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歌太上老君和太白金星诗潇洒 吾唱易安词满伤 是什么意思

114网址导航中国古代著名女诗人 古代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_古代诗人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1.“诗仙"李白 盛唐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的词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2.“诗圣、诗史”杜甫杜甫,唐代诗人,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人称:诗圣,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名篇: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3.“诗佛”王维 唐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崇信佛教,人称诗佛,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最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著有《王右丞集》(右丞为他后来官职,即“终尚书右丞” )存诗400首。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代表作 《竹里馆》《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 柳宗元 唐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等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5.“诗豪”刘禹锡 唐 代表作《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诗鬼”李贺 唐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李贺(790-816)字长吉。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代表作《雁门太守行》8.“诗杰”王勃 唐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他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 代表作《次北固山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9.“诗狂”贺知章 唐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代表作《回乡偶书》《咏柳》 11. “诗骨” 陈子昂 唐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代表作《登幽州台歌》12. “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 王昌龄 唐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他的边塞诗中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代表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13. “诗魔” 白居易 唐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代表作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5. 杜牧 唐杜牧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代表作《赤壁》、《泊秦淮》、《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清明》16. 温庭筠 唐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诗词工于体物,设色丽,有声调色彩之美。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多写女子闺情,风格浓艳精巧,清新明快。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19. “诗神” 苏轼 北宋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名篇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杯古》等。它们以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形成了苏词的浪漫主义风格。在语言上,它们给人以清心朴素之感,为了充分表达意境,有时还突破音律的束缚。20 .李清照李清照南宋杰出女词人,婉约词宗。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其她后期的词有的还兼有豪放的特点,从而使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较大。代表作《武陵春》、《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21 .辛弃疾----爱国词诗辛弃疾(公元年)是南宋时杰出的爱国词人。 辛弃疾词作的爱国思想与战斗精神,首先表现在对沦陷国土的怀念和对抗敌人斗争的赞扬;其次表现在对南宋苟安局面的强烈反感;第三表现在他怀才不遇、有志无成的愤懑不平。这些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便形成了一种雄奇豪放的意境和悲愤沉郁的情调。作品中所表现的往往是开阔的场景、战斗的雄姿和那些具有坚强性格的事物。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骆宾王(约638—约684)今浙江义乌人。唐初文学家。从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曾经当过侍御史,这在当时算是很大的官了,可当了没多久就得罪了很多人,进了监狱。获释后,被贬到浙江临海当县丞。擅长写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笔调高昂,风格雄放。与当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合称“初唐四杰”。李峤(约645—约714)今河北赵州赞皇人,唐朝诗人。唐高宗时考中进士,先后见过高宗、武后、中宗三朝皇帝,当过中书令。