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洪冷小莫直播

经理人合约/TVB艺人
由TVB任经理人统筹艺员的所有工作,除节目酬金外,并提供固定月薪。
经理人合约男艺员
经理人合约女艺员
基本部头合约/TVB艺人
基本部头合约艺人即以“节目时数”计算薪酬,亦不会为艺人规划电视台以外的工作。
基本合约男艺员
祖·尊尼亚
基本合约女艺员
外援部头合约/TVB艺人
在TVB必要时候帮忙拍剧包括合拍剧大陆艺员,或者合约冻结,以及合约无限期拖延艺员。
外援部头合约男艺员
外援部头合约女艺员
歌星合约/TVB艺人
歌星合约男艺人
歌星合约女艺人
歌星合约组合
I Love You Boyz
rubber band
Eternity girls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22:02:34
贡献光荣榜查看: 3072|回复: 5
精华0UID950127主题帖子好友在线时间0 小时积分-62经验-20 人气-80 贡献-4 金币-20
终身禁播,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 积分
积分-62经验-20 人气-80 贡献-4 金币-20
郑欣宜(秋官与肥肥姐的女儿) 谢婷婷 洪天明  不知是因为名气太小还是因为有hei道背景,他的负面消息很少看到,只有HK年初时洪天明QJ邓丽欣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这消息够轰动的,可是当时所有娱乐消息被艳照门掩盖,空穴不来风。HK的许多小道消息最后大都被证实是真的。洪天明最有面子的泡妞经历应该是曾泡过现为徐太的子淇。房祖名    房祖名的出道可是娱乐圈的一大盛事,李宗盛、周华健、他爹成龙等等娱乐圈大哥大姐级的艺人保架护航,一副太子出征的模样刘恺威  刘恺威的本身条件不错,与许多艺人二代一样是从外国念书回来,刚出道时是TVB力捧的新人,参演过一些收视高的剧集,不知为什么没有观众缘,就是捧不红,后来又到ATV去,ATV太差了还不如TVB,后又回TVB,
冯德伦   老冯的境遇也一年不如一年,与小莫的恋情维持了不少曝光度,后来又做什么导演,现在又和小玩完莫9年恋情。都不知该怎样评价他了。  挺有型的一个帅哥
谭俊彦(狄龙与陶敏明的儿子) 孙国豪(秦汉与邵乔茵的儿子) 张默(张国立的儿子,邓捷是继母) 曾志伟第二任老婆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曾国祥,曾出演《伊莎贝拉》中羞涩学生,还是该片编剧之一。小儿子曾国犹(Mark)现年23岁,爱做Hip Hop打扮,肥肥矮矮的身材像足老爹曾志伟,Mark现在是张学友助手,但平日生活低调,绝少曝光。
精华0UID950697主题帖子好友在线时间2 小时积分1375经验1374 人气0 贡献0 金币27
配角演员, 积分 13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25 积分
积分1375经验1374 人气0 贡献0 金币27
精华0UID950832主题帖子好友在线时间0 小时积分0经验0 人气0 贡献0 金币0
默默无闻,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积分0经验0 人气0 贡献0 金币0
TVB娱乐论坛欢迎您的加入和支持~
精华0UID1286407主题帖子好友在线时间3 小时积分546经验545 人气0 贡献0 金币15
龙套演员, 积分 5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4 积分
积分546经验545 人气0 贡献0 金币15
精华0UID1061429主题帖子好友在线时间0 小时积分0经验0 人气0 贡献0 金币0
默默无闻,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积分0经验0 人气0 贡献0 金币0
都不太认识
精华0UID1132713主题帖子好友在线时间0 小时积分0经验0 人气0 贡献0 金币0
默默无闻,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积分0经验0 人气0 贡献0 金币0
洪天明QJ邓丽欣 - -哦买高!开放分类:
洪瑛,女,日出生。中国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攻旦角,师承王派。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7岁高中毕业,工作一年后进嵊泗越剧团学艺。1982年参加全省“小百花”会演后被选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为浙江省青年联合会委员,省剧协会员。
洪瑛 - 基本介绍
