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欢迎您当我唱起这首歌mv下载那里下载

中国抗战歌曲大放送!(含曲、词、资料、下载,目前有:41首啦)-华城新都-亿房论坛-亿房网
中国抗战歌曲大放送!(含曲、词、资料、下载,目前有:41首啦)今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抵御并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1945年-2005年)六十年前,我们的祖国惨遭侵略者的蹂躏和欺凌,六十年后,我们在幸福安宁平静的生活中悄然度过,但对六十年前这段屈辱历史我们绝对不会忘记!我们民族的脊梁是坚强不屈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宁折不弯的,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必会在抗日战争中奋起、前进、战斗,杀敌,才能保卫我们可爱的家园,才能把小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正如抗战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所说:打鬼子!打鬼子!!还是打鬼子!!!我们缅怀历史,用音乐鼓励斗志,用歌曲励志精神!在抗战期间,中华大地涌现出来的抗战歌曲可谓千千万,毛主席曾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在这里,遴选出有代表性的优秀经典歌曲,专门开辟一个关于抗战歌曲与音乐(或非抗战期间,但与抗战有关题材的也属于此次收录范围)的帖子,来一个抗战歌曲、音乐大荟萃大放送!歌曲、音乐的选取和编排不分时间先后,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鼓励!我们通过追溯往昔,来铭记历史,弘扬我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顽强之气节!================歌曲名录=================&1.松花江上 & && && && && && && && &2.铁蹄下的歌女 & && && && && && & &3.大刀进行曲 & && && && && && && &4.义勇军进行曲 & && && && && && & &5.毕业歌 & && && && && && && && & &6.抗日军政大学之歌 & && && && && &&7.到敌人后方去 & && && && && && & &8.嘉陵江上 & && && && && && && && &9.长城谣 & && && && && && && && & 10.南泥湾 & && && && && && && && & 11.梅娘曲 & && && && && && && && & 12.游击队之歌 & && && && && && && &13.歌唱二小放牛郎 & && && && && && 14.在太行山上 & && && && && && && &15.救国军歌 & && && && && && && && 16.解放区的天 & && && && && && && &17.新四军军歌 & && && && && && && &18.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 && && && & 19.抗敌歌 & && && && && && && && && 20.黄河大合唱(全集共八个乐章) & && 21.救亡进行曲 & && && && && && && &22.旗正飄飄 & && && && && && && && 23.八路军拉大栓 & && && && && && & 24.我是一个兵 & && && && && && && &25.二月里来 & && && && && && && && 26.边区十唱 & && && && && && && && 27.五月的鲜花 & && && && && && && &28.跟着共产党走(又名:你是灯塔) & &2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 && 30.地道战 & && && && && && && && & 31.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地道战插曲) &32.沂蒙山小调 & && && && && && && &33.团结就是力量 & && && && && && & 34.露营之歌 & && && && && && && && 35.儿童团歌 & && && && && && && && 36.微山湖 & && && && && && && && &37.苦菜花 & && && && && && && && & 38.太行颂 & && && && && && && && & 39.黄桥烧饼歌 & && && && && && && &40.拥军花鼓41.抗日将士出征歌
