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和三国史 何兹全什么区别

日本人对三国的认知和中国人有何不同?
知乎用户,白马尖上观雪落
说几点日本人对三国的看法好了。
首先澄清一下,吉川英治版的[三国志]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而是他的再创作,当然他本人也承认创作期间参考了诸多版本的三国演义,他的版本在现代日本往往被视为是关于三国的最经典叙事。
吉川的版本非常具有个人风格,更像日本人喜爱的&幽玄&文笔,对孔明的描写也更为神异&近乎妖&,另外也突出了女性角色的作用。
再简述一下三国故事在日本的流传始末:
日本第一次有关[三国演义]的记载是林罗山于庆长九年(1604)的信件中,提到他本人的阅读书目里有[三国演义],未知是什么版本。另外在[日光山&天海藏&主要古书解题]也可以看到,天海僧正的藏书里就有李卓吾本和其他版本的三国。当时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都是直接以原本流传,因为当时的上层阶级是可以直接阅读汉文而无需翻译的。
第一次出现&翻译&版本,是在江户大儒,有&近江圣人&之称的中村藤树于 1662 年出版的[为人钞]里面,提到了一些简略的诸葛亮南征的事情,鉴于中村藤树是日本阳明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或可认为他阅读的是加入很多心学元素的李卓吾本。
到了元禄五年(1692),全本翻译终于面世,称为[通俗三国志],译者为湖南文山,但后世研究一般认为,湖南文山其实是兄弟二人,即天龙寺的义辙和月堂两位僧人。目前来说,无法确定文山翻译的三国志到底是哪个版本,但一般认为受李贽的[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影响很深(此处不争论到底此本是否为李贽所著), 此版本全书可在早稻田大学网上图书馆下载 PDF
18 世纪起,由[通俗三国志]的出版带来了一阵看三国的由上至下的风潮,各种话本,绘本也逐渐在民间兴起,包括浮世绘和净琉璃的各种表现形式都有。
回到题主的问题这里,不能说日本人不喜欢曹操,虽然说对蜀汉的看法确实是优于曹魏的,但这只是个立场倾向问题,其中很大原因也是缘于对孔明的喜爱而顺便站队,并不是对曹操个人的评价。日本对孔明的喜爱从江户时代一直延续了下来,吉川版的三国虽以唇红眉清两颊含笑美貌度爆表的刘备为开头,却终结于孔明去后的索然无味,感觉再无法下笔。
江户晚期浮世绘大师歌川国芳绘有[通俗三国志]插图,或可为佐证:
讲三顾茅庐的玄德三雪中孔明访
讲空城计的仲達孔明囲
和讲渭水之战的馬超大戦渭水橋曹操髭切敗走
而赵云仅仅作为&五将军&之一被提到:
五将軍見立五人男之赵云
众多改编本里面有个很有趣的,江户年间的洒落本有叫[赞极史]的(音同三国志)三国同人,大概内容是说三分天下后,刘备把权力交给诸葛亮,改名为德玄(这是闹哪样= =),然后跑到卧龙冈去隐居,然后孙权来看望他。。。然后曹操也来看望他。。。于是就开始吹水。。。然后还一起去逛花街 233 如果感兴趣也可在早稻田网页下载全文
至于赵云,日本人读三国,除了谋略之外,本身还很喜欢里面的一种现象:一骑讨。在日本传统里,把一骑讨视为武将的至高荣耀,从日本历史上最出名的一骑讨故事,即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的第四次川中岛合战里面就看出梗概。
而在三国故事里,他们认为拥有一骑讨能力的是吕布,关羽,张飞和赵云。在江户时代,关羽的地位是被抬得略高于其他三位的,浮世绘就非常爱画关羽,安永年间著名的浮世绘画师,初代鸟居清满就画过三国主题的画[关羽五关破]和[孔明赤壁谋]。著名的女画师葛饰应为(北斋之女)也画过割骨疗伤主题的[关羽割臂图]如下,很有原著风。。。&血流盈盆&还不死的关二爷 233:
从另一个方面也佐证了江户中晚期的日本人对三国看法,把关羽和孔明视为三国文武的最高代表。
最后提供一个比较有趣的今人研究视角,从称呼问题来看日本人看待三国诸角色的地位。
这个观点指出,在翻译李卓吾本的过程中,译者修改了章回名称,把姓 + 字的章回名,改成了姓 + 名的直接称呼:
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却反过来把姓 + 名改成了字的敬称,而获得如此待遇的只有刘备,诸葛亮和司马懿:
研究者认为这起码反映了江户早期三国译者对&蜀汉正统&的正面看法和以诸葛亮为中心的叙事。而对司马懿的抬高和对关羽的去神格化(把李本的关公改为关羽)也反映了对&智谋&多于&武勇&的阅读倾向。而后期随着文本逐渐流入社会中下层,因为物语化的缘故,武将的地位才逐步被抬高。
如果说日本人对赵云这个角色有如何喜爱,并不是因为他的忠义什么的这些附加值,而只是因为他在&勇武&这个方面达到了&一骑讨&成就 get。其实看下三国无双的片头动画就很明显了。而实际上光荣除了三国志之外,还出过以刘备为主角的【英杰传】,以及【曹操传】和【孔明传】。。。没见单独给赵云做个游戏吧。(据说刚刚上市的真无双 7 超好玩啊!)