洪瑛洪瑛,女,一级演员。浙江人,1962年11月出生。高中毕业后工作一年,因爱好越剧且具良好的条件,于1979年调入嵊泗县越剧团学戏,工花旦,宗王(文娟)派。从此,半路出家的她就留在了景色如画的西子湖畔。 从艺二十几个春秋以来,她塑造了一个个鲜明丰满的舞台形象。如《汉宫怨》里的许平君、《相思曲》里的黄小娥、《陆游和唐婉》里的陆母、《琵琶记》里的赵五娘、《二堂放子》的王桂英、《赵氏孤儿》的程妻等几十个迥异的人物。三年中主演了十几台大戏和折子戏,受东海渔民、部队官兵赞赏。 曾荣获浙江省“艺术明星奖”、浙江省戏剧节演员一等奖、江浙沪皖戏曲大赛二等奖以及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等。她的抒情动听婉约自如、韵味醇厚、缠绵感人。表演朴实自然、细腻传神、不温不火,丝毫不见做作,真正彰显了实力派演员的风采。
洪瑛 - 取得成绩
《相思曲》剧照1982年在舟山地区小百花会演中因主演《二堂放子》中的王桂英和《沉香扇》中的蔡兰英获优秀学员奖,同年在省小百花会演中饰《庵堂认母》中的王志贞获小百花奖,由此入选浙江小百花赴港演出班,主演《汉宫怨》中的许平君、《二堂放子》中的王桂英、《葬花》中的林黛玉。赴港回杭后,选留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先后在《长乐宫》、《相思曲》、《汉武之恋》、《大观园》、《红楼梦》、《白兔记》等剧中担任重要。 1989年跨行档饰演《陆游与唐琬》中的陆母,获省第四届节演员一等奖。 1995年在成都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中《琵琶记》中的赵五娘获优秀表演奖。另曾获江、浙、沪、皖戏曲演唱大赛二等奖,浙江省艺术明星奖。曾参加戏曲电视剧《一缕麻》、电视系列剧《济公续缘》等的拍摄。人民电台为她做了“介绍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旦角演员洪瑛”的戏曲专题,获省和全国广播文艺节目二等奖。她演的多部剧目制成和VCD,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了洪瑛越剧演唱专辑——《琵琶叮叮咚》。
洪瑛 - 个人轶事
洪瑛46岁的洪瑛是本次主演者中最资深的一位,她开自己:“演了30多年戏了,都演成老旦了。”不过,她的生活还蛮潮的——写博客,玩网络游戏,还会跟儿子PK,看谁学唱周杰伦更像。 打开洪瑛的,可以看出她更新得很快,她在博客里晒照片、晒心情。博客里,还存了许多歌,像的《到不了》、周杰伦的《彩虹》。“我会唱的歌多了,周杰伦的歌我也会,《听妈妈的话》、《青花瓷》、《菊花台》,我经常和儿子PK谁唱得像。”洪瑛说,唱K只是小了,耗体力、脑力的网络游戏,她都玩得转。 洪瑛经常爬在QQ上,不过“潜水”的时候居多。“我有个QQ群,见到好玩的事情好玩的话题就浮出水面,聊个几句,不新鲜,没花头,我就当个‘潜水艇’”,洪瑛说,自己还学会了许多语言,“华丽丽滴飘过……” 这一次,洪瑛不准备“华丽丽滴飘过”,她要好好让看她博客,陪她玩网游的人看看,这个潮妈还是个不同凡响的越剧演员。
洪瑛 - 名家名段
《琵琶记》剧照1、糠米本是两相依选曲 远迢迢,无归期,奴的蔡郎; 乱纷纷,无收成,陈留饥荒; 病恹恹,难扶持,公婆弱体; 急煎煎,难宽解,百结愁肠; 腹空空,难操持,三餐茶饭; 战兢兢,难支撑,蔡家门墙。 糠米本是两相依,谁人簸扬做两地, 好似五娘与夫婿,贵贱终无相见期。 三载不归奴夫婿, 莫非是,落第无颜返故里; 莫非是高官得中骏马骑; 莫非是,贪恋娉婷糟绊羁; 莫非是,身染沉疴步难举; 莫非是,遭遇凶险葬客地。 拜神拜佛拜天地,保佑他:
洪瑛 无灾难、无病痛,平平安安回家里。 糠秕难咽无所怨,团圆有日苦亦喜。 2、琵琶词《秦香莲》选曲
郎在东来妾在西,墙高万丈两分离, 深闺只见新人笑,缘何不见旧人啼? 曾记郎君赴科榜,临别依依哭断肠, 千言万语叮咛重,高官且莫弃糟糠。 三年倒有两年慌,可叹家无隔宿粮。 不料公婆卧病亡,双手撮土埋高堂。 携儿抱女赴京城,千山万水欲断魂; 指望京城会郎君,夫妻和睦叙天伦。 不料郎君贪富贵,夫妻骨肉两离分, 儿啼饥饿实可怜,求乞街头泪涟涟, 纵把琵琶弦弹断,一片怨情诉不完。 《西园记》剧照3、遥对红楼盼佳音选曲 自从与张君见一面,总道是萍水相逢遇知音。 谁料好事偏多磨,他竟突然不别行。 张君啊,莫非我听诗赏梅未酬应,怪我冷淡太无情; 莫非我,与你见面无一言,你恼我视你犹如陌路人; 莫非你,家有要事返故里,匆匆未及通音信; 莫非你,谴媒提亲父不允,负气不进西园门; 莫非你,多情不惯相思苦,身受煎熬心得病。 遥对红楼盼佳音,只盼我,妙手回春传书信。 纵然磨尽西湖水,也难诉,我这无限相思情。 4、阵阵细雨阵阵风《春香传》选曲 阵阵细雨阵阵风,春香是,眼泪似细雨,叹息是轻风; 但愿轻风送细雨,把万千愁绪往汉阳送。 郎君啊,我不忘,芙蓉堂前三生约; 我不忘,长安钟楼万寿钟; 我不忘,雪里青松长相守; 我不忘,一阕爱歌百年颂。 郎君啊,你可知,春香无端受浩劫; 你可知春香危在旦夕中,手中苦无三尺剑, 恨不能,自报大仇除强凶。 盼君早遂凌云志,定要叫脏官试刀锋。 洪瑛5、且把真身暂隐藏《追鱼》选曲 且把真身暂隐藏,变作牡丹俏模样, 今晚鱼儿巧梳妆,做一个神女去会襄王。 只见他,头懒抬,眼倦开,脸庞儿与那潘安一样美, 我与你水府人间各一方,却为何,欠下这笔相思债。 待我上前去唤醒他,只恐他醒来要将我怪, 我若不是唤醒他,这万千相思怎丢开? 君子啊!