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丽中心小学校歌歌词词

马有祥原创作品园地
在我盛开时
我的芳蕊把你等待
我的花季不会重来
我的花季不会重来
在我凋零时
我的落红为你送别
只要你记得我的爱
只要你记得我的爱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当我告别小学的生活,
我的个头开始长高;
当我走进中学的大门,
我的童声开始变调。
啊,初中生,初中生,
长高的不只是个头,
啊,初中生,初中生,
改变的不仅是声调。
当我告别欢乐的童年,
我的秘密开始增多;
当我走进花季雨季,
得意常常伴着失落。
啊,初中生,初中生,
改变的不只是环境,
啊,初中生,初中生,
增加的不只是学科。
温暖不再是父母的怀抱,
世界不再 是功课学校;
骄傲不只是成绩优异,
自豪不全是玩具新潮。
啊,初中生,初中生,
不再是温顺 的小绵羊,
啊,初中生,初中生,
不再是爸妈的乖宝宝。
当我告别小学的生活,
我的个头开始长高;
当我走进中学的大门,
我的童声开始变调。
啊,初中生,初中生,
长高的不只是个头,
啊,初中生,初中生,
改变的不仅是声调,
改变的不仅是声调。
情牵着你梦连着你
美丽的关山草原
情牵着你梦连着你
美丽的关山草原
爱你无边的绿草
爱你清清的流水
爱你碧蓝的天空
爱你清新的空气
爱你满山的野花
爱你绿荫铺地
爱你奔腾的骏马
爱你牛羊遍地
爱你悠扬的牧歌
爱你缠绵的牧笛
爱你热情的主人
爱你真挚的情意
爱你真挚的情意
情牵着你梦连着你
美丽的关山草原
情牵着你梦连着你
美丽的关山草原
爱你自然的造化
爱你神奇美丽
爱你鸟语花香
爱你诗情画意
爱你世外桃源
爱你人间福地
爱你休闲乐园
爱你旅游胜地
爱你四季风光
爱你避暑胜地
爱你天然氧吧
爱你山珍美味
爱你山珍美味
美丽的关山草原
情牵着你梦连着你
美丽的关山草原
美丽的山草原我爱你
马有祥试唱
哪里飘来芦笙响,
吹的阿妹心慌慌,
打开窗户看月亮,
月亮挂在鼓楼上。
天上升起银月亮,
照的阿哥睡不香,
哥吹芦笙妹来唱,
歌声流满清水江。
清水江悠悠一年年的淌,
芦笙伴情歌一年年的响,
一双布鞋,一辈子的爱,
一只情歌,谁来一起唱?
哪里飘来芦笙响,
吹的阿妹心慌慌,
打开窗户把歌唱,
歌声飞到哥身旁。
阿妹就是银月亮,
夜夜照在哥心上,
哥吹芦笙妹来唱,
芦笙银月情意长。
清水江悠悠一年年的淌,
芦笙伴情歌一年年的响,
风雨相守,一辈子的爱。
一只情歌,咱们一起唱!
