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3拍视频linux 修改文件名名2d5a 什么意思

【金蛋游记】行摄那一片海(福建霞浦摄影攻略,2万字,180图) _霞浦旅游攻略_百度旅游
霞浦摄影记,图图美爆,句句精辟~感谢与大家分享~
行程简介,地图示例
&霞浦游记照片整理完已经很久了,却一直没有时间将游记内容整理出来,人总有各种忙的理由。没想到,在峨眉山洪椿坪寺庙客房中,寒气逼人的单间,百无聊赖,这篇游记终于开始写了,我有点理解“非穷愁不能著书”的感觉了。&霞浦,中国摄影圣地之一,滩涂摄影的黄金海岸,也是国内摄影职业导游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到5月4日,我和老婆参加了一个摄影团,从上海开夜车9小时,来到了“心中的那一片海”的霞浦,这里盛产大量唯美的照片。为了捕捉那美丽滩涂的美景,就要计算各类潮汐和光影组合的可能,每日凌晨3点多就要起床,凌晨4点多就开始要到霞浦各个拍摄点,抢占最佳拍摄位置。其实敬业的摄影团,比户外团还要辛苦,每天只能睡4~5小时,背着沉重脚架相机等摄影器材,在海风凛冽之中,苦苦守候那一抹神奇的亮色。具体行程和时间记录如下:(黄色太阳为日出拍摄点,红色太阳为日落拍摄点) & & & &第一天4月29日:20:20从上海市区出发,南北高架--内环线--沪闵高架--S4高速--G15沈海高速,次日凌晨5:00抵达霞浦高速公路收费口,全程850公里; & & & &第二天4月30日:凌晨5点霞浦摄影导游阿丘接团,拍摄点:围江馒头山(日出),东安岛(海上人家、渔排),中午回霞浦安排旅馆住宿,小歇,15:00前往小皓(赶海),东壁(日落),19:00回霞浦; & & & &第三天5月1日:凌晨4点起床,4:30出发,拍摄点:沙塘里(日出),涵江(海带),中午回霞浦休息,15:00(S弯,日落),19:00回霞浦; & & & &第四天5月2日:凌晨3:30起床,4点出发,拍摄点:(日出,赶海),10:00回霞浦,中午12:00出发12:30到达盐田北斗村(连家船),15:00宁德七都(滩涂),16:30回霞浦后歧(日落); & & & &第五天5月3日凌晨3点起床,3:30出发三沙镇花竹村(海上日出),9:20三沙镇(吃海鲜面,买台湾商品),11:00(古榕树),14:30出发小皓(日落); & & & &第六天5月4日,8:00起床、早餐,9:00出发上高速返回,18:10抵达市区。
第一天(围江莲花屿,也称馒头山) 日出、岛屿、鱼排
&晚上汽车赶夜路,对于我这种常常户外的人来说,睡车上的地板是很习惯(尤其是坐过到上海无座的火车以后),这样能保持第二天较好的精神状态。&本次活动,领队联系了当地的摄影导游阿丘,凌晨5点在高速公路入口处,阿丘上车和我们打招呼。开始进行当天活动安排的行程讨论。摄影拍摄,需要看天气、潮汐、时间等诸多因素,所以一定要视当时的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由于当天早上是阴天,而且时间也不早了,所以阿丘推荐我们先去围江馒头山(莲花屿)拍摄日出。(经纬度26°44'15.40&N119°55'32.43&E) & &到馒头山的时候,已经天亮了,不过因为云层很厚,所以看不到海上日出,不过这海天一色的景色,到让馒头山看起来像像是宇宙中土星,而旁边的一排排海带和牡蛎架子,则像是宇宙中的战舰队,一幅星球大战的宏大场面。(也许是我星球大战或银英传看多了)。 & & & &连接岛屿和岸边的是一条土堤,这里海水非常浅,滩涂劳作的人们在水里行走,海水只过他们的小腿。这里的附近的滩涂上耸立着大量竹杆,多是养殖海带或紫菜用的,当时有人在滩涂上收集散落的海带。 & & 根据地球与月球运动的规律,每日的潮汐时间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通常每月的农历十七和十八潮水最大,当日涨潮时间与次日涨潮时间一般相差48分钟。按照农历十五或十六当日的月亮为满月,即天象学称为望月,农历二十三为下弦月,农历三十或次月的初一为朔月,农历初七或初八为上弦月。每月的望、朔前后1天及本日内涨潮潮位最高,弦月前后1天及本日内涨潮潮位最低,这是由于地月间引力所造成的。按照福建当地人传授的经验,福建省海水潮汐简易时间计算方式,民间是用农历乘0.8来估算的,例如:今天是初六 6 X 0.8=4.8 &满潮时间就是零晨四点八个字(4:40分),下午还有一次满潮16:40分左右。 & &如果要再准确一点查询,可以上“中国国际海运网”使用潮汐查询功能。