。毙70余人,俘40余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100余枝、弹药1部分。击毙还乡团头目隗茂栋。
章丘县独立团在东顿丘(今属历城区)伏击从围子山出动的蒋军1个连。生俘其连长,歼敌过半,余四散,缴获武器弹药一宗。
3月& 章历县在山头店建立支前兵站(后迁七郎院)。储粮35万多公斤,备马车60余辆待命。
春& 章丘县成立解放济南支前指挥部,县长贾东明任指挥,民运部长纪仲一任政委。
以分裂章丘人民抗日救国军起家、“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程畅汀(程学通),当选国大代表。
章历县警卫连、武工队、刁镇区中队联合作战,在小辛庄歼灭国民党齐东县大队100余人,缴枪100余枝。
5月23至6月27日&
解放军渤海纵队发起“龙章战役”,向龙山——章丘城一线蒋军展开攻势。共毙伤蒋军1716人、俘899人,缴获各种武器707件、子弹4.34万发。
蒋军二一三旅弃旧章丘城西逃,在方家庄被解放军主力追歼一个连。至此,章丘、章历两县解放。
6月25日& 华东区财办电示:各县县长配备脚踏车1辆。
7月& 章丘县新建普集区。青山区与胡山区合并为青胡区。
绣江河决口,成灾4000余亩,夏家磨70余户被水冲。
章历县治黄办事处组织人力,在武装掩护下,抢修传辛庄至刘家园段6600米险工。筑土牛220个,填垫华庄废弃战壕及水沟70条,共完成土方8594立方米。
9月20日& 章丘县集中民工接运外地调进加工的军粮50万公斤,由彩石转往历城县仲宫。
清河专署部署:章历县备支前物资小麦40万公斤,面粉12.5万公斤,煤炭100万公斤,马草105万公斤,马料2.35万公斤。
济南战役期间,章丘县修复公路129.5公里,扩军300人,筹门板15万扇,大小檩条1.39万条,大车4728辆,小车8294辆,组织担架3117副,待命挑夫2000人,临时工11.23万人。
章历县发生水灾。全县516个村有117个村被淹,群众生活极其困难。人民政府及时发放救济粮款。
11月2日& 章历县政府决定将临济、白云2个区划为临济、湖北、白云3个区。
章丘县700名挑夫随军南下,远达浙江省嘉兴县,历时半年凯旋。华东支前指挥部奖军马50匹。
是年& 章历县动员新兵1663人入伍,超额1倍完成动参任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济南战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