《浣纱女》
作曲:马有祥
编曲:晨 晖
演唱:樊丽秋
西小江里离别了浣纱溪
留一身清白是你的女儿浴
褪不尽的红颜落雁沉鱼
美丽的传说总在撩弄风的记忆
沿着越国的故道寻觅着你
轻舟泛湖也不见美丽浣纱女
慢慢凋零的花季珠泪滴滴
浣纱石边我在静静地读你
苎萝山上目送着佳人去
摘一片柔情是你的梨花雨
剪不断的离愁千丝万缕
故国清梦一直遥望你的归期
沿着千年的春秋走近了你
如画江山也不 忘的浣纱女
献身为国的情怀让人怜惜
天上人间我在默默地看你
沿着千年的春秋走近了你
如画江山也不忘的浣纱女
献身为国的情怀让人怜惜
天上人间我在默默地看你
陕北民歌 一条条沟来一道道梁(美丽相随演唱版)
美丽相随演唱版
一条条沟来,一道道梁,
哥哥他打工去了远方。
月牙牙半弯照着我的床,
我心想情哥哥望着月亮。
春草儿青来,秋草儿黄,
羊羔羔不吃草叫得慌。
妹妹我一个人来到梁上,
我看着云儿飘望着远方。
天上的大雁排成了队,
哥哥你到底啥时候回。
树上的对对鸟看着妹妹,
妹妹我在梁上盼着你回。
姑孰溪(唐 李白词 马有祥曲樊丽秋演唱)
【引子】溪水闲,哎幺……;兴无极,
幺嗨幺……
【第一段】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第二段】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副歌】溪水闲,兴无极,晓霞影,
春山色。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马有祥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学
全民健身歌(马有祥词曲试唱)
陕西宝鸡陇县中学 马有祥词曲
神州大地龙腾虎跃
全民健身波澜壮阔
人人参与不管男女
个个锻炼不论老少
你 练 五禽戏
我来做做操
你 蹦蹦跳 跳
我 踢腿伸 腰
你 打 太极拳
我 做健美操,
你 跳 民族舞
我 扭大秧歌
健身让 人远离疾 病
锻炼让烦忧不再困 扰
歌 舞 让 人精神焕 发
娱乐 让 人享受生 活
强身健体各有一套
武术竞技,都有妙招
公园欢舞社区放歌
日日运动,天天快乐
你学少林武当
我习泰拳柔道
你是球场健 儿
我是浪里白 条
你的街舞火 热
我的杂耍奇 妙
你的滑板精 湛
我的旱冰高 超
劲舞让小伙更 潇 洒
健美使姑娘更 窈 窕
体 育让少 儿更 健 康
太极让老 人青春不 老
太极让老 人青春不 老
现代舞曲,欢迎朋友们演唱。歌谱已经上传我的相册。
山路弯弯,
蜿蜒出青龙山。
石洞弯弯,
蜿蜒出神泉潺潺。
风在这里转,
松涛阵阵,声声呼唤;
雨在这里转,
曲径幽谷,流连忘返。
走进莲花台,
水连水,山连山。
奇险峻秀化丹青,
柔情的山水赛江南!
云绕雾缠,
走不出鬼门关。
踏春挽秋,
看不尽佛寺道观。
心在这里转,
山长莲花,凤凰涅;
梦在这里转,
石生臂佛,美轮美奂。
走进莲花台,
天也蓝,地也宽。
古韵今风揽陇原,
神奇的故事在流传!
页次:1/3 每页:10 共计:28
9 3 1 [] []
姓名:马有祥
会员ID:13905
注册日期: 15:12:28
个人简介:
希望与词曲作家歌手及制作人密切合作,推出好作品。QQ:通联:马有祥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学 邮编:721200 电话:
马有祥是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著协会员,陕西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天津市音乐文学学会(名誉)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学会等会员。曾任上海《东方词家》副主编。近年来先后在《词刊》、《歌曲》、《儿童音乐》、《音乐天地》、《青年歌声》、《中小学音乐教育》 、《湘江歌声》、《歌词》、《长白山词林》、《电脑音乐报》《歌手喜爱的歌》等报刊杂志书籍发表歌词歌曲诗歌论文等作品200多首(篇),40多首(篇)在国家省市县等获奖。1998年,在山东华阳企业征歌中,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华阳,华阳,中华的太阳》获唯一歌曲(含词曲)二等奖,居一千多首应征作品之首,被确定为该企业之歌。《飞飞飞》、《拥抱明天的太阳》1999年11月,获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儿童音乐学会等联合举办的“宇宏杯”全国少年儿童歌曲作品电视大赛优秀奖。2000年8月,《喊一声老陕》在《电脑音乐报》、北京金色彼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举办的第二届“北极星杯”全国词曲创作比赛中获优秀歌曲奖。2000年8月,在陕西省文化厅开展的《献给新世纪的歌》少儿歌曲征集活动中,《多甜蜜》一歌被评为优秀作品奖。2002年6月在有中国教育报等共同举办的全国首届杏坛杯校园文学作品大赛活动中《师颂》获诗歌类三等奖。《中国我为你歌唱》(词曲)《马背上的歌儿唱遍了草原》(改词作曲),《喊一声我的兄弟姐妹》(作曲)、《中国再创辉煌》(作曲)、《初中生的心态》(含词曲),《城市建设者之歌》(含词曲)在《青年歌声》发表并在杂志社与河南省群众艺术馆2000年至2003年开展的第一至三届全国歌曲、歌词创作比赛中,四首获歌曲二等奖,二首获三等奖。2001年10月被陇县县委宣传部、陇县文化广播电视局评为优秀文艺创作者。2002年6月,在《中国教育报》与山东省作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全国首届杏坛杯校园文学作品大赛中,《师颂》荣获诗歌三等奖。论文《巧用奇文,出奇制胜》在《教师报》举办的全国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获特等奖。