君子啊…… 秀才家瞌睡真从来大,叫我无何去安排。 6、取孝帕《琵琶记》选曲 取孝帕,取孝帕,千悲万恨心痛煞。 这孝帕,是公公至死不闭的一双眼; 这孝帕,是婆婆声声唤儿早归家; 这孝帕,浸透蔡门血和泪; 这孝帕沾着陈留风和沙, 这孝帕如何取得下! 难取下,强取下,为见夫只得沦落为奴侍奉她。 这镜中的人心叫人怕,犹如枯枝萎地花。 饥荒岁月催人老,苦难无情刻面颊。 想翠钿罗襦当日嫁,我也曾,熏兰麝,戴凤簪花; 我也是闺阁女,红颜秀发; 我也曾,与夫君,同照菱花。 如今是红颜丧尽人憔悴; 怎及她,金屋供养富贵花,丽质娇娃谁不爱? 怪不得夫君留恋她! 你既嫁蔡郎为蔡妇,缘何不认他爹娘? 你既嫁蔡郎为蔡妇,缘何不允他归家; 你既嫁蔡郎为蔡妇,却缘何害蔡郎? 生不养,死不葬,麻不披,孝不戴, 天伦有亏,情理有差,我手捧孝帕要问问她! 7、喜鹊声声君王到《汉武之恋》选曲 忽听得喜鹊声声君王到,状盒重开添风骚, 赤金凤凰依然在,青铜镜内分外俏。 曾记得你我两小无相猜,游戏内宫共欢笑; 曾记得,外祖母面前你惊人言,要造座金屋藏阿娇; 曾记得,渐池临风多私语,我舞长袖你弄箫; 曾记得,未央柳荫两争吵,夜半月下把气消; 曾记得,赠我玉诀意深长。 今日里,忆旧情,其中甘苦我方知晓,
洪瑛 - 相关词条
洪瑛 - 参考资料
[1] 梨园网 http://www.liyuanchun.net/Admin_userinfo_model_self.aspx?id=1512&plid=1512&typeid=2&type=95
注释与参考:
为您提供感兴趣的词条
哈辅源,清末民国的著名评书艺人。
汉宫怨越剧古装剧。顾锡东于1980年新编。内容简介写汉宣帝刘询接任时,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之妻霍显,一心想把爱女霍成君捧上皇后宝座。但刘询在患难时...
洪深(1920——1984),男,京剧老生,有“金嗓子”之称,曾获华东地区首届戏曲会演二等演员奖。
海凤,数来宝演员。为清末民初天桥著名艺人,人称小海。
海明珠越剧八场神话故事剧。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作演出。王志萍主演,扮海囡。渔家父女捕获一条大黄鱼,原来黄鱼却是珊瑚王所变,渔家女放了大黄鱼。...
胡倬云浙江平湖人。名倬,以字行,原名章,学名士汉。1923年肄业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后执教于普益习艺所,任中西画教师,并从杨东山进修山水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1954年10月成立紫砂生产工场,由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施福生、范正根、邵六大、范祖德七人组建。1955年-1956年,蜀山、前墅一带的紫砂从业人员组建了宜兴县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任淦庭、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顾景舟、蒋蓉这七位著名紫砂艺人为“技术辅导”。1958年,宜兴紫砂工艺厂成立,七位老艺人作为“技术辅导”参与紫砂工艺厂的教学与生产,后被人们称为紫砂艺界“七大老艺人”,紫砂七老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紫砂艺术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图为1956年,(从前至后)蒋蓉,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陈福渊在老工场进行制作)“宜兴紫砂七大老艺人”历史资料一、任淦庭(陶刻)人物介绍:任淦庭() , 字缶硕,名干庭,号石溪、聋人、大聋、漱石、左腕道人、左民。紫砂陶刻名艺人。 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即后来所称的七大艺人之一。任淦庭出身于世代书香之家,后不幸家道中落。他只读过三年私塾, &自幼喜爱书画, 因家境困难, 无钱购买笔墨纸张,时常以树枝作笔, 席地而画。15岁,拜宜兴有名的陶刻画家卢兰芳(常为上海剧团画布景)为师习画,满师后在吴德盛陶器公司雕刻作画谋生。吴德盛陶器公司的产品上常有署名 “企陶”或“潜陶”的刻款,多为任淦庭所制。他幼年丧父、中年丧母, 命运多舛。抗日战争爆发后, 陶器行业日渐蕭条, 他无活可干,流落乡村,以鬻画卖字为生。任淦庭酷爱书画, 潜心研究紫砂雕刻技艺, 他还师承清代末年宜兴书画家、金石家陈懋生、陈研卿等人,特别注重写意笔墨的线描变化,讲究各体书法、文学诗词、辞章与短句,使陶刻装饰与紫砂文化的艺术风格和谐协调。他善于在各种紫砂茶具、花盆、鼎炉等陶坯上书画或雕刻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无不生动雅致。他雕刻的书法,笔力遒劲,铁划银钩,刀锋灵秀,真草隶篆,各具风格,尤以大篆和古隶见长,金石味浓。图画随意刻绘, 自成章法, 且左右手能同时书画雕刻, 功夫独到, 自成风格。