&1.松花江上 词曲:张寒晖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我有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链接歌曲诞生背景:青年时期的张寒晖1936年11月、12月,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全城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后来这首歌曲迅速传遍全国,在当时起到了唤醒民众的作用。   因为这首歌是以传唱的形式流传开来的,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都不知道这首歌是谁创作的。在抗战初期,作曲家刘雪庵把自己从上海流亡到香港途中谱写的《离家》及《上前线》两首歌与《松花江上》编为《流亡三部曲》时,也只能把《松花江上》的作者署以“佚名”。那么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究竟是谁创作的呢?   《松花江上》的署名问题,历史最终拂去烟尘,给出了公正的答案。在陕师大附中教师韦成枢的诉说中,在作家高建群对当年随队寻找张寒晖墓址的追忆中,在省作协干部王晓渭对父亲王汶石与张寒晖交往的缅怀中,张寒晖伴着《松花江上》的永恒旋律而永存……   背景   资料   抗战悲歌《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这是一首满怀离乡之思、国难之痛的悲歌,歌词中的“我”的遭遇实际就是全体东北人民的遭遇,因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为之动容。该曲采带尾声的二部的曲式结构,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吟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悲愤情绪的积聚在歌曲的尾声形成爆发性的高潮。《松花江上》在1936年11月发表后,强烈地触动了中国人的亡国之痛,歌声所至,莫不唏嘘,成为中华民族刻骨难忘的抗日歌曲之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这首哀婉悲愤的抗战悲歌,曾那样广阔地回荡于满目疮痍、战火燎原的中华大地,闻听此曲,多少人或思乡情切泪如下雨,或转战千里奔赴战场,这首歌对于当时寇深祸亟、灾难频仍的中国,对于辗转于水深火热中的亿万苍生,所起的那种唤起、激励作用,任何人做任何想像也不为过。   令人惊讶的是,《松花江上》并非产生于东北,而是诞生于西安。1936年秋,时任陕西省立西安二中(今陕师大附中前身)国文教师的河北人张寒晖,在西安创作了这首著名的抗战歌曲,瞬间便唱响古城,然后传至大江南北、长城内外。2002年冬日,寒风中,陕师大附中2000余名师生再度唱响《松花江上》,以哀婉激愤的歌声迎接校友的“归来”,张寒晖的雕像正式坐落于不远处的草坪上,表情沉静,若有所思,文质彬彬,意气风发。   陕师大附中高级教师、历史教研组长韦成枢对记者表示,《松花江上》大家耳熟能详,张寒晖的名字他也早就熟知,但把他们与陕师大附中联系起来,还是自己在整理校史的过程中偶然所得,此后便开始了多年的研究、采访与考证,张寒晖的身影也随之逐渐生动起来。   歌声共鸣那种深重的民族创痛   “那时候,张寒晖经常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东北危机、华北沦陷的情况,每每提及国难当头,常常满脸悲愤,不能自已。”对这位未曾谋面的远年校友,韦成枢根据多方的采访与考证进行着还原,他说的“那时”,指的是张寒晖1936年应聘于西安二中,担任初秋28级(1939年毕业)的班主任及国文老师之时。   张寒晖一生,四处奔波流离。他1902年出生于河北定县,在那里度过了苦难的童年与少年时代,1922年,张寒晖离乡赴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10月,他加入共青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而受到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通缉而一度被迫回乡。1928年,他再次入北平艺专,毕业后留校任教,但因与校方的艺术思想难以调和而被革职。此后几年,他一直在河北定县和西安民众教育馆,从事民众教育、大众艺术等活动。1935年,张寒晖二次入陕,投身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   在二中时,张寒晖还排练过《鸟国》等多部爱国话剧,在学校大操场演出时,校内外数千余人前来观看,交通常常为之堵塞,随剧情进展而群情激愤,身在剧场而如在战场。他组织成立了20多人的“斧头剧团”,赴陕南演出,宣传抗战,张寒晖常常疾呼:“厉我兵,秣我马,大家齐动员!此耻不雪,此仇不报,不活天地间!”张寒晖在自己创作的歌曲与剧中这样呼号。   “九一八”爆发后,蒋介石一纸“绝对不抵抗”命令,使东北沦陷,1935年,十余万东北军被调至陕甘两地,拖家带口,愁容相对,乡音一起,一夜征人尽望乡,而那是个什么样的家乡呢?那是一片遭受侵凌的荒芜的故土,曾经富庶繁荣,如今满目疮痍。广大东北军将士渴盼早日打回东北,赶走日寇,重返故乡,古城西安街头,拥塞着成千上万愤怒的东北军官和无家可归的东北难胞,时年30来岁的张寒晖,通过与东北军官兵及其家属、子弟的朝夕相处,深刻体会到埋藏在他们心底的亡国之恨和丧家之痛,终于以不可抑制的强烈激情,谱写出了《松花江上》,唱出了那种深重的民族创痛,感人肺腑,不久便唱遍全国。   《松花江上》一曲哀歌动地天   “春暖寒晖下夕烟,松花江水去潺潺。心声岂止三千万,一曲哀歌动地天……”著名诗人萧军曾这样悼念张寒晖。民族苦难血泪中浸泡而出的《松花江上》,的确是一曲哀歌,一曲惊天动地的哀歌,催人泪下,使人奋起。1937年除夕,周恩来在谈《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时,也曾经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究竟什么力量使人断肠呢?   “《松花江上》的流传绝对不是偶然的,真正是不翼而飞、不胫而走。”陕西音乐文学学会会长党永庵这样解释,“它的歌词通俗易懂,它的旋律容易上口,最重要的是它与时代息息相关,反映了时代与人民的呼声。”为纪念张寒晖百年诞辰,党永庵还专门填过一首词:“常忆君来日,蓬头颅,栖陋舍,哺学子,披烽火,咏国殇。梦断家山,惟有和秋雨,泪洒残阳。叹白山黑水,大豆复高粱,年老爹娘,断愁肠。纵掷笔怒,粉墨舞,长夜啸,愧惆怅!枉年少,头闲白,路苍茫。”党永庵给记者念来,最后强调,“留下百年绝唱,润华夏、天地生香。