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多少个名字叫人叫侯玉明?

&&&&&&&&&&&&&&
难 忘 的 兵 团 岁 月&& 原五十五团一营十一连 &&&
鸡西知青 韦英惠&
&&&&每当回忆起日我和鸡西市第九中学六九届初中五班的同学,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风华正茂、为了理想和信念,来到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五师五十五团八营工程连。那难忘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让我久久不能忘怀……&&&&&1973年我由五十五团一营十一连,考入鸡西市矿务局师范学校英语专业读书,毕业后在矿务局建井处中学担任英语教师。&&&&&1982年去黑龙江大学英语系深造,后又进入黑龙江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班学习。先后在鸡西矿务局科研处、鸡西市经济技术发展研究中心、鸡西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现任鸡西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员会主任委员。回顾我所走过的历程,深深感到上山下乡这段人生经历,虽然只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但是对于当年我们这些激情似火、热血澎湃的知识青年来说,却是永远不能忘怀的青春岁月,也是我们至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虽然那时我只有十六岁,在那艰苦的环境当中,我付出很多辛苦,经历很多磨难。但对于我在后来人生道路上的成长、进步和发展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予我前进道路上最好的铺垫,也为我整个人生经历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此我不仅从来没感到过后悔,却总以我是一名兵团战士为荣。&&& 下面就让我用心去回忆、去收集,难忘的兵团岁月中的斗转星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食当年的兵团战友和广大读者,是兵团战友的让我们共同回忆所曾经拥有的青春年华,所共同度过的兵团生活,也让广大读者和我们一起分享那蹉跎岁月中我们曾经有过的痛苦、迷惘、幸福和喜悦、我们曾经拥有的一切……
刚到兵团好想家&&&&我和同班的朱丽萍、吴桂荣、李君平、冯丽颖、赵淑玉、邹培玉、刘晓燕、梁伟、万忠敏、闫百丽、王琴共12个女生被分到位于甘南县的生产建设兵团5师55团八营工程连(原查哈阳农场)。记得我们从鸡西临走时欢送的人很多,我们穿上没有帽徽和领章的黄色军装、带上军帽,胸前戴着一朵光荣花,每个人发给一套毛泽东选集1-4卷;幸福和喜悦溢于言表。我们和欢送的亲人、同学挥手告别后,列车载着我们飞快的驶向远方,火车从鸡西出发途经哈尔滨、齐齐哈尔行车两天最后在拉哈下车。在拉哈过江时,我们看到的是用拖轮拖一个大木排子,然后所有的车都开到木排子上,用拖轮拖着过了江,再坐汽车,一直到八营营部工程连。当时这个连队属于比较好的连队,因为是基建连不用下地干农活。我们这12个女生大多只有16岁,在此之前从没有离开过家门一步。所以来到以后,经常想家,连队领导魏连长、洗副连长是本地人,指导员是哈尔滨市知青陶广斌、文书是上海知青刘文丽,男排长是上海知青孙德方,男排有天津知青胡大亮、赵津、李丛中,上海知青张学栋、华为雄、黄振庆、柯长勇、董秋林、马建生等,女排长是天津知青刘芳,女排天津知青有刘桂玲、胡惠平、潘连珍、张秉丽等,连队领导对我们关爱有加,问寒问暖。可想家是避免不了的,谁也帮不了我们。有时自己偷偷流眼泪,有时都想家我们12个人一起哭、哭完以后就痛快多了。记得最想家的时候是刚到连队时,因为宿舍太小住不下,我们12个女生住在原来的汽车库里。为了解决知青住宿问题,现用木板钉的二层铺,上面铺的稻草。我们住了一段时间后,宿舍有地方了我们才搬到宿舍去住。