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歌大全

湘西经典民歌——十月怀胎
湘西经典民歌——十月怀胎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
湘西土家族民歌审美特色
来源:海霖声乐&&&编辑:石雯丽&&&&&&作者:石雯丽
  土家族位于中国东西结合部的武陵片区,湖南的湘西是土家族的主要聚居地。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本意为本地人的意思。湘西土家族民歌具有其独特的风格,记录着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故事以及土家族的发展历程,需要进行研究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尽管土家族民歌的体裁及特色各异,但它们又具有极其显著的共同特征和魅力。湘西的土家族民歌作为湘西民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广大的土家族人在生产生活和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慢慢发展形成的。土家族祖先们演唱的名族歌曲,都来自真实生活,情感、信仰、期望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真实表现,情感通过民歌的形式表现出来用来祈求神灵让他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歌的旋律自由潇洒;而歌声豪迈不失慷慨激昂,歌声优美动听;歌词也是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爱憎分明、朴实,而且词句和诗歌充满哲理、雅俗共赏。土家族民歌记录它们真实的生活故事以及发展历程,深刻的体现了土家族的民间艺术、历史文化、民俗和民风。
  一、 湘西土家族民歌分类
  湘西土家族民歌的种类繁多,按照体裁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劳动号子。在解放以前,湘西土家族的居住地非常偏僻,主要依靠澧水、武水及酉水等水路与外地进行往来。土家族的澧水船工号子和酉水船工号子是他们在与险山恶水的斗争中而出现的,表现了土家族坚强性格和乐观精神。这两种号子的节奏有时紧凑,有时平稳;歌词能够体现浓厚的生活气息。而拖木号子和岩工号子的曲调轻松,节奏则比较平稳有力。
  2.山歌。山歌可以分为风俗歌、古歌、仪式歌、生活歌和劳动歌等。其中生活歌和劳动歌曲调激情奔放,多为室外演唱。风俗歌、古歌和仪式歌曲调优美,多为室内演唱。山歌的演唱既用土语也用汉语,常为四句歌,但两句、五句的格律也较多。
  3.小调。小调的旋律优美,和语言紧密结合,有以下两个特点。首先,题材广泛,包括各种重大的革命斗争,对封建礼教的痛恨,历史故事等。深刻反映了日常生产生活等内容。其次,旋律优美,曲式结构多变。最基本的曲式结构是二乐句和四乐句的乐段结构。民间歌手会根据歌词的不同以及情绪的变化,运用不同的手法,或去头去尾,或者加衬词或者衬句,增加曲式结构的多样性。
  4.薅草锣鼓。又叫“挖土歌”,包括“引子”、“请神”、“扬歌”、“送神”四个部分。引子内容有唱早晨风光;请神先唱歌娘、歌爷,然后再请五方五位神灵;扬歌内容十分广泛,有批判也有赞扬,是主体部分,或唱《水浒》、《三国》等传说故事,或者“见子打子”,随编随唱;送完神,则劳动结束。著名的有《路边黄花开》、《小媳妇歌》、《赞字歌》等。
  5.风俗歌。风俗歌大多数来源于祭祀仪式以及一些生活习俗,主要包括梯玛歌、哭嫁歌和摆手歌等。起哄梯玛歌是在赶鬼驱邪、奔丧或者求雨等活动中所唱的。上梁歌、哭嫁歌也是土家族在婚嫁等活动中所演唱的祝词类歌曲。摆手歌是做 “舍巴日”祭祖仪式时所演唱的歌曲。
  二、湘西土家族民歌的审美特色
  (一)湘西土家族民歌的内容美
  民歌与文学是密不可分的,而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歌词都是一些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首先,湘西土家族民歌常用比拟歌词。如摇橹号子中的开头四句歌词:“白河船,生灾难;进口就是燕子滩;白箭头,是小街;美女正坐梳头岩。”这首词看似绘景,实则抒情,通篇都没有显示“爱”字,却借助“妙合无垠”的比拟,把“燕子”比喻成“美女”,巧妙形象地体现了土家汉子深沉而炽热的感情。其次,湘西土家族民歌歌词使用较多衬词。如《土家摇篮曲》中一开始就用“阿罗阿罗约,阿罗罗阿涅”将自由恬静优美的旋律缓缓引出,紧接着就是:“我的小宝贝,睡吧快快睡,你莫哭,快长大,我的小宝贝。”将衬词合理的加入到这些朴实平淡的歌词之中,表现出更加真挚的感情色彩,浓浓的母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第三,湘西土家族民歌歌词多是体现日常的生产生活。土家族民歌歌词丰富多彩,有描写田野生活的山歌,还有各种劳动号子。如“郎在那门前走,姐在那屋里坐,你沏杯香茶呀呀子吆喂,为哪个吆?娘在那屋里坐,问你等那个吆,我慌里慌张的打破了碗吆,烫着脚吆。吆――”歌词将普通人的生活情景,生动形象的展现在眼前。
  (二)湘西土家族民歌的韵律美
  旋律由音调和节奏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在湘西土家族民歌具有民族特色且含有许多民俗风格的节奏和曲调。民歌是通过其旋律线、节奏节拍、音阶和音调以及曲式结构表现其艺术特点的,土家族民歌的调式主要是五声音阶,音调则是以窄小的声韵为主,节奏除了跳丧的节奏会表现的跌宕起伏外,常常是比较舒缓中庸 ,偏重小调色彩。湘西土家族民歌音例一般是so、la、do、re、so,在此基础上加上迂回润色,就会形成优美的旋律。大多的曲式结构是四句式的,常常是将二句式进行重复或者变化的重复形成四句式,也有五句的土家族民歌。
  (三)湘西土家族民歌的形式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的长发多种多样,要根据不同的曲调、不同的表演环境、以及演唱形式,可以将唱法分为真声唱法、真假声结合唱法以及轻声唱法。
  1.真声唱法。用真声唱法演唱的表演者大多使用胸腔呼吸的,由于要靠喉头冲击的力量发出声音,因此声音高亢洪亮。《山路十八弯》是比较典型的真声唱法。
  2.真假声结合唱法。演唱者常常将真声与假声相结合,是一种常见的土家族民歌唱法。用嗓又可以分为“夹咙”和“窄咙”。“夹咙”就是唱词部分用真嗓,拖腔部分用假嗓,唱腔起伏比较跳跃,比较适合生角和老旦演唱。“窄咙”俗称“小嗓子”,就是每句开头两个字用真嗓,其余部分用假嗓演唱,比较适合旦角和小生演唱。