看黄河东去,凭大海长吟:松花江上。”   西安美院教授茹桂忘不了小时候在长安读小学,抗战烽火四起,他们当时的班主任是一位年轻的倪姓女老师,给他们教唱《松花江上》,他们当时懵懵懂懂,但能感受到当时的外患,知道东北沦陷,国土失守。当时大家很少提日本一词,开口就称东洋鬼子,或倭寇、倭奴等,幼小的心感受着国恨家仇,老师们当时都是激情澎湃、义愤填膺,印象特别深。曾应邀出席张寒晖铜像揭幕仪式的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民乐教授刘宽忍,平时也喜欢用笛子和埙演奏《松花江上》,他对于《松花江上》有着别样一种心得,《松花江上》把东北女性在坟前哭丈夫儿子的哭声变成曲调,似歌似哭、如泣如诉,歌者无不下泪,听者无不动容,激励了一代代人,而时下为什么佳作寥寥,我们要呼唤真正能团结人心且脍炙人口,真正能引起大众心灵共鸣和反映时代精神的佳作,音乐工作者真应该重温此曲。   淡泊声名张寒晖不怕被“埋没”   “文化山头葬寒晖,一把土来一把泪。你在这里开过花,这里把你来安葬……”无独有偶的是,提及张寒晖,肖云儒、茹桂、高建群等陕西知名文化人不约而同地对记者提到了时任陕甘宁边区文协主席的柯仲平悼念张寒晖的诗句。   关于《松花江上》,有许多或确凿无疑或无迹可考的传说,比如西安流亡学生们高唱《松花江上》,奉命阻挡学生的张学良闻听此曲,含泪而返;比如周恩来亲自指挥学生高唱此歌,千余人泪洒当场;比如唱起此曲,伪军举着白旗从炮楼里走出来投降。凡此种种,都证明了《松花江上》不可抵挡的魅力。一首歌曲对一个民族的激励、振奋。   早就耳闻王汶石与张寒晖关系密切,王汶石曾参与了《松花江上》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张寒晖的研究等工作,汶石老先生已于数年前故去,但给儿子、省作协干部王晓渭留   下了不少精神财富。王汶石是张寒晖在竞存中学的学生,延安时期的部下,王晓渭常听父亲讲起张寒晖的一些轶事。比如,《松花江上》曾被“埋没”,命名为“平津流亡学生集体创作”,王晓渭说父亲讲起张寒晖的事情。在一些歌集里,写着“佚名”,在校时,王汶石等人常常问张寒晖,“张老师,你的歌,为什么没有你的名字呢?”他微微一笑:“要名字干什么呢?”王晓渭说,父亲回忆起这段事情时,总是若有所思,因为这里面显示了一个人做人处世的原则与风范。   张寒晖生前并没有编印他的歌集,1946年他病逝后,悲痛之余,陕甘宁边区文协的同志决定搜集编印他的歌集,但当时一点儿资料也没有,真正是清风两袖朝天去,于是由他身边的学生,王汶石、乔迁与张寒晖的夫人刘芳等人一起,用回忆的方法把张寒晖的歌曲,一首一首忆唱出来,由几位搞音乐的记谱,共同研究整理成集。1950年,西北文代会期间,为了纪念张寒晖,大会筹备处把这个油印本正式铅印出版。河北省文化局建立张寒晖纪念馆时,王汶石将张寒晖当时的珍贵手迹交给了河北省文化局,现珍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很长一段时间来,张寒晖是默默无闻的,《松花江上》的盛名之下,没有多少人知道它后面这个清瘦的戴眼镜的河北人,但是,真正为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是永远不会被埋没的,随着时光的推移,张寒晖已经声名日炽。   东北西北张寒晖的另两个故乡   “华北是张寒晖的生身之地,是他自然生命的故乡,但他还有两个故乡,大东北是他笔下、音符里的故乡,大西北则是他的精神故乡,他奔波于两极之间,张寒晖实际上成了当时情境下一个普通中国人的钟摆,他的摆动之下,我们看到的是饥饿的乡村、人民的怒吼、烈士的热血、抗日的烽烟、延安的灯火和松花江的波澜。”著名评论家、省文联副主席肖云儒如是说。   张寒晖是河北人,却对陕西有着非常浓烈的感情,并善于生动有力地运用陕西关中老百姓的语言。张寒晖离开二中后,任教于主要招收东北流亡学生的竞存中学,随之转赴凤翔后,他曾与当地纸坊街工人一起研究制造火碱,创造用麦秸造出大型麦草纸以解决纸荒。王晓渭记得父亲讲过,当年张寒晖在竞存中学任教务主任时,学校教员常常像做义务教育一样生活很苦,经常学校无钱教员开不了伙,到街上买回几个锅盔泡开水吃。有些先生们受不了,一学期完了再不接聘书,悄然不辞而别,校长有时只能到外边募钱给教员发薪。张寒晖却常常自己不够用,还出手相助一些流亡贫寒的东北同学。张寒晖经常噙个旱烟袋子,与当地农民在纸碾旁、捞纸间,在洗泥麻的河边,在麦场上和庄稼汉的炕上,一袋一袋,抽烟拉家常。   后来到了延安,张寒晖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王汶石总能看到,每次吃饭时,张寒晖端着碗,一边嚼着饭粒,一边和炊事员或民间老艺人谈论眉户的曲调、秦腔的板眼,他的作品此后也洋溢着显著的陕西特色,《军民大生产》便是他另一首名曲,激励了多少人。当时延安遭遇封锁,因为医药缺乏,张寒晖就常常上山采药,为了机关生产,他曾翻山越岭千里往返关中,连牲口也不骑。严冬,他踏着大雪,拄着拐杖,到距延安80里外的大荒山里去勘察农场的耕地,张寒晖自己种有西瓜等作物,他常常自称“看瓜的老汉”。陕西这块热土上,他耕耘着民族的心田,并成功培育出了自己碧绿硕大、多少年来余香满口的大西瓜。   墓碑俱毁那年他们这样寻“张寒晖”   日夜里,张寒晖在延安病逝。几天后,在宝塔山之南,新市场对面的山顶,陕甘宁边区文协的窑背上,在哀婉的《松花江上》的乐曲里,安详入土。次年,蒋军进犯,墓碑俱毁,墓址亦荡然无存。   提起《松花江上》与张寒晖,高建群分外感慨,因为他曾经参与过一次特别的活动,寻找并见到了“张寒晖”。那是20余年前的一次“5·23”采风期间,张寒晖的夫人刘芳女士与十余位文化人从北京回到延安,这些当年为张寒晖抬棺下葬的人们,要一起在延安宝塔山南边的小山头上,重寻张寒晖的墓冢,作为当时《延安报》的副刊编辑,高建群随行采访,至今感慨颇多。   