写得匆忙,有时间再来补足细节。。。都是评定与势力评定的区别是什么_三国志13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1,294贴子:
都是评定与势力评定的区别是什么
1.本人装备 2.侗┳咝蘖冻...
请问黑子们还需不需要去...
先上几张图
平台:PC 模拟器版本:0....
《信长之野望手机版》是...
爱尔玛运行8天崩盘, 美...
游族《三国志13》2016策略页游,卡牌系统,全新玩法!三国志13公测!加入领三国志13礼包!《三国志13》汉末乱世,三国动荡,谁是真正三国霸主!血战三国,唯我独尊,就在三国志13!
我知道都市评定是一个个城给目标,那势力评定呢,怎么感觉没有区别
势力评定,叫上各城名臣名将到我这里集合讨论,需要集合天数都市评定,只叫我管这城里的手下,立即开会。
势力评定是在什么时候举行啊?我作为君主,评定那一项点不亮
评定有什么用啊
势力评定就是所有的城池加起来一起要完成的目标都市评定是单个城市要完成的目标评定结果影响NPC的行为比如势力评定是攻略一个城池 那么NPC君主就会自己出所有应该能去参战的兵去打那个城池都市评定是攻略一个城池 那么NPC太守会自己出自己城的兵去打那个城市 而其他城市就未必会主动参与势力评定内政军备达到一定程度 就是所有城池加起来达到那个数字就行 都市评定内政军备达到一定程度 就死单个城池达到那个数字
实践证明,如果你是君主的话 势力评定没有意义,不会影响各个城太守和军团都督的方针,如果你不是君主,势力评定会影响君主npc的方针,并会间接影响都督和太守的方针
评定可以提升亲密度。。。所以不修改的时候用是很厉害的⊙▂⊙。
势力评定给你整个势力圈定一个大目标,完成了全体加忠诚度。军团评定和都市评定是用来细化目标,辅助完成势力评定,以及完成势力评定之外的一些小目标的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100点不同之处 - 马超的日志,人人网,马超的公共主页
2013新三国杀针对刘备、貂蝉、月英、袁术、华雄、于吉、张角、周泰、曹仁技能分别进行了修改。个人觉得与之相比,标准25武将更需要修改,在这个各种扩充包、各种sp的存在下,还有谁愿意用二爷、三哥、云妹呢?估计用孟起的也不多了吧.....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100点不同之处
喜欢看演义没错,因为精彩;&
喜欢读历史也没错,因为真实;&
围绕着历史和演义,有太多的故事在其中...&&
1.桃源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 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要比刘备大)&
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於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演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 破吕布,斩其都督华雄。(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後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只有这十三家,孔融当时正忙於对付黄巾贼,不可能分身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一些金钱,并无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参加讨董行列,当时公孙瓒正要对付鸟桓,亦不可能参加讨董行列,至於张杨当时和刘备一样,只是义勇军,而刘备当时亦只是跟随出证.&
5.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
6.张飞鞭督邮∶实乃刘备所为&
7.徐州诛车胄、古城斩蔡阳:此乃刘备所为。&
8.土山约三事:那次战役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9.曹操献刀杀董卓:曹操认为卓终必败,不领董卓情~逃归乡里..曹操献刀,不见正史..应是虚构&
10.连环计∶无记载有貂蝉之人 吕布与董卓争夺一婢女而起&&
11.关羽降曹∶无特别记载 应为自愿(在三演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刘备的妻子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妻子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说,关羽在投降时,身边并没有什麼&二皇嫂&。)&