生活方面伙食还不错,我们每月工资开32元钱,粮食定量是每人每月45斤粮。刚开始吃定伙食,每月交8元钱,后来涨到每月12元钱。主食是大米、白面,因为这里生产水稻也是远近闻名的,有时其他连队的同学来我们连在食堂吃饭时,都说我们连队的伙食比别的连队都好。这样我们的心里还有了一些安慰。但在那时,想家这个问题不是很快就能解决的,尤其是刚去第一年,很快就到了国庆节,连队放假一天。那时天气就很冷了,我记得当天下起了小雪,我在宿舍里望着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雪花,很是想家,只好穿上棉衣,跑到营部商店买了一点零食,回到宿舍里去吃。看不到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还是忍不住的很想家。
晕车也爱打夜班&&&&我记得我们连当时有北京的女知青杨国英,她身材很好,会跳舞,原来在团部宣传队,上海的女知青有陈慧君、倪晓芬、王永凤、 云娣牛怀娣、陈宝珠、汤志萍、周伟英等,天津女知青宁桂琴、肖兰,刚去时都不太熟悉,尤其是上海人都说上海话,我们也听不懂,后来慢慢的有些话我们也能听懂了,她们和我们东北知青在一起也都讲普通话了,可是和上海老乡在一起还是都讲上海话,所以收工回到宿舍里,北京人、天津人、上海人、东北人,各种地方方言、土语都上来了很是热闹,慢慢大家都熟悉了,也都相处的很好。每天一起出工,一起干活,业余时间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我们除了盖房子,到秋季有时还给老职工家扒炕、抹墙等。有时给瓦匠师傅当小工干零活,如搬砖、搭跳、合泥、挑灰等。有时候还轮班去打夜班,坐卡车去拉哈拉砖、沙子、水泥等建材材料。在工程连这就算是最好的活了,拉完了3-4车,也就到夜里11-12点左右,回来吃完夜班饭还能睡半宿觉,第二天全天休息不用上班了,这在当时是最好的活了。因为干别的活都必须按时出工,早出晚归。这第二天不用起早,还可以睡懒觉。起来后又可以到团部或营部商店溜达,跟放假休息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当时年龄小,跟几趟车干活也没有觉得特别累,所以大家都愿意打夜班。可是我晕车晕的很厉害,有时上车没多久,就开始把晚饭吃的东西都吐没了。连队都知道我晕车,即使这样我也一天没拉的去打夜班。虽然下了夜班,食堂也给加班的人准备夜班饭,多数是面条,面片等。主要是考虑半夜天凉,多吃些热乎的。虽然吐完之后有夜班饭吃,没有饿肚子,但是晕车呕吐的滋味真是很难受。现在我都能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直觉得天旋地转,整个人都没有力气。为的是能有第二天的空闲时间,可以再不用出工,干自己想干和喜欢干的事情。比如第二天可以洗衣服,看小说,当时看的最多的是《青春之歌》,最喜欢的主人公是林道静。还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最崇拜的是保尔柯察金,最想学习的是他的坚强、勇敢。当时就觉得我们来到兵团,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我当时就有这种思想准备。我喜欢看书、读报,写学习心得,还写日记,有时给家里和同学写信,那时候战友们每天最盼望的人就是邮递员。每当营部邮递员骑车来到时,大家都会一轰而上,把邮递员团团围住,就为了得到家里或同学的信。总之,在当时打完夜班以后的一天,对我来说,是既可以自由支配又很快乐的一天。
全连冬季野营拉练& & “知识青年、屯垦戎边、保卫祖国、建设边疆”我至今还记得这是当时我们唱的最多的兵团战士之歌。为了锻炼我们的毅力和提高体能。在天气寒冷、条件艰苦、路途遥远的情况下,队伍能拉得出,打得赢,适应当时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需要。全连在冬季搞了一次野营拉练。为了能按时集合准时出发,我们都提前打好行李,准备行装,只等哨声一响,马上出发。那次急行军是在将近零下40度的严寒下进行的,目的地是甘南县。我们走了将近四十里地,棉衣、棉帽、眉毛、眼睛都挂的白霜,有的人脸都冻起了泡,互相一看都象白胡子老头一样,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哈哈大笑。