  3.轻声演唱。就是运用气声演唱,如土家族的坐堂歌、催眠曲和摇篮曲均是轻声演唱。除此以外,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润腔很美,常常采用逆波音和上下滑音,是稍以挤压喉部而发声的。
  三、 结论
  向西土家族的民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民歌的创作过程也是个人、集体智慧相互融合的结晶。湘西土家族民歌融合了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储存功能、审美功能等多重性。最初的民歌就是用来适应土家族人最基本物质生活的需求才存在的,土家族的祖先把唱歌作为崇拜和愉悦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原始氏族制的阶段,祭祀类的民歌和单纯的经济目的相结合,表现在礼仪之中,这个元素和先前的娱情、娱乐、审美等功能因素相共存。再后来,随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家族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有了保障,有了规范的社会秩序,社会越来越趋于安定,在这个时期纯粹是追求精神娱乐、审美享受。
  总之,湘西土家族民歌的审美特征与其他艺术美一样,是土家族人民通过努力创造出来的,是他们的宝贵财富。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湘西土家族民歌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通过我们共同研究和探索将其传承下去。
初审编辑: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Copyright (C)
& .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湘西土家族民歌:??歌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湘西民歌-学术百科-知网空间
湖南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一家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辅导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单位。位...整理编印有《湘西土家族艺术资料》、《湘西自治州诗歌选》、《湘西自治州民歌选》、《湘西苗族民间故事与传说》、《湘西土家族民间故事与传说》、《湘西苗族艺术
与"湘西民歌"相关的文献前10条
湘西民歌丰富多彩,其中对女性形象的各种描述更是精彩动人,本文列举部分经典唱词,展现出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女性形象,使人们了解湘西女性在古往今来的生产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更深刻地
湘西民歌包括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歌谣,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何将民族歌谣运用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发挥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地方高等院校担负有重要的历史
湘西民歌是一种巫风尤盛的附魅文化,一种原始巫歌。沈从文在他的文章中大量运用浪漫主义的笔调塑造了湘西人和湘西文化。研究湘西民歌是研究湘西文化的主要途径,湘西文化是研究古代楚文化的活
湘西民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根据湖南湘西民歌创编的合唱作品,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体系,根植于原民歌中的音调特性和内在神韵,依据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规律,适当借鉴西洋作曲技法来进行创编
从艺术发声学角度 ,分析了湘西民歌和以之以题材而创作的优秀歌曲中的衬词。认为衬词既是一声音符号 ,更是一个情感符号 ,不同衬词所传递的情感信息存在显著差异。衬词在音乐旋律中出现
正 湘西民歌是湘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湘西各族人民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在音乐上的反映,它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和民族风格.研究中,我们发现,湘
正 湘西民歌,是湘西人民盛传不衰的珍宝。无论是风俗习惯歌、苦歌、反歌、革命歌、翻身歌、情歌、丧歌、故事歌和新民歌等,除了主题鲜明、战斗性强的特点外,还有其独特的外在形式——特别的
正 湘西是土家、苗族聚居地区,湘西民歌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的珍品,它章句简朴,曲调优美,托物言理,情理交融,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彩。许多专家多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研究其价值,本
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湘西民歌体裁形式 ,如号子体裁、山歌体裁和小调体裁 ,这说明沈从文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也是一位民族音乐艺术家。
"湘西民歌"的相关词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font color="#0-819-9993
<font color="#0-
<font color="#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歌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