12.过五关斩六将∶ 此五关相距甚远 也无联系 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後,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13.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14.孙坚之死∶孙坚死於砚山...由於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以落死及流失射死&
15.孙策之死∶实乃遭刺客暗算 不治(在攻打陈登的途中亦是单骑轻出,不过更夸张&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打猎...无巧不巧被许贡的三名家客给盯上(许贡死於孙策之手)即做孙策晓勇,但脸上一箭,受创极深虽有黄盖等人後来极力抢救但仍回天乏术)&
16.徐庶之智∶徐庶在正史上记载太少。。。演义中的破八门金锁纯属虚构。&
17.徐庶进曹营: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庶等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庶告别刘备,进曹营;&
18.火烧博望∶非诸葛实乃刘备手笔.. 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19.糜夫人伤重跳井自杀、超云推倒土墙盖井∶正史记载..甘夫人和糜夫人在当阳皆安然无恙..故也没有超云推倒土墙盖井的事情啦 ^^&
20.长板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 十分平淡&&
21.怒吼长坂桥∶曹军夏侯杰因此肝胆俱裂被吓死= =|| 是小说的夸张手法..&
22.苦肉计∶正史上确有黄盖诈降曹操一事..但苦肉计置疑..&
23.舌战群儒∶无此事 诸葛面见孙权而已..诸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24.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这裏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後孙夫人投江自尽是假,没有此事..刘备呢?占据益州之後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麼留恋。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後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
25.智激周瑜∶此诗(索二乔)出于曹植之手。。。当时还未出现&
26.周瑜智算蒋干∶实蒋干赤壁后游说周瑜。。。。。不成(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27.庞统连环∶并无记载 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
28.草"船"借箭∶无此事,此乃孙权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公瑾。)&
29."草"船借箭∶在唐代时 张巡在安史之乱中,曾在夜间用草人垂下城墙赚了令狐潮几十万只箭 &(这是补充..)&
综合(20)(21)就变成草船借箭哩&
30.乞求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31.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32.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33.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很多年,(华佗死于公元208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34.诸葛三气周瑜∶周瑜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35.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36.赔了夫人又折兵∶单纯的政治婚姻。。。。。无他&
37.周瑜之死∶周瑜死于巴丘 操劳过度&
38.计借荆州∶实乃鲁肃之计 以刘抵曹&