他的诗多数以风、月、雨、露为题材,语言清新,讲究声律,当时很有名气。贺知章(659-约744)今浙江萧山人,唐朝诗人。他性格狂放,喜欢喝酒,自称“四明狂客”,是李白的好友。武则天女皇期间考中进士,当过太子宾客、秘书监等官,晚年退休还乡后当了道士。少年时就以写诗而闻名,特别擅长写景诗和咏物诗。他的诗清新通俗、意境优美。他的书法也很有名,草书和隶书写得特别好。王之涣(688-742)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孟浩然(689-740)今湖北襄阳人。比李白大十二岁,是李白所敬仰的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读书做诗。四十岁时到京城长安考进士,没有考中,非常失意,回家后仍然过隐居生活。他的诗以写田园隐逸生活为主,诗风恬静淡远。著有《孟浩然集》。王翰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唐朝诗人。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王昌龄(约698-约756)今陕西西安人。唐朝诗人。当过几任小官,但屡次被贬官。他以写边塞诗闻名,抒情诗也同样脍炙人口。他的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著有《王昌龄集》。王维(约701-761)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著名诗人。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2014高考复习全攻略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提前招生家长专区报名咨询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在今甘肃静宁,出生于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青年时期曾经游历各地,结识了许多朋友。李白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精通剑术,一心想为国家建功立业。他一生曾两次做官,结果不是遭宦官排挤,就是被皇帝流放,很不得志。他写的诗,风格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很有艺术感染力。后人称李白为“诗仙”。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今河北景县人。唐朝诗人。他早年过着流浪的生活,很不得志。他比较熟悉边塞风光和军队生活,他的诗多反映当时的边疆形势和士兵疾苦。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今河南巩义人。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早年漫游南北各地,途中结识了李白等许多朋友。曾两次去京城长安赶考,都没有考中。杜甫一生有很大的抱负,可惜没有机会实现。他曾经当过左拾遗,在皇帝身边工作,不久便因为仗义直言,触怒了皇帝,被免除了官职。安史之乱时,他到处颠沛流离,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四川成都西郊建了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当时镇守剑南的节度使严武见杜甫很有才能,就请他担任参谋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严武死后,杜甫生活失去了依靠,又开始四处漂泊,五十九岁时死在长沙去岳阳的船上。杜甫的诗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全面反映了唐朝社会从繁荣走向衰败的过程,赢得了“史诗”的称誉。他的诗题材多样,富于变化,风格深沉抑郁,语言抑扬顿挫,耐人寻味,到达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孟郊(751-814)字东野,今浙江德清人。唐朝诗人。年青时隐居嵩山,性情耿直,很少与人来往。年近五十才中进士,做过小官。他是韩愈最赏识的诗人,但一生穷困潦倒,被成为“穷酸孟夫子”。他的诗大多抒写胸中不平,倾诉穷愁孤苦的心情,也反映了一些民间疾苦。他善于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诗风朴实深沉,语言精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当时唐顺宗希望依靠翰林学士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革新损害到宦官的利益,握有兵权的宦官迫使顺宗让位于宪宗,王叔文被杀。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先后贬至邵州、永州、柳州。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尤其有名。他的诗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贾岛(779-843)字浪仙,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早年屡试进士不中,曾出家当和尚,所以他的诗多数描写荒凉、孤寂的意境。他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以苦吟诗人著称。传说,贾岛骑着毛驴进京赶考,一边行路,一边吟诗。当时他想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其中的“敲”字开始想用“推”,接着又想用“敲”,想来想去,定不下来,于是不停做着“推”和“敲”的手势,不觉冲撞了别人的马车。幸好坐在马车上的人是当时很有名的文学家韩愈。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与他一起商讨,认为“敲”比“推”好。“推敲”一词由此而来。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今湖北襄樊人。中唐诗人。在江南一带做过盐铁判官和检校祠部员外郎。他写有不少旅游题咏诗,善于用白描手法写自然风光。著有《张祠部诗集》。张志和生卒年不详,字子同,今浙江金华人。唐朝诗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擅长诗词,能作画、击鼓、吹笛。诗歌多写隐居时的闲散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卢纶(748-约799)字允言,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诗人。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后来做过几任小官。他的诗多数写送别和酬答,也有一些优美的风景诗。