/tide/index/index.html & & & &霞浦的摄影导游果然名不虚传,潮汐和光影计算的非常准确,按照他推荐我们的拍摄方位,可以很舒服的等待景色的演变。我们看着海水退潮,看着莲花屿的道路从水里升起,景色自然过渡。滩涂上劳作的人们,推着堆满海带的泡沫箱子,在泥泞的滩涂上艰难行进。 & & & &当天的云层很厚,海平面没有日出可看,当太阳升的老高,才透过云层缝隙,照耀给大地淡淡的金色。 & & & &壮观的大片海带架子从水中现身了,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还是有相当的震撼,场面相当宏大。远远眺望,海上还有成排成列的绵延成片的木架子和养殖网箱,福建沿海改造滩涂的规模和利用程度非常惊人,不知道是多少代人反复拓展才达到目前的这种规模。 & & & &等水退了,就可以走下海堤,在海边滩涂上漫步了。不过这里滑溜溜的海苔非常容易让人摔跤,而且道路泥泞,没有专业的胶鞋和胶衣,还真不敢走到莲花屿去呢。 & & & 这次参加的是摄影团,大多数人都摄影装备齐全,我在下面滩涂玩的时候,团友们还在摆弄他们的各类器材,比如用蓝色调色镜处理天空的颜色,比如换长焦拍渔民劳作等等,不过好像带着昂贵器材的摄友,都不太敢到湿滑的滩涂上来,生怕滑倒摔落装备,他们只在固定几个拍摄高台上摄影,我觉这样得会少很多旅行的乐趣,我个人喜欢各处走走,发现一些和别人不同的霞浦视角。
第一天(东安岛) 海上人家,鱼排
&&&&这次活动后续安排,领队会和摄影导游协商,并召集我们进行说明和投票,最后决定我们下一个要去拍摄的地点是南面的东安岛拍摄内容是海上鱼排。&&&&我们继续上车,大家早饭没吃,都很饿了,沿途看到有路边小饭店,停车吃早餐,因为车上一下子下来太多的人,小饭馆的老板娘忙的晕头转向,钱都算不对了。这里的海蛎海鲜面比较有特色,非常鲜美,就是略带一些泥沙(当时我们还没见过当地人是如何挖海蛎的,所以还吃得下去)。 & & & &饭后,我们来到码头,在岸边已经可以看到海上大片的鱼排了,摄影导游还是建议我们去附近东安岛的山头,居高临下的拍摄。导游在车上就联系好了码头的船只,所以我们一下车,码头上的船就已经停好等我们了。我们分乘了两条小船,来到东安岛上。(经纬度26°40'46“N 119°54'49”E ) & & & &这个岛说小也不小,看地图,岛屿的东面还有村子和渔船码头。我们在岛屿的西南部小码头登岸,沿着小路爬上山,山坡上种有一些果树,不过长的并不好,土地肥力不足。 & & & &还没爬到山顶,一群摄友看到鱼排景色不错,马上就支起三脚架,开始拍摄了。半山坡上,不知道是烟头引起的,还是故意烧荒,烧着山火,不过摄友们好像无视山火,继续聚精会神的拍摄,太敬业了。 & & & &山火不断蔓延,距离大家越来越近,可是蹲点的朋友们还是继续就地创作,真为他们捏把汗。后来好在风势小了,山火没有再大规模蔓延,当地村民开始打灭山火。 & & & &在和山火做斗争的同时,拍摄东安岛附近水上人家和鱼排的“工作”没有停止过,这里可以望见大片的鱼排,可以说整个村子都飘在水上呢,听说学校医院一一俱全。 & & & &鱼排之间有航道,不断有小船和快艇在其中穿梭。不过当天天气不好,所以东安岛这里,我们没有拍出什么太好的照片。最后大家分批下山,到码头坐船回去。 & & & 回去的时候,小船把我们带到鱼排群里,我们细细观察,竟然发现这里的鱼排,很多都是养殖小鲍鱼的,小鲍鱼就养殖在黑色的网箱筒里,用绳子挂在竹排上。而喂养小鲍鱼的食物,就是这里的大海带,渔民将海带撕碎,然后投放在网箱里,鲍鱼就主要靠吃这个长大,真是没有想到,开了眼界。
第一天(小皓山头)日落、金沙滩
&&当天是大阴天,中午肯定是拍不出什么好照片了,中午大家坐车回城,一起集体聚餐,也算是旅行中第一顿正式一点的饭了,然后安排我们旅馆住宿。城小旅馆很多,标间价位也就是80~120多元左右,条件尚可。我们中午小歇1小时,15点乘车前往小浩拍摄赶海的照片。(经纬度26°55'34.81&N120°8'49.35&E) & & & &小皓拍摄点在海湾的山头上,距离公路一有段路,车子停在三沙熊场附近的道路边,附近路上已经有不少车子停着了,都是来这里拍照的。走了十多分钟的土路,就可以来到小皓村侧面的山坡上了。 & & & &这里能看到完整的小皓海湾,小皓村前是大片平坦的沙滩和滩涂,这侧的山坡光线角度正合适,坡上到处是人,稍微平整点的地方都被人占了摄影机位,看来他们提前很多时间来抢机位了,只要将三脚架给放好,机位就算被占上了。 & & & &旁晚时分是退潮的时间,夕阳西下的沙滩,渐渐呈现出金色,在这美丽里景色下,一群拿着绿色渔网的赶海人,排着队列在沙滩上行走。我们的摄影导游告诉我们,我们有福气了,这个是其他队伍花钱雇佣的摄影模特。