39.马腾讨董卓∶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
40.马超兴兵∶实乃背父 叛乱(至於马腾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马超起兵报仇,而是马超起兵反曹,所以马腾被杀。)&&
41.取蜀攻略∶由法正 庞统完成。。。。。。。&
42.张松献地图∶刘备入蜀后,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了《西蜀地形图》。&
43.乔国老应是"桥国老",还有和乔玄并不是同一人&
44.貂蝉∶存在置疑&但王允的确有个导致董卓与吕布反目的侍女&
45.刘岱∶正史有两个刘岱,反董卓联盟的刘岱和曹操手下的刘岱并不是同一人&
46.韩遂几岁∶演义中,曹操问韩遂几岁,韩逐答四十,此处错误,此时韩遂已经七十多岁了&
47.关羽单刀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和韦曜《吴书》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 而三演本末倒置, &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48.关羽与同僚∶关羽与同僚的关系很不和谐&
(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三国志?马超传》)&
(2)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
(3)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叛迎孙权。&(《三国志?麋竺传》)&
(4)士仁∶&与羽有隙,叛迎孙权。&(《三国志?杨戏传》)&
(5)刘封、孟达∶二人镇守上庸,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请二人发兵相救,二人坐视不救。&
(6)廖立∶在丞相掾李邵、蒋琬面前评论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凭恃英勇的名声,带兵没有章法,简直是主观蛮干。&)(《三国志?廖立传》)&
(7)潘∶&亦与关羽不穆(不和)。&(《三国志杨戏传》)&
49.关公与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
50.关羽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51.关羽亡命:《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郡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那麼,他作为山西人,为什麼亡命到了河北呢?史书并没有交待。三演中,关羽自述说∶&因本处势豪仗势凌人,被吾杀了。&&
52.五虎将:刘备并没封什麼【五虎大将】,只不过上面五人在三国志中并为一传,并且官职都较高(魏延官位高于赵云,但是结局问题,并未成&六虎&),关羽(前将军),张飞(车骑),马超(骠骑),黄忠(後将军),赵云(翊军将军,最低),而且自从关羽伐魏,建安二十四年到章武二年短短四年间,关张马黄都死了...&
53.《後出师表》:乃後人伪托,并非诸葛亮所作;&
54.追命吕蒙,玉泉显圣: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
55.八阵图石伏陆逊∶置疑&
56.七擒孟获∶虚构 并无此事(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57.孔明伐魏∶并无七次 实伍次 输的没演义那麼漂亮&
58.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熟虚构&
59.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60.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61.诸葛亮用兵如神:诸葛亮擅长内政治理,用兵并不是强项。&