同年在《教苑论坛》发表。2003年在陕西省第一届学校艺术教育论文大赛中《试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文荣获三等奖。2003年在《青年歌声》第四届歌曲歌词创作比赛中《城市建设者之歌》(含词曲)荣获歌曲三等奖;在全国石油石化歌曲创作征集活动中《朝阳事业蒸蒸日上》(作曲)荣获优秀奖。《金色的湄州湾》(作曲)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北极星杯”全国词曲创作比赛中荣获优秀奖。2005年7月、由他辅导并参与伴奏的陇县中学学生合唱队在陇县中小学艺术节合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由他作词作曲的四声部混声合唱《陇州之歌》是演唱曲目之一。2004年应邀为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主题歌征歌创作的歌曲《记忆》(作曲)2005年获入围奖,2006年5月,由他创作并辅导的配乐诗朗诵《雪祭》在宝鸡市“宏陶杯”中小学交通安全文艺会演中荣获二等奖。2006年6月参与辅导并担任钢琴伴奏的陇县中学合唱队在陇县中小学艺术节文艺汇演中获声乐节目一等奖。此外,在广西喷施宝企业征歌及全国其他大赛中均有获奖。另有10多首作品在县级以上文艺演出中演唱。个人事迹入编《中国歌词作家辞典》、《中国音乐家辞典》(新版)等数十种典籍。已完成歌曲歌词作品800多件(首)。2006年,在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宫协会、武汉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团市委联合主办的“黄鹤之声小时候”获奖少儿歌词谱曲征集活动中 ,由马有祥作曲的《心是爱的家》获三等奖。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征歌中《中国的春节》和《永远歌唱》两(首)次入围。由本人作词作曲并编配制作伴奏的歌曲《走进关山草原》《欢迎你到关山草原来》《人间仙境龙门洞》《美丽的关山草原我的家园》《打工的哥哥快回来》《牛心山》等以及自己作曲别人填词的,《娘娘庙与相公山》《小毛桃》等以及参与记录整理的《陇州小调歌曲》已经成册出版,并已制成音像制品(MTV),由陕西省文化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日,马有祥作曲的《我们水利人》在扬州水利征歌中获二等奖。2009年9月《走进关山草原》等六首歌词收录进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历代咏陇州诗选》。2009年元月被溜达音乐网评为2008年度溜达音乐网原创明星,以总分第一而居于榜首,受到表彰奖励。2009年7月在宝鸡市政府开展的“森林城市,绿色宝鸡”艺术作品大赛中,由他作词作曲的获音乐作品优秀奖,诗歌八首获文学作品优秀奖。年初《走进美丽的关山草原》等10多首歌曲在陇县关山旅游节及陇县2010年电视春节文艺晚会和元宵节、社火节等大型文艺演出中演唱。从1994年起应邀先后为陕西省陇县中学、陕西振华学院、陇县崇文中学等创作校歌(含词曲). 2010年2月在平遥中国年征歌中获优秀作品奖。 2010年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题歌征集中由本人作曲的《多彩的风流》一歌获得铜奖。 2010年6月初在青岛市老龄委开展的“七彩华龄”全国征歌中,由马有祥作曲的《七彩华龄正风流》获二等奖。 2010年7月在临海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歌征集中,马有祥作曲、倪永东作词的《手相牵心相联》入围(只评入围奖,不分等次)。 2010年8月揭晓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歌颂家乡’――庆祝建州六十周年”创作歌曲征集活动中,由马有祥作曲的《康定情歌的故乡》获三等奖。 2010年9月中旬,在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镇歌征集中由马有祥作曲的《崇福,我可爱的家乡》获入围奖。(全部获奖作品只有4首一首中标3首入围)。 2010年11月初,在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院歌征集中作品获2首入围奖之一(全部获奖作品只有3首一首中标两首入围)。 2010年12月,在历时两年,由江西省音乐家协会、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赣粤高速企业歌曲征集”中,马有祥作曲的《春天的窗口》获优秀奖。 2010年12月下旬在晋中市《美丽的晋中》原创歌曲大赛中,《喊一声晋中》获得了优秀奖。歌曲刊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广播歌选》2011年第二期。并在其上刊登了马有祥照片和简介。 2010年12月底,在新疆昌吉州“新歌唱昌吉”歌曲征集活动中马有祥作词作曲的《美丽天池风光好》和马有祥作曲的《昌吉 情里爱里都是你》双双获得优秀奖。 2011年1月在江苏宿迁县沭阳责任文化征歌中获三等奖。 2011年1月在衡东县土菜文化征歌中《土菜名县走一回》获纪念奖。 日在江西省上犹县“犹江之声”歌曲征集中赵文荣作词,我作曲的《想我家乡多锦绣》获优秀作品奖。 2011年3月在宁远县在“九嶷山.廉文化歌曲”作品作品征集大奖赛活动中由我作曲的《一座丰碑》被评为作曲优秀奖,歌曲如编《九嶷廉韵》一书。 2011年4月获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关爱100”助学工程征歌积极参与奖。 2011年5月中旬在揭晓的云南建工公司歌曲征集中,马有祥作曲的《建工之歌》进入候选序列。 2011年5月下旬在长安大学校歌征集中马有祥作曲的《长安大学校歌》获得校歌征集二等奖。 2011年5月底江苏省镇江市开展的“大爱镇江”征歌中获提名奖。(“大爱镇江”主题歌奖1首,奖金20000元,主题歌提名奖5首,每首4000元)。 2011年6月。迁西征歌中作曲的参赛歌曲《 迁西美,迁西醉 》优秀奖。 原创歌曲试听主页地址:/697736 马有祥创作歌曲视频地址: 通联:马有祥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学 邮编:721200 电话: EMAIL:
分享到:更多
欢迎来到马有祥主页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
&&&&&&&&&&&&&&&&&&&&& &&&& 凝炼办学特色 彰显学校品牌 &&&&&&&&&&&&&& &&&&&&&&&&&&&&&&&&&&&&&&&&&&& &&&&&&&& ――记苏州市振华中学&&&&&1906年,王谢长达女士创立“振华女子两等小学”,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享誉江浙。建国后,学校几经变革,2002年依托苏州市第十中学创办了振华双语实验学校,2010年与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初中部合并,成立了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学校地处苏州古城中心,紧邻“状元府”,占地面积33438平方米,建筑面积20702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206人,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苏州市(区)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35人。&&& 学校传承百年振华的优良传统,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成为苏州市办学规模最大和教育质量最优质的学校之一。其扎实的作风、追求朴实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彰显了振华教育品牌的独特魅力:办学思路清晰、教育内涵丰富、常规管理精细、师生关系和谐、校园环境优美、振华品牌凸现、办学绩效显著。&&& 德育特色&&&&&&&&&&&&&&&&&&&&&&&& 一、深化“诚朴仁勇”校训德育&&& 学校植根学校历史文化,深化“诚朴仁勇”的校训德育,以多种方式让学生自我德行得以完善,从而实现学生对我校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学生将来能成为优秀的现代公民,获得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校长室牵头,组织德育干部和骨干班主任编写出版校本德育课程《诚朴仁勇》,以班会为主要平台,结合晨会、升旗仪式、板报、宣传栏、校园活动等,多渠道实施。课程分阶段实施,三个年级分别确立德育目标、确定德育主题:初一阶段,围绕“诚以养德”、“朴以立身”实施,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的品质,提升学习素养和文明素养;初二阶段,围绕“仁以处事”“勇以进取”实施,使学生胸怀宽阔、自信自强,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初三阶段,围绕“忠诚、朴实”,“勇敢、勇略”实施,培养学生存理想、树目标,会反思、善总结,全力以赴、锲而不舍迎接人生挑战。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收集反馈信息以及进行论证与评价;通过学生三年德育发展评价,检验德育校本教材实施效果。&&& 学校还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深化校训德育,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例如有传唱百年校歌、爱心义卖、学生经典诵读、“我心中的振华”演讲比赛等等。&&&&&&&&&&&&&&&&&&&&&&&&&&&&&&&&&&&&& 二、加强学生“双自”中心管理&&&&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每班建有8―10个“阳光共同体”,学生在校各项表现以“阳光共同体”来评分;年级设立若干个学生CEO,辅助年级部老师工作;每个学期实行“五项评比”班级轮值制度,参与学校的各项常规管理。通过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在此基础上,学校又成立学生自主管理与自主发展中心,通过公开招募选拔培养优秀学生骨干,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激发学生爱校、护校意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特长。为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终生发展搭建平台。&&&&&&&&&&&&&&&&&&&&&&&&&&&&&&&&&&&&& 三、公益振华弘扬社会正气&&& 传承百年振华的公益传统和理念,让公益更好地扎根校园、服务社会,学校成立 “振华公益团”。通过爱心义卖、LOGO设计、志愿者招募等活动宣传公益理念、形成公益氛围;通过社区助残、六一助困等活动将开展公益服务、弘扬社会正气。