果然,发现附近山上,有人拿着对讲机,和这些赶海的人进行沟通,指挥他们行动的方向和队列排布。 & & & &要拍这里的景色,起码要有个200焦段以上的镜头,最好是300以上的长焦镜头,还得有高稳定性的三脚架,不然可拍不清楚这些赶海人。这里的沙滩有小的起伏,所以光影比较特别,有丰富的层次效果。 & & & &因为有专门的人进行对讲指挥,所以赶海人始终可以走在光影区域里,队形也保持的较整齐,估计5个赶海人中,没有拿渔网的人就是指挥了。 & & & &当天的景色非常不错,非常的美,所以山头上的摄影者多都较为兴奋,估计大家都有几张拿的出手展示的照片了。摄影导游建议我们再去东壁村那里去拍日落,所以我们离开了小皓山头,返回公路上车,继续去附近几分钟车程的东壁山头拍摄。
第一天(东壁山头)日落、金银沙滩小河
&&东壁山头,看到的也是一个小海湾,这里有条流淌的小河,由于海湾沙滩是东西方向的,所以可以拍金色或银色的海湾和小河。(经纬度26°55'33.36&N120°10'57.67&E) & & & &这里没有职业的摄影模特,只有几个村民在沙滩上检拾起海货,由于光线角度的问题,开始的时候,小河和海的颜色是银色的。 & & & &随着夕阳西下,光线越来越弱,海面渐渐呈现金色的效果,不过景色没有前面小皓那里的漂亮,不少团友叹气,觉得还是继续待在小皓村,能出更多好片。 & & & &晚上19点,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什么东西好拍了,我们车子返回城,旅馆稍微修整了一下,然后集体出去吃饭,这顿饭吃了较长时间,饭后大家逛街,喝凉茶吃水果,等回旅馆已是22点左右了,洗漱睡觉已经是23点多的事了。明天领队说要4点起床,去拍日出,额~,只有4小时睡了。
第二天(沙塘里)日出、滩涂、赶海
&凌晨4点闹钟响了,实在太累不愿意起床,不过在日出美景遐想的驱使下,还是艰难的爬了起来,把睡眼惺忪的老婆也拖了起来。县城的饭店还没开门呢,大家饿着肚子4:30出发,车上分享了一些点心食物垫饥,虽然食物不多,基本都没吃饱,不过到了摄影点,所有的人都像打过鸡血一样,生龙活虎,完全没有了饥饿感,果然精神的力量是无限强大的。(经纬度26°50'3.24&N120°1'49.88&E) & & & &沙塘里这里是拍日出的地方,5点钟天还很黑,天只有微微发蓝。不过附近的道路上,已经停满了很多汽车,场面相当混乱。在寒风凌冽中,我们在附近打着头灯或手电,躲开众多拍客,找各自的拍摄机位,公路前排的好位置都被占了,我只能爬上山坡,拨开杂草,找到一条很窄的水泥护坡,就在那里架起脚架,开始拍摄。 & & & &当天的天气虽然比前一天好些,不过还是不够好,日出景色较为一般。我的主要精力都花在拍滩涂的线条和劳作人们之上,因为这里的滩涂上,有赶海人在劳作,有着非常鲜活的摄影内容,是自然美景和人文文化的结合。赶海人踩着木滑橇,当地人叫木滑橇为“泥马”、“柴马”或“木溜马”,它在滩涂上快速移动,就像雪地摩托一样,滑过的地方会有一道明显的航迹,图上一条黑线,就是“泥马”留下的,而附近一条宽水道,则是赶海人拖拉泡沫板所留下的。 & & & &这里的滩涂远端,有一些养殖区,估计是滩涂泥贝之类,渔民们就往返于养殖区和岸边,进行采集和运输,潮水已经退的很远了,眼前是一副宽阔壮美的画卷。 & & & &“泥马”就像是滩涂上自行车,而泡沫板就是那滩涂上的“三轮车”,载满物产的篓子被放在厚泡沫板上,两个人一组向岸边推送,滩涂上的宽水道就是他们的航道。 & & & &运完的泡沫板,赶海人会1人背2块回去,然后重复往返,劳作的人们在滩涂上留下了劳动所产生的艺术的线条轨迹。 & & & &天色大亮,准备从山坡上的水泥平台上回到公路,爬下来才发现,原来刚才所谓的水泥平台,竟然是人家坟墓的水泥顶部护坡,我们几个站在坟墓上的人赶紧给墓主人道歉、祝祷,实在是天黑爬上去的,真没有看清楚啊,“老人家”您就原谅我们吧。 & & & &在沙塘里的岸边港湾中,停放着一些小舢板,还有成捆的长毛竹,毛竹的中部都是黑黑的,应该这些毛竹都曾经被插在滩涂上,用来滩涂养殖,看来滩涂上竹子,也会根据养殖需要,定期进行更换和调整。 & & & &岸边摆放着一篓篓赶海所收获的海货,“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吃的各种滩涂贝类,都是如此辛劳从泥泞中采集出来的,真是不容易啊,城市人对这种工作,肯定是无法想象和承受的。
第二天(东吾)晒海带