当时那种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至今难忘。那天我们走不动也得走,目的就是为了在天气寒冷、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得到锻炼。连里虽然备了马车,跟在队伍后面,实在走不动的,可以坐马车。可是一来大家都想锻炼自己的意志和体能。二来谁也不示弱,不甘心掉队。当时我想的最多的是,兵团战士就应该像个兵团战士的样。我们是现役军人的后备军,是没有领章、帽徽的军人。应该一身豪气,一身勇气。一旦祖国需要我们参军当兵,就应该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只有练就一颗赤胆红心,才能报效祖国和人民。想到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今天吃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现在想想当年的我们,激情似火,壮志凌云,没有我们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这样,后来走不动的人也不敢坐马车了,因为坐在马车上不活动容易冻坏手脚,所以还得坚持背着行装,跟上行军的队伍。等回到连队,领导怕我们冻坏,冻伤,食堂的师傅给我们烧些热水,每人发几个干的红辣椒,放在洗脚盆里泡脚洗脚。当时虽然又苦又累,可我们非常开心快乐。因为作为一名兵团战士,能参加这样一次严寒下的野营拉练,磨练了意志、锻炼了队伍、凝聚了人心,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后来到夏季连队又搞了一次锻炼我们胆量的活动,夜晚去坟地找信。连队派人先去把两封信藏到坟地里。到了晚上,把队伍带到坟地,让大家把信找回来。当时夏天有萤火虫,到了夜晚浑身发着亮光,在坟地里飞来飞去的,特别像人们所说的“鬼火”。我们都很紧张、害怕,吓得心怦怦乱跳,一步也不敢往前走。可是在当时,就是害怕也没有用,大家都互相鼓励壮着胆、硬着头皮,到各个坟头去找。因为这个活动本身就是练就我们的胆量,所以你越害怕,越不敢往前走,落到后面更害怕,还找不到信。我当时也很害怕,强壮着胆,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后来慢慢熟悉了周边环境,也不害怕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了。因为人多,好几个人手牵着手一起去找,最后把两封信都找到了。我们这次练习胆量的坟地找信活动最后以胜利而告终。
连队去开荒建点& & 在八营工程连一年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第二年夏天我们整个连队去一营开荒建点。那真是一张白纸可写最新最好的文字,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刚来开荒建点时,杳无人烟、一片荒凉、房无一间、地无一拢。用蓝天当被地当床,头上顶着星星和月亮。这来形容当时的情景一点也不过份。当天我们进点以后,现搭的帐篷,帐篷四周是用砖头或土块压的,野鸡、鸭进来不说,小松鼠等也在帐篷里钻来钻去。有时小松鼠还把我们的鞋当成窝,还带来花生,在里面过夜,还有的在我们的脸盆里过夜。我们当年先建的连部、知青宿舍、食堂、豆腐房、马号等。第二年开始建的老职工住房,逐渐连队形成一定规模,才像一个连队的样子。刚开始进点时,我们连叫新建连,后排序为一营十一连。连长还是魏连长、又派来崔指导员,文书是上海知青赵雅丽,统计是天津知青肖兰,卫生员是鸡西城子矿河知青刘晓欣。我们连离一营五连最近,只有五里地。我们班男同学潘玉增、张毅刚、张鹤明,同校的同学王萘骸⒘杭蒙⑼蹙辍⒄庞衩贰⒔鸢嫉仍谖辶A跹薹沂侨牧ぃ褂型跣憷肌⒄啪病⒄挪ā昨#啪叭⒏呦匀僭谝挥牧栽鲋驹谝挥吡N颐橇胗坑20多里地,离团部有40多里地,外出不像我们在八营工程连时那么方便了。我们连自从开荒建点以后就完全变成了农业连队。全连都下地干农活,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等。刚开始都是人工收割没有机械作业。因为刚去开荒土地都比较贫瘠豆秧长的矮。