那天很晴朗,当地俗称文化山的小山上,芳草萋萋,他们一行寻寻觅觅,不知是谁先开始的,有人悄然唱起了《松花江上》,后来三三两两,然后大家一起合唱着《松花江上》往山上走去,初夏的黄土高坡上,走着一群特殊的队伍,高建群注意到,刘芳女士一头微卷的苍苍白发,在风中颤抖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唱着唱着,人们的心情时而沉重,时而惆怅,经过了这么多年,寻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张寒晖的墓碑等物已经被毁了,殊难寻觅。一路指指点点,就是这儿,好像又不是,最后在一个缓坡下面,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脚步,陈旧的墓穴已经塌陷,绿草青青,野花随风飘零着,雨水的渗漏。后来,当那一堆白骨出现,辨认无误后,大家一起默哀,有人低声啜泣。刘芳掏出事先备好的塑料袋,仔细地将白骨重新进行置埋,她希望张寒晖能“归队”。后来,当地为张寒晖重修了墓地,再后来,他的骸骨被迁葬至延安郊区的“四八”公墓,“归队”于昔日的战友中间,永远安息在了延安这块土地上。延河悄悄流淌,青松翠柏之间,张寒晖永远安息了,平静而从容,较之不远处的黄河壶口,他用歌声激起过不亚于黄河惊涛的巨浪,因为《松花江上》,他也将永存青史。   多少年来,《松花江上》以其悲怆激荡的音符,永远留住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留住了民族的辛酸血泪。“松花江上”是当时祖国山河的代称与象征,震撼、振奋了多少人,多少进步青年唱着这首歌奔向延安、奔向战场,民族心灵的创痛,悲凉愤懑的气氛,那东北沦陷的痛苦,多少年后仍令人闻曲悲叹、感发兴起。《松花江上》的旋律,将永远激荡在民族的心灵史上,成为那段血与火岁月的印记,使我们激愤,使我们叹惋,使我们清醒,使我们奋起。
&2.铁蹄下的歌女 许幸之词 &聂耳曲& & 我们到处卖唱   我们到处献舞   谁不知道国家将亡   为什么被人当作商女   为了饥寒交迫   我们到处哀歌   尝尽了人生的滋味   舞女是永远的漂流   谁甘心做人的奴隶   谁愿意让乡土沦丧   可怜是铁蹄下的歌女   被鞭挞得遍体鳞伤 链接: 歌曲背景:《铁蹄下的歌女》原为故事片《风云儿女》插曲,作于1935年。曾在明月歌舞剧社从事音乐工作的聂耳十分熟悉以卖唱为生、处于社会底层的歌女的凄楚生活。他怀着深切的同情写了这首女声独唱曲。歌中用极其简练的音乐素材,恰如其分的表现了弱女子不平的呐喊和她们倍受摧残的心灵深处跃动的爱国热情。整个作品蕴涵着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被誉为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抒情歌曲的典范之作。
3.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原歌词为: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现歌词为: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工农军队勇敢前进, 战胜全部敌人! 把他们消灭,消灭,消灭!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杀!&下载链接:歌曲诞生背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大刀进行曲》,是抗日歌曲中唱着最过瘾、最解恨的一首歌曲。尤其是最后一声“杀!”集中表现了中国军民对日寇的无比愤怒和刻骨仇恨!记者在多名读者中进行调查,提起抗日歌曲,大家第一个想起的都是这首歌,令人自豪的是,这首歌的作者麦新还是江苏人呢。 湖北人民出版社的左泽荣曾经做过收集抗日救亡歌曲的工作,他钦佩地把他了解到的这首歌的创作始末告诉了记者:麦新原名孙默新,原籍是江苏常熟人,要了解《大刀进行曲》,就要从二十九军的大刀队说起。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处在前线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的大刀队英勇杀敌,大显神威,年方19岁的战士陈永德一人就杀死日军13名,生擒一个,缴获13支枪,威名大震。 大刀队的英雄事迹通过电讯迅速传遍全国,麦新的眼前出现了一幕幕大刀队挥舞大刀与鬼子拼杀的壮烈场面。这位年轻的作曲家心潮澎湃,突发灵感,产生创作冲动。于是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完歌词,又挥笔谱上了慷慨激昂的旋律,《大刀进行曲》就诞生了。 这首歌开始在里弄里咏唱,不久即传遍了整个上海,后来又传遍了全中国,成为抗战时期家喻户晓的一支名歌。日,当时的国民救亡歌咏协会在上海文庙成立“音乐会”,自发而来的1000多名群众以激昂的情绪高唱《大刀进行曲》,越唱人越多,越唱越是激动。亲自指挥唱歌的麦新更是激动,指挥棒被挥断了,他就攥起拳头指挥。歌手们唱得热血沸腾,竟不自觉地把原曲的第一句唱得有所变调,结果显得更加勇猛、更加刚劲有力了。后来,也就采取了这一唱法。 抗日战争胜利后,麦新千里跋涉,从延安奔赴科尔沁草原的开鲁县工作,先后任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等职。1947年6月他赴县委开会,途中不幸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解放后,开鲁人民为了纪念他,特将他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命名为“麦新镇”。