62.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但是作者又加了工。《汉晋春秋》的记载是:诸葛亮死後,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发觉,驱军追赶。两车相近时,蜀军长史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欲向魏军&,司马懿&不敢逼&,只好退兵。当时在魏军中就传开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话。蜀军&入谷然後发丧&。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蜀军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著诸葛亮木偶像,司马懿疑诸葛亮未死,故而退...
阅读(3004)|
另外诸葛亮前几次伐魏都是被张合和曹真打败的。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帖子主题: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不同处
共&6279&个阅读者&
军号:2825847 工分:27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不同处
文章提交者:鬼之半藏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219-0-1.html
读过的快来看看历史的真相[以下多为网上抄录,有许少个人意见]南华老仙之事子虚乌有,很可能是张角的杜撰。历史上并无,只说关、张以兄事刘备。刘焉并没做过幽州刺史,刘、关、张的义勇军只是投效校尉邹靖,只活跃于河北、山东一带,并未参加颖川之战、宛之战。张氏兄弟不会妖法。张宝不是被部将严政所杀,而是战死疆场。鞭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好人大耳做,坏人张飞做,罗贯中够偏心了]演义截去了张温带董卓、孙坚等西征韩遂、边章的故事。后来以韩遂投降、边章战死而告终,董卓留镇西凉,孙坚南征长沙贼区星。吕布并不是丁原义子,且丁原为并州刺史,坐镇山西,不是荆州刺史。而吕布在丁原帐下是主簿(文职),不是一个匹夫。[ 可见吕布不是有勇无谋,大家仔细留意他的对手们就知道他其实输得不冤][总说吕布是三姓家奴,那刘备呢?几姓家奴你自己去算,为何刘备几姓家奴是英雄,吕布三姓家奴是狗熊呢,一看就知道罗贯中又骗我们了]历史上并无赤兔马,就是野史中有,也没有曹操赠马给关羽的记载。曹操身为家,不会做行刺这种下策。无献刀之事。[而且曹操非奸臣,我认为曹操,孙权,刘备三人,曹操真英雄,刘备只算大耳贼。]逃奔中牟,被县令放走,那县令不是陈宫,不知叫什么名字。杀吕伯奢之事,为野史记载。不知真伪。十多路讨董军,并无、孔融、陶谦、马腾四路。[大家仔细看看的那一段,公孙带着三兄弟去见袁绍,他的大将呢?刘大耳他们是什么职位啊,公孙不带自己的大将带他们去?岂不是说我手下连将领都没?!至于后来刘、关、张、还在营里和各位诸侯一起商议战事,谁都看出是假的了。一个没落贵族一个马弓手一个步弓手你凭什么跟诸侯们一起?当时的后人少说上万!你有什么好威风。至于关、张你们强也没用,就好比如两个小杂碎跟一堆高层领导一起开会这有可能吗?]谓、三英战吕布之事并没有。[当然,刘备要真上他能活下来?]而十多路盟军,真正同董卓军正面交战的,也只有曹操、孙坚两路。董卓是在迁移了天子百姓后才同曹操交战,并不是遭曹操追击。徐荣并未被所杀。孙坚是曹军败绩之后进的兵,初时由于袁术不拨发粮草被华雄打败,后用计杀死华雄,连胜胡轸、吕布,最后在阳人同董卓交战,还带骁骑亲自冲锋,与董卓单挑获胜,大败卓军。董卓在逃亡途中烧毁洛阳。孙坚讨伐刘表,孙策未随行。赵云投奔,没上过战场,后以兄丧辞回乡中。公孙续不是由袁绍指使刺客杀死,而是奉兄命助袁术敌袁绍军的时候战死。磐河之战的胜利者是袁绍而不是。历史上没有貂蝉,王允是利用董吕之间的不和来杀董的。马腾并没有书上所说的那样忠义,也是一个带有强盗性质的军阀而已。马超并未随征李傕。典韦无逐虎之说。陈宫也只是一个叛臣而已。可能是曹操重用戏志才的缘故。管亥不是关羽所杀,死于乱军之中。陶谦并没有交好曹操之意,双方那时正在交战,但曹嵩也不是受陶谦指使人杀死。刘备等联军没有冲进徐州。曹军在同吕布交战失利后并没有讨伐黄巾。许褚并没有和典韦较量过。杨奉等没有书中的忠义,都心怀鬼胎。孙策讨伐江东与书中大同小异。不是在讨伐吕布时射瞎的眼睛,而在这之前。白门楼大骂曹操的不是张辽而是高顺,因此关羽也没有求情。不过他和张辽关系不错。血衣带诏之事,马腾没有参与。吉平无下毒之事,而是在参与后来耿纪等的叛乱而死。关羽斩杀颜良凭的是真本事[马快,下手快,仔细留意就知道关羽杀大将都不是一招一式打的],文丑非关羽所杀。三国史上,被称为万人敌的也只有关、张二人而已。很可能连吕布比之稍逊半筹。[还有关羽不是用关刀,关刀当时还没发明,我个人估计是用戟,不信自己看看关羽傻颜良的过程]赵云是在邺城见到的刘备,无裴元绍此人。