&&&&&&&&&&&&&&&&&&&&&&&&&&&&&&&&&&& 四、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体系&&& 学校初一、初二年级每年定期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校听课,观摩学生才艺表演,与老师进行深入交流,同时坚持家访活动常态化,构建家访长效机制,走进学生家庭真诚沟通,向部分家长赠送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以及为贫困学生送上慰问金和学习用品,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形成了教育培养学生的合力。&&& 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聘请校外辅导员、家长志愿者,定期组织家长座谈、邀请家长代表来校为学生举行讲座,积极开发德育资源,构建“分享、体验、研习”的家校互动模式。&&& 与二郎巷社区充分开展合作,与二郎巷社区党委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设立法制教育基地及志愿者服务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邀请五老进校园,为学生设讲座,开座谈,开发探索“校社联手,共托朝阳”的育人模式。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我校在2014年1月被评为苏州市节水型学校;在2013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铜奖;2011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在2011年5月被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 构建以“探究体验”为核心的“智慧课堂”&&& 学校以物理、数学、语文学科为重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和能力,建设具备动态生成、与生活打通、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等特质的“智慧课堂”。&&& 在日常的教学中,呈现了物理学科的“活动体验探究”的课堂,教师以学生的生活和社会体验为基础,创设活动情境、带领学生设计实验,在实验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发现的过程中体验所学的知识,在探究中掌握、应用所学知识。物理组教师创新实验教学,制作微电影短片《舌尖上的物理》、《物理微电影之干冰》反响强烈,深受学生喜爱,有效的促进了物理学科的教与学。数学学科也呈现了“体验探究应用”的课堂,教师在创设的数学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探究抽象出数学本质,最终习得数学方法。语文学科呈现的是“浸润体验表达”的课堂,教师为学生提供与文本对话、体验的条件,提供学生与文本的中介,课堂教学中努力挖凿文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相契合的通衢。&&& 这一系列的“智慧课堂”让师生一起享受课堂、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知识与生命相融的完美境界,从而提高了教与学的实际效果。为此,我校在2012年08月被认定为第三批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在2013年6月的第25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系列活动---初三学生CESL竞赛中荣获团体赛特等奖;《物理微电影之干冰》(获江苏省初中物理实验创新评比一等奖);物理学科“学生实验用可变焦水透镜”荣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开发多维特色校本课程&&& 学校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发掘自身历史文虎底蕴,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校本课程体系,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功能。三年来组织骨干教师陆续编纂出版了校本教材共四种五本:《诚朴仁勇》、《姑苏灯彩》、《仰望星空》、《Eyes On The World》(七年级、八年级)。除了利用校本教材开设相关课程外,学校还开设有心理教育课程,语文学科也开设了阅读课、书法课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相关课程的实施,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充分显示了学校在教育改革上创新的思路和勇气。&&& 我们还以江苏省“十二五”立项课题《丰富生命体验的初中生学习成就提升研究》为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着力进行“丰富学生生命体验”的校本课程建设。而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正在进行基于学科特点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小微课程体系建设也正处于如火如荼中。