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布鲁克草原天气东归印象里面的双人舞背景音乐是什么名字

新疆和静《东归o印象》实景剧巴音布鲁克草原惊艳亮相
亚心网讯(记者 刘芳) 7月19日晚,新疆首部描写二百多年前土尔扈特部落东归迁徙历史的大型实景剧《东归o印象》在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进行首次公演。
演出现场。亚心网记者 刘芳 摄
演出现场。亚心网记者 刘芳 摄
演出现场。亚心网记者 刘芳 摄
据和静县县委书记赵文纪介绍,此次公演的《东归o印象》实景剧是由巴州和静县投资2000万打造。生动还原了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率领17万大军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历时七个月,行程万里回归祖国,定居和静,完成了人类史上最悲壮的一次民族大迁徙—东归。该实景剧以东归历史为背景,历时200多天编排,400余人参演,其中360多人的群众演员,包括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藏族、回族、哈萨克族群众都投身到实景剧的拍摄当中。
这次首演《东归o印象》实景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回家》为主题,演员们以山峦河流为背景,再现了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第二部分《土尔扈特故乡》,演员通过轻盈、优美的舞姿展现现代生活,托布秀尔、萨吾尔登、江格尔等蒙古族歌舞真实展现了土尔扈特后裔安居乐业的画面和对今后幸福生活的憧憬。
[责任编辑:
亚心网官方微信实景剧《东归?印象》再现土尔扈特部东归壮举-中新网
实景剧《东归?印象》再现土尔扈特部东归壮举
&&&&讲述蒙古族土尔扈特首领沃巴锡率部回归祖国壮举的实景剧《东归?印象》19日晚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首演,400余名演员以开都河和蜿蜒起伏的群山为舞台,再现了人类史上最后、也是最悲壮的一次民族大迁徙――东归。 肖欣 摄
&&&&讲述蒙古族土尔扈特首领沃巴锡率部回归祖国壮举的实景剧《东归?印象》20晚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首演,400余名演员以开都河和蜿蜒起伏的群山为舞台,再现了人类史上最后、也是最悲壮的一次民族大迁徙――东归。 肖欣
&&&&讲述蒙古族土尔扈特首领沃巴锡率部回归祖国壮举的实景剧《东归?印象》20晚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首演,400余名演员以开都河和蜿蜒起伏的群山为舞台,再现了人类史上最后、也是最悲壮的一次民族大迁徙――东归。 肖欣
  和静7月20日电 (记者 肖欣)讲述蒙古族土尔扈特首领沃巴锡率部回归祖国壮举的实景剧《东归?印象》19日晚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首演,400余名演员以开都河和蜿蜒起伏的群山为舞台,再现了人类史上最后、也是最悲壮的一次民族大迁徙――东归。
  《东归?印象》将整个巴音布鲁克草原当做流动的舞台,将自然风光与不加雕琢的唱腔和原生态舞蹈融合,史诗般再现浓郁的民族风情。户外实景剧结合室内歌舞表演,展现出土尔扈特文化的丰富层次。
  该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户外演出以《回家》为主题,还原1771年沃巴锡率部回归祖国沿途历经千难万阻的过程。夕阳西下,黑色的狼烟笼罩在草原上,骑士骑着战马,马车拉着行李,牧民们赶着羊群推着勒勒车,战胜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极大的民族牺牲,用勇敢和智慧完成万里归途。第二部分室内演出《土尔扈特的故乡》以托布秀尔、萨吾尔登、江格尔等蒙古族歌舞展现土尔扈特后裔安居乐业的画面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
  该剧总导演秀仁齐木格向记者介绍称,该剧400余名参演人员中,360名群众演员由当地农牧民“本色出演”,他们包括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藏族、回族、哈萨克族等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各族人民,200多天的排练中没有一个人退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承和诠释着东归爱国主义精神”。
  据和静县政府官员介绍,该剧演出场地“土尔扈特民俗文化村”投资逾亿元建成,文化村内包括蒙古包式度假别墅和全疆最大、可容纳600人的蒙古包式演艺大厅。投资近2000万的《东归?印象》今后将在旅游旺季实现常态化演出,进入市场化运作。该剧的演出,是和静县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首次尝试。
  土尔扈特部是中国蒙古族一个古老部落,为寻找新的生存环境于明朝末年离开故土来到当时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生活,140年后,由于俄帝国的扩张,其生活受到严重威胁。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沃巴锡率17万族人踏上东归祖国之路,7个月后,仅不足7万人历尽艰辛回归祖国,清政府将水草最为丰美的巴音布鲁克等几处草原给予土尔扈特部安居,以示嘉奖。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地处天山南麓,拥有雪山草原、河流沼泽、湖泊清泉、森林寺庙、冰川岩画等丰富旅游资源,作为“新疆?天山”的组成部分于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也是亚洲最大、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完)