无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如果不信请看地图,只有傻得才会过 五关斩六将 ,而且刘备所在位置也错了]在古城无关羽斩蔡阳之事,无周仓此人。孙策是死于刺客偷袭,无斩于吉之事。袁军只九万人,曹军三万人。刘备于汝南伐曹是和龚都联手,刘辟在搔扰曹操迁都的战役中被于禁所杀。并且龚都最后未死,只是销声匿迹。蔡阳死于讨伐刘备的战役中,而博望坡之役是发生在这次行动中,大败而逃,夏侯兰未被张飞杀死,是被赵云生擒,投降了刘备。无赵云杀高览这回事。曹操北伐袁氏演义中没什么大的虚构之处,郭嘉遗计定辽东之事子虚乌有。是曹操自己的主意。无刘备讨伐张武的战役,徐庶是自己去见刘备的,同曹军交手并获胜,但和演义中截然不同。没有赚徐庶之事。跃马檀溪之事,也只有野史上有记载。诸葛亮决非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后来北伐战场上也只有在最后一次是身乘小车、羽扇纶巾,目的是引诱司马懿出战,演义中那样写只是为了神化他。出山后并没有策划任何战役。曹操是平定河北后才受封丞相,南征军不过十五六万而已,不过的确号称八十万。襄阳无魏延斗文聘之事,赵云在长坂坡救主,保护的是甘夫人,糜夫人跳井之事史上无交待,且阿斗决不可能安睡怀中。因此,赵云是带着甘夫人、怀抱阿斗冲破长坂围的,而且所遭遇的曹军是曹纯的虎豹骑。并没有和曹操相遇,自然也不存在不放冷箭之说,但赵云也肯定没有演义上所说的那样神勇无敌。无刘备摔阿斗之事,张飞在长坂桥大喝曹军,并没吓死人——但曹军也被他的威势所震慑。徐庶之母在乱军中被曹军劫去,徐庶不得不告辞刘备去投曹操,且其母无自杀之事。周瑜并不是气量狭小之人,因此破曹完全是周瑜的主意,鲁肃也不是忠厚的长者,而是有着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对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来说,更多地是应向二人学习经验。演义中的,半涉子虚。无智激周瑜之说,蒋干游说周瑜是在后,且无群英会。蔡瑁、张允有叛曹之心,才被曹操所杀,连环战船出自曹操自己的设想。无草船借箭之事,没蔡中、蔡和等人,向曹操下降书的不是阚泽。横槊赋诗并无刺杀刘馥之举。借东风之说纯属虚构。周瑜运筹破曹的战略方针实是一个天才家的决策。中并没有黄盖中箭之说。曹操败走华容曾大笑周瑜无谋、刘备迟缓,待刘备追兵来到,曹操已经走远,只夺得一些粮草之说。刘备并没有巧取荆州,而是按孔明的意见先取荆南四郡,四郡太守望风而降,未作抵抗。合淝之战中,未闻宋谦被杀。且太史慈早在赤壁之战前数年病逝,否则赤壁之战中曹操能否逃脱未可知也。孙刘连姻不是周瑜的美人计,而是双方第一次合力抗曹同盟建立的标志,刘备是正大光明地向孙权辞回荆州,未遇追击,此后,孙权将荆州全盘借给刘备。周瑜是在孙权放回刘备后箭疮发作而亡。无卧龙吊丧之事。马超并不是为报父仇才出兵的,但他决非某些人说的为了江山不要亲人之人,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刘备绝不会用他,因为刘备不是像曹操那样任人唯才的人。可能是担心曹操会对父亲下毒手,想从他手上将他救回。无割须弃袍之事。也没有许褚裸衣战马超之事,马超震慑于许褚的威力不敢前动。后来韩遂军在被后,分别被曹军击破,投降的不只杨秋、侯选二人。张松没有背《孟德新书》之事,离开他也仅是受了冷遇,张松、法正实是卖主的小人,只不过法正是运气好躲过了而已。“合则留,不合则去,卖主求荣,殊为不齿。”是以二人尤其是法正,虽有大功于蜀汉,武侯祠内无席地,正是如此。西川前期战役功劳最大的是庞统,不是张任用伏兵杀了他,而是他用伏兵在雁桥抓了张任。张任不想再事二主,被杀。庞统因为在前线督阵被箭射中要害身亡。此后刘备遭困雒城年余——这时绵竹等地已降刘备,而不是发生在雒城攻陷后。无张飞战马超之事。单刀赴会是指关羽和鲁肃约定的在一处平原上相会,双方只带一百名武士,人人佩把单刀,商讨荆州事宜。此次双方谁也没说服对方。孙权也没有派诸葛瑾去索还荆州,而是对荆州采取了行动。刘备担心关羽寡不敌众也带兵出川增援,直到曹操攻破张鲁后才以归还部分地盘为条件同孙权讲和。张辽再神勇也绝不可能只凭八百人打破孙权十万军,而且以曹操的智略,不可能只在合淝部署丁点儿人马,可能有八千人。无甘宁救凌统之事,陈武也不是死于庞德之手。仅凭那时的陆逊是没有指挥十万大军权利的,且东吴不可能有那么多人马。无左慈戏曹操之事,可能关于管辂的故事虚构者也甚多。刘备攻打汉中时诸葛亮只担任后勤的角色,参谋长是法正。而且吴兰、雷铜单独指挥一支军团,才出道就被曹洪打败,雷铜战死。吴兰被氐王所杀。从而导致了刘备、张飞、马超三个军团攻打汉中的难度加大。张飞是个书法家,在蒙头岩打败张郃后曾用丈八蛇矛在一块青石上铭功,笔意纵横,由此可知他绝不是一个只字不识的莽夫。子急躁而已。没有张郃攻打葭萌关之事,韩浩不是韩玄的弟弟,而是魏国一个文武双全的儒将,曾向曹操提出屯田制的方案,缓和了军中的粮食危机。