&&拍完沙塘里,虽然没吃正式早饭,但我们的肚子都饿过头,不觉得饥饿,领队征求意见后,继续赶早上的时间,乘着云间还露有太阳,赶紧去拍下一个场景。&&我们沿路来到涵江,拍晒海带,这里是一片被半岛围起来的水域,地图上叫东吾洋,这里水面平静,没有海浪波涛,应该是非常适合晒海带。(经纬度26°47'24“N120°00'54”E) & & & &公路就在岸边,一路上可以看见大批海带晒在在竹竿上,这里的竹竿上系着绳索,绳索上挂着成片的海带,一排排非常整齐。不过当时看到就在想,如此泥泞的滩涂,人们是如何将海带晒在架子上的呢? & & & &停车后,我们自由活动,大家各自去这片海岸寻找摄影场景。我本来想靠近海带架子,可是走到岸边,发现这里堆积着大量的漂浮垃圾和枯草浮木,还有成千上万的海蟑螂,这里1秒钟看到的海蟑螂数量,比我这辈子看到的还多,好在海蟑螂怕人,你走过去他们就退开了,不过密度太高的地方,它们退都退不开,挺恐怖的。 & & & &回到岸边上,看到很多海带被摆放在草地上,终于可以近距离观察了,这些海带的根部都被扎在绳子上,绳子上布满了以前海带的老根和新海带的根,非常牢固,根本扯不下来,新鲜的海带是棕黄色的,较为厚实饱满,手摸上去还有黏黏溜溜的感觉。 & & & &海带在草地上被工人整理,然后被拖拽系在竹竿架子的横绳上。架子上会有两条尼龙绳,一条在竹竿上部,挂有很多钩挂,另一条要海带的绳子被系在下面,竹竿上有用来拉拽提升用的滑轮,人们可以拉拽绳子,将海带从地面提起到空中,然后将绳子绑好,海带就挂在竹竿半腰了。 & 被晒干的海带会变成了墨绿色,那种即将干透的绿色海带,是让人看着特别舒服的颜色。 & & & &海带会从边缘先干,呈现出绿色裙边的样子。 & & & &被彻底晒干的海带,会变的非常轻,迎风舞动,轻轻飘逸。 & & & &看到有大叔在在提拽海带,我们一大群人都涌了过去,大叔看到这么多人拍他,特别来劲,特别卖力的给我们演示提拽海带的过程。 & & & &在摄影团的不断要求下,大叔拉了一次又一次,直到太累了,拉不动为止,这个过程中,估计全团最起码拍了大叔几千张照片,这种拍摄的场景也是蛮有趣的。
第二天(沙江镇)滩涂、古镇、S水道
&到了中午,大家“收工”回到县城,又好好的吃了一顿,回旅馆小歇一会,14:30出发去,去拍摄S弯的滩涂日落。(经纬度26°46'51.84&N119°57'37.95&E) & & & &来到,我们在摄影导游的带领下,向着镇子高处的沙江中学走去。还留有部分老城墙和城门,看来这里以前就是一个非常富足的地方,有自己镇子的防御系统。 & & & &路边看老人在穿牡蛎壳网,用绳子将牡蛎壳串起来,这个牡蛎壳网,是用来投放到浅海鱼排上,养殖牡蛎用的,受精的牡蛎幼体可以攀附在上面。 & & & &我们来到沙江中学,爬到顶楼,可通过梯子爬上了学校的屋顶,不过因为大家都带着沉重摄影器材,竹木梯子已经被用的破烂不堪,很多地方是用粗电线加固的。楼顶上起码有150人,因为怕出危险,学校负责看管梯子的人,采取了限流措施,下来一个人,才能上去一个人,听说当天已经有2个人在这里摔坏了摄影器材。 & & & &因为一时上不去楼顶,我们只能找朝西方向的窗子来拍摄,因为教室都上锁了,最后我们去了厕所,一群人把男女厕所都给占领拍照了,为了拍照,厕所的味道都是可以忍受的了。 & & & &从这里可以看到第一天所拍的馒头山(莲花屿),换一个角度来看,同是一片滩涂,而观感却截然不同了。 & & & &经过交涉,最后终于上楼顶不限制人数了,我们爬上去,开始楼顶的摄影,这里可以拍摄的S弯,以及的全景了。 & & & 我在楼顶看S弯,水流也能看的到,本以为是条挺深的小河,后来却发现有人可以在河里行走,水最深只到小腿,当时我就萌发了去水里走走的想法。 & & & &在屋顶上等太阳下山,实在是太无聊了,对于我这种行走旅行惯的人,不走不动这可不行,我带着老婆去下面滩涂游玩了。 & & & &看到了么,这个白房子就是沙江中学,楼顶上都是摄影的人,就连厕所窗户和水箱上都是摄影者。 & & & 图上左边那个最大的圆筒不是摄影器材,而是学校的广播喇叭,特此说明。我这辈子,还没暴露在如此热烈聚焦之下呢。 & & & &想要走到滩涂上,就要穿过岸边的鱼排和渔船,可以从鱼排绿色的网兜上,小心的走过去,网兜如蹦床一样。我和老婆都穿的是溯溪鞋,河里的淤泥很软,容易陷住鞋子,所以后来鞋子就挂在背包上了,而带着贵重摄影器材的团友们,估计是不太会如此冒险下河的。 & & & &为了试探水深,我在岸边找了根棍子,棍子上布满了小的藤壶。 & & & &我和老婆下水玩的时候,中学楼顶上的摄影团就把我们当成了模特了,据后来在楼顶拍照领队估计,我们被楼顶上、厕所窗口等处的摄影团,共拍了几万张照片。 & & & &楼上的领队还手机通讯,遥控我们的行动,说让我们走在水里,不要去泥滩上,说在水里面走,他们的拍摄效果比较好,我们走远了,他们还会叫我们走回来,摄影模特不是那么好当的,我们在水里来来回回走了几十趟。作为“报酬”,他们的楼顶上拍的照片,我后来收缴了一批。 & & & &我和老婆就在这浪漫的S湾里走来走去,我拍老婆的照片,而他们楼顶的拍我们的照片。 & & & &因为河道里都是淤泥,怕滑倒,所以我们挽着手,慢慢的小心走。我们走的慢,他们用长焦摄影的照片才不会模糊。 & & & &在河道里行走的感觉真的不错,这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尝试体会的场景,我们心情大好,在河道里摆拍各种照片。 & & & &中学楼顶上的同学们也没停过,我们的各种姿势照片,他们都有收录,挑选他们的照片,后来真挑花了我的眼。 & & & &夕阳下的滩涂真是美丽,滩涂上留下赶海人的足印和泥马印迹,这里的竹竿,就是牡蛎养殖的架子,部分架子上还挂有成串牡蛎。 & & & &这里的竹竿上也有横绳和提拉的滑轮,牡蛎养殖的网兜也是可以提挂在绳子上的。 & & & &夕阳下的滩涂,就像融化后待凝结的巧克力,那份美丽,只有身在那里的人才能体会和欣赏到。 & & & &滩涂泥土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孔洞,时不时有小螃蟹探出洞口,它们都很机警,人一过去,它们都躲了起来,泥滩上的螃蟹可不好抓。 & & & &随着太阳渐渐西落,滩涂上的颜色也随着发生变化,从暖黄变为银白,从银白变为金色。 & & & &夕阳下的水面,如丝绸一般闪亮。在我们S湾亲水活动的影响下,中学屋顶的不少人都下到水边拍照。坐在岸边船上,双脚荡着河水,看金色美景,人生乐事,可以让你忘却纷扰,平静心灵。 & & & &在铺慢光影的浅水里漫步,真有种“凌波微步”的错觉。 & & & &最后一抹夕阳光影,当天的摄影行程就算是落幕了,我们步行返回停汽车的位置集合。 & & & & & & & &晚上19点,我们回到城,继续吃海鲜餐,这里的海味多是滩涂物产特色,味道非常鲜美,吃的特别过瘾。吸取当天的教训,特地准备好了第二天早上的随身早点和牛奶,晚上尽量早点睡,明天又会是起个大早。
第三天(北岐)日出、赶海、养殖区
&&&又是凌晨3:30起床,困累的是一塌糊涂,勉勉强强爬起来,又把老婆连拖带拽给拉起来,4点出发,车上吃了昨天备下的干粮和牛奶,早上的拍摄点是,这里拍摄的内容是日出和赶海题材。(经纬度26°52'48.35&N120°3'46.77&E) & & & &车子只能停在村外围,因为海边没有道路空间可以让客车掉头,所以我们步行穿过村子,沿着海边的土路,来到了海湾的山坡上,下车的时候还是天黑黑的,走到摄影区域,天已经开始蒙蒙亮了。 & & & &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摄影者,好在这片区域沿海道路很长,所以大家都可以排开,不显得特别拥挤。 & & & & & & & &云层还是很厚,所以没有日出可看,天亮之后,海湾大规模的养殖区域就显露出来,场面相当的大气,遍眼望去都是整齐的竹竿架子,这片区域是有名的紫菜养殖区域,紫菜种收的时间,是从秋后开始可持续到翌年3~5月。当时是5月初,所以只有空置的架子。 & & & &今天我们的运气也不错,这里别的摄影团队又雇佣了赶海人来做摄影模特,一共有5个人,他们多在靠近摄影区的地方进行活动,所以拍摄他们较为容易,不过他们身上的捕鱼网和网勺多是装装样子,模拟做捕鱼状,并不是真实捕鱼的状态。 & & & &早上天刚亮的一段时间,光影特别漂亮,倒影非常清楚亮丽,是摄影的黄金时间。 & & & &随着光线和水流的变化,同样一片水域,产生了不同的光影效果,我们在附近到处走动,寻找更美的摄影角度。 & & & &渔船陆续出港,引起摄影者们的一阵追拍,一直拍到它们离开视野范围为止。 & & & &海水渐渐退朝,岸边的滩涂泥地渐渐的显露出来,水面因为滩涂的光线折射,变的线条丰富,光影明暗对比清晰起来。 & & & &高升的太阳终于露出云层,金色的光芒洒下来,景色变的层次丰富,色彩艳丽起来,摄影者们的相机快门声音,开始高密集响起来,拍摄的频度大大增加。 & & & &赶海人摄影模特开始分开,单个或两人一组在光影区域活动,继续使用渔网做出各种动作供拍摄。赶海人这种模特职业,是摄影热催生出来的,以后相信还有更多的地方会兴起这种职业,入行早点,会比较有优势。