特别是装饰成对紫砂花瓶,布局合理,雅致舒坦,是他的独到绝活。他一生中制作的陶器最多, 题材多属吉祥寓意性的, 如“喜上眉梢”、“春燕画筒” 等。新中国成立后,他将对新生活热爱的真切感受,融化进雕刻创作之中,给陶刻艺术增加了新的画面和注入了新的生活情趣,如“婆媳上冬学”、“解放一江山岛”等。任淦庭陶刻作品独树一帜,影响颇大,是紫砂陶刻技艺全面的民间工艺大师。他的作品曾被送往前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展出。 “渡舟听莺”和“腊梅喜鹊”被南京博物院收藏。由于他对紫砂工艺的突出贡献,曾被评为工业特等模范, 1957年出席全国民间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和朱德委员长同坐一席。同年11月又出席全国群英会,1958年被轻工业部评为“国家名牌手”。他精心带徒传艺,其中徐秀棠大师就是组织合作社后他的第一个弟子。其他还有谭泉海、鲍志强、鲍仲梅、毛国强、沈汉生、咸仲英、邵新和、王品荣、冯希亚、朱蓉娟、陈凤妹、张赦棠等。任淦庭有个别号曰“大聋”或“聋人” 。他耳朵的确不太好,听力差,但绝不失聪。遇有他不愿回答的问题或难题,他会充耳不闻,并在工作桌台上衬坯的垫子上,书写“聋人”二字,应付搪塞过去,这是他生活中的机智。他的创作丰富, 还得力于他收藏和留心保存的相当数量的工具书及前辈的稿子,这是他几十年不断学习、实践积累起来的成果。年近80高龄时,他也从不间断,每天埋头翻阅、感悟,并为后辈画下画稿及各种陶刻用句。&(图为1958年,任途庭指导徒弟徐秀棠、谭泉海等人学习陶刻技艺)(图为.任淦庭向毛国强传授陶刻技艺)作品赏析:任淦庭 《云肩纹瓶》跂陶主人、任淦庭刻《铺首方尊》 任淦庭 吴汉文合作 《人物笔筒》 顾景舟制 任淦庭刻 《大石瓢壶》 二、裴石民(制壶) (图为1958年,裴石民在制作螃蟹) 人物介绍:裴石民(l892-l976),原名德铭、云庆,宜兴蜀山人,紫砂名艺人。 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他出生在蜀山南街一豆腐店家,幼时念过几年私塾, l4岁拜姐夫江祖臣为师,为了与紫砂工艺更相符合,后改名石民。他年少成名, 19l3年22岁时到利永公司制作紫砂陶器, 技艺成熟,上海的一些古董商和紫砂爱好者纷纷邀请他制作紫砂陶器。抗战前夕,由上海利永公司张槐卿和江祖臣介绍, 到上海著名魔术师莫悟奇家中制陶。后与莫悟奇结为至交,两人常常共同设计,制成紫砂珍品。当时泥料从宜兴运到上海,制成陶坯后再运回蜀山烧成,然后再运回上海莫家中陈设, 盆景上仅盖“悟其治陶”印章,“悟”之说因此而来。他在上海长住达十年之久,先后为几个古董商店专事仿古,颇负盛名。1938年,裴石民回乡在蜀山大桥下北厂开设石民陶器店,自做自卖,仿陈鸣远的作品甚多,精工细作,几可乱真,遂有“陈鸣远第二”之称。因而裴石民也练就了驾驭各种形款紫砂器的能力。除了茶壶以外, 文房雅玩、杯盘炉鼎、花盆假山、花果小件等均有所创,形态各异,风格多样。这也是与他平时造壶以外的文人雅趣分不开的, 他善养鸟、斗蟋蟀,尤喜养兰花,以从自然生态中汲取创作之灵感。裴石民曾有二次惊人之举, 第一次是宜兴名士储南强在苏州冷摊上发现明代正德年间的 “供春壶”, 壶盖由后人黄玉麟所配, 经黄宾虹考证此盖与原盖不相符, 遂由裴石民重新配盖。解放后,储南强将此壶献给了国家, 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二次是为明代圣思桃杯配杯托, 现珍藏于南京博物院。这两个配件都与主体协调匹配, 反映了他高超的捏塑技艺和设计理念。其后,又为清代陈曼生所制紫砂生栗子配上一个熟栗,与原件辉映成趣。裴石民1953年在“华东民间美术工艺品观摩会”上展出的“松段壶”, 以苍松一截为壶身造型, 褐色, 树皮斑驳, 树身斧斫,枝芽依然; 壶把、嘴、盖也用松枝造型, 壶身和盖旁镶以绿色的松针浮雕, 苍劲中显出勃勃生机。配以四只茶杯, 一只茶盘, 全为松段造型, 浑为一体, 刚劲古雅, 展出后获得优秀奖。其照片刊载于 1954 年6月出版的《华东民间艺术画册》。1955年,裴参加陶业生产合作社, 作品以中小件为主, 造型常以古器作借鉴, 以超凡的构思,能收能放,简繁得当,精湛的技艺制成清秀不俗之壶。他对泥色的选料配比极为独到, 各种泥色入其手, 既可作出古趣盎然的仿古茶具,又能制成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瓜果、动物; 既能制作典雅的光素茗器, 又能制作出千姿百态的花式茶具。其代表作还有“串顶秦钟壶”、“双圈名鼎壶”、“菊蕾壶”、 “莲心茶具”、 “素身圆裙壶”等;文玩水盂有“金蟾水盂”、“田螺水盂”、“葫芦水盂”、“松段水盂”、 “百果水盂”、“金龟水盂”等, 每种式样至多只制作五六件, 少则二三件,以高雅大方的风格, 在紫砂艺苑中別树一帜, 其择善执著, 求新求变的精神颇能启发后人。(图为裴石民在辅导青工) 作品赏析: 裴石民制《三足鼎壶》 裴石民制《素身围裙壶》 裴石民制《三头桑盘摆件》 裴石民制《段泥松段三足洗》 三、吴云根(制壶) 人物介绍:吴云根(),宜兴蜀山南街人, 原名芝莱。