我的个子高,收割黄豆时人整个一个大弯腰,有时腰疼的厉害。因为总弯腰手和脸都空肿了。地又离连队较远,中午派人赶马车来送饭。大多是馒头或包子,用大缸装菜汤,我们都吃得很香。吃完午饭,我们就在地垄沟里躺一会,伸伸腰休息一会,现在回想起来,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不用的场合,对“幸福”这两个字的理解和含义将截然不同。当时在一望无际的大田里,收割有时一上午一条垄都没有割到头。如果那时候你的对面地垄上有人来帮你收割是“幸福”,吃完午饭躺在垄沟里伸直了腰是“幸福”,有时又累又饿还没有到中午,总是朝送饭马车来的方向一遍遍的张望,一遍遍的期盼,因为只有饭车来了才能吃上中午饭,又能在地垄沟里躺一躺,这在当时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虽然那段时间我们去开荒建点条件很艰苦,可全连的知青都异口同声,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在当时这是我们连队知青思想意识上的主流和主旋律。没有人叫苦,没有人喊累,没有人逃避,也没有逃兵。整个连队的风气是斗志昂扬、蓬勃向上的,在全营的其它各项活动中,我们连队也都争先进、站排头。所以在我的整个兵团生活当中这段时间对我的锻练最大,收获最多,进步也最快。
当上连队的豆腐官& & 因为我们连自产大豆,所以食堂每天的伙食当中自然也少不了大豆,原来的豆腐官是哈尔滨的男青年,但因为男青年干活可能粗心,有时候刷锅,洗豆腐包等,都没有洗干净,夏天天气热,做出来的豆腐常常发酸,不能给知青吃,连长就考虑换女知青,因为女知青干活细致,可是半夜去马号牵毛驴也是一个难题,当时拉磨用的小毛驴眼睛瞎,拉磨时就不用蒙眼睛了,它就会顺着磨盘磨道的圆圈一直拉着磨往前走,不半夜去牵毛驴,早饭吃豆腐做不出来,就是怕女知青半夜不敢去牵毛驴,所以一直没有用女知青做豆腐。这次领导可能看我的个子比较高,在我们鸡西知青当中还是比较主事的,连长问我:“你敢不敢半夜两点去马号牵毛驴”?我说“敢,请连长放心我一定干好”。连长当时就说“为搞好连队伙食让你来做豆腐,是大家对你的信任,一定要干干净净把豆腐做好,让大家吃的满意”。当时我一口应承下来。就这样我当上了连队的女豆腐官,又学会了一门做豆腐的手艺。&&&&做豆腐每天要在前一天上午就把大豆挑选出来洗干净在水缸里泡好。第二天后半夜两点去马号把毛驴牵来。刚开始我也特别害怕不敢去,手里拎个马灯,心里怦怦直跳,东张西望的害怕有坏人。但时间长了,也不觉得害怕了。因为我们连队离别的连队比较远,基本上都是自己连的人,只要有外人来,一眼就能看出来。每天要提前问食堂的大师傅,明天吃什么,就做什么。如果早晨喝豆浆,我就比较轻松了,把泡好的豆子磨完之后放在大锅里烧开,把沫子打干净,过完包挤出豆腐渣,送到猪舍去喂猪。把的豆浆送到食堂。如果吃豆腐脑,就用卤水点成豆腐脑。吃水豆腐就点成水豆腐。吃干豆腐就要在豆腐包上一层层的泼匀,再挤压好,干豆付就做成了。这些我都会活也干得干净利索,所以连队上上下下都很满意。&&&&那时我们班一起来的王琴、赵淑玉办病退回去了,朱丽萍去团部商店当营业员,剩下我们几个在连队,吴桂荣在连队女知青当中能吃苦会干活。而且人缘特别好,不管和那个城市的知青都相处的很和睦,她乐于助人在小卖店工作之余,经常帮助战友洗衣服和缝补衣服等,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去五十五团女蓝集训&&&&每年团里组织篮球赛或者召开体育运动大会时都组织篮球比赛,我到一营十一连就被吸收到一营女子篮球队。每次临到比赛前,我们男女篮球队都临时抽调出来训练,打完比赛再回各自连队。我们女队里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哈尔滨知青郭秋云大姐。她不仅球打得好,是打中锋的,也是我们全队的核心,速度快,投篮准。她还经常指导我们,帮助我们。后来她考入矿务局师范学校上学,在鸡西安了家。男队的北京知青刘延年,他蓝球也打的很好,尤其是在45度角上投篮最准,是男蓝的得分手。他和我校同学金爱萍都是五连的,后来也一起在鸡西安家了。我和球队队友们相处的非常融洽,每次集训见面时大家都非常高兴。通过集中训练,既提高了篮球技艺,又结交了朋友,每次比赛结束时,男女队都在一起会餐,照一张集体相,再回连队。