最被后人称赞的,是他那几首反映边塞生活的绝句。著有《卢纶诗集》。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今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他和白居易一起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派。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郎州司马,后来在苏州等地任刺史,晚年又入朝廷当官。在贬官期间,写了不少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他善于从民歌中吸取营养,语言生动,风格清新,在唐诗中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他曾经当过翰林学士、左拾遗。因敢于直言,得罪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又在杭州、苏州等地当刺史。杭州西湖有一条白堤,相传是白居易任职期间所筑。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他的诗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相传老太婆也能听懂。李绅(772-846)字公垂,今江苏无锡人。唐朝诗人。他与当时的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他在唐朝元和年间考取进士,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宰相的职位。但他对普通百姓还是很有同情心,在不少诗歌中流露出对百姓穷困生活的关心之情,这在封建社会当官者当中是非常难得的。杜牧(803-853)字牧之,今陕西西安人。唐朝诗人。他主张写文章要“以意为主”,有感而发。他的诗写景抒情,清新生动,七绝尤其出色。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统治集团里宗派斗争最激烈的时代,与当时对立的牛僧孺、牛德裕两派朋党都有关系,成了两派斗争的无辜牺牲者,因而内心感到非常苦闷。他写的许多诗都曲折地反映了这种心境。他的诗文字和音调很美,多用象征手法,浪漫色彩很浓。他的抒情诗情调感伤,意境朦胧,对后代影响很大。罗隐(833-910)字昭谏,今浙江富阳人。唐朝诗人。他生活在唐朝末年的大动乱时代,对当时的社会黑暗很不满,所以他的诗多为讽刺现实之作。他的诗中善于运用口语,民间流传颇广。胡令能生卒年、籍贯不详人。晚唐诗人。年青时当过木匠和铁匠,被人称为“胡钉铰”。后来信仰佛教,隐居福建莆田。他写的诗流传下来的仅四首。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富于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著有《范文正公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两任宰相,曾积极进行政治改革,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改革失败了,自己也被贬职。他的诗立意新颖,讲究修辞技巧,喜欢用典故,好发议论。小诗语言精练,构思绝妙。著有《王临川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虽然生活在北宋王朝比较安定的时期,但他的政治生涯非常曲折。由于他多次反对王安石革新变法,因而大部分时间在边远偏僻的地方做官,他因此有机会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接触社会现实生活,了解民生疾苦,创作出不少被后人传诵的名篇。他的诗气象万千而又精致秀丽,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苏轼很会对对子。传说有一天他到莫干山逛寺庙,寺中的老和尚不认识他,显得很怠慢,见他进门,只冷冷地哼了一声“坐”,不乐意地向小和尚吩咐:“茶”。一番交谈之后,老和尚发现来人谈吐不凡,有点来头,就比较恭敬地说:“请坐!”高声吩咐小和尚:“敬茶”。后来他知道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时,便一反常态,点头哈腰,打躬作揖,兴冲冲地招呼:“请上坐。”急忙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苏轼要走了,老和尚请他为寺庙写一付对联。苏轼拿起笔就写,他写的对联是: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李清照(1084-约1151)今山东济南人。宋朝著名女词人。她的词多写身世,情调感伤,但语言清丽,讲究韵律,精致典雅,是婉约词派的重要代表。她也能写诗,留传下来的不多。她的诗多数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的情感,基调高昂,语言铿锵,与她婉约的词风完全不同。著有《漱玉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做很多地方官,一生处于国家动乱、民族危亡、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积极从事抗金复国运动。他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今江苏苏州人。宋朝诗人。他的后半生创作了大量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于写绝句,诗风清新、秀丽,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著有《石湖居士诗集》。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今江西吉水人。南宋诗人。他的诗善于捕捉瞬息流动的事物的景色,富有新意,构思新巧,平易自然,自成一家,被称为“杨诚斋体”。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但流传下来不多。著有《诚斋集》。朱熹()字元晦,号晦庵,今江西婺源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一生主张抗金,反对议和。学问渊博,讲学不倦。他为人诚实正直,一次他入朝议事,路上有人对他说:“皇上讨厌你的正心诚意的学说,你不要多讲了。”朱熹说:“我平生做学问就是以这四个字为指导的,我怎么能藏在心里来欺骗皇上呢?”他写的诗清新朴实,常寓哲理于形象。著有《朱文公文集》。林升 生卒年不详,子梦屏,今浙江平阳人。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叶绍翁 生卒年不详,今浙江龙泉人。南宋诗人。诗风淡远,耐人寻味。著有《靖逸小集》等。翁卷 生卒年不详,字灵舒,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写诗注重修辞炼字,善用白描手法描绘景色。