目前,学校开设有航模、机器人、姑苏灯彩、手工制作等近30个校本课程兴趣小组,每周定时开展活动。&&& 振华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多元英语课程的特色,学校长期聘请外教,在初一、初二开设外教课程;设置英语口语、阅读课、EFL课程、《国际理解》课程。同时辅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如英语歌曲和英语情景剧汇演等,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际理解》课程采用全英文教材,内容生动、图片丰富,介绍了各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教育现状等等,使学生深入了解当今多元文化国际背景,培养学生运用国际语言交流的能力,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课程分为对外和对内两种,校本教材《Eyes on China》,供出国交流的老师带到国外进行文化交流。初一、初二开设“国际理解”课,使用校本教材《Eyes on the world》,由教务处统一排课,期末统一安排评估测试,保证课程有效实施。课程实施中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通过学生英语学业成绩的纵向与横向比较,检测校本课程实施对学生英语学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国际理解》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在比较各国文化差异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拓宽国际视、理解多元文化共存,形成关注人类命运、关心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ship)的素质和态度。&&& 学校还积极主动寻求海外合作伙伴,目前与美国冈斯顿中学、加拿大贝尔蒙特中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艾什伍德中学、新加坡圣若瑟书院等学校结为友好学校。通过经常性开展师生互访的合作交流活动,可以广泛学习国际先进办学理念,拓展办学思路,拓宽师生眼界,进一步提升振华品牌,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为此,我校在2013年6月被评为江苏省初中英语教材实验基地;在2013年1月被评为年度“苏州市学校体卫艺工作先进集体”; 获评年度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 打造现代信息化新校园&&& 学校目前56个教室和20个专用教室都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短焦投影仪、实物投影仪”,面积达120平方米的未来教室正在筹建过程中。学校还自建学校教学资源“云平台”,引进联通班班通信息资源平台,三年多来,共投入资金360多万元。&&& 校园网络进一步完善,61间办公室、76间教室都配有有线网络接点,形成了信息网络的全覆盖;目前,我校进校网络达百兆宽带,(学校内部安装千兆宽带设备)进学校内部电脑桌面网络达千兆宽带。通过设定网络公约,切实增强了学校网络安全,提升了校园信息化环境。&&& 学校注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包括对学校10多位核心成员的重点培训;请普罗米修斯公司专业人员对全校教师进行技能运用培训;学校每年组织两次学科组内培训。2013年底,学校组织100多位教师进行了未来教室上课能力提升的培训,2014年初,组织全体初一教师进行了“班班通”平台培训。&&& 通过学校的培训和教师的努力,我校在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校老师获“苏州市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能手”称号。在电子白板教学课件比赛中已有涵盖11个学科的12人/次获奖;有4位老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课评选活动中获奖。&&& 目前学校已形成良好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氛围,活跃了课堂,加强了互动,提升了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为此,我校在2013年1月被评为第七批“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在2013年3月,第三批通过“苏州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评估验收。&&& 学校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发展,以朴实的教育,回归本真的教育,引导学生扎实学习、老师扎实教书;不断发掘学生、教师的潜力。在发展师生的同时,形成学校的教学特色、凝炼学校品牌,从而更好的发展师生,践行学校“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个师生的本色人生”的育人理念。&词曲作者谈校歌创作-北京师范大学校报电子版北京师范大学