& & & &渔船出海时都是空载的,吃水都很浅,相信它们回来的时候,一定会满载而归。 & & & &最喜欢的场景,就是赶海人在水中走动,后面拖起长长漾动的水波了。 & & & &这里到处是画卷,光与影、人和景的画卷。 & & & & & & & &看过不少霞浦的其他摄影高手的作品,这样的场景常常有黑白或水墨风格的PS处理,不过我更喜欢写实的照片风格。 & & & &这里的景色完全需要长焦来捕捉,如果你没有长焦,那你就真的没有长焦了。 & & & &天大亮后,普通镜头已经很难拍出好片,只有白色镜头的同学们,还在孜孜不倦的继续奋斗。我查看GPS分析地形,发现附近1公里处,还有一片通道路的海滩,当下快步向海滩走去。 & & & &走了几个之字型山路后,我来到了海滩上,这里是沙泥混合的,还有很多布满牡蛎的礁石。 & & & &这里的海滩较为偏僻,没有什么人来,相对较为干净和安静,这里的礁石上的牡蛎密度相当惊人,所有能长牡蛎的地方都被长的层层叠叠。 & & & &有位老爷爷在这里挖牡蛎,工具就是一个小筒和一把尖头锥,这里的牡蛎天天被挖,不过只要细心,还是可以挖到很多,甚至是很大的牡蛎。听说会挖的人,一个上午能挖1~2斤牡蛎,牡蛎味道鲜美,是滩涂上的特色美食。 & & & &在这里,我发现很多寄居蟹,这里的海滩上钉螺比较多,所以它们多住在钉螺里,不过钉螺巨大笨重,引起它们逃跑的慢,很快就被我抓了一堆。 & & & &有个寄居蟹在我正要拍照时候,弃壳出逃,正好给我拍了个正着,终于拍清楚这里寄居蟹的全貌了。 & & & &拍完海滩,我开始返回村,沿途看到海水已经退潮,海湾里的水都已经退尽,船和渔网都躺在泥地上。渔民们正在收拾和整理渔网,查看渔网的破损情况,进行及时的修复。 & & & &我们队伍的摄友们正在海滩边,以渔船和滩涂进行人像摄影,由于肖像权的一些问题,我游记中就不放这部分的照片了,反正就是想要拍出好人像,衣服要穿的漂亮,要有各种装饰道具,这些都是之前要花心思去琢磨准备的。 & & & &在村子里小转了一会,有很多村民生活的场景,都是非常好的摄影题材。 & & & &当我们走到村子里,准备上车的时候,突然鞭炮和锣鼓声大作,妈祖庙组织巡游的队伍来了。 & & & &锣鼓开道,功德匾牌,古装列队,神驾巡游,信徒跟随,好一个长蛇阵仗,足足过了十二多分钟才走完。 & & & &妈祖信众在沿海地区众多,定期都会有这种活动,真是有钱的人出钱,有力的人出力,众人帮人场。 & & & &在队伍的最后,是长长的信徒队伍,不时有当地的民众加入进去。
第三天(盐田北斗村)连家船
&&我们10点多回到城,午饭和休息,中午12点又出发了。12:30到达盐田北斗村。(经纬度26°51'14“N119°51'20”E),来这里拍摄的主题是船民生活题材,而选择这里的原因,是这里距离下一个拍摄点“七都水上迷宫”较为顺路。 & & & &不过来过这里后,我发现了一个以前不曾听说过的名词“疍民”。介绍这里的文字资料中,将这里的特色概括为“连家船”,“连家船”是对疍民船只比较中性的一种称谓,同时“连家船”也成为对疍民非歧视的称呼方式。疍民也就是“中国的水上吉普赛群体”,解放初期疍民被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不过后来调查表明,这个群体被汉化程度较高,所以归入了汉族的范围。 & & & &原本意义的“连家船”,是疍民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生产劳动在船头的甲板,船舱则是家庭卧室和仓库,而从事水上运输的疍民会将船舱同时作为客舱或货舱,船上没有厕所,船尾遮蔽处就是卫生方便的场所。有时疍民还在船尾饲养家禽。他们以捕鱼、拾贝为生,以船为家,数百年来,由于官府的欺压和社会的歧视,这群“海上吉普赛人”不敢上岸,不能与陆上人家通婚,常年漂泊在海上,一切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发生在船上。他们收入非常微薄,生活清苦。 & & & &近年来“连家船”,因为政府的扶持政策,疍民开始陆续上岸定居,富裕的人已经盖起了砖房,较贫穷的人盖的是老式水岸边的干栏式民居(就是吊脚楼样式),还有一些人依旧以船为家,生活在水上。 & & & 有的船篷和棚屋的外檐,还挂着几只鸡笼,鸡犬之声不时传来。听说这个村有2000多人,几乎全部依靠养殖海蛎子和捡拾野生海蛎子为生,这里会将海蛎壳串在绳子上,然后挂箱养殖。这里的人不善于和外人交流,你和他们打招呼,很难得到微笑或回应,就算他们回答的话,我们也听不太懂。 & & & 整个小村,基本都在忙着收和加工牡蛎,数量庞大的海蛎壳堆积如山,填出了一片片“陆地”,当你走在海蛎壳铺成的平台上,想象自己如果没有穿鞋,踏在锋利的牡蛎壳上会是如何,那是相当的恐怖。 & & & 在海蛎子壳堆上,搭建有简陋的加工小作坊,是用木板、铁皮、油毡、篷布等各种各样建筑材料堆砌而成的棚屋,看上去相当寒酸简陋,仅能遮阳挡雨,这些棚屋里,坐着剥海蛎子的男女,他们用布条或橡胶缠裹手指(因为海蛎的壳还是相当锋利的),用尖头刀开启海蛎壳,熟练的将海蛎肉挖出来,放在一边的碗里。这里空气的味道,看照片就应该可以想象的出了吧。 & 看过这里的场景,也许有些人可能对中午吃的海蛎面有些反胃了。