紫砂名艺人, l956 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他14岁拜师于汪生义,曾与汪宝根、朱可心为师兄弟,三年学成。其时清廷衰败,经济蕭条,紫砂窑场大不景气,常靠挑坯、搬运为营生。l915年由利永陶器公司介绍, 和杨阿时、李宝珍、朱庆生三人远赴山西平定县平民陶器工厂任技师,历时三年,其间不仅传授紫砂陶的成型技术,还利用木炭釉炉窑烧制均釉紫砂陶,取得满意的效果, 成为近代宜兴陶业界向外省传播紫砂技艺的杰出代表。3年后回故乡蜀山,仍以制壶为业。1929年他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当技师, 2年后回宜兴。1931年又在江苏省公立宜兴职业学校窑业科担任技师,尔后推荐师弟朱可心进校联袂授艺, 延至抗战爆发学校停办。新中国成立后, 宜兴紫砂业逐步复兴。 1954年他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担任成型技术辅导员。宜兴紫砂厂成立后, 一大批学子步入紫砂工艺殿堂, 可谓门墙桃李, 极一时之盛。现在著名的制壶名家吕尧臣、吴震、何挺初、葛明仙等,均出其门下。汪寅仙亲沐其教泽,并由吴云根推荐于师弟朱可心身边学艺。他待人谦和大度,诙谐、风趣、体魄强健、力大超人、德艺俱佳,作品如人品,敦厚、朴实,摒弃门户之见,对徒弟要求十分严格。1959年,在他68岁高龄时, 在师徒间首开技艺比赛之先河, 对每人完成的作品一一评点, 从学者都十分敬佩,深受大家爱戴。他长期从事学院的正规艺事教育,十分重视自然界的写生,尤其对竹的形态细心研究,为制作竹段壶充实素材, 丰富造型,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教导徒弟制壶要讲究形似,更重神似,要懂生态规律,识其品相,从生活中体会写生。正由于他把握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技法在于磨砺”的原则, 因而他的制壶风格朴实稳重, 光润内蕴,构思奇妙,擅长筋纹器制作, 于仿制传统作品中别具匠心,推陈出新,给人以新颖之感。吴云根制作的 “提梁弧菱壶”、“双色竹段壶”、“大型竹提”、“传炉壶”、 “线云壶”、 “合菱壶”等, 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陶艺大展, 声誉远播。早在l932年,他的传炉壶” 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获得优秀奖。他的“牛盖洋桶壶”, 其壶紫褐色,外观光润可人。虽是件传统造型, 但吴云根做得颇为不俗, 整体端庄稳健,朴实规矩,气势挺拔, 壶身的圆润、流、肩和盖的弧线过渡都十分流畅,洋溢着一种韵律美。此壶为任淦庭陶刻,吴云根设计,可谓珠联璧合。创作设计的“竹花盆”、 “大长方水底盆”、“菱角茶具”、“双色柿子”、“鱼罩壶”、 “春亭壶“等,在继承传统手法的同时颇具创意。他的作品喜用双色泥表达主体,较多的用竹为题,竹节为壶身, 挺拔刚劲,嘴、把、钮缀以小竹枝攀于壶体,辅以几片小竹叶,舒展有姿, 似风中飘动,两种泥色处理,相互呼应, 色、泽和谐得体。他一生中真正做壶谋生的时间与同辈艺人相比是最少的, 故他留下的茶壶并不很多。作品赏析: 近代o吴云根制、云石铭刻 & 《东坡提梁壶》 吴云根 & 《双色竹段壶》 吴云根 & 《合梅壶》 吴云根制、岩如刻 & 《海棠壶》 四、王寅春(制壶) 人物介绍:王寅春(l897-1977),祖籍江苏镇江,父辈定居宜兴川埠上袁村,紫砂名艺人。 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王寅春13岁拜制壶艺人金阿寿为师, 满师后即帮窑户制坯当客师, 24岁后在家自产自销紫砂壶, 因手艺出众,上海客户纷纷订货,并赠“阳羡惜阴室王” 印款盖于壶底。把梢和盖内钤 “王寅春”方印,是素有切玉圣手金石书画家潘稚亮先生为他刻的。他宝爱此章, 一直沿用到辞世为止。上海“铁画轩陶器公司”也慕名前来订制水平壶并包销,王寅春很快扬名沪上。据已故陶业家华荫棠老先生生前回忆, 1917年江苏省陶业工厂在蜀山成立, 招聘陶器专家和技术工人生产紫砂陶器, 陶业工厂曾经向上送礼品“满汉全席餐具”, 每套108件,外红泥,内白釉,皆由王寅春做坯, 任淦庭陶刻。王寅春在 1935 年应上海古董商龚怀希之邀,去沪上专事紫砂仿古产品, 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名壶图谱和实物,反复揣摩,成功地仿制了时大彬、陈鸣远、徐友泉、陈光明、陈子畦等名家的作品, 自然也提高了自己的鉴赏眼光和艺术素养。对宜兴紫砂陶走向国际市场, 王寅春也作出了很大贡献。 1934年东洋生意兴起, 日本人向吴德盛陶器公司订购了300只小花盆,因工期仅为二个月, 他率先制成了紫砂挡坯的模型, 首开紫砂成型工艺用模具的先河,为重大革新之一。1940年,又应上海陶器店客商张甫林和唐明香之请,赶制一批咖啡具,每套15件, 除壶、奶杯、糖缸各一件外,还有6 杯6碟, 坯体全部采用紫砂泥制作, 内壁均上白釉, 造型有六方、八方、抽角等, 咖啡具销往欧美市场后深受好评。