著有《苇碧轩集》。高鼎 生卒年不详,今浙江杭州人。清朝诗人,其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王冕()字元章,今浙江诸暨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画家。他出身贫寒,少年时替人家放牛,在牛背上读书,勤奋学画。他擅长画梅花和竹石,写一些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个人志趣的诗歌。他的诗文语言质朴,不拘一格,在元诗中独树一帜。著有《竹斋集》。 于谦() 字廷益,号节庵,今浙江杭州人。明朝诗人、政治家。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百姓爱戴。他的诗气质刚正,明白如话。著有《于忠肃集》。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今江苏兴化人。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擅长画兰花和竹子。他主张作诗面向现实生活,抒发真实情感,反对因循守旧,重复古人。所作诗词多描写民间疾苦,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朴素自然。著有《板桥全集》。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今浙江杭州人。清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明白流畅,清新灵巧,绝句尤其精妙。龚自珍()字璱人,今浙江杭州人。清朝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所作诗文提倡变法,批评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热切的爱国之情。他的诗境界开阔,想像丰富,充满浪漫色彩,有“龚派”之称。著有《龚自珍全集》1 陶潜(365—427),字渊明,一名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代表作《归田园居》等。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 "田园诗人"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2 王维(七零一-七六一),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 代表作《使至塞上》、《山居秋暝》、《渭川田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等。 安史之乱,被执,拘禁于菩提寺中,他伪装病疾。安史乱平,以谄贼官而论罪,因曾作诗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3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李白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早年在蜀中度过。他的父亲是个富商。李白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豪迈瑰丽,诗里有突破现实的幻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抨击。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畅的特点。 著有《李太白全集》。 代表作有《长干行》、《横江词》、《乌栖曲》、《蜀道难》、《子夜吴歌》、《古风·大车扬飞尘》、《行路难》、《梁园吟》等。4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5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人。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与古文,在唐朝开国二百年后诗歌昌盛、名家如林之时,他能创造明朗俊秀的风格,独树一帜于晚唐诗坛。人称为“小杜”,以别于盛唐时期的杜甫。他的古文也笔势硝健,内容充实,其中多关系国计民生之作。清洪亮结评说:“有唐一代诗文兼擅者,惟韩、柳、小杜三家。”(《北江诗话》卷二)全诸望在《杜牧之论》里更把他比为西汉的贾谊,说:“杜牧之才气,其唐长庆以后第一人耶!望其诗、古文词,感时恨世,殆于汉长沙太傅相上下。” 著有〈攀川集〉。6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李商隐是唐代咏物诗大家,他的咏物诗大多托物寓慨,表现诗人的境遇命运、人生体验和精神意绪。如:“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流莺》)流莺漂荡流转,在长安无所依托,象征诗人飘零无依的身世。它的巧啭,虽蕴含着内心的愿望,但未必有美好的期遇。《流莺》慨叹不遇,还比较含蓄,《蝉》诗则出语愤激:“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这类诗对于周围环境和自身的描写,可以说传达了中晚唐士人的普遍感受。7 柳永(987?-1053?)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留连于秦楼楚馆,终生潦倒。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创作慢词独多,对宋代慢词的发展颇有影响。擅长白描手法,铺叙刻划,情景交融,以俚语入词,多吸收生活中的语言。其词当时广为流传,影响颇大,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乐章集》。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8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9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祖籍太原,生于新郑。晚年自称“香山居士”。 白居易是中唐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创作应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反对六朝以来“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他的不少诗篇,或讽刺当时政府的横征暴敛,或攻击豪门贵族的荒淫无耻,或反对侵略战争,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战斗力。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和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著有《白香山集》。