&4.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词如下(,1982~现在)(原始版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年的歌词如下(现已不用作国歌歌词):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 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斗争。 前进!前进!前进! 我们千秋万代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前进!前进!进! 下载:歌曲产生背景:下图为:义勇军进行曲词曲作者田汉(右)与聂耳(左) 下图为聂耳下图为歌谱《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是田漢﹑聶耳於1935年創作的。原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義勇軍是人民為了抗擊侵略者自愿組織起來的軍隊。“九‧一八”事變後﹐在東北華北一帶﹐都曾有這樣的抗日武裝。歌曲以雄壯激昂的旋律﹐堅定勇敢的行進節奏﹐塑造出萬眾一心﹐勇往直前的義通軍形象。在國民黨政府不抗日的情況下﹐反映了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堅強意志和必勝的信念。當影片《風雲兒女》上映後﹐其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便迅速傳遍了全國。在民族危機深重的年代﹐就是這首歌激發著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和戰鬥意志﹐並給廣大愛國人民以巨大的鼓舞﹐是當時最大的群眾歌曲之一。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当他读到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他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呻吟、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爱国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这是聂耳短暂一生中的最后一个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传唱开来。伴随着“一二·九”运动的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首革命歌曲甚至享誉海外,在全世界传播。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这首歌,接着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上,《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战歌。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家政权不断更迭,国歌也几度易换  回顾历史,中国在清代以前,闭关锁国,对外交往不多,也就没有国歌。中国最早的国歌的产生,缘于1896年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欧和俄国作礼节性的访问。按当时的外交惯例,在欢迎仪式上是要演奏国歌的。为此,清政府只好临时编了一首,被后人称为《李中堂乐》,此后10多年清政府在对外交往和国内大典中一直沿用此歌。20世纪初,清政府又颁布了一首名为《巩金瓯》的晦涩难懂的国歌。不久,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这首国歌也随之寿终正寝。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曾征集国歌,并在公报上刊登了一首歌词拟稿,歌名为《五旗共和歌》,这首国歌反映了资产阶级立国的理想。1915年5月,袁世凯政府把一首名为《中华雄踞天地间》的歌曲作为国歌。1920年,段祺瑞政府又以名为《卿云歌》的歌曲作为国歌。  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把国民党党歌作为代国歌,1943年正式定为国歌。  1949年,国民党蒋家王朝在中国大陆的统治临近末日,建立新中国的工作着手进行。当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以马叙伦为组长、叶剑英和茅盾(沈雁冰)为副组长的筹备会议第六小组负责拟定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参加工作的成员有郭沫若、张奚若、田汉、马寅初、郑振铎等10余名著名人士。  国歌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又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新中国像一轮红日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喷薄欲出时,也就呼唤新国歌的诞生。  《义勇军进行曲》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新中国成立之际,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  日,叶剑英在中南海勤政殿第一会议室主持召开了第六小组第一次会议,推选郭沫若、田汉、茅盾、钱三强、欧阳予倩五人组成国歌词谱初选委员会,郭沫若为召集人。8月5日,第六小组第二次会议决定,聘请马思聪、贺绿汀、吕骥、姚锦新四位音乐专业人士为国歌词谱初选委员会顾问。由郭沫若等人起草的《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经毛泽东、周恩来修改审批后,分送《人民日报》、《天津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纸连续刊登八天。