接着又为蜀山蒋洪汝赶制一批销往泰国的茶壶,有洋桶、线圆等。1954年10月,王寅春参加了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 1959年和1960 年两次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两次出席省群英会, 受到省政府嘉奖。其制壶既快又好, 技艺精巧令人赞叹,因而他多次承制国家礼品,如十三头咖啡茶具”、“五头梅花周盘茶具”、 “玉笠壶”、 “圆条壶”、“八方盅形壶”、“六方菱花壶”、“纹井壶”等。已故江苏画院著名画家亚明设计了“亚明方壶”、“六瓣高瓜酒壶”,皆由其制作,两位名家迁想妙得,合作而成的佳品,独具匠心,是留世杰作。王寅春为人忠厚, 诚朴而谦虚, 行动稳重。两手虽粗,但特别灵巧。虽不识字,但极具经营头脑。其作品线条挺括清晰, 口盖准缝严密, 既继承传统又能突破传统, 无论是哪一类作品, 都带有强烈的个性, 不论茶壶、茶具,还是花盆、餐具, 咖啡具以及光货、花货、筋囊货制作上具有相当高的技艺, 很难有人企及,他一生创新的品种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有五六十件之多,是位勤劳多产的名艺人,74岁时还创作“裙花提梁壶”,可谓壮心不已,宝刀不老。在20多年间, 他先后带徒50余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制壶快捷高手, 现今有的已成为国家级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他为紫砂陶艺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品赏析: 王寅春制 《小朱泥壶》 王寅春制 《六方菱花》 王寅春制 《梅花周盘壶》 王寅春制《碗灯壶》 五、朱可心 (制壶) 人物介绍:朱可心(6.3.26),原名朱凯长, &自取“可心”名,寓意虚心者,可师也”, &“山中一杯水, 可清天地心”。宜兴蜀山人,紫砂名艺人。 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朱可心自幼家境贫寒, 父亲朱伯荣以编织草席为生。 14岁时拜紫砂艺人汪生义为师学艺,与吴云根、汪宝根结为师兄弟,虚心好学,刻意求新, 壶艺初露锋芒,擅长花货造型,仿制传统产品独到,所制“鱼化龙”和新创的 “一节竹段壶” 为窑主们看好, 声誉大振。1931年,经师兄吴云根推荐, 受聘于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老师, 兼做实验工场技师。次年,他创作的“云龙鼎”,以民族象征巨龙为题材, 鼎身捏塑神龙形象, 高2.5尺,腾云驾雾,气势不凡,雕镂生动,布局恰到好处,并巧妙地运用紫泥天然色彩,形象、色泽及表面纹理, 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荣获“特级优奖”。另一件“竹节鼎”,构思奇特,配色巧妙,做工精细,竹节清晰有致,轮廓分明,盖面竹叶处理成镂空,便于焚香透气。这件作品在上海蓬菜市场(豫园商场)展出时被宋庆龄以500英镑定购, 展后回国交货, 该鼎现保存在宋庆龄故居内。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战胜利后, 他度日艰难, 但工作仍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 创制了几十种(套)近千件的紫砂器具, &“云龙壶”、“竹段壶”、 “松鼠葡萄壶”、 “报春壶”、 &“翠蝶壶”、 “三友壶”等为其杰作,成为长销不衰的品种。上世纪50年代初创作的“圆松竹梅壶”为南京博物院收藏。1954年夏天,朱可心被选送到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民间美术工艺研究班学习5个月,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理论、工艺装饰手法以及比例、层次、变形等一系列基础知识, 见了许多从未见过的美术、工艺作品, 著名的国画大师黄宾虹、潘天寿都为他们上过课。学习回来后, 他担任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监事。1955年,他以合作社代表身份, 参加了在北京故宫举办的世界陶瓷展览。他的作品 “仿古竹提盒”、“松竹梅三友壶”和“一节竹段壶” 曾出国参加展览。他出席过轻工业部召开的全国民间艺人代表大会。1960年,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 1959年精心仿制了南京博物院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圣思桃杯”, 费时4个多月,获殊荣。1964年又仿制陈鸣远包袱壶”,可以乱真, 达到紫砂技艺炉火纯青的地步。作品“万寿壶”曾先后呈送徐海东大将、毛泽东主席。 “可心梨式壶” 由周恩来总理作为国礼赠送日本国田中角荣首相。