10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比陆游小十五岁,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11 李贺(790~816),字长吉,昌谷(今河南宜阳)人,以乐府诗著称。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极度浪漫主义风格。诗中反映出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强烈不满,对劳苦人民的疾苦亦寄予关切。但也有一些作品流露出人生无常的阴郁情绪。 其诗作中《李凭箜篌引》、《秋来》、《马诗二十三首》、《昌谷北园新笋四首》、《蜀国弦》、《将进酒》、《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皆著名,尤以《金铜仙人辞汉歌》为最,其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为千古丽言,感人肺腑。他为人文思敏捷(这从他马诗居然能作二十三首足见一斑),诗作在语言上十分讲究,修辞手法极其多样,很有研究价值(例如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的《谈艺录》就辟有八章是专论昌谷诗的,可为佐证)。李长吉和杜牧一起并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杜甫。他以二十七岁英年离世,常与王勃等为后人引作“天妒英才”之力例,然已成绩斐然,假能天赐凡寿,使有圆熟之机会,则我华夏当又添一李白矣,此诚可喟也!长吉诗结有《昌谷集》。 12姜夔(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一生没有做过官。精通音乐,会做诗填词。他的词对于南宋后期词坛的格律化有巨大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比较少。特点是辞句精炼,风格不庸俗。 13 唐代诗人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因他参加过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宠臣,被贬至安微省和州当通判。刘禹锡的代表作《戏赠看花诸君子》、《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等。 14 初唐诗人盛唐诗人:除了李白,杜甫之外,还有必须掌握的白居易。(新乐府运动),以及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王维。边塞诗派——岑参、高适。 中唐时期:最为特殊的一位是被称为诗鬼的李贺。晚唐诗人:最具代表性的该算是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杜牧。 另外还有一种有趣的记法:“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还有一位,据说被称为“诗魔”白居易。他自己曾有诗“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因此被称为“诗魔”,不过这些称谓都是后世人们所起。至于词人,更好分了。比较特殊的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其他的,就按照花间派,代表人物:温庭筠、韦庄 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 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骆宾王(约638—约684)今浙江义乌人。唐初文学家。从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曾经当过侍御史,这在当时算是很大的官了,可当了没多久就得罪了很多人,进了监狱。获释后,被贬到浙江临海当县丞。擅长写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笔调高昂,风格雄放。与当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合称“初唐四杰”。李峤(约645—约714)今河北赵州赞皇人,唐朝诗人。唐高宗时考中进士,先后见过高宗、武后、中宗三朝皇帝,当过中书令。他的诗多数以风、月、雨、露为题材,语言清新,讲究声律,当时很有名气。贺知章(659-约744)今浙江萧山人,唐朝诗人。他性格狂放,喜欢喝酒,自称“四明狂客”,是李白的好友。武则天女皇期间考中进士,当过太子宾客、秘书监等官,晚年退休还乡后当了道士。少年时就以写诗而闻名,特别擅长写景诗和咏物诗。他的诗清新通俗、意境优美。他的书法也很有名,草书和隶书写得特别好。王之涣(688-742)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孟浩然(689-740)今湖北襄阳人。比李白大十二岁,是李白所敬仰的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读书做诗。四十岁时到京城长安考进士,没有考中,非常失意,回家后仍然过隐居生活。他的诗以写田园隐逸生活为主,诗风恬静淡远。著有《孟浩然集》。王翰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唐朝诗人。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王昌龄(约698-约756)今陕西西安人。唐朝诗人。当过几任小官,但屡次被贬官。他以写边塞诗闻名,抒情诗也同样脍炙人口。他的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著有《王昌龄集》。王维(约701-761)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著名诗人。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2014高考复习全攻略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提前招生家长专区报名咨询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在今甘肃静宁,出生于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青年时期曾经游历各地,结识了许多朋友。李白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精通剑术,一心想为国家建功立业。他一生曾两次做官,结果不是遭宦官排挤,就是被皇帝流放,很不得志。他写的诗,风格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很有艺术感染力。后人称李白为“诗仙”。