>文化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东归·印象》7月19日公演
亚心网讯(记者 张小宓)投资近2000万元的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大型实景剧《东归·印象》即将于下周六,也就是7月19日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土尔扈特民俗文化村正式公演,这也是新疆首部实景演出剧目。
《东归·印象》分为《回家》和《土尔扈特故乡》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室外,以实景为背景演绎土尔扈特部历经千辛万苦回归祖国的场景;第二部分在可容纳600人的演出大厅,通过歌舞展现土尔扈特后裔安居乐业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据了解,这部实景剧群众演员有400多人,其中360多人为当地各族群众,包括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藏族、回族、哈萨克族等。
这部实景剧将作为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土尔扈特民俗文化村的一项旅游特色,在旺季实现常态化演出,今后将把《东归·印象》演出地打造成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版图上一个全新亮点。
该实景剧是和静县首次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尝试。首演期间还将举办和静县第十七届东归那达慕节、第六届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国际马术耐力赛、和静县第二届环天鹅湖自驾游暨第二届巴音布鲁克露营大赛等系列活动。分享到:[责任编辑:
亚心网官方微信穿越楼兰 | 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东归后裔_和静在线-爱微帮
&& &&& 穿越楼兰 | 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东归后裔
 想东方,想太阳。想太阳,想东方。  想我土尔扈特故乡……  旌旗展、刀光闪,马蹄疾、勿须鞭,  山高冰雪飞溅,路遥风雪凶险,  犬吠狼嚎频频传,  战袍缕缕血染。  草原雄鹰盼自由,  马背上的男儿勇敢!  回家 回家  誓言坚,任千阻万险折我难……  回家 回家  誓言坚,任千阻万险折我难……  春草鲜 云雾绚,雪水曲 星辰灿,  鸿雁声声耳畔,天鹅双双眼帘,  奶茶奶酒飘飘香,牛羊群群草原。  故乡气息多醉人,母亲的胸怀温暖!  回家 回家  忠义全,纵九死一生也情愿…  回家 回家  忠义全,纵九死一生也情愿…  回家 回家…  红山网讯(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8月的和静,已过夏日的酷暑,两千多万亩的巴音布鲁克草原静静地躺在离县城300多公里的地方,水草丰美犹如一幅画卷。  11日,由新疆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巴州党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穿越楼兰”进入到和静站,70多家媒体100多位记者及网络大咖在这里观看了大型实景演出《东归·印象》。渐起的马头琴,忧伤的蒙古长调,由远到近、急促的军鼓声将大家带入了这部悲壮又顽强的民族,不惜一切代价回归家园的大迁徙故事中。  日,17万在伏尔加河畔生活了一个半世纪的土尔扈特人为了不受沙皇俄国的奴役,高呼着“不当奴隶,誓死东归”和“向着太阳,向着启明星升起的地方去”的钢铁誓言,跃马挥戈,历经千辛万难,为时6个月进入伊犁,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时,起义东归的17万人只剩下7万多人,他们衣不蔽体却满怀希望,为终于将子孙带回阔别已久的家乡。  之后,清朝乾隆皇帝把巴音布鲁克草原等地划给了土尔扈特人,让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从此这块儿肥沃的土地的近现代史就与土尔扈特部落的定居密不可分。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享受着祖辈留下的天然财富,发展人口数,增加牲畜量,以草原主人的身份,呵护着优良的生态环境。  今天,步入现代化的土尔扈特人,依旧传承着东归精神,把对家乡深沉的爱恋、对草原承载的希望、对民族发展殷切的渴望演绎进了新时代的故事里。来源/新疆经济报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和静在线,每日“和静事儿“精选,总有你需要知道和关心的事儿!五万和静人共选!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和静,和谐静美,物华天宝。居于新疆中心,毗邻十五个县市,旅游资源丰富,多元文化交融,是全疆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
245年前,土尔扈特部落用生命谱写了震惊世界的悲壮史诗——土尔扈特回归,铸就了中华民族史上的一个辉煌篇章。