第三天(七都)水上迷宫
&当天是多云,中午的时候光线很强,外景拍不出什么好照片,想和当地连家船上人交流,因为语言不通,也无法如愿,只有少数喜欢拍人像和生活场景的摄友在拍剥海蛎。在村口有家小卖部,拍完人都去那里吃冷饮和饮料,等到摄影导游说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开车出发去七都镇附近,去拍摄滩涂上的“水上迷宫”(也有称“海上甲骨文”的)。&我们下午5点不到,到达七都,在高速公路桥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水面上露出的不规则的土埂,像是迷宫一样,百转千折,当时就想让司机停车让我们拍照,可是摄影导游说,要下了公路才能拍,有专门的山头可以爬上去拍全景。(经纬度26°45'39.24&N119°33'32.15&E) & & & &我们在最近的一个高速路出口下来,又开了一段路才到水岸边,迷宫土埂露出的更加多了,没有刚才若隐若现的样子了,大家争分夺秒冲下车子,按照摄影导游的方向指引,爬上了附近种植果树的丘陵山坡,虽然山坡很陡,不过扛着摄影器材的大家依然健步如飞。 & & & &山坡底下树木较为浓密,是看不到水面情况的,所以只能爬的更高,到了半山腰可以看到水面的时候,我发现水退的更多了,我觉得爬到山顶再拍,估计最好的效果就没有了,赶紧让老婆打开相机三脚架,我先用手持方式拍摄全景。 & & & &看到“迷宫”里有一叶扁舟在穿行,摄影导游告诉我们,这个也是其他摄影团队雇佣的职业摄影模特,专门在这里划船供摄影构图,(后来爬到山顶,就看到这支摄影团队了,我们又免费蹭到了)。摄影导游说,这里土埂里划船,不是人人都会的,需要非常熟悉地形和潮汐水位,否则很容易被陷在迷宫里。 & & & &老婆帮我安装好了三脚架,赶紧用长焦拍摄划船的场景,先拍几张心里打个底,然后就端着脚架继续向山顶爬,山顶树木较少,视野非常好,有不少摄影者都在那里了。 & & & &就是短短的十多分钟,水退了很多,土埂越来越清晰,本来不连续的线条都连在了一起,反而没有开始时候好看了。很多爬到山顶才展开脚架的摄友们,大呼可惜,错过最佳时机了。 & & & &这种景色真是时不待人,稍纵即逝,还是看到先拍为好。 & & & &看过网上一些其他人拍这里的照片,不少都将这里的照片转为黑白或水墨风格样子,不过我还是更加喜欢自然色彩的,这样比较真实。 & &水快退了一半的时候,小船已经离开了水道,平安的驶到了深水区,水面上是各种奇特的线条构图,像是退潮后泥沙滩的放大版,虽然摄影导游说这是自然形成的,不过我还是感觉在自然形成的基础上,还是有部分人为修改和维护的痕迹,人为修改土堤水道开闭后,可以更加容易围困住鱼或螃蟹,可以让渔民赶海时收获更多。查询资料也发现,这里也是工人养殖蛏子的地方。 & & & &退水后的滩涂,各种形状让人遐想,有些像鱼眼睛,有些像多棱的宝剑,有些像航船的水波。 & & & &远处可以看到高速公路高架桥,这里其实就在交通动脉上,不过要找对时间,且找到高处俯瞰的位置,才能领略这里的美。 & & & &我后来多次乘坐火车经过这里,每次过完霞浦站后,我都很注意留心观察附近的景色,时间合适的情况下,确实可以看到附近水上迷宫的形态,不过低处看不到完整整体图形的样子。 & & & &水退完后,前面像沙洲的水上迷宫,就变为了泥泞的土埂了,有些土埂的高度有1米左右。水退后的这片滩涂,你很难想像有刚才那种美丽的场景。 & & & &水刚退去后,滩涂水面反光也很好看,色彩较丰富,可以拍写土埂线条的题材照片。 & & & &滩涂上,先是白鹭到来,在退水的滩涂上捕鱼捉蟹,然后渔民开始紧接着出现,开始收集被土埂围困海产,土埂之间还有工人堆的土路呢。 & & & &我们陆续下山,在水边细看土埂,发现土埂顶部还插有一些竹杆和稻草人,也许这些是涨水时用来行舟参照的航标,也有可能是驱赶鸟类的稻草人,工人养殖蛏子的土围,在水岸边较为明显。
第三天(后歧)城市和公路日落
&&16点多钟,我们上车返回,公路的东侧始终可以看到滩涂和大海。 & & & &有很多网箱、码头、连家船的场景。其实福建滩涂摄影,不只是霞浦那一小片地方可以拍,福建沿海这样美丽的景色地点还是不少的。 & & & &车上随便抓拍了几张滩涂的照片。 & & & &海水退去后,滩涂上的养殖区就显现出来了。 & & & &近城的附近,有多座大山,城在山围之中,地形非常有福。 & & & & & & & & &车上经过讨论,大家想继续去昨天拍日落的小皓村拍摄,不过我们包车司机不太愿意,有些小脾气。想想也是,包车出来旅游,估计这司机也没有遇到过如此敬业的业余摄影团,天天起早摸黑的在外面转,是比一般的包车累很多,而且我们也常增改行程,司机有脾气可以理解,我也理解了为什么高级摄影团,给司机费用为什么比一般团要高的原因了(后来晚上领队好像请了司机吃饭,第二天司机态度稍微好了一些)。 & & & &因为司机的问题,最后我们没有去成小皓村,最后大家妥协,只到县城附近的后歧,去拍摄日落。在后歧的山顶上,看到有新建一座大型寺庙,也许是新的妈祖庙。 & & & &16:30我们到达后歧,这里也有大型的S弯,前面的小山就是我们当天早上拍日出的北歧村了。(经纬度 26°53'42“N 120°03'26”E) & &