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今河北景县人。唐朝诗人。他早年过着流浪的生活,很不得志。他比较熟悉边塞风光和军队生活,他的诗多反映当时的边疆形势和士兵疾苦。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今河南巩义人。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早年漫游南北各地,途中结识了李白等许多朋友。曾两次去京城长安赶考,都没有考中。杜甫一生有很大的抱负,可惜没有机会实现。他曾经当过左拾遗,在皇帝身边工作,不久便因为仗义直言,触怒了皇帝,被免除了官职。安史之乱时,他到处颠沛流离,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四川成都西郊建了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当时镇守剑南的节度使严武见杜甫很有才能,就请他担任参谋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严武死后,杜甫生活失去了依靠,又开始四处漂泊,五十九岁时死在长沙去岳阳的船上。杜甫的诗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全面反映了唐朝社会从繁荣走向衰败的过程,赢得了“史诗”的称誉。他的诗题材多样,富于变化,风格深沉抑郁,语言抑扬顿挫,耐人寻味,到达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孟郊(751-814)字东野,今浙江德清人。唐朝诗人。年青时隐居嵩山,性情耿直,很少与人来往。年近五十才中进士,做过小官。他是韩愈最赏识的诗人,但一生穷困潦倒,被成为“穷酸孟夫子”。他的诗大多抒写胸中不平,倾诉穷愁孤苦的心情,也反映了一些民间疾苦。他善于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诗风朴实深沉,语言精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当时唐顺宗希望依靠翰林学士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革新损害到宦官的利益,握有兵权的宦官迫使顺宗让位于宪宗,王叔文被杀。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先后贬至邵州、永州、柳州。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尤其有名。他的诗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贾岛(779-843)字浪仙,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早年屡试进士不中,曾出家当和尚,所以他的诗多数描写荒凉、孤寂的意境。他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以苦吟诗人著称。传说,贾岛骑着毛驴进京赶考,一边行路,一边吟诗。当时他想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其中的“敲”字开始想用“推”,接着又想用“敲”,想来想去,定不下来,于是不停做着“推”和“敲”的手势,不觉冲撞了别人的马车。幸好坐在马车上的人是当时很有名的文学家韩愈。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与他一起商讨,认为“敲”比“推”好。“推敲”一词由此而来。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今湖北襄樊人。中唐诗人。在江南一带做过盐铁判官和检校祠部员外郎。他写有不少旅游题咏诗,善于用白描手法写自然风光。著有《张祠部诗集》。张志和生卒年不详,字子同,今浙江金华人。唐朝诗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擅长诗词,能作画、击鼓、吹笛。诗歌多写隐居时的闲散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卢纶(748-约799)字允言,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诗人。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后来做过几任小官。他的诗多数写送别和酬答,也有一些优美的风景诗。最被后人称赞的,是他那几首反映边塞生活的绝句。著有《卢纶诗集》。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今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他和白居易一起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派。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郎州司马,后来在苏州等地任刺史,晚年又入朝廷当官。在贬官期间,写了不少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他善于从民歌中吸取营养,语言生动,风格清新,在唐诗中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他曾经当过翰林学士、左拾遗。因敢于直言,得罪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又在杭州、苏州等地当刺史。杭州西湖有一条白堤,相传是白居易任职期间所筑。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他的诗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相传老太婆也能听懂。李绅(772-846)字公垂,今江苏无锡人。唐朝诗人。他与当时的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他在唐朝元和年间考取进士,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宰相的职位。但他对普通百姓还是很有同情心,在不少诗歌中流露出对百姓穷困生活的关心之情,这在封建社会当官者当中是非常难得的。杜牧(803-853)字牧之,今陕西西安人。唐朝诗人。他主张写文章要“以意为主”,有感而发。他的诗写景抒情,清新生动,七绝尤其出色。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统治集团里宗派斗争最激烈的时代,与当时对立的牛僧孺、牛德裕两派朋党都有关系,成了两派斗争的无辜牺牲者,因而内心感到非常苦闷。他写的许多诗都曲折地反映了这种心境。他的诗文字和音调很美,多用象征手法,浪漫色彩很浓。他的抒情诗情调感伤,意境朦胧,对后代影响很大。罗隐(833-910)字昭谏,今浙江富阳人。唐朝诗人。