并没死于黄忠之手。且无严颜和黄忠一同带兵之事。定军山之战是由刘备发起的,是法正利用急躁的性格带兵佯攻张郃,张郃挡不住蜀兵的攻势向夏侯渊求援,夏侯渊立马拨兵一半去救,被黄忠趁虚打入寨中,一刀剁了他。杀杨修不是在汉中军营,而是在返回中原后。曹操在返回中原时为自己居然会彻底输在刘备的手里懊恼不已,一统天下的雄心消沉了刘备称王无“五虎大将”之说,但赵云确实是整个汉中战役中战功最大的人。诸葛亮后勤粮草也是功不可没,曹操这一点却没有足够重视,像曹军的粮草被张飞半路截去,这对双方孰胜孰负都有影响。关平是关羽的亲子。庞德射中的是关羽的额头。华佗早在之前数年被曹操杀害,无刮骨疗毒之说。吕蒙是发疯疾而死,自然不是关羽显灵。曹操之死之前的一堆怪事全系虚构。关兴并不是演义中所说的那样武艺高强,而一直在朝为官,由于身体不好死得早,而张苞更是早夭。刘备伐吴仅动用了数万兵马,因为当时的蜀汉全兵力不过三十来万,除了防守各地之外,所以动用的兵马不多。在此之前,黄忠就因病而亡。所以这次刘备出征除了赵云率领后备军外起用的大多是新人,而孙权方面一开始就大胆启用陆逊为总督,统领韩当、徐盛、潘璋、朱然等东吴一二代名将纵兵迎敌,所以说东吴一开始就在和将领素质占了上风。但周泰、凌统等则相助孙权守御北方的战线,并未参加。起初吴将李异、刘阿、宋谦等同蜀军交战失利,此后孙桓更被困在西陵中——吴军虽败,但没有射甘宁、斩潘璋、献仇人之类的情节。彝陵前夕陆逊派去诱敌的是少数民族领袖鲜于丹——此外,沙摩柯是死于乱军之中,无赵云马鸣山救驾、杀朱然之事,也没有陆逊追敌陷于之说(因为他根本就没追)。蜀国战败后东吴曾派友好使者到永安(白帝城),清醒后的刘备后悔不已,表示许和,但为时已晚,再加上孙夫人的投江殉夫,终于染疾而逝。刘禅虽然没有政治才能、追求享乐,但是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其中事例以后再举),而且富于人缘,所以臣子们都很喜欢他,君臣一心,再加上孔明天才的政治能力,蜀中安定了下来,无司马懿五路大军齐进的事。曹丕伐吴时张辽并没被箭射死,而是因病而亡。南征孟获孔明并没有动用赵云、魏延等明星,马超此时已病死,魏延独当汉中大任——所以他所用的是同样有着将帅之才的李恢、马忠、张嶷等人。无高定投降蜀军之事,也多是虚构。无蜀汉对司马懿施之事,当时司马懿驻守在荆州。孔明第一次北伐的兵力应该只有十来万。也是几次北伐中阵容最强大的一次。赵云当时的年龄很可能才六旬出头,且不为北伐先锋。因此凤鸣山杀韩氏五将、追敌被困都系家言。(其实很明显,依赵云平和冷静的习性,是不会说什么“乳臭小儿有何惧哉“之类话的。智取三郡、计败曹真是虚构的情节。曹真是魏国大将中的第二代精英,并不像演义里那样无能。此外,姜维的投降是得不到重用,而不是中了孔明的计策。其实,姜维的武力是名不见经传的——他有很高的统率军 队的能力,而且富有智谋,但是武艺,虽不能说他不会,但想来也不会达到一流的水准——否则陈寿应该不会不称“维勇冠三军”。而且他没有像演义中那样和赵子龙交手大家好哈!我是新来乍到,向大家说声好!请勿在铁血论坛发布广告本文内容于 8/12/:36 PM 被小编O编辑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不同处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75604 工分:21
左箭头-小图标
赤兔马见于后汉书。文中言:布有劣马,其名赤菟。菟在南方古代是虎的代称。后汉书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人所著。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61171 工分:246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有心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68400 工分:2076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有心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25847 工分:276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5条记录]&分页:
&对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不同处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话三国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