这里的日落感觉一般,因为落日的方向是县城那里,只能说地形较为广阔,视野较佳,可以拍摄些城市和道路方面的照片,当季这里没有紫菜养殖的生产场面。 & & & &大家也是各自占据有利地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寻找各类拍摄的角度。日落之后,我们返回县城,大家都非常的累,早早吃完饭,赶紧回旅馆睡觉。
第四天(花竹)海上日出
&&&又是凌晨3点起床,3:30出发,到三沙镇花竹村,看海上日出。这里好像古代就已经是一个旅游点,附近有大量的小庙和象形的山石。(经纬度26°56'41.75&N&120°13'47.60&E) & & & &摄影导游带我们去花竹村的山坡上拍,这里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摄影团,山坡平地不多,已经都被占了人,很庞大的阵势,几乎都是长焦和三脚架。 & & & &前面一排三脚架,后面的人视角受阻,只有去山石上找空位了,看着都有点惊险,听摄影导游说,每年都有相机滑摔下去的事情。 & & & & & & & &摄影团们面对的海港,这里有渔船穿梭,确实景色不错,不过没有300以上焦段,是拍不到渔船样子的。 & & & &我核对了GPS设备上地图和方位信息,发现我们在山坡上拍海湾,是朝南的方向,要拍日出,需要爬过东面的一个山头才能看到。老婆四处走动游玩,后来去爬了东面的山头,然后打电话过来让我过去,说那里的景色更加好看,当下和我几个摄影朋友一起转换摄影阵地。 & & & &爬到东面的山头上,可以俯瞰小山村全景,这里云雾缭绕,非常美丽,村里时不时的可以听到雄鸡打鸣的叫声。这里的房子有用石头、石条建房的传统,许多房子从墙基到墙体都是用石头砌成,平台、屋顶用长石条铺盖,整座房子就是名符其实的石厝。 & & & &爬上山坡的最高点,这里已经远离摄影团已有1公里远了,老婆指着东方说,看日出了! & & & &天际厚厚的云层上正好有个孔洞,一束朝阳射在远处的小岛之上,美丽惊艳。 & & & &海上日出我也见过不少,但这样高处俯瞰金光灿烂的景象到还是第一次,小岛四周常有渔船航行,更为美景更添一份活力。 & & & &渐渐地,一处光影变为了3处,前中后非常有层次感,这种光线拍照实在是太舒服了,就恨镜头不够长。 & & & &真希望可以控制航船,让它们开到光影里。现在只能静静等待,每分钟景色都在变化,光影的位置在不断变化。 & & & &当天空裂开一道云缝后,一长道光影洒在海面上,真是美丽,和老婆一起坐在山顶的岩石上看着这样的美景,真是幸福感十足。 & & & &时间不早了,我们返回花竹村和其他队友汇合。大家分享两边的摄影成果,明显我在山头上拍景色要漂亮很多,很多队友都后悔没有过去。
第四天(三沙镇)海鲜面,台湾特产
&&&花竹村就在三沙镇,所以我们9:20就来到三沙镇上,听摄影导游说,这里有家饭店的海鲜面很有特色,所以我们特地过来吃海鲜面。 & & & &霞浦与台湾隔海相望,三沙港距台湾基隆港126海里,西洋岛与台湾西引岛仅距10海里,两岸语言相通,民俗相近,自古通商通航,来往密切。霞浦刚里有大量台湾渔船停泊,大陆的渔船船身是蓝色插五星国旗,台湾渔船船身是白色,台湾渔船在港内都没有悬挂国旗。因为有台湾渔船往来,所以三沙镇这里有多家店铺专门经营台湾特产品,还有很多韩国特产品,价位还算可以。这里的特产品,以饮品和食物居多,用渔船运商品,还是运比较有重量的玻璃瓶或罐装商品合适,我们去商店里买了很多东西,比如60%果汁含量的芭乐汁、梅子腐乳、四物饮等等,重重的大一包。 & & & &在我们商店里买东西的时候,我们的海鲜面也同步在做,就在一家叫“新海霸王”的饭店里吃。 & & & &可以去厨房看面出锅,这里的海鲜面浇头实在是太棒了,非常的新鲜和丰富,每碗面的浇头都堆起来,吃的非常过瘾,和小饭店的海鲜面档次没有办法比,1碗20元,挺值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d3文件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