编者的话:近一年来,经过广泛征集、反复讨论和修改,新版校歌(征求意见稿)日前通过学校新闻网公布。新版校歌(征求意见稿)的播出引起了广大师生和校友的关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本报特别邀请校歌主要词作者梁振华、曲作者冯广映做客“时务会客厅”,回顾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思路,并围绕大家提出的部分意见和建议进行解答。词曲作者谈校歌创作
▲访谈嘉宾:梁振华(文学院副教授,新锐学者、专栏作家、编剧)▲访谈嘉宾:冯广映(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音乐系系主任,作曲家)  问题一:校歌,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精神,是对大学传统和文化的一种高度凝练。梁振华老师曾经在北师大就读,后留校任教,冯广映老师也在北师大工作多年,请您二位谈一谈,是如何认识北师大的传统和精神的?并请简单介绍一下创作过程。  梁振华:我们是在校歌征集活动中创作了这首词作,前后修改过三次,用了两三个月时间。显而易见,校歌需要承载的文化内涵是很厚重的,按照我的理解,至少有以下一些基本元素需要融汇在歌词当中。第一点,北师大的学术传统和校训,我把其称为“学统和校统”。北师大的学统是由100多年来代以相传、灿若星河的大师奠定铸就的。“诚信、质朴、求真、创新”八个字,是先辈对师大学术传统做出的一种经典化的概括;为了和这样一种学统保持内涵上的统一,我以为校歌歌词的写作不能求浮华,应当取质朴、沉实和内敛型的风格。现今的师大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则是启功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我觉得这八字校训在北京,乃至全国各大高校的校训中都是卓尔不群、分量非凡的,它把知和行、人格和学格非常好地融合到一起,几近完美地概括了北师大和北师大人的品格和追求。第二点,与时俱新的时代精神。在跌宕的历史风云中,北师大始终伴随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的发展,始终站在时代进步事业的前面,从更宏大的视野来看,北师大不光是一个高端的学术机构和教育机构,而且承担着将文化传承事业与社会变革的现实需求密切贯通的使命。第三点,也就是师道精神。作为中国百年高等师范教育的“排头兵”,“师范”的内涵和特色当然需要融汇在校歌里。以上三点,是我对北师大传统的一种理解,在创作歌词时,也力求将这些元素容纳其中,至于效果如何,则留待各位老师和同学评判。  冯广映:这次征集校歌我写了两稿,历经数月。创作这种顶尖大学的校歌有一定难度,因为不仅涉及到作曲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有很多深层的东西,很难把握。创作过程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歌曲一开始就有一个声音的提示―――“木铎金声”,前奏可以听得出钟声,是模拟木铎的声音,这只是一种象征,但很重要。歌词好就好在一开始就给人一种声音的提示,这使作曲比较好入手。我没有采用任何音调,“木―铎―金―声”,就是直接运用了词的自然的抑扬声韵,或者是“依字行腔”,直接产生歌曲的主题。作曲家有主题就好办,对其后的重复、对比等方法的运用,就比较容易完成。这首歌的独立性很强,不可能和别的歌相像,不产生任何与别人的歌曲相像的疑问。创作旋律,最怕的就是和别人相似,像创作校歌一定不能有这种嫌疑。要做到这一点很难。  问题二:北师大原有校歌,创作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由北平师范大学时期范源廉校长作词。为什么我们今天要重新创作校歌呢?希望在校歌中注入哪些新的东西呢?  梁振华:这里需要申明一点,我们创作新校歌,不是颠覆,不是推倒重来,不是否定过去,重新去建构一种传统。北师大已经走过了108年的历史风雨,在今天这个节点,通过创作校歌使90年前对母校的认知和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认知,能够贯通在一起,共同为北师大传统做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诠释。老校歌很好,我个人很喜欢,通过老校歌的歌词,能够看到作者精深的学养和文化底蕴,这都是我们没有办法比拟的。事实上,今天创作的新校歌,在意象组合、遣词造句、叙述角度乃至韵脚选用等很多方面都与老校歌一脉相承。可是,老校歌毕竟创作于90年前,相较而言,今天对北师大历史传统的认知和理解自然更符合历史发展脉络,也更丰富和全面。比如“木铎金声”的意象,更比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经典校训,如果融入到新校歌当中,自然会更加立体、更加明晰地展现母校的人文风貌和历史传统。此外,新校歌在尽量保留老校歌古朴之风的同时,也努力加强歌词的实指性,使其蕴含更加明晰,更加符合北师大的特色。举个例子,细心的网友可以去比较,老校歌开篇是“往者文化世所崇”,指向性比较模糊,放到任何时代,放到任何学校似乎都适用,现在替换成“木铎金声世所崇”,旨在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意象突出北师大的精神标识,使歌词更添北师大的独特风格和气派。  问题三:目前新校歌正在广泛征求意见,从校园论坛以及其他渠道我们收集了一些师生和校友的反馈,有人提出:新校歌曲调过于舒缓低沉,缺乏青年人蓬勃向上的朝气;其中有一个学生的“跪求流行,哪怕一次”的呼声在收集到的众多意见中很是独行,其文虽然不可清楚辨析他对新校歌的态度,但也代表了很多学生对校歌“流行起来”的希望;还有人提出让学生熟悉校歌、提高校歌曝光率、重大场合播放校歌以弘扬其重要意义等意见和建议,请二位分别给予解答。  