他生活在唐朝末年的大动乱时代,对当时的社会黑暗很不满,所以他的诗多为讽刺现实之作。他的诗中善于运用口语,民间流传颇广。胡令能生卒年、籍贯不详人。晚唐诗人。年青时当过木匠和铁匠,被人称为“胡钉铰”。后来信仰佛教,隐居福建莆田。他写的诗流传下来的仅四首。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富于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著有《范文正公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两任宰相,曾积极进行政治改革,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改革失败了,自己也被贬职。他的诗立意新颖,讲究修辞技巧,喜欢用典故,好发议论。小诗语言精练,构思绝妙。著有《王临川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虽然生活在北宋王朝比较安定的时期,但他的政治生涯非常曲折。由于他多次反对王安石革新变法,因而大部分时间在边远偏僻的地方做官,他因此有机会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接触社会现实生活,了解民生疾苦,创作出不少被后人传诵的名篇。他的诗气象万千而又精致秀丽,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苏轼很会对对子。传说有一天他到莫干山逛寺庙,寺中的老和尚不认识他,显得很怠慢,见他进门,只冷冷地哼了一声“坐”,不乐意地向小和尚吩咐:“茶”。一番交谈之后,老和尚发现来人谈吐不凡,有点来头,就比较恭敬地说:“请坐!”高声吩咐小和尚:“敬茶”。后来他知道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时,便一反常态,点头哈腰,打躬作揖,兴冲冲地招呼:“请上坐。”急忙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苏轼要走了,老和尚请他为寺庙写一付对联。苏轼拿起笔就写,他写的对联是: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李清照(1084-约1151)今山东济南人。宋朝著名女词人。她的词多写身世,情调感伤,但语言清丽,讲究韵律,精致典雅,是婉约词派的重要代表。她也能写诗,留传下来的不多。她的诗多数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的情感,基调高昂,语言铿锵,与她婉约的词风完全不同。著有《漱玉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做很多地方官,一生处于国家动乱、民族危亡、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积极从事抗金复国运动。他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今江苏苏州人。宋朝诗人。他的后半生创作了大量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于写绝句,诗风清新、秀丽,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著有《石湖居士诗集》。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今江西吉水人。南宋诗人。他的诗善于捕捉瞬息流动的事物的景色,富有新意,构思新巧,平易自然,自成一家,被称为“杨诚斋体”。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但流传下来不多。著有《诚斋集》。朱熹()字元晦,号晦庵,今江西婺源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一生主张抗金,反对议和。学问渊博,讲学不倦。他为人诚实正直,一次他入朝议事,路上有人对他说:“皇上讨厌你的正心诚意的学说,你不要多讲了。”朱熹说:“我平生做学问就是以这四个字为指导的,我怎么能藏在心里来欺骗皇上呢?”他写的诗清新朴实,常寓哲理于形象。著有《朱文公文集》。林升 生卒年不详,子梦屏,今浙江平阳人。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不详。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简介叶绍翁 生卒年不详,今浙江龙泉人。南宋诗人。诗风淡远,耐人寻味。著有《靖逸小集》等。翁卷 生卒年不详,字灵舒,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写诗注重修辞炼字,善用白描手法描绘景色。著有《苇碧轩集》。高鼎 生卒年不详,今浙江杭州人。清朝诗人,其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王冕()字元章,今浙江诸暨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画家。他出身贫寒,少年时替人家放牛,在牛背上读书,勤奋学画。他擅长画梅花和竹石,写一些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个人志趣的诗歌。他的诗文语言质朴,不拘一格,在元诗中独树一帜。著有《竹斋集》。 于谦() 字廷益,号节庵,今浙江杭州人。明朝诗人、政治家。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百姓爱戴。他的诗气质刚正,明白如话。著有《于忠肃集》。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今江苏兴化人。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擅长画兰花和竹子。他主张作诗面向现实生活,抒发真实情感,反对因循守旧,重复古人。所作诗词多描写民间疾苦,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朴素自然。著有《板桥全集》。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今浙江杭州人。清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明白流畅,清新灵巧,绝句尤其精妙。龚自珍()字璱人,今浙江杭州人。清朝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所作诗文提倡变法,批评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热切的爱国之情。他的诗境界开阔,想像丰富,充满浪漫色彩,有“龚派”之称。著有《龚自珍全集》
相关阅读: &
& 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上老君 太白金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