朱可心是一位紧跟时代步伐而不断变化进取的艺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后期,作品无不洋溢着时代气息, 风格浑厚淳朴, 技法老成,法度合宜,力作颇多。1985年10月, 上海电视台来宜拍片, 他制作了一把 “仿古壶”,其后又制作了一把“汉扁壶”,这时他已82岁高龄。他桃李芬芳, 辛苦培育了紫砂塑器的众多人才。 2003年,他的亲属和弟子李芹仙、潘春芳、汪寅仙、吴震、许成权、范洪泉、曹婉芬、倪顺生等收集资料, 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朱可心紫砂陶艺百年纪念》专集。&1975年朱可心指导何道洪、周正华 作品赏析:朱可心制 《彩蝶壶》 朱可心制《鱼化龙》 朱可心制《云龙壶》&朱可心制《竹段壶》 六、顾景舟(制壶) 人物介绍:顾景舟( l915.10.l8--), 原名景洲,早年别称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晩年自号壶叟、老萍。出生于宜兴川埠乡上袁村的一个紫砂陶世家。 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 1988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被称为“紫砂泰斗”、“一代宗师”。顾景舟少年时就读于蜀山东坡小学,18岁时家道中落,继承父业,随祖母邵氏习陶从艺。两年后,其父请储铭至家教授紫砂技艺,仅两年,技艺非凡,让人刮目相看, 跻身于壶艺名家之列。上世纪30年代, 顾景舟应上海古董商郎玉书之聘, 到上海仿制历代名作。他有机会接触到许多明清两代名家的传世精品。他反复揣摩造型,研究其制作手法,分析其精髓。他的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充实和提高。几年间,他仿制过明代时大彬的“高僧帽壶”、供春的“供春壶”、清代陈鸣远的 “龙把凤嘴壶”、“竹笋水盂”以及邵大亨的“扁仿鼓壶”、“仿大亨壶”等,造型端庄,施艺严谨,细部刻画尤精到,无论在技艺上、泥色上都是远远地超过历史原作。分别为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收藏。顾景舟紫砂技艺全面, 掌握了一整套从选矿、泥料配制、烧成到成品加工的工艺知识,对造型研究独到,形成独特的成型技法。作品风格多样,“花货”、“光货”倶佳,方、圆器倶优。 “大梅花茶具”是其花货的代表作, “六方水平”和“方钟水平”为方壶的力作。他名噪于“光货”造型,完全靠造型合度、准到、线面转换周正、舒坦和色调雅合来完美一件作品。光货造型,不事堆雕,毫无假借,亦无躲藏,全身线面毕露,毫厘之差都不易遮掩躲闪,因此也最见制作者的功夫。 &&& 他一生中创作了数十件品种,代表壶型有“雪华壶”、“汉云壶”、“上新桥壶”、“此乐壶”、“如意仿鼓壶”、与高庄教授合作的“提璧茶具”等。其中“提璧茶具”被国务院定为中南海紫光阁的陈设, 1979年邓颖超访问日本时被作为国礼, 赠送给日本首相。顾景舟古典文学功底较厚, 书法雅健老成,早在上世纪40年代, 他在上海结识了许多书画名流, 如江寒汀、吴湖帆、唐云等人,视野大开,艺术格调和创作思想也有所突破。50年代,又与一些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和教授交友,切磋借鉴,如傅抱石、亚明、高庄、刘汝醴、孙文林等。他在陶瓷工艺学、美学、书法、绘画、金石等方面拥有广博的学识。其学术水准和其它艺术的综合能力也远胜其他同行, 在紫砂陶艺界独领风骚。1987 年在第二届亚洲艺术节期间, 带领高海庚、徐秀棠,为香港茶具收藏家罗桂祥先生收藏的两百余件紫砂器作过鉴定, 并开展紫砂陶艺讲座, 给许多国家的学者及鉴赏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70年代至90年代初, 他自撰或与他人合作撰写的《宜兴紫砂工陶》、《宜兴紫砂壶艺概要》、《壶艺的形神气》、《简谈宜兴紫砂陶艺鉴赏》等9篇论文, 在各类专刊上发表。他主编的《宜兴紫砂珍赏》,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发行。他于1992年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5年被聘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04年,由徐秀棠大师编著的《紫砂泰斗顾景舟》、《景舟壶艺流别录》,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品赏析:顾景舟制《供春壶》顾景舟制《洋桶壶》 顾景舟制《提璧套壶》 顾景舟制《传炉壶》七、蒋蓉(制壶) 人物简介:蒋蓉(女),别号林凤, 1919年出生于宜兴川埠乡潜洛村的一个紫砂工艺世家,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她1l岁时辍学在家随父抟泥制陶,数年后制作的“犀牛”和“螃蟹戏金鱼砚台”就让人刮目相看。其时她的伯父蒋燕亭在上海制作假古董,许多壶上落款时大彬、陈鸣远、陈子畦等明清名家姓名。