梁振华: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校歌的创作不是个人行为,作为北师大的一分子,我们承担的是学校交付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自然应该坦然地面对大家的评判。就搜集到的反馈意见来看,不乏真知灼见,其中合理且有可行性的建议,我们会在修改过程中尽力吸取。当然,作为带有“公共性”的一次创作行为,校歌的确很难做到让所有师生都满意,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尽相同的立场和趣味,比方说,有些同学认为流行元素不够,有些同学又觉得不够古朴,传统元素不足,这两种提法看似有矛盾的地方,但可以看出大家希望能够将时代感和文化传统有机结合起来。这对我们也是一种有益的提醒。  冯广映:师生们提的意见很有道理。关于“曲调舒缓”的问题,大家的这个感觉是对的。校歌的对象并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老教授也要会唱。我有意识地使这首校歌曲调舒缓,没有考虑设计成像进行曲的风格。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国歌都不一样,有的非常慢,我国国歌比较特别,是进行曲,因为它产生的时代不一样,国情不一样。校歌也有校歌的特点,我有意识地选择不用快的速度,但是还是有一点步伐性,比如速度设计成一分钟等于126拍,比人行走速度稍微快一点。在音乐上这个速度是舒缓的,如果录制成军乐,听起来一样是雄赳赳,气昂昂的,这只是个技术问题。一个考虑是需要不同人都唱,一个考虑是这种歌只能限于这个高度,不能高得让人唱不上去,也不能太低,声音在8度上下的范围。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表现问题,到底是要刚扬的,还是抒情的?我还是偏重于不要太刚扬,毕竟时代不同了,不需要义勇军那样的感觉,至少是要比较文雅的,表现出师范大学、师者的文雅之风。  至于流行的问题,“跪求流行”,这是把校歌等同于一般歌曲,过分强调其流行性,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流不流行是个手段问题,不是艺术问题。任何一个曲子都有可能流行,关键在于如何包装、推广。  问题四:要不要在校园里达到流行呢?  冯广映:我们准备了很多版本,我会做一个钢琴伴奏的版本,一个军乐的版本,大合唱的版本,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播放不同版本,自然就流行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可能词大家不太会唱,但是曲子大家一定会印象很深。  梁振华:这里需要指出一点,时代特征并不等于时效性。校歌如果写得太有时效性,那肯定有问题。我们不希望突出此时此刻的所谓“时代特征”,而是期望一种放在更广阔的时代背景里都可以被充分体认的时代性。我同意冯老师的意见,流行不是校歌必备的特质。北师大的历史和传统,决定了校歌有必要走大气、雍容、典雅的风格路线,而不能过于流行,过于渲染青春气息。因为,校歌所面向的群体,不止是今天的80后、90后,还有70后、60后、50后和许许多多年长的先生。当然,同学们希望校歌“流行”的愿望是善意且真诚的,下一步如果还有修改空间,我们愿意在保持古风的前提下,使它尽量明朗、清新,更适合传唱。  问题五:创作校歌最大的感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对校歌以及将来的确定、传唱有什么样的期望?  冯广映:创作校歌,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我们会努力让它深入人心。目前播放的只是小样,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实际上后期制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完成。  梁振华:承担这样一个任务,我的感受可以用诚惶诚恐来形容。我经常提醒自己,这样的机会对一个创作者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能够将自己的创作行为与母校的辉煌传统相续接,这是莫大的幸运。在今天这样一个广开言路的时代,我们不期望校歌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也不可能。我更想说的是,校歌是一个传统的载体,我们要做的事情无非是用一首歌的形式来尽可能丰富地承载北师大一个多世纪走过的历史,和沉淀下来的历史传统。通过对校歌的聆听和吟唱,得到的不仅是对一首歌的感受,而更应该是对传统的体悟。通过这样一种媒介,如果能够唤起大家对北师大情感和精神上的认同,我们创作这首新校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采访整理/周雪梅)
&本版其他文章
验证码: &
?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B2-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阅读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阅读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阅读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心小学校歌歌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