国内各报和香港及海外华侨报纸也纷纷转载。这样大规模地在报纸上征集国旗、国徽、国歌,在中外历史上是少见的。征稿启事发出后,在中华大地和海外华夏儿女中引起强烈反响,应征稿件如雪片一样纷至沓来。截至8月24日,筹备会收到有关国歌的稿件350多件。经过慎重讨论审核,认为国歌征集之稿,足以应选者尚少,而新生的共和国在宣告成立时,如果没有确定一个体现本国尊严的国歌,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决定再有计划地征集一次,将入选者制曲试唱,向群众广泛征求反映后再作最后选定。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设立由55人组成的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马叙伦为召集人。截至当日,第六小组共收到应征国歌632件,歌词694首。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郭沫若、茅盾、黄炎培、陈嘉庚、张奚若、马叙伦、田汉、徐悲鸿、李立三、洪深、艾青、马寅初、梁思成、马思聪、吕骥、贺绿汀等人。在座谈会上,马叙伦等主张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徐悲鸿、郭沫若等许多委员表示赞成。因原歌词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历史性的词句,郭沫若、田汉等建议将歌词修改一下,郭沫若并拟就了三段。但是,张奚若、梁思成认为这首歌曲是历史性的产物,为保持其完整性,词曲最好不作修改,并举法国的马赛曲为例。黄炎培先生也赞成不修改歌词。刚从国外回来的宗教界代表刘良模介绍了《义勇军进行曲》在国外传播情况后,认为《义勇军进行曲》获得了国内外人民一致颂扬,在国际上有它的影响,应采用作国歌。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赞成这种“安不忘危”的思想,认为新中国要达到真正安定、安全,还需要与内外敌人及各种艰难困苦奋斗。周恩来副主席说:“用原来的歌词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国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关头,正是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毛泽东主席赞同和支持歌词不改。经过讨论,除国徽一项继续由原小组设计外,其他各项议题均获一致意见。会议结束时,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和大家一起放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就国歌一致通过了4个决议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今年为1949年;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主席按动升旗电钮,伴随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  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关于国旗、国歌和年号的“新华社信箱”中,对将义勇军进行曲采用为国歌作了如下解释:“义勇军进行曲是十余年来在中国广大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最流行的歌曲,已经具有历史意义。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的国歌而不加修改,是为了唤起人民回想祖国创造过程中的艰难忧患,鼓舞人民发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热情,把革命进行到底。这与苏联人民曾长期以国际歌为国歌,法国人民今天仍以马赛曲为国歌的作用是一样的。”  几经起伏,数度沧桑,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赋予国歌以宪法地位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唱了17年。十年动乱期间,田汉受到“四人帮”迫害,他写的歌词不能再唱,正式场合只能演奏国歌的曲谱。  粉碎“四人帮”后,由于还来不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全面清理,有些人以“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不能反映变化了的现实”为理由,提议重写国歌歌词。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成立了国歌征集小组,由一位作曲家配词提交大会代表讨论,最后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新的国歌歌词。国歌的作者被注明为“聂耳曲,集体填词”。  对新的国歌歌词一直存在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新歌词气势雄伟,高度概括,政治性强,有“奔向共产主义明天”等鼓舞人心的内容。同时,也有许多同志认为,新歌词的内容、文字韵律都推敲不够,从文字上看歌词太平,缺乏激情,缺乏形象性,只是把几个口号凑在一起。从韵律上看,新歌词平仄、音韵都不如原歌词,有拼凑的感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清理“文革”中的错误,深入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恢复并根据新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对1978年宪法进行系统修改的工作被提上日程。