后来我又被抽调到五十五团女篮,集中到团部进行集训,准备参加五师的篮球赛。当时我们都很下功夫,每天刻苦训练,争取比赛打出好成绩。记得刚穿上团女子篮球队的服装时,我特别高兴。有一件红色的半袖运动服,胸前印有五十五团几个大字。我当时就到团部照相馆照了一张相片。想邮回家去让家里人看看,让家里人也替我高兴,照完相当我去取时,照相馆还把那张照片摆在照相馆的橱窗里。当时我在连队里是9号,可是在印字时把9印反了,印出来是个“e”字所以男队本地青年小赵就说“这是什么“9 ”啊是外国“9”,从那以后我就有了一个“外国9”的外号。每到上场比赛或者换人时,他们都会喊我:“外国“9”上场了”。大家经常呵呵大笑。几个月的集训生活收获很大,也很开心,不论是我的体能球技、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团部又能经常和我们团部的同学相聚心情自然更是高兴了。我们同班的朱丽萍同学在团部商店,侯玉明同学在团部三级物资站,赵宝贵同学在一营营部电影放映队。同校同学刘淑华在团部修表店,毛伟华在团部医院制剂室工作,我们在各连队的同学战友,每次到团部都去看他们,他们对我们也热情招待,可是因为当时我们的粮食都有定量,她们为了接待我们,每次到食堂都多买饭菜,每个月都多花了不少钱,工资不仅攒不下,有时每月工资都不够花,粮食也不够吃,但是同学战友之间的这种感情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尽管这样战友们照来不误,他她们还是照样付出。就是现在我们已经都回到家乡了,我以上提到的这些同学,我们还经常在一起相聚。见面谈论最多的还是我们兵团生活的话题。这种深厚的兵团战友情谊是我们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的,都会永远倍加珍惜的。因为它不仅来之不易,也是我们无私奉献的兵团岁月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青春岁月,也是我们一生当中的亮点。
告别我的第二故乡
& &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到兵团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我父母一直都鼓励我争取以后有上学的机会继续深造,因为我们六九届初中学生赶上文化大革命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就上山下乡到兵团了。所以只有抓紧时间学习,才能用知识更好地武装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人生,将来才能为国家为人民做更大的贡献。当时我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朴素、朴实的想法和感情,在连队遵守纪律、团结战友、努力工作,坚持读书学习,并且当上了班长。不管排里分配干什么活,我都能吃苦耐劳,给班里战友做出表率。1973年鸡西矿务局师范学校来招生了,当时都是对口招生,本城市的学校来招本城市的知青入学。但是第一关是基层推荐,在知青当中投票,然后连部研究确定上报名单,去团部参加考试。当时我们连的鸡西知青我是第一个回来上学的。我记得是7月份到团部考试,一共考四科,数学、语文、政治、术科,因为是体育班招生,术科考的是俯卧撑、立卧撑、百米短跑、定点跳高这四项,由于我自从到兵团以后,每年都打篮球,所以在体能上考术科还是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术科考得比较好,文化课考的也很顺利。在这之前我也进行了复习,考完大约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来了入学通知,学校是9月份开学。我个子高,喜欢打篮球,这次又考了体育专业,又能回到家乡去上学,一举多得,非常高兴。但回去以后,班里就我一个女生,学校又没有女体育老师,就让我改专业。最后我改学英语专业了。回想当时我们连队的知青也都替我高兴,可就在高兴过后,当真正准备收拾东西要离开时,心情又截然不同了。想一想我到兵团四年的时间,和我的第二故乡产生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北大荒这块肥沃的土地,留下我们的身影和足迹。