和静有蓝天白云,有雪山草原,有骏马天鹅,有世界绝景九曲十八弯,有世界自然遗产地,有被摄影家阿鲁斯誉为天山心脏的巴音布鲁克。
和静,吐尔扈特的后裔,用纯朴的民风、嘹亮的歌喉、优美的舞姿,演绎着和静这片土地的和谐,赞美着和静这片土地的宜居,实践着和静这片土
地的时尚。
和静第一站
北山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
北山生态文明建设集人文底蕴、历史回顾、园林绿化、旅游观光、脱贫致富、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化产业、养老产业、水景风光、动物养殖等于一体,已创建成为AAA级景区,成为和静大旅游节点上的“休闲采摘园”、“生态观光园”、“水景游乐园”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脱贫安置基地,成为“大美和静”的一道靓丽风景,一张彰显和静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名片。
和静第二站
巴音布鲁克草原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面积约23835平方公里,距库尔勒市363公里。这里幅员辽阔,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环抱,河流如带,植物种类繁多,纵横交错的泉水宛如晶莹剔透的兰宝石,与四周的雪岭冰峰交相辉映,是我国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喝了下马酒,带你走进神秘的历史画卷,感受草原的悠久,追诉土尔扈特回归的历史凯歌。
和静第三站
公元1771年,土尔扈特等蒙古部落17万人在渥巴锡汗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历经千辛万苦仅剩7万人,于1773年6月来到巴音布鲁克草原,经清朝乾隆皇帝批准,从此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流域定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次民族大迁移。
东归壮举虽然距今245多年,但它在国内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可估量。为了纪念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英雄壮举,2014年7月,为纪念土尔扈特部东归的英雄壮举,并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史诗,和静县委、县人民政府倾情打造了爱国主义历史题材大型实景剧《东归·印象》,并在巴音布鲁克土尔扈特民俗文化村进行公演。
和静第四站
巴西里克观景台&九曲十八弯
站在天鹅湖畔巴西里克山顶眺望,古老的开都河从天边缓缓向你走来。这就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现”的九曲十八弯。它像是泉水和雪水汇聚而成的仙女的飘带穿过天鹅湖,更像是上苍为巴音布鲁克这个翡翠王国披上的圣洁的哈达。当夕阳从云缝中把万道霞光射向草原,落日摇金,蜿蜒如蟒的九曲十八弯就映出了后弈射下的那九个太阳,还有那美丽可爱的天鹅姑娘。。
和静第五站
巴音布鲁克镇&体验蒙古饮食文化
能歌善舞的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当你一踏入蒙古包,主人首先会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汉族地区多以“满杯酒半杯茶”为敬,而蒙古族却以“满杯酒满杯茶”为敬。饮过奶茶,主人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好客的主人还会为您准备其他几道丰盛的美食来款待您:
全羊汤: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爱。
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是将肥嫩的绵羊就地宰杀,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佐料,进行蒸煮。待水滚肉熟时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色、香、味俱佳,大家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马奶酒:蒙语叫奇格,是牧民夏季的最好饮料。把马奶倒入容器中,不断地搅拌,直至发酵变酸,提取出奶油后,纯净的乳清就浮在了上边,味道变辣时就成为马奶酒。
奶茶: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倒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
烤饼:在新疆牧区的蒙古人家里,几乎都会制作一种烤饼,蒙古语称为“海生包尔斯克”。这种饼用发面,但不放碱,和面时放牛奶、酥油或奶皮子和少许盐。面和好后,用手压成圆形,放在尖底铁锅里用文火烤,等一面烤成焦黄色后,再扣过来烤。烤好的饼便成凹形的大圆饼,形似一个尖底的大铁锅。饼呈金黄色,充满了奶香味,吃起来非常可口。
和静最后一站
巴音布鲁克草原&那日德草场
马背环保志愿服务队让你见识草原马术的精彩表演、善歌善舞的土尔扈特牧民带你跳一场萨吾尔登、喝了上马酒,让你带着眷恋回到现实,走向古楼兰更深处。
内容来源:和静县委宣传部
本栏编辑:彤格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音布鲁克草原天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