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大量冤假错案。国歌歌词原作者田汉得到昭雪平反。  从1980年到1982年,宪法修改委员会收到了各个方面提出的大量意见,认为《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体现了居安思危的思想,激励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多年来已经深入人心;建议废除1978年通过的国歌歌词,恢复1949年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决定的《义勇军进行曲》。同时,建议像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那样,作一个决议把国歌确定下来。宪法修改委员会一致同意将1949年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决定的《义勇军进行曲》恢复为国歌。  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庄严通过现行宪法的同时,通过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撤销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日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定。  2003年4月和8月,中共中央两次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人民团体党组发出通知,征求对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意见。安徽、山东、海南、江苏、陕西等省市及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同志都提出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建议在宪法中作出明确规定。党中央采纳了将国歌写进宪法的建议,在2003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写进宪法,作为一条修改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体代表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赋予国歌以宪法地位。  对于中国人来说,《义勇军进行曲》最能唤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全国各族人民同唱这一首国歌,将不断激发出爱祖国、爱人民、一往无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加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而努力奋斗。
&5.毕业歌 田漢詞﹑聶耳曲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下载链接歌曲背景资料:這首由田漢詞﹑聶耳曲的畢業歌﹐是電影《桃李劫》插曲﹐同時也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群眾歌曲。此歌作於1934年。該片描寫“九‧一八”事變後﹐中國青年學生坎坷的生活道路。《畢業歌》就是影片中一群青年畢業前歡聚一堂時唱的﹐影片結束時又再次響起﹐這首歌起了提示影片主旨﹐號召有為青年走上救亡戰場的作用。由於歌曲表達了一代青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激情﹐因此深為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學生所喜愛﹐在我國革命鬥爭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6.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吕骥作曲 &凯丰作词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象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下载
&7.到敌人后方去 启海词 &冼星海曲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不怕雨,不怕风,包后路,出奇兵,今天攻下来一个村,明天夺回来一座城,叫鬼子顾西不顾东,叫鬼子军阀不集中。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赢,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胜!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不论西,不论东,从北平,到南京,到处有我们游击队,到处有我们好弟兄,看日本军阀有什么用,看日本军阀有什么用?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我们的旗帜插遍了东三省,我们的旗帜插遍了黄河东。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把鬼子赶出境!&下载:  