她20岁不到就到上海伯父处学艺制陶, 眼界大开,技艺精进,也仿冒过荏邨的作品, 此时作品多为花货摆件, 如 “水红菱”、“小田螺”、“小辣椒”、“蓮水盂”等。这对她增加了不少茶壶的造型知识, 从伯父那里掌握和学习到了许多技艺, 为日后象形、象真壶器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5年,宜兴蜀山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 嗣后,她先后带过50余名艺徒,人呼蒋辅导,那时她才30多岁,为七名技术辅导中最年轻者。她平时善于观察蔬果、花鸟、昆虫等自然形体,作为创作的素材,化而用之,在紫砂器上经过艺术提炼,变化到作品之中。她的作品造型、设色逼真, 融合了艺术美感与自然生趣,惟妙惟肖,意趣盎然,自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她当年创作的 “荷花壶”、“牡丹壶”在《文化新闻》、《中国美术》等报刊作过专题介绍。“荷花壶”以盛开荷花为壶体,从中挺出莲蓬为“盖”, 盖上栖息着一只青蛙为“钮”, 以荷叶为“嘴",莲梗为“把”,色彩对比匀和,洋溢着江南浓厚的荷塘自然情趣和乡土特色。此作在全国陶瓷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种工艺品奖、宜兴县创新一等奖。创作的紫砂九件果品被选为周恩来总理出访礼品。1957年设计制作“佛手壶”通过改革成型工艺,尝试注浆生产方式制作获得成功,工效提高十余倍, 从此各式各样新奇产品均可满足出口订货的需要。之后,她创作了“金瓜壶”、“菱形壶”、“莳花三脚盆”、 “叶形烟缸”、“南瓜烟缸”、“大栗杯”、“竹根笔筒” 等数十个品种, 批量生产。又制作了一批精美作品如“莲蓬烟具”、“竹节烟具”、“小藕笔架”、“南瓜壶”、 “荸荠壶”、“妇女耕牛”等作品,曾在各种展览会展出。1973年以后,是她创作的高峰期, 创作了“白藕酒具”、“枇杷笔架”、“蛤蟆捕虫水盂”、“蛤蟆树桩盆”、“树段盆”、“西瓜壶”、“绿荷叶壶”、“荷花瓣杯”、“芒果壶"等,受到海内外收藏家的喜爱。1983年,她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造型进修班的学习, 尽管年届65岁,创作热情却依然不减。“百寿树情壶”、“玉兔拜月壶”、“菊蕊花蝶”、 “松果壶”、“荷叶壶”、“双龙紫砂砚” 等,是她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她先后参加香港第六届亚洲艺术节的宜兴陶艺展、北京的宜兴紫砂陶汇报展、日本横滨的宜兴陶瓷展览, 多件参展作品获得殊荣。“芒果壶”、“西瓜壶”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 “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收藏。她还多次赴马来西亚、香港举办展览,并发表论文。l997年,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陈鸣远作品研讨会”,还对藏品风格作出鉴定。 蒋蓉在70多年的从艺生涯中, 共创作新品一百余件, 作品无不洋溢着天真烂漫、自然可人的纯朴气息, 这是她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情感的流露。1959年5月前,蒋蓉在讲解荷花壶的创作,辅导青年艺徒 作品赏析: 蒋蓉制《老南瓜壶》 蒋蓉制 《束柴三友壶》蒋蓉制 《百果壶》 蒋蓉制《枇杷壶》购买正宗的宜兴紫砂壶,请咨询紫砂印象热线400-605-7868,或添加微信号: zishayxcom网络整理谈壶?约茶?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加我为好友,进行一对一交流!联系方式微信留言给我们,点击右下角的“写留言”。微信公众号:zishayinxiang拨打全国免费电话:400-605-7868上海店: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82号E座2501室宜兴店: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陶瓷城B8-109号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35869 更新:
人气:33440 更新:
人气:29597 更新:
人气:24756 更新:
紫砂印象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别打扰一个不愿理你的人!
??别再让孩子用勺子挖着西瓜吃了!你还不知道?
女人就算光着腿,也不能这么恶心的穿打底裤!
詹皇教你:别人说我不行是别人的事,我相信自己能行才是王道!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冷小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