我们在这里挥洒汗水、辛勤劳动。这里的工农群众言传身教;用丰富的精神食粮哺育了我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让我们真正成长起来,成为今后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当我真要离开时,确实是饱含深情,依依不舍。看到我身边的战友,也是热泪盈眶。记得临走时,我和连长、指导员去告别,和我的战友告别,走的那天下着大雨,连队开车把我送到团部。我和连队共同生活战斗了四年的战友,挥泪告别,和养育我四年的这块黑土地挥泪告别,踏上回家上学之路,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上传:杨之娟
版权所有: 地址: 邮编:200062 &
技术支持:上海摩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五十团知青联谊会主办&备案号:您是第364919位访问者&&|&&&&|&&&&|&&&&|&&&&|&&&&|&&公司名称:侯玉明(个人经营) 技术支持:网优 客服中心 400-622-1112侯玉明_百度百科
侯玉明,1972年生,祖籍孝义市,联想奥运会赛时运营工作专家团队的负责人,成为了奥运火炬境外传递活动中的第一位中国火炬手。当地时间日中午12时40分,侯玉明作为阿拉木图奥运火炬接力的第20位传递者,完成了他的光荣使命,将奥运精神和中哈人民的友谊融入到了圣火传递当中。
侯玉明简介
昵称:玉米 米米
中文名:侯玉明 拼音:Hou yu ming
英文名:Danny Cole
出生日期:日 籍贯:安徽省合肥市
南京邮电大学09级国际金融与贸易专业
侯玉明教育信息
1997年-2003年 合肥市双岗小学
2003年-2005年 合肥寿春中学
2005年-2006年 合肥二十六中(合肥庐阳高级中学)
2006年-2009年 合肥炮兵学院附属中学(合肥八一学校)
2009年-2012年 南京邮电大学(双学士) 国际本科+国内本科
侯玉明经历
1998年 合肥双岗小学 入选先锋队队员
1999年 合肥双岗小学 获得合肥市小学生珠算比赛第二名
2004年 合肥创世纪英语学校 获得暑期培训英语成绩第三名
2004年 合肥寿春中学 合肥市中小学作文比赛第四名
2005年 合肥二十六中 合肥市中小学足球比赛第三名
2006年 合肥炮兵学院附属中学 加入中国共青团团员
2008年 合肥炮兵学院附属中学 学生会广播站
2009年 南京邮电大学 入选校学生会宣传部 担任宣传部策划委员
2010年 南京邮电大学 担任班级宣传委员
2010年 南京邮电大学 获得南京市大学生足球比赛第四名
2010年 合肥 当选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志愿者
2010年 南京 当选南京国际象棋超级大赛志愿者
侯玉明工作情况
中国电信保定分公司(实习)
工作时间: 2009年06月-2009年09月
在职职位: 客户经理
工作职责: 宣传与推广办理电信相关业务
肯德基南京分公司(实习)
工作时间:2010年10月-2011年05月
在职职位:市场拓展
工作职责:查看新开发的购物广场,选择最佳的地理位置,确定良好的市场发展。
上海银行南京分行
工作时间:2011年01月-2011年12月(实习)
在职职位:客户经理
工作职责:信用卡的推广与办理。
ABB合肥分公司
工作时间:2011年07月-2011年09月(实习)
在职职位:采购助理
工作职责:对产品材料进行核对,采购,测量产品的规格大小
企业信用信息大家对主人的评论 共(0)个评论
暂时没有新的评论!
地 & &区:辽宁?沈阳
从事行业:二手化工设备
&文&章&数:0篇&点&击&率:10
&评论数:0创建时间:
您还未关注任何商家!
暂时没有新的粉丝加入!
&&总机:<span style="color:#99-6770333客服QQ: 400客服热线:400 622 1112&传真: 邮 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荷的多少叫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