&8.嘉陵江上 端木蕻良词 &贺绿汀曲那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我仿佛闻到故乡泥土的芳香,一样的流水,一样的月亮,我已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都仿佛流在我的心上。我必须回到我的家乡,为了那没有收割的菜花,和那饿瘦了的羔羊。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把我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下载:  
&9.长城谣 曲:刘雪庵 &词:潘子农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梁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流散父母丧没齿难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乡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贼掳逞豪强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十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下载:  
&10.南泥湾 作词:贺敬之 & 作曲:马可 & &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 &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 & 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 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 &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呀)一般。& & 如(呀)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 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 &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 & 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下载南泥湾是陕西省境内一条狭窄的溪谷,位于延安东南大约九十公里的地方。1941年,当时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南面和西面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封锁,西面(原文如此—译者)和北面受到日本人的封锁,南泥湾小型试验计划是响应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而开始的,靠军队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这项计划。& & “无论哪个战士,哪个老百姓,想吃饭又不劳动,就不算好战士,好老百姓,”毛泽东说。“向国民党那样跟群众要粮要钱,不仅里去帮助群众增加生产,完全是错误的。”红军第三九五旅(其中大部分的军官都是经过长征的年轻老兵)全体战士背着枪、铁锹和够一个季度用的种籽,带头到南泥湾去开荒。向美国的拓荒者那样,他们开了够种一茬庄稼的地,建造过冬的窑洞和窝棚,招请无地的农民帮忙。他们自造木锄木犁,学会在桦树皮上写字。收了头一次庄稼后,接着再种,把余粮卖了,换几头耕畜。他们做木纺车,自己制造粗毛呢,为了打破封锁,同国民党地区做走私买卖,有时要打遭遇战。经过了两个几乎是挨饿的冬天,南泥湾终于变成了自给自足的山村。这首几乎人尽皆知,曾经唱红了苏区的每个角落的《南泥湾》,直到今天唱起来仍然悦耳动听,当中洋溢着的革命浪漫情怀更是叫人向往不已,更重要的是,其中蕴藏着的南泥湾精神,正是延安精神的内核。& & 中央红军在陕北的时候,曾经面临着重重的困难。蒋介石调集了几十万的部队包围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与经济封锁,要“困死八路军,饿死八路军”。陕北向来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养活数万军队与干部,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毛泽东回忆那时的情景说:“我们曾经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子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 &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承担这个艰巨任务的三五九旅在名将王震的带领下开赴原本是荆棘丛生、野兽出没的南泥湾,开始了最为顽强的自我拯救:他们披荆斩棘,风餐露宿,以丝毫不亚于前线战士浴血奋战的精神,开辟了百亩良田,养猪养羊,织布纺纱,硬生生将不毛之地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 & 有了南泥湾的成就,有了南泥湾的收获,中国革命才度过了非常时期,红色延安才走过了寒冬。& & 南泥湾精神也是